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淨慧],学习《楞严经》卷第六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1-23 16:23
标题: 佛弟子[淨慧],学习《楞严经》卷第六的习经记录帖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2-6 17:31 编辑
缘起:2020年度清净道场四十九日楞严坛法会(11月10日—12月28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金刚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楞严会上诸佛菩萨
弟子淨慧,发心学习《楞严经》
祈请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令弟子入清净光明心对照经文思维解义,认真写出正确的白话解说,自利利他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护法圣众慈悲护持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深深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1-23 22:01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2-6 17:29 编辑
卷第六 内容大纲
6-1 观世音菩萨,发表最初修道证得圆通的修行方法及历程
6-1-1 遇到观世音佛,佛教导[耳根圆通法门] #3 6-1-2 佛教导从「闻、思、修」来进入正定三摩地 #3 6-1-3 修[耳根圆通法门],获得两种殊胜的境地 - 慈力 & 悲愿 #3 6-1-4 示现成三十二种面相或应化身,出入种种国土,救济度脱众生 #4、#5、#6
6-2 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 #13
6-3 关于25位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所发表的证得圆通的修行方法
6-3-1 世尊询问文殊师利菩萨
后世众生若要入菩萨乘,求取无上道,修何种法门才比较容易成就 #14 6-3-2 文殊师利菩萨以偈颂的方式来回答 #15 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 良哉观世音
6-3-3 听完文殊师利菩萨的回答后,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
在场大众,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
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
6-4 阿难欲利益未来诸众生故,发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6-4-1 阿难请教世尊
末劫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17 6-4-2 世尊开始宣说三修行渐次。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17 6-4-2-1 摄心为戒 (心地戒)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1-23 22:13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1-23 22:24 编辑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本楼用时,约1小时10分)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
【学习解说】
在听完前面24位圣者发表最初修道证得圆通的修行方法及历程后,观世音菩萨就从座位站起,顶礼佛足,对世尊说:「世尊! 想到我往昔在数不尽恒河沙劫之前,那时,有一尊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
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学习解说】
当时,我就在观世音佛的面前发了菩提心,然后佛就教导我从「闻、思、修」来进入正定三摩地。
闻思修
[佛光大辞典
闻,指听闻教法;思,指思惟义理;修,指修行。而闻慧、思慧、修慧等三慧,即为经由闻、思、修而成之智慧。此三慧乃佛法修行之次第,闻慧者,闻他人说教法而得之智慧;思慧者,自我思惟而得之智慧;修慧者,实地修行而得之智慧。〔大乘义章卷十、佛遗教经〕(参阅「三慧」670) p5899
三摩地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Samā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见三昧条。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学习解说】
初修闻性时,耳根是先听闻外界的音声,然后慢慢逐渐向内可以听闻到自己心中的声音,
在修行闻性,也就是在不断地听闻中,对外对内无论听闻到什么都不住于心,
到最后连所听到的声音的对象和这个声音对象的名称也都没有了,
就算听闻外来的声音(动)与心中的声音(静),也都不会产生二元对立相了。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学习解说】
修行如是渐渐增进,闻与所闻都可闻尽(知道),尽闻所有但不住于心(不分别执着),
觉与所觉都已空,空觉极圆,然后空与所空也灭,
生与灭既已灭,最后寂灭现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学习解说】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得两种殊胜的境地:
一. 上合十方诸佛的本妙觉心,与佛如来相印,具同一慈力
二. 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所有众生,同一悲切仰仗救济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学习解说】
世尊! 由于我那时有供养观世音佛,所以佛就传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因与佛如来具同一慈力的缘故,所以我身可以示现成三十二种面相或应化身,出入种种国土,救济度脱众生。」
金刚三昧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譬喻如金刚一般无坚不摧,而能破除一切烦恼的禅定,是圣人在获得究竟果位前最后断尽烦恼的三昧。又作「金刚喻定」。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1-24 23:31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1-24 23:34 编辑
(本楼用时,约2小时)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学习解说】
观世音菩萨说:「世尊! 若诸菩萨,住于正定三摩地,欲进修无漏,远离烦恼垢染,即将证得胜解、圆融无碍之时,那么,我将示现佛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三摩地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amā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大毘婆沙论卷一O四、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识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三〕(参阅「三昧」788)p894
名相:无漏
[佛光大辞典]
释文: 梵语 ansrava。「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瞋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俱舍论卷二十、大乘义章卷五本〕(参阅「有漏」2452)p5128
名相:胜解
[佛光大辞典]
释文: 梵语 adhimoka,巴利语 adhimutti。又作信解。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别境之一。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然有关胜解一语,各家之解释互异,说一切有部与俱舍宗谓胜解为十大地法之一,能与一切心所相应,即于一切心品遍起。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即不论是与非、邪与正,皆能审决,为此心所之作用。如心对境时,其为花、为月,心即印可其为花、月,故一切心品必定有此心所。然唯识宗则以其为五别境之一,不能遍于一切心所。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云何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豫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由斯胜解非遍行摄。有说心等取自境时无拘碍,故皆有胜解,彼说非理。」此谓胜解于决定之境审决时,始能称其为胜解。若于犹豫之境,心存疑问,无法审决,则无胜解,故非遍行。 又上座部主张胜解即「决定」,而与「智相」无别。说一切有部则以「印可」为胜解之别作用,谓「印可」乃经由胜解以衍生之另一作用,故异于胜解或智相等;而「智相」之外别有其体。大毘婆沙论卷一○一谓择灭乃无为解脱之自性,胜解为有为解脱之自性。〔品类足论卷一、大毘婆沙论卷十六、卷二十八〕p4867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学习解说】
若诸有学,喜欢独自修行,乐处寂静,住于妙明,观诸法生灭因缘,即将进入胜妙、圆融无碍之时,那么,我将示现独觉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有学 】
(术语)小乘四果之圣者中,前三果谓之有学,第四果谓之无学。以前三果尚有可修学之道故也。法华玄赞一曰:「戒定慧三,正为学体。进趣修习,名为有学。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梵S/aiks!a。
FROM:【佛学大辞典】
独觉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又曰缘觉。即辟支。常乐寂静,独自修行,修行功成,于无佛之世,自己觉悟而离生死者,谓之独觉。此有麟角喻部行二种,独身无伴侣,如麟一角,为前者,有伴侣而同一独悟,为部行。出于无佛世,不藉佛之教法,则一也。是不依佛之声教,故胜于声闻,自脱生死而止,不能兼济他,故不及佛。即大中小三乘之中乘也。俱舍论十二曰:「言独觉者,谓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又曰:「诸独觉有二种殊:一者部行,二者麟角喻。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为独胜。(中略)由本事中说,一山处总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猕猴曾与独觉相近而住,见彼威仪,展转游行至外仙,现先所见独觉威仪,诸仙覩之咸生敬慕,须臾皆证独觉菩提。(中略)麟角喻者,谓必独居。」见缘觉条。
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学习解说】
若诸有学,因观十二因缘之理而断惑证理,即将进入胜妙、圆融无碍之时,那么,我将示现缘觉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缘觉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没有老师教导,自己观因缘而觉悟解脱,且不为大众说法的圣者。又译为「独觉」、「辟支佛」。
缘觉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学习解说】
若诸有学,听闻佛陀的教法而修行,悟四谛之理,欲断见思之惑,即将进入胜性、圆融无碍之时,那么,我将示现声闻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声闻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梵语,舍罗婆迦Śrā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学习解说】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远离欲界尘染,欲身清净,那么,我将示现梵王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大梵天王 】
梵,梵语具云梵迦夷,华言净身。谓不动地菩萨,修行八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第二禅大梵天王,主千世界,能为声闻、辟支佛等,善说诸义,普运慈心,放大光明,照千世界,令诸众生得大自在,故云大梵天王。(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
FROM:【三藏法数】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诸众生,欲成为天主,统领诸天,那么,我将示现帝释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帝释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天名)忉利天之主也,居须弥山之顶喜见城,统领他之三十二天(忉利天译三十三天),梵名释迦提桓因陀罗Śakra devānām indra,略云释提桓因。新译之梵名,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译能,天帝之姓,提桓者天,因陀罗者帝,即能天帝也,今反转梵语而谓为帝释,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之一众也。大日经一曰:「初方释天王,安住妙高山,宝冠被璎珞,持跋折罗印,及诸余眷属,慧者能分布。」同疏五曰:「于东方五顶之南当画因陀罗释天之主,坐须弥山,天众围绕。首戴宝冠,身被种种璎珞,持跋折罗。及诸余眷属,谓舍指夫人,及六欲天等,是如图中所示也。」法华义疏二曰:「释提桓因者,具足外国语应云释迦提桓因陀罗,释迦为能,提桓为天。因陀罗为主,以其在善法堂治化称会天心,故为能天主。」法华玄赞二曰:「梵云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姓也,此翻为能。提婆,天也。因达罗,帝也。正云能天帝。释提桓因,云天帝释,俱讹倒也。此在妙高山顶而住,三十三天之帝主也。过去字憍尸迦,此云茧儿,名阿摩揭陀。此云此毒害,即摩揭陀国过去帝释修因之处用为国名。」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那么,我将示现自在天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自在天
[佛光大辞典
「他化自在天」的简称。大智度论卷九(大二五‧一二三上):「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即于他化之中得自在。(参阅「他化自在天」2014)p3163
他化自在天
[佛光大辞典
他化自在,梵名 Para-nirmita-vaśa-vartin,巴利名 Para-nimmita-vasa-vattin,音译作波罗尼蜜和耶越致、波罗尼蜜、波罗维摩婆奢、娑舍跋提。又译作他化乐天、他化自转天、化应声天。单称自在天、他化天、化他天,或第六天。即六欲天之第六天。此天假他所化之乐事以成己乐,故称他化自在天。大智度论卷九(大二五‧一二二上):「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即于他化之中得自在。
此天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酰首罗天,皆为娆害正法之魔王,乃四魔中之天魔,有「第六天魔王」之称。又据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载,第六天上别有纵广六千由旬之天魔宫殿。大智度论卷五(大二五‧九九中):「魔有四种(中略)。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此天位于欲界天之最高所,在距大海百二十八万由旬虚空密云之上,纵广八万由旬,与忉利天同。于此天界,有优鉢罗花等之水生花及解脱花等之陆生花。
此天有三事胜于阎浮提,即:长寿、端正、多乐。天众之寿量为一万六千岁,其一昼夜约为人间一千六百年,但亦有中夭者。其身长十六由旬或一拘卢舍半,衣长三十二由旬,广十六由旬,然重仅半铢。食自然之食。男女相视成婬,欲求子时,随念而忽化生于膝上。初生时,如人间十岁之孩童,色貌圆满,衣服自备。于诸经中,如大阿弥陀经卷上、海龙王经卷四法供养品、商主天子所问经、说无垢称经卷一序品等皆述及此天之各种庄严景象。又于大乘诸经中,华严经七处八会中之第六他化自在天宫会、般若经四处十六会中之第十会他化自在天宫说般若理趣分等,即是于此天之天宫中所宣说者。
于密教中,此天位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西北方。其形像,身呈肉色,右手直竖,手中执箭,左手屈三指,手中持弓。种子为:正(paṃ)。三昧耶形为荷叶上之弓箭。〔修行本起经卷下出家品、俱舍论卷八、卷十一、立世阿毘昙论卷六、法苑珠林卷二、卷三〕p2014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在虚空中飞行,那么,我将示现大自在天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大自在天 】
又名摩酰首罗天,是色界十八天中之最高天,此天天王生有三目。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大自在天
[佛光大辞典
梵名 Maheśvara,巴利名 Mahissara。音译作摩酰首罗、莫酰伊湿伐罗。又作自在天、自在天王、天主。传说为噜捺罗天(梵 Rudra)之忿怒身,因其居住地之不同,又有商羯罗(梵 Śaṃkara)、伊舍那(梵 īśāna)等之异名。此天原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信奉此天者被称为大自在天外道,此派以天为世界之本体,谓此天乃一切万物之主宰者,又司暴风雷电,凡人间所受之苦乐悲喜,悉与此天之苦乐悲喜相一致。故此天喜时,一切众生均得安乐;此天瞋时,则众魔现,国土荒乱,一切众生均随其受苦;若世界毁灭时,一切万物将归入大自在天中。此盖为大自在天神格之表现;然除杀伤、暴恶等性格之外,此天亦具有救护、治疗之性格,而以吉祥神之面貌出现。初时,此天与那罗延天同列于梵天之下,其后,其神位渐次升高,而成为最高神格,于婆罗门教中,被视为「其体常住,遍满宇宙」,而有「以虚空为头,以地为身」之泛神论之神格。然湿婆神进入佛教后,即成为佛教之守护神,称为大自在天,住在第四禅天。其像为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之天人形,有大威力,能知大千世界雨滴之数,独尊于色界。
密教将此天视同伊舍那天,为十二天之一。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大二一‧三八四上):「伊舍那天喜时,诸天亦喜,魔众不乱也。旧名摩酰首罗也。佛言若供养摩酰首罗已,为供养一切诸天。此天瞋时,魔众皆现,国土荒乱。」此天形像种类很多,有二臂像、四臂像、八臂像,更有十八臂像,然不多见。列位在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西边之西南隅,罗剎眷属之左外,身呈赤黑色,右手开肘竖掌,屈中、无名、小等三指,左手作拳,执三股戟向右,乘青黑水牛,左脚下垂。〔梵网经卷上、大教王经卷十一、守护大千国土经卷下、大吉义神咒经卷四、俱舍论卷七、慧琳音义卷二十六、胎藏界七集卷下〕(参阅「大自在天外道」1043)p1042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诸众生,乐于统领鬼神众来救助保护国土,那么,我将示现天大将军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天大将军应 】
天大将军,即帝释天主之大将军也。谓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菩萨即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FROM:【三藏法数】
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诸众生,乐于统领世界来保护众生,那么,我将示现四天王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四天王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天名)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为四天王天Caturmahārājakāyikās,东持国天Dhṛitarāṣṭra,南增长天Virūḍhaka,西广目天Virūpākṣa,北多闻天Dhanada,又云Vaiśramaṇa。长阿含经曰:「东方天王,名多罗咤,领干闼婆及毘舍闍神将,护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毘琉璃,领鸠槃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毘畱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领夜叉罗剎将,护郁单越人。」婆沙论谓四天王身长一拘卢舍四分之一。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曰:「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
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诸众生,乐处天宫中,驱使鬼神众,那么,我将示现四天王国太子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1-25 23:13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1-25 23:20 编辑
(本楼用时,约1.5小时)
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诸众生,想要成为人民的领导者,那么,我将示现人王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诸众生,想要成为世间长者,兼具德行,那么,我将示现长者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长者
[佛光大辞典]
梵语 śreṣṭhin(音译室隶瑟�),或 gṛha-pati(音译疑叻贺鉢底);巴利语 seṭṭhin,或 gaha-pati。为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如杂阿含经卷五所载,那拘罗长者已一二O岁,年耆而根熟。又增一阿含经卷三清信士品列举多位特出之长者,如第一智慧之质多长者,降伏外道之掘多长者,能说深法之优波掘长者,福德盛满之闍利长者,大檀越主之须达长者,门族成就之泯兔长者。然据翻译名义集卷二长者篇载,印度称豪族、富商巨贾为长者;此则异于前记阿含经之说法,亦大异于我国素以耆年高德者称为长者之风习。又日本所谓之长者,亦含有长老耆宿之意,如藤原氏长者、源氏长者等。
此外,法华经文句卷五上举出三种长者,即:(1)世间长者,具有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等十德者。(2)出世长者,即指佛。佛生于真如实际之中,功成道着,十号无极,法财万德悉皆具满,十力雄猛而善能降伏诸魔与外道,于一心三智无不通达,故亦称出世佛大长者。(3)观心长者,即具有观心之智之大智者,其观心之智从实相而出,了知于三谛中含藏一切功德,而善能以正观之慧降伏染着之心,一一彻见中道与权实等事理诸法。〔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梵语杂名、法苑珠林卷五十六、慧苑音义卷下〕(参阅「长者十德」4547)p4547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诸众生,喜好谈论名言,清净自居,那么,我将示现居士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名言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名目与言句也。唐华严经三十二曰:「于一一法名言悉得无边无尽法藏。」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诸众生,有志要治理国土、处理内政事宜,那么,我将示现宰官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宰官
解释
1.周代冢宰的属官。 2.泛指官吏。 3.特指县官。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诸众生,喜好天文、历法、占卜等的学问来护卫自居,那么,我将示现婆罗门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数术
[国语辞典(教育部)]
关于天文、历法、占卜、阴阳五行等的学问。《墨子.节用上》:「此不令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数术而起与?」《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下.序》:「极数知变而不诡俗,斯深于数术者也。」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有男子,发心出家修道,持诸戒律,那么,我将示现比丘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有女人,发心出家修道,持诸禁戒,那么,我将示现比丘尼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禁戒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aṃvara,巴利语同。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非而制定之戒律。音译作三婆逻、三跋罗。又作律仪。三藏中律藏专明禁戒者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之别。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一护法品谓,持守禁戒者即为佛弟子,毁坏禁戒者即为魔弟子。又梵语 vrata(音译作没栗多),亦译作禁戒,即非长时期所持之戒,而系因应于短期内发愿修法所制之禁戒。大日经疏卷十七(大三九‧七五一下):「没栗多,是有时愿之戒。谓行者持诵时,或心一月乃至年岁等,此事了时,此禁亦罢。」(参阅「戒」3653)p6970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有男子,发愿持守五戒以自居,那么,我将示现优婆塞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有女子,发愿持守五戒以自居,那么,我将示现优婆夷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有女人,想要内修妇德女道以立身,进而修齐家、立国,那么,我将示现女主人身、国夫人身或命妇大家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女主
[国语辞典(教育部)]
1.皇后。《荀子.彊国》:「舍是而不为,案直为是世俗之所以为,则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众庶百姓皆以贪利争夺为俗。」《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序》:「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
2.临朝执政的女统治者。《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
3.一家之中的女主人。《礼记.丧大记》:「其无女主,则男主拜女宾于寝门内。」
4.星名。《史记.卷二七.天官书》:「权,轩辕。轩辕,黄龙体。前大星,女主象;旁小星,御者后宫属。」
国夫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夫人,中国古代命妇的封号。如韩国夫人、谯国夫人、荣国夫人等。
唐朝初期,国夫人的封号一般用于外命妇。唐朝中后期内命妇使用此封号。唐懿宗的妃嫔王氏,在其墓志[1]中的称谓是韩国夫人。
命妇
[国语辞典(教育部)]
受有封号的妇人。《仪礼.丧服》:「为大夫命妇者,唯子不报。」《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遂斩刘琰,自此命妇不许入朝。」
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有男子,欲持续保持童真之身,那么,我将示现童男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有处女,不愿婚嫁,想要持续独身自处,不遭受侵暴,那么,我将示现童女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1-27 00:02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1-27 00:05 编辑
(本楼用时,约1小时10分)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有诸天,想要脱离天趣,那么,我将示现天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八部众
[佛光大辞典]
乃指守护佛法之诸神。又作天龙八部、龙神八部、八部。八者即:天(梵 deva)、龙(梵 nāga)、夜叉(梵 yakṣa)、干闼婆(梵 gandharva,香神或乐神)、阿修罗(梵 asura)、迦楼罗(梵 garuḍa,金翅鸟)、紧那罗(梵 kiṃnara,非人、歌人)、摩睺罗伽(梵 mahoraga,大蟒神)。此等异类皆归化于佛之威德,成为佛之眷属,住于诸佛之受用土,护持佛及佛法。又别指四天王率领之八部族。即:干闼婆、毘舍闍、鸠槃荼、薜荔多、龙、富单那、夜叉、罗剎。经典中亦见天龙等八部与干闼婆等八部混集之叙述。
中国自古已有造立八部众图像之记载,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揭出「宋明帝齐文皇文宣造行像八部鬼神记」之目。〔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般若经卷六OO、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金色孔雀王咒经、圣庄严陀罗尼经卷上、摄大乘论卷下、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二〕p441
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有诸龙,想要脱离龙类,那么,我将示现龙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有药叉,想要脱离药叉类,那么,我将示现药叉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药叉 】
(异类)(参见:夜叉)
FROM:【佛学大辞典】
【夜叉 】
梵语夜叉,华言勇健,亦名暴恶。有三种:一者在地,二者在虚空,三者在天。地夜叉不能飞腾,虚空与天二夜叉,皆能飞行也。
FROM:【三藏法数】
若干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干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有干闼婆(香神或乐神),想要脱离干闼婆类,那么,我将示现干闼婆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干闼婆 】
梵语干闼婆,华言香阴。阴,即身也。不噉酒肉,惟香资阴,故名香阴。是帝释天主乐神,在须弥山南,金刚窟住。天主欲作乐时,即上天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FROM:【三藏法数】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有阿修罗,想要脱离阿修罗道,那么,我将示现阿修罗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阿修罗道 】
(界名)六道之一,修罗道也。多由瞋,慢,疑之三因而生。见法苑珠林五。
FROM:【佛学大辞典】
【阿修罗 】
六道之一,华译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译作无端,因其容貌很丑陋。又译作无酒,言其国酿酒不成。性好斗,常与帝释战,国中男丑女美,宫殿在须弥山北,大海之下。
FROM:【佛学常见辞汇】
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有紧那罗(非人、歌人),想要脱离紧那罗类,那么,我将示现紧那罗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紧那罗 】
梵语紧那罗,华言疑神。似人而头有角,亦帝释天主乐神也。
FROM:【三藏法数】
紧那罗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天名)Kiṁnara,又作紧捺罗,紧陀罗,甄陀罗,真陀罗,紧捺洛。旧译曰人非人,疑神。新译曰歌神。即乐神名。八部众之一。注维摩一曰:「什曰:秦言人作人。似人而头上有角,人见之言:人耶非人耶?故因以名之。亦天伎神也,小不及干闼婆。」文句二下曰:「紧那罗,亦云真陀罗,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号人非人。天帝法乐神,居十宝山。」玄赞二曰:「梵云紧捺洛,此云歌神。紧那罗,讹也。」玄应音义三曰:「甄陀罗,甄之人反,又作真陀罗,或作紧那罗,正言紧捺罗,此译云是人非人也。」慧琳音义十一曰:「真陀罗,古作紧那罗,音乐天也。有微妙音响,能作歌舞。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与干达婆天为妻室也。」
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有摩呼罗伽(大蟒神),想要脱离摩呼罗伽类,那么,我将示现摩呼罗伽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摩呼罗伽应 】
梵语摩呼罗伽,华言大蝮行,即大蟒蛇也。谓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菩萨即于彼前,应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FROM:【三藏法数】
摩呼罗伽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摩[HK2502-15]
八部众(天龙八部)之一。音译又作摩呼罗伽、摩护囉伽、莫呼勒伽、莫呼洛伽、莫呼洛、摩休洛、摩伏勒。译作大腹行、大智行、大智腹行、大蟒、大蟒蛇、大蟒神。《维摩经略疏》卷二云(大正38‧582b)︰「摩[HK2502-15]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毁戒邪谄,多嗔少施,贪嗜酒肉,戒缓堕鬼神,多嗔虫入其身而唼食之。」
此以摩[HK2502-15]罗伽为无足、腹行之蟒神。在新译《华严经》卷一〈世主妙严品〉中,曾举出善慧、清净威音、胜慧庄严髻、妙目主、如灯幢为众所归、最光明幢、师子臆、众妙庄严音、须弥坚固、可爱乐光明等无量摩[HK2502-15]罗伽王之名。又,《慧琳音义》卷十一云(大正54‧374c)︰「摩休勒,(中略)是乐神之类,或曰非人,或云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
此外,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中,北边安有三尊摩[HK2502-15]罗伽。其中央一尊,两手屈臂,作拳舒头指当胸,竖左膝而坐;左方一尊,戴蛇冠,坐向右;右方一尊,两手吹笛,面向左。
〔参考资料〕 《注维摩诘经》卷一;《慧苑音义》卷上;《大日经》卷二〈普通真言藏品〉;《翻梵语》卷七;《翻译名义集》卷二;《诸说不同记》卷十。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若诸众生,乐于投生人趣,发心持守五戒,那么,我将示现人身为其说法,令其可以成就。
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无论是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类的,我都发愿度脱所有一切众生种类,应以什么身得度,我就示现什么身为其说相应及可满愿的法,令其可以成就。
无想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无想天或无想定也。
无想天
[佛光大辞典
无想,梵名 Asaṃjñisattvāḥ。又作无想有情天、无想众生天、少广天、福德天。色界天之一。即修无想定所感之异熟果报。生此天者,念想灭尽,仅存色身及不相应行蕴,故称无想天。此天为外道婆罗门之最高涅槃处,亦为异生凡夫以「出离想」作意,修无想定,所感得的异熟之果报,称为无想果,或无想异熟、无想事、无想报。此天之位置,有部与经部摄之于第四禅天之广果天,不另立别处;上座部则于广果天之上,别立无想天一处。此外,此天众生之身长有五百由旬,寿命为五百大劫(立世阿毘昙论卷七谓一千大劫),寿终之时,再生念想,而堕欲界。〔起世经卷八、俱舍论卷五、瑜伽师地论卷四〕p6453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学习解说】
是名无上清净三十二应入诸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佛光大辞典
名相:妙净明心
释文: 指自性清净心。妙,即无上、最上之意;净,清净之意。明,即远离无明而达于彻悟之境地。p2853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1-27 15:44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1-27 16:10 编辑
(本楼用时,约1小时10分)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学习解说】
观世音菩萨又接着说:「世尊! 我又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具同一悲切,仰仗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来救济度脱,也令诸众生跟我身心同样都能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
金刚三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人名)日本僧,为始入印度之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三曰:「国初僧玄奘,住五印取经,西域敬之。成式见倭国僧金刚三昧,言尝至中天,寺中多画玄奘屩及匙筋,以彩云乘之。盖西域所无者,每至斋日辄膜拜焉。」同续二有元和十三年金刚三昧游蜀之记事。
又(术语)如金刚能一切无碍,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名金刚三昧。涅槃经二十四曰:「菩萨摩诃萨修大涅盘得金刚三昧,安住此中悉能破散一切诸法。」智度论四十七曰:「金刚三昧者,譬如金刚无物不陷,此三昧亦复如是。于诸法无不通达,令诸三昧各得其用,如砗磲码瑙琉璃唯金刚能穿。」楞严经六曰:「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又三乘行人最后断一切烦恼,各得究竟之果之三昧也。又曰:如金刚三昧,金刚喻定,金刚定。智度论四十七曰:「如金刚三昧者,能破一切诸烦恼结使,无有遗余。譬如释提桓因手执金刚破阿修罗军,即是学人末后心,从是心次第三种菩提:声闻菩提,辟支佛菩提,佛无上菩提。」新译仁王经上曰:「十力妙智,雷震法音,近无等等金刚三昧。」良贲疏上二曰:「金刚三昧者最后胜定,胜用坚固名金刚定。」
金刚定
佛学常见词汇 (陈义孝居士编著)
又名金刚三昧,即菩萨于最后位时,断除最后一切最细微之烦恼而得的禅定。
无作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karmaka 或 akṛtrima。指无因缘之造作。又指心无造作物之念,如无作三昧;或谓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而自然相续之法,如无表色、无作戒等。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大一四‧五五四下):「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参阅「无作三昧」6404、「无作戒」6405、「无表色」6418)p6404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学习解说】
一. 菩萨透过耳根听闻,但不随声尘而起知见,故无妄念,以此返照自性,无有苦恼。
是故,令十方苦恼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与菩萨同体,就能获得和菩萨同样的用,以此来观其音声,众生就能获得解脱。
【不自观音,以观观者 】
不自观音者,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也。以观观者,谓返照自性也。不起知见,则无所妄;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故令受苦众生,蒙此真观,即得解脱,是为无畏。经云:观其音声,即得解脱。是也。
FROM:【三藏法数】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学习解说】
二. 菩萨能够将知见旋转回复为智慧,是由于离于一切虚妄不实的表相,也离于有、空的两种相对。
是故,令深陷在大火中的苦恼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与菩萨同体,就能获得和菩萨同样的用,以此观来旋转回复为智慧,火不能烧,众生就能获得解脱。
知见
[佛光大辞典
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 p3461
旋复
详细释义:
回转,回还。
汉 傅毅 《迪志诗》:“日月逾迈,岂云旋复。”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顾旋复之无轨,长自弃于遐滨。”
【知见旋复 】
在心曰知,在眼曰见。知见性热,则属于人(编者注:「人」疑为「火」字)。谓菩萨能旋转知见,以复真空。能令众生,设入火难,自不能烧,是为无畏。经云:设入大火,火不能烧。是也。
FROM:【三藏法数】
真空
[佛光大辞典
(一)真如之理体远离一切迷情所见之相,杜绝「有、空」之相对,故称真空。如大乘起信论所说之空真如、唯识所说之二空真如、华严所说三观中之真空观等均属之。又大乘以非有之有,称为妙有;非空之空,称为真空。此乃大乘至极之真空。(参阅「空」4372、「真空妙有」5321)
(二)指小乘之涅槃境界。以其非假,故称真;以其离相,故称空。乃空无一物之偏真单空。〔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一上〕
(三)(855~937)新罗僧。鸡林人。从伽耶山之善融出家,受具足戒后穷究三藏,复游历四方。后住持小伯山寺。高丽太祖二十年(937)入京,甚受太祖礼遇,然未久即入寂,世寿八十三。帝谥「真空大师」之号。〔朝鲜金石总览上丰基毘[田*卢真空大师普法塔铭〕
(四)(1204~1268)日本三论宗僧,京都大通寺律僧。俗姓藤原。自幼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深研性相之学,复受两部灌顶,深得小野、广泽二流之祕要。圣一国师自宋返日后,师尝从之习宗镜录。历主高野三昧院、万祥山大通寺、鎌仓无量寿院。世寿六十五。遗有三论玄义检幽钞、往生论注钞、十因文集等。p5321
真空妙有
[佛光大辞典
即唯识所说三性中之「圆成实性」。圆成实性系远离「我、法」二执所显现之真理。因远离二执,故称真空;亦非小乘所谓与「有」相对之「空」,而为一真实之有,故称妙有。以真空故,缘起之诸法宛然;以妙有故,因果之万法一如。此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义。故知真空与妙有非有别异,一切存在(五蕴)均由各种条件(因缘)和合而成,故无实体(空),而为假有之存在(有),此均系以世间之观念而承认其存在者。此思想不限于唯识学,即以如来藏系之思想,亦如是强调。佛教之真空并非虚无主义,而系针对现实所发挥之微妙作用。〔般若心经赞、五教章通路记卷二十三〕(参阅「有无」3066)p5321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学习解说】
三. 菩萨能够将观听旋转回复为智慧,是由于离于一切虚妄不实的表相,也离于有、空的两种相对。
是故,令深陷在大水中的苦恼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与菩萨同体,就能获得和菩萨同样的用,以此观来旋转回复为智慧,水不能溺,众生就能获得解脱。
【观听旋复 】
观听性动,则属于水。谓菩萨能旋转观听,以复真空。能令众生,设为大水所漂,自不能溺,是为无畏。经云: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也。
FROM:【三藏法数】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1-27 17:38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1-27 22:55 编辑
(本楼用时,约1小时)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学习解说】
四. 菩萨早已断灭一切妄想,所以不会有杀心,也不会有杀念,所以能够慈悲平等对待一切众生。
是故,令深陷在诸鬼国中的苦恼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与菩萨同体,就能获得和菩萨同样的用,以此观来生起慈悲平等心,那么,鬼自不会生害人之心,众生就能获得解脱。
【断灭妄想,心无杀害 】
妄想作业,以杀为首。谓菩萨证悟实性,断灭妄想,大慈心发,无杀害念。能令众生入彼罗剎鬼国,鬼自灭恶,是为无畏。经云:入诸鬼国,鬼不能害。是也。(梵语罗剎,华言速疾鬼。)
FROM:【三藏法数】
相关学习:
知见错误,所以有[喜怒哀乐][爱欲][恐惧][害怕],所以轮回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学习解说】
五. 菩萨不断熏所听闻到的,思惟一切实无自性可得,听到就只有听到,而不会再生起妄想执着烦恼,闻性就会成为真正的闻性,此时,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会同时消灭,一并和声听生起同样智慧的作用。
是故,令即将被伤害的苦恼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与菩萨同体,就能获得和菩萨同样的用,以此观就能转为智慧的作用,那么,刀就一段一段的毁坏,就算使用兵器来用,也就像割水一样,也像吹灭光明一样,都不能起任何伤害人的作用,众生就能获得解脱。
【熏闻成闻,六根销复 】
同于声听,谓熏闻属思,思其所闻,无性可得,则成真闻。六根害人,兵刃无异。菩萨六根既皆销灭,以复真空,一切尘境,同于声听。能令众生,当被害者,刀刃所加,段段折坏,是为无畏。经云:临当被害,刀段段坏。是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FROM:【三藏法数】
二种薰
(名数)薰习,资薰也。前者为自习惯而薰者,后者则资助而薰者也。翻译名义集六曰:「一、熏习,谓熏心体成染净等事,二、资熏。谓现行心境及诸惑相资等。」大藏法数四曰:「熏资薰击发之义也。盖言第八识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若无染净二缘熏发,则不能成染净等事,如谷麦等种虽有生芽之能,若不得水上资熏,芽亦不生,故名熏也。熏即熏发,习即数习,谓数习染净之缘,熏发心体,而成染净等事,故名熏习,资犹助也。谓现对尘境所起之心,及诸惑相资熏发而成染净等事,故名资熏。」
兵戈
[国语辞典(教育部)
兵器。泛指战争。唐.杜甫〈次空灵岸〉诗:「毒瘴未足忧,兵戈满边徼。」
吹光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吹灭光明也。首楞严经曰:「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断断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动摇。」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剎、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学习解说】
六. 菩萨从闻性来熏习,逐渐渐增,心中显现本具的绝妙明澄,此时心中生起的光明遍照一切法界,有光明的地方就不会有黑暗。
是故,令即将被药叉、罗剎、鸠槃茶鬼、毗舍遮、及富单那等欲要伤害的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与菩萨同体,就能获得和菩萨同样的用,以此观就能生起光明心,遍照一切众生,那么,即使这些幽暗性的鬼靠近在旁,却不能睁开眼睛来看,更不用说是要伤害众生了,因此,众生就能获得解脱。
【闻熏精明,明遍法界 】
谓菩萨从闻熏习,所成慧性,既得精明,明照十方,周遍法界,幽暗即消。能令众生虽被药叉诸幽暗者,来近其侧,目受明夺,自不能视,是为无畏。经云:药叉罗剎鸠槃荼鬼,虽近其傍,目不能视。是也。(梵语药叉,亦云夜叉,华言勇健。梵语鸠槃荼,华言瓮形。)
FROM:【三藏法数】
精明
[佛光大辞典
精,精妙;明,明白。精明,指自性清净心中本具之绝妙明澄。〔无量寿经卷下、首楞严经卷六〕 p5882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学习解说】
七. 菩萨不受声尘所系缚,而能够藉由听闻返观自性本体,远离一切六尘妄想执着烦恼,显现自在来去之妙用。
是故,令被监禁或受刑具系缚的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与菩萨同体,就能获得和菩萨同样的用,以此观就能生起智慧作用,那么,监禁和刑具自不能起作用,众生就能获得解脱。
【音性圆消,观听返入 】
谓受虚妄声尘系缚,不异禁系枷锁。菩萨以动静之性俱灭,则其观听返妄入真,声尘解脱。能令众生禁系等事,不能着身,是为无畏。经云:禁系枷锁,所不能着。是也。
FROM:【三藏法数】
禁系
词语解释
监禁。
© 汉典
枷锁
[国语辞典(教育部)
1.枷和锁。是古代套在犯人脖子上、拴在犯人脚踝上的两种刑具。《北史.卷九四.流求传》:「狱无枷锁,唯用绳缚。」《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只见枷锁尽落,左慈卧于地上,并无伤损。」
2.比喻束缚、压迫。如:「人的一生无法逃离命运的枷锁。」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1-27 22:40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1-27 22:48 编辑
(本楼用时,约1小时15分)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学习解说】
八. 菩萨藉由消灭声尘而圆满成就闻慧,遍生慈力。
是故,令行经险路的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与菩萨同体,就能获得和菩萨同样的用,以此观就能生起慈心,那么,一路上自然平安顺遂,即使遇到盗贼,盗贼也不会生起劫夺之心,众生就能获得解脱。
【灭音圆闻,遍生慈力 】
谓菩萨消灭音声,圆成闻慧,则遍生慈力,能以大利,令彼得乐。是以众生经于险路,如行坦途;或遇恶寇,自不能劫,是为无畏。经云:经过险路,贼不能劫。是也。
FROM:【三藏法数】
相关学习: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婬众生,远离贪欲。
【学习解说】
九. 菩萨藉由思惟熏闻而成就智慧,离一切诸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所以自然也不会被色尘所劫。
是故,令一切贪欲重的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与菩萨同体,就能获得和菩萨同样的用,以此观就不会被色尘所劫夺,那么,就能远离贪欲,众生就能获得解脱。
【熏闻离尘,色不能劫 】
谓菩萨以思慧熏闻成性,离诸尘妄,不被色尘所劫。能令一切性多淫人,贪欲不生,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多媱众生,远离贪欲。是也。
FROM:【三藏法数】
六尘
[佛光大辞典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参阅「六境」1298) p1298
六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净心者。故谓之尘。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净心诫观下曰:「云何名尘?坌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通名为尘也。」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
【学习解说】
十. 菩萨的闻性纯净,且远离一切诸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根六尘,融通无碍,无二无别。
是故,令一切忿恨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与菩萨同体,就能获得和菩萨同样的用,以此观就能生起智慧之用,那么,就能远离诸瞋恚,众生就能获得解脱。
【纯音无尘,根境圆融 】
谓菩萨音性纯净,离诸妄尘,根境相入,圆融无碍。能令怀忿恨人,瞋恚不生,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是也。
FROM:【三藏法数】
【根境 】
(术语)又名根尘。即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谓之根,根之所取者谓之境。根有五根六根之别,境有五境六境之别,六根六境,又称十二处或十二入。见俱舍论等。
FROM:【佛学大辞典】
【圆融 】
(杂语)圆者周遍之义,融者融通融和之义,若就分别妄执之见言之,则万差之诸法尽事事差别,就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则事理之万法遍为融通无碍,无二无别,犹如水波,谓为圆融。曰烦恼即菩提,曰生死即涅槃,曰众生即本觉,曰娑婆即寂光,皆是圆融之理趣也。此法门为性宗之枢机,实大乘之极谈。楞严经四曰:「如来观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止观曰:「若就分别妄执之事,即一向不融。若据心性缘起之用,即可得相摄。」宗镜录九十九曰:「事理圆融者,即种种事称理而遍。以真如理为洪鑪,融万事为大冶,铁汁洋溢,无异相也。」
FROM:【佛学大辞典】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学习解说】
十一. 菩萨消除诸尘,自然转为光明和智慧,法界和身心,就像琉璃一样明朗透彻,没有任何障碍。
是故,令一切昏钝性障及诸无善心的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与菩萨同体,就能获得和菩萨同样的用,以此观就能身心光明,那么,就能永离愚痴黑暗,众生就能获得解脱。
【销尘旋明 】
谓菩萨除暗销尘,旋复性明。能令一切昏钝无善心人,痴暗远离,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是也。(梵语阿颠迦,华言无善心。)
FROM:【三藏法数】
昏钝
解释:1.和缓,不强烈。 2.愚鲁,愚笨。 3.用为谦词。指愚鲁之人。 4.指眼神模糊而迟钝。
[百科知识]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1-28 16:38
(本楼用时,约1小时50分)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学习解说】
十二. 菩萨圆融无碍,复闻性真,不动道场,涉入世间而不坏世间之相,且能遍十方,供养如微尘般无量诸佛如来,禀受其法,各为法王子。
是故,令无子而想求生男宝宝的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与菩萨同体,就能获得和菩萨同样的用,那么,就能如愿诞生福慧具足的男宝宝。
【融形复闻 】
谓融形则碍灭,复闻则性真。故涉入世间而不坏世间之相,能遍十方,供养微尘数佛,禀承其法,各为法子,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经云:能令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是也。
FROM:【三藏法数】
法王子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菩萨为生育于法王佛陀之家者,故总称曰法王子。经中多称文殊为法王子者,以其为释尊二胁士之上座。助佛教化之第一法子也。佛地论曰:「从世尊口正法所生,绍继佛身不断绝,故名法王子。」智度论三十二曰:「佛为法王,菩萨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任为佛,如文殊也。」注维摩经一:「什曰:来补佛处,故言法王子也。」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学习解说】
十三. 菩萨六根圆融,融通无碍,明照无二,含摄十方界,如立大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像微尘般无量诸佛如来的秘密法门,受领无失。
是故,令无子而想求生女宝宝的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与菩萨同体,就能获得和菩萨同样的用,那么,就能如愿诞生相貎庄严端正、福德具足、个性柔顺且众人喜爱敬重的女宝宝。
【六根圆通,明照无二 】
谓菩萨六根圆融,通达无碍,含摄法界,如大圆镜,明照无二。由此故能承顺法门,受领无失,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经云: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是也。
FROM:【三藏法数】
圆通
[佛光大辞典
谓遍满一切,融通无碍;即指圣者妙智所证的实相之理。由智慧所悟之真如,其存在之本质圆满周遍,其作用自在,且周行于一切,故称为圆通。复次,以智慧通达真如之道理或实践,亦可称圆通。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谓,二十五位菩萨各个皆具圆通,共有六尘、六根、六识、七大等二十五圆通。此外,楞严会上二十五圣之中,以观世音之耳根圆通为最上,故称为圆通尊、圆通大士。〔楞严经圆通疏前茅卷下、楞严经纂注卷五〕p6808
【大圆镜智 】
谓如来真智,本性清净,离诸尘染,洞彻内外,无幽不烛。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是名大圆镜智。
FROM:【三藏法数】
二如来藏
[佛光大辞典
指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如来,即理性如来;藏者,含摄之义。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称为如来藏。据大乘止观法门卷一载,如来藏有二种,即:(一)空如来藏,此心性虽随染净之缘,建立生死涅槃等法,然心体平等,离性离相,所起染净等法及能起之心,皆不可得,故称空如来藏。(二)不空如来藏,此心性具足无漏清净功德及诸有漏业惑染法,包藏含摄,无德不备,无法不现,故称不空如来藏。 p194
空如来藏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如来藏者,真如之德名。真如之体性毕竟空寂,不止一切染净之法,如明镜内无一实质,故谓为空。非谓真如之体是无也。大乘止观一曰:「此心性,虽复缘起建立生死涅槃违顺等法,而复心体平等,妙绝染净之相。非直心体自性平等,所起染净等法,亦复性自非有。」起信论义记中本曰:「言如实空者,此以如实之中空无妄染故。云如实空,非谓如实自空。
柔顺
[国语辞典(教育部)]
1.温柔和顺。《易经.坤卦.彖曰》:「柔顺利贞,君子攸行。」
2.柔软。《孔丛子.抗志》:「舌柔顺,终以不弊。」
3.驯服、顺服。《明史.卷一八八.刘&9acf._104_0.gif;传》:「二臣既去,则柔顺之人必进,将一听陛下所为,非国家之福,不可四也。」
相关学习: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
【学习解说】
十四. 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位菩萨,有六十二恒河沙之数,修法垂示范例以教化众生,以善巧方便随顺众生,如应说法,各各不同。
由我所证耳根圆通法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
是故,能令众生持我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的众生,与彼共持像六十二恒河沙那么多位菩萨名号的众生,这两人相较之下,所获的福德,其实是一样而没有差别的。
世尊! 我此一名号,与彼众多菩萨名号是没有差别的。
【大千世界 】
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咸海四方有四大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垂范
解释: 垂示范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汉武帝 ﹞《策封三王》,文同训典;劝戒渊雅,垂范后代;及制诰 严助 ,即云厌承明庐,盖宠才之恩也。” 唐 韩愈 《奇卢仝》诗:“假如不在陈力列,立言垂范亦足恃。”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陆渭南集》:“丁宁训诫之语,皆足垂范百世。”
[国语辞典
微妙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人名)比丘尼名。说自身为世苦出家得圣果之经历。度五百比丘尼。见贤愚经三、诸经要集九。
又(杂语)法体幽玄故曰微。绝思议故曰妙。维摩经菩萨品曰:「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无量寿经下曰:「普为十方说微妙法。」长阿含经一曰:「如来大智微妙独尊。」法华经提婆品曰:「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
法王子
[佛光大辞典
梵语 kumārabhūta。音译究摩罗浮多、鸠摩罗浮。意译童真。乃菩萨之别名。菩萨为佛位之继承者,佛为法王,故总称菩萨为法王子。菩萨与如来法王之关系犹如世间王子与国王之关系,故称法王子。〔阿弥陀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大智度论卷四、卷三十二、注维摩经卷一〕p4224
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学习解说】
这是由我修习证得耳根圆通法门的缘故。
以上是名十四施无畏力,于众生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以福备众生。」
修习
[佛光大辞典]
梵语 bhāvanā,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
施无畏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又曰施无畏者,施无畏萨埵等。观音菩萨之异名。彼菩萨为众生之依怙而使不畏怖者,即是施以无畏也,故名。法华经普门品曰:「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楞严经六曰:「十方微尘国土皆名之为施无畏者。」观音玄义记一曰:「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梵Abhayanda。
施无畏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又名施无畏者,或施无畏菩提萨埵,即观世音菩萨的别名。2.消除众生的危难和恐怖。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1-29 20:38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1-29 20:50 编辑
(本楼用时,约1小时25分)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学习解说】
观世音菩萨说:「世尊! 我又因为耳根圆通法门、修证无上道的缘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无上道
[佛光大辞典
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又为「无上道心」之略称。指愿求无上道之心。又称为菩提心。据众许摩诃帝经卷二载,叙述菩萨求无上道一事。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明得值遇弥勒而闻法,求无上道成不退转。此种求无上道之心,即称无上道心。〔出曜经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弥勒大成佛经、法华经疏(吉藏)〕(参阅「菩提心」6538)p6389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
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
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
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
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学习解说】
一. 由于我初证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和觉知没有隔碍,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所以我能够示现众多数不尽的面相或应化身,也能够说数不尽的秘密神咒。
其中可以示现一头、三头、五头、七头、九首、十一头,如是乃至一百零八头,千头、万头,甚至于八万四千烁迦罗(金刚、坚固)头。
或示现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零八臂,千臂、万臂,甚至于八万四千母陀罗(密印)臂。
二眼、三眼、四眼、九眼,如是乃至一百零八眼,千眼、万眼,甚至于八万四千清净(琉璃)宝眼。
或显示慈相,或威相,或以定力,或以智慧,皆是用来救护众生,令众生终究得大自在。
元心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绝待圆满之一心也。为森罗万象之元,故谓之元心。与起信论之一心同。楞严经三曰:「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徧圆,含裹十方。」
圆融
[佛光大辞典]
(一)谓圆满融通,无所障碍。即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圆满无缺,而又为完整一体,且能交互融摄,毫无矛盾、冲突。相互隔离,各自成一单元者称「隔历」;圆融即与隔历互为一种绝对而又相对之对立关系。华严宗所谓之「行布门」,为一种由浅至深,依序渐进之修法;「圆融门」则对立于「行布门」,而谓即使处于极低之品位亦可完成究极之觉悟。此外,天台宗基于法华经所说之实相一理,而立圆融三谛、圆融三观等教义。华严宗则基于华严经所说之法界无尽缘起之说,而立事事无碍、六相圆融等教义。〔观音玄义卷上、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四教义卷六、华严五教章卷一、卷三〕(参阅「圆融门行布门」6819)
(二)(1906~1969)台湾佛教比丘尼。屏东人,俗姓李。法名法志,号圆融。民国十八年(1929)依高雄龙湖庵心安法师剃度,四十一年于白河大仙寺受具足戒。师于三十五年,晋任屏东东山禅寺首任住持,树立清规,分设职位,增建寺宇,开坛传戒,安僧尼百众,该寺遂成为一地名剎。创办三年制东山佛学院,培植女众弘法人才,并创立屏东佛教会,任理事长职。世寿六十四。p6818
《佛光大藏经.净土藏.纂集部.净土十要.净土十要第九》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论曰:行者称佛名时,作佛观时,作主伴依正余观时,修三种净业时,一心不乱时,散心称名时,以至见思浩浩,恒沙烦恼,凡此有心,皆由真如不变随缘而作,全体即是法界,故法智大师云:「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若然者,余心尚是,况念佛心乎?是故行者念佛之时,此心便是圆融清净宝觉。以此妙心念彼阿弥,则彼三身,何身不念?求彼四土,何土不生?但随功行浅深,品位高下耳。
《佛光大藏经.法华藏.注疏部.法华通义外二部.妙法莲华经通义卷第七》
此秘密神咒,乃诸佛心印,从来不翻。译梵成华,有五不翻:一、秘密不翻,即神咒;二、含多义不翻,如婆伽婆;三、此方无不翻,如阎浮树;四、顺古不翻,如阿耨菩提;五、尊重不翻,如般若。此咒乃五不翻之一也。如军中之密号,但取办事,不许人知。
佛光大辞典
名相:烁迦罗
释文: 梵语 cakra,巴利语 cakka。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为金刚、坚固、轮铁等意。例如梵语之 Cakrava,乃指铁围山。又如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九中):「烁迦罗心无动转。」其烁迦罗一词,乃精进、坚固之义。又烁迦罗眼,谓金刚眼、坚固眼,即指明定正邪、辨别得失之眼。〔碧巖录第九则颂古、慧琳音义卷四十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6667
佛光大辞典
名相:母陀罗
释文: 梵语 mudr。又作目陀罗、母捺罗、莫捺罗。译为印相、契印、密印。略称印。即密教曼荼罗海会诸尊各标示其内证三昧之印。未成佛果之修行人与诸尊之本誓相同,皆为成就三密涉入之义,而于手上结密印,属于身口意三密中之身密。盖「印」者,即所谓标帜之义,以此方便表显诸尊内证之德。(参阅「手印」1412、「印相」2231)p2009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学习解说】
二. 由我透过「闻、思」脱离六尘,虽听闻世间的声音,但不起妄想分别执着,能够反闻自性,不被声尘所转,所以我妙能示现任何一种形象,诵各各咒,无论是形象还是咒,都能够以无畏施诸众生,去除众生种种的怖畏,令众生获得救济而解脱。
也就是当众生处于怖畏急难中,只要众生一心称念我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能施予众生无畏,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称我为施无畏者。
垣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ㄩㄢˊ, [名]
1.矮墙。如:「墙垣」、「断壁残垣」。《文选.潘岳.西征赋》:「临揜坎而累抃,步 毁垣以延伫。」
2.官舍。唐.皮日休〈白太傅〉诗:「清望逸内署,直声惊谏垣。」
3.城市。如:「省垣」。
4.姓。如汉代有垣恭。
妙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at, su, mañju。分别音译作萨、苏、曼乳。意译不可思议、绝待、不能比较者。殊胜之经典,称作妙典(特指法华经);无法比较不可思议之法,称作妙法(法华经之美称);深妙不可思议之道理,称作妙理;不可思议之境界,称作妙境;依妙因妙行而得之证果(佛果),称作妙果。〔大日经疏卷一、法华玄义卷一、法华游意、法华玄赞卷一、梵语杂名、祕藏记卷末〕(参阅「十妙」608)p3580
一一
[佛光大辞典]
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ṣaṇ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
施无畏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bhaya-dāna。即拔济种种之怖畏。又作无畏舍、无畏施。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此无畏施即救度众生,为其祛除种种怖畏之意。法华经卷七普门品谓,观世音菩萨于怖畏急难中,能施无畏,故有「施无畏者」之称。盖佛菩萨以种种之威力方便,拔济狮子、虎、狼、水、火、盗贼等诸怖畏,施以安慰众生。〔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p4833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1-29 23:00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1-30 22:26 编辑
(本楼用时,约40分)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学习解说】
一. 由我修习证得耳根圆通法门,所游十方微尘世界国土,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望悲怜哀愍予以救济。
哀愍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胜鬘经曰:「哀愍覆护我。」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宝窟上末曰:「哀者悲也,愍者慈也。」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学习解说】
二. 我得佛心,并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究竟愿),以此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并遍及法界一切六道众生,以此所求皆能如愿,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究竟
[佛光大辞典]
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毘婆沙论卷三〕 p2986
百度百科
傍及
bàng jí ㄅㄤˋ ㄐㄧˊ
傍及
推及;遍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
© 汉典
大涅槃
[佛光大辞典]
又作大寂定、大灭度,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状态。景德传灯录卷五(大五一•二四四中):「断烦恼者,即名二乘;烦恼不生,名大涅槃。」(参阅「大寂定」1129)p1117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
世尊询问证得圆通的修行方法,我是从耳根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亡所,得正定三摩地,成就菩提,这也是最好的修行方法。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学习解说】
世尊! 观世音佛赞叹我善得圆通法门,因此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这个名号。
而且,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是故,观音名遍十方法界。」
授记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梵云和伽罗Vyākaraṇa,十二部经之一。佛对发心之众生授与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也。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1-30 21:02
(本楼用时,约45分)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学习解说】
当时,世尊于所坐的师子座,从其五体(右膝、左膝、右手、左手、头首)同放宝光,远远遍照十方无量一切诸佛如来及菩萨顶,彼诸佛如来也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十方无量一切诸佛如来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间的树木及水池,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在场的大众未曾遇过如此殊胜之事,一切均得金刚三昧。
师子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佛为人中之师子,故佛之所坐,总名师子座。如帝王之座谓为龙座也。智度论七曰:「是号名师子,非实师子也,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座,如今者国王坐处亦名师子座。」探玄记三曰:「总依智度论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座,又坐此座说无为师子吼法,是故亦名师子座。」又文殊菩萨以乘狮子为通例,其意亦如上所述。梵Siṁhāsana。
五体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又作五轮:一右膝,二左膝,三右手,四左手,五头首。资持记下三之二曰:「五处皆圆,故名五轮。四支及首,名为五体。轮则别指五处,体则通目一身。」
林木
[国语辞典(教育部)
林间的树木。《荀子.劝学》:「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文选.曹丕.善哉行》:「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池沼
[国语辞典(教育部)
蓄水的凹地。《文选.潘岳.闲居赋序》:「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文选.石崇.思归引序》:「有观阁池沼,多养鱼鸟家。」
实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学习解说】
正当此时,百宝莲华纷纷从天上缓缓落下,青、黄、红、白,各种颜色,间杂相合,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时娑婆世界大地山河,同时都消失不见了,只有见到十方无量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处处犹如示现说法。
【纷糅】
[国语辞典(教育部)]
注音 ㄈㄣ ㄖㄡˇ
释义
糅,杂合。纷糅指杂乱。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岁历绵暧,条流纷糅。」
【梵呗 】
(仪式)法会之声明也。呗者呗匿之略。又作婆陟、婆师。音韵屈曲升降,能契于曲,为讽咏之声,是梵土之法曲,故名梵呗。又曰呗匿。单云呗。翻作止断止息或赞叹,法事之初唱之,以止断外缘,止息内心,方堪作法事,又其偈颂多赞佛德,故云赞叹。行事钞上四曰:「说戒者坐已,维那打静,小者供养,梵呗作之。若准律文呗匿如法。出要律仪云:此郁鞞国语,翻为止断也。又云止息。由此外缘已止已断。尔时寂静,任为法事也。」法华玄赞四曰:「婆陟,此云赞叹。呗匿,讹也。」楞严经六曰:「梵呗咏歌。」梁僧传十三(经师篇论)曰:「然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弦绾,五众既与俗违,故宜以声曲为妙,原夫梵呗之起亦肇自陈思。(中略)其后居士支谦亦传梵呗三契,皆湮没不存。世有共议一章,恐或谦之余则也。唯康僧会所造泥洹梵呗于今尚传,即敬谒一契。文出双卷泥洹,故曰泥洹呗也。」(参见:呗)
FROM:【佛学大辞典】
敷奏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ㄈㄨ ㄗㄡˋ
向君王报告。《书经.舜典》:「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1-30 22:20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1-30 22:26 编辑
(14楼 + 15楼用时,约20分)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学习解说】
世尊就询问文殊师利菩萨:「这25位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他们都各自发表了最初修道证得圆通的修行方法和历程,其实,这些都并没有所谓的好坏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破迷显慧,那么,这25种法门,在我入涅槃后,后世众生若要入菩萨乘,求取无上道,那要哪一个方便法门才比较容易成就呢?」
相关学习: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1-30 22:23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学习解说】
文殊师利菩萨奉佛慈旨,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以偈颂的方式来回答,内容如下: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味] [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 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 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 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 [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 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 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 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 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 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 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获圆通
鼻想本权机 祇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 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 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 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 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 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 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 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 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 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 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 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 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 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 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 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 [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 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 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 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 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 [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 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 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 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 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 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 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 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 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 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 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 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 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 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华 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 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 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
非是常修学 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沈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1-30 23:57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2-1 00:03 编辑
(本楼用时,约45分)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
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
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学习解说】
当文殊师利菩萨以上述的偈颂来回答后,阿难和在会中的一切大众,身心了然,得到了无上智慧,对于证得无上菩提道果及成佛,就彷彿有人因事外出远行,虽然人还没回到家,但心中已明白要回家的道路要怎么走了。
在场的大众,天龙八部、有学(声闻乘的前三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二乘(声闻乘、缘觉乘),以及所有一切新发心菩萨,其约有十恒河沙之数量那么多,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小乘于初果见四圣谛之理,大乘于初地得「真无生法」,均称为法眼净),而且,摩登伽女一听到偈颂,马上就证得阿罗汉,另外还有无量的众生,因此而发起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诸佛的广大之心)。
【大涅槃 】
成佛。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有学 】
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无可修学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
【二乘 】
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
【二乘非器 】
谓佛说华严经时,一切二乘根器狭劣,不能听闻。故出现品云: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故虽在座,如聋如瞽;是名二乘非器。(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FROM:【三藏法数】
内容摘自法鼓全集 数位随身版 * 圣严法师《禅的体验‧禅的开示》:
《菩萨地持经》卷一〈发菩提心品〉,对于初发心的说明,甚为详细:「菩萨初发心,是一切正愿始。」「菩萨发心,而作是言:我当求无上菩提,安立一切众生,令究竟无余涅槃及如来大智。」「初发心菩萨名为度,大乘菩提诸菩萨数。」「发是心已,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初发心是菩提根本,发是心已,见诸众生受无量苦,而起悲心,欲度脱之,是故初发心是大悲所依。」「初发心坚固,有二门善法所入:一者自利方便,发菩提心;二者他利方便,灭除众苦。」
法眼净
[佛光大辞典
梵语 dharmacakṣu-viśuddha。指具有观见真理等诸法而无障碍、疑惑之眼。又作净法眼、清净法眼。吉藏之维摩经略疏卷四谓,小乘于初果见四圣谛之理,大乘于初地得「真无生法」,均称为法眼净。据大毘婆沙论卷六十六载,于见道以前尚未完全断惑,或断除欲界五品之惑而入见道者,生法眼净,得预流果;断除欲界第六第七品之惑者,生法眼净,得一来果;断除欲界九品乃至断除无所有处之惑者,生法眼净,证不还果。其中所说之法眼异于五眼中之法眼,五眼中之法眼,相当于大乘之法眼净,唯菩萨有之,系二乘之人所无;又小乘之法眼乃初果见四谛法者所具,而大乘之法眼则于初地得真无生法者始有。经中常载有佛陀说法,令诸长者、天人、外道等远离尘垢,证得法眼净之事迹,如杂阿含经卷十五(大二‧一O四上):「尔时,世尊说是法时,尊者憍陈如及八万诸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法华经卷七、无量寿经卷下、四分律卷三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一〕p4282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出家 】
(术语)梵名波吠[何-可+尔野,A^ran!yaka出离在家之生活,修沙门之净行也。维摩经弟子品曰:「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同方便品曰:「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释氏要览上曰:「毘婆沙论云: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梵语杂名曰:「出家,波吠[何-可+尔耶。」
FROM:【佛学大辞典】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2-2 00:13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2-2 00:24 编辑
(本楼用时,约1小时20分)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
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学习解说】
阿难整衣服,很慎重其事的,先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心中想着要利益未来一切众生。
于是五体投地,恭敬的请教世尊:「大悲世尊! 我很庆幸自己已悟成佛的修行法门,于此修行已没有疑惑,然而,经常听闻世尊有说过,自己尚未得度而发愿先度众生者,是为菩萨发心;自己已觉悟圆满而也能令众生觉悟者,是为如来应世。虽然我自己尚未得度,但发愿要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 但是对于末劫众生来说,离佛就较为遥远了,那时邪师说法就像恒河沙之数那么多。若要摄其心入正定三摩地,要如何才能令其安立道场及远离种种的魔事呢? 才能于菩提心不退转呢?」
【心迹 】
(术语)谓心在内而迹现于外也。楞严经八曰:「六天形虽不动心迹尚交。」
FROM:【佛学大辞典】
心迹
[国语辞典(教育部)]
心意、想法。《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顾己虽自许,心迹犹未并。」
稽首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以头顶礼受礼者的脚或地(五体投地、最高礼法)。
《佛光大藏经.净土藏.注疏部.维摩经文疏二.维摩罗诘经文疏卷二十三〈观众生品〉之一》
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依何住?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此是第二番问答,正决依如来功德之力也。文殊问意,若生死有畏,劝令依如来功德,何等是如来功德也?次净名答:「当住度脱一切众生。」即是如来功德力也。所以然者,慈能与乐,即是度众生,是则初弘誓愿,愿度众生,众生无边,则功德亦无边,此即是如来功德,故《大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人,是故敬礼初发心。」
相关学习: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沈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学习解说】
当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好,非常好! 您所问的要如何安立道场及如何救护末劫众生远离魔事,我现在要为您们宣说,您们要好好仔细聆听。」
阿难及大众:「定当依教奉行。」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您常听闻我毗奈耶(戒律)中,有提到修行三个决定义,就是所谓的「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称为三无漏学(戒、定、慧三学,转凡夫有漏之身为圣者无漏道果)。」
毗尼
[阿含辞典(庄春江)
vinaya的音译,另译为「毘尼;毘奈耶;鼻奈耶」,义译为「律;调伏;灭除」,《毘尼母经》说「毘尼」包含「忏悔所犯、随顺如来所制所教、能灭七诤、令烦恼灭、舍恶见」五种意义。
【毗尼 】
梵语毗尼,华言善治。谓能治贪瞋痴等恶也。又言调伏,谓能调练三业,制伏过非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FROM:【三藏法数】
佛光大辞典
名相:二决定义
释文: 决定,断然不易之义。楞严经卷二载,如来令阿难甄别真妄,一以审因心果觉之异同,一以审烦恼根本之生起,有二种决定义,即:(一)审因心果觉,阿难不知众生本具之因心即如来所证之果觉,如来所证之果觉即众生本具之因心,故如来令其谛审观察,决定知因心与果觉二者,本来不异。若能即此不异之心,而为立进修之本,则无上菩提,决定成就。(二)审烦恼根本,阿难不知烦恼根本,随所作业妄受生死,无解脱之时,故佛令其审观详察,决定知烦恼体性,及所作之业与所受之报,本来虚幻不实。若能穷此颠倒之源,则正行成立,无上涅槃,决定可证。p198
【唯 】
(术语)梵语摩怛刺多Ma%trata%,一简别之义,简别于他法云唯。二决定之义,示决定有此法云唯。三显胜之义,示此法之显胜云唯。义林章一末曰:「梵云摩怛剌多,此翻为唯。唯有三义:一简持义。二决定义。三显胜义。」唯识述记一本曰:「唯言显其二义:一简别义。二决定义。」
FROM:【佛学大辞典】
三无漏学
[佛光大辞典
指戒、定、慧三学,在凡夫之身为有漏(有烦恼、垢染),在圣者之身则为无漏(无烦恼、清净)。故谓圣者之三学为三无漏学。楞严经卷六(大一九‧一三一下):「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参阅「三学」683) p629
三无漏学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即戒定慧三学,因修之能得无漏道果。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2-2 23:46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2-2 23:58 编辑
(本楼用时,约2小时40分)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学习解说】
世尊说:「阿难! 为何我说『摄心为戒』呢?
【摄心 】
(术语)摄散乱之心于一也。遗教经曰:「常当摄心在心。」
FROM:【佛学大辞典】
摄心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收摄心念而不外散。
《佛光大藏经.法华藏.注疏部.金光明经玄义外二部.金光明经照解卷下》
「是戒定慧」,《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名三无漏学。」《归敬仪》云:「元立三学,同倾一惑,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明喻即目,何用深思?明喻乃三,约贼唯一。如佛立戒,无境不修,戒名警策,是为戒学;安心此学,非定不行,名定学也;深思此学,为灭倒情,纵而不学,还顺生死,力励征责,名慧学也。」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婬],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学习解说】
十方世界的六道众生,若能断除婬心,也没有淫欲的行为,那么,就不会随着淫欲的心和行为而流转生死不停。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婬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学习解说】
您所要修习的正定三摩地,其根本就是要脱离尘劳(烦恼的异名,尘垢劳恼,指凡夫为世尘所垢染而身心劳乱),但若不能断除婬欲的心和行为,那就无法脱离尘劳。
即使修到有多智、或进入类似禅定的境界,但如不断婬就必定会落于魔道,修到上品的就成为魔王,修到中品的就成为魔民,修到下品的就成为魔女,那些诸魔也有各自的魔徒魔众,他们每个还自称已修成无上道果,其实他们是把自己所修成的魔境界误以为是在修佛的无上道。
三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梵音samā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三昧
[佛光大辞典]
(一)梵语 samā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ā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ādhi,三昧、等持)、三摩鉢底(梵 samā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ā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鉢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鉢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毘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毘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足*伐](梵 samā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ś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阅「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 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 p580
尘劳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烦恼之异名。贪瞋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维摩慧远疏曰:「烦恼坌污,名之为尘。彼能劳乱,说以为劳。」长水楞严疏一上曰:「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止观一曰:「尘劳即是菩提。」
尘劳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烦恼」之异称。意为尘垢劳恼。指凡夫为世尘所垢染而身心劳乱。宗密《圆觉经疏钞》以二义解释云︰(1)尘为六尘境界,由其境界令心起烦恼而劳倦,故称烦恼为尘劳;(2)「尘」指污心,「劳」指勤苦,烦恼能污心且令勤苦,故名。此外,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上云(大正37‧96c)︰「五欲境界,有能尘坌,劳乱众生,名曰尘劳。」
〔参考资料〕 《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梵网六十二见经》;《大方等如来藏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
无上道
[佛光大辞典]
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又为「无上道心」之略称。指愿求无上道之心。又称为菩提心。据众许摩诃帝经卷二载,叙述菩萨求无上道一事,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明得值遇弥勒而闻法,求无上道成不退转。此种求无上道之心,即称无上道心。〔出曜经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弥勒大成佛经、法华经疏(吉藏)〕(参阅「菩提心」5200) p5073
无上道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同寿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同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法华嘉祥疏二曰:「菩提云道,无上正徧知果道也。」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婬,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学习解说】
在我(世尊)入涅槃后,于末法时期,到时会有很多这类的魔民泛滥充斥在世间,他们不仅自己修习这种贪淫之邪法,他们自己还充当众生的善知识,教众生也行这类邪法,令诸众生落于爱着(随顺贪欲,迷于事)见取(迷于理,起诸邪见),进而让众生遗失通往菩提的道路。
【爱见 】
1.贪爱的见解。2.爱与见的二种烦恼,爱是指思惑,见是指见惑。智度论说:「烦恼有二种,一属爱,二属见」。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爱见 】
随顺贪欲,是谓之爱。分别执着,是谓之见。即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贪爱染着为爱。意根对于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见,如计断计常,执有执无等为见。大概爱由任运而起,见由分别而起。又贪着五欲为爱,执着所见为见。又迷于事为爱,如贪欲瞋恚等。迷于理为见,如有无断常等。若穷究众生之所以缘起,不出此爱着见取二事。
FROM:【佛学次第统编】
爱见
[佛光大辞典]
又作见着二法、爱见二行。爱与见之并称。即对事、对理所起之烦恼。分别言之,爱系属情意上之烦恼,由于执着事事物物,故易障道。见则指执着于错误之理论导致谬见,并妨碍悟道,为理知上之烦恼。〔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维摩经疏菴罗记卷三十〕 p5459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婬]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学习解说】
您教导众生修习正定三摩地,记得要跟众生说,首要之务就是先断除心婬(断除心婬后,也就不会有婬欲的行为),这就是现在及过去一切诸佛如来世尊所说的,第一个决定(一定不变,不可更易的)清净明白的教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婬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祇名热砂。何以故?
此非饭本,砂石成故。
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婬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学习解说】
阿难! 也因此,如果不断婬而跑去修禅定,就像蒸煮砂石却妄想要煮成饭,纵使一直不间断地蒸煮了好几百千劫,也只是得到一盘热砂而已,为什么呢?
因为砂石(淫根)本来就不是作饭(佛的菩提涅槃)的材料呀!
若以婬身妄想要求佛妙果(菩提涅槃),就算误打误撞得到了妙悟(殊妙的觉悟),但这个妙悟的根本来源却是婬根,既然根本成淫,那果报必定会轮回流转于三恶道,又怎么可能会解脱生死轮回呢? 更何况是诸佛如来的菩提涅槃,那就更不可能修行得证了。
所以,一定要先断除淫欲的心和行为,然后连这个断性也无,那么,这样修行通往佛菩提涅槃的道路上才可以有所期望。
妙果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殊妙之结果,即菩提涅槃之二也,是为妙因之结果。金刚经新注曰:「既行胜因必定妙果。」
妙悟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殊妙之觉悟。唐华严经十二曰:「妙悟皆满,二行永断。」涅槃无名论曰:「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学习解说】
如我(世尊)这样所说的,就是佛说的;
若不是这样说的(或毁坏佛这样说的),那就是魔王波旬所说的。
相关参考文章:
[诸经辑要]如何断除淫欲?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2-3 22:02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2-3 22:43 编辑
(19楼+20楼用时,约3小时40分)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学习解说】
阿难! 十方世界的六道众生,若能断除杀心,那么,就不会随之而流转生死不停。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剎]。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学习解说】
您所要修习的正定三摩地,其根本就是要脱离尘劳(烦恼的异名,尘垢劳恼,指凡夫为世尘所垢染而身心劳乱),但若不能断除杀心,那就无法脱离尘劳。
即使修到有多智、或进入类似禅定的境界,但如不断杀就必定会落于鬼神道,修到上品的就成为大力鬼,修到中品的就成为飞行夜叉或诸鬼师,修到下品的就成为地行罗剎,那些诸魔鬼神也有各自的魔徒魔众,他们每个还自称已修成无上道果,其实他们是把自己所修成的魔境界误以为是在修佛的无上道。
【飞行夜叉 】
(异类)飞行空中之夜叉神。楞严经八曰:「大力鬼王,飞行夜叉。」
FROM:【佛学大辞典】
鬼帅
[汉语网]
详细释义:
鬼的头目。
《楞严经》卷六:“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剎。”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甄命授三》:“解下道之文官,地下鬼帅。”
【地行罗剎 】
(术语)于地上行动之罗剎也。未得飞行之通者。楞严经八曰:「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乃至地行罗剎。游于四天,所去无碍。」
FROM:【佛学大辞典】
【地行罗剎 】
在地面上行动的罗剎鬼。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
【学习解说】
在我(世尊)入涅槃后,于末法时期,到时会有很多这类的邪见鬼神及魔众魔眷泛滥充斥在世间,他们不仅自己食肉,还误导众生这样作会通往菩提道果。
阿难! 我之所以会让比丘食五净肉,那是因为那时(小乘时期)那些肉是用我的神通所化成的,不是真的肉,那些假肉本来就没有命根(寿、暖、识),而婆罗门族所居住的地理环境多为蒸溼,地上又是砂石,若要种植草菜则不易生长,所以,我是以大悲神力(为了度化刚强难化及某类根器不足的众生)来化生这些假名为肉的东西,使他们吃了这些假名为肉的东西,得到那个味道,这只是那时的权宜方便而己,
之后,逐渐引导进入大乘法,就很明确的表明佛弟子不可吃肉,这是很确定且不容许改变的。
【五净肉 】
五种的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我杀、自死、鸟残。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命根 】
(术语)命即寿也,然据小乘有部之义,则别有非色非心之体,由过去之业而生,因而一期之间维持煖与识,名之为命,命能持煖与识,故名为根。据大乘唯识之义,则第八识之种子有住识之功能,因而一期之间使色心相续,是假名为命根,非别有命之实体也。俱舍颂疏五曰:「论云:命体即寿,既将寿释命,故命即寿。此复未了何法为寿?谓有别法持煖与识,说名为寿。」唯识述记二本曰:「命谓色心不断,是命之根也。」
FROM:【佛学大辞典】
【命根 】
佛教认为从生到死的一期生命有三个要素︰寿、暖、识。「寿」就是寿命,维持寿命的功能谓之「命根」,从梵语jivta而来。命根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所生的。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说︰「命谓色心不断,是命之根也。」色心不断的意思是一期生命的身心活动延续不断。《俱舍论》卷五指出︰「命根体即寿,能持暖及识。」「暖」是以体温为标志的生理活动,「识」是以认识为标志的心理活动。命根能维持暖和识,并以暖和识为其存在的依据。死去或被杀,称为断命根。如《敦煌变文汇录‧频婆娑王变文》︰「罗大臣近生要恶逆,谋夺国位。杀父王竟,寻起四兵,伺捕二兄,已断命根。」后来,俗语中称及其重视的人或物为命根子。如《红楼梦》第二回︰「政老爷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此命根指贾宝玉,是史老太君(贾母)最疼爱的小辈。又如秦牧《花城‧土地》︰「呵,这宝贵的土地……而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具有强烈的感情,把它当作命根子。」此指劳动者珍视的土地。(李明权)
FROM:【俗语佛源】
相关及延伸阅读:
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剎,报终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学习解说】
奈何在我(世尊)入涅槃后,有些人吃了众生肉,还自称自己是佛弟子。
您们要知道,这些食肉人就算误打误撞修到心开、或进入类似禅定的境界,但都修成了大罗剎(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剎娑,女的叫罗剎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命终之后必定沈沦生死苦海,不得出离,非佛弟子,这类的人,相杀相吞,累生累世相亘吞食,没完没了,又怎么可能能够出离三界呢?
【释子 】
释迦佛的弟子。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罗剎 】
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剎娑,女的叫罗剎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罗剎习气 】
梵语罗剎,华言速疾鬼。习气者,先世余习气分也。谓沙门宿世曾作罗剎眷属,今虽出家,在佛法中,由昔余习,见食肉者,欢喜亲近,故云罗剎习气。
FROM:【三藏法数】
相关及延伸阅读: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学习解说】
您教导众生修习正定三摩地,记得要跟众生说,第二条就是要断除杀生,这就是现在及过去一切诸佛如来世尊所说的,第二个决定(一定不变,不可更易的)清净明白的教诲。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2-3 22:24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2-3 22:41 编辑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学习解说】
阿难! 也因此,如果不断杀而跑去修禅定,就像有人把自己的耳朵给塞住,他自己高声大叫,却要让其它人听不到,这是不可能的,这个就是想要隐藏不好的,可是愈是隐藏,愈是更加显露自己的不好问题。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走在小路上,他们都不会踩踏小草了(避免伤害小草堆里的昆虫类等小众生),何况用手去拔小草呢? 所以,取诸众生血肉食之,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对众生心怀大悲呢?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奶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
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学习解说】
如果诸比丘,不穿也不使用丝绵绢帛(蚕所吐的东西)类的制品,也不穿也不使用靴履(皮靴)、裘(皮衣)、毳(鸟兽的细毛,羽绒衣服),也不吃乳(取自牛乳)、酪(以动物乳汁所制成的半凝固食品)、醍醐(制作取自牛乳),那么,这样的比丘就真正能够脱离世间,酬还宿债,不游三界,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如果穿或使用的东西源自于这些众生身上的部份,就会与这些众生形成相关牵扯的引力,就像人吃地面上所种植的百谷,脚就没办法自行离开地面而行走,而使身心受到拘束且有所侷限。所以,对于真正要从世间解脱之人,是不会穿、不使用也不会吃这类的东西的。
丝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ㄙ, [名]
1.蚕所吐的东西,可制造绢帛。《说文解字.丝部》:「丝,蚕所吐也。」《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2.丝织品的总称。《史记.卷三○.平准书》:「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3.纤细如丝的东西。如:「雨丝」、「发丝」、「钢丝」。唐.杜甫〈雨〉诗四首之二:「江雨旧无时,天晴忽散丝。」
4.指极微的量。如:「一丝不苟」、「一丝微笑」。
5.八音之一。泛指弦乐器。如:「丝竹之乐」。《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汉.郑玄.注:「丝,琴瑟也。」
[形]
1.以丝制成的。如:「丝巾」、「丝绵」。《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2.极细微的、纤细如丝的。如:「丝毫」、「一丝不苟」、「一丝微笑」。南朝宋.鲍照〈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蚁壤漏山阿,丝泪毁金骨。」
靴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ㄒㄩㄝ, [名]
长筒的鞋子。如:「皮靴」、「雨靴」、「马靴」。也称为「靴子」。
履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ㄌㄩˇ, [名]
1.鞋子。如:「草履」、「削足适履」。《庄子.让王》:「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2.脚步。如:「步履」。《聊斋志异.卷一.画壁》:「回顾,则垂髫儿,冁然竟去,履即从之。」
3.个人的行为操守。《晋书.卷六七.温峤等传.史臣曰》:「太真性履纯深,誉流邦族。」
4.领土。《左传.僖公四年》:「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晋.杜预.注:「履,所践履之界。」
5.《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兑(?)下干(?)上。表行履的礼仪之意。
6.姓。如春秋时晋国有履鞮。
[动]
1.践踏、踩。《诗经.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宋.苏轼〈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
2.实行。如:「履行」、「履约」。《礼记.表记》:「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
3.经历。《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亲履艰难者知下情,备经险易者达物伪。」《南史.卷七五.隐逸传上.宗少文传》:「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
4.居、处。《庄子.天道》:「而愚知处宜,贵践履位。」汉.刘向《新序.卷四.杂事》:「夫执国之柄,履民之上。」
靴履
词语解释
1.亦作"鞾履"。 2.靴子。
© 汉典
裘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ㄑㄧㄡˊ, [名]
1.皮衣。如:「轻裘」、「貂裘」、「皮裘」。唐.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宋.刘克庄〈苦寒行〉:「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2.姓。如宋代有裘万顷。
毳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鸟兽的细毛。读音同「脆」。
酪
[国语辞典(教育部)]
(二)(语音)ㄌㄠˋ, [名]
1.以动物乳汁所制成的半凝固食品。如:「奶酪」、「牛酪」。
2.以果实熬煮而成的糊状物。如:「杏仁酪」、「核桃酪」。
(一)(读音)ㄌㄨㄛˋ, [名]
以动物乳汁所制成的半凝固食品。明.张自烈《正字通.酉部》:「酪,牛马乳所造。」如:「奶酪」、「牛酪」。
酪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一种精制的牛乳。涅槃经说:「声闻如乳,缘觉如酪。」
【五味 】
﹝出涅槃经﹞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华严圆顿之教,唯被大机,不摄二乘。盖由此经最初开演,麤妙混融,故譬之以乳味也。(十二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三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论议、十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酪味〕,酪味从乳而生,以喻九部经从十二部经中而出也。谓如来第二时于鹿苑说阿含等经,接引二乘,断见、思惑,证真空理,乃从顿施渐,故譬之以酪味也。(九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三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论议也。见、思惑者,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五根对五尘起诸贪爱曰思。顿渐者,顿教、渐教也。)
〔三、生酥味〕,生酥从酪而出,以喻九部后,而说大乘方等法也。谓如来第三时于方等会上,说楞伽、楞严诸大乘经,赞叹大法,呵责小教,令诸小乘耻小慕大,故譬之以生酥味也。(梵语楞伽,华言不可往,唯神通人,方能到也。楞严,梵语具云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
〔四、熟酥味〕,熟酥从生酥而出,以喻方等之后,而说般若也。谓如来第四时说诸般若空慧法门,荡除二乘疑执,付之以大乘法财,令其心渐通泰,故譬之以熟酥味也。
〔五、醍醐味〕,醍醐从熟酥而出,以喻般若之后,而说法华、涅槃也。谓如来第五时于灵山会上,说法华经,开前四味三乘之权,归于一乘圆妙之实,令诸众生咸得作佛;复说涅槃,扶戒律而谈常住之理。故譬之以醍醐味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一乘者,佛乘也。)
FROM:【三藏法数】
醍醐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饮食)五味之一。制自牛乳。味中第一,药中第一。涅槃经三曰:「醍醐者名世间第一上味。」又曰:「诸药中醍醐第一,善治众生热恼乱心。」同八曰:「云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者,纯得醍醐。」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学习解说】
如我(世尊)这样所说的,就是佛说的;
若不是这样说的(或毁坏佛这样说的),那就是魔王波旬所说的。
相关及延伸阅读:
佛弟子可以杀生吃肉或吃五辛吗? #4
佛涅槃前说:佛弟子不可吃肉 食者得罪和末法邪师乱象 (大般涅槃经) #11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2-4 22:15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2-4 22:17 编辑
(本楼用时,约2小时20分)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学习解说】
阿难! 十方世界的六道众生,若能断除偷盗心,那么,就不会随其而流转生死不停。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着。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学习解说】
您所要修习的正定三摩地,其根本就是要脱离尘劳(烦恼的异名,尘垢劳恼,指凡夫为世尘所垢染而身心劳乱),但若不能断除偷盗心,那就无法脱离尘劳。
即使修到有多智、或进入类似禅定的境界,但如不断偷盗就必定会落于邪道,修到上品的就成为精灵,修到中品的就成为妖怪魑魅,修到下品的就成为邪人,被诸鬼魅所附着,那些群邪也有各自的邪徒邪众,他们每个还自称已修成无上道果,其实他们是把自己所修成的邪境界误以为是在修佛的无上道。
妖魅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ㄧㄠ ㄇㄟˋ
妖怪、魑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在山下却与外不通,所以妖魅藏得许多人在里头。」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诱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学习解说】
在我(世尊)入涅槃后,于末法时期,到时会有很多这类的妖邪泛滥充斥在世间,这类妖邪潜藏隐匿他们内心奸邪欺诈的动机,外表上佯装象是善知识的样子,他们自己充当众生的善知识,还各自妄称已证得上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脱或神通),以此来取得众生的信任,然后去诱骗迷惑无知的众生,教众生也行这类邪法,并让无知的众生来心甘情愿把大笔的钱财供养给他们。
潜匿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ㄑㄧㄢˊ ㄋㄧˋ
躲藏、隐藏。《资治通鉴.卷一八四.隋纪八.恭帝义宁元年》:「我一妇人,易以潜匿,当自为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诚恐得罪非小,不得已夤夜奔逃,潜匿村墟。」
上人法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超越凡人的解脱或神通。又译为「上人之法」。
相关及延伸阅读: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
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学习解说】
我(世尊)教导比丘,走到哪个地方,就去那个地方乞食,不要固定在同一地方,也不要一直接受同一个供养者的施舍,这用意其中也是为了令其(比丘和供养者)舍贪,以利将来成就菩提道。
众生轮回已经很久了,诸比丘等,应该视这一生就是轮回的最后一生,不会再回到这世间来了,所以也不应该自己煮食(或有自己的厨房)或储蓄食物,是这样的。
可是,却有贼人(盗贼,这里是指附佛外道)穿上我僧团的衣服,造作种种恶业、行诸邪法,却妄称是佛弟子,甚至以佛菩萨或佛法来作为自己的招牌,但实际上他们不是出家具戒比丘,令很多众生对真正的佛法及修行产生疑惑,或以邪知邪见误导众生堕无间地狱。
【乞食 】
比丘为了资养色身,而向人乞食。
FROM:【佛学常见辞汇】
【乞食十利 】
(名数)一、所用之活命,属自不属他。二、使施食于我者住于三宝。三、使施食于我者生悲心。四、顺佛之教行。五、易满易养。六、行破憍慢之法。七、感三十二相中第一无见顶相之善根(由于因中卑下之法行)。八、见我乞食而其余修善根者效我。九、无男女大小诸缘事。十、次第乞食故于众生中生平等心。见十住论十六,行事钞下三。
FROM:【佛学大辞典】
熟食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ㄕㄨˊ ㄕˊ, 1.煮熟了再吃。汉.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一.号》:「燧人何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谓之燧人也。」
2. 经烹制的食品。《左传.哀公元年》:「亲巡其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金瓶梅.第二回》:「大官人怎的不认的?他老公便是县前卖熟食的。」
贼人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ㄗㄟˊ ㄖㄣˊ
强盗、盗贼。泛指作坏事的人。《红楼梦.第六六回》:「遇见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劫去。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了,方把贼人赶散。」
裨贩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ㄆㄧˊ ㄈㄢˋ
小贩。《新唐书.卷一五七.陆贽传》:「方且税侯王之庐,算裨贩之缗。」也作「稗贩」。
相关及延伸阅读:
世上有两种人可以接受信徒布施~ 大宝积经
佛许可何种人可受供养和高座说法? ~ 佛藏经
末法时期为什么有人自称菩萨? ~ 大宝积经
[[真假菩萨]] 什么叫[假名菩萨]?[实义菩萨]? ~优婆塞戒经
[假名菩萨][假名沙门]&[真名菩萨][真名沙门] ~ 菩萨善戒经
云何为[沙门]?[沙门三十二垢]? ~ 大宝积经
何谓[比丘][恶比丘]?~大宝积经
若有比丘不具足[圣人十二表式]身服袈裟者。是邪法行非寂灭行~大宝积经
有所得者于我法中即是邪见,...是邪见人,我则不听出家受戒~ 佛藏经
[诸经辑要]哪些人,非佛弟子,非沙门,非释子,而是魔眷或邪见外道弟子
当来比丘好读外经,当说法时庄校文辞令众欢乐,恶魔尔时助惑众人障碍善法~ 佛藏经
若比丘说法杂外道义,有[善比丘][勤求道者],应从坐去(离去) ~ 佛藏经
[诸经辑要]何谓出家?
何谓真出家 ~ 维摩诘经
出家后有哪些事情不能做? ~ 大般涅槃经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2-6 03:48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2-6 15:41 编辑
(本楼用时,约1小时40分)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
【学习解说】
我(世尊)入涅槃后,若有比丘发心决定修正定三摩提,能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烧一香炷(线香之类),那么,此人过去无始劫以来所作之负债(宿世所作之恶业,未赎苦果也),就能很快的偿还完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然尚未马上觉悟无上正等正觉,然而,此人于法已是决定不可动摇之心了。
爇
[国语辞典(教育部)]
(二)(又音)ㄖㄜˋ
(一)之又音。
(一)ㄖㄨㄛˋ, [动]
焚烧。《左传.昭公二十七年》:「遂令攻郄氏,且爇之。」晋.杜预.注:「爇,烧也。」
【香炷 】
(杂名)线香之类。又有香气之灯烛。楞严经六曰:「能于如来形像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
FROM:【佛学大辞典】
【宿债 】
(术语)宿昔之负债也,宿世所作之恶业,未赎苦果也。楞严经六曰:「是人此始宿债,一时酬毕。」
FROM:【佛学大辞典】
【无上觉 】
(术语)无上之正觉也。佛觉悟一切法之真智也。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曰无上正等正觉。七佛经曰:「如是出家时,速成无上觉。」
FROM:【佛学大辞典】
摘录自《佛光大藏经.禅藏.语录部.来果禅师语录.卷三》
十六、燃指者,每逢诸佛菩萨、历代祖师、过去善知识,或生辰日,或成道日,或涅槃日,以及诸天神圣良辰,或父母生辰日,当知出俗为僧,必须报答。父母者,十月怀胎辛苦,三年乳哺勤劳。三宝者,乃法身父母,四缘俱足,诸般现成。去发为僧,佛恩最大,直待良辰已至,对三宝前,投诚披露。必先发愿,或然香报佛恩,或报亲恩,或念众生苦,发愿度脱,此愿最要常发,或愿开大智慧。先发愿已,即于佛前或手掌然指,或手肱然香,或胸前然卍字,或背后然宝塔,或颈项然挂珠,或肩臂然油灯,然过,经行半时,免火毒入心,口忌香蕈、辣椒、生姜,凡有发性,皆不得食。念报深恩,理当忍苦,虽然受疼痛于一时,灭罪殃于万劫。
《楞严经》云:「佛言:我灭度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法华经》云:「佛言:若有发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者。」
[p395]
然则明自他性空,无法我二执,不见所供之境,亦无能烧之心,惟供三宝,深报四恩,以助无上菩提,不求人天果报。现时有等怕疼之上座者,便言六根俱足,正好行道,三十二相,佛亦庄严,何致缺根?实有难看。于此痴见,自他俱害,殊不知佛之相好,皆是舍身命而圆成,布施秽质,得净法身。故《法华经》云:「又见菩萨,头目身体,欣乐施与,求佛智慧。」释迦世尊舍身命时,度度皆证法门,或得柔顺忍,或得无生忍等。是以过去诸佛及本师释迦,从无量劫来,舍无数身命,或为求法,则出髓而剜身,或为行慈,则饲鹰而餧虎。
《般若论》云:「如来无量劫来舍身命财,为摄持正法故,无有边际。」修无穷之因,得无穷之果。果者,即法、报、化三身也。乃至西天此地菩萨高僧,自古及今,遗身不少,皆遵释迦之正典,尽效药王之遗风。《高僧传》蔼法师,入终南山,自剜身肉,布于石上,引肠挂树,捧心而卒。先书偈于石云:「愿舍此身已,早令身自在,法身自在已,在在诸趣中,随有利益处,护法救众生。又复业应尽,有为法皆然,三界皆无常,时来不自在,他杀及自死,终归如是处,智者所不乐,业尽于今日。」
[p396]
又僧崖菩萨烧身,自念云:「代一切众生苦,先烧其手。」众人问曰:「菩萨自烧,众生罪熟,各自受苦,何由可代?」答曰:「犹如烧手,一念善根,能即灭恶,正由一念真实善心而代尽也。」天台宗满禅师一生诵讲《莲经》,感菩萨现身,正定经咒文字,后焚身供养《法华经》。又智者门人净辩禅师,于忏前后四十八日,代师焚身,请师住世,教化人天。
凡行此行者,本为接后逗前,令凡证实,设即示现权施,亦令后人倣傚,不可将邪倒之法赚人施行。大圣真慈,终不虚诳,必须内有理观,外晓期心,心正行正,事明理明。所以投巖无招外行之论,赴火不为内众之讥。故胜热息善财之疑,尼干生严炽之解。《文殊问经》云:「菩萨舍身,非是无记,惟得福德,是烦恼身灭故,永得清净身。譬如垢衣以灰汁浣濯,垢灭衣在故。」《梵网经》云:「若佛子,应以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广开解义味,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背、烧指,若不烧身、背、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乃至饿虎狼狮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然后一一次第为说正法,使心开意解。若不如是,犯轻垢罪。」唯近时有烧身然灯之说,即忙破除,言此乃小乘之法,保全身命,好行大乘。若此者,恸心耳。
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学习解说】
若不为此舍身之微因,纵成无为,必定还会回到世间投生为人,以偿还过去无始劫以来所作之负债,如我马麦(
可参阅佛食马麦宿缘)正等无异。
舍身
[佛光大辞典]
(一)梵语 ātma-parityāga。指舍弃身命。又作烧身、遗身、亡身。以舍身供养佛等,或布施身肉等予众生,乃布施行为之最上乘。据大智度论卷十一载,布施财物为外布施,舍身则称为内布施(所谓内外,意即属主观之身与属客观之物)。又同论卷十二亦将布施分为上中下三等,其中舍身属于上布施。有关菩萨舍身之意义,大丈夫论卷上舍身命品谓,菩萨为求一切种智,及悲愍众生故舍身,同时亦令悭贪之众生起羞耻心。经典中有不少舍身之例,如: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之药王菩萨烧身供养、金光明经舍身品之萨埵王子舍身饲虎、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之雪山童子为闻法而舍身予罗剎等。我国自盛行信仰法华经以后,傚药王菩萨烧身供养者不少,计有梁高僧传卷十二亡身篇僧群以下十一人,续高僧传卷二十七遗身篇法凝以下正传十二人、附见二人,宋高僧传卷二十三遗身篇僧藏以下正传二十二人、附见二人等。日本亦屡见不鲜,同时,伴随净土宗之流行,亦出现投身、入水往生之风。然凡夫自杀乃佛教所严加禁止,四分律卷二曾述及教唆自杀之比丘触犯戒律之事。此外,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中,于此事亦有详尽之记载。〔大品般若经卷十六,大宝积经卷八十、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释氏要览卷中〕
(二)设斋会仪式,而舍己身入佛寺。我国南朝梁陈时代,贵族为对佛教表皈依之心,经常有此行为。梁武帝一生曾四次舍身同泰寺,群臣为赎回帝王之身,须纳巨额金钱入寺库,但实际却导致帝王私寺集赎钱之结果。
(三)于禅门中,指舍身相之执着,为求得真解脱之方法。楞伽师资记(大八五‧一二八九上):「凡舍身之法!先定空空心,使心境寂静,铸想玄寂,令心不移。」 p4591
舍身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舍弃身命之意。又称烧身、遗身、亡身。经典中,述及烧身供养佛及舍利者,称之为舍身供养、烧身供养,此为布施行中之最尊最上者。如《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云(大正9‧53b)︰
「我虽以神力供养于佛,不如以身供养,即服诸香、旃檀、薰陆、兜楼婆、毕力迦、沈水、胶香,又饮瞻卜诸华香油,满千二百岁已,香油涂身,于日月净明德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愿,而自然(燃)身,光明遍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其中诸佛同时赞言︰(中略)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于诸施中最尊最上。(中略)懃行大精进,舍所爱之身,供养于世尊,为求无上慧。」
另外,有施舍自身之肉体以布施众生之菩萨行,此种舍身亦是布施行的最上乘。如《金光明经》卷四叙述佛于前生为摩诃萨埵王子时,曾舍身喂饿虎。又,《大般涅槃经》卷十四亦述及舍身闻偈之本生故事。
《大智度论》卷十一谓布施有内外之别,舍却身命以施予众生者称为内布施,财物之布施为外布施。
中国自东晋末年后即曾流传舍身之事迹。其初多为慈悲行而舍身命。及鸠摩罗什译《法华经》盛行之后,修行者倣傚药王菩萨以行舍身供养者亦屡有其人。如刘宋‧元嘉、孝建年间(424~456),有法羽、慧绍、僧瑜等人曾经烧身供养。《续高僧传》亦曾列举唐初入水、自刎、投身悬崖而舍却身命之诸僧传记,以及贞观(627~649)末年荆州比丘尼姊妹烧身之事迹。此外,在日本亦有此等事迹流传。《元亨释书》卷十二、《本朝高僧传》卷六十六等处,亦曾记载兴福寺贤憬等十五人舍身之事迹。鎌仓时代以后,随着净土教的流行,投身或入水以求往生者,亦常有其人。
但是,依释尊所制定的戒律,凡夫之自杀或助他人自杀是不被允许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烧身不合〉条云(大正54‧231a)︰
「初学之流,情存猛利,未闲圣典,取信先人,将烧指作精勤,用燃肌为大福,随情即作,断在自心。(中略)大士捐目捐身,即令乞士将身目而行施。仙预断命,岂律者所为。慈力舍身,非僧徒应作。比闻少年之辈勇猛发心,意谓烧身便登正觉,遂相踵习,轻弃其躯。(中略)[HK2281-6]&HK2291.6;自断躯命,实亦未闻其理。自杀之罪,事亚初篇矣。」
同书〈傍人获罪〉条又云(大正54‧231c)︰
「凡烧身之类各表中诚,或三人两人,同心结契,诱诸初学,详为劝死,在前亡者自获偷兰,末后命终定召夷罪。不肯持禁而存欲得,破戒求死,固守专心,曾不窥教。傥有傍人劝作,即犯针穴之言,若道何不投火﹖便招析石之过。呜呼,此事诚可慎哉。」
可见单纯地想以舍身求证果位,这不祇干犯戒律,而且也不合佛法之真精神。至于在必要时,若舍却一己身命,则得以拯救无数众生。此等舍身行径,自是菩萨道之行持,值得尊敬。此与「企求投崖得道、自杀证果」者不可同日而语。
〔参考资料〕 《大品般若经》卷十六;《大宝积经》卷八十、卷一一一;《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高僧传》卷十二;《续高僧传》卷二十七;《宋高僧传》卷二十三;《大唐西域记》卷三;《法苑珠林》卷九十六。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学习解说】
您教导众生修习正定三摩地,记得要跟众生说,第三条就是要断除偷盗,这就是现在及过去一切诸佛如来世尊所说的,第三个决定(一定不变,不可更易的)清净明白的教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学习解说】
阿难! 也因此,如果不断偷盗而跑去修禅定,这就像有人将水倒进一个有漏的容器里,却妄想要令这个容器装满水,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很精勤不懈地一直倒水,纵使这样经过无数劫,这个容器里的水还是会一直漏出来,所以这个容器永远都不会装满水的。
卮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ㄓ, [名]
1.古代盛酒的器具。《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宋.苏轼〈南乡子.寒雀满疏篱〉词:「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
2.量词。古代计算酒器所装液体的单位。相当于「杯」。《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官人感夫人盛情,特备一卮酒谢夫人。」
若诸比丘,[衣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
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学习解说】
若诸比丘,在衣钵(代表僧人随身所有之物)之外,就不要私畜其它之物了,即使去乞食,如果自己用完还有剩下的食物,就要施舍出去给其它飢饿的众生。
于大集会中,应先合掌礼敬在场中的大众,如果遭到他人打骂,应该视同于称赞,那么,以此就能逐渐舍掉身心,甚至布施自己身上的血、肉、骨给予众生,舍身为众生,满足众生维生的需求,或令其早日成就佛道,这是菩萨法门,也跟发心和心量以及实修次第有关,所以,不应该将如来的不了义说(例如保全身命,以行大乘)作为维护自己的见解,而误导其它初学。
若能够如此作到,佛印此人得真三昧。
【衣钵 】
(术语)三衣与钵也。二者为僧之资物最重大者。观出家受戒之时,最初即以衣钵具足为条件可知也。后为袈裟与铁钵之意。禅家以道授受,谓为授受衣钵。传灯录一曰:「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迦叶:吾将金缕僧伽梨衣,传付于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坏。」六祖坛经曰:「五祖忍大师,传衣钵六祖能大师。」辅行一之一曰:「预厕禅门,衣钵传授者盈耳。」郭青猬集曰:「万历乙酉,予入韶州至曹溪寺,僧因出传衣宝钵革履。衣似今羊绒褐衣,而间以金缕。传灯录谓西域屈眴布缉木绵花心织成,理或然也。钵本瓷器,为广东提学魏庄渠所碎,或云有心碎之,或云偶坠诸地。僧以漆胶,仍似钵形,而宝色无光。革履云是六祖遗履,比今履差长耳。考衣实出达磨,非佛所遗者,今宇内千年之物,独此衣存。」蒿庵闲话曰:「六祖衣钵,传自达摩,藏广东传法寺。衣本西方诸佛传法器,钵则魏王所赐,嘉靖中督学使者某焚碎之。」【又】僧之钱帛,总曰衣钵。象器笺二十多引典据。
FROM:【佛学大辞典】
【衣钵相传 】
「衣」指「三衣」,即僧尼不同场合所穿用的三种法衣。「钵」即僧尼所用的食器,由梵名钵多罗而来。「衣钵」代表僧人随身所有之物。佛教禅宗师徒间传法,常以衣钵为信,称为衣钵相传。如《坛经‧行由品》︰「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后以衣钵相传指师徒之间以技术、学问相传授。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四十︰「鲁直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处。而门徒亲党以衣钵相传,号称法嗣,岂诗之真理也哉!」也比喻前人的学术思想或艺术手法对后人的影响。苏渊雷《袁中郎全集序》︰「后来如卮言日出的庄周和饺杯责子的陶潜,以及唐之白居易、宋之苏轼等,都是衣钵相传的一系。」也作「衣钵相承」,郭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韩非子》书中屡次引用申子,正表明其衣钵相承。」(禹振声)
FROM:【俗语佛源】
【捶】
[国语辞典(教育部)]
注音 ㄔㄨㄟˊ
释义
[动
1 用杖敲打。如:「捶背」、「捶胸顿足」。《荀子.正论》:「捶笞膑脚,斩断枯磔。」
2 舂、擣。《礼记.内则》:「欲干肉,则捶而食之。」
[名
鞭、杖。《庄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韩非子.奸劫弒臣》:「无捶策之威,衔橛之备,虽造父不能以服马。」
【二种忍辱 】
(名数)一、非众生忍辱,于风雨寒热等非情法之迫害而忍辱之也。二、众生忍辱,于杀伤骂詈等众生之迫害忍受之也。见智度论十四。
FROM:【佛学大辞典】
相关及延伸阅读: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学习解说】
如我(世尊)这样所说的,就是佛说的;
若不是这样说的(或毁坏佛这样说的),那就是魔王波旬所说的。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0-12-6 15:35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2-6 15:49 编辑
(本楼用时,约2小时30分)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婬,三行已圆,
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
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学习解说】
阿难! 十方世界的六道众生,如果能够作到身心无杀、盗、婬,也就是前面讲的三个决定清净明诲已持戒圆满,但倘若行者本身犯有大妄语,那么,就难以成就真正清净的三摩地,反而会成爱(随顺贪欲,迷于事)见(迷于理,起诸邪见)魔,失去成就如来的因地本心。
大妄语,也就是未得圣法却说已得,未证圣果却说已证,由此起增上慢之心,
或是求世间尊胜第一,就在他人面前讲说(或暗示,或令他人领会),说他自己已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其用意就是为了让众生对他礼拜忏悔,贪求世间种种供养。 像这类大妄语的人,是一颠迦(又称一阐提,起大邪见而断一切之善根,极难成佛之意),消灭成佛的因地种性,这就像用刀子割断多罗树,就不可能有机会再发芽及生长了。佛记是人永断善根,也不会再有正知见了,往后还会在三恶道的生死苦海中流转,既是如此,更不会成就真正的三昧了。
未得谓得
[佛光大辞典]
指未得圣法而谓已得,由此而起慢心,为一种增上慢之心。其同类用语尚有未见谓见、未知谓知、未获谓获、未触谓触、未证谓证等,经论中常以此类用语形容尚未完成修行境地,却生起自大自是的傲慢心之修行人。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九‧七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十诵律卷二、品类足论卷一辩五事品、大乘义章卷五末〕(参阅「慢」5812、「增上慢」5965) p1936
未得谓得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己未得圣法,而谓已得,因起慢心,谓之增上慢。法华经方便品曰:「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为证。」大乘义章五末曰:「增上慢者,实不得圣而谓已得,名增上慢,以其圣法是增上故。」
摘录自《佛光大藏经.唯识藏.著述部.唯识学探源 相宗十讲.相宗十讲-百法入门讲话》
增上慢:甚么叫做增上慢呢?这正是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自己没有得到菩提涅槃之法,妄谓已得;没有证到三乘正果,妄谓已证。这比前面的慢、过慢、过过慢三种更加厉害啊。因为前面不过在劣、等、胜三种上起慢,现在根本上,未得说得,未证说证,这岂不是更荒唐吗?
摘录自《佛光大藏经.般若藏.经部.大般若经十七.卷第四五一》
「复次,善现!有菩萨摩诃萨具修六种波罗蜜多,见诸有情起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此事已,作是思惟:『我当云何济拔如是诸有情类,令其弃舍增上慢结?』既思惟已,作是愿言:『我当精勤,无所顾恋,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令速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得无如是增上慢者,一切有情离增上慢。』善现!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六种波罗蜜多,速得圆满,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摘录自《佛光大藏经.净土藏.著述部.净土境观要门外九部.佛堂讲话卷一》
诸上善人!我们的念佛七,今天已竟圆满了。诸位用功都是勇猛精进,虽不敢说人人皆得证道,但总有些人证得的。或者证得理一心不乱,或者证得事一心不乱,或者亲见西方三圣尊相,或者亲闻三圣演说妙法,或者得见极乐世界四色莲花、七宝行树,种种庄严妙相,或者得一支香的净境,或者乍睹圣相,乍见光明。总之,凡真实用功者,必有所证,必有所得,决定功不唐捐的。
[p363]
然而尚有二事,须请诸位注意:第一、虽然念了七天佛,可是并未证得甚么功夫,亦未得见甚么境界,如是即不可妄言证得,须知「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是大妄语,是犯根本戒的。若是「见言不见,不见言见。……知言不知,不知言知」,这是小妄语。犯了小妄语,尚可以求忏悔,还复清净;倘若犯了大妄语,则不通忏悔,一定要堕地狱的。诸位想想看:我们念佛不能念到西方去,反而念到地狱里去了,岂不太冤枉吗?我尝研究,有些人欢喜胡说功夫,乱道境界,是甚么道理呢?是为骗做官吗?是为骗发财吗?我想很少有这种人,大都为的虚荣心,要面子而已。诸位再想想看:我们念佛修行,原为舍妄归真,倘若为虚荣面子,岂非妄上加妄吗?所以奉劝诸位,切不可胡说乱道,要假面子,犯大妄语。
[p364]
第二、确实得到功夫,见到境界,但亦不可随便向人说。这一种规矩,尤须切记的!这又分两种:第一、须知人;第二、须知时。知人者:可以向行解并重的良师善友谈说,以求印证,而免错误。知时者:即是预知时至,这时候可以把一般道友、信徒通统招集来,告诉他们,自己得的甚么功夫,见的甚么境界,借以引人发心办道。说完了,就要准时往生的。举个例说:如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三次见到圣相,从未向人说过,第四次见到圣相时,阿弥陀佛亲口告诉他,七日之后,就要往生西方了,他纔向弟子们说出来。到了第七日,果然往生了。如其本传说:「……专志净土,澄心观想,三见圣相而沈厚不言。义熙(东晋安帝年号)十二年七月晦夕,于般若台之东龛,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注上下,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佛告远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又见社中先化者,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刘遗民等,皆在侧,前揖曰:『师早发心,何来之晚?』远谓弟子法净、惠宝曰:『吾始居此,十一年中,三睹圣相,今复再见,吾生净土必矣。』即自制遗戒。至八月六日,端坐入寂。」这就是祖师留下来的好模范。我们跟着祖师学就对了。
【阐提 】
(术语)一阐提之略。不成佛之义也。此有二种:一断善阐提,起大邪见而断一切之善根者。二,大悲阐提,菩萨有大悲心,欲度尽一切众生而成佛,众生无尽,故已毕竟无成佛之期者。(参见:一阐提)。楞伽经一曰:「一阐提有二种:一者舍一切善根,及于无始众生发愿。」止观六曰:「阐提有心,犹可作佛。二乘灭智,心不可生。」【又】比丘名。涅槃经二十六曰:「屠家之子,常修恶业,以见我故,即便舍离,如阐提比丘。」
FROM:【佛学大辞典】
【阐提 】
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有二种:一、不信因果,造五逆十恶,断诸善根,坠入阿鼻地狱的人,此种人极难成佛,名断善阐提;二、大悲菩萨,发一切众生成佛,然后成佛之愿,因众生至多,时间至久,故此种菩萨,亦极难成佛,名大悲阐提。通常所指的一阐提人,多数是指断善阐提。
FROM:【佛学常见辞汇】
一阐提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Icchāntika,为无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曰:「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同五曰:「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同十九曰:「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戒。如是之人,名一阐提,诸佛世尊,所不能治。」同二十六曰:「一阐名信,提名不具,不具信故,名一阐提。」涅槃经疏十曰:「古来云:阐提具含众恶,不知的翻,唯河西翻为极欲,言极爱欲之边,此即于总恶之内,取一事为翻。例如涅槃名含众德,亦无的翻,而翻为灭度者,亦是总中取此一事为翻。」新称,一阐底迦,译曰乐欲,乐生死之义。见「阿颠底迦」条。又作一颠迦。楞严经六曰:「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长水之义疏曰:「一颠迦,即断善根者。」
【多罗 】
(杂语)Ta%ra%,又作呾囉。译曰眼,眼瞳。苏婆呼经下曰:「多罗,此云妙目精。」大日经疏五曰:「多罗,是眼义。」不空罥索心咒王经中曰:「多罗,周云瞳子。」梵语杂名曰:「眼睫砂吃刍钵呾囉。」演密钞七曰:「呾囉,此译云眼。」【又】(植物)Ta%la,树名。译曰岸树,高竦树。玄应音义二曰:「多罗按西域记云:其树形如轮榈,极高者七八十尺,果熟则赤,如大石榴,人多食之。东印度界其树最多。」慧苑音义上曰:「其形似轮榈树也,体坚如铁,叶长稠密,纵多时大雨其叶荫处干若屋下,又或翻为高竦树也。」此树干中断,则不再生芽,依之而中譬比丘犯波罗夷之重罪。楞严经六曰:「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俱舍论曰:「大师此中立如是喻,如多罗树,若被断头,必不复能生长广大,苾刍等犯重亦然。」
FROM:【佛学大辞典】
相关及延伸阅读: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学习解说】
我(世尊)入涅槃之后,将会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化身生于末法之中,示现种种形象来度化在生死轮回流转中的众生,有的是示现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相、官吏、童男、童女,甚至是婬女寡妇,奸偷屠贩,与众生作朋友或同事(同事摄),和众生打成一片(形容彼此亘动及关系都很好),取得众生信任,然后在合适因缘下,对契机之众生,称扬赞叹一切众生悉可成佛的教法,也教导众生,令其身心入正定三摩地。但这些菩萨和阿罗汉绝不会随便透露他们的真实身份,若真的有需要(指说出来可以进一步利益众生),只有在他们命终之时才会私下密有表示,是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透露他们真实身份的。
所以,绝对不会像有些人以此到处表示高于凡夫的身份来历或显示已证得的果地境界等,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白衣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vadāta-vasana,巴利语 odāta-vasana。原意白色之衣,转称着白衣者,即指在家人。印度人一般皆以鲜白之衣为贵,故僧侣以外者皆着用白衣,从而指在家人为白衣,佛典中亦多以「白衣」为在家人之代用语;相对于此,沙门则称为缁衣、染衣。又西域一般在家人亦着白衣,故亦以白衣称之。然于我国及日本之服制,则又不同。据佛像帜义图说记载,白衣于我国为身分较低贱者所穿着,如仆役等。而于日本,则非高贵之人不得着白衣;平民仅于祭礼、丧仪之时,始着白衣,以表斋仪之洁净。盖此为日本之国风,故沙门虽着染衣,于礼佛式、入众法之时,亦必于法衣之下衬以白服。〔涅槃经会疏卷十四、大唐西域记卷二〕(参阅「缁衣」5895) p2082
居士
[佛光大辞典]
梵语 grha-pati,巴利语 gaha-pati。音译迦罗越、伽罗越。意译长者、家主、家长。指印度四姓中吠舍种(梵 vaiśya)之富豪,或在家有道之士。经、律典籍中,常称吠舍种之富豪为居士,如中阿含卷一水喻经、长阿含卷二十二世本缘品、大品般若经卷一、放光般若经卷一等所载。而大智度论卷九十八等,则称居家有道之士为居士。
佛教中之居士常与古来所称之长者混同,如慧远之维摩义记卷一末(大三八‧四四一中):「居士有二,一广积资产,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后者即为佛教中之居士。如印度之维摩、贤护等常修佛道之在家菩萨,及我国梁代傅大士、北魏刘谦之、唐代李通玄等能通佛道之在家者。今则泛指在家修道之男子为居士,亦有称女在家修道之女子为居士者。
在我国,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于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其后,我国与日本多不依经律所说之本意,而泛称有道之处士为居士,如首楞严经义疏注卷一、法华经演义卷七之一、祖庭事苑卷三等所载。〔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十诵律卷六、维摩经文疏卷九〕 p3187
佛乘
[佛光大辞典]
(一)梵语 buddha-yāna。又作菩萨乘、大乘、如来乘。此系相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指菩萨乘;盖菩萨乃居于「真实成佛」之出发点以求佛道,故称为佛乘。〔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参阅「菩萨乘」5220)
(二)华严、法华说一切众生悉可成佛之教法,称为佛乘。此法不分二乘、三乘等,而说唯一成佛之法,故又称一乘。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一四○上):「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法华玄义卷一、法华玄义释签卷一、三藏法数卷三十二〕 p2644
【密因 】
(术语)首楞严经之经题曰:「密事密因修证了义。」如来之果德名秘密藏,入此秘密藏之因行云密因。又密者经所说之陀罗尼,是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密,密即因也。楞严经八曰:「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同义疏八中曰:「三世果人入秘密藏,以此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行一切行,而非凡圣之所知,故名为密,密即因也。」【又】佛菩萨之本地也。佛菩萨之本地,秘而人不能明,故云密印。楞严经六曰:「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主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同义疏六下曰:「真圣利物终不可测,以承佛制不妄漏泄,此圣真因唯圣自证,故云密因。未学之前不可轻说,阴有遗付者不显称也。此开临终密有表示,遗嘱弟子,如求那屈指事。」
FROM:【佛学大辞典】
相关及延伸阅读: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学习解说】
您教导众生修习正定三摩地,记得要跟众生说,第四条就是要断除诸大妄语,这就是现在及过去一切诸佛如来世尊所说的,第四个决定(一定不变,不可更易的)清净明白的教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阿难! 也因此,如果不断除大妄语,这就像把人粪雕塑成栴檀的形状,但人粪闻起来本来就是臭的,如要对此妄想能够闻到栴檀的香气,那是不可能的事的。
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
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学习解说】
我(世尊)教导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行、住、坐、卧)一切行中都不能有虚伪造作不实,更何况是那些妄称已得到上人法之人?
例如穷人妄称帝王,穷人本来就不是帝王了,这只会让他自己带来杀生灭族之祸,何况是法王,如何妄自窃取佛的果位?
如是因,如是果,修行的因地不真,就会招致果报扭曲,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若以此想要求佛菩提道果,这就像要咬自己的肚脐一样,那是不可能达到的。
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样,一切真实,那么,想要修行入正定三摩地,就不会有魔事的干扰和障碍的,这样的行者,终究会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四威仪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一行,二住,三坐,四卧。此四者各有仪则不损威德,谓之四威仪。菩萨善戒经五曰:「威仪苦者名身四威仪:一者行,二者住,三者坐,四者卧。菩萨若行若坐,昼夜常调恶业之心。忍行坐苦,非时不卧,非时不住,所住内外若床若地若草若叶,于此四处常念供养佛法僧宝。」释氏要览下曰:「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动止,皆四所摄。」
(名数)行住坐卧四种之作法也。见威仪条。
法王
[佛光大辞典]
梵语 dharma-rāja。(一)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又释迦方志卷上(大五一‧九五○上):「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长阿含卷三游行经、维摩经卷上佛国品、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
(二)菩萨之尊称。据华严经卷二十七载,菩萨于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以其具足佛之十力,亦能转十善道,故称灌顶法王。又大宝积经卷九密力士会载,菩萨因具足四事,故有法王之称誉,四事即:(一)不舍道心。(二)劝化他人发意。(三)以诸德本劝助道心,所可闻者意广无极。(四)令一切释梵、四天王、诸声闻及缘觉地,至于无极无坏弘广无穷之业。〔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
(三)为冥界阎魔王之别名。阎魔王依法判定冥界众生之罪,故称法王。(参阅「阎魔王」6340〕
(四)乃西藏所传佛教首领之封号。始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封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大宝法王。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征聘迦尔居派喇嘛哈立麻至北京,次年封哈立麻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自在佛」,简称「大宝法王」。此后又分别封萨迦派、格鲁派之上首喇嘛为大乘法王、大慈法王。(参阅「大宝法王」906)
(五)日本约于奈良朝时,一时所设之官阶名。少僧都道镜出入宫中,为天皇所宠,帝赐予「大臣禅师」之号,又于天平神护二年(766)十月,授予法王之位。此外,又称圣德太子为圣德法王或大法王皇太子。 p3339
相关及延伸阅读:
佛弟子有过失该如何? 云何[菩萨质直心]? ~ 大般涅槃经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学习解说】
如我(世尊)这样所说的,就是佛说的;
若不是这样说的(或毁坏佛这样说的),那就是魔王波旬所说的。
相关及延伸阅读:
佛弟子可以自称是佛菩萨转世吗?先让我们看看佛经怎么说 #2
受持读诵书写解说菩萨戒故,如来正法久住不灭,诸恶比丘渐就损减~菩萨善戒经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www.ksetra.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