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焰光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向心记录] 正向心记录、互动串帖

[复制链接]

156

主题

519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61

[精进勋章]

51#
发表于 2024-4-18 16: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别遇到了部门负责人和同事ZBY
两个人见到末学后都显得有些局促
各自分别说了一些欲盖弥彰的言语(原因是33#

看着他们的样子,不禁想到几个成语
口是心非,表里不一,两面三刀......

开始觉得其行为很可笑,好像在看一场演技拙劣的表演
每日都在争名夺利,不辞辛苦耍弄心计,却还乐在其中
嘲笑之后,立即发觉不对,这是负面心念,要马上断除

他们就是无知的小孩子,还不知道佛法,不知道正知见
所以才会如此愚痴无明,才会以苦为乐,才会随俗流转
众生就是活在自以为的表相中,用凡夫心拼命计较算计世俗表相的一切,
却不知道世俗一切和自己的肉身都是自己心识执着造作而产生的,因此不断的轮回
凡夫众生自以为靠自己能力获得一切,而和众生起比较竞争争执对立,而失去心的感动和能力
其实这正是对世间的执着,是一种置入性的思维,在表相上不停打转,不断抓执堕入,所以轮回
——[略说心法]感恩心与拍马屁

自己是佛陀的孩子,弟子,众生也和末学一样啊
从前自己没学习佛法、正知见的时候,也和他们一样啊
所以,作为佛弟子,作为菩萨行者,作为实修者,应当
我们对于外在众生也是如此,和上面道理相同,所以菩萨行者也要认识清楚众生
这些其实都不容易的, 所以有观照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四无量心中的大乘实相义舍观
观照众生佛性本然圆满光明,众生和我们自己都平等圆满,
这样菩萨行者在行菩萨道遇到种种困难的时候(例如众生很难度,刁难我们)
这时候就该用这个光明舍观, 就能够释怀了
或者直接观照刚刚上面讲的金刚经实义,也能够放下度化众生的执着

我们确实需要去救度众生,而且是用[真心]
其实这[真心]就是在救度自己,会因此圆满契入佛性本然而成佛
但是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破除自己对四相的执着——简单说明~[念佛][持咒][诵经]的[方便义]和[究竟实义]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佛海无涯,佛弟子如果真正求无上道,
应该随时检视自己的心性,也要随时善护念众生的心
要善知众多法门,也要善知众多方便,
更要明白[法华经]的一个重点~那就是柔和善顺

真正的菩萨行者要依照众生的心性适当的引导,
在很多佛经上都有教导如何当一个真正的菩萨行者,
佛弟子还是应该多深入学习如何当一个菩萨行者
这样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慈悲,才能真正的引导众生

佛法不可思议,只要多深入深义,我们就会逐渐发现
~原来我们自己是这么肤浅!终将不敢再轻视任何人了!
——众生根器不同,有人得到表法,有人得到心法

感恩佛菩萨!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感恩护法圣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9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61

[精进勋章]

52#
发表于 2024-4-20 22: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22 21:30 编辑

末学收到外派任务,周末要到其他单位开展工作两天
要求早上7点前到达指定地点,会提供早餐,同时全天要上交手机
承接该项工作的人员到达后,先在一个房间内,吃早餐,开准备会
这个单位提供的早餐,是麦当劳的猪肉或鸡肉汉堡以及不同的饮品
看后,末学没拿汉堡,只拿了一杯饮品充饥

末学平时在单位,因为早餐与午餐时间很近,且午餐素食很少,所以大部分时候不吃午餐
但早餐一定要吃,因为早餐素食比较多,所以习惯性的会多吃一些,不吃早餐就会不舒服

这次碰到如此情况,心里忍不住吐槽,这个单位怎么提供这样的早餐,还不如给个烧饼呢
当下发觉,马上告诉自己要断除这个负面心念。认为“必须吃早餐”,其实也是一个执念啊
既然遇到了这样的外境,就是佛菩萨给予末学的一次实修机会,看看自己能否超越“饥饿”

有些有福报的人,就算不怎么吃,身材还是很威武强壮——[问答]怎么吃素?
关于降伏睡眠和贪吃,这不是告诉您不用睡觉和吃东西
而是说如果知道法界真相,对六道轮回的观念正确
就能因为放下世俗执着,而身心清净而自然减少睡眠和饮食的需求和贪念——关于降伏睡眠和贪吃
例如:以吃来说,能够做到量少而质精,质精不是食物本身,而是指转化为精神的清净光明
如果能契入甚深次第的吃,那么少量饮食也能进入甚深次第的观照而融入法界清净光明之中
所以,虽然以吃为修行,但是完全不会堕入吃的欲望之中,所以,并不会饥渴的大量饮食,而是少量即止
因为,吃只是一种一开始的引导,而不是一种完全的依赖
所以,熟练者更不用依靠吃来契入禅定,而能当下或随时入定
——「吃」的次第和学问
修行不是简单的事情,要由戒定慧逐渐增上
先分辨是非善恶,守持戒律,断恶修善
然后,修持各种观行禅定,以空破有(相)
最后,以甚深智慧觉照,以「不二」「真空妙有」破除「空(无)」「有」两边——辨析(分辨解析):四大皆空

一直工作到中午,竟然一点都没觉得饥饿
当发放午餐盒饭时,发现能吃的只有米饭和一个素菜
早餐没吃,午餐也只有这些,不禁想起善知识的教导

如果我们能专心的吃,感恩的吃,就算只是一块传统豆腐,不加任何调味料
我们也能吃出满嘴芳香,散发天然食物本身的自然香甜,也能因此感到非常饱足和满足
而且不会让种种化学毒物或添加物造成我们身体的负担,身心也都会因此而更健康
而由这样天然无负担的美味,冥思观想转为身心的轻安和清净光明,逐渐摆脱表相和欲望的诱惑

恢复我们的良心感恩心和真心,我们就能吃得更美味,而让身心都得到真正的提升
也能减少粮食的浪费和自然的破坏,更能因此缔造无污染的环境
这就是良善的身心正报,就能改变环境依报,也变得美好
——「吃」的次第和学问

由此,一顿简单的午餐,也令末学感到非常饱足和满足
感恩佛菩萨!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感恩护法圣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9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61

[精进勋章]

53#
发表于 2024-4-22 21: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周末外出公干,恰巧孩子要进行一门很重要的考试
如果末学在,会给与其相关的意见建议,协助孩子备考
但这次情况特殊,便希望家人能够协助孩子,比如帮孩子背诵相关内容等等

公干的工作要比平时的工作辛苦一些,所以一整天下来末学很疲惫
回来后发现孩子需要备考的内容,用了一天时间竟然还没有准备好

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因为平时都是末学主要负责孩子的大小情事,家人很少管,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协助
一方面也是因家人管得少,孩子潜意识里对其不信任,所以不想让家人帮他,便拖着等末学回来

末学回来后,因为白天无法做功课,一心想要赶紧完成功课,但孩子又出现这样的情况
忍不住心中升起了急躁、不满、甚至不开心等负面的情绪、心念,对孩子的态度很不好
生硬的对他讲,末学要做功课,没有时间帮他,让他要么找家人,要么自己想办法解决
孩子很生气,说了一些怼末学的话,家人在一旁开始埋怨末学平时对孩子太宽容太放松

本来身体已经很疲惫,心里着急做功课,面对两个人的不满和指责,末学当时非常生气
便不再搭理他们,自己开始做功课,在做功课的过程中,逐渐平静下来,开始转化心念

孩子对自己信任,这不是好事吗?
而且如果家人的事和自己的事相比,都做不到放下小我,更何况众生的事呢?
感恩佛菩萨,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慈悲护念
焰光明师兄此时恰巧提醒末学:“应该大众的事情优先  然后是自己的功课...”
虽然所讲的语境不一样,但这个提醒,正好应对末学当下的情况

善知识教导
修行就是要自己做了才会真正知道,
要自己透过[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来和佛菩萨光明相应,而降服忧虑和烦恼
然后发起同体大悲的精神,透过自己实修体验,教导众生一起学佛脱离苦难
别人不做的事情,由自己来做,这就是[承担力],
这样可以避免争执和结恶缘,这就是[包容力]
由自己的刻苦耐劳,最后可以引发众生善心而和自己同事,这就是[摄受力]
自己又可以借此机会实修学习佛法,在平凡中见真实,这就是[实践力]
这些生活上琐碎的事情,其实都是学习菩萨道的方法
[真修行],就能藉由生活上平凡的事情,来圆满成就菩萨道
所以[真修行]事事见真章,而不是事事起争执
修行都会如此,这就像爬阶梯,有用力的时候,有站稳平静的时候
定课修行和生活上的世俗事件都是修行
这些都会在修行过程中不断的考验我们,让我们逐渐稳定——[精进实修分享与问答]妙观察智&戒定慧&慈悲心实修导引
要把[凡夫习惯的负面思考]转成[正向光明的思维]
这样业报就会转变,人生就会改善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全看念头好坏驱使行为造作而成就不同的业报——[转念]~学习用[光明心]和[善念]转变[恶业果报]

转化所有负面的心念,情绪后,末学好好安抚孩子,并尽自己所能给予其帮助
孩子也由此转化了自己的不开心和消极情绪,积极开始准备,迎接转天的考试


感恩佛菩萨!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感恩护法圣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9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61

[精进勋章]

54#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末家里预约好要安装纱窗、轨道、窗帘一系列事宜

末学想让家人先把旧窗帘摘下来,家人说一会让师傅来弄,摘下来就直接扔掉了
老人觉得窗帘好好的,就是脏了,扔了太可惜,但家人嫌麻烦,不愿意干这个活

为了减少争执,末学等家人下去接安装师傅的时候,自己把所有的窗帘全摘下来
家人上来后,看到窗帘都已经摘下来了,说了几句,也没再继续坚持要扔掉窗帘

接下来,师傅们各干各的活,家人一边做清洁,一边指挥老人和末学干其他活(比如盯着师傅、收拾杂物等)
末学对家人的做法,又生起了负面心念,觉得家人总爱耍小聪明,把自己不愿干的活,想方设法推给别人干

从前末学对家人的这种做法,非常看不惯,就会当面直怼,不但会将其隐藏的心思讲出来,且末学更不会干
这次家人的老毛病又犯了,末学原本对家人这种做法就有意见,当下又习惯性的生起了负面心念,想拆穿家人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给末学提示,此时的心念不对了,走偏了
不禁想起了善知识的这段教导
例如佛经上时常提到
1.世俗虚妄,我们何必和众生一般见识,人生短短几十年,
应该护念自己的心念才对,这样才能解脱轮回
2.如果我们和众生执着争执结恶缘,这样不仅自己无法突破凡夫心
更无法普渡众生,如何行菩萨道成佛呢?又如何解救亲人和众生呢?
我们如果能经常思维这些道理,就能帮助我们避免陷入凡夫的思维和执着
所以,
别人不做的事情,由自己来做,这就是[承担力],
这样可以避免争执和结恶缘,这就是[包容力]
由自己的刻苦耐劳,最后可以引发众生善心而和自己同事,这就是[摄受力]
自己又可以借此机会实修学习佛法,在平凡中见真实,这就是[实践力]
这些生活上琐碎的事情,其实都是学习菩萨道的方法
[真修行],就能藉由生活上平凡的事情,来圆满成就菩萨道
所以[真修行]事事见真章,而不是事事起争执——[精进实修分享与问答]妙观察智&戒定慧&慈悲心实修导引

所以,在这种时刻,这种情境,自己其实要感恩家人才对

如果你们是夫妻或家人,
可以藉此深入菩萨道修行,这是很好的机会
虽然以世俗来看是逆缘,但是以菩萨道修行来说,这也是修行增上的好缘分
所以,观念一转,您就能学会感恩,感恩佛菩萨给这机会,感恩他
[感恩心]是[大乘心],[体谅众生苦][体谅众生执迷不悟]也是[大乘心]
如果您能藉此机会生起大乘心且增上大乘心,这样就是个很好的心法实修
所以修持[菩萨道]是很奥妙的,
菩萨道的修持是靠发起大乘心,所以任何地方都能行菩萨道,
就看您自己能不能有智慧利用当下的种种缘分(不管好坏),转念而发起大乘心
如果心态正确的,您就会知道正确的方法,自己就会知道该做些什么
心态正确了,佛菩萨就会暗中加持您,增上您的修行,也会改变您的环境和家人
您就能够逐渐体会到佛菩萨的用心,和心法实修的重要
等到您更有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时候,就会发觉这些都是小事
而且人生中,不论是好事或者坏事都可以帮助自己和别人成就智慧
重要的是~
如何从[错误]和[正确]的经验中,带给别人解脱困难和痛苦的智慧
如何走出[对欲望的贪爱]和[对悲惨的执着],得到真正的[清净自在解脱]
学习佛法,对于事情要学会正确发心
任何遭遇都可以透过光明的想法而改变原有的业报
这就叫做[转念],要把[凡夫习惯的负面思考]转成[正向光明的思维]
这样业报就会转变,人生就会改善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全看念头好坏驱使行为造作而成就不同的业报
所以我们对于任何事情应该存好心存好念
用善心善念就可以转变以前愚痴的业报——[转念]~学习用[光明心]和[善念]转变[恶业果报]

[承担力]、[包容力]、[摄受力]、[实践力];感恩心、大乘心等等......
佛菩萨给与方便、引导,末学应借此机缘来实修、实证
让自己能够“[体谅众生苦][体谅众生执迷不悟]
让自己能够“把[凡夫习惯的负面思考]转成[正向光明的思维]
让自己能够“藉由生活上平凡的事情,来圆满成就菩萨道

感恩佛菩萨!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感恩护法圣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9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61

[精进勋章]

55#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7 17:03 编辑

晚上做了一个梦,大致情境是
末学成为了一个班的老师,底下有很多学生向自己提问题
具体记不清什么问题了,依稀只记得,末学对问题拿不准

问题好像很复杂,很难懂,所以在梦里,末学一直绞尽脑汁在想
如何才能让学生既明白又不会产生歧义,梦里的自己,被难住了

很羞愧自己为人师表,却讲不清楚,解答不出,非常的尴尬难堪
一着急,就醒了过来,一头汗,细细回味这个梦,说明几个问题

一是,因发心不够,而坚持不够,所以动力不够
二是,因信心不够,而精进不够,所以支撑不够
三是,因真心不够,而实修不够,所以底气不够

因为这些“不够”,所以末学心中有隐约的担忧,甚至害怕
当有机会引导众生时,自己解说的正确吗?能否真正帮助到众生呢?

担忧、怀疑、害怕这些都是习气,也是负面心念
担心害怕其实是一种习气,是妄念,可以用「四正勤」来学习消除
虽然如此,但是,我知道一般人并不容易克服习气,往往还是会担心或害怕

其实,习惯的影响是很深远,尤其经过累世累积至今的习气
就算在今生的生活中也很容易浮现出来,而且自己还不知道
这些只是一种累世无知无智面对事情的情绪反应,只是一种态度和习惯
而原因就是因为无知无智,而没有理智面对,没有正确的面对,所以,养成累世用负面心态面对的态度和习惯
每个人的「第八识」都有不可思议神通,如果你陷入负面思维,就会产生负面的结果
如果能净心启发自性妙心,显露佛性,也能产生正向不可思议的光明效果,所以,一切都是心想生,这就是佛法——非人鬼神干扰与忧郁担心害怕恐惧等负面心念的原理
正确的修行者,心中应该学习舍弃一切恶念(负面思维、不光明的念头)
这样就必定能成为学佛成佛的助力,一切都会化险为夷,都会回归清净与光明,痛苦也会转为安乐
自己也就能真正逐渐契入佛性本心,真正学佛成佛了—— 一心向善、学佛成佛,才能缔造你我双赢的美好未来

所以,首先要断除负面习气,负面思维,负面心念

其次要明白
许多事情,能不能成事,不在于因缘,也不在于他人,更不在于外在环境
而是在于自己的一颗心,在于自己有没有真正想成事的发心、决心和恒心

最终要知道
事情并不难!问题只在于自己有没有心!以我自己多年的经验来说(这也是我累世的惯性),如果我们真的发起利益众生的决心,而且当下真心去做
我们就不用在乎任何世俗的困难,也不用畏惧或彷徨,因为,只要去做,就会和法界的真、善、光明起共鸣,就能「得道多助」
(「得道多助」:这是说,当我们站在正法、正义的一方,就会得到法界中众多的帮助)
一切原本可能的不具足,都会在我们广大的发心和愿心之下,而当下改变,变成众善聚集,破除一切烦恼障碍与黑暗
不论是认识的或不认识的或很久没来往的、甚至原本结恶的,都可能突然出现,帮助我们成就善业与佛事
透过这样的发心和实做,我们就会对佛法更有信心,也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更能深入佛法和深法,也更感恩和感动、更慈悲和怜悯众生
只要真心一心向善,就能汇聚法界中的真善与光明,问题就在于:发心有多大,就能得到多少帮助
所以,您还在烦恼您的世俗生活吗?还在每每唉声叹气吗?觉得学佛没有长进吗?还怀疑善没有善报吗?
其实,问题就在于自己的心,一切外境都是内心的反射,即是所谓「相由心生」
如果您没有调整好发心,没有正确的发心,那么当然无法迈向真善与光明,而使自己不断陷入忧郁烦恼与黑暗之中
反之,如果发心正确,当下即是光明!这点,只有真心才能得以体会与证明!——真心实做,就会得道多助,必定成事

末学当要按照佛菩萨,善知识,老师的教导如实修行!

感恩佛菩萨!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感恩护法圣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9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61

[精进勋章]

56#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8 18:23 编辑

同事(G)和(Y)对人事变动和末学发表看法,大致意思是

一些没有能力或心思都放在巴结领导之类的人,结果都挺好
不但不用受累,不用承担责任,还能得到想要的功名和利禄

还有人借用公家的钱、物、权来谋求私利,也没见其有什么不好的下场
反观那些勤奋努力干工作的同事,不但辛苦,还要担责,什么都得不到

对于这种现象,G和Y,感叹现在这是常态且正常的情况了
末学反驳,不对啊,这是不正确的,不论是其行为还是认知都是错误的
两位同事说,是不对,但大家都习以为常,除了无奈也没有力量改变啊

末学和两位同事讲,不能只看表面的现象,咱们自己要明白,这是错误的
自己的观念不能随之改变,也就是世俗中常常说的,三观被错误的改变了

因为G和Y并不信佛,所以末学根据其次第,和她们继续沟通
还是要相信,好人有好报,善心有善果,不能被这些人同化
不要被这些负面不好的东西所影响,带偏了,不要把错当对

在沟通的过程中,末学观察,她们知道这些现象本是错误的
但并不知道,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众生错误的知见与心念

如果她们也被错误的转化了知见与心念,就有可能去做同样的事,造同样的业
末学希望能够帮助她们不要形成错误的知见、心念,种下“应断恶修善”的种子

要知道
世俗的颠倒知见和观念,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沉沦和堕落——世俗的颠倒知见和观念,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沉沦和堕落
每一世都难免一死
六道轮回中的众生,每一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不断的在六道中轮回
如果知见观念上没有提升,没能从精神上得到超越和解脱
那就会不断的堕入各种相中,而不断的轮回受苦
——随时正观清净光明,当下身心自在

由此深深感恩佛菩萨大慈大悲
教导众生学习佛法,转化知见
学佛就是转变知见,用佛法的知见来转换原本的错误知见
这样就能逐渐放下执着,就能迈向解脱之路—
如何放下欲望和仇恨?如何解脱非人干扰?~转念,正观,解脱

所以,要树立正知见,要关注自己当下的心念
学习正确的知见和观念,随时保持正观
这样就能改善自己的身心情况,甚至改变家庭和社会以及一切众生
——错误观念的负面影响与正观的重要性
当下具备正确的知见观念,并且随时保持正观,让身心清净光明,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随时正观清净光明,当下身心自在
一切相、遭遇、逆缘、讥谤、苦受、危机,都可以成为学佛成佛的助缘、踏脚石和转机
关键就在于当下的心态是否正确,是否契入佛心,还是随凡夫心随波逐流
—— 一心向善、学佛成佛,才能缔造你我双赢的美好未来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菩萨会慎重的检视自己的心念,深怕错误的心念而造成错误的后果.
所以,菩萨特别慎重反观自己的贪嗔痴.
众生则相反,尽情的贪嗔痴,却又害怕贪嗔痴的恶果——世俗的颠倒知见和观念,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沉沦和堕落

佛法是心法,是能够真正帮助众生获得解脱的究竟方法
佛法的心法其实就是~
先透过佛陀的教导,明白法界真相,生命的实相
明白[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然后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作用的正确修行引导,
由正确的心念观行,逐渐清净第八识,而恢复佛性成佛

这种解脱轮回方法就是佛法的心法——[略说]什么是因果轮回?佛?佛法?佛教?佛门心法?


感恩佛菩萨!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感恩护法圣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9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61

[精进勋章]

5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9 20:33 编辑

负责人这一日交给末学一项工作,组织部门开展读书会

单位的要求是必须和工作结合起来,将读书会转化成工作促进会,业务研讨会
末学和同事ZBY商量,能否组织成有意思、有深度、有影响、愉快的读书会呢?
ZBY说,这不太可能,因为会和单位的要求不相符,言下之意,末学的想法很天真

之后,末学到网上找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视频参考,发现当下读书已然成为一种时尚
读书会也很普遍,不认识的人聚在一起,分享读书的心得体会,相互交流,思想碰撞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这种方式,也是一种改变众生观念、心念的方式,也可以将其变为一种方便之法
虽然不能直接宣扬佛法,但至少可以引导众生应断恶修善,保持积极正向的心念

带着这样的发心,末学想要好好组织策划读书会,既能符合单位、负责人的要求
也可以针对还没有学习佛法的众生来宣扬正向的知见与观念,比如可以先做一个善良、积极的人

《地藏经》中,佛世尊慈悲护念众生,叮嘱地藏菩萨
未来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勿令退失。】——【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对佛陀说
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乐。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

世尊!我观阎浮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恶毒鬼王对佛陀说
或有男子女人,修毛发善事,乃至悬一幡一盖,少香少华,供养佛像及菩萨像,或转读尊经,烧香供养一句一偈。我等鬼王,敬礼是人,如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敕诸小鬼,各有大力,及土地分,便令卫护。不令恶事横事、恶病横病,乃至不如意事,近于此舍等处,何况入门?

由此,佛菩萨大慈大悲,对众生的一丝的善念、善根,毫发的善事,都会给予护念

在佛经故事善恶果存乎一念间后面的【省思】中写到:
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未来果报的因,心起善念就感得光明的法界,感召诸佛菩萨、龙天护法的加被,诸事如意;心起恶念感得的是黑暗的法界,易招感诸事不顺遂。所谓“万法唯心造”,一切境界,无非是这念心所造作出来的结果。为人之道,就是要能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时起善念,不起恶念、妄想,做任何事都能尽心尽力,凡事才能成就。古德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轻忽了任何生活上的细行,点点滴滴都是未来成就的资粮。

如果能够借此机缘,帮助众生种下一颗小小的善根种子,那该有多好啊
末学打算先找一些能够引导正向心念的书籍,从中提炼筛选出需要内容
结合自己的发心——引导众生能够心起善念,保持阳光积极的正向心念
组织策划部门的读书会

现今物欲横流的时代,金钱物质挂帅
虽然表面以高傲和强势来武装自己
但是,人们强横的外表下,其实心灵非常空虚

现代人过度追求物质享乐,被物质表相所迷惑和控制
所以心灵的力量非常薄弱,经常因为小事就无法开解而生气吵架

虽说科技貌似进步
但是,以心灵科学或佛法所说的生命实相来说
又或以外星高等生命的精神科学来说
其实现代地球人的生命品质却非常落伍

如果您是修行人或佛弟子
每天出门能微笑待人,就是对众生最好的布施
可能对方长期郁闷疲惫或夫妻吵架或经济压力或工作不开心
压力可能即将爆发,正要想不开寻短
可能因为您的一个微笑,一个阳光的笑容
因此而吸引了对方,为他枯萎的心灵注入光明和希望
那您就是拯救了这一个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何况,您可能因此拯救了一个家庭,甚至逐渐影响了整个社会和国家
那您真是真正功德无量,是个真正的菩萨

把正向光明散播给众生,让众生循序解脱
您就是真正的大菩萨——行善布施很简单;日行一善很简单

感恩佛菩萨!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感恩护法圣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9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61

[精进勋章]

58#
发表于 前天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31 16:06 编辑

关于读书会活动,负责人让末学召集一些年轻同志参与策划
末学和一位科室负责人(Z)商量,要召集哪些年轻同志呢
末学先简单列出了几个人员名单,Z提出是否要增加XX...呢

末学之所以没考虑他们,是因为他们属于老老实实干活的人
所以自己便主观觉得,不能白白使唤老实人,让人家多干活
之后又与另一位科室负责人(Y)商量,她对末学提出建议
应当让他们参加,因为你的态度可以带给他们正面的激励

也许是要多干活,且什么都得不到,但你让他们参与,这就是一种肯定啊
末学反问Y,会吗?她非常确定的回答:会!这些年轻人很看重你的评价

听完,末学有深的触动
原来自己一言一行、某个决定,是会对他人产生一定影响力的
那么,自己更要谨言慎行,更要引导众生树立正确的知见,正向的心念
所以,自己更要精进修行,更要深入经藏,以身作则,向佛菩萨好好学习

「菩萨」必须是有感的,能感动、也能感动人的,主动发心的,有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
菩萨为什么能感动、又能感动人(众生),为什么能人饥己饥、人溺己溺?

因为菩萨能知苦、觉苦、救苦,
菩萨普入十方众生界,能关怀六道轮回的各种众生,将心比心,所以能知众生性,能解众生苦
大乘菩萨道的修行者,都必须真正发起「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和
「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如果严格审核菩萨行的标准,那应该是看发心和愿、行,如果没有真正发起「四无量心」和「四弘誓愿」
那又怎能说自己是在修菩萨道、菩萨行呢?怎能说自己是菩萨行者呢?怎能说自己是大乘佛子呢?
就算自己曾有发心发愿,但是,如果没有真实行,那也是不合格的菩萨行者
修行这件事情假不了,修行要真修实干,才能真正解脱和成佛——「觉有情」

感恩佛菩萨!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感恩护法圣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9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61

[精进勋章]

59#
发表于 昨天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31 17:24 编辑

有同事的父亲过世了
前些时日,末学刚刚去看望过这位老人
老人已经是84岁高龄,看望他时与之交流
头脑清晰,心态良好,对自己的病(肺癌)也能积极面对

末学记得老人说
他这个年龄,生老病死很平常了,他可以平静的面对这些

参加丧事与同事交流时,听同事讲
老人一早醒来,就说自己当天就要走了,大家还安慰他不会的
后来就进入昏迷,一直到离世都是这种状态,但也没什么痛苦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有些佛弟子福报不够,活着的时候犯戒无悔
临终业障苦报现前,一句佛号都念不出来
开始生气或担忧家人,最后死相很惨,脸色发黑发绿
这完全没有往生的瑞相,肯定没有往生
——[分析解说]关于往生极乐世界,[自力][他力]的争执
1.死亡后助念往生,这都是靠助念才正念现前
(想要有人助念也需要福报,所以往生都是众力所成,并不单纯,因为众生业力复杂)
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判定死亡后透过助念往生的案例非常多
这是因为众生都有很多业障,当业障现前,能正念清醒往生的比较少
也有许多是死亡后,中阴身,透过助念后才现出瑞相的
这是让中阴身脱离种种苦相(中阴身会陷入业障中),产生正念现前而往生
所以表相上已经死亡,但是必须至少一念念佛才能结合弥陀愿力
(这懂心法就能明白,不然弥陀对任何人都能接引了,娑婆世界没人了)
不过这种通常不是罪大恶极者,因为罪大恶极的都是直接堕入恶道的

2.临终助念往生,这也是靠助念才正念现前
(想要有人助念也需要福报,所以往生都是众力所成,并不单纯,因为众生业力复杂)
又或者念佛的工夫不好,没有三昧力,所以临终多昏沉
这种也需要靠助念来帮助,让临终者能正念念佛,
所以如果能往生,必定是正念有现前,不是完全昏迷(这不是指外表表相,而是念头的昏迷)
所以心念上绝对不会是昏迷的,至少要有一念念佛
死亡者也是一样,表相死亡了,可是一定要有一念信佛往生的心

3.再者,通常修行如果比较好,业障清净,
就能正念现前,一心不乱,不论是表相或心念上都不会昏迷
这若不是业障清净,就是有三昧定力

其实众生因缘业力不同,各种往生的情况都有
所以发言用讨论的方式,或提供案例,不要用一现象决定一切,
这样就比较不会出问题,不会引起诤论
以上简单说明,如果您愿意,末学会将此问答提供给大家参考
——净业三福是往生的助因,信愿行至心念佛是往生的主因

如果“正念现前,一心不乱,不论是表相或心念上都不会昏迷
这就是众生与修行者的不同之处——心念上不会昏迷
所以,学习佛法,修习心法是多么的重要啊!
[深心]有很深的涵义,其中一点就是[三昧定力]
这如果不是活着的时候精进念佛哪能体会和增上定力的呢——[分析解说]关于往生极乐世界,[自力][他力]的争执

感恩佛菩萨!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感恩护法圣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6-1 11:49 , Processed in 0.0705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