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淨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淨慧],学习《楞严经》卷第一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9-4 23: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4 23:45 编辑

(9楼 ~ 11  用时,2小时40分钟)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麤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詶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学习解说】
世尊慈悲地对着阿难说:「您我同是一个血缘及表兄弟的关系,当初您是什么原因发心跟随我出家呢? 又是见到了何种胜相,而让您愿意马上舍弃世间所重视的恩爱之情呢?」

阿难回答世尊:「我是见到世尊您的三十二相,如此的殊胜微妙超绝,形体晶莹剔透如同琉璃,也因此,我经常就在思维着,这样的相貌绝不可能是从欲爱所生起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淫欲之气分是属于秽浊,男女交遘污秽丑恶,脓与血液杂乱相交在一起,这样怎么可能会生起殊胜净妙紫金光聚呢? 我是为此渴求仰慕才剃落须发、跟随世尊您出家的。」

世尊对阿难说:「出家是无比殊胜的,阿难,您们也应当要明白的是,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生死相继,这是由于众生不知道自己皆有常住不变的真心佛性,体性本自清净光明圆满,然而,众生却用诸妄想,这样的妄想是虚妄不实的,因妄念而生起种种的境界,是故在六道轮回中流转不停。
(真心和妄心。真心是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心,真净妙明,离一切的妄想;妄心就是虚妄的心,常起妄念而生种种的境界)

如今若您想要求得无上菩提及真心光明佛性,那么,就应当要以直心来回答我所提问的,要知道,十方如来之所以成就皆是来自同一道法,解脱生死轮回皆是以直心(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心和言语皆直,如是乃至从始至终,不论是遇到什么状况,中间都永不会有任何委曲的相状存在。」


阿难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比丘名,以「多闻第一」闻名。「阿难」是「阿难陀」的简称。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担任佛陀侍者达二十五年

【阿难多闻第一
 (故事)阿难在佛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增一阿含经三曰:「我声闻中,第一比丘,知时明物,所至无疑,所忆不忘,多闻广远,堪忍奉上,所谓阿难比丘是。」
FROM:【佛学大辞典】

【三十二相
 (名数)佛或转轮圣王之内德,表彰于身相者有三十二。(参见:三字部三十二相)
FROM:【佛学大辞典】

【三十二相──如来三十二相 】
  ﹝出法界次第﹞
  谓如来应化之身,具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
  〔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奁,力盐切。奁底者,即盒底也。)
  〔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三、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人也。
  〔四、手足柔软相〕,谓手足极妙柔软,胜余身分也。
  〔五、手足缦网相〕,谓手指中间,缦网交合,文同绮画,犹如鹅王之足也。
  〔六、足跟满足相〕,跟,足踵也。谓足之踵,圆满具足也。
  〔七、足趺高好相〕,谓足之趺,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种种庄饰,妙好圆满也。(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八、腨如鹿王相〕(腨,时兖切),腨,股肉也。腨如鹿王相者,谓足腨渐次纤圆,如彼鹿王之腨,纤好第一也。
  〔九、手过膝相〕,谓双臂脩直,不俯不仰,平立过膝也。
  〔十马阴藏相〕,谓阴相藏密,犹如马阴,不可见也。
  〔十一、身纵广相〕,谓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也。
  〔十二、毛孔生青色相〕,谓身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乱,右旋上向,青色柔软也。
  〔十三、身毛上靡相〕,谓身诸毫毛,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
  〔十四、身金色相〕,谓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也。
  〔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谓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
  〔十六、皮肤细滑相〕,谓皮肤细腻滑泽,不受尘水,不停蚊蚋。
  〔十七、七处平满相〕,谓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也。
  〔十八、两腋满相〕,谓左右两腋,平满而不窊也。(窊,鸟瓜切,不满貌。)
  〔十九、身如师子相〕,谓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师子王也。
  〔二十、身端直相〕,谓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也。(伛,委羽切,不伸也。)
  〔二十一、肩圆满相〕,谓两肩圆满而丰腴也。
  〔二十二、四十齿相〕,谓常人但有三十六齿,唯佛具足四十齿也。
  〔二十三、齿白齐密相〕,谓四十齿皆白净齐密,根复深固也。
  〔二十四、四牙白净相〕,谓四牙最白而大,莹洁鲜净也。
  〔二十五、颊车如师子相〕,谓两颊车隆满如师子王也。
  〔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谓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
  〔二十七广长舌相〕,谓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而至于发际也。
  〔二十八、梵音深远相〕,谓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也。
  〔二十九、眼色如金精相〕,谓眼目清净明莹,如金色精也。
  〔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睫,目旁毛也。谓眼睫殊胜如牛王也。
  〔三十一、眉间白毫相〕,谓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如兜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也。(梵语兜罗绵,华言细香。)
  〔三十二、顶肉髻成相〕,谓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无见顶相,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皆不能见故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FROM:【三藏法数】

欲爱
[佛光大辞典
指欲界之烦恼。即对五欲之妄执。菩萨喜乐正法,称为法爱;对之,凡夫贪爱五欲,称为欲爱。〔长阿含经卷十、楞严经卷一、集异门足论卷四〕(参阅「爱」5457p4654

【欲爱
 1.对五欲的贪爱。2.欲界众生的贪爱。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欲爱身缚
  谓欲界众生,于五欲顺情等境,心生贪爱,起诸惑业,束缚于身,不得解脱,故名欲爱身缚。(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FROM:【三藏法数】

【欲气
 (术语)婬欲之气分也。楞严经一曰:「欲气麤浊。」
FROM:【佛学大辞典】

二心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一、真心,为众生本具之如来藏心,真净明妙,离虚妄之想者。二、妄心,为起念而分别生一切种种之境界者。楞严经曰:「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转。」
又一、定心,禅定之心也,又修定善之心也。二、散心,散乱之心也。又修散善之心也。见二善条。

二心
[佛光大辞典
()真心与妄心。真心即真实之心,离虚妄不实。妄心谓妄想分别之心。楞严经卷一(大一九六下):「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二) 定心与散心。定心即止息妄念杂虑,心住一境。散心谓心驰骋六尘。善导之观经疏卷一玄义分(大三七二四六中):「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 p190

二心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真心和妄心。真心是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心,真净妙明,离一切的妄想;妄心就是虚妄的心,常起妄念而生种种的境界。2.定心和散心。定心是禅定的心,也是修定善的心;散心是散乱的心,也是修散善的心。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应答。「詶」是古字,同「酬」。

直心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正直而无谄曲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同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注维摩一「肇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什曰:直心,诚实心也,发心之始始于诚实。」

直心
[阿含辞典(庄春江)
1.正直之心。2.自然直接之心,不作其他意想,如「直心受请,不解其意」、「直心流露」。3.专注之心,如「直心于一所缘」。4.真诚之心,如「直心发露(忏悔)」。5.深切之心,同「深心力」。

直心
[佛光大辞典
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诸经论广用此语,各处用例所诠指之旨趣虽有出入,然皆本其「正直无虚假」之意,而随各处经文大旨广申弘义。如维摩经中所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菩萨净土」,即指其不虚假;另如大乘起信论,以直心为十信成就菩萨所发三种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之一,即视之为正念真如妙法之心,而与观无量寿经所说之「至诚心」含意相同;六十华严卷二十三以之为清净纯一、专心企求佛道之「菩提心」;六祖坛经以之为自性显露之心;日本净土真宗则视之为「他力之信心」,即对弥陀本愿救度力的真实信赖、毫无犹豫疑滞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华严经疏卷十八、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参阅「三心」532p3458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9-5 07: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5 07:33 编辑

(12  用时,40分钟)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学习解说】
世尊对阿难说:「阿难! 我现在问您,当您发心攀缘于如来三十二相的时侯,您是用什么来见到的呢? 又是谁在爱乐于此呢?

阿难回答世尊:「世尊! 生起如是的爱乐,是用我的心目(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也。得见色境者,五后之意识与眼识相依而成之),由眼睛看见如来殊胜的三十二相,因而内心生起爱乐之心,是故我发心愿舍弃生死。」

世尊告诉阿难:「就如同您所说的,若真的生起如是爱乐是源自于心目,那么,如果不知道心目所在的位置,那就不能降伏尘劳(尘垢劳恼),譬如一个国家的国王,这个国王的领土被外贼侵犯,这个国王就要发兵来讨除这个贼,既然要讨除贼,兵就应当要知道这个贼在哪里才对,
那么,回到刚才所说的心目,您说生起如是的爱乐是用您的心目,因为这是令您流转而无法解脱生死的,我现在就问您,您所谓的心与目,究竟是在哪里呢?


爱乐
[佛光大辞典
谓信爱欲乐。即信乐世间、出世间善法之意,属无染污之爱。俱舍论卷四谓,爱乃爱乐,其体即是信。成唯识论卷六谓,信以爱乐为相。净土论谓爱乐佛法味者,即爱乐净土之法味。 p5462

爱乐
[法相辞典(朱芾煌)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宿世串习所发生爱,名为爱乐。

爱乐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欢喜。

心目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也。得见色境者,五后之意识与眼识相依而成之,故曰心目。又爱憎所见之境等,独由于五后之意识也。楞严经一曰:「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色相故,心生爱乐。」

尘劳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烦恼」之异称。意为尘垢劳恼。指凡夫为世尘所垢染而身心劳乱。宗密《圆觉经疏钞》以二义解释云︰(1)尘为六尘境界,由其境界令心起烦恼而劳倦,故称烦恼为尘劳;(2)「尘」指污心,「劳」指勤苦,烦恼能污心且令勤苦,故名。此外,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上云(大正3796c)︰「五欲境界,有能尘坌,劳乱众生,名曰尘劳。」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3: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6 23:12 编辑

(13  用时,1小时40分钟)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
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祇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学习解说】
阿难回答世尊:「世尊! 一切世间十种异生(指凡夫,因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之果报,又凡夫起变异而生邪见造恶,故称之)(异生之意即起异类之见、异类之烦恼,造异类之业,受异类之果、异类之生)(这边所说的十种,应该是指本经卷第八中的人趣有分十种)识心(对「心所法」而言,指六识或八识之心王)同样都是位于身体之内的,

纵使观如来青莲(即青色的莲花,其叶修广,青白分明,好像人的眼睛,所以拿来譬喻佛的眼睛)华眼,也都在佛面,而如今我观此浮根(=浮尘根,指眼球、外耳等肉团所形成之五根[指眼、耳、鼻、舌、身的五个感官外形器官],系扶助正根之五尘,其自身并无发识取境之作用)四尘(色尘、香尘、味尘、触尘)也都是在我面及身体外在的地方,由此推论可知,识心确实是在身体之内的。

异生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凡夫的别名因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的果报而生

异生
[佛光大辞典
梵语 prthag-jana。音译必栗托仡那。全称婆罗必栗托仡那(梵 bālaprthagjana,意译愚异生)。旧译为凡夫,新译为异生。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之果报;又凡夫起变异而生邪见造恶,故称异生。有关异生之语义,据大毘婆沙论卷四十五载,异生之意即起异类之见、异类之烦恼,造异类之业,受异类之果、异类之生。又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载,异有二义:()别异,谓圣者唯生于人天趣,而异生乃通于五趣。()变异,谓异生转变为邪见等。生,系生类之意,以异于圣人之生类,故称异生。〔大日经疏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参阅「凡夫」730、「婆罗必栗托仡那」4462p5151

异生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梵语波罗,旧曰凡夫,新曰异生。对圣者之称。谓无些少之断惑证理者。凡者常也。又,非一也,凡常而遮类多,故云凡夫。梵网经上曰:「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觉,号为卢舍那。」法华经曰:「凡夫浅识,深着五欲。」大威德陀罗尼经曰:「于生死迷惑流转,住不正道,故名凡夫。」佛性论曰:「凡夫以身见为性。」止观一曰:「凡者常也,亦非一也,席品多故。」大日经疏一曰:「凡夫者,正译应云异生。」

识心
[佛光大辞典
对「心所法」而言,指六识或八识之心王。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七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 p6699

【青莲
 (譬喻)梵语优钵罗Utpala,青色之莲华也。其叶修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眼目之相,故取以譬佛之眼。法华妙音品曰:「目如广大青莲华叶。」维摩经佛国品曰:「目净修广如青莲。」注「肇曰: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而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为喻也。
FROM:【佛学大辞典】

【青莲
 梵语优钵罗,即青色的莲花,其叶修广,青白分明,好像人的眼睛,所以拿来譬喻佛的眼睛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扶尘根
[佛光大辞典
指眼球、外耳等肉团所形成之五根外形器官,系扶助正根之五尘,其自身并无发识取境之作用,故称为扶尘根。又作扶根、浮根、扶根尘。五根具有扶根与正根,正根(又作胜义根)非生理机能,而是五根据以发生感觉认识作用之实体,乃依于扶根而立,取外界之境,发内界之识,其体清净微妙,为集合极微之四大而成,非肉眼可见,即指五官之神经。〔俱舍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二〕(参阅「胜义根」4866p2947

浮根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又曰扶尘根。五根有二种,在内正有发识取境之用者,名为胜义根。眼之如葡萄,耳之如卷叶,外形谓为浮根扶根或扶尘根。浮者浮虚不实之义也。楞严经一曰:「我观此浮根四尘祇在我面。」

五根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眼等五识所依的五种色根︰又名五色根,即眼根(caks!urindriya)、耳根(sotindri-ya)、鼻根(ghra^n!endriya)、舌根(ji-hvendriya)、身根(kayendriya)。眼根为眼识所依而见色,耳根为耳识所依而闻声,鼻根为鼻识所依而嗅香,舌根为舌识所依而尝味,身根为身识所依而觉触。若加意根,则称六根。
根有增上之义,此五者于事有增上作用,故名五根。依《五事毗婆沙论》卷上及《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二所说,此五根于四事为增上,故立为根。四事者︰(1)庄严身,若盲聋等缺眼、耳等五根,则身丑陋而人不喜见。(2)导养身,由眼、耳二根之见闻,能避险难,由鼻、舌、身三根之段食,能受用。(3)生识身,此五根能为所依,而发五识及相应之心所。(4)不共事,如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所触,各别取其境。
五根之体,依萨婆多部所说,有扶尘根与胜义根之别所谓扶尘根,或名扶根,为胜义根之所依处,乃扶护胜义根之根,即一般所说的眼、耳、鼻、舌、身等可以得见之肉团(眼球、外耳、鼻梁等),并非真正的根
胜义根,有发识取境之作用,其所依处为扶尘根,虽与扶尘根共为极微所成,然胜义根特以四大种所造的净色为体,是不可见有对之实有法,相当于现今吾人所说的神经,为真正的根。而大众部等则以色、香、味、触四尘为五根之体,以肉团为性,别无净色,不能取境,即直以扶尘根为五根。唯识大乘中,护法等诸师别立现行之净色为五根,而难陀等诸师则谓五根唯是种子而非现行之净色。
关于五根之取境,眼、耳二根取不至境,称离中知;鼻、舌、身三根取至境,称合中知。所谓离中知,谓眼能见远处之色,而不能观眼中之药;耳能闻远处之声,而不能闻逼于耳根之音。合中知,谓鼻、舌、身三根须根与境相接方能取,两者相离则不能取。又,鼻、舌、身三根唯取等量之境,眼、耳二根并取等量、不等量之境。即眼根时见毛端(小),时见大山(大),时见葡萄(等);耳根时闻蚊声(小),时闻雷声(大),时闻琴声(等),乃二根为离中知之故
五根之次第,有依所取境及所依处二说。依所取境者,眼、耳、鼻、舌四根所取之境(色、声、香、味)定是所造色,而身根的取境(触)是通能造的四大种及所造的轻、重、冷、饥等,以其所取之境或取能造、或取所造、或能所俱取等不定,故先说四根,后说身根。前四根中,鼻、舌二根不能取远境,故后说;眼根所取之境又较耳根远且速,故先说眼,后说耳;鼻根之用比舌根速且明,故先说鼻,后说舌。总此而立眼、耳、鼻、舌、身之次第。
依所依处(即扶尘根)者,五根所依处有上下,眼根居最上,故先说;耳、鼻、舌次之;身根由顶上至足下皆是,取其中央(脐边),故列于舌后。

【胜义根
  胜义根者,谓眼等六根,有增上胜力,能照境发识,以成根用,故名胜义。如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觉触,意能知法。是也。
FROM:【三藏法数】

四尘
[佛光大辞典
又作四微。指色尘、香尘、味尘、触尘。尘,梵语 artha,新译作境;为垢染众生心之义。()色尘,指青、黄等显色,及长、短、方、圆等形色。()香尘,指好、恶等之气味。()味尘,指甘、醋等之味。()触尘,指能造之地、水、火、风四大,及滑、涩等之性。
据俱舍论卷四所载,物质之最小单位「极微」形成之时,必须由四大及四尘等八事俱生,缺一法而不可,称为「八事俱生随一不减」。若加身根或声,称为九事俱生;再加眼根,则为十事俱生。并以四大为能造,四尘为所造;亦即以四大之相倚而造极微,由极微相聚而成色法。然依大众部之说,则于四尘之外,不立五根。此外,于诸经典中尚有多种异说。〔大毘婆沙论卷一二七、大智度论卷十八、成实论卷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参阅「四大」1649p1790

四尘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谓色聚中必与四大种俱生的四种色法。指色尘、香尘、味尘及触尘。又名四微。尘,是境的旧译,为垢染有情之意。《俱舍论》卷四云(大正2918b)︰「色聚极细立微聚名,为显更无细于此者。此在欲界无声无根,八事俱生随一不减。云何八事﹖谓四大种及四所造色、香、味、触。」其中,色尘指青黄等显色及长短方圆等形色;香尘指好恶等香;味尘指甘醋等味;触尘指能造之地水等四大与滑涩等性。由于声有间断,故不属于四尘之一。
依小乘之意,此四尘以极微为单位,而其极微均各具坚、湿、煖、动四大,亦即四尘之能集合而组成有形的物体时,四大中必有一者增长,如坚增长成为土石等,湿增长成为江河等,而产生种种不同的物体。又依唯识大乘之意,四尘对瓶、衣等假法为能依之实体;对四大则因增上与力之义成为所造。但若求能造与所造之亲因缘,则二者皆为第八识中各自的种子。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
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
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
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如今您安坐在如来讲堂里,那么,您现在去观祗陀林,是在哪里呢?

阿难回答:「此大重阁清净讲堂是在给孤园里的,现在若去观祗陀林的位置,它是在讲堂外面的。」

世尊又问:「那么,您如今在讲堂之中,是先看到了什么呢?

阿难说:「我在讲堂之中是先看到世尊您,其次是看到与会大众,如果是往外望出去看,才会看到祗陀林的。」

世尊又继续问:「您说您看到了祗陀林,那么,您是怎么样才看到的呢?

阿难说:「因为这个大讲堂的门窗是打开的,望出去看也是明朗清楚的,所以我身在讲堂中就可以远远望到外面的景色。」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世尊对阿难说:「若真的如您所说的,身在讲堂之中,门窗打开通达之后,就可以远远望到外面的林园,可是呢? 却也有众生同样身在这个讲堂之中,没有看到如来,却看到讲堂外的景色。」

阿难说:「世尊! 身在讲堂之中不见如来,却看到外面的林园泉池,这是不可能的事的。」

世尊说:「阿难! 其实您就是这样的例子,您的心灵一切明了,如果您现前当下所明了的这颗心真的是在身体之内的,那么必然会先了知()身体内部的,甚至于有众生是先看到身体所在之处才看到外面景物的,緃然不能见到自己身体内的心肝脾胃,那么,对于自己身体的爪生发长、筋转脉摇等种种变化,这些又怎么会知道呢? 对自己内部的都不清楚了,又怎么会知道外在的一切呢?
所以说,您说您这颗觉了能知之心是在身内,这是不成立的。」

合中知
[佛光大辞典
根与境二者必须直接而无间隔的接触,才能产生知觉,称为合中知。为「离中知」之对称。五根中,鼻、舌、身三根唯取所至之境,是为合中知;眼、耳二根则取不至之境,是为离中知;例如,鼻根取香境时,必须待香境接触于鼻根时方有香、臭等之知觉,而眼根取色境时,则不须待接触便能获知。〔俱舍论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二〕(参阅「五根」1493p2854

离中知
[佛光大辞典
为「合中知」之对称。眼、耳、意三根唯取不至之境,不直接与对象接触,能于远离之某种对象发生作用,谓之离中知。眼能见远处之色,而对于眼中之药等则不能睹;耳能闻远处音声,逼近耳根者则不能闻。反之,根与境须直接接触,才能产生知觉,称为合中知。如鼻根之于香境,待香微接于鼻根,始能知觉;舌、身二根亦然。(参阅「合中知」2265p6713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9-7 19: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7 19:24 编辑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
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
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阿难向世尊五体投地行跪拜礼,接着说:「我现在听闻到世尊如是的法(心不在身内),才明白到原来我的心是位在身体之外,这是为什么呢?
譬如在室内开灯,这个灯的光亮必定先照室内,接着从这个室内的门,最后才渐渐可能扩大至外面的庭园角落,是有一定的顺序的。 一切众生不见身中而只见身外,这就好比说灯光位在室外就不能照室内,是这样的意思的,这样的义理是很清楚明了而无疑惑的,是否也跟世尊您刚才所说的意思是相同的呢?

世尊告诉阿难:「这些与会的大比丘等众,刚才跟随着我在室罗筏城,在城中依着一家一家的托鉢乞食进食后才返回精舍的,如今我也已吃过斋食,也吃饱了,那么,您看这些比丘,一个人在吃的时侯,其他的人是否也会饱呢?

阿难回答:「世尊! 其他人是不会因此而吃饱的,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比丘众,虽然同样都是阿罗汉,可是每个人的身躯及性命还是不同的,怎么可能一人吃就能令其他人都吃饱呢?

世尊告诉阿难:「如果您的那颗觉了知见之心真的在身外的话,身和心都在外面,这两者自然亙不相干,那么,心所感知的,身就不能觉;若有觉在身,心就不能知。 我现在就展示兜罗绵手(指手足柔软似兜罗绵)给您看,那么,当您的眼睛见到时,心是否有在起分别作用呢?

阿难回答:「有的,世尊!

世尊告诉阿难:「既然是这样,如果身心亙知者,那又怎么可能是在身外呢? 所以说,您说您那颗觉了能知之心是在身外,这是不成立的。」


稽首
[佛光大辞典
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着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着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着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 p6117

抟食
[佛光大辞典
又作揣食、段食。四食之一,九食之一。段食有粗细两种,如饭、面等为粗食,酥油、香气及诸饮料等为细食。又泛指一切欲界之食物。〔俱舍论卷十、成实论卷二〕(参阅「四食」1741p5814

抟食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1.物质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食物为抟食。「抟」读音同「团」。
2.物质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食物为抟食。「抟」读音同「团」。又译为「揣食」、「麁抟食」。本经提到的「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合称「四食」,是四类能长养身心(五阴)的食物。
3.进食。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为抟食。「抟」读音同「团」。

兜罗
[佛光大辞典
梵语 tūla,巴利语同。又作堵罗、妒罗、蠹罗、兜罗绵、兜罗贮。意译绵、细绵。乃总称草木所生之花絮。种类颇多,四分律卷十九列举白杨树华、杨柳华、蒲台三种;五分律卷九列举柳华、白杨华、蒲梨华、睒婆华等四种;十诵律卷十八列举柳华、白杨华、阿鸠罗华、波鸠罗华、鸠舍罗华、间闍华、波波闍华、杂摩华等八种。惟俱舍论光记卷十一、翻译名义集卷七等,均以兜罗为树名,谓兜罗绵为兜罗树所生之绵,如柳絮。又佛八十种相好之一,即手足柔软似兜罗绵。〔大般若经卷三一一众喻品、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九、俱舍论卷十一、摩诃止观卷五上、慧琳音义卷六十四〕 p4389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9-7 22: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14楼 ~ 15  用时,2小时15分钟)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佛言:处今何在。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学习解说】
虽然阿难前面所说的都不对,但他还是不放弃,继续去找心在哪里。

阿难对世尊说:「世尊! 如世尊您方才所说的,既然看不见身内,心就不居住在身内,而身与心是亙知者的关系,照理说应该不会分离,所以说心也不应该在身外,既然如此,我现在透过思维,终于知道心在哪里了。」

世尊问:「说说看,心在哪里呢?

阿难说:「这颗了知之心,既然不知身内却能见外,如同我现在所思索的,那就一定是潜伏在根里,就好比说,有人取琉璃碗覆盖在自己的两眼上,虽然眼睛有跟琉璃碗相合在一起但却不因此有障碍(因为琉璃碗是透明的),睛睛还是可以看的到外在的一切人事物,随着(眼根)所见到的,心随即起分别作用。 而我这颗觉了能知之心不能够见身内,这是因为它潜伏在根内,至于起分别明了的作用是对外而无障碍,也是因为它潜伏在根内的缘故。」

世尊就问阿难:「如果真的像您所说的,心潜伏在根内就像琉璃碗覆盖的性质一样,那么,那个人应当以这样的琉璃笼眼,当见到山河大地时,也就会同时见到琉璃,这样说对不对呢?

阿难回答:「世尊! 是的,那个人应当就会透过这个琉璃笼眼而见到琉璃。」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
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世尊对阿难说:「假若您的心是跟琉璃相合的,当见到山河大地时,为何却没有同时见到自己的眼睛呢?  如果真的见到自己的眼睛,就表示眼睛也是等同外境的,若眼睛是属于外境的,那就表示没有和自己的心跟随在一起,既然眼睛和心没有在一起,又怎么可以说心是潜伏在根内而可以起分别的作用呢?

反之,若是不能见到自己的眼睛,又怎么可以说这颗了知之心是潜伏在根内的如同琉璃相合在一起呢?

所以说,您说这颗觉了能知之心是潜伏在根里的,就像琉璃碗相合的譬喻一样,这根本就是不成立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16#
 楼主| 发表于 2023-9-8 23: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9 21:09 编辑

(3 + 16  用时,2小时)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
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
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学习解说】
阿难对世尊说:「世尊! 在听闻您前面所说的法(心不在身内、身外,也不潜伏根里)之后,我似乎有懂了,于是我现在有作另一种的思惟,
众生的身体,有五脏六腑的是位在身体里面,而窍穴(孔穴,像人体的耳、目、鼻、口等器官)是身体对外的,因此,若有隐藏的则为阴暗不明,若是有孔穴的则为明亮可见。
如今我面对着世尊,当张开眼睛见到光明时,称之为见外;闭着眼睛见到黑暗时,称之为见内,这样推理的对不对呢?  (阿难的意思应该是指,心可以在内也可以在外,以[开则明,心在外]和[合则暗,心在内]来作区分)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
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当您闭眼见到黑暗之时,此暗境界是与您的眼根亙相对着的吗? 或是没有相对的呢?
若与您的眼根是亙相对着的,黑暗就在眼前,就表示眼根是可以旋转向内转动的,这么说是不合常理的,怎么可以说是见内呢?  

若真的可以见内的话,假设您处在一个暗室之中,此室没有日光、月光或灯光,您在此室中所看到的都是一片黑暗,那一片黑暗全都是您的五脏六腑,这怎么可能呢?

又假设,若没有与您的眼根亙相对着的,那又如何能够见到呢?

若是眼根与境两者分离且不是对外所见,而是在内相对所成的,那么,闭眼见暗,什么都看不到,名为身中;张眼见明,什么都可以见到,但为何却不能见到自己的脸呢?

若是不能见到自己的脸,就表示眼根没办法看到近的,却可以看到远的,在内相对这个说法就不能成立了,

若是真的可以见到自己的脸,那您这颗了知之心与眼根就是在虚空之中了,那又怎么可能在内呢?

若您的心与眼根都在虚空之中,那这颗心与眼根就不属于您身体的一部份,当您面对如来的时侯,那就是属于如来的,

又假设是属于如来的,如今如来(的眼根[眼根1])见到您的脸,也可以同时感知到您的身体,而您的眼根[眼根2]也已知,身合非觉,表示这个觉未必是从所属的这个身体而来的,也可能是由眼根,必定如您所说的身体和眼根有两种觉,那照理说应该就有两种知,也就是说,您日后成佛之时,您单单一个身体应该就会成就两个佛。

因此,由以上可知,您所说见暗名见内者,这是不成立的。」


窍穴
[百度百科
孔穴,与腧穴同义。《圣济总录》:今于逐脉之下,载其经穴,与其病症,兼及浮络经筋之病,共爲一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9-9 22: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学习解说】
阿难又继续发表他的新见解。

阿难对世尊说:「世尊以前为四众弟子开示的时侯,我最常听到的就是: ”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所以现在我这么如此在思惟法义时,就突然想到,这个思惟的体性其实就是我的心性,随着所契合之处,心则随之而有,所以这个心并不是在内、在外或在中间的。」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
是心无体,则无所合。
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
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您现在所说的,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契合之处,心随之而有,
然而,如果这颗心没有一个真实的体,那就没有所谓的契合这种事,

如果没有实体而却能契合的话,那么十九界就因七尘而契合(最多只有十八界,最多只有六尘,意思就是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根本就是没有道理的事。

如果有实体的话,这就像您用自己的手去打自己的身体的时侯,您的那颗所了知之心,是从内生起的?还是从外进入的呢?  
倘若是从内生起的,那就会在身体感知之后,这个见就必须返回(归位)到身中才对;若是从外而来的,既然是从外来的,那就会先碰面见到才对。」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学习解说】
阿难说:「我所说的,”见”是指用眼根见到,知道是指心知道而不是眼根知道,见到和知道是不同的。」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
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
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世尊说:「若用眼就能够见到的话,那么您在室中,还能见到门吗?  假设一个死去的人,但他的眼睛还存在着,如果真的像您所说的,那他的眼睛还是可以见到东西的,若真的可以见到东西,又怎么可以说这个人已经死去了呢?

阿难! 再者,您的那颗觉了能知之心,若真的有实体的话,那是一体的呢? 还是有多体的呢?  如今心在您的身中,这个心是遍布全身的吗?  还是没有遍布全身的呢?

如果只有一体的话,那您以手去打一肢时,您四肢应该都会有知觉才对,若四肢都有知觉,那就表示这个打是无所不在的;如果去打一个指定的部位,若只有那个部位有感觉,那么,一体的说法自然就不成立。

如果是有多体的话,就表示有很多人,那么,哪一个体才是真实的您呢?

又再者,倘若心是遍布全身的话,这就如同前面所讲的打(一体),是同一个道理的。

若没有遍布全身的话,当您触摸自己的头部,接着又触摸到您的脚,照理说应该只有头部有感觉,脚应该不会有知觉才对,可是可是在事实上您不是如此的。

因此,应当要明了,您所说的,随所契合之处,心随之而有,这是不成立的。」


十九界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此犹言六蕴十三处,譬无法而言之也。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七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譬喻)色等之六境,谓之六尘。尘法极于六,无第七尘。故喻无法为七尘。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

二十九有
(名数)如言六阴十三入十九界,谓事物之绝无也。初果圣者以二十八有为极度,无第二十九有。十住毘婆沙论一曰:「人得须陀洹道(即初果),善闭三恶道门。见法入法得法,住坚牢法不可倾动。究竟至涅槃,断见谛所断法故心大欢喜,设使睡眠懒惰不至二十九有。」
(名数)二十九生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9-9 23: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17楼 ~ 18  用时,2小时40分钟)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
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学习解说】
阿难继续用头脑思索着,接着对世尊说:「世尊! 我曾经听闻到您和文殊师利菩萨等法王子谈实相时,那时世尊也有说”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就我自己现在对这段法义所思惟了解的,就是说: 在内则见不到五脏六腑,什么都看不到,在外则根境不相知,
因为若心在内见不到则表示无知,心在内的说法就不成立;因为身心相知才有一念心起,如果心在外也是没道理可言的,如今知道相知的缘故,又则内无所见,那么这样推论起来,这颗心应当在中间才对。」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
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学习解说】
世尊说:「您现在所说的中间,这个中间应当是个很明确的地方,有一定的位置,如今您推论心是在中间,那么,您所谓的中间到底是在哪里呢? 是在身体外的某处吗? 还是在身体呢?

如果心是在身体,在身体边缘处那就不是在中间,若在中间那就等同于体内;

如果心是在身体外,那么,所谓”身体外”的定义,是否有所标识可供辨别呢? 如果没有标识可供办别,没有标识,那就等同于没有,就表示这样的位置是不存在的;倘若有标识可供辨别,那这个标识是绝对一定的吗? 还是会随时有变化的呢?

这是为什么呢? 就比如说,有人以某个标识为判断标准,若说依照标识这样判断是在中间,可是,如果从东边看过去就是西边,从南边看过去就是北边,也就是说,从不同的方向看过去就有不同的答案,在判断上既然会造成混淆不清的情况,那么,这颗心应该也是杂乱的。」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学习解说】
阿难解释说:「我所说的中间并不是这两种,如同世尊以前所教导的”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见到时产生了分别,而色尘是无知的,识生其中,这就是心所在的地方。」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世尊说:「如果您的心是在根尘之中,那么,这样的心体,是同时兼具根尘两者吗? 或者是没有兼具两者的呢?

倘若心是兼具根尘两者的话,物和体应当是杂乱的,物非体知,这是因为根有知,尘无知,也就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这样又怎么可以说心是在中间呢?  

兼具根尘两者若不成立,就不是根尘的知或不知的问题了,就表示心是没有体性的,所谓的中间又有哪个是它的相貌呢?

因此,您所说的心在中间,这是不成立的。」


根尘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六根与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

根尘
[佛光大辞典
又作根境。乃五根与五尘,或六根与六尘之并称。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称为根,乃认识对象之器官根之所取者,称为尘(亦称境),乃所认识之对象。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加上「意」则称六根;五尘即色、声、香、味、触,加上「法」则称六尘。根尘二字并举,犹如主观、客观之并列,含有相依又相对立之意。俱舍论卷十(大二九‧五二中):「虽有根境不发于识,而无有识不托根境。」此外,六根六境合之,称为十二处、十二入。(参阅「根」4131p4139

根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根为眼等之六根。眼等所对之色等六境曰尘。止观一下曰:「根尘相对,一念心起。」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9-10 21: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0 21:43 编辑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着,名之为心。则我无着,名为心不。
【学习解说】
阿难对世尊说:「世尊! 我过去见到您与大目犍连、须菩提、富楼那及舍利弗这四大弟子,共转法轮(教说正法,众生辗转奉行传授),记得您经常说到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着,名之为心,所以照这么说,无着(无执着于事物之念)就是名之为心,这样说对吗?


转法轮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摧一切的烦恼,叫做法轮,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

转法轮
[阿含辞典(庄春江)
教说正法,众生辗转奉行传授,就如同轮子被转动了,持续转动一样。

【无着】
 1没有执着的意思2.菩萨名,佛灭九百年间出生于健陀罗国(在克什米尔之西),先从弥沙塞部出家,后信大乘,每夜升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瑜伽师地论,白天则对大众开示,为法相宗之祖。
FROM:【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无着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无执着于事物之念也。

【无着
  无著者,谓阿难被佛征诘,心不在中间。则又计之,一切无着,名之为心。佛又问云:汝言不著名为心者,如世间虚空水陆飞行,一切物象,汝心不着。此等物象,为有为无。若言无者,则同龟毛兔角,云何更有不着之物,而言不着。若言有者,物在则心亦在,云何无着。故云一切无着,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FROM:【三藏法数】

【无着
  凡夫轮转,原处处着故,圣者不着,故不受轮转。
FROM:【佛学次第统编】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
无相则无,非无即相,相有则在,云何无着。
是故应知,一切无着,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世尊慈悲告诉阿难:「您说这颗能够觉知了别的心性,是没有一个指定的处所,没有所谓的位置可言,那么,世间虚空水陆飞行,乃至种种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这一切种种的名称是有的,但如今您却说这颗心是一切都不着的,既然如此,那这些物象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

如果没有的话,那就是仅有其名而无其实,所以这么说是根本完全就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又如何着或不着呢?

如果有[不着],就表示有这颗心在作用,还是有物象存在,那就不可以称之为没有,

再者,如果没有相状(或表相)就没有,这不是说没有就能够显示其存在,也就是说相状(表相)能显示其存在,所以相有则在,因此,怎么可以说无着呢?

因此,您说一切无着就是那颗能够觉知了别的心性,这是不成立的。」


觉知
[阿含辞典(庄春江)
感受而知道(如「看到」、「听到」等);觉察而知道;体会。

龟毛兔角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ㄍㄨㄟ ㄇㄠˊ ㄊㄨˋ ㄐㄧㄠˇ, 佛教用语。龟没有毛,兔没有角。仅有其名而无其实。佛典常用以譬喻空理。《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

龟毛兔角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佛典中常见之譬喻。指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按,龟本无毛,然龟游水中时,身沾水藻,人视之,乃有误认水藻为龟毛者。又,兔亦无角,然直竖之长耳亦有被误认为兔角之时。经论中常用以比喻凡夫之妄执实我实法。盖凡夫常将因缘所成之假有法,妄执为实有之故。如《成实论》卷四阐明「过去、未来之法无体」时云(大正32271c)︰「无谓过去、未来,兔角、龟毛、蛇足、风色,赤盐香等。」又,《大智度论》卷一云(大正2561a)︰「一切种、一切时、一切法门中,求不可得。譬如兔角、龟毛常无。」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2023-9-10 22: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0 22:33 编辑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婬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学习解说】
当时,阿难就在大众中从座位上站起来,偏袒右肩(披着袈裟时袒露右肩,覆盖左肩,表示尊敬之礼法),右膝着地,合掌对世尊恭敬的说:「我是世尊您最小之堂弟,承蒙世尊您的慈悲及爱护,虽然如今我已出家了,但仍然很依赖世尊且盼获得您的怜爱疼惜,虽然我号称多闻第一,但至今尚未证得无漏,以致不能折伏外道所施加的娑毗罗咒,遭对方的邪咒所转,以致陷于婬室,这是由于不知真如实际所指,因此,恳请世尊大慈哀怜悲悯,为我们开示奢摩他修学之路,也令所有的阐提(这边是指[断善阐提],也就是不信因果,造五逆十恶,断诸善根,坠入阿鼻地狱的人,此种人极难成佛)都能够破除恶见。」

阿难说完之后,五体投地,和所有的与会大众,都在迫切地渴盼仰望及等待,希望能亲自听闻世尊的开示教诲。


偏袒右肩
[佛光大辞典
梵语 ekājsam uttarāsavgaj krtvā ,巴利语 ekajsaj uttarāsavgaj karoti。又作偏露右肩、偏袒一肩、偏露一膊。略称偏袒。为「通肩」一词之相对语。即披着袈裟时袒露右肩,覆盖左肩。原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佛教沿用之,即于比丘拜见佛陀或问讯师僧时,须偏袒,以从事拂床、洒扫等工作,故偏袒右肩即意谓便于服劳、听令使役,亦即以偏袒为敬礼之标帜。

真际
[佛光大辞典
即真如实际之略称断绝相对差别之相,呈现平等一如的真如法性之理体。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观如来品(大八‧八三五中):「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无二无别。」〔维摩诘所说经卷下〕

【真际】
 (术语)真言之边际,即至极之义,空平等之真性也。仁王经上曰:「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维摩经阿[@(/(*品曰:「非有相非无相,同真际等法性。」楞严经一曰:「不能折伏娑毘罗咒,为彼所转溺于婬舍,当由不知真际所指。」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阐提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有二种:一、不信因果,造五逆十恶,断诸善根,坠入阿鼻地狱的人,此种人极难成佛,名断善阐提;二、大悲菩萨,发一切众生成佛,然后成佛之愿,因众生至多,时间至久,故此种菩萨,亦极难成佛,名大悲阐提。通常所指的一阐提人,多数是指断善阐提

阐提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一阐提之略。不成佛之义也。此有二种:一断善阐提,起大邪见而断一切之善根者。二,大悲阐提,菩萨有大悲心,欲度尽一切众生而成佛,众生无尽,故已毕竟无成佛之期者。见一阐提条。楞伽经一曰:「一阐提有二种:一者舍一切善根,及于无始众生发愿。」止观六曰:「阐提有心,犹可作佛。二乘灭智,心不可生。」

弥戾车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名)Mleccha,华言恶见。见蜜利车条。

弥戾车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居住于古印度边地,而被视为素质卑劣之种族。又作弥离车、弥[HK1233-4]车、篾戾车、篾隶车、蜜利车、蜜列车、宜例车、毕[HK666-5]蹉。意译边地、边夷无所知者、卑贱、下贱种、垢浊种、乐垢秽、乐作恶业、恶中恶,或奴中奴。
《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云(大正11516a)︰「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弥戾车如是等处。」《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云(大正27918a)︰「其无法者生在达絮、篾戾车中,性皆顽嚚,憎贱佛法,相与合纵,从西侵食渐入印度,转至东方。」可知弥戾车被视为素性顽劣、好恶行,并憎贱佛法之种族。

弥戾车
[佛光大辞典
梵名 Mleccha。指边地之卑贱种族。又作弥离车、篾隶车、蜜列车、宜例车、毕嘌蹉。意译边地、边夷无所知者、卑贱、下贱种、垢浊种、恶中恶、奴中奴。梵语原意为言语不分明者,如我国所谓南蛮鴃舌之人;引申指顽愚卑贱、憎恶佛法之种族,相传该族居于印度西方或北方。如大毘婆沙论卷一二一及卷一八三谓,此族居于印度西方。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谓,此族在北印度滥波国以北。〔十诵律卷二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二十、瑜伽论记卷六上、续高僧傅卷四、慧琳音义卷二〕 p6417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学习解说】
此时,世尊从他的面容放出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一时俱照十方恒河沙诸佛世界,大地六种震动(六种地震的方式,包含六种方向: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以及六种现象:动、涌、震、击、吼、爆)也随之出现,

如是十方数不尽的诸佛世界一时开显现前,以佛的威神力使令诸世界合成为一界,在这个一界中所有的一切诸大菩萨,也全都来到世尊所在的这个国土,个个恭敬合掌承听。


【面门】
 (杂名)有三释:或云口,或云面颜,或云鼻下与口上之中间。唐华严经一曰:「即于面门众齿之间,放佛剎微尘数光明。」涅槃经一曰:「从其面门放种种光。」临济录曰:「有一无位真人在汝面门出入。」探玄记三曰:「面门者诸德有三释:一云是口,一云是面之正容,非别口也。光统师云:鼻下口上中间是也。(中略)今释,依梵语称面及口并门。悉名目佉(Mukha),是故翻此为面门也,故知此中通举其事。」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面门
[佛光大辞典
梵语 mukha。有三释:()指口,()指面之正容,()指鼻下与口上之间。北本涅槃经卷一(大一二‧三六五下):「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大三五‧一五一中):「面门者,诸德有三释。(中略)今释依梵语,称面及口并门悉名目佉(梵 mukha),是故翻此目佉为面门也。故知此中通举其事。」〔八十华严经卷一〕 p3988

地动瑞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法华经六瑞之一。佛将说法华经,地神感之,震动大地。二序品曰:「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六种震动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大地震动,有三种的六种,即一、为动之六时,即佛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二、为动之六方,即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三、为动之六相,即动、涌、震、击、吼、爆。当地动时,吾人如小儿卧摇篮中,不觉篮动,惟觉舒服,故地动是表示祥瑞,而且此六种震动,只有天眼通的人才能知见,凡夫则毫不知情。

六种震动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大地震动的六种相状。又称六变震动或六反震动,略称六震或六动。依佛典所载,在释尊诞生、成道、说法或如来出现时,大地皆有六种震动。《无量寿经》卷上(大正12265c)︰「从右[HK2073-8]生,现行七步,光明显曜,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震动。」新译《华严经》卷十六(大正1085c)︰「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一万佛剎,微尘数世界六种震动。」

六种震动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六种地震的方式,包含六种方向: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以及六种现象:动、涌、震、击、吼、爆(前三个形容动态,后三个形容声响)。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1-1 09:05 , Processed in 0.1223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