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淨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淨慧],学习《楞严经》卷第十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21#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 23: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19楼 ~ 21  用时,约1小时20分钟)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若于圆明,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归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归无归执。
无想天中诸舜若多,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
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断灭种。
学习解说
在持续修习正定三摩地过程中的这个善男子,由于破除了行阴,而接着进入了识阴的境界,已经灭了行阴的生灭流动之相,然而,于寂灭的精妙却还没有圆满。
这个时侯,这个修行人于圆明,想要把它虚化掉,也想把群尘全都给灭除,如此以永灭来作为自己归依之处,认为这个就是胜解了,那么,这个修行人就堕入了归无归执,
就成了无想天中和虚空神的伴侣,迷失了佛菩提,亡失佛法的正知见。
这就是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
这些违背且远离了佛法的圆通,也违背了涅槃之道,而生成断灭的种性了。


虚空神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神名)梵语舜若多Śūnyata,译曰虚空神。主空之神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22#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 22: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若于圆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圆,长不倾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贪非贪执。
诸阿斯陀求长命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是名第七执着命元,立固妄因,趣长劳果。
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种。
学习解说
在持续修习正定三摩地过程中的这个善男子,由于破除了行阴,而接着进入了识阴的境界,已经灭了行阴的生灭流动之相,然而,于寂灭的精妙却还没有圆满。
这个时侯,这个修行人在识阴当中见到了圆满常住,就会想要让自己的色身也能够一样坚固且常住,同样也能精微圆满,于是就追求色身长寿,认为这个就是胜解了,那么,这个修行人就堕入了贪非贪执,
就成了阿斯陀求长命的伴侣,迷失了佛菩提,亡失佛法的正知见。
这就是第执着寿的根元,安立这个固守色身的妄因,而妄想追求长命不死的果报
这些违背且远离了佛法的圆通,也违背了涅槃之道,而生成妄想延长寿命的种性了。


【阿斯陀
  或云阿夷,此翻无比,又翻端正。大论云:阿私陀仙,白净饭王言:我以天耳,闻诸天鬼神说,净饭王生子,有佛身相,故来请见。王大欢喜,敕诸侍人,将太子出。侍人答王:太子小睡。时阿私陀言:圣王!常警一切,施以甘露,不应睡也。即从座起,诣太子所。抱着臂上,上下相之。相已涕零,不能自胜。王大不悦,问相师曰:有何不祥,涕泣如是?仙人答言:假使天雨金刚大山,不能动其一毛,岂有不祥?太子必当作佛。我今年暮,当生无色天上,不得见佛,不闻其法,故自悲伤耳。
FROM:【翻译名义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23#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 22: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10-4 09:01 编辑

(22楼 + 23  用时,约1小时)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便于此际坐莲华宫,广化七珍,多增宝媛。恣纵其心生胜解者,
是人则堕真无真执。
咤枳迦罗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是名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
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种。
学习解说
在持续修习正定三摩地过程中的这个善男子,由于破除了行阴,而接着进入了识阴的境界,已经灭了行阴的生灭流动之相,然而,于寂灭的精妙却还没有圆满。
这个时侯,这个修行人观察到命元是互通的,他却选择留在尘劳之中,唯恐自己的命元会有消失殆尽的一天,于是就开始坐拥莲华宫,广泛地变化出七种珍宝,还有很多的美女,放纵自己的内心,恣意地享受,以为这样就可以保有自己的命元如此,认为这个就是胜解了,那么,这个修行人就堕入了真无真执,
就成了咤枳(译结缚)迦罗(译我所作)这两类天魔的伴侣,迷失了佛菩提,亡失佛法的正知见。
这就是第发邪思因,立炽尘果,
这些违背且远离了佛法的圆通,也违背了涅槃之道,而生成天魔的种性了。


咤枳迦罗
[三菩提
基本解释
两类天魔。咤枳译结缚,迦罗译我所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24#
 楼主| 发表于 2021-10-4 05: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10-4 05:19 编辑

二者皆以三界尘劳结缚,为其所作;以其能变化欲境,结缚众生故。
学习解说
两类天魔(咤枳和迦罗)皆以三界的尘垢劳恼来系缚众生的身心,令不得解脱及出离生死,
也就是天魔以尘劳当作他们生命延续的根本,他们以为这样自己的命元就可以永久保存下去(因害怕生命消灭的心理),因此他们就大作尘劳之事,
不仅如此,他们还想要增加他们的魔子魔孙的数量,续续繁衍、壮大其势力,所以就变化出种种欲望的境界来系缚众生的身心。


尘劳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烦恼之异名。贪瞋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维摩慧远疏曰:「烦恼坌污,名之为尘。彼能劳乱,说以为劳。」长水楞严疏一上曰:「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止观一曰:「尘劳即是菩提。」

尘劳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烦恼」之异称。意为尘垢劳恼指凡夫为世尘所垢染而身心劳乱。宗密《圆觉经疏钞》以二义解释云︰(1)尘为六尘境界,由其境界令心起烦恼而劳倦,故称烦恼为尘劳;(2)「尘」指污心,「劳」指勤苦,烦恼能污心且令勤苦,故名。此外,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上云(大正3796c)︰「五欲境界,有能尘坌,劳乱众生,名曰尘劳。」
〔参考资料〕 《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梵网六十二见经》;《大方等如来藏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

【结缚
 (术语)烦恼之异名。系缚心身不使解脱出离之义。维摩经佛国品曰:「稽首能断众结缚。」无量寿经下曰:「烦恼结缚,无有解已。」
FROM:【佛学大辞典】

结缚
[佛光阿含藏
结缚(sajyojana)(),烦恼之异名,因烦恼能系缚我人身心,使不得解脱,不得出离生死


相关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25#
 楼主| 发表于 2021-10-4 07: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于命明中分别精麤,疏决真伪,因果相酬,唯求感应,背清净道。
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声闻。
诸无闻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是名第九圆精应心,成趣寂果。
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缠空种。
学习解说
在持续修习正定三摩地过程中的这个善男子,由于破除了行阴,而接着进入了识阴的境界,已经灭了行阴的生灭流动之相,然而,于寂灭的精妙却还没有圆满。
这个时侯,这个修行人于命元的显现中去判断分别哪些是精微或粗糙,也厘清哪个是真实或虚妄,然后,他作出了一个邪思的见解,认为这些皆不离开因果业报的范畴内,所以就只求感应之事,以为这样才相应,但这反而违背了佛法的清净之道,
也就是所谓的,见苦断集而摒弃,证灭修道而欣羡,当居处在灭这种寂静的状态时,误认为自己的境界已经很高了,其实是得少为足,于是就不再继续精进修行,认为这个就是胜解了,那么,这个修行人就堕入了定性声闻(惟习声闻之因,而证声闻之果,更不进求佛道)
就成了无闻(无正闻慧)这种增上慢(未得未证而自认为已得已证)的伴侣,迷失了佛菩提,亡失佛法的正知见。
这就是第圆精应心,成为只静之果,
这些违背且远离了佛法的圆通,也违背了涅槃之道,而生成缠绕于空的种性了。


增上慢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未得未证而自认为已得已证。

疏决
1.亦作"踈决"2.疏浚;开通。 3.清理判决。
© 汉典

相酬
1.唱和;酬对。 2.报答;酬谢。
© 汉典

【定性声闻
  因果不易,名曰定性,闻佛声教而得觉悟名曰声闻,谓惟习声闻之因,而证声闻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声闻也。
FROM:【三藏法数】

【定性二乘
 (术语)定性声闻与定性缘觉也,即五性中之前二性。
FROM:【佛学大辞典】

【定性
 (术语)在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各具唯一种子之众生曰定性,具二种或三种之众生曰不定性总不具三乘之无漏种子,但有人天之有漏种子者,曰无种性。定性之中有三性,加以不定性无种性,则为五性,即法相宗所立之五性各别是也。
FROM:【佛学大辞典】

【定性
 指只有声闻或缘觉或菩萨之一种种子的众生,如果兼具二种或三种之种子的众生则叫做不定性,如果完全没有三乘之无漏种子,而只有人天之有漏种子的众生又叫做无种性。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种性
 各种的根性。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种性
  「二种性」楞伽经云二种性: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圣种性 谓声闻观五阴苦空,厌恶生死,忻求涅槃,则成声闻种性。缘觉观五阴缘起,修远离行,则成缘觉种性。佛即觉了五阴等法本来空寂,无生无灭,三惑俱遣,众德悉备,则成佛种性。经中不言菩萨种性者,菩萨所修之行,即成佛之种性,故不言也。
  二、愚夫种性 谓愚痴凡夫,于五阴诸法,及世间事,种种妄想分别,非有为有,无常计常,随事执着,则成愚夫种性也。
  「六种性」璎珞本业经云六种性:种性者,种别性分也。种即种子,有发生之义。性即性分,乃自分不改之义。璎珞经对别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而论,故有六种性。然性通六位,种局在因,故前之四位名种,等觉虽在因,然胜前得称为觉,故不言种也。
  一、习种性 谓十住菩萨,研习空观,破见思惑,故名习种性。
  二、性种性 谓十行菩萨,虽证本性真空之理,不住于空,而能分别一切诸法,化诸众生,故名性种性。
  三、道种性 谓十回向菩萨,因修中道妙观,通达一切佛法,故名道种性。
  四、圣种性 谓前诸位,皆名贤位,十地菩萨,由修中道妙道,破无明惑,证入圣地,故名圣种性。
  五、等觉性 谓望后妙觉,犹如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是名等觉性。
  六、妙觉性 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
FROM:【佛学次第统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26#
 楼主| 发表于 2021-10-4 08: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24楼 ~ 26  用时,约1小时50分钟)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辟支
诸缘独伦不回心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是名第十圆觉曶心,成湛明果。
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学习解说
在持续修习正定三摩地过程中的这个善男子,由于破除了行阴,而接着进入了识阴的境界,已经灭了行阴的生灭流动之相,然而,于寂灭的精妙却还没有圆满。
这个时侯,这个修行人于圆融中的清净觉明,发研其中的深入微妙,误以为自己已达到了涅槃的境界,于是就不再继续精进修行,认为这个就是胜解了,那么,这个修行人就堕入了定性辟支
就成了缘觉独觉这类不回心向大菩提的同类,成为他们的伴侣,迷失了佛菩提,亡失佛法的正知见。
这就是第圆觉曶心,成湛明果,
这些违背且远离了佛法的圆通,也违背了涅槃之道,而生成有觉性圆明但不接受教化趣向涅槃的种性了。


五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法相宗所立。一切众生之机类,分为五性,而定成佛不成佛:
一、定性声闻,有可开阿罗汉果之无漏种子者。
二、定性缘觉,有可开辟支佛果之无漏种子者。
三、定性菩萨,有可开佛果之无漏种子者。
四、不定性,有二种三种之无漏种子者。此中有四种:一、菩萨声闻不定,有佛果与罗汉果之二种子者。二、菩萨缘觉不定,有佛果与辟支佛之二种子者。三、声闻缘觉不定,有罗汉果与辟支佛之二种子者。四、声闻缘觉菩萨不定,有罗汉果与辟支佛与佛果之三种子者。
五、无性,无三乘之无漏种子,但有可开人天果之有漏种子者。
如此五性各别,故谓之为三无二有。以配于法华经之三草二木。详见三草二木条。三无者:谓定性声闻与定性缘觉与无性之三种,无佛种子而毕竟无成佛也。二有者:言定性菩萨与不定性之一分,以有佛种子而必可成佛也。
此五性各别之法门,为一宗之眼目,与华严天台之一乘家对抗者。玄奘慈恩于此,最为尽力。宋僧传四(窥基传)曰:「奘曰:五性宗法,唯汝流通,他人则否。」见唯识枢要上本,义林章一末诸乘章,法华玄赞一,同学钞一之二。

五性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法相宗将一切众生的根机,分为五类,叫做五性。一、有可修成阿罗汉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声闻。二、有可修成辟支佛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缘觉。三、有可修成佛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菩萨。四、兼有以上二种或三种的无漏种子,则将来所证之位,遇缘成熟,并不一定证何种果者,名不定性。五、并无以上三乘的无漏种子,但有可修成人天果的有漏种子者,名为无性。

独觉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又名缘觉,或辟支佛,是于无佛之世靠自己觉悟的力量而脱离生死的人。



◎ 相关补充:

【以下经文节录自~ 道行般若经卷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佛言:「设使新学菩萨,与恶师相得相随,或恐或怖;与善师相得相随,不恐不怖。」


须菩提言:「何所菩萨恶师者,当何以知之?」

佛言:「其人不尊重摩诃般若波罗蜜者,教人弃舍去远离菩萨心,反教学诸杂经,随杂经心喜乐,复教学余经,若阿罗汉、辟支佛道法,教学是事,劝乃令讽诵,为说魔事魔因行坏败菩萨,为种种说生死勤苦,言:『菩萨道不可得。』是故菩萨恶师。」

(注: 楞严经第十卷上说: 小乘果位阿罗汉、辟支佛,如果不转发大乘菩提心,就是50阴魔的最后两种魔

讽诵就是读诵)】(详见 什么是恶师?什么是善师? ~ 道行般若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10-5 23: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10-5 23:32 编辑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涂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阴用心交互,故生斯位。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将为毕竟所归宁地。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大妄语成,外道邪魔所感业终,堕无间狱。声闻缘觉,不成增进。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沈孽保绥哀救,销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歧路。
【学习解说】
阿难! 上面十种在修习正定三摩提的过程中所生起狂乱邪思的见解,这都是由于心依止于迷惑,而于尚未圆满修证中却心生满足,皆是识阴用心交亙而出现的,所以才有这十种识阴魔境。

有的众生固执迷惑而不能去思量它,于是在逄境遇缘时就迷惑,各个皆以所贪爱或过去所熏习的而迷惑了当下的这一念心,就误认为自己已证得殊胜境界或得到真实功德了,于是,就将所得到的境界或所认知的视为毕竟所归安隐圆满之处,还说自己这样已证得无上菩提了,造作了大妄语,等到外道邪魔和这个修行人所感应的及业力终了后,就会有堕无间地狱的果报。这也就是声闻、缘觉不再继续精进及增上。

因此,您们应当依照如来的教导,在如来灭度之后的末法中,来宣示这个正确的法义,普遍令所有众生都能够明白了悟,千万不要让邪见魔有可趁之机,也不要将自己为自己造作祸患,然后,要让自己获得保全,或者让自己有补救的余地,销除息灭所有的邪缘,而且依佛陀教导的正知正见来修行,这样修行才会真正的成就,如此,才不会在通往无上道的过程中遭到阻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28#
 楼主| 发表于 2021-10-5 23: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10-6 00:06 编辑

(27楼 ~ 28  用时,约1小时15分钟)


如是法门,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
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觉明分析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
阴魔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魉,无复出生。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下劣增进,于大涅槃心不迷闷。
【学习解说】
这样的法门,其实是先前过去世无量无数劫中,数不尽的诸佛如来所说的,也是依着这样修行来成就的,终究获得无上佛果。
等到识阴都破除了、全都穷尽之后,当下现前的就是六根亙用,从这六根亙用之中,就能够进入菩萨的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就如同清净的琉璃,里面有一轮宝月,如是乃至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无上菩提,归无所得。
这都是过去诸佛世尊,于奢摩他中,以及毗婆舍那,觉悟明白并分析其中的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您们若是能够识得,那么,内心的尘垢就会被洗除,也就不会落于邪见。
等到这五阴魔都破除后,天魔也就自然摧毁破碎,大力鬼神也会落魄奔逃,魑魅魍魉再也不会出现,直到成就菩提之前,都不会有任何的障碍,即使自身下劣,也能转为增上或进步的方向,内心对于成就无上涅槃不再有迷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29#
 楼主| 发表于 2021-10-6 04: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
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学习解说】
对于诸末世的心愚根性钝的众生,若于修学禅那不通达明了,也不知佛陀在这方面的说法及教导,然而,却乐于修学三昧,如此,这样就有可能遭落于邪,
那要怎么办呢? 此时,可以一心劝说令使众生持诵楞严咒,倘若众生不能诵持,可以将楞严咒的经文写在禅堂上,或随身佩戴楞严咒在身上,那么,就算是一切诸魔也不能为之所动,
因此,您们应当要恭敬尊仰十方如来这个究竟修持进趣的最后轨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7919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9016

[持戒勋章]

30#
 楼主| 发表于 2021-10-6 05: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10-6 23:33 编辑

(29楼 ~ 30  用时,约30分钟)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
于大众中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细开示。
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
如是五重,诣何为界。
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净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学习解说】
这个时侯,阿难即从座位上站起来,听闻世尊的开示教诲,顶礼敬奉,于法记忆受持而不妄失,
在大众之中恭敬的询问世尊:「如世尊所说五阴的相状中,这五种其实都是虚妄不实的,都是一念妄想心所致,可是我们过去都未曾得到世尊如此微细的开示,
这个五阴,若要破除的话,是一次一并销除的吗? 还是说是一个一个依着次第来破除的呢?
再者,这个五阴,每种的界限范围又是如何的呢?
恳请世尊大慈宣说,为开启会中所有一切大众清净心目,以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1-1 08:17 , Processed in 0.0795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