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佛说无量寿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09

主题

808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626

[禅定勋章]

71#
 楼主| 发表于 2021-5-3 08:06: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5-5 04:54 编辑

8.4 众生无智,不信因果、不信经法、贪嗔痴深重,因此多数众生都是随业流转没有停止


【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恶之事都不信之,谓之不然终无有是。但坐此故,且自见之,更相瞻视,先后同然。】

[学习解说]:

世间人不信因果,不信修善得善报、修道能断除疑惑有智慧

不信人死后要随业继续投生六道,想要有福报那要广修布施

连善恶因果都不信的人,还说没有那回事,这样又不知不觉犯了口业


【如是】
本来如此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得道】
(术语)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名为道,行三学而发此智云得道。法华经方便品曰:“修行得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相承受父余教令,先人祖父素不为善、不识道德,身愚神闇,心塞意闭。死生之趣、善恶之道,自不能见,无有语者;吉凶祸福,竞各作之,无一怪也。】

[学习解说]:

这些都与父辈相传有关,先人祖父不做善事不修善积德,愚痴没有智慧,后人也会善恶不分

善恶对于六道生死轮回的影响,他们自然无从知晓,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道理

他们还是以错误的知见和观念做事情,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生死常道转相嗣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颠倒上下无常根本,皆当过去不可常保。教语开导,信之者少,是以生死流转无有休止。】

[学习解说]:

在这生死轮回中,众生不断更换身体出现在身边
众生又不断执着身边的亲人,或者父亲哭子女,或者子女哭父亲,或者兄弟和夫妻之间哭泣,舍不得分开

殊不知这正是颠倒,不明白无常的根本
众生之间都是业力牵引,或善或恶变换各种不同身体出现,不可常保

佛法中常常能看到无常的道理,用来教导众生放下执着和贪欲
可是信的人很少很少,多数还是随业流转没有停止



【如此之人,曚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
痴惑于爱欲,不达于道德;迷没于瞋怒,贪狼于财色。】


[学习解说]:

像这些不信经法愚痴昏暗的人,不知道为后世打算,只想着一时快乐而无知造业

他们愚痴无智迷惑于世间种种爱欲,没有道德,而且时常心生嗔恨和发怒,贪财爱财


【贪狼】
(譬喻)言贪欲之深如狼也。无量寿经下曰:“贪狼于财色。”同义寂疏曰:“狼性多贪故,多贪者谓之狼,如狐性疑谓之狐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坐之不得道,当更恶趣苦,生死无穷已,哀哉甚可伤。
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
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着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


[学习解说]:

众生不知趁年轻好好学佛修行,来生就会随业受报堕入恶道受苦

只要没解脱轮回,众生都是在无知无智中度过,面对生死悲伤难过也没有用

比如家中成员,或父子、兄弟、夫妻有人去世,就会伤心不已

思念之情就像绳子打了结,即使经过很久内心依然无法释怀


【迭相】
1.相继;轮番。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教语道德心不开明,思想恩好不离情欲。
惛曚闭塞,愚惑所覆,不能深思熟计、心自端政、专精行道、决断世事,
便旋至竟年寿终尽不能得道,无可奈何。】


[学习解说]:

即使听到佛法的道理也不能很快放下,还是深陷世间情欲中

这都是因为愚痴所致,不能深入思维贪欲之过患,无法专心精进念佛,断绝世间种种欲望

殊不知人身很难得,一生转眼即逝,等到命终时只能随业继续轮回,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总猥愦扰皆贪爱欲,惑道者众、悟之者寡,世间匆匆,无可聊赖。
尊卑、上下、贫富、贵贱,勤苦匆务各怀杀毒,恶气窈冥为妄兴事,
违逆天地不从人心,自然非恶先随与之。】


[学习解说]:

总之这些都是因为贪欲所致,可惜迷惑的人很多,觉悟的人很少

不论身份尊贵还是卑贱,有钱没钱,有权没权,大家辛苦一生都是怀着自私自利的心在做事

都是违背天地良心和作人的准则,这样自然就会感召恶事先现前


【总猥】
1.聚合貌。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恣听】
1.听任。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恣听所为待其罪极,其寿未尽便顿夺之。
下入恶道,累世怼苦展转其中,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甚可哀愍。】


[学习解说]:

如果不及时改过,任由这种错误的心念继续造业,恐怕寿命未到,人就先离开了

堕入恶道后,就会累世遭受苦报,无有出期,所受的痛苦无法用语言形容,实在是让人怜悯


【顿夺】
1.谓违反情理地强行断绝。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9

主题

808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626

[禅定勋章]

72#
 楼主| 发表于 2021-5-4 08:21: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5-5 05:42 编辑

8.5 世间荣华富贵不可常保,唯有至心发愿往生极乐,获得通达明了的智慧成就殊胜的功德,才是真正快乐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我今语汝世间之事,人用是故,坐不得道。
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学习解说]:

佛告弥勒菩萨及各天天人和世间人们:
我为你们演说这些世间过患,都是障碍众生得道的因缘
你们应当深思熟虑远离恶法,选择善法而修行
世间的爱欲和荣华富贵不可能永远常在
终有一天会远离你,所以这些东西并不能带给众生真正的快乐




【遇佛在世当勤精进,其有至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功德殊胜;
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
傥有疑意不解经者,可具问佛,当为说之。】


[学习解说]:

有缘与佛同住一世,应当勤奋精进的修行
如果有众生至心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便能获得明了通达的智慧,成就殊胜的功德
千万不要随顺习气放纵懈怠,辜负佛经教导,落在别人后面
如果心有疑惑不明白经中所说,可以请问佛,佛一定会解说清楚的


【明达】
(术语)明者三明,达者三达。在阿罗汉云三明,在佛云三达,明者明了之义。达者通达之义。无量寿经下曰:“智慧明达。”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亏负】
①辜负:他~了大家的期望。
②使吃亏:大家没有~你的地方。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9

主题

808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626

[禅定勋章]

73#
 楼主| 发表于 2021-5-5 05:40:26 | 只看该作者
8.6 弥勒菩萨赞佛恩德广大,慈悲怜悯众生演说这部无量寿经,救众生解脱一切忧苦,令心开明


【弥勒菩萨长跪白言:“佛威神尊重,所说快善,听佛经者贯心思之。
世人实尔如佛所言,今佛慈愍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闻佛所说莫不欢喜。
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皆蒙慈恩解脱忧苦。】


[学习解说]:

弥勒菩萨长跪地上,对佛说:
佛的威神令人尊重,佛所说的法能令听者贯澈内心,令人深思

世人确实如佛所说,贪嗔痴深重
今天蒙佛慈悲为我们开示光明大道获得度脱
能有缘听佛为我们演说这部经,内心非常欢喜
各天天人及世间人们还有一切虫类,也都将蒙佛慈悲怜悯解脱一切忧苦


【长跪】
(术语)两膝据地,两胫上空,两足指头柱地,挺身而立,经文或曰胡跪。佛使丈夫互跪,使尼众长跪,以女子体弱,长跪较互跪为易也。释门归敬仪下曰:“僧是丈夫,刚干事立,故制互跪。尼是女弱,翘苦易劳,故令长跪。两膝据地,两胫翘空,两足指柱地,挺身而立者也。”寄归传一曰:“言长跪者,谓是双膝踞地,竖两足以支身,旧云胡跪者非也。五天皆尔,何独道胡?”释氏要览中曰:“长跪即两膝著地,亦先下右膝为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贯心】
1.深入心中。
2.贯穿心脏。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蠕动】
(杂名)总称无足而动之虫。即腹行之虫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语教诫甚深甚善,智慧明见八方、上下、去来今事,莫不究畅。
今我众等所以蒙得度脱,皆佛前世求道之时谦苦所致。
恩德普覆,福禄巍巍,光明彻照达空无极;开入泥洹,教授典揽威制消化,感动十方无穷无极。】


[学习解说]:

佛对我们的教诫道理很深,佛的智慧通达无碍,究竟明见一切法性原理
今天我们能获得度脱,都是佛前世求道时发心发愿为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
佛的恩德普覆一切众生,功德利益广大无边,用智慧彻照诸法实相:一切事物都没有自性
并以此实相开示众生,令众生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轮回


【空无】
谓一切事物都没有自性。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泥洹】
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福禄】
(杂语)总称世出世之福利功德。无量寿经下曰:“福禄巍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甚深】
(术语)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探玄记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极曰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普覆】
1.普遍覆盖,包容。
2.谓普施恩惠。
3.指天。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随心所愿皆令得道。
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


[学习解说]:

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最尊最圣
普为一切天人的导师,能令一切众生随心所愿获得道果
今天能遇到佛,又能听闻这部无量寿经,无不心生欢喜,内心开明


【法王】
(术语)佛于法自在。称曰法王。法华经譬喻品曰:“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同药王品曰:“如来是诸法之王。”维摩经佛国品曰:“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释迦方志上曰:“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于诸法得胜自在,故名法王。”【又】(职位)元世祖尊蕃僧八思巴为大宝法王西天佛子。明代因之。西藏封法王者三人。曰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皆红教喇嘛也。清代虽无法王之名号。然如青海等处有诺们罕。即法王之义。【又】(杂名)国王崇奉佛法,亦称佛王。阿育王经一曰:“八万四千塔一时俱成,王起塔已,守护佛法,时诸人民谓为阿育法王。”即其例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9

主题

808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626

[禅定勋章]

74#
 楼主| 发表于 2021-5-5 05:40: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5-9 07:16 编辑

8.7 众生应以真诚心信敬佛法,若能一心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以及生出离心,今生必定得往生


【佛告弥勒:“汝言是也。若有慈敬于佛者,实为大善。
天下久久乃复有佛,今我于此世作佛,演说经法,宣布道教,断诸疑网;拔爱欲之本,杜众恶之源。
游步三界无所拘阂,典揽智慧众道之要,执持纲维昭然分明,开示五趣度未度者,决正生死泥洹之道。】


[学习解说]:

佛对弥勒菩萨说:是这样的,你说的对
如果有众生以真诚心信敬佛法,这实在是一件大善事

因为要过很久很久才能遇到佛住世说法
今天我在娑婆世界作佛,为众生演说经法,宣布道教
断除众生疑惑,拔出众生爱欲的根本,杜绝一切恶业的根源(贪嗔痴)

佛游化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救度众生,无所挂碍
以经典之要义开示尚在六道轮回中的苦恼众生,抉择善恶,迈向解脱成佛的道路


【决正】
1.认为正确而决定依从。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典揽】
(术语)典者经典也,揽者,撮要也,撮经典之要义曰典揽。无量寿经上曰:“开入泥洹教授典揽。”又曰:“典揽智慧,众道之要。”同净影疏曰:“善解经典,揽知众义,名典揽。”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拘阂】
1.亦作"拘碍"。
2.束缚阻碍。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弥勒当知,汝从无数劫来修菩萨行,欲度众生,其已久远,
从汝得道至于泥洹不可称数。
汝及十方诸天、人民一切四众,永劫已来展转五道,忧畏勤苦不可具言,
乃至今世生死不绝,与佛相值听受经法,又复得闻无量寿佛。
快哉甚善,吾助尔喜。】


[学习解说]:

佛继续对弥勒菩萨说:你应当知道,你从无数劫来修菩萨行为救众生,已经是很久的事情了

从你得道到证得涅槃,同样要经过很久甚至需要不可称说的时间才能完成

你和十方诸天人民以及出家在家四众弟子

永劫以来流转五道,吃了不少苦,一直到今生,还是没有断绝生死轮回

不过,今生能与佛相遇亲自听佛说法,又能听闻无量寿佛和极乐世界的种种功德利益

这真的是太好了


【至德具足益】
(术语)言信弥陀而念佛者,于现世具足无上之功德也。现世十种益之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
端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己洁体,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明求愿,积累善本。】


[学习解说]:

如今你应该厌弃生老病死的痛苦,厌弃此身常流脓血屎尿等不净之物

此身并不能带给你们真正的快乐,所以应当下定决心远离他

应当端身正意,多做善行,修正自己贪嗔痴的习气,恢复清净

说话忠诚可信,表里如一,这样修行便能自度远离恶道,还能拯救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应当深信切愿求生极乐,断恶修善,执持佛号,积累资粮


【恶露】
(术语)谓身上不净之津液也,如脓血屎尿等,恶者憎厌之义,露者津液也。心地观经曰:“自见己身,三十六物恶露不净。”本起经曰:“恶露自出,坐卧其上。”无量寿经下曰:“生老病死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无量寿经钞六曰:“医心方云:恶露者血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本】
(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佛国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
欲寿一劫、百劫、千亿万劫,自在随意皆可得之,无为自然次于泥洹之道。
汝等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惑中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宫殿,五百岁中受诸厄也。】


[学习解说]:

虽然勤苦一世修行,但与轮回相比这只是短暂的时间而已

等到往生极乐世界就会有无量无边的快乐,永远拔出生死根本,熄灭贪嗔痴等种种过患

寿命随心所欲,想要一劫或百劫或千亿万劫都可以,自己就能决定寿命的长短,这种境界接近涅槃

你们应当发心精进满足所愿,要信仰不坚固,不能先信后疑,如果中途后悔就会生到边地

五百岁见不到佛,听不到佛法


【精明】
(杂语)精良明白也,谓心意之清洁。无量寿经下曰:“精明求愿。”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为】
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然】
(术语)又曰自尔,亦曰法尔,任运天然。言离人为之造作法之自性自然也。又言无因而自然也。后者为自然外道之邪执。无量寿经下曰:“天道自然。”又曰:“无为自然。”法华玄义二之一曰:“果是任运酬善心而生,报是自然受乐。”同释签曰:“言自然者此言通用,何必外计?即任运之异名耳。”楞严经二曰:“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中悔】
(术语)信仰不坚固,先信后疑,遂中途破悔其所信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弥勒白佛:“受佛重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学习解说]:

弥勒菩萨对佛说:

能得到佛的深重教诲,一定专心精进修学,如法奉行,不敢怠慢和心生怀疑


【重诲】
(术语)重教也。无量寿经下曰:“受佛重诲。”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9

主题

808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626

[禅定勋章]

75#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07:0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5-9 07:15 编辑

                                                                                                                                   (75楼~77楼共用时约1小时45分钟)


九、佛出现于世,为了教化众生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持五善,救众生出离生死,往生极乐,得无量寿命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作众恶,甚为至德,十方世界最无伦匹。所以者何?诸佛国土天人之类自然作善,不大为恶,易可开化。今我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你能在这个恶世端心正意,不造作恶业,实在是难得,十方世界众生都无法与你相比

为什么呢,因为十方诸佛国土的众生他们都善根深厚,容易接受开导和教化,相信因果,不造作恶业

如今我在这个充满杀盗淫妄酒的五浊恶世作佛,就是为了教化众生断恶修善,舍弃五恶,去除五痛,远离五烧

令众生受持五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获得种种福德,出离生死,往生极乐,寿命无量


【五恶】
(术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即反于五戒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痛】
由五恶(杀、盗、淫、妄、酒)而招感的五种苦果。(参见:五烧)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烧】
造杀、盗、淫、妄、酒五恶的人,生时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死后又堕三恶道,谓之“五痛”,其痛切身又如火烧,故喻之为“五烧”。无量寿经说:“我今于此作佛,教化群生,令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善五恶】
指五种善恶。能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者,称为五善。
反之,破此五戒者,称为五恶。五恶招五痛五烧之苦果,五善得福德度世长寿涅槃之乐果。(无量寿经卷下)p1161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9

主题

808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626

[禅定勋章]

76#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07:07:02 | 只看该作者
9.1 什么是五恶五痛五烧?怎样才能消除?如何受持五善获得种种福德,出离生死,往生极乐寿命无量?


【佛言:“何等为五恶?何等五痛?何等五烧?何等消化五恶、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学习解说]:

佛接着说:那么什么是五恶,五痛,五烧?

怎样才能消除五恶受持五善,获得种种福德,出离生死,往生极乐,寿命无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9

主题

808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626

[禅定勋章]

77#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07:14: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5-10 09:41 编辑

9.2 五恶之一是杀生,果报必定堕三恶道受无量苦,若能戒杀茹素才能获得福德往生极乐修行成佛,这是第一大善


【其一恶者,诸天、人民、蠕动之类。欲为众恶莫不皆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戮迭相吞噬,不知修善恶逆无道,后受殃罚自然趣向。神明记识犯者不赦,故有贫穷、下贱、乞丐、孤独、聋盲、喑哑、愚痴、憋恶,至有尪狂不逮之属。又有尊贵、豪富、高才、明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

[学习解说]:

五恶中第一恶是:杀生
诸天、世间众生等,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都会杀害其他众生的性命
往往强者欺负弱者,互相吞食,残害杀戮,这都是因为不明因果,不知道修善的缘故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造作恶业一定会受到恶的果报,这是自然的事情,谁也无法赦免
所以世间才有贫穷,下贱,乞丐,聋盲喑哑,愚痴,癫狂的人,这都是因果业报造成的
当然世间也有富贵,有才之人,这都是他们过去世修福积德感召的善果报


【诸天】
(界名)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种天神。即诸天部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逮】
1.不足之处;过错。
2.比不上;不及。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世有常道、王法、牢狱不肯畏慎,为恶入罪受其殃罚,求望解脱难得免出。世间有此目前现事,寿终后世尤深尤剧,入其幽冥转生受身。譬如王法痛苦极刑,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转贸其身、改形易道,所受寿命或长或短,魂神精识自然趣之。当独值向相从共生,更相报复无有止已,殃恶未尽不得相离,展转其中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学习解说]:

说到果报,世间就有法律和牢狱,如果有人触犯法律一定会被关进监狱
想要从监狱出来恐怕很难,除非刑满释放,这就是世间的因果报应

杀生的人命终后会堕入恶道,随业受报
或堕入地狱道(火涂)受苦,或饿鬼道(刀涂)受苦、或畜生道(血涂)受苦
就像那些触犯世间法律的人,会根据罪情轻重而受到不同刑罚

他们辗转于三恶道不断更换身形,遭受着无量无边的痛苦
他们的寿命或长或短,他们独来独往,没人陪伴
但是,却有冤亲债主跟随报复,欠债不还完,想躲也躲不开,痛不可言


【三涂】
又作三途。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一)火涂,即地狱道,或以于彼处受苦之众生常为镬汤炉炭之热所苦,或以彼处火聚甚多,故称火涂。(二)刀涂,即饿鬼道,以于彼处之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之苦,故称刀涂。(三)血涂,即畜生道,以于彼处受苦之众生,强者伏弱,互相吞啖,饮血食肉,故称血涂。至若“涂”之义有二:一为残害,如涂炭;一为所趣,即梵本无量寿经之阿波耶伽底(apaya-gati,意译恶趣、恶道)。(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一、翻译名义集卷七、释氏要览卷中)((参见:三恶趣)625)p636
FROM:【佛光大辞典】

【幽冥】
(术语)虽为有理,而幽远非常识所及之处。又,三恶道无真理光之处(即冥土)。无量寿经下曰:“寿终后世,尤深尤剧。入其幽冥,转生受身。”八十华严经十一曰:“一一毛孔现光明,普遍虚空发大音,所有幽冥靡不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卒暴应至,善恶之道会当归之。是为一大恶、一痛、一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一大善也。】

[学习解说]:

这就是善恶果报,因果定律
虽然有些报应不是马上现前,但是早晚都要受报,因果丝毫不爽

上面就是第一恶杀业所要承受的现世报和后世报
这种果报就像大火焚烧身体一样痛苦,所以众生应当专心一致弃恶从善,不要杀生
只有端身正行,才能获得福德,往生极乐,最终修行成佛,这是第一大善


【卒暴】
1.急促;紧迫。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9

主题

808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626

[禅定勋章]

78#
 楼主| 发表于 2021-5-10 09:4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5-11 09:52 编辑

9.3 五恶之二是偷盗,果报必定堕三恶道受无量苦,若能断除偷盗才能获得福德往生极乐修行成佛,这是第二大善


【佛言:“其二恶者,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室家、夫妇——都无义理,不顺法度。奢淫憍纵,各欲快意,任心自恣,更相欺惑。心口各异、言念无实、佞谄不忠、巧言谀媚、嫉贤谤善,陷入怨枉。主上不明任用臣下、臣下自在机伪多端,践度能行知其形势。在位不正为其所欺,妄损忠良不当天心。臣欺其君、子欺其父,兄弟、夫妇、中外知识更相欺诳,各怀贪欲、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尊卑、上下心俱同然。】

[学习解说]:

佛说,五恶中第二恶是:偷盗
世间人民,不论父子或兄弟或夫妇都不按正理办事
不遵守法律法规,任意放纵自己的行为,只管自己是否快乐

任由自己被妄心驱使,用欺骗的手段与人相处
心口不一,说出来的话也不真实,做事喜欢花言巧语表面奉承

嫉妒诽谤比他们强的人,甚至诬陷和冤枉他人
或者利用上司不懂或不明白的前提下,私自贪赃枉法,违背良心做事

下属欺骗上司,子女欺骗父亲,兄弟夫妇之间也是相互欺骗
世间人都各自心怀深重的贪嗔痴,只管自己利益得失和快乐与否,所有人都是这样的


【自恣】
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忏悔,叫做“自恣”,又名“随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检举自己的罪过。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义理】
(术语)适于理之道也。八十华严经二十一曰:“修多罗文句义理,无有忘失。”思益经力说品曰:“随其义理不随章句言辞。”成实论众法品曰:“佛法皆有义理,外道法无义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度】
(杂语)法者法规,度者度量也。无量寿经下曰:“都无义理,不顺法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破家亡身不顾前后,亲属内外坐之灭族。或时室家、知识、乡党、市里、愚民、野人转共从事,更相剥害,忿成怨结。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所恃怙,独来独去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然后乃悔,当复何及?】

[学习解说]:

他们不计后果,即使家破人亡也要冒险偷盗
甚至拉拢家人和外人以及乡里有认识的人,一同触犯法律,做违背因果的事

殊不知这样的人命终会无依无靠,而且偷来的东西一样也带不走
这正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的道理,只有善恶祸福永远跟随着自己

善业多者,就投生善道
恶业多者,必定堕恶道受苦,那时候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
所以我们还要多从因上努力,断除恶业,才能感召善的果报




【世间人民心愚少智,见善憎谤不思慕及,但欲为恶妄作非法,常怀盗心悕望他利,消散磨尽而复求索。邪心不正,惧人有色,不豫思计,事至乃悔。今世现有王法牢狱,随罪趣向受其殃罚。】

[学习解说]:

世间的人们愚痴没有智慧
见到行善妄加毁谤,却不知道随喜他人功德

总是想不劳而获,将偷来的财物用完后,又想方设法继续偷盗
因为自己行为不正,所以很怕与人正视

偷盗的时候不考虑后果,事后后悔也于事无补
他们必定被法律制裁,受牢狱之苦,谁也代替不了




【因其前世不信道德、不修善本,今复为恶,天神克识别其名籍,寿终神逝下入恶道,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学习解说]:

为什么今生无知造业导致偷盗入狱
都是因为前世就不信因果,不修善业

今生就会随顺恶的习气继续造业
可是因果丝毫不爽,天神会将所有善恶记录在簿

命终必然随业堕入三恶道或者地狱道或饿鬼道或畜生道
累劫都会在恶道中流转,无有出期


【天神】
(天名)梵语曰泥缚多Devara%,为梵天,帝释等一切天众之总称。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众恶,天神记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克识】
(术语)克者必也,识者记也。有天神必记识人之善恶也。无量寿经下曰:“自然克识不得相杂。”又曰:“天神克识,列其名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是为二大恶、二痛、二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二大善也。】

[学习解说]:

这就是第二恶,偷盗所要承受的果报
就像大火焚烧身体一样痛苦,所以众生应当专心一致弃恶从善,不要偷盗
只有端身正行,才能获得福德,往生极乐,最终修行成佛,因此不偷盗是第二大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9

主题

808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626

[禅定勋章]

79#
 楼主| 发表于 2021-5-11 09:52: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5-11 09:57 编辑

                                                                                                                                                   (79楼~80楼共用时约2H)


9.4 五恶之三是邪淫,果报必定堕三恶道受无量苦,若能断除邪淫才能获得福德往生极乐修行成佛,这是第三大善


【佛言:“其三恶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共居天地之间,处年寿命无能几何。上有贤明长者、尊贵豪富,下有贫穷㒋贱、尪劣愚夫,中有不善之人常怀邪恶,但念淫妷,烦满胸中,爱欲交乱坐起不安,贪意守惜但欲唐得。】

[学习解说]:

佛说,五恶中的第三恶是:邪淫
世间人民因为淫欲的业因,而感召相聚在娑婆世界共同生活
(详见: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

其实娑婆世界的众生寿命很短暂
可是不论地位高上的长者,尊贵的富豪
或者地位低下的贫穷人,懦弱的愚夫,还是中等之人
大家都心怀邪淫的念头,贪淫放荡,欲火烧心




【眄睐细色邪态外逸,自妻厌憎私妄出入,费损家财事为非法,交结聚会兴师相伐,攻劫杀戮强夺不道。恶心在外不自修业,盗窃趣得欲击成事,恐势迫胁归给妻子,恣心快意极身作乐。或于亲属不避尊卑,家室中外患而苦之,亦复不畏王法禁令。】

[学习解说]:

邪淫的人外表也会流露出放荡的邪态
他们对于自家的妻子心生厌恶,却喜欢到外面寻花问柳

拿着家里的钱财给外面的人花,甚至结交恶友做些打劫抢夺之事
如此常常在外面惹是生非,不知修善,让家里的妻子也跟着担惊受怕抬不起头
对于家中长辈也没有孝敬之心,甚至不把法律放在眼里




【如是之恶著于人鬼,日月照见、神明记识,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三大恶、三痛、三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三大善也。】

[学习解说]:

邪淫的人所有善恶行为都将记录在簿
命终必定堕入三恶道受无量苦报,累劫不得出离

这就是第三恶,邪淫所要承受的果报
就像大火焚烧身体一样痛苦,所以众生应当专心一致弃恶从善,戒除邪淫
只有端身正行,才能获得福德,往生极乐,最终修行成佛,因此戒除邪淫是第三大善


【人鬼】
(杂语)人间与鬼类也。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之恶,著于人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9

主题

808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626

[禅定勋章]

80#
 楼主| 发表于 2021-5-11 09:52: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5-12 09:38 编辑

9.5 五恶之四是四种口业,果报必定堕三恶道受无量苦,若能断除四种口业才能获得福德往生极乐修行成佛,这是第四大善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转相教令共为众恶。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谗贼、斗乱,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于傍快喜。不孝二亲、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学习解说]:

佛说,五恶中的第四恶是四种口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世间人民不懂得修善积德,甚至还教他人一起造业,口无遮拦

见到行善的人就心生憎恨和嫉妒,或诬陷好人
看到人家互相争斗,自己却在一边看热闹,幸灾乐祸

不知道孝敬父母,常常对父母粗口无礼
对于师长也是心生轻视,傲慢无比,朋友之间更是没有信用可言


【妄语】
说虚假不真实的话。妄语有大妄语和小妄语的分别,大妄语是未得圣道而说我已得圣道,或者说我有功夫受天龙神鬼的供养等等;小妄语就是一切不真实的说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两舌】
即搬弄是非,离间他人,为十恶业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口】
以恶毒的话骂人。十恶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绮语】
说无礼义、不正经的话。十恶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不能自知,为恶无耻,自以强健,欲人敬难。不畏天地神明日月,不肯作善,难可降化。自用偃蹇,谓可常尔,无所忧惧,常怀骄慢。】

[学习解说]:

他们妄自尊大,欺骗他人说自己已经得道
甚者横行霸道,用武力威胁他人听从自己的话

可怜的是自己还不知道这些愚痴的行为多么无耻和羞愧
自己以为很厉害,想要得到人们的尊敬,这种做法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他们不怕因果,我慢无比
像这样不肯脚踏实地修善的人,是很难度化的


【偃蹇】
①高耸:瑶台偃蹇。
②傲慢:坐蒲团,偃蹇不为礼。
③困顿;窘迫:敝衣履,状殊偃蹇。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自用偃蹇谓可常尔,无所忧惧,常怀憍慢。如是众恶,天神记识,赖其前世颇作福德,小善扶接营护助之;今世为恶福德尽灭,诸善神鬼各去离之,身独空立无所复依。】

[学习解说]:

因果的天平不会偏向任何一方,众生所有造作的恶业都将记录在簿
所以不要依赖前世累积一点小小的福德,今生就为非作歹,横行霸道
要知道当福德用尽后,身边的善神护法就会离开,那时候知道无依无靠的滋味了




【寿命终尽诸恶所归,自然迫促共趣夺之。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当往趣向,罪报自然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精神痛苦,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学习解说]:

命终时,一生所做所有恶业都会现前
因为这些的恶业感召,自然就会堕入三恶道,谁也逃不掉
只能随着业力而去,入于地狱之火中,身心和精神都遭受着无比剧烈的痛苦
即便当下心生悔意又能怎么样呢,一切都来不及了啊

--------

所以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不可不慎
(详见:[略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您确定您真正[信佛][信因果]吗?))




【天道自然,不得蹉跌,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四大恶、四痛、四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四大善也。】

[学习解说]:

这就是因果,恶因必定感召恶果,丝毫不爽

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必定堕入三恶道
累劫辗转于三恶道中,无有出期,所遭受的痛苦更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以上就是第四恶,恶口业所要承受的果报
就像大火焚烧身体一样痛苦,所以众生应当专心一致弃恶从善,断除口业
只有端身正行,才能获得福德,往生极乐,最终修行成佛,因此不偷盗是第四大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6-2 06:17 , Processed in 0.0845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