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妙法莲华经:如是之人,乃可为说;无智人中,莫说此经 
 [节录编辑][白话解说]:首楞严三昧
 
 
 说明:转贴以前发表于2009-12-28 11:17的旧帖(经文节录帖)
 
 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
 在所游方,勿妄宣传。若有闻者,随喜顶受,
 当知是人、阿鞞跋致。若有信受,此经法者,
 是人已曾,见过去佛,恭敬供养,亦闻是法。
 若人有能,信汝所说,则为见我,亦见于汝、
 及比丘僧、并诸菩萨。斯法华经,为深智说,
 浅识闻之,迷惑不解,一切声闻、及辟支佛,
 于此经中,力所不及。汝舍利弗,尚于此经、
 以信得入,况余声闻。其余声闻,信佛语故,
 随顺此经,非己智分。又舍利弗,憍慢懈怠、
 计我见者,莫说此经。凡夫浅识,深着五欲,
 闻不能解,亦勿为说。若人不信,毁谤此经,
 则断一切,世间佛种。或复颦蹙,而怀疑惑,
 汝当听说,此人罪报。
 
 ........(中间省略的这段经文是说明毁谤法华经和法华行者的罪报,另外发文宣说
 妙法莲华经:怀疑、毁谤「法华经」和「法华行者」的罪报)
 
 告舍利弗,谤斯经者,若说其罪,穷劫不尽。
 以是因缘,我故语汝,无智人中,莫说此经。
 
 若有利根,智慧明了,多闻强识,求佛道者,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人曾见,亿百千佛,植诸善本,深心坚固,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人精进,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乃可为说。
 若人恭敬,无有异心,离诸凡愚,独处山泽,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又舍利弗,
 若见有人,舍恶知识,亲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见佛子,持戒清洁,如净明珠,求大乘经,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人无瞋,质直柔软,常愍一切,恭敬诸佛,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复有佛子,于大众中,以清净心,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说法无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有比丘,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顶受,但乐受持,大乘经典,乃至不受,余经一偈,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如人至心,求佛舍利,如是求经,得已顶受,其人不复,志求余经,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告舍利弗,我说是相,求佛道者、穷劫不尽,如是等人,则能信解,汝当为说,妙法华经。
 
 ~以上节录自《妙法莲华经譬喻品》
 
 以下为以前的旧帖:
 十种人,可以为他们说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譬喻品
 发表于2009-12-28 11:17
 
 十种人,可以为他们说妙法莲华经
 
 祝福慧增上 身心安祥
 
 阿弥陀佛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
 
 告舍利弗,谤斯经者,若说其罪,穷劫不尽。
 以是因缘,我故语汝,无智人中,莫说此经。
 
 1.若有利根,智慧明了,多闻强识,求佛道者,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2.若人曾见,亿百千佛,植诸善本,深心坚固,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3.若人精进,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乃可为说。
 4.若人恭敬,无有异心,离诸凡愚,独处山泽,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5.又舍利弗,若见有人,舍恶知识,亲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6.若见佛子,持戒清洁,如净明珠,求大乘经,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7.若人无瞋,质直柔软,常愍一切,恭敬诸佛,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8.复有佛子,于大众中,以清净心,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说法无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9.若有比丘,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顶受,但乐受持,大乘经典,乃至不受,余经一偈,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10.如人至心,求佛舍利,如是求经,得已顶受,其人不复,志求余经,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告舍利弗,我说是相,求佛道者、穷劫不尽,如是等人,则能信解,汝当为说,妙法华经。
 
 另有相关经文节录:
 妙法莲华经:怀疑、毁谤「法华经」和「法华行者」的罪报
 宣说「法华经」的要求和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