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6-28 22:59 编辑
(本楼用时,约2小时50分)
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婬,于外六尘不多流逸。 【学习解说】 什么是现业呢? 阿难! 上面所说这样清净持禁戒的修行者,禁戒成就,内心已无贪婬心(指没有贪欲之心,也没贪求婬欲),因此就不会随着六尘的境界而转,不再于心之外的六尘流转奔波了。
贪欲三种发相 [佛光大辞典 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四举出,修行人于修禅定时,有下列三种贪欲发相,即:(一)外贪欲相,即修行人于修禅定时,取男或女之容貌,生起贪欲之心,念念不歇而障诸禅定,是为外贪淫结使发相。(二)内外贪欲相,即修行人于修禅定时,欲心忽生,或缘他身相,或缘己身形貌,念念染着,生起贪爱,而障诸禅定,是为内外贪欲烦恼发相。(三)一切处贪欲相,即修行人于修禅定时,除贪着上述内外之境,复于一切五尘境界、资生之物等,皆生起贪爱之心而障诸禅定,是为于一切处贪欲发相。 p4793
《佛光大藏经.唯识藏.经部.楞伽经外二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六》 「大慧!若有痴人谤言如来听许食肉,亦自食者,当知是人恶业所缠,必当永堕不饶益处。大慧!我之所有诸圣弟子尚不食于凡夫段食,况食血肉不净之食。大慧!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尚惟法食,岂况如来。大慧!如来法身非杂食身。大慧!我已断除一切烦恼,我已浣涤一切习气,我已善择诸心智慧,大悲平等,普观众生,犹如一子,云何而许声闻弟子食于子肉,何况自食?作是说者,无有是处。」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悉曾为亲属,众秽所成长,恐怖诸含生,是故不应食。 一切肉与葱,韭蒜及诸酒,如是不净物,修行者远离。 亦常离麻油,及诸穿孔床,以彼诸细虫,于中大惊怖。 饮食生放逸,放逸生邪觉,从觉生于贪,是故不应食。 [p572] 邪觉生贪故,心为贪所醉,心醉长爱欲,生死不解脱。 为利煞众生,以财取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唤狱。 不想不教求,此三种名净,世无如是肉,食者我诃责。 更互相食噉,死堕恶兽中,臭秽而癫狂,是故不应食。 猎师旃茶罗,屠儿罗剎娑,此等种中生,斯皆食肉报。 食已无惭愧,生生常癫狂,诸佛及菩萨,声闻所嫌恶。 象胁与大云,涅槃央掘摩,及此楞伽经,我皆制断肉。 先说见闻疑,已断一切肉,以其恶习故,愚者妄分别。 如贪障解脱,肉等亦复然,若有食之者,不能入圣道。 未来世众生,于肉愚痴说,言此净无罪,佛听我等食。 净食尚如药,犹如子肉想,是故修行者,知量而行乞。 食肉背解脱,及违圣表相,令众生生怖,是故不应食。 安住慈心者,我说常厌离,师子及虎狼,应共同游止。 若于酒肉等,一切皆不食,必生贤圣中,丰财具智慧。
依是伽陀,分别其义,不食肉之真理,有其八焉。人与禽兽,同属有情,随业生死,流转无定,故从无始劫来,皆曾互为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夫妇、朋友,骨肉至戚,天性攸关,夙生恩爱,恍同目前,奈之何睹其宛转就死而不救,反忍心取其肉以为食哉﹖彼猪羊等,身分污浊,内贮屎尿,外依泥滓,犹如粪窖,亦同脓聚,奈何号称人类,性好清洁,竟效蛆狗惟秽是!且今人类所食肉食,气质粗臊,含毒尤多,令人血污身重,神昏志颓,亦同嵚、蒜,增恚助淫,恶臭熏蒸,染成疫疠!既生为人,当具人性。人性者何﹖仁慈智勇,恒起悲悯,救众生苦,净法布施,使之觉悟。哀彼愚痴,应常护念,不稍违逆,致怀疑忌。奈何杀害生命取食其肉,令彼众生恐怖逃避,视为杀者不敢亲近,怨毒衔结乘隙思报!有情肉身皆淫欲生,全身血肉皆淫欲种,人若食之增长淫欲,因淫欲故愈贪食肉,因食肉故愈贪淫欲,遂令人身变成畜身!愈淫愈杀,愈杀愈淫,妄杀妄死,乱淫乱生,生死死生,不获解脱。人所食肉,皆从杀来,杀习沿传,杀机时动,遂令杀念不去人心,由微而着,从物及人。砲火弥天,刀光蔽地,人之与人,杀以继杀,尸积千里,血流百川!由人杀人,供禽兽食,杀生食肉,因果如是。因有食肉之人,遂有渔猎、屠刽之者,使人类中有此一类专以杀生害命而图利谋财者,皆食肉之人致之也。夫图利杀生谋财害命者,杀人之强盗也。彼得微少财利而甘陷于强盗杀人之罪,固属不智,而食肉者,间接使人类之一部分为杀人强盗,非惟不智,且不仁之尤也!能不食肉,杀念乃除,能除杀念,慈心斯成,能成慈心,祥和可致,能致祥和,灾厉自无。于是人生仁寿,皆可期于贤圣,世界清净,永能保其安乐。综合此八义以观之,亦可略知佛教不食肉之理矣。 --- 内容节录自太虚大师之〈佛教不食肉之真理〉 ---
六尘 [佛光大辞典]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参阅「六境」1298) p1298
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学习解说】 因为不再于六尘流转奔波了,自然返回根本,因为既不缘于六尘了,六根也就没有相对于六尘,六根六尘全都归于一,六根也没有追逐六尘了。
反流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流水折回。
【六根 】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 〔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 〔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 〔三、鼻根〕,谓鼻能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嗅于香。是也。 〔四、舌根〕,谓舌能尝于食味。瑜伽论云:能尝众味,数发言论。是也。 〔五、身根〕,谓身为诸根之所依止。瑜伽论云:诸根积聚。是也。 〔六、意根〕,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FROM:【三藏法数】
【一即六 】 (术语)谓眼等六根之中,一根返于真性则余五根亦得解脱也。楞严经六曰:「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又「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FROM:【佛学大辞典】
【一即六 】 谓于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中,若有一根已经清净,则其他五根也会跟着获得解脱。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 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 【学习解说】 此时,十方的国土,一望过去,就像月亮那样明亮清晰,又好像琉璃一样,里面悬挂着明月,都看的清清楚楚, 这时侯的修行者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得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此人即证得无生法忍。
妙圆 [佛光大辞典] 即殊妙圆满之意;亦即真实绝对之相。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磨章(大五一‧二一九上):「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准此,禅林中形容圆满微妙之机要语句,亦称为「妙圆枢口」。枢,原指开闭门扉之轴处;引申为机要之意。从容录第三则(大四八‧二二九中):「英雄力破重围,妙圆枢口转灵机。」 p2855
【无上忍 】 (术语)堪受真理之智谓之忍。有无上忍,寂灭忍等。无上者叹称之语。宝积经二十二曰:「速至大安稳,成就无上忍。」【又】十忍之一、信受无常之理而不疑也。 FROM:【佛学大辞典】
无生法忍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nutpattika-dharma-ksānti。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为三忍之一,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据大智度论卷八十六载,于声闻之八人地乃至已办地、辟支佛地等观四谛,一切智断仅得菩萨无生法忍之部分,苦集灭道之四谛实乃分别诸法实相之一谛,以声闻为钝根,故观四谛而得道;以菩萨为利根,故直观诸法实相而入道。由此可知,无生法忍,即声闻于入见道位时见四谛之理;菩萨则于入初地时谛认诸法无生无灭之理,以住不退转地。
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载,不退转地之菩萨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烦恼苦垢三种之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又作本来无生忍。谓观遍计所执之体性均无,而忍知本性无生者。(二)自然无生忍,谓观依他之诸法因缘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烦恼苦垢无生忍,又作惑苦无生忍。谓诸法实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无为与一切杂染不相应,忍知本来寂静者。此乃忍知三无性之理,故称无生忍。又六十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地品」谓,第七地之菩萨,三业清净,修无相行,得无生法忍,照明诸法。另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行品列举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等五忍,前四忍分上、中、下三品,而寂灭忍仅分上、下二品,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顺忍之三品配以四、五、六地,无生忍之三品配以七、八、九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无量寿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二十六、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入楞伽经卷三、成唯识论卷八、大智度论卷六、卷十五、卷七十三、净土论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四〕(参阅「三法忍」571、「五忍」1097) p5079
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学习解说】 从此如是渐修,随所发心及修行而安立圣位,这就是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圣位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三乘圣果之位也。华严经二十六曰:「愿一切众生,速入圣位。」
菩萨阶位 [佛光大辞典 指菩萨自初发菩提心,累积修行之功德,以至达于佛果,其间所历经之各阶位;通常以「位」或「心」称之,如十信位(又称十信心)、十回向位(又称十回向心)等,均为菩萨阶位之名称。然有关菩萨阶位之位次、名义,诸经论所说不一,例如发心住、治地心住等之「十住」说,在古代原本涵盖菩萨修行之全部阶位,至后世则仅相当于「十地」以前三贤位之初位而已,故知菩萨阶位说亦每随教理史之发展而更变。于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七位等各种菩萨阶位说之中,自古以降,菩萨璎珞本业经所举之五十二位说(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妙觉),以名义之整然,位次之无缺,而广为一般采用。如表一所示。
又各经论有不同之说法,如表二。
各宗派于菩萨阶位之主张亦不同,玆举唯识、华严、天台等三大宗派之说:(一)唯识宗采四十一位说,其异于璎珞经之五十二位说者,系将「十信」包含于「十住」中之初住,「等觉」包含于「十地」中第十地圆满成就之时(即最终之时)。又于「十回向心」之第十回向开衍出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善根」之位,而以十地以前三十心之前二十九心(即十住心、十行心、十回向之前九回向心)及第三十心(第十回向心)之一部分为「大乘顺解脱分」(即三贤位),以第三十回向心之另一部分为「大乘顺决择分」(即四善根)。
有关「十信位」,唐代西明寺之圆测别立两种异说:(1)主张有「位地之十信」,即认为进入「初住」前,必有「前方便位」之阶位,此即常行十心的「十顺名字」之菩萨。(2)主张「行解之十信」,即指所有「初住位」以上之菩萨所共通修证之十心。圆测与我国唯识宗之祖窥基本为同门师兄弟,一生致力于唯识学之研习、讲说、著作,然每有论述,必多批驳窥基之说,且亦异于当时唯识学之正统解释,故被视为唯识家之异解者,如上记两种异说即为历来有关「十信位」极特殊之观点。
(二)华严宗以所判立「五教」之别而有数种菩萨位次之说,即:(1)小乘教,于「见道」以前有四善根之方便位。(2)大乘始教,又分两种,即:1.回心教,即引导愚法二乘进入大乘之教,依准小乘之位次,并根据天台宗「三乘共十地」之说,而有干慧地、性地、菩萨地、佛地等十地。2.直进教,即直进大乘之教,包含十信之阶位,故共有五十一位,而以「十回向」以上为「不退位」,亦即依素质能力之差别,上根者、中根者、下根者三种人分别于第七住、十回向、初地等阶位入于不退转之位次。(3)终教,谓十信位之菩萨尚未证得不退位之境地而仅有其行,故不立十信位之说,仅立四十一位。又于此四十一位中,以初住为不退位。(4)顿教,于此教中,若能一念不生而显理断惑,即能当下契入佛位,故不立菩萨之位次。(5)圆教,分为两种:1.同教一乘,亦不立特别之位次,而摄入前四教之阶位。2.别教一乘,于「行布门」虽立有菩萨之阶位次第,然在「圆融门」,则主张于一位之中即具足一切之位,故认为十信位圆满成就之际即可成佛,称为「信满成佛」。
(三)天台宗所判藏、通、别、圆等「化法四教」中,通、别、圆三教均配有菩萨阶位:(1)通教,配以「三乘共十地」之阶位,即干慧地、性地等十地,又称通教十地,为菩萨、声闻、缘觉等三乘之人所共修之十种阶位。(2)别教,以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之五十二位为其位次。然将五十二位归纳成「信、住、行、向、地、等(觉)、妙(觉)」等七科,又将七科总结为凡、圣两大项。即于五十二位中,以「十信」为「外凡」位(止伏三惑中「界内」之见惑、思惑;界,指欲、色、无色等三界),而以十住、十行、十回向为「内凡」位(以至止伏「界外」之无明惑),以初地以后为「圣」位。又于圣位之中,以十地与等觉为圣位之「因」,而以妙觉为「果」。(3)圆教,圆教教义主张所有之存在本来即具足三千诸法,故自本体而言,佛与众生平等无二;然于现象上有迷悟之差异,故自实践之立场而言,亦宜有修行之阶位等次,遂立「六即位」之说,以令修行者舍离卑下上慢之心。另又藉别教五十二位之名,来说明圆教之位次,故于十信位之前,增加「五品弟子位」一科;同时,圆教之「十住位」相当于别教之「十地位」。如表所示为六即位与五十二位之配列关系。
又圆教菩萨之阶位亦可配于铁轮(十信)、铜轮(十住)、银轮(十行)、金轮(十回向)、琉璃轮(十地)、摩尼轮(等觉)等六轮,以转轮圣王之轮宝能摧毁一切武器,来比喻每一阶位皆能断除烦恼。
于上记各种阶位中,十信位之菩萨唯名无实,故称为「名字菩萨」,或「住前信相菩萨」。同时,初住以后之菩萨,由于信根成就,不再退失,故称地前三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为「信相应地」。又干慧等十地之第二地「性地」以上之菩萨,及欢喜等十地之第八地「不动地」以上或「初欢喜地」之菩萨,以悲悯、忆念一切众生,犹如母之忆子,故又称「一子地」之菩萨。日本净土真宗即以一子地配于初欢喜地,作为信心之现益(此世之利益),或兼作为当益(未来世之利益)。此外,世亲净土论一书中载及「教化地」,意指菩萨教化之场所,或解作菩萨之阶位;若解作阶位,则相当于第八地以上。〔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教化品、大品般若经卷六发趣品、梵网经卷上、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八「十住品」、卷十一「十行品」、卷十四「十回向品」、卷二十三「十地品」、大智度论卷四十九、十住毘婆沙论卷一、仁王经疏卷中本、华严经疏卷十八、大乘四论玄义卷二、法华玄义释签卷五下、大乘义章卷十二〕(参阅「十地」419、「五十二位」1044、「四善根位」1767、「即」3758) p5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