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6-23 10:30 编辑 
 学习《心经》法义,经文中讲了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十二入(即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
 
 十八界(即能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
 
 和由此生起的六识(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这些构成世间一切物质与现象的所有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都是虚幻的,缘起缘灭
 
 没有固定的真实相貌,他们是无常的,不断变化的,就如空的本质,是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那么到底什么是空呢?
 
 若依照戒定慧三种不同次第来说
 空是一种不执着、不贪求、能舍的智慧
 这是知见观念上和实际上都能真正超越,而不随俗,能真正超越表相和世俗
 这不是一般凡夫嘴巴随便说说的,而是真正身心一如,无求能舍,心无挂碍
 所以,以这样的甚深心法念力和知见观念,就能超越轮回,随愿于法界中普渡众生
 这阶段是戒定慧一如,事实上,就是因为真正契入,身心一致,所以自然成定成戒
 
 再者,下一个次第
 空是一种不堕入世俗表相欲乐苦受的定观
 虽然还不能身心一如,还不能真正身心脱俗
 但是透过定观觉照,就能保持空观,不堕入世俗和恶道轮回
 
 最后,如果上面两种都做不到的一般凡夫俗子或修行上的初学者
 那就不应该妄谈空观或空法或空见,例如说什么吃肉喝酒或男欢女爱都是空
 这样的说法不仅仅误导众生,也会误了自己,深执七情六欲而堕入恶道却不自知
 ——什么是空?
因为诸法空相,一切都是虚妄不真实的,所以不应该执着在这些虚幻的相貌中,然而众生因为凡夫的认知,不能真正明了空性
 
 习惯了有,没有,我,我所,总是对境迷惑,堕入虚幻的假相中,往来复去不断轮回
 
 而想要真正的解脱轮回 ,只有修习佛法,学习佛法正见,从根本上来断除这些凡夫的认知和行为,然而
 
 大部分修行人也都认为自己有智慧尤其看过空法后,都自以为懂空
 若真是如此
 那就应该知道[难过][生气][心动][委屈]这些都只是负面心念和习气,虚妄不实
 就应该知道自己不应该堕入[贪][瞋][痴]
 就应该证明自己真的懂空且能空,不是吗?
 
 其实,以众生的根器来说,
 [听闻空法]是一回事,要透过[观修]的过程才能逐渐[渐空]和[真空]
 ——您委屈吗?难过吗?生气吗?心动吗? 您真懂空吗?
如何观修?比如,善知识教导的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
 
 由此经文中能够明了一切物质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是无常的,是空的,知道不能被境所迷,放下凡夫的我执,从外境中跳脱出来,所以
 
 
 修行的方法就是透过六根意识作用的观行,结合佛法正见和法义
 透过观行和法义的结合,逐渐摆脱世俗和烦恼的干扰
 让身心逐渐契入实相,达成身心一如的境界
 ——[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