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净施]与[不净施]《大智度论》 
 [节录编辑][白话解说]:首楞严三昧
 
 
 世上有两种人可以接受信徒布施~ 大宝积经(经文在后)
 
 《大智度论》卷11,大正25,140c-141a:
 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檀相义第十八
 
 布施之德,富贵欢乐;持戒之人,得生天上;禅智心净,无所染着,得涅槃道。
 布施之福,是涅槃道之资粮也;念施故欢喜,欢喜故一心,一心观生灭无常,观生灭无常故得道。
 如人求荫故种树,或求华,或求果故种树;
 布施求报亦复如是,今世,后世乐如求荫,声闻、辟支佛道如华,成佛如果。
 是为檀种种功德。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檀相义第十九
 
 ……复次,施有二种:有净,有不净。
 
 不净施者,
 [1]直施无所为。或[2]有为求财故施,或[3]愧人故施,或
 [4]为嫌责故施,或[5]畏惧故施,或[6]欲取他意故施,或
 [7]畏死故施,或[8]狂人令喜故施,或[9]自以富贵故应施,或
 [10]诤胜故施,或[11]妒瞋故施,或[12]憍慢自高故施,或
 [13]为名誉故施,或[14]为咒愿故施,或[15]解除衰求吉故施,或
 [16]为聚众故施,或[17]轻贱不敬施;
 如是等种种,名为不净施。
 
 
 净施者与上相违,名为净施。
 
 复次,为道故施,清净心生,无诸结使,不求今世后世报,恭敬怜愍故,是为净施。
 净施是趣涅槃道之资粮,是故言为道故施。若未得涅槃,时施是人天报乐之因。
 净施者;如华璎珞,初成未坏,香洁鲜明;为涅槃净施,得果报香,亦复如是。
 
 如佛说:「世有二人为难得:一者、出家中非时解脱比丘;二者,在家白衣能清净布施。」
 是净施相,乃至无量世,世世不失,譬如券要,终无失时。
 是布施果,因缘和合时便有。譬如树得时节会,便有华叶果实;若时节未至,有因而无果。
 
 
 注:
 [1]直施无所为: 直接把钱丢下,不是真心为了穷困的人,也没有表示关怀
 [2]有为求财故施: 为了得到好的果报,想求财而布施,并不是真心助人而布施
 [3]愧人故施: 因为对不起对方或别人,所以用布施减轻心中愧疚,并不是真心布施
 [4]为嫌责故施: 因为大家都布施,自己没布施会被嫌弃责备,所以也跟随布施
 [5]畏惧故施: 因为害怕对方,所以施与对方,并不是心怀善意布施
 [6]欲取他意故施: 为了顺从他人的意思,或者让对方接受自己而布施,欲取他意就像太监猜测皇帝的心意
 [7]畏死故施: 因为怕死而布施或捐出钱财,可能重病希望转业,或者路上遇到强盗,所以钱全拿出来
 [8]狂人令喜故施: 为了让有权势的人高兴而捐钱,就是贿赂有权势的人
 [9]自以富贵故应施: 因为自己很有钱,为了符合身份地位,表示自己很有钱而布施,并不是出自真正的爱心
 [10]诤胜故施: 因为和人诤论,为了言语上胜过对方,所以布施,就是因为赌气输赢而布施
 [11]妒瞋故施: 因为瞋恨忌妒而布施,并不是怜悯贫穷者而布施
 [12]憍慢自高故施: 布施只是为了显示和满足自己的憍慢自大和高傲,显示自己高人一等
 [13]为名誉故施: 为了让自己有好名誉好名声,所以布施
 [14]为咒愿故施: 因为有所求,为了诅咒或者发愿而布施,并不是真心可怜贫穷者而布施
 [15]解除衰求吉故施: 希望摆脱贫穷衰弱,为了求吉祥而布施
 [16]为聚众故施: 布施只是为了召集民众,其实自己别有目的,只是为了接下来的名利
 [17]轻贱不敬施: 布施的时候,轻视贫穷者(接受者),或者言语不敬,认为对方低贱不如自己
 
 
 世上有两种人可以接受信徒布施~ 大宝积经
 
 善男子。我今当说。世有二人应受信施。
 (附注:世上有两种人可以接受信徒布施)
 何等二。
 一者[勤行精进]。
 二者[得解脱者]。
 
 佛告比丘。若有比丘:
 1.得解脱者。
 2.行善法者。
 3.如我所说坚持戒者。
 4.观一切行无常苦一切法无我者。
 5.观涅槃寂灭愿求欲得。
 如是比丘。受他信施抟如须弥。必能报是信施之福。
 (附注:像上述这样的实修比丘,就算接受信徒像须弥山这样的广大布施,也必定能回报信徒,
 不像那些没有实修的比丘,接受信施必定得到恶报,请参阅
 [似沙门者]和[破戒比丘]的果报~ 大宝积经)
 若有比丘受信施主施。令此施主得大利益得大果报。何以故。常生福德。
 (附注:信徒布施给这样的比丘必定能够真正得到大利益果报)
 
 有三种福。
 一[常施食]。 (附注:例如,赈灾济贫,或者施食鬼道)
 二[僧坊舍]。 (附注:建造僧侣房舍)
 三[行慈心]。 (附注:随时怀慈悲心救助众生)
 此三福中[慈心]最胜。
 
 佛告比丘。
 若有比丘从施主受施。若衣钵卧具饮食汤药受已。若入无量定。令彼施主得无量福得无量报。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海尚可竭尽。而此施主所得福报不可得尽。
 (附注:布施给实修比丘,帮助其修行,这样福德果报无量)
 迦叶当知。破戒比丘损于施主尔所福德。若受施主施已。行于恶法损他信施。
 (附注:但是如果布施给破戒比丘,而让破戒比丘去行恶法,这样就会损毁信徒的福德)
 迦叶如是说沙门垢。沙门过罪。沙门谄曲。沙门中贼。
 (附注:所以破戒比丘是出家人中的污垢罪过恶心盗贼)
 迦叶。持戒比丘应当专念。远离如是一切恶法。
 
 迦叶。所谓[沙门]者。 [眼]不流[色]中。 [耳][鼻][舌][身][意]不流[法]中。是故谓之[沙门]。
 选择[六入]。了达[六通]。专念[六念]。安住[六敬法]。行[六重法](附注:六重戒)。是谓[沙门]。
 
 
 祝福慧增上 身心安祥
 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