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佛弟子应该如何分配和运用财物? [节录编辑][白话解说]:首楞严三昧
 
 
 许多人往往学佛后就为了布施和供养的事情和家人争吵
 所以经上教导如下
 
 优婆塞戒经卷第五
 杂品之余
 
 若人施已生于悔心。若劫他物持以布施。是人未来虽得财物常秏不集。
 
 若恼眷属得物以施。是人未来虽得大报身常病苦。
 
 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如是施者名无怜愍不知恩报。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
 
 由上面经文可以知道,在家佛弟子应该先照顾好父母和家人,不然,虽布施仍叫做恶人
 佛说这叫做假布施,不是真布施
 
 再者,学佛后很花钱吗? 应该花多少钱布施和供养呢?
 其实,这是最常见的问题
 初学佛的人如果没有弄清楚或没有做好
 这点往往就是家庭纷争的开始,往往引起家人反弹,障碍或毁谤学佛
 
 身为一个在家佛弟子,您知道学佛后应该如何分配和运用财物吗?
 
 以下提供经文给大家参考
 
 以下经文节录自[优婆塞戒经]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四分。一分应供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余一分藏积拟用。如是四事汝能作不。
 . . . . . .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如是四处不应寄付汝能离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