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四种[破戒]却[相似善持戒],与[真正善持戒] ~ 大宝积经 
 [节录编辑][白话解说]:首楞严三昧
 
 
 (附注:其实佛陀在其他大乘佛经上也讲过类似这个问题,佛陀说到末法有些执持戒相,却不明白大乘实义,这其实是大大的有问题,以下请参阅本经说明)
 
 又大迦叶。四种[破戒比丘]似善持戒。何谓为四。
 (附注:有四种破戒,但是表相上却像似是善持戒)
 
 有一比丘[具足持戒]。大小罪中心常怖畏。所闻戒法皆能履行。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正命清净。而是比丘说[有我论]。是[初破戒][似善持戒]。
 (附注:第一种就是虽然[具足持戒],可是却说[有我论],这就是著于[我执],就是[金刚经]讲的[四相]中的第一个~[我相]
 【我论】
 (术语)[法我见],[人我见]二种之邪论。
 楞伽经四曰:「离于我论,自性无垢。」
 【我见】
 (术语)指五蕴假和合之心身,视为常一之义,谓之我见,又云身见。梵语曰没曳达利瑟致,译曰我见。
 唯识论四曰:「[我见]者,谓[我执]。于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
 同述记九末曰:「梵云没曳达利瑟致,此云我见。」
 大乘义章六曰:「言身见者,亦名我见。五阴名身,身中见我,取执分别,从其所迷故,名身见。以见我故,从其所立,亦名我见。」
 起信论曰:「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复次迦叶。有一比丘[诵持戒律]。[随所说行][身见不灭]。
 是名[第二破戒比丘][似善持戒]。
 (附注:就是[金刚经]讲的著于[人相]
 【身见】
 (术语)五见之一,[于身执实我]之[邪见]也。
 梵云萨迦耶达利瑟致Satkayadrs!t!i,萨婆多宗译曰[有身见],经部宗译曰[怀身见],又译[伪身见],大乘作[移转身见],又作[不实移转身见]。常略之而云[身见],皆是[就所缘之法]谓为[身见]也。若[就能缘之迷情],则云[我见]。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复次迦叶。有一比丘[具足持戒]。[取众生相][而行慈心]。闻一切法[本来无生]心大惊怖。是名[第三破戒比丘][似善持戒]。
 (附注:就是著于[金刚经]讲的[众生相],对于[大乘空义][本来无生]产生惊畏恐怖)
 
 复次迦叶。有一比丘[具足修行]。十二头陀[见有所得]。
 是名[第四破戒比丘][似善持戒]。
 (附注:以[有所得]故称[破戒似善持戒],这在[心经]就讲的很清楚了~以[无所得]故)
 
 
 复次迦叶。[善持戒]者。[无我][无我所]。[无作][无非作]。[无有所作]。[亦无作者]。[无行][无非行]。[无色][无名]。[无相][无非相]。[无灭][无非灭]。[无取][无舍]。[无可取][无可弃]。[无众生][无众生名]。[无心][无心名]。[无世间][无非世间]。[无依止][无非依止]。[不以戒自高][不下他戒]。亦[不忆想分别此戒]。是名[诸圣所持戒行]。[无漏]不系不受[三界]。远离一切诸依止法。
 (附注:这就是讲不着于[主][客]两边和[对立]两边,
 不过有些人误会不执着两边~以为就是对立的两边两种都能做,所以有人说吃肉喝酒也是空
 其实这是错误的,所谓真正的不执着于对立主客两边是指~真正超越主客对立两边
 也就是说没有吃肉喝酒的欲望,也没有该不该断除吃肉喝酒欲望的烦恼,完全超越[有][无]两边,这才是真正超越两边,没有吃肉喝酒的问题)
 
 尔时世尊。欲明了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持戒者   无垢无所有
 持戒无憍慢   亦无所依止
 持戒无愚痴   亦无有诸缚
 持戒无尘污   亦无有违失
 持戒心善软   毕竟常寂灭
 远离于一切   忆想之分别
 解脱诸动念   是净持佛戒
 不贪惜身命   不用诸有生
 修习于正行   安住正道中
 是名为[佛法    真实净持戒]
 持戒不染世   亦不依世法
 逮得智慧明   无暗无所有
 无我无彼想   已知见诸相
 是名为[佛法      真实净持戒]
 无此无彼岸   亦无有中间
 于无此彼中   亦无有所著
 无缚无诸漏   亦无有欺诳
 是名为[佛法    真实净持戒]
 心不着[名][色]     不生[我][我所]
 是名为[安住  真实净持戒]
 虽行持诸戒   其心不自高
 亦不以为上   遇戒求圣道
 是名为[真实  清净持戒相]
 不以[戒]为最  亦不贵[三昧]
 过此二事已   修习于[智慧]
 空寂无所有   诸圣贤之性
 是清净持戒   诸佛所称赞
 心解脱身见   除灭[我][我所]
 信解于诸佛   所行空寂法
 如是持圣戒   则为无有比
 依[戒]得[三昧]     [三昧]能修[慧]
 依因所修慧   逮得于[净智]
 已得净智者   具足[清净戒]
 
 说是语时。五百比丘不受诸法心得解脱。三万二千人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五百比丘闻是深法心不信解。不能通达从坐起去。
 (附注:佛陀讲法的当场还是有弟子无法通达而离座)
 
 尔时大迦叶白佛言。世尊。是五百比丘皆得禅定。不能信解入深法故从坐起去。
 (附注:虽然皆得禅定,但是不能信解入深法,因为这是般若智慧的问题,佛在下面说明,如果没有深厚善根,无法明白深义)
 
 佛语迦叶。是诸比丘皆[增上慢]。闻是[清净无漏戒相]。不能信解不能通达。
 佛所说偈其义甚深。所以者何。诸[佛菩提]极甚深故。若不厚种善根。恶知识所守。信解力少难得信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