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淨慧],学习《楞严经》卷第八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27 14:43
标题: 佛弟子[淨慧],学习《楞严经》卷第八的习经记录帖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9 22:27 编辑

缘起:2021年度清净道场百日楞严坛法会(6月17日—9月24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金刚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楞严会上诸佛菩萨


弟子净慧,发心学习《楞严经》
祈请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令弟子入清净光明心、智慧增上,看懂佛经深义,认真写出正确的白话解说,自利利他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护法圣众慈悲护持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深深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27 14:45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9 22:25 编辑

卷第八 内容大纲

8-1  十二种类的众生,都各具有不同的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因此,世尊为阿难及大众悬示修行路 #3
       8-1-1 修行三渐次(3) --   8-1-1-1 除其助因 #4
                                          8-1-1-2  刳其正性 #5
                8-1-1-3  违其现业 #6
        8-1-2 干慧地(1) -- 干慧地 #7
        8-1-3 十信位(10) -- 信心住 #8、念心住 #9、精进心 #10、慧心住 #11、定心住 #12
                                     不退心 #13、护法心 #14、回向心 #15、戒心住 #16、愿心住 #17                
        8-1-4 十住位(10) -- 发心住 #18、治地住 #19、修行住 #20、生贵住 #21、方便具足住 #22
                                     正心住 #23、不退住 #24、童真住 #25、法王子住 #26、灌顶住 #27
        8-1-5 十行位(10) -- 欢喜行 #28、饶益行 #29、无瞋恨行 #30、无尽行 #31离痴乱行 #32
              善现行 #33、无着行#34、尊重行 #35、善法行 #36、真实行 #37
        8-1-6 十回向(10) --  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38、不坏回向 #39、等一切佛回向 #40
                                      至一切处回向 #41、无尽功德藏回向 #42、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43
                                      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44、真如相回向 #45、无缚解脱回向 #46
                                      法界无量回向 #47
        8-1-7 四加行位(4) --  煖地、顶地、忍地、世第一地 #48
        8-1-8 十地(10) --  欢喜地 #49、离垢地 #50、发光地 #51、燄慧地 #52、难胜地 #53
                                  现前地 #54、远行地 #55、不动地 #56、善慧地 #57、法云地 #58
        8-1-9 等觉、妙觉(2) --  等觉 #59、(金刚心中初干慧地 #60) 妙觉 #60

8-2   如何成就真菩提路 #61

8-3   文殊师利菩萨恭问世尊此部经典如何立名及奉持 #62#63

8-4   阿难向世尊提问六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64

8-5   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65
        8-5-1  以情&想来看,临命终时的投生状况 #66
        
8-6   七趣
        8-6-1 地狱趣
                 8-6-1-1 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 #67
                             8-6-1-1-1   感招未来地狱果报的十种恶习的因 (十习因)
                                             婬习交接、贪习交计 #68
                                             慢习交陵、瞋习交冲 #69
                                             诈习交诱、诳习交欺 #70
                                             怨习交嫌、见习交明 #71
                                             枉习交加、讼习交諠 #72
                             8-6-1-1-2  六识造业所招感的恶报(六交报)
                                             见报招引恶果 #73
                                             闻报招引恶果 #74
                                             嗅报招引恶果 #75
                                             味报招引恶果 #76
                                             触报招引恶果 #77
                                             思报招引恶果 #78
                             8-6-1-1-3  六根各造 & 地狱概说 #79
        8-6-2 饿鬼趣 #80  
                 怪鬼 (本因: 贪物为罪)
                 魃鬼 (本因: 贪色为罪)                                                  
                 魅鬼 (本因: 贪惑为罪)
                 蛊毒鬼 (本因: 贪恨为罪)
                 疠鬼 (本因: 贪忆为罪)
                 饿鬼 (本因: 贪傲为罪)
                 魇鬼 (本因: 贪罔为罪)
                 魍魉鬼 (本因: 贪明为罪)
                 役使鬼 (本因: 贪成为罪)
                 传送鬼 (本因: 贪党为罪)
        8-6-3 畜生趣 #81
                 枭类 (来自: 物怪之鬼)
                 咎征。一切异类 (来自: 风魃之鬼)
                 狐类
(来自: 畜魅之鬼)
                 毒类 (来自: 虫蛊之鬼)
                 蛔类 (来自: 衰疠之鬼)
                 食类 (来自: 受气之鬼)
                 服类 (来自: 绵幽之鬼)
                 应类 (来自: 和精之鬼)
                 休征。一切诸类 (来自: 明灵之鬼)
                 循类 (来自: 依人之鬼)
        8-6-4 人趣 #82
                 顽类 (来自: 枭伦)
                 异类 (来自: 咎征)
                 庸类
(来自: 狐伦)
                 很类
(来自: 毒伦)                 
                 微类 (来自: 蛔伦)
                 柔类 (来自: 食伦)
                 劳类
(来自: 服伦)
                 文类
(来自: 应伦)
                 明类
(来自: 休征)
                 达类
(来自: 循伦)
        8-6-4 仙趣 #83
                 地行仙 (方式: 服饵)
                 飞行仙 (方式: 草木)
                 游行仙 (方式: 金石)
                 空行仙 (方式: 动止)
                 天行仙 (方式: 津液)
                 通行仙 (方式: 精色)
                 道行仙 (方式: 咒禁)
                 照行仙 (方式: 思念)
                 精行仙 (方式: 交遘)
                 绝行仙 (方式: 变化)
        8-6-4 天趣
                 8-6-4-1 欲界六天 #84                               
                             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燄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27 14:52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6-27 22:15 编辑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八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
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
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学习解说
世尊对阿难说:「阿难! 这十二种类的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都各具有不同的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
就如同捏目,眼前所见的就会有很多的乱华飞舞,颠倒原本的妙圆真净明心,以致才会有如此的虚妄乱想,然而,只要把捏目的手拿开,就不会有这种虚妄乱想了。
如今您们要修学证得正定三摩提,那就要从因上着手来去除这个虚妄乱想,要怎么去除呢? 有三个修行渐次,
这个原理,就像先在清净的容器中去除毒蜜,以种种煮沸后的汤水并参杂灰香来洗涤,然后才在这个容器内放置上好的甘露。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
一者修习,除其助因。
二者真修,刳其正性。
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学习解说
去除这个虚妄乱想,有哪三个修行渐次呢?
一. 修习,去除在因地上会导致的恶性增长的因素
二. 真修,剔除不好的,然后端正正性
三. 增进,有了上面两个条件,就不会导致虚妄乱想

   
字义
1. 剖开。 2. 挖出;挖空。 3. 剔净;消除。 4. 宰;杀。 5. 剜。
[国际计算机汉字及异体字知识库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27 22:33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6-27 22:34 编辑


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
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
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学习解说
什么是助因呢? 就是指会导致恶性增长的因素。
阿难! 像这十二种类的众生,无法自给自足,而是需要依靠四食来长养身心的,
是哪四食呢? 就是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所以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而长养来支持身命的。
然而,阿难! 一切众生虽依食而长养来支持身命的,吃了甘美合适的食物就能存活,反之吃了毒就会致死。
所以说众生要修学证得正定三摩提,要先断除世间的五种辛菜。

四食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四类能长养身心的食物。

四食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四种长养支持身命的东西。一、段食,即普通物质的食粮;二、触食,即感官与外境的接触;三、识食,即知觉;四、思食,即思想或意志。

【四食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段食〕,段即分段,食有资益之义。谓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言段食。古译经律皆为搏食,以手团曰搏;后译复言浆饮等不可搏,遂译为段食。
  〔二、触食〕,触即对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见色爱著名食,岂非触食义耶?设非触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飢也。)
  〔三、思食〕,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诸根,如人飢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第六识即意识也。)
  〔四、识食〕,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第八识即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界中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
FROM:【三藏法数】


是五种辛,熟食发婬,生啖增恚。
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
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
学习解说
就是这五种辛菜(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不能吃,
为什么呢? 因为把它煮熟了吃会生起淫欲心,生吃则会增长瞋恚。
这个世界上有吃五辛的人,就算他能够宣说十二部经,十方的天人与神仙都会嫌他臭秽,都会自动离得远远的。
只有那些饿鬼道的众生,因为臭味相投,所以反而会吸引过来去舐食那些吃五辛之人的嘴唇,这些吃五辛之人就这么经常与鬼道众生蒙混在一起,导致自身福德日渐消损,这样长久后,怎么会有利益可言呢?

【五辛
  ﹝出梵网经﹞
  首楞严经云:是五辛,熟食发婬;生啖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舐其脣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大力魔王,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婬怒痴。命终为魔眷属,永堕无间地狱。是故求菩提者,当断世间五种辛菜也。(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大蒜〕,大蒜者,至荤至辛之物也。
  〔二、茖葱〕,茖葱者,薤也。其形似韭类,山葱也。
  〔三、慈葱〕,慈葱者,乃葱之正名也。
  〔四、兰葱〕,兰葱者,即小蒜也。杂阿含经云:非小蒜,木葱。是也。木葱即韭也。
  〔五、兴渠〕,兴渠者,叶如蔓菁,根如萝卜,生熟皆臭如蒜。出于阗国,华夏不产,故不翻也。
FROM:【三藏法数】

【五辛
 五种带有辛味的蔬菜、即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学佛人要戒食五辛,因五辛中含有极充份的刺激性,熟吃能使人淫火焚身,生啖又易使人增高瞋恚,学佛人一有了欲念和瞋恚,便会蒙蔽智慧,增长愚痴,妄动无明,造诸恶业。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天仙
 (术语)天人与神仙也。理趣分述赞中曰:「五趣之极曰天,人有神德曰仙。」大日经疏二曰:「天仙谓诸五通神仙。」法华忏法曰:「菩萨声闻缘觉众,及一切天仙。」
FROM:【佛学大辞典】

相关及延伸阅读:
《楞严经》中提到〔五辛〕为何物?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婬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学习解说
所以说,那些吃五辛之人想要修学正定三摩地,菩萨、天人、神仙及十方善神等是不会来守护此人的,就在这个时侯,大力魔王趁虚而入化作佛身,来为这个吃五辛之人来说法,毁谤持戒,赞叹婬欲、瞋恚及愚痴,命终之后就变成了魔王眷属的一分子,然后魔福报享尽,就直接前往无间地狱去报到。


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学习解说
阿难! 如果想要修学菩提者一定要永远断除五辛,这就是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27 22:49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6-27 22:52 编辑

(3楼+4楼+5用时,3小时)

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婬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婬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当观婬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
学习解说
什么是正性呢?
阿难! 若想要修学证得正定三摩地,首先就要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吃酒肉,只吃清净素食,对于要吃的生菜需先以火煮过后才能吃,不能直接吃生菜(避免助长野性)。
阿难! 若修行人不能断除婬欲及杀生,想要出三界,那是不可能的!
是故,先观婬欲就像毒蛇一样,或像见到了怨家或盗贼一样。
所以,就要先持声闻的四弃(比丘要遵守不犯的淫、盗、杀、妄)八弃(指比丘尼要受持的禁戒 - 非梵行、不与取、杀、上人法、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之后,受持菩萨清净律仪,令身口意清净,不犯诸过,若有犯者则悔除,以这样来约束自己的身心,如此,行者在禁戒上才得以成就。
修行者若禁戒成就,那么,在这个世间就永远没有相生(断淫心)及相杀(断杀心)之业,也没有偷盗劫夺(断偷心),也就没有负债还债的必要,是故,在这个世间就不需要宿债还债了。

四弃
[佛光大辞典]
比丘若触犯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梵 catvāraḥ pārājika dharmāḥ)则不得忏悔,必被逐出僧团,永弃于佛门之外,故称四波罗夷为四弃。又梵语 pārājika,亦译作弃。(参阅「四波罗夷」2221、「波罗夷」4214)p2271

四重禁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又名四重罪四弃四波罗夷罪等,即犯淫戒、犯盗戒、犯杀人戒、犯大妄语戒。

八弃
[佛光大辞典]
谓比丘尼之八波罗夷罪。又作尼八弃戒、八弃戒。即:非梵行、不与取、杀、上人法、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参阅「律」4784)p439

【八弃戒──尼八弃戒 】
  ﹝出楞严义海﹞
  梵语尼,华言女。弃,却也。谓尼犯此八罪,弃却于佛法之外也。
  〔一、杀〕,杀即损伤物命也。谓一切有情,皆惜身命。尼若不能悯彼,反更伤残,是故为众所弃也。
  〔二、盗〕,盗即窃取他物也。谓尼于他人所有财物,生贪乐心,不与而取,是故为众所弃也。
  〔三、婬〕,婬即染欲也。谓尼不能以礼自防,以戒自守,贪着色欲,污犯净行,是故为众所弃也。
  〔四、妄〕,妄乃虚妄不实也。谓尼隐覆实事,虚言诳他,是故为众所弃也。
  〔五、触〕,触即触着。谓尼若与男身相触,起染欲心,是故为众所弃也。
  〔六、八〕,八者,八事也。谓尼与染心男子,两手相捉,或捉其衣,或同入屏处,或屏处共坐,或共语,或共行,或相倚,或与相期。犯此八事,是故为众所弃也。(屏处者,僻静处也。)
  〔七、覆〕,覆即遮覆也。谓尼与大众说戒作法之时,遮覆他罪,不肯对众陈露,是故为众所弃也。
  〔八、随〕,随即依也。谓尼于大僧众中,未与作共住法,而随彼共住,是故为众所弃也。
FROM:【三藏法数】

【律仪
 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律仪
[佛光阿含藏]
律仪(samvara)(巴),防护。「波罗提木叉律仪」指防护戒本上所举一一戒,不使戒缺、断、污、杂等。

律仪
[阿含辞典(庄春江)]
南传作「自制」」(saṃvara,另译为「防护;律仪;摄护」),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自制」(restraint)。即在六根对六境时,保持对合意的不起欲贪,对不合意的不起瞋恚。

《佛光大藏经.唯识藏.论部.瑜伽师地论三.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三》
律仪当知略有八种:一、能起律仪;二、摄受律仪;三、防护律仪;四、还引律仪;五、下品律仪;六、中品律仪;七、上品律仪;八、清净律仪。若未正受,先作是心:「我当定受如是远离。」是名能起律仪。若正摄受远离戒时,名摄受律仪。从是已后,此远离思,五根摄受增上力故,恒与彼种子俱行,于时时间亦与现行俱行,即由五根所摄善思,如先所受律仪防护而转。由此思故,或因亲近恶友,或因烦恼增多,随所生起恶现行欲,即便惭羞,速能舍离,勿彼令我违越所受,当堕恶趣。是名防护律仪。若时失念,诸恶现行,即便速疾令念安住,自恳自责,发露所犯,蠲除忧悔,后坚守护所受律仪,是名还引律仪。
[p1206]
        若于煞等诸恶业道少分远离,少时远离,唯自远离,不劝进他,不无量门称扬赞述,亦不见彼诸同法者深心庆悦,多生欢喜,是名下品律仪;若于诸恶多分远离,多时远离,不至命终,自能远离,亦劝进他,然于远离不以无量门称扬赞述,见同法者不深心庆悦,生大欢喜,是名中品律仪;若于诸恶一切分,一切时自能远离,亦劝进他,以无量门称扬赞述,见同法者深心庆悦,生大欢喜,是名上品律仪。
        若即于此所受律仪,能无缺犯,以为依止,修无悔等,乃至具足入初静虑,由奢摩他能损伏力,损伏一切犯戒种子,是名静虑律仪。如初静虑,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当知亦尔。此中差别者,由远分对治所摄奢摩他道转深,损伏恶戒种子。当知此名初清净力所引清净律仪。若即于此尸罗律仪无有缺犯,又复依止静虑律仪入谛现观,得不还果,尔时一切恶戒种子皆悉永害。若依未至定证得初果,尔时一切能往恶趣恶戒种子皆悉永害。此即名为圣所爱戒。当知此名第二清净力所引清净律仪,即此亦名无漏律仪。此无漏律仪,若得阿罗汉果时,但由能治清净胜故胜,不由所治断胜故胜
        如是八种摠立唯三:一、受律仪;二、持律仪;三、清净律仪。前二,是受;防护、还引,是持;下、中、上三,通受、持二;静虑、无漏,是清净摄。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学习解说
这样清净的修行人修学正定三摩地,这个色身虽是自父母肉身所生,然而,却不需要天眼,自然就能观见十方世界,亲见诸佛及听闻佛法,亲奉圣旨,证得大神通,畅游十方法界,宿命清净,再也没有任何干扰或障碍,这就是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28 22:44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6-28 22:59 编辑

(本楼用时,约2小时50)


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婬,于外六尘不多流逸。
学习解说
什么是现业呢?
阿难! 上面所说这样清净持禁戒的修行者,禁戒成就,内心已无贪婬心(指没有贪欲之心,也没贪求婬欲),因此就不会随着六尘的境界而转,不再于心之外的六尘流转奔波了。

贪欲三种发相
[佛光大辞典
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四举出,修行人于修禅定时,有下列三种贪欲发相,即:()外贪欲相,即修行人于修禅定时,取男或女之容貌,生起贪欲之心,念念不歇而障诸禅定,是为外贪淫结使发相。()内外贪欲相,即修行人于修禅定时,欲心忽生,或缘他身相,或缘己身形貌,念念染着,生起贪爱,而障诸禅定,是为内外贪欲烦恼发相。()一切处贪欲相,即修行人于修禅定时,除贪着上述内外之境,复于一切五尘境界、资生之物等,皆生起贪爱之心而障诸禅定,是为于一切处贪欲发相。 p4793

《佛光大藏经.唯识藏.经部.楞伽经外二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六》
「大慧!若有痴人谤言如来听许食肉,亦自食者,当知是人恶业所缠,必当永堕不饶益处。大慧!我之所有诸圣弟子尚不食于凡夫段食,况食血肉不净之食。大慧!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尚惟法食,岂况如来。大慧!如来法身非杂食身。大慧!我已断除一切烦恼,我已浣涤一切习气,我已善择诸心智慧,大悲平等,普观众生,犹如一子,云何而许声闻弟子食于子肉,何况自食?作是说者,无有是处。」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悉曾为亲属,众秽所成长,恐怖诸含生,是故不应食。
            一切肉与葱,韭蒜及诸酒,如是不净物,修行者远离。
            亦常离麻油,及诸穿孔床,以彼诸细虫,于中大惊怖。
            饮食生放逸,放逸生邪觉,从觉生于贪,是故不应食。
[p572]
            邪觉生贪故,心为贪所醉,心醉长爱欲,生死不解脱。
            为利煞众生,以财取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唤狱。
            不想不教求,此三种名净,世无如是肉,食者我诃责。
            更互相食噉,死堕恶兽中,臭秽而癫狂,是故不应食。
            猎师旃茶罗,屠儿罗剎娑,此等种中生,斯皆食肉报。
            食已无惭愧,生生常癫狂,诸佛及菩萨,声闻所嫌恶。
            象胁与大云,涅槃央掘摩,及此楞伽经,我皆制断肉。
            先说见闻疑,已断一切肉,以其恶习故,愚者妄分别。
            如贪障解脱,肉等亦复然,若有食之者,不能入圣道。
            未来世众生,于肉愚痴说,言此净无罪,佛听我等食。
            净食尚如药,犹如子肉想,是故修行者,知量而行乞。
            食肉背解脱,及违圣表相,令众生生怖,是故不应食。
            安住慈心者,我说常厌离,师子及虎狼,应共同游止。
            若于酒肉等,一切皆不食,必生贤圣中,丰财具智慧。

依是伽陀,分别其义,不食肉之真理,有其八焉。人与禽兽,同属有情,随业生死,流转无定,故从无始劫来,皆曾互为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夫妇、朋友,骨肉至戚,天性攸关,夙生恩爱,恍同目前,奈之何睹其宛转就死而不救,反忍心取其肉以为食哉﹖彼猪羊等,身分污浊,内贮屎尿,外依泥滓,犹如粪窖,亦同脓聚,奈何号称人类,性好清洁,竟效蛆狗惟秽是!且今人类所食肉食,气质粗臊,含毒尤多,令人血污身重,神昏志颓,亦同嵚、蒜,增恚助淫,恶臭熏蒸,染成疫疠!既生为人,当具人性。人性者何﹖仁慈智勇,恒起悲悯,救众生苦,净法布施,使之觉悟。哀彼愚痴,应常护念,不稍违逆,致怀疑忌。奈何杀害生命取食其肉,令彼众生恐怖逃避,视为杀者不敢亲近,怨毒衔结乘隙思报!有情肉身皆淫欲生,全身血肉皆淫欲种,人若食之增长淫欲,因淫欲故愈贪食肉,因食肉故愈贪淫欲,遂令人身变成畜身!愈淫愈杀,愈杀愈淫,妄杀妄死,乱淫乱生,生死死生,不获解脱。人所食肉,皆从杀来,杀习沿传,杀机时动,遂令杀念不去人心,由微而着,从物及人。砲火弥天,刀光蔽地,人之与人,杀以继杀,尸积千里,血流百川!由人杀人,供禽兽食,杀生食肉,因果如是。因有食肉之人,遂有渔猎、屠刽之者,使人类中有此一类专以杀生害命而图利谋财者,皆食肉之人致之也。夫图利杀生谋财害命者,杀人之强盗也。彼得微少财利而甘陷于强盗杀人之罪,固属不智,而食肉者,间接使人类之一部分为杀人强盗,非惟不智,且不仁之尤也!能不食肉,杀念乃除,能除杀念,慈心斯成,能成慈心,祥和可致,能致祥和,灾厉自无。于是人生仁寿,皆可期于贤圣,世界清净,永能保其安乐。综合此八义以观之,亦可略知佛教不食肉之理矣。
--- 内容节录自太虚大师之〈佛教不食肉之真理〉 ---

六尘
[佛光大辞典]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参阅「六境」1298) p1298


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学习解说
因为不再于六尘流转奔波了,自然返回根本,因为既不缘于六尘了,六根也就没有相对于六尘,六根六尘全都归于一,六根也没有追逐六尘了。

反流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流水折回。

【六根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
  〔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
  〔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
  〔三、鼻根〕,谓鼻能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嗅于香。是也。
  〔四、舌根〕,谓舌能尝于食味。瑜伽论云:能尝众味,数发言论。是也。
  〔五、身根〕,谓身为诸根之所依止。瑜伽论云:诸根积聚。是也。
  〔六、意根〕,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FROM:【三藏法数】

【一即六
 (术语)谓眼等六根之中,一根返于真性则余五根亦得解脱也。楞严经六曰:「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又「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FROM:【佛学大辞典】

【一即六
 谓于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中,若有一根已经清净,则其他五根也会跟着获得解脱。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
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
学习解说
此时,十方的国土,一望过去,就像月亮那样明亮清晰,又好像琉璃一样,里面悬挂着明月,都看的清清楚楚,
这时侯的修行者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得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此人即证得无生法忍。

妙圆
[佛光大辞典]
即殊妙圆满之意;亦即真实绝对之相。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磨章(大五一‧二一九上):「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准此,禅林中形容圆满微妙之机要语句,亦称为「妙圆枢口」。枢,原指开闭门扉之轴处;引申为机要之意。从容录第三则(大四八‧二二九中):「英雄力破重围,妙圆枢口转灵机。」 p2855

【无上忍
 (术语)堪受真理之智谓之忍。有无上忍,寂灭忍等。无上者叹称之语。宝积经二十二曰:「速至大安稳,成就无上忍。」【又】十忍之一、信受无常之理而不疑也。
FROM:【佛学大辞典】

无生法忍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nutpattika-dharma-ksānti。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为三忍之一,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据大智度论卷八十六载,于声闻之八人地乃至已办地、辟支佛地等观四谛,一切智断仅得菩萨无生法忍之部分,苦集灭道之四谛实乃分别诸法实相之一谛,以声闻为钝根,故观四谛而得道;以菩萨为利根,故直观诸法实相而入道。由此可知,无生法忍,即声闻于入见道位时见四谛之理;菩萨则于入初地时谛认诸法无生无灭之理,以住不退转地。

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载,不退转地之菩萨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烦恼苦垢三种之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又作本来无生忍。谓观遍计所执之体性均无,而忍知本性无生者。(二)自然无生忍,谓观依他之诸法因缘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烦恼苦垢无生忍,又作惑苦无生忍。谓诸法实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无为与一切杂染不相应,忍知本来寂静者。此乃忍知三无性之理,故称无生忍。又六十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地品」谓,第七地之菩萨,三业清净,修无相行,得无生法忍,照明诸法。另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行品列举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等五忍,前四忍分上、中、下三品,而寂灭忍仅分上、下二品,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顺忍之三品配以四、五、六地,无生忍之三品配以七、八、九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无量寿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二十六、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入楞伽经卷三、成唯识论卷八、大智度论卷六、卷十五、卷七十三、净土论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四〕(参阅「三法忍」571、「五忍」1097) p5079


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学习解说
从此如是渐修,随所发心及修行而安立圣位,这就是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圣位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三乘圣果之位也。华严经二十六曰:「愿一切众生,速入圣位。」

菩萨阶位
[佛光大辞典
指菩萨自初发菩提心,累积修行之功德,以至达于佛果,其间所历经之各阶位;通常以「位」或「心」称之,如十信位(又称十信心)、十回向位(又称十回向心)等,均为菩萨阶位之名称。然有关菩萨阶位之位次、名义,诸经论所说不一,例如发心住、治地心住等之「十住」说,在古代原本涵盖菩萨修行之全部阶位,至后世则仅相当于「十地」以前三贤位之初位而已,故知菩萨阶位说亦每随教理史之发展而更变。于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七位等各种菩萨阶位说之中,自古以降,菩萨璎珞本业经所举之五十二位说(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妙觉),以名义之整然,位次之无缺,而广为一般采用。如表一所示。

又各经论有不同之说法,如表二。

各宗派于菩萨阶位之主张亦不同,玆举唯识、华严、天台等三大宗派之说:()唯识宗采四十一位说,其异于璎珞经之五十二位说者,系将「十信」包含于「十住」中之初住,「等觉」包含于「十地」中第十地圆满成就之时(即最终之时)。又于「十回向心」之第十回向开衍出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善根」之位,而以十地以前三十心之前二十九心(即十住心、十行心、十回向之前九回向心)及第三十心(第十回向心)之一部分为「大乘顺解脱分」(即三贤位),以第三十回向心之另一部分为「大乘顺决择分」(即四善根)。

有关「十信位」,唐代西明寺之圆测别立两种异说:(1)主张有「位地之十信」,即认为进入「初住」前,必有「前方便位」之阶位,此即常行十心的「十顺名字」之菩萨。(2)主张「行解之十信」,即指所有「初住位」以上之菩萨所共通修证之十心。圆测与我国唯识宗之祖窥基本为同门师兄弟,一生致力于唯识学之研习、讲说、著作,然每有论述,必多批驳窥基之说,且亦异于当时唯识学之正统解释,故被视为唯识家之异解者,如上记两种异说即为历来有关「十信位」极特殊之观点。

()华严宗以所判立「五教」之别而有数种菩萨位次之说,即:(1)小乘教,于「见道」以前有四善根之方便位。(2)大乘始教,又分两种,即:1.回心教,即引导愚法二乘进入大乘之教,依准小乘之位次,并根据天台宗「三乘共十地」之说,而有干慧地、性地、菩萨地、佛地等十地。2.直进教,即直进大乘之教,包含十信之阶位,故共有五十一位,而以「十回向」以上为「不退位」,亦即依素质能力之差别,上根者、中根者、下根者三种人分别于第七住、十回向、初地等阶位入于不退转之位次。(3)终教,谓十信位之菩萨尚未证得不退位之境地而仅有其行,故不立十信位之说,仅立四十一位。又于此四十一位中,以初住为不退位。(4)顿教,于此教中,若能一念不生而显理断惑,即能当下契入佛位,故不立菩萨之位次。(5)圆教,分为两种:1.同教一乘,亦不立特别之位次,而摄入前四教之阶位。2.别教一乘,于「行布门」虽立有菩萨之阶位次第,然在「圆融门」,则主张于一位之中即具足一切之位,故认为十信位圆满成就之际即可成佛,称为「信满成佛」。

()天台宗所判藏、通、别、圆等「化法四教」中,通、别、圆三教均配有菩萨阶位:(1)通教,配以「三乘共十地」之阶位,即干慧地、性地等十地,又称通教十地,为菩萨、声闻、缘觉等三乘之人所共修之十种阶位。(2)别教,以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之五十二位为其位次。然将五十二位归纳成「信、住、行、向、地、等(觉)、妙(觉)」等七科,又将七科总结为凡、圣两大项。即于五十二位中,以「十信」为「外凡」位(止伏三惑中「界内」之见惑、思惑;界,指欲、色、无色等三界),而以十住、十行、十回向为「内凡」位(以至止伏「界外」之无明惑),以初地以后为「圣」位。又于圣位之中,以十地与等觉为圣位之「因」,而以妙觉为「果」。(3)圆教,圆教教义主张所有之存在本来即具足三千诸法,故自本体而言,佛与众生平等无二;然于现象上有迷悟之差异,故自实践之立场而言,亦宜有修行之阶位等次,遂立「六即位」之说,以令修行者舍离卑下上慢之心。另又藉别教五十二位之名,来说明圆教之位次,故于十信位之前,增加「五品弟子位」一科;同时,圆教之「十住位」相当于别教之「十地位」。如表所示为六即位与五十二位之配列关系。

又圆教菩萨之阶位亦可配于铁轮(十信)、铜轮(十住)、银轮(十行)、金轮(十回向)、琉璃轮(十地)、摩尼轮(等觉)等六轮,以转轮圣王之轮宝能摧毁一切武器,来比喻每一阶位皆能断除烦恼。

于上记各种阶位中,十信位之菩萨唯名无实,故称为「名字菩萨」,或「住前信相菩萨」。同时,初住以后之菩萨,由于信根成就,不再退失,故称地前三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为「信相应地」。又干慧等十地之第二地「性地」以上之菩萨,及欢喜等十地之第八地「不动地」以上或「初欢喜地」之菩萨,以悲悯、忆念一切众生,犹如母之忆子,故又称「一子地」之菩萨。日本净土真宗即以一子地配于初欢喜地,作为信心之现益(此世之利益),或兼作为当益(未来世之利益)。此外,世亲净土论一书中载及「教化地」,意指菩萨教化之场所,或解作菩萨之阶位;若解作阶位,则相当于第八地以上。〔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教化品、大品般若经卷六发趣品、梵网经卷上、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八「十住品」、卷十一「十行品」、卷十四「十回向品」、卷二十三「十地品」、大智度论卷四十九、十住毘婆沙论卷一、仁王经疏卷中本、华严经疏卷十八、大乘四论玄义卷二、法华玄义释签卷五下、大乘义章卷十二〕(参阅「十地」419、「五十二位」1044、「四善根位」1767、「即」3758p5221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29 20:19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6-29 20:21 编辑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
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蓥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学习解说
阿难! 此时这个善男子,由于已无欲爱之心,六根也没有相对于六尘,六根不再追逐六尘境界,即使现前当下有过往残留一点无明的余习,但却了无助缘可以让它继续发挥或生长,所以那一点余习是不足为患的。
此时内心就如同虚空般明朗,因为没了欲爱之心,所以只有智慧,慧性散发出光明圆满,照耀十方法界,因为这个阶段只有智慧而无禅定,所以称为干慧地。

【干慧地
 (术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其智慧干燥而未淳熟,故云干慧。大乘义章十四曰:「虽有智慧,未得定水,故云干慧。又此事观,未得理水,亦名干慧。」
FROM:【佛学大辞典】

【干慧地
  谓三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FROM:【三藏法数】

干慧地
[佛光大辞典
梵语 śukla-vidarśanā-bhūmi。即菩萨修行阶位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此地有慧而无定,故称干慧地。又作过灭净地、寂然杂见现入地、超净观地、见净地。盖三乘圣人,初修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等三观,虽有观慧,然未全得真谛法性理水,故称为干慧地。据大智度论卷七十五载,干慧地有二种,即:()声闻,乃独求涅槃,故勤精进、持戒,或习观佛三昧、不净观,或行慈悲、无常等观,集诸善法,舍不善法等;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故称干慧地。()菩萨,则为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又据摩诃止观卷六上载,将十地配合菩萨五十三位,而以其中之外凡三贤为干慧地,称为十信。(参阅「十地」419p4371

虚明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ㄒㄩ ㄇㄧㄥˊ, 1.心。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非虚明之绝境,不可穷者。」
2. 空明。宋.苏轼〈碧落洞〉诗:「幽龛入窈窕,别户穿虚明。」

[
〈动〉
琢磨使发光。亦作“莹”
,磨也。——《广雅》
[国语字典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29 20:23

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学习解说
欲爱之心已干枯的初期,然而,却没有与如来正法像流水一样相续不绝,而是以当下此心(干慧地的心)来流入如来正法,圆满妙明,开启敷演,从真妙圆,再重发真妙,然后于这个真妙上再生起一个常住的信,到了这里,有了这个真实常住的信,一切妄想全都灭尽无剩余,处于中道而纯真,这阶段称为信心住。

法流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言正法相续不绝,如水之流也。楞伽经四曰:「申畅无生者,法流永不断。」楞严经八曰:「未与如来法流水接。」佛地论一曰:「处真法流,住真净土。」行事钞上一曰:「宅身佛海,餐味法流。」

法流
[佛光大辞典]
又作法水。比喻佛教正法之传承相续有如川河之流。后来演而意味师资相承之法门、流派等系统。杂阿含经卷二十五载有阿罗汉名修罗他者,慨叹法、律将灭,而比喻法犹如桥、川、海、山,谓(大二‧一七九中):「法桥今已坏,法水不复流,法海已枯竭,法山已崩颓。」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亦载佛陀说诸法无自性,不生不灭,破有因论与无因论,谓(大一六‧五○七下):「折伏有因论,申畅无生义;申畅无生者,法流永不断。」此皆为法流之原义。〔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序〕 p3366

法流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正法相续不断,如水长流。

开敷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开花。

中道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1.不走极端、不偏不倚的观念或行为。
2.路途当中。

十信
[佛光大辞典]
菩萨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略称十心。依诸经典所举,其名称与顺序略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名字品所列之十种,即:(一)信心,一心决定,乐欲成就。(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三)精进心,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间善业。(四)定心,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想分别。(五)慧心,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六)戒心,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犯悔除。(七)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际,不著名相。(八)护法心,防护己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九)舍心,不惜身财,所得能舍。(十)愿心,随时修习种种净愿。

又鸠摩罗什译之仁王经卷上菩萨教化品所列之十种为:信心、精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以之为习种性十心。梵网经卷上所列之十种为:舍心、戒心、忍心、进心、定心、慧心、愿心、护心、喜心、顶心,以之名坚信忍中之十发趣心。楞严经卷八称之为十心住,即:信心住、念心住、精进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住、愿心住

历来以此十信配菩萨之位次即有各种异说。四教义卷五等以之为别教五十二位中最初十位;圆教又别立六即,配以相似即,为六根清净柔顺忍之位。华严五教章卷二中,援引梁译摄大乘论之语,谓如须陀洹道前有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位,于愿乐行人,则有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四种;于始教,以十信等四位为资粮位;于终教,入初地位之前唯有三贤(十解、十行、十回向),因十信未达不退位之故。唯识家亦言十地之前仅有三十心,十信不立位。〔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仁王经合疏卷中、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下、大乘义章卷十七末〕(参阅「菩萨阶位」5221) p454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29 21:29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学习解说
有了这个真实的信,就能明了真正的智慧,一切圆通都能圆满,也能圆满周遍一切,融通无碍,即使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十二处(六根+六尘)十八界(六根界+六尘界+六识界)这些也不能为碍,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以来,无数生死轮回中的一切习气,皆都知道,这个善男子全都能够忆起而无遗忘,这个阶段称为念心住。

明了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完全明知其事理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菩萨于净身皆见世所有,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圆通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妙智所证之理曰圆通。性体周徧为圆,妙用无碍为通。又以觉慧周徧通解通入法性,谓为圆通。此前义就所证理体释之。后义就能证行门释之。楞严经圆通之目,据后义。经中有二十五大士。各依佛之问:陈圆通之法门。谓音声为圆通之门乃至耳根为圆通之门也。经五曰:「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又曰:「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中略)如吾所证,音声为上。」楞严正脉疏曰:「六根互用,周徧圆融,成兹妙果。其修入方法,最为方便者,即从耳根修入,耳根闻性。人人本自圆通。如十方击鼓,一时并闻,是圆也。隔墙听音,远近能悉,是通也。声有动静,循环代谢。而闻性湛然常住,了无生灭。若不寻声流转。而能反闻自性。渐至动静双除,根尘回脱,寂灭现前,六根互相为用,遂得圆通。」三藏法数四十六曰:「性体周徧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
又观音为圆通大士。见圆通大士项。

圆通
[佛光大辞典
谓遍满一切,融通无碍;即指圣者妙智所证的实相之理。由智慧所悟之真如,其存在之本质圆满周遍,其作用自在,且周行于一切,故称为圆通。复次,以智慧通达真如之道理或实践,亦可称圆通。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谓,二十五位菩萨各个皆具圆通,共有六尘、六根、六识、七大等二十五圆通。此外,楞严会上二十五圣之中,以观世音之耳根圆通为最上,故称为圆通尊、圆通大士。〔楞严经圆通疏前茅卷下、楞严经纂注卷五〕 p5407

圆通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道理圆融而无碍。

【五阴
 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参见:五蕴)
FROM:【佛学常见辞汇】

【五蕴
 (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参见:阴)),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象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瞋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征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毘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FROM:【佛学大辞典】

【十二处
 六根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即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果。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十二处
  十二处者,谓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十二处也。亦名十二入。即合六根六尘以言,谓之十二处。处者方所也,所依之义也。言根在内,尘在外,眼唯对色,耳唯对声等,各有所依一定方所也。言十二入者,入即涉入之义,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之故。如眼根对色,即能见色,是名眼入。耳根对声,即能闻声,是名耳入等。乃至一切可见之色,而对于眼,是名色入等是也。六根为内,名内六入;六尘为外,名外六入。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入
  十二处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入
FROM:【佛学次第统编】

【十八界
 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此中因根对尘,中间发识以了别境界。如眼根为能发,眼识为所发,色尘为助发。眼根如是,余根可类推。每一根的根境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效用。请参见附表说明。
    十 八 界 及 其 效 用
    六根界┌眼  耳  鼻  舌  身  意
       │根  根  根  根  根  根
       └界  界  界  界  界  界
        │  │  │  │  │  │
        │  │  │  │  │  │
    六尘界┌色  声  香  味  触  法
       │尘  尘  尘  尘  尘  尘
       └界  界  界  界  界  界
        │  │  │  │  │  │
        │  │  │  │  │  │
    六识界┌眼  耳  鼻  舌  身  意
       │识  识  识  识  识  识
       └界  界  界  界  界  界
        │  │  │  │  │  │
        │  │  │  │  │  │
    效用  见  闻  嗅  尝  觉  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受身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陷于轮回而)投生。又译为「受生」。

受身
[阿含辞典(庄春江)
同「受生」,有下一生。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29 22:24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学习解说
到了这里,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劫以来的一切习气转化为一种精明的智慧,然后以这种精明的智慧来进入并趋向真实的清净,这个阶段称为棈进心。

精明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精良明白也,谓心意之清洁。无量寿经下曰:「精明求愿。」

精明
[佛光大辞典]
精,精妙;明,明白。精明,指自性清净心中本具之绝妙明澄。〔无量寿经卷下、首楞严经卷六〕 p5882

真净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谓如来所证之法,真实清净也。对于二乘之伪,故云真实,无累不脱,故云清净。法华经如来神力品曰:「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29 22:26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学习解说
到了真实的清净,这时侯的内心有一种精明的智慧,纯以智慧来开敷一切,这个阶段称为慧心住。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29 22:28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学习解说
执持这个智慧明了,周遍寂静清明,这种寂静清明就会定于一处,这个阶段称为定心住。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寂静。

[国语辞典(教育部)]
(二)ㄉㄢ, [形]
快乐。《诗经.小雅.鹿鸣》:「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一)ㄓㄢˋ, [形]
1.深厚。如:「精湛」、「工夫湛深」。
2.清澈、清楚。宋.苏轼〈行香子.一叶舟轻〉词:「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
[名]
姓。如晋代有湛方生。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29 22:29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学习解说
定心住的定光,发明自己本有的真性,继续深入,只进不退,这个阶段称为不退心。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29 22:33

(7楼~14用时,3小时)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学习解说
这个不退心,在继续深入前进的过程中能保持安然不退失,进一步也就能够与十方如来气分交接,这个阶段称为护法心。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30 21:47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学习解说
透过和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就能有一种觉明,持续保持这种觉明,就能够以此妙力回佛慈光,向佛而安住,就如同双面镜子一样,光光辉映,在这光明之中重重相入,这个阶段称为回向心。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30 21:48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学习解说
在光明重重相入之中,这个修行人的心光和佛所发的心光彼此密回,其中而获得佛常凝无上微妙清净,进而安住于无为(非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到这里的无为就不会退失了,这个阶段称为戒心定。

心光
[佛光大辞典
()指心智明朗,或智慧鉴照之光。又称智光、内光。智光又有二义,一为法照,即谓真俗双鉴;一为机照,即谓普应群品。〔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参阅「光明」2173
()即高雄佛光山慈庄法师之内号。慈庄法师现任美国洛杉矶西来寺住持。(参阅「慈庄」5804p1399

心光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对于色光有智慧光非心光之称。心光者,自佛之慈悲心所照之光明也。离平常之光明即色香,而非别有心光。观念法门曰:「但或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取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六要钞五曰:「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体各别,只就义门宜得其意,以佛慈悲摄受之心所照触色名之心光。」

心光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佛慈悲心所发出来的光。

【无为
 无因缘的造作,即真理的别名。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无为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saskta。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又作无为法(梵 asaskta-dharma)。原系涅槃之异名,后世更于涅槃以外立种种无为,于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等诸说。于小乘各部派中,说一切有部立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合为三无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于三无为之外,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无色处,及缘起支性(十二缘起之理)、圣道支性(八圣道之理)等,总为九无为。化地部则以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取代四无色处,亦作九无为之说。大乘唯识家于三无为外,别立不动、想受灭、真如,合为六无为;或开立真如为善法、不善法、无记法,而为八无为。然无论开立为六无为或八无为,非谓无为有多种别体,而系断除我、法二执所显之一种法性;复以此一法性从所显之诸缘而称种种之名。准此而言,真如、法性、法界、实相等亦皆为无为法。又以涅槃而言,上记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而涅槃乃一切无为法中之最殊胜者。
    又关于无为法之体,说一切有部主张其为有体,经量部及大乘唯识家以其为无体,不承认其实相。其中,唯识家依「识变」与「法性」假立六种无为,即:(1)指远离烦恼所知障之真如,以其无有障碍,恰如虚空,称为虚空无为。(2)指远离一切有漏之系缚而显之真理,称为择灭无为。(3)指本来自性清净之真如,以其非由无漏智之简择力而来,称为非择灭无为。(4)指显现于第四静虑(第四禅)之真如,以第四静虑已灭苦、乐二受,寂静不动,称为不动无为。(5)指显现于灭尽定之真如,以灭尽定已灭六识心想与苦、乐二受,称为想受灭无为。(6)指真实如常,无有丝毫虚妄变异之法性真如,称为真如无为。〔品类足论卷一、大毘婆沙论卷二十一、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一、卷六〕(参阅「有为」3067p6437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30 22:22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6-30 22:28 编辑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学习解说
这时侯的戒心于内就能安住且自在,于外就能够畅游十方,所要前往的地方都能随愿满足,这个阶段称为愿心住。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
学习解说
阿难! 修行的善男子,就是要以真方便来发这十种心。
(十心: 信心住、念心住、精进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住、愿心住)

【方便
 随方因便,以利导人。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方便
  方即方法,便即便宜,犹善巧也。谓如来说布施得大富,说持戒得生天,说忍辱得离诸瞋恚,说精进得具诸功德,说禅定得息诸散乱,说智慧得舍诸烦恼,如是种种方便,开化众生,莫不为令超脱苦轮,得诸法乐也。
FROM:【三藏法数】

方便
[佛光大辞典
    梵语 upāya,巴利语同。音译作沤波耶。十波罗蜜之一。又作善权、变谋。指巧妙地接近、施设、安排等。乃一种向上进展之方法。诸经论中常用此一名词,归纳之,其意义可分为下列四种,即:(1)对真实法而言,为诱引众生入于真实法而权设之法门。故称为权假方便、善巧方便。即佛菩萨应众生之根机,而用种种方法施予化益。(2)对般若之实智而言,据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举出,般若者,达如之慧;方便者,通权之智。以权智观照于平等实智所现之差别。(3)权实二智皆系佛菩萨为一切众生,而尽己身心所示化之法门。(4)为证悟真理而修之加行
    慧远之大乘义章卷十五之十二巧方便义、窥基之法华玄赞卷三等,举出四种方便,即:(1)进趣方便,如见道前之七方便等,即趣向菩提之准备(加行),亦即加行道。(2)权巧方便,如二智中之方便智等,以实无三乘之法门,而为应物权现之。(3)施造方便(即施为方便),如十波罗蜜中之方便波罗蜜等,即为达成理想目的所作的善巧之事。(4)集成方便,如十地经论之六相说,诸法同体巧相集成,即诸法之本质均同,一中即具一切,一切之中亦成于一,彼此巧妙地相集互立。上述之加行道,旧译方便道,即见道位之加功用行;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载,所谓加行,乃为别于佛之善巧方便,而显二者之差异。此外,加行道单配于四善根。
    权巧方便,指佛以方便智施设三乘法门等;此方便智又称权智,即佛为引导众生,而施以筹谋假设之智。权巧方便与施造方便二者,皆属佛之善巧方便。善巧方便以四智中之「成所作智」为体,又称方便善巧、善权方便、善方便、巧方便、权方便、胜方便、善巧、善权、巧便等。所有教说,自其宣讲之观点而言,一切无非是方便施设,然其中有直接阐释菩提本身,表其真实之意图者,称为真实教;基于此,为使导入真实,而因应众生显示种种方法者,称为方便教(方便假门、权门),其方便称为化前方便、权假方便等;对此,他种方便则称为异方便;觉佛果后之方便,称为果后方便。此外,相对于法报称为「果极法身」者,有应化称为「方便法身」之用语;相对于真实之因行所酬之土称为「实报土」者,有修方便道所感之土称为「方便有余土」之用语;相对于般若称为「实智」者,有利他之化用称为「方便智」之用语;相对于一乘称为「正乘」者,有三乘称为「方便乘」之用语。
    施造方便,指十波罗蜜中之方便波罗蜜(梵 upāya-kauśalya,音译沤和拘舍罗)。即菩萨于一切所为作善巧修习。据大乘义章卷十五,将施造方便分为三种,即:(1)教道方便,谓于世之所行巧能修习。(2)证道方便,谓能舍情相而证入实际。(3)不住方便,谓不执着于空有、染净、自他等相对差别之见解。同书又举出,菩萨地持经之十二巧方便,即属上述教道方便之说。
    据菩萨地持经卷七载,菩萨之十二巧方便,分为起内佛法(即向内修证佛法)之六方便,及外成众生(即向外教导众生)之六方便。起内佛法之六方便,即:(1)悲心顾念一切众生。(2)于生死、有为法等诸行,如实了知而生厌离之心。(3)求无上菩提之智。(4)依念众生,舍离生死。据大乘义章卷十五所释,菩萨依念众生欲济拔之,若自我不出生死之苦,则无以能度,故依念众生而舍生死。然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载,菩萨以顾恋众生之故,而不舍生死。(5)以无染心安住于生死之轮转,了知生死虚妄无实,故能无染而常处其中。(6)依求佛智之心而炽然精进。菩萨以上述之前三行为本,后三行则为菩萨依前三行而显示之方便。外成众生之六方便,即:(1)教众生以少善回求菩提一切种德,以回向故,令众生以微少善根而得无量果。(2)教众生舍邪归正、舍小归大,而以如此之微少方便,令众生起无量善。(3)令坏法之众生除其暴虐,度化之,令生信心。(4)令处中众生(无信者)生解,而导入佛教正信。(5)令已入众生(已信者)起行,而使其成就。(6)令已熟众生(已发菩提心者)得解脱而证果。
    上述之前二种化他之行为「起行善巧」,后四种化他之行为「摄人善巧」。就后四种中另有六种巧方便行,能令众生怀持佛法破除敝害而得解脱,即:(1)随顺方便,因应众生之性质根机,次第教导,令其悟入。(2)立要方便,众生有求时,即以利益为誓约而令其修善。(3)报恩方便,菩萨先施恩于众生,若众生欲报恩时,菩萨不受而劝令修善。(4)异相方便,对不受教者示现瞋责、恐怖等相,以令其止恶修善。(5)逼迫方便,菩萨化现为王或为尊主,于已所摄之人民眷属逼令其修善。(6)清净方便,菩萨八相成道,以身作则,引导众生入于清净之行。
    据地藏十轮经卷十之说,方便又分为执着善巧方便之有所得者与远离执着之无所得者;或世间善巧方便与出世间善巧方便等二种方便。旧译华严经卷四十在二千普贤行法中,谓地上之菩萨行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大慈、大悲、觉悟、转不退法轮等十种方便。大乘起信论于信成就发心举出行根本方便、能止方便、发起善根(增长)方便与大愿平等方便等四种方便。其他诸经论亦可见种种的方便之称。
    天台宗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七举出法用、能通、祕妙等三种方便,其中,应藏、通、别三教之对象所施与者,为法用方便;方便能通真实之门者,为能通方便;法华以前权教之祕因法华圆教而开显,此祕即妙,为祕妙方便。同书复举出体外、同体二方便,真实体外之方便,称为体外方便;方便即真实,称为同体方便,又称体内方便。诸佛之随他意语、随自意语即属于后者。此外,摩诃止观卷四上,就藏、通、别、圆四教而别方便之远近。即:藏教以三贤为远方便,以四善根为近方便;通教以十信为远方便,以三贤为近方便;圆教以名字之二十五方便及观行五品为远方便,以相似之六根清净为近方便。
    净名经疏卷三举出自行、化他、自他等三种方便。其中,诸佛及四十一位菩萨能悟知不可思议的二谛之理,即为自行方便;于藏通别三教及圆教有门已了然之诸菩萨,不断除烦恼,而平等地在界内、界外宣扬种种教法,即为化他方便;合以上二者,即所谓自他方便。
    此外,据摩诃止观卷四上、卷四下载,为修圆顿止观之准备,须先具备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等二十五种方便(二十五方便)。所谓具五缘即: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得善知识。呵五欲即劝修行者必须诃责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弃五盖即指弃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种烦恼心。调五事即调和食、眠、身、息、心五者。行五法即行能生善法之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法。〔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般若经卷三二八、旧华严经卷三十七、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十地经论卷一、法华经义疏卷四、法华文句(会本)卷七、法华经文句卷三上、大乘义章卷十九〕p1874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30 23:43


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学习解说
此时的内心有一种光明照耀辉映着,以真方便来发前面所讲的这十种心(信心住、念心住、精进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住、愿心住),然后就会产生十种作用(十信之用)遍亙涉入,圆成一心,这个阶段称为发心住。

ㄏㄨㄟhuī
日光。
如:「春晖」、「斜晖」、「落日余晖」。
《文选·王粲·公讌诗》:「凉风撤蒸暑,清云却炎晖。」
·陆游〈晚步湖上〉诗:「云薄漏春晖,湖空弄夕霏。」
照耀、辉映。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云润星晖,风扬月至。」
南朝梁·元帝〈与萧挹书〉:「惟昆与季,文藻相晖。」
[国语辞典

【十住
 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二个十位名十住,因信心既立,能住佛地也。又因发起大心,趣入妙道,故又名十发趣。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假十信之用,圆成一心,名发心住。二、治地住。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则一切皆治,名治地住。三、修行住。心所涉知,俱得明了,遍修诸行,皆无留碍,名修行住。四、生贵住。冥契妙理,行与佛同,气分感通,成如来种,名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名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心念同佛,惟得其正,名正心住。七、不退住。身心增长,无有退缺,名不退住。八、童真住。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如童真之可贵,名童真住。九、法王子住。长养圣胎,绍隆佛种,堪作法王之子,名法王子住。十、灌顶住。菩萨既为佛子,佛以智水灌顶,藉表成人,名灌顶住。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十住
  ﹝出楞严经﹞
  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信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也
  〔一、发心住〕,谓由前十信,相蹑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发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十用,即十信之用也。)
  〔二、治地住〕,谓由前所发之心,净如琉璃;所证之理,显若精金。因此妙心,契于理地。经云: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履,即治也,亦造入之义。)
  〔三、修行住〕,修行者,起行造心也。谓前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由明了故,遍修诸行,皆无留碍。经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
  〔四、生贵住〕,谓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佛家,为法王子。故曰生贵。经云: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中阴者,谓现身已谢,后身未生,于此之中,识未托胎之时也。)
  〔五、方便具足住〕,谓由前妙行,既与佛同,则自行利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经云: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道胎者,谓道果之胎,以喻菩萨之入圣道也。觉胤者,觉即是佛,谓佛之胤嗣也。)
  〔六、正心住〕,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经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体微曰童,谓其体虽微,已具佛十身灵妙之真相矣。经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九、法王子住〕,谓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成,名出圣胎。既出胎已,则为佛之真子,而继绍佛种也。经云: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谓表菩萨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顶,犹如剎利、转轮王之子受职,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顶也。经云: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剎利,梵语具云剎帝利,华言田主。)
FROM:【三藏法数】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30 23:45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学习解说
到了这里,心中发出光明,就像清净琉璃般,内心显现出精明的智慧,以前面所发的妙心来实践,这个阶段称为治地住。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ㄌㄩˇ, [名]
1.鞋子。如:「草履」、「削足适履」。《庄子.让王》:「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2.脚步。如:「步履」。《聊斋志异.卷一.画壁》:「回顾,则垂髫儿,冁然竟去,履即从之。」
3.个人的行为操守。《晋书.卷六七.温峤等传.史臣曰》:「太真性履纯深,誉流邦族。」
4.领土。《左传.僖公四年》:「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晋.杜预.注:「履,所践履之界。」
5.《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兑(?)下干(?)上。表行履的礼仪之意。
6.姓。如春秋时晋国有履鞮。
[动]
1.践踏、踩。《诗经.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宋.苏轼〈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
2.实行。如:「履行」、「履约」。《礼记.表记》:「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
3.经历。《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亲履艰难者知下情,备经险易者达物伪。」《南史.卷七五.隐逸传上.宗少文传》:「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
4.居、处。《庄子.天道》:「而愚知处宜,贵践履位。」汉.刘向《新序.卷四.杂事》:「夫执国之柄,履民之上。」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6-30 23:49

(15楼~20用时,约2小时25)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学习解说
透过前面的两种住(发心住、治地住)所涉及的智慧,全都明了,藉由这样的智慧就能种种修行无所障碍,这个阶段称为修行住。

游履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ㄧㄡˊ ㄌㄩˇ
游历。《南史.卷七五.隐逸传上.宗少文传》:「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

密藏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真言之经典也。僧史略上曰:「密藏者,陀罗尼法也。是法秘密,非二乘境界诸佛菩萨所能游履也。」二教论上曰:「法佛谈话,谓之密藏,言秘奥实说。」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 21:51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
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学习解说
由上一个修行住的智慧,于种种修行无所障碍,就能契入妙理,行与佛同,感通佛的气分,
就如同中阴身寻求投生的父母,同样因缘果报和习性的就会聚集在一起,
因此,若是行与佛同,感通佛的气分,就能入如来种,将生佛家,为法王子,这个阶段称为生贵住。

中阴身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又名中有,即人死后尚未投胎之前,有一个由微细物质形成的化生身来维持生命,此化生身即是中阴身。此中阴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每七天一生死,经过七番生死,等待业缘的安排,而去投生。

【法王子住
  谓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成,名出圣胎。既出胎已,则为佛之真子,而继绍佛种也。经云: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FROM:【三藏法数】

【法王子
 大菩萨的尊称,因大菩萨是出生于法王之家,而且能够传承佛法。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相关及延伸阅读:
怀孕生子和投胎的原理说明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 22:44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学习解说
到了这里,就是开始要长养圣胎,日后是要承继如来家业的,如果这时侯的胎已长成,人相不缺,既与佛同,一切方便具足,这个阶段称为方便具足住。

空无有果
[法相辞典(朱芾煌)
大毗婆沙论十六卷六页云:空者:显彼无圣道胎。如女身中,不任怀孕,空无子故,说名石女。彼亦如是。虽闻佛教;不能摄受圣道胎故;佛于彼身,无士用果,虚弃功用,故名为空。无有果者,无有等流、及解脱果。

十住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为住。住生功德名为地。谓既得信后进而住于佛地之位也。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明净,如琉璃内现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为地也。三、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留碍也。四、生贵住,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彼此冥通,入于如来种也。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所缺也。六、正心住,非仅相貌,而心相亦与佛同也。七、不退住,身心合成,日日长增也。八、童真住,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也。九、法王子住,由初发心至第四生贵,皆名入圣胎,由第五至第八,名为长养圣胎。而于此第九,则相形具足而出胎也。十、灌顶住,菩萨既为佛子,堪行佛事,则佛以智水灌顶,如剎利王子之受职灌顶也。参照五十二位条。

十长养
[佛光大辞典
()菩萨五十二位中,指第二十一位至第三十位之十行。于此位中,暂先长养圣胎,后入十圣位。
()指菩萨为增长善根,长养圣胎所修之十种心。即十长养心。即:()慈心,()悲心,()喜心,()舍心,()施心,()好语心,()益心,()同心,()定心,()慧心。此十种心系合四无量心、四摄心与定、慧而成者,明代智旭之梵网经合注认为十长养心即十行法门。〔梵网经心地品〕 p451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后代。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ㄧㄣˋ, [
子孙世代相承继。《书经.洛诰》:「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国语.周语下》:「胤也者,子孙蕃育之谓也。」
[
后代、后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梁书.卷五○.文学传下.刘峻传》:「余祸同伯道,永无血胤,此二异也。」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 22:46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学习解说
前面所说的人相不缺,既与佛同,一切方便具足,容貌如同佛一样,
如果这时侯的心念也与佛相同,那么,这个阶段就称为正心住。

心相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心之行相。即见分也。又为肉团心。即心脏之相貌。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者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往生要集十本曰:「如来心相如红莲华。」

心相
[佛光大辞典]
(一)指心之相状。有心内相与心外相之别。心之本性清净平等,称为心内相。心随诸缘而生种种对境,称为心外相。〔维摩经卷中〕
(二)心之本来面目。〔维摩经卷中〕
(三)心之行相。即指见分。〔圆觉经〕
(四)肉团心。即心脏之形状。 p1404

【心相
p0348
瑜伽七十七卷三页云:云何心相?善男子!谓三摩地所行有分别影像;毘钵舍那所缘。
FROM:【法相辞典】

《佛光大藏经.净土藏.纂集部.庐山莲宗宝鉴外一部.往生要集卷中》
如来心相如红莲华,妙紫金光以为间错,如琉璃筒悬在佛胸,不合不开,团圆如心,万亿化佛游佛心间。又无量尘数化佛在佛心中,坐金刚台,放无量光,一一光中亦有无量尘数化佛出广长舌,放万亿光,作诸佛事(33)。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 23:44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学习解说
容貌如,心念亦如佛,身心合成,日日增进又增长,跟佛一样就不会退失,这个阶段称为不退住。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 23:46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学习解说
这个时侯,也就具足了佛的真实十身妙相(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不过外表体型就如同童子一样,这个阶段就称为童真住。

【十身──如来十身 】
  ﹝出华严教门指掌﹞
  〔一、菩提身〕,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于菩提树下,降伏外魔,朗然大悟,成等正觉,是名菩提身。
  〔二、愿身〕,谓如来本愿,遍周法界,誓度一切众生,故从兜率降生人间,说法利生,酬宿因愿,是名愿身。(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三、化身〕,谓如来随类化现,普应群机,若月临众水,是名化身。
  〔四、力持身〕,谓如来神力任持全身、碎身,永久不坏,作众生福田,是名力持身。(全身,即如来真身也;碎身,即如来化身灭后舍利也。)
  〔五、相好庄严身〕,谓如来证得微尘数相好庄严实报之身,是名相好庄严身。
  〔六、威势身〕,谓如来处于众会道场,威德广大,一切天魔外道,无不归伏。如月光明,掩映众星,是名威势身。
  〔七、意生身〕,谓如来随自他意,处处受生,度诸有情。意有所往,身即随到,是名意生身。
  〔八、福德身〕,谓如来福德具足,犹如大海,无不涵容,是名福德身。
  〔九、法身〕,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十、智身〕,谓如来妙智圆明,决了诸法,通达无碍,是名智身。
FROM:【三藏法数】

童真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沙弥之异名,又通于有发童子,凡童子之性,天真烂漫,故云真,若准汉语则当云真童,今准梵语故曰童真。玄应音义五曰:「童真是沙弥别名。梵云究摩囉浮多Kumārabahūta,究摩囉者,是彼土八岁未冠者童子总名。浮多此云真,亦言实也。」楞严经五曰:「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 23:48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学习解说
到了这里,容貌外形皆具足可以出胎了,就是真正的佛子,可以承继如来家业了,这个阶段称为法王子住。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 23:52
(21楼~27用时,约2小时40)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学习解说
这时,佛子也渐渐长大成人,就可以准备担当重任了,这个时侯,佛是以智水灌其顶,
如同国王要把国事交由太子来治理,就像刹利王的世子长大后要受职,以海水灌顶,完成戴王冠的登基仪式,这个阶段就称为灌顶住。

灌顶王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完成登基仪式的国王。古代印度国王即位时,以海水灌顶,作为登基仪式。

灌顶王
[阿含辞典(庄春江)
即「完成水淋头(灌顶)登基仪式的国王」,另作「剎利顶生王;顶生剎利王;剎利水浇头种;顶生王」,《增壹阿含244经》作「大王」,《相应部22相应96经》作「灌顶剎帝利王」(rañño khattiyassa muddhāvasittassa),「灌顶」是「完成戴王冠登基仪式」的意思。(相关词「剎利灌顶王」)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
学习解说
阿难! 这个善男子到了此时就成了正式的佛子了,具足无量如来妙德。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2 16:41

◎就上面先作个小总结,这个修行的善男子已经历了十信、十住,已经成了正式的佛子,只有满足自利,但利他之行尚未满足,所以接下来需要长养利他的功行,也就是十行。

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学习解说
这里开始就要作利他之行
以具足如来无量妙德,于十方刹土来随顺并进一步利益众生,令众生和自己皆欢喜,
这个阶段称为欢喜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欢喜行﹖佛子!此菩萨为大施主,凡所有物,悉能惠施。其心平等,无有悔吝,不望果报,不求名称,不贪利养,但为救护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为学习诸佛本所修行,忆念诸佛本所修行,爱乐诸佛本所修行,清净诸佛本所修行,增长诸佛本所修行,住持诸佛本所修行,显现诸佛本所修行,演说诸佛本所修行;令诸众生离苦得乐。佛子!菩萨摩诃萨修此行时,令一切众生欢喜爱乐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十九〈十行品〉

十方
[国语辞典(教育部)]
ˊ ㄈㄤ
佛教用语。佛教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泛指各处、各界。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菩萨之化,行于十方;仁寿之功,沾于万国。」《儒林外史.第二回》:「这庵是十方的香火,只得一个和尚住。集上人家凡有公事,就在这庵里来同议。」

随顺
[佛光大辞典
谓随从他人之意而不拂逆。法华经卷一序品有供养诸佛、随顺(梵 ānulomikī)行大道、具六波罗密之说。同经卷四「五百弟子受记品」亦说,世尊甚奇特,所为极希有,随顺(梵 anuvartayante)世间若干之种性,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拔出众生处处之贪着。
新华严经卷三十七中亦有菩萨如是观一切法之自性清净,随顺(梵 anuloma)不违),得入第六现前地,得明利之随顺忍(梵 anulomikī ksāntih),而未得无生法忍等之记载。
随顺一语,在佛、众生、教法皆可用之。于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举出十种随顺学法,即不净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厌逆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光明想、离欲想、灭想、死想;并言欲修习十想,须断十种障碍学法与违逆学法。又举出宿因、随顺教、如理加行、无间殷重所作、猛利乐欲、持瑜伽力、止息身心粗重、数数观察、无有怯弱、离增上慢等十种随顺学法,并一一加以解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成熟品、大乘庄严经论卷二成熟品、俱舍论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二上〕 p6352

【随顺巧方便
  谓菩萨欲为众生说法,先以善巧方便,随顺教诫,令生信乐之心;然后以如来甚深法义,分别解说,令其易解易入,获大利益,是名随顺巧方便。(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FROM:【三藏法数】

十行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菩萨修行,虽于十信十住满足自利,然利他之行未满,故不可不经此目:一、欢喜行,为佛子之菩萨以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也。二、饶益行,利益一切众生也。三、无瞋恨行,自觉觉他。无违逆者。又曰无恚恨。无违逆。四、无尽行,随众生之机类而现其身,三世平等,通达十方。利他之行无尽也。五、离痴乱行,种种之法门虽不同,然一切合同而无差误也。六、善现行,以离痴乱故,能于同类中现异相,于一一异相各现同相,同异圆融也。七、无着行,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于一一尘中现十方界,尘界不留碍也。八、尊重行,又曰难得行。以前种种现前皆般若观照之力也,故于六度中特尊重般若波罗蜜。九、善法行,圆融之德能成十方诸佛之轨则也。十、真实行,以前圆融德相,一一皆清净无漏,一真无为之性,本来常恒也。参照五十二位条

十行
[佛光大辞典
()菩萨修行之五十二阶位中,指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种利他行。又作十行心。即:()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无瞋恨行,修忍辱,离瞋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槃而无松懈。()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着,而亦不舍教化众生。()无着行,历诸尘剎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着。()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
修十行之目的有四:()厌有为。()求菩提、满佛德。()欲于现在、未来世中救度众生。()求实际、证法如。以是故修诸行。有关菩萨于何阶位修此十行,经论或以为三贤位之一,或六种性中之性种性,或五位中之资粮位。〔旧华严经卷十一之十行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大乘义章卷十四、华严五教章卷二〕
()菩萨之十种修行。即:()信,信仰佛、法。()悲,拔众生苦。()慈,施乐与众生,对诸众生而起众生缘,知众生无实体、自性而起法缘,观五蕴之空而起无缘。()舍,行内外二施,令众生心安。()不疲倦,指行世间、出世间之行而不疲倦。()知经书,指知五明。()知世智,知晓世间实际之事、义。()惭愧,耻罪过而生惭愧。()坚固力,自守佛道而不退失,更能向上转进。()供养,供养诸佛及如其教说修行。〔旧华严经卷二十三、菩萨地持经卷三、卷七、十地经论卷三〕
()十行摄善法。即:()慈悲行(不杀生),()少欲行(不偷盗),()净梵行(不邪淫),()谛语行(不妄语),()明慧行(不饮酒),()护法行(不说人过),()息恶推善行(不自赞毁他),()财法俱施行(不悭法财),()忍辱行(不瞋恚),()赞三宝行。〔禅戒篇〕
()又指身、口、意所行之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参阅「十善十恶」468p429

十行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三个十位名十行,因菩萨经十信十住,已成佛子,满足自利,复须长养利他功行,故名十行,亦名十长养。一、随顺众生,随喜功德,名欢喜行。二、饶利众生,使得法利,名饶益行。三、等视众生,不见其过,名无瞋恨行。四、三际十方,化身无尽,名无尽行。五、了达法门,悉无错误,名离痴乱行。六、既离痴乱,则能现诸相,同异圆融,名善现行。七、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于一尘中,现十方界,尘界交现,不相留碍,名无着行。八、缘般若故,成无着行,故六度中,特尊般若,名尊重行。九、妙观慧中,显圆融德,能入诸佛法轨中,名善法行。十、圆融德相,清净无漏,真无为性,妙契真实,名真实行。

【十行
  行即进趣之义。谓行此行,则能进向于果,名之为行。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违逆行、四无屈挠行、五无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着行、八难得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
FROM:【三藏法数】

【十行
  ﹝出楞严经﹞
  十行者,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自得己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广行饶益,随顺众生,令其欢喜。然行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至真实,而成十种也。
  〔一、欢喜行〕,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剎土,随顺饶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剎,梵语具云剎摩,华言土田。)
  〔二、饶益行〕,谓善推妙德,饶益众生,使得法利,不生猒想。经云: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三、无瞋恨行〕,谓瞋恨生于违拒,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自他之利兼成,则瞋恨自无也。经云: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瞋恨行。
  〔四、无尽行〕,谓随众生之类,化现其身,转化无穷,而益物无尽,竖遍三际,横周十方,通达无碍。经云: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三际者,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
  〔五、离痴乱行〕,谓妙智了达一切法门,虽各不同,悉皆归于一理,而无差误。经云: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六、善现行〕,谓由无痴乱行,故能于同类中,显现异相;于异相中,不见有异;同异圆融,互现自在。经云: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七、无着行〕,无着,即无碍之义也。谓由善现之行,充扩圆融,以满空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而尘相不坏;尘界交现,小大无碍。经云: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着行。
  〔八、尊重行〕,谓前无着行中,现尘现界,皆是般若观照之力;然般若于六度中称为第一,可谓至尊至重矣。经云: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梵语波罗蜜多,华言到彼岸。)
  〔九、善法行〕,谓于妙观慧中,种种明现,以显圆融之德。十方诸佛,莫不依此圆融而为法则。经云: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十、真实行〕,谓前圆融德相,一一皆是无为真实之性,然依性起修,则所修之行,无非真实矣。经云: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FROM:【三藏法数】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2 17:01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学习解说
以具足如来无量妙德来利益一切众生,让众生能够获得佛法的利益,
这个阶段就称为饶益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饶益行﹖此菩萨护持净戒,于色、声、香、味、触,心无所着,亦为众生如是宣说。不求威势,不求种族,不求富饶,不求色相,不求王位,如是一切,皆无所着。但坚持净戒,作如是念︰「我持净戒,必当舍离一切缠缚、贪求、热恼、诸难、逼迫、毁谤、乱浊;得佛所赞,平等正法。」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十九〈十行品〉

饶益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1.令人受益。
2.帮助;利益。

饶益
[佛光大辞典
()予人法益之意。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
()富裕、丰足之意。为娑婆世界东南方之世界名称。华严经卷十二如来名号品(大一○‧五九下):「诸佛子!此娑婆世界东南方,次有世界,名为饶益。如来与彼,或名现光明。」 p6884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2 17:38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瞋恨行。
学习解说
自己觉悟所修的法,又能令其他众生觉悟之,这样能够真正做到自利利他,自然就不会有违背拒绝的状况发生,也就不会有瞋恨,这个阶段就称为无瞋恨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无违逆行﹖此菩萨常修忍法,谦下恭敬;不自害,不他害,不两害;不自取,不他取,不两取;不自着,不他着,不两着;亦不贪求名闻利养。但作是念︰「我当常为众生说法,令离一切恶,断贪、瞋、痴、憍慢、覆藏、悭嫉、谄诳,令恒安住忍辱柔和。」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十九〈十行品〉

三觉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一自觉,二觉他,三觉行穷满,阿罗汉具自觉之一,菩萨具自觉觉他之二,佛具三觉。
又一、本觉,一切众生本来固有之自性清净心也。二、始觉,依本觉内薰与教法外薰而妄心渐起契于本觉之知觉者。三、究竟觉,始觉极与本觉一致者。见起信论。

自觉觉他
[佛光大辞典]
大乘菩萨自己觉悟所修之法,又能令其他有情觉悟之。然唯有佛已达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境界。据净影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本载,以自觉拣别于凡夫,觉他拣别于二乘,觉行圆满拣别于菩萨。〔观经疏玄义分〕(参阅「三觉」705、「自利利他」2522) p2537

自利利他
[佛光大辞典]
自利,梵语 svārtha,巴利语 attattha;利他,梵语 parārtha,巴利语 parattha。又作自益益他、自利利人、自行化他、自利他利、自他二利、自他利(梵 sva-parārtha)。同义语尚有自觉觉他、自信教人信等。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以上二者合称二利,通于世间、出世间二法,成办二者之利益,乃大乘佛教之目的,即佛之世界,称为自利利他圆满。相对于此,小乘则偏于自利方面。
据成唯识论卷九载,菩萨所修之胜行随意乐之力,通于一切自他利行。若依别相而论,则六度、菩提分等属自利行;四种摄事、四无量等属利他行。菩萨地持经卷一自他利品,列有十种自利利他行:(一)纯(梵 kevala),(二)共(梵 para-sajboddha),(三)安(梵 hitānvaya,利益种类),(四)乐(梵 sukhānvaya,安乐种类),(五)因摄(梵 hetu-sajgrhīta),(六)果摄(梵 phala-sajgrhīta),(七)此世(梵 aihika),(八)他世(梵 āmutrika),(九)毕竟(梵 ātyantika),(十)不毕竟(梵 anātyantika)。
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就六度之行一一解释自、他二利之意义:(一)修行布施,能流布善名,随所生之处而财宝丰盈,此为自利;能令众生得心满足,教化调伏其悭吝,此为利他。(二)修行持戒,能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不犯恶业,此为利他。(三)修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达于身心安乐之境,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四)修行精进,能得世间、出世间之上妙善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五)修行禅定,能不受众恶而心常悦乐,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六)修行智慧,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慧障,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皆得调伏,此为利他。
佛之三身中,自性身通于自、他二利,受用身中之自受用身属于自利,他受用身及变化身则属于利他。又佛之三德、四弘誓愿、三聚净戒等,亦各有自利利他之义。
此外,唐代净土宗大德昙鸾于往生论注卷下,对利他与他利二者有所区别,谓利他乃立于佛之观点而言,他利则立于众生立场而言。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承此说而主张自利即自力,利他即他力之意。依其所着愚秃钞卷下载,至诚心有二种,即众生虔诚所起之真实心,与佛发愿救度众生所起之真实心二种。前者为自力之真实心,称为自利真实;后者乃他力之真实心,称为利他真实;二者合称二利真实。〔未曾有因缘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无上依经卷上菩提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卷下、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往生论、大藏法数卷五〕 p2522

违拒
拼音:wéi jù
解释:1.亦作"违距"。 2.违抗;不服从。
[百科知识]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2 18:13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学习解说
随不同的众生性、根器及因缘等等来为其说法及利益众生,
发心度一切众生,
就时间上而言,穷未来际,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皆无碍,永无止尽;
就空间上而言,十方刹土,无不周遍,
为利益一切众生行种种无尽的精进而不懈怠,
这个阶段就称为无尽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无屈挠行﹖此菩萨修诸精进,所谓︰第一精进、大精进、胜精进、殊胜精进、最胜精进、最妙精进、上精进、无上精进、无等精进、普遍精进。性无三毒、性无憍慢、性不覆藏,性不悭嫉,性无谄诳,性自惭愧,终不为恼一众生故而行精进。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十九〈十行品〉

种类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ㄓㄨㄥˇ ㄌㄟˋ
依据人物、事物的品名、性质或特点而分的类别。《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西夜国传》:「西夜与胡异,其种类羌氐行国,随畜逐水草往来。」《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序》:「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2 22:16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2 22:17 编辑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学习解说
修行的善男子成就正念,无愚痴散乱,能够以种种法门来随缘度诸众生。
比如说,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种种法门虽各有不同,然而,佛法的一切法门都是为了对治众生心中的烦恼及问题,都是为了随缘度诸众生,才方便权巧演说的种种法门,因此,种种法门并无高下之分,
这个阶段就称为离痴乱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离痴乱行﹖此菩萨成就正念,心无散乱,坚固不动,最上清净,广大无量,无有迷惑。以是正念故,善解世间一切语言,能持出世诸法言说,所谓︰能持色法、非色法言说,能持建立色自性言说,乃至能持建立受想行识自性言说,心无痴乱。于世间中,死此生彼,心无痴乱;入胎出胎,心无痴乱;发菩提意,心无痴乱;事善知识,心无痴乱;勤修佛法,心无痴乱;觉知魔事,心无痴乱;离诸魔业,心无痴乱;于不可说劫,修菩萨行,心无痴乱。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十九〈十行品〉

尔时文殊师利谓等行菩萨:「善男子!为众生八万四千行故,说八万四千法藏,名为说法」。--- 节录自《思益梵天所问经·论寂品》

摄受正法广大义者,则是无量,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 节录自《胜鬘经·摄受章》

二千一百诸度无极,说法教化诸贪淫种。二千一百诸度无极,说法开化诸瞋恚种。二千一百诸度无极,说法开觉诸愚痴种。二千一百诸度无极,说法训诲化等分种,是合八千四百诸度无极。一变为十,合八万四千诸度无极。--- 节录自《贤劫经·八等品》

菩萨见众生,三毒烦恼病,种种诸苦恼,长夜所煎迫。为发大悲心,广说对治门,八万四千种,灭除众苦患。--- 节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离世间品》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节录自《六祖坛经·般若品》

合同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ㄏㄜˊ ˙ㄊㄨㄥ, 1.双方各执以为凭据的契约。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今立合同文书二纸,各收一纸为照。」《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胡三公子约定三五日再请到家写立合同,央马二先生居间,然后打扫家里花园,以为丹室。」也称为「合约」。
2.齐心协力。汉.桓宽《盐铁论.险固》:「王者博爱远施,外内合同。」《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上下合同,可以长久。」
3.会合、会同。《红楼梦.第五五回》:「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
4.相同。汉.赵岐〈孟子题辞〉:「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2 22:23
(28楼~33用时,约3小时)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学习解说
藉由无痴乱行,则于同类之中发现不一样的地方,于种种不一样的地方而发现有相同之处,
身口意三业寂灭,无缚无着,尽管如此,仍不舍利益众生之事,
这个阶段称为善现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善现行﹖此菩萨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住无所得,示无所得,身、语、意业能知三业皆无所有。无虚妄故,无有系缚,凡所示现,无性无依,住如实心。知无量心自性,知一切法自性,无得,无相,甚深难入。住于正位真如法性,方便出生而无业报,不生不灭,住涅槃界,住寂静性,住于真实。无性之性,言语道断,超诸世间,无有所依。入离分别,无缚着法,入最胜智真实之法,入非诸世间所能了知出世间法。此是菩萨善巧方便。示现生相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十九〈十行品〉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3 17:56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着行。
学习解说
如此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切即一);
一一尘中,现十方界(一即一切),
一切现象互为作用,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现(比喻量极小)或现(比喻量极大)无论大小,于心都不相留碍,
这个阶段称为无着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无着行﹖佛子!此菩萨以无着心,于念念中,能入阿僧祇世界,严净阿僧祇世界。于诸世界心无所着,往诣阿僧祇诸如来所,恭敬礼拜,承事供养。以阿僧祇华、阿僧祇香、阿僧祇鬘、阿僧祇涂香、末香、衣服、珍宝、幢幡、妙盖诸庄严具,各阿僧祇以用供养。如是供养,为究竟无作法故,为住不思议法故。于念念中,见无数佛;于诸佛所心无所着;于诸佛剎亦无所着;于佛相好亦无所着;见佛光明,听佛说法,亦无所着;于十方世界,及佛菩萨所有众会,亦无所着。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十九〈十行品〉

【无着行
 诸行圆融无碍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无着
 凡夫轮转,原处处着故,圣者不着,故不受轮转。
FROM:【佛学次第统编】

【无着无碍
p1065
杂集论十四卷十页云:阿罗汉比丘、于三世所知事,不能起心即解故;智见有着。不能一切悉解故;智见有碍。如来于三世境,暂起心时,即遍知一切,是故智见无着无碍。
FROM:【法相辞典】

无着
[国语辞典(教育部)
ˊ ㄓㄨㄛˊ, 1.没有着落。如:「事情无着」。唐.韦庄〈出关〉诗:「危时祇合身无着,白日那堪事有涯。」
2.人名。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创立者之一。生于印度三、四世纪间(公元2903360) 。曾在那烂陀寺住过十二年,后卒于王舍城。无着综合印度三世纪前的大乘教法,成立唯识无境的理论及菩萨道的修行方法。其教法深刻的影响印度、中国、西藏的佛教思想和修行。
3.对世间的苦乐和不苦不乐的经验都没有贪恋。《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
4.佛教四果之一。指证悟无我,不再随入生死轮回的圣者境界。《出三藏记集.卷一》:「旧经无着果,新经阿罗汉。」

微尘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nu-raja anu-rajas,巴利语同。音译阿拏、阿耨。单称微、尘。即眼根所取最微细之色量。极微,为俱舍论卷十、卷十二所说色法存在之最小单位。以一极微为中心,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极微而成一团者,即称微尘。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合七微尘为一金尘,合七金尘为一水尘。此外,诸经论亦每以「微尘」比喻量极小、以「微尘数」比喻数极多。〔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分别功德品、大智度论卷七十、大毘婆沙论卷一三六〕(参阅「极微」5479p5445

[佛光大辞典
()梵语 rajas,巴利语 raja。为显色之一。即青、黄、赤、白、云、烟、尘、雾等十二种显色,与方、圆、长、短等八种形色,合为二十种色法,共为眼根之对象。据俱舍论卷十二载,尘又有微尘、金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隙游尘等分别,七个极微,合为一微尘;七个微尘,合为一金尘;七金尘合为一水尘;顺次类推。此处,尘意指微细之物质。尘常浮动,且附着于他物而染污之,故喻称烦恼为尘垢、尘劳、客尘,或俗尘。〔长阿含卷一大本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转法轮品〕(参阅「极微」5479
()梵语 artha, visaya。真谛等旧译家将之译作尘,新译作境或境界。为引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感觉思惟作用之对象、对境。计有六种,即色、声、香、味、触、法,称之六境、六尘。译作尘,盖取色等六境具有染污情识之义。〔大毘婆沙论卷一三二、卷一三六、俱舍论卷一、卷二、成实论卷四根尘合离品〕(参阅「境」5765p5762

[佛光大辞典]
    梵语 dhātu 之意译。音译为驮都,含有层、根基、要素、基础、种族诸义。(一)界为各种分类范畴之称呼,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而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合称为十八界。又如地、水、火、风、空、识称为六界。此外,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此「界」有接近于「境界」之意。唯识宗即将一切法之种子称为「界」,有要素、因之意。〔杂阿含经卷十二、相应部因缘篇第一、六十华严经卷五十八、法苑义林章卷五本〕
    (二)梵语动词之语根,称为字界。p4910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3 18:39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3 18:40 编辑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名尊重行。
学习解说
上面所讲的无着行,无论现尘现界,于心都不相留碍,为什么呢?
因为全都由于透过般若观照力的缘故,
「般若」是六度的根本,也能摄导其它五度趣入波罗密。
《大智度论》有云:「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有胜。」
「般若」至尊至重,这个阶段就称为尊重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难得行﹖此菩萨成就难得善根、难伏善根、最胜善根、不可坏善根、无能过善根、不思议善根、无尽善根、自在力善根、大威德善根、与一切佛同一性善根。此菩萨修诸行时,于佛法中得最胜解,于佛菩提得广大解。于菩萨愿未曾休息,尽一切劫,心无疲倦;于一切苦不生厌离,一切众魔所不能动。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具行一切菩萨苦行,修菩萨行精勤匪懈,于大乘愿恒不退转。是菩萨安住此难得行已,于念念中,能转阿僧祇劫生死而不舍菩萨大愿。若有众生承事供养,乃至见闻,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十九〈十行品〉

中国四大译经家之一的玄奘大师所主张,在译经时不予意译,而保留其原音的五种情况:
  ()多含不翻:例如罗汉一词,含有杀贼、不生、应供三义;薄伽梵一词,兼具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义,故不可任择其一而译。
  ()祕密不翻:例如经中诸陀罗尼及咒语等,乃诸佛的祕密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因此不以字义译之。
  ()尊贵不翻:例如般若意译为智慧,但是智慧是一种世智辩聪,是有善有恶、有利有弊、有染有漏的分别意识;而般若是至真、至善、至美,是无染无漏的真如自性,般若尊贵无比,因此不译为智慧。
  ()顺古不翻:例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指无上正等正觉,然而自东汉以来,历代译经家皆以音译之,因此为了随顺古例故不翻。
()此方无不翻:例如菴摩罗果产于印度等地,为我国所无,因此保留原音不翻。
--- 内容节录自 星云法师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七课 般 若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3 20:21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3 20:22 编辑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学习解说
透过般若观照力,所呈现的是如此圆满融通(就诸法本具之理而言),能成十方诸佛执则,
这个阶段称为善法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善法行﹖此菩萨为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干闼婆等作清凉法池,摄持正法,不断佛种。(中略)菩萨成就如是十种身,为一切众生舍,长养一切善根故;为一切众生救,令其得大安隐故;为一切众生归,与其作大依处故;为一切众生导,令得无上出离故;为一切众生师,令入真实法中故。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十九〈十行品〉

圆融
[佛光大辞典
()圆满融通,无所障碍即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圆满无缺,而又为完整一体,且能交互融摄,毫无矛盾、冲突。相互隔离,各自成一单元者称「隔历」;圆融即与隔历互为一种绝对而又相对之对立关系。华严宗所谓之「行布门」,为一种由浅至深,依序渐进之修法;「圆融门」则对立于「行布门」,而谓即使处于极低之品位亦可完成究极之觉悟。此外,天台宗基于法华经所说之实相一理,而立圆融三谛、圆融三观等教义。华严宗则基于华严经所说之法界无尽缘起之说,而立事事无碍、六相圆融等教义。〔观音玄义卷上、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四教义卷六、华严五教章卷一、卷三〕(参阅「圆融门行布门」5415
()19061969)台湾屏东人,俗姓李。法名法志,号圆融。民国十八年(1929)依高雄龙湖庵心安法师剃度,四十一年于白河大仙寺受具足戒。师于三十八年,晋任屏东东山禅寺首任住持,树立清规,分设职位,增建寺宇,开坛传戒,安僧尼百众,该寺遂成为一地名剎。创办三年制东山佛学院,培植女众弘法人才,并创立屏东佛教支会,任理事长职。民国五十八年示寂,世寿六十四。 p5414

圆融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圆者周徧之义融者融通融和之义若就分别妄执之见言之,则万差之诸法尽事事差别,就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则事理之万法徧为融通无碍,无二无别,犹如水波,谓为圆融。曰烦恼即菩提,曰生死即涅槃,曰众生即本觉,曰娑婆即寂光,皆是圆融之理趣也。此法门为性宗之枢机,实大乘之极谈。楞严经四曰:「如来观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止观曰:「若就分别妄执之事,即一向不融。若据心性缘起之用,即可得相摄。」宗镜录九十九曰:「事理圆融者,即种种事称理而徧。以真如理为洪鑪,融万事为大冶,铁汁洋溢,无异相也。」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3 21:09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3 23:32 编辑

(34楼~37用时,约2小时)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学习解说
透过上面所讲的圆融,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法界之体为无为自然,为什么呢?
因为本性真实本来就是如此,
这个阶段称为真实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真实行﹖此菩萨成就第一诚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此菩萨学三世诸佛真实语,入三世诸佛种性,与三世诸佛善根同等,得三世诸佛无二语,随如来学智慧成就。此菩萨成就知众生是处非处智、去来现在业报智、诸根利钝智、种种界智、种种解智、一切至处道智、诸禅解脱三昧垢净起时非时智、一切世界宿住随念智、天眼智、漏尽智,而不舍一切菩萨行,何以故﹖欲教化一切众生,悉令清净故。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十九〈十行品〉

【一真
 唯一真实的意思,与真如同义。
FROM:【佛学常见辞汇】

【一真
 (术语)又名一如。亦曰一实。皆为绝待之真理也。一者无二,以平等不二之故谓之一。真者离虚妄之义,所谓真如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一真无为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言一真法界之体为无为自然。楞严经八曰:「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长水义疏曰:体即真如。无漏清净一真法界。此法界体。具如是无方妙用。故云本然。」

【一真法界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是名一真法界。
FROM:【三藏法数】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
学习解说
阿难! 这个修行的善男子,若以神通的部份而言则是已满足了,而且也成就佛事了。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4 19:41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4 19:42 编辑


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除度相。
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学习解说
藉由上面的十行,神通满足,也已成就佛事,这时侯的心地纯粹洁净,呈现的是精明真如的本性,已远离一切种种不净,接下来的十回向,乃是起大悲之心救度一切众生。
以行六度四无量心等来救护一切众生,平等饶益一切众生,究竟皆令得一切智。
虽度众生,却无能度之相,回向这个无为之心趣向涅槃之路,
这个阶段称为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又可称为 救护众生相回向 = 救护众生回向)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行檀波罗蜜,净尸波罗蜜,修羼提波罗蜜,起精进波罗蜜,入禅波罗蜜,住般若波罗蜜,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修如是等无量善根修善根时,作是念言:『愿此善根普能饶益一切众生,皆使清净,至于究竟,永离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等无量苦恼。』菩萨摩诃萨种善根时,以己善根如是回向:『我当为一切众生作舍,令免一切诸苦事故;为一切众生作护,悉令解脱诸烦恼故;为一切众生作归,皆令得离诸怖畏故;为一切众生作趣,令得至于一切智故;为一切众生作安,令得究竟安隐处故;为一切众生作明,令得智光灭痴暗故;为一切众生作炬,破彼一切无明闇故;为一切众生作灯,令住究竟清净处故;为一切众生作导师,引其令入真实法故;为一切众生作大导师,与其无碍大智慧故。』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回向,平等饶益一切众生,究竟皆令得一切智。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纯洁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ㄔㄨㄣˊ ㄐㄧㄝˊ
纯粹洁净。通常指心地纯一清净,没有邪恶的念头。汉.蔡邕〈玄文先生李休碑〉:「不为利回,不为义疚,临宠审己,不动其守,可谓纯洁皓素,绰有余裕者已。」

精真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精明真如之性也。楞严经十曰:「唯一精真。」

精真
[佛光大辞典
指精明真如之本性。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十(大一九‧一五一下):「觉明虚静,(中略)观诸世间大地河山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 p5883

十回向
[佛光大辞典
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指从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回向,乃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之意。又作十回向心,略称十向。即:()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即行六度四摄,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不坏回向,于三宝所得不坏之信,回向此善根,令众生获得善利。()等一切佛回向,等同三世佛所作之回向,不着生死,不离菩提而修之。()至一切处回向,以由回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宝乃至众生之处,以作供养利益。()无尽功德藏回向,随喜一切无尽善根,回向而作佛事,以得无尽功德善根。()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即回向所修之善根,为佛所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即增长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众生。()如相回向,顺真如相而将所成之善根回向。()无缚无着解脱回向,即于一切法无取执缚着,得解脱心,以善法回向,行普贤之行,具一切种德。()法界无量回向,即修习一切无尽善根,以此回向,愿求法界差别无量之功德。十回向摄于十三住中之解行住,五位中之资粮位,正当于地前三贤中之后十位,六种性中之道种性。〔旧华严经卷十五至卷二十二、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圣贤名字品、法华经玄义卷五上〕 p455

十回向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四个十位名十回向,因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故名为回向。前之住行,出俗心多,大悲心少,此则济以悲愿,处俗利生,回此善行,向彼万类。一、化度众生,离众生相,回无为心,向涅槃道,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正显中道,归趣本觉,回入法身,无能坏者,名不坏回向。三、本觉之理,湛然常住,能觉之智,齐于诸佛,名等一切佛回向。四、觉智周圆,无所不遍,名至一切处回向。五、一切世界,过恒沙佛,自性功德,重重无尽,名无尽功德藏回向。六、于诸佛地,起万行因,依因趣果,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十方众生,皆我性具,本际平等,无有高下,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缘生无性,体即真如,名真如相回向。九、诸法本空,心无缚着,于根尘中,得大解脱,名无缚无着解脱回向。十、性海圆成,心等法界,含摄周遍,量等虚空,名等法界无量回向。

【十回向
  ﹝出楞严经﹞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三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三、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足,成就诸佛所行事已,又当修此回向之行;然回向之行,以悲愿之心为最,化度众生,而无能度之相。回此无为之心,趣向寂灭之地。经云: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不坏回向〕,谓前离众生相,则是可坏;今复坏前可坏,离于能离,则是不坏。坏即空;不坏即假。空假不二,正显中道,而归趣于本觉矣。经云: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具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本觉者,谓一切众生所具真如之性,本来是觉也。)
  〔三、等一切佛回向〕,谓所向本觉之性,湛然常住,而能觉之智,齐于佛觉。经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四、至一切处回向〕,谓前能觉之智,无处不遍;既齐佛觉,则所证真如之理地,如佛不异。经云: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谓前至一切处是世界,等一切佛是如来;然如来则一切世界之如来,世界即一切如来之世界;世界、如来,涉入无碍,功德无尽。经云: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罣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谓于诸佛理地,起万行真因,显证一乘寂灭之道。行从理起,故曰随顺平等;能生道果,故曰善根。经云: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辉,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谓既修真因,善根成就,则知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既平等,故能成就一切众生善根,无有遗失,亦无高下。经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离妄曰真,不异曰如。谓一切法,性本真如,不即不离,二俱无着,则真如相现。经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惟即与离,二无所着,名真如相回向。
  〔九、无缚解脱回向〕,谓真如之相现前,则智慧明了,十界依正等法,互摄圆融,自在无碍。经云: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脩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依正者,依即所依之国土,正即十界能依之色身也。)
  〔十、法界无量回向〕,谓所证性德真如之理,圆满成就,含摄遍周,其量无外,十界差别之相,了不可得。经云: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FROM:【三藏法数】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4 20:21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学习解说
上面所讲的能度众生之相是可坏,坏其可坏,远离诸离;
然后,于三宝得种种不坏信(十确信,坚固的信心),安住如是种种不坏信,回向如是善根功德,令众生获得利益,
这个阶段称为不坏信。(又可称为 不坏一切回向)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不坏回向?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于去、来、今诸如来所得不坏信,悉能承事一切佛故;于诸菩萨,乃至初发一念之心求一切智,得不坏信,誓修一切菩萨善根无疲厌故;于一切佛法得不坏信,发深志乐故;于一切佛教得不坏信,守护住持故;于一切众生得不坏信,慈眼等观,善根回向,普利益故;于一切白净法得不坏信,普集无边诸善根故;于一切菩萨回向道得不坏信,满足殊胜诸欲解故;于一切菩萨法师得不坏信,于诸菩萨起佛想故;于一切佛自在神通得不坏信,深信诸佛难思议故;于一切菩萨善巧方便行得不坏信,摄取种种无量无数行境界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安住不坏信时,于佛、菩萨、声闻、独觉,若诸佛教,若诸众生,如是等种种境界中,种诸善根无量无边,令菩提心转更增长;慈悲广大,平等观察,随顺修学诸佛所作,摄取一切清净善根;入真实义,集福德行,行大惠施,修诸功德,等观三世。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等善根功德,回向一切智:『愿常见诸佛,亲近善友,与诸菩萨同共止住;念一切智,心无暂舍;受持佛教,勤加守护;教化成熟一切众生,心常回向出世之道,供养瞻[1]侍一切法师;解了诸法,忆持不忘;修行大愿,悉使满足。』菩萨如是积集善根,成就善根,增长善根,思惟善根,系念善根,分别善根,爱乐善根,修习善根,安住善根。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二十〈十回向品

不坏信
[佛光阿含藏
不坏信(aveccappasāda)(),谓信仰之心坚固不坏,有若金刚。

四须陀洹支
[阿含辞典(庄春江)
另作「法镜(dhammādās,由法所成的镜子)、四不坏净(坚定不坏的信)、入流者成就四法、四预流支」,即对「佛、法、僧(四双八辈之圣者僧)、戒」四种坚固的信心。「不坏净」另译为「证净、不坏信」,即「十分确信;坚固的信心」。(相关词「佛不坏净。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法镜经」)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4 21:33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学习解说
众生之心体,本然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相,有觉知之德,即等同于如来之法身,
然而,众生常覆于无明烦恼,等到修治得力之时,才显露其觉知之德,并以此回向诸众生,
这个阶段称为等一切佛回向。(又可称为 等一切诸佛回向 = 平等一切佛回向 = 等诸佛回向)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等一切佛回向?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随顺修学去、来、现在诸佛世尊回向之道。如是修学回向道时,见一切色乃至触法若美、若恶,不生爱憎,心得自在;无诸过失,广大清净;欢喜悦乐,离诸忧恼;心意柔软,诸根清凉。佛子!菩萨摩诃萨获得如是安乐之时,复更发心回向诸佛,作如是念:『愿以我今所种善根,令诸佛乐转更增胜,所谓:不可思议佛所住乐、无有等比佛三昧乐、不可限量大慈悲乐、一切诸佛解脱之乐、无有边际大神通乐、最极尊重大自在乐、广大究竟无量力乐、离诸知觉寂静之乐、住无碍住恒正定乐、行无二行不变异乐。』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回向佛已,复以此[1]善根回向菩萨,所谓:『愿未满者令得圆满,心未净者令得清净,诸波罗蜜未满足者令得满足。安住金刚菩提之心,于一切智得不退转,不舍大精进,守护菩提门一切善根;能令众生舍离我慢,发菩提心,所愿成满;安住一切菩萨所住,获得菩萨明利诸根,修习善根,证萨婆若。』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回向菩萨已,复以回向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所有善根,乃至极少一弹指顷,见佛闻法,恭敬圣僧。彼诸善根皆离障碍,念佛圆满,念法方便,念僧尊重,不离见佛,心得清净,获诸佛法,集无量德,净诸神通,舍法疑念,依教而住。』如为众生如是回向,为声闻、辟支佛回向亦复如是。『又愿一切众生永离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等一切恶处,增长无上菩提之心,专意勤求一切种智,永不毁谤诸佛正法,得佛安乐,身心清净,证一切智。』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二十〈十回向品

【本觉
 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觉性。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本觉
  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源,离于妄念,即寂而照,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故名本觉。
FROM:【三藏法数】

【本觉
 (术语)众生之心体,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相,照照灵灵,有觉知之德。是非修成而然,乃本有自尔之性德,故曰本觉。即如来之法身也。然此本心体,无始以来,覆于无明烦恼,隐藏至于今日,一旦依修治之功,始显其性德,是曰始觉,然觉而观之,则始觉非别,原为本觉之体,故始觉本觉,咸同一致。本觉之外无始觉。始觉即与本觉同一也。仁王经中曰:「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起信论曰:「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FROM:【佛学大辞典】

湛然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ㄓㄢˋ ㄖㄢˊ, 1.清明莹澈的样子。晋.干宝《搜神记.卷二○》:「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宋.苏轼〈以双刀遗子由子由有诗次其韵〉:「湛然如古井,终岁不复澜。」
2.水深的样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注》:「寺左右杂树疏颁,有一石泉,方丈余,清水湛然。」
3.安静的样子。唐.王维〈西方净土变画赞〉:「湛然不动,疑过于往来。」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二.服气十事》:「譬如婴儿居胎中,湛然不动。」
4.淡泊。唐.韩偓〈地炉〉诗:「禅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
5.唐代高僧的法号。(公元710782)荆溪(今江苏宜兴)人,俗姓戚。为中国天台宗九祖。二十岁从左溪玄朗学习天台宗教义,三十八岁在宜兴净乐寺出家。玄朗圆寂后,住天台山国清寺,中兴天台宗。世称「荆溪大师」。着有《法华玄义释签》、《止观大意》、《金刚錍论》等。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4 21:35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4 21:39 编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学习解说
由前面所提到的本觉湛然觉齐佛觉,以此善根功德之力回向至一切处,遍至一切三宝及众生之处而为供养利益,
这个阶段称为至一切处回向。(又可称为 遍至一切处回向)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至一切处回向?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修习一切诸善根时,作是念言:『愿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处。譬如实际,无处不至,至一切物,至一切世间,至一切众生,至一切国土,至一切法,至一切虚空,至一切三世,至一切有为、无为,至一切语言、音声。愿此善根亦复如是,遍至一切诸如来所,供养三世一切诸佛;过去诸佛所愿悉满,未来诸佛具足庄严,现在诸佛及其国土、道场,众会遍满一切虚空法界。愿以信解大威力故,广大智慧无障碍故,一切善根悉回向故,以如诸天诸供养具而为供养,充满无量无边世界。』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诸佛世尊普遍一切虚空法界。种种业所起,十方不可说一切世界种世界、不可说佛国土佛境界种种世界、无量世界、无分齐世界、转世界、侧世界、仰世界、覆世界,如是一切诸世界中,现住于寿,示现种种神通变化。彼有菩萨以胜解力,为诸众生堪受化者,于彼一切诸世界中,现为如来出兴于世,以至一切处智;普遍开示如来无量自在神力,法身遍往无有差别,平等普入一切法界;如来藏身不生不灭,善巧方便普现世间,证法实性超一切故,得不退转无碍力故,生于如来无障碍见、广大威德种性中故。』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二十〈十回向品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4 22:37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罣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学习解说
世界及如来,互相涉入而没有障碍,以此回向而作佛事,得无尽功德善根,
这个阶段称为无尽功德藏回向。(又可称为 无尽功德回向   = 无尽藏回向)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无尽功德藏回向?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以忏除一切诸业重障所起善根;礼敬三世一切诸佛所起善根;劝请一切诸佛说法所起善根;闻佛说法精勤修习,悟不思议广大境界所起善根;于去、来、今,一切诸佛、一切众生所有善根,皆生随喜所起善根;去、来、今世一切诸佛善根无尽,诸菩萨众精勤修习所得善根;三世诸佛成等正觉、转正法轮、调伏众生,菩萨悉知,发随喜心所生善根;三世诸佛从初发心、修菩萨行、成最正觉乃至示现入般涅槃,般涅槃已正法住世乃至灭尽,于如是等皆生随喜所有善根。菩萨如是念不可说诸佛境界及自境界,乃至菩提无障碍境,如是广大无量差别一切善根,凡所积集,凡所信解,凡所随喜,凡所圆满,凡所成就,凡所修行,凡所获得,凡所知觉,凡所摄持,凡所增长,悉以回向庄严一切诸佛国土——如过去世无边际劫,一切世界、一切如来所行之处。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二十〈十回向品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4 22:39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学习解说
于同佛地,生起种种清净因,依顺这个清净因而行,取涅槃道,
回向所修的种种善根,能成就一切坚固善根,
这个阶段称为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又可称为 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   = 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或为帝王临御大国,威德广被,名震天下,凡诸怨敌靡不归顺,发号施令悉依正法,执持一盖溥荫万方,周行率土所向无碍,以离垢缯而系其顶,于法自在,见者咸伏,不刑不罚,感德从化;以四摄法摄诸众生,为转轮王,一切周给。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自在功德,有大眷属,不可沮坏,离众过失,见者无厌,福德庄严,相好圆满,形体[1]肢分均调具足;获那罗延坚固之身,大力成就,无能屈伏;得清净业,离诸业障;具足修行一切布施,或施饮食及诸上味,或施车乘,或施衣服,或施华鬘、杂香、涂香、床座、房舍及所住处、上妙灯烛、病缘汤药、宝器、宝车、调良象马,悉皆严饰,欢喜布施。或有来乞王所处座,若盖、若伞,幢幡宝物、诸庄严具,顶上宝冠、髻中明珠,乃至王位,皆无所吝。若见众生在牢狱中,舍诸财宝、妻子、眷属,乃至以身救彼令脱。若见狱囚将欲被戮,即舍其身以代彼命。或见来乞连肤顶发,欢喜施与亦无所吝。眼、耳、鼻、舌,及以牙齿、头顶、手足、血肉、骨髓、心肾、肝肺、大肠、小肠、厚皮、薄皮、手足诸指、连肉爪甲,以欢喜心尽皆施与。或为求请未曾有法,投身而下深大火坑;或为护持如来正法,以身忍受一切苦毒;或为求法乃至一字,悉能遍舍四海之内一切所有。恒以正法化导群生,令修善行、舍离诸恶。若见众生损败他形,慈心救之,令舍罪业。若见如来成最正觉,称扬赞叹,普使闻知。或施于地,造立僧坊、房舍、殿堂,以为住处;及施僮仆,供承作役。或以自身施来乞者,或施于佛。为求法故,欢喜踊跃;为众生故,承事供养。或舍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妻子、眷属,随所乞求,悉满其愿。或舍一切资生之物,普设无遮大施之会;其中众生种种福田,或从远来,或从近来,或贤或愚,或好或丑,若男若女、人与非人,心行不同,所求各异,等皆施与,悉令满足。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发善摄心,悉以回向。所谓:善摄色,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善摄受、想、行、识,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善摄王位,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善摄眷属,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善摄资具,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善摄[1]惠施,随顺坚固一切善根。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二十〈十回向品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4 23:00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学习解说
到了这里,善根成就,进而明了十方众生皆是我本性,这时侯性已圆满成就,无有遗失,并回向利益一切众生,
这个阶段称为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又可称为 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 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随所积集一切善根,所谓:小善根、大善根、广善根、多善根、无量善根、种种善根、微尘数善根、阿僧祇善根、无边际善根、不可思善根、不可量善根、佛境界善根、法境界善根、僧境界善根、善知识境界善根、一切众生境界善根、方便善巧境界善根、修诸善心境界善根、内境界善根、外境界善根、无边助道法境界善根、勤修一切舍善根、立胜志究竟持净戒善根、一切舍无不受堪忍善根、常精进心无退善根、以大方便入无量三昧善根、以智慧善观察善根、知一切众生心行差别善根、集无边功德善根、勤修习菩萨业行善根、普覆育一切世间善根。佛子!菩萨摩诃萨于此善根修行安住,趣入摄受,积集[1]办具,悟解心净;开示发起时,得堪忍心,闭恶趣门;善摄诸根,威仪具足,远离颠倒,正行圆满;堪为一切诸佛法器,能作众生福德良田;为佛所念,长佛善根,住诸佛愿,行诸佛业,心得自在,等三世佛;趣佛道场,入如来力,具佛色相,超诸世间;不乐生天,不贪富乐,不着诸行;一切善根悉以回向,为诸众生功德之藏;住究竟道,普覆一切,于虚妄道中拔出众生,令其安住一切善法,遍诸境界无断无尽;开一切智菩提之门,建立智幢,严净大道;普能示现一切世间,令除垢染,心善调伏,生如来家,净佛种性;功德具足,作大福田,为世所依;安立众生咸令清净,常勤修习一切善根。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二十〈十回向品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4 23:33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着。名真如相回向。
学习解说
也就是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两者无所着,顺着真如相而成的善根回向,
这个阶段称为真如相回向。


「佛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真如相回向?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正念明了,其心坚住,远离迷惑;专意修行,深心不动;成不坏业,趣一切智,终不退转;志求大乘,勇猛无畏;植诸德本,普安世间;生胜善根,修白净法;大悲增长,心宝成就;常念诸佛,护持正法;于菩萨道信乐坚固,成就无量净妙善根,勤修一切功德智慧;为调御师,生众善法,以智方便而为回向。菩萨尔时,慧眼普观,所有善根无量无边。其诸善根修[1]集之时,若求缘、若[2]办具、若治净、若趣入、若专励、若起行、若明达、若精审、若开示,如是一切有种种门、种种境、种种相、种种事、种种分、种种行、种种名字、种种分别、种种出生、种种修习,其中所有一切善根,悉是趣向十力乘心之所建立,皆悉回向一切种智,唯一无二。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得圆满无碍身业,修菩萨行;愿得清净无碍口业,修菩萨行;愿得成就无碍意业,安住大乘;愿得圆满无障碍心,净修一切诸菩萨行;愿起无量广大施心,周给无边一切众生;愿于诸法心得自在,演大法明,无能障蔽;愿得明达一切智处,发菩提心,普照世间;愿常正念三世诸佛,谛想如来常现在前;愿住圆满增上志乐,远离一切诸魔怨敌;愿得安住佛十力智,普摄众生无有休息;愿得三昧游诸世界,而于世间无所染着;愿住诸世界无有疲厌,教化众生恒不休息;愿起无量思慧方便,成就菩萨不思议道;愿得诸方不迷惑智,悉能分别一切世间;愿得自在神通智力,于一念中悉能严净一切国土;愿得普入诸法自性,见一切世间悉皆清净;愿得生起无差别智,于一剎中入一切剎;愿以一切剎庄严之事显示一切,教化无量无边众生;愿于一佛剎中示无边法界,一切佛剎悉亦如是;愿得自在大神通智,普能往诣一切佛土。』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三十〈十回向品〉

【真如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FROM:【佛学常见辞汇】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4 23:35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学习解说
透过上面所讲的真如相,智慧明了,于十方无所障碍,无缚无着,心得解脱,
这个阶段称为无缚解脱回向(又可称为 无缚无着解脱心回向 = 无缚无着回向)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无着无缚解脱回向?
「佛子!是菩萨摩诃萨于一切善根,心生尊重。所谓:于出生死,心生尊重;于摄取一切善根,心生尊重;于希求一切善根,心生尊重;于悔诸过业,心生尊重;于随喜善根,心生尊重;于礼敬诸佛,心生尊重;于合掌恭敬,心生尊重;于顶礼塔庙,心生尊重;于劝佛说法,心生尊重。于如是等种种善根,皆生尊重,随顺忍可。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三十〈十回向品〉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4 23:50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4 23:52 编辑

(38楼~47用时,约3小时20)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学习解说
到了这里,性德圆满成就,无十方法界差别之相,以此修习的善根来回向,
这个阶段称为法界无量回向(又可称为 入法界无量回向 = 法界无尽回向)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等法界无量回向?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以离垢缯而系其顶,住法师位,广行法施,起大慈悲安立众生,于菩提心常行饶益无有休息;以菩提心长养善根,为诸众生作调御师,示诸众生一切智道;为诸众生作法藏日,善根光明普照一切;于诸众生其心平等,修诸善行无有休息;心净无染,智慧自在,不舍一切善根道业;作诸众生大智商主,普令得入安隐正道;为诸众生而作导首,令修一切善根法行;为诸众生作不可坏坚固善友,令其善根增长成就。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三十〈十回向品〉

【法界
 1.法者诸法,界者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称法界。2.法者诸法,界者边际之义,穷极诸法的边际,故称法界。3.法者诸法,界者性之义,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故称法界。4.一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故称法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
学习解说
阿难! 这个修行的善男子,到目前为止已证得了清净四十一心(干慧地 + 十信 + 十住 + 十行 + 十回向)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5 22:40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5 22:41 编辑


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学习解说
接着要成就四种妙圆加行法。(又称 加行道 = 方便道)

四善根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煗,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加行法也。见加行位条。
(名数)小乘俱舍成实于总相念住之后位,大乘法相宗于十回向之满位,生四种之善根。此乃小乘七方便中之后四方便,大乘法相宗五位中之第二加行位也。是正为见道之修行,故名加行。俱舍,成实,法相三宗,其行相各异。梵Kuśalamūla

四善根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指小乘之暖、顶、忍、世第一法。声闻乘行人修五停心观及四念处观之后,接着须修四谛观。当无漏智火将生,心中光明启发之时,名为暖位;进而智慧增长,达于顶点,名为顶位;再进而明四谛之理,其心坚住,决定不移,名为忍位;更进而到达有漏智的最终点,在世间有情之中,最为殊胜,名为世第一法。3.指大乘之暖、顶、忍、世第一法。以佛觉为己心,如火欲燃,名为暖;以自心成佛,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印持无所取之境,顺忍所无取之心识,名为忍(暖位以佛觉为己心,顶位以自心为佛境,忍位则觉于中道);由此更进,则迷觉两忘,中边不立,虽未至初地见道之出世间,然已到世间的最后边际,纵属有漏,但在世间已是第一,名世第一。在此大乘暖、顶、忍、世第一四位之中,前二位修四寻思观,观所取空,后二位修四如实智,观能所二取皆空。

【四加行
  ﹝亦名四善根,出析玄记﹞
  此四通言加行者,谓此行人欲求见道,革凡成圣,遂起煖等四心,修四谛观,以定资慧加功用行,故名四加行。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一、煖加行〕,煖者从喻得名。谓如人以木钻火,火虽未出,先得煖相。譬此加行位中,以智慧火烧烦恼薪,虽未得无漏之智,已得智火之前相,故名煖加行。(无漏者,谓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顶加行〕,顶者谓观行转明,在煖之上。如登山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加行。(观瞩四方者,谓观四谛也。)
  〔三、忍加行〕,忍有二义:一者印可义,谓于此位中,即能印可四谛之理,谓苦谛实是苦,乃至道谛实是道也。二者决定义,谓此善根,决定无退,故名忍加行。
  〔四、世第一加行〕,谓此位中,观四谛理,虽未能证,而于世间最胜,故名世第一加行。
FROM:【三藏法数】

【四加行
  正脉疏云:「十信但满其信心,三贤但极其解心,皆非真修也,今修解满极,将入真修,故说加行矣。」
  一、煖地位 经云:「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煖地。」疏云:「此位似蹑觉齐佛觉而来,前之佛觉,虽曰能齐,未能正证。今将趋圣果故,即用佛觉,为己因心,复加功行,以求正证。初入因位,未即得果,故譬钻火,方得煖相。前但发愿希求,此则实用进取。又前佛见未忘,未能泯为己心,此方泯佛见,而但惟一心,犹云佛即心也。」
  二、顶地位 经云:「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疏云:「此位似蹑地如佛地而来,以所履即地相也。依煖地心,修佛果智,智观于心,故如足履地;心相垂尽,故若依非依;高山喻当位之心,虚空喻所依之理,心相未尽,故下微碍;碍至于微,明心相无多也。盖前位佛见虽泯,心见犹存。至此则复泯心相,而但惟一觉,犹云心即佛也。」
  三、忍地位 经云:「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疏云:「此位但以总承前二位之存心佛故曰二同,犹云即心即佛也。因果交彻,故曰善中得道。于忍事而言,非怀非出者,盖既能容忍,非如常人之怀恨,故曰非怀。然尚存忍受,非如至人之顿忘,故曰非出。其于所忍之事,将忘未忘,比于忍地菩萨,将证未证,恰相似也。」
  四、世第一位 经云:「数量消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疏云:「此亦总承前三位,而双泯心佛,故曰数量消灭。盖有心有佛,因果位别,皆是数量,此则方是因果两忘,犹云非心非佛也。然迷中道者,非谓迷了中道,盖迷即未觉位也。故迷中道者,即未觉位中因人所修之中道耳。觉中道者,亦非谓觉了中道,盖觉那大觉位也。故觉中道者,即大觉位中果所证之中道也。是则迷中道,仍是菩萨因心;觉中道,仍是佛之果智;于此二无所目者,盖下不见自心,上不见佛智,而心佛两忘,不存数量,于世间法中,最为第一。是显登地,方为出世成佛,方为出世第一也。」
FROM:【佛学次第统编】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煖地。
学习解说
以佛觉为己心,但这里还尚未成就果位,所以还需要以四加行来努力去做,
就像钻木取火,以火去燃烧木头,有这个动作,不论这个火要出来还是未出来,已经先有煖气了,
这个阶段就称为煖地(煖加行)。

【煖法
 行者修至此位,工夫已渐得力,如钻木取火,虽未得火,已有煖气上升,快要发火了。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煖加行
  煖者从喻得名。谓如人以木钻火,火虽未出,先得煖相。譬此加行位中,以智慧火烧烦恼薪,虽未得无漏之智,已得智火之前相,故名煖加行。(无漏者,谓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FROM:【三藏法数】

【煖位
  煖者,从喻立名。以前别相、总相、念处观于四谛之境,能发相似之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犹如钻木求火,火虽未现,先得煖气,故名煖位。(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相似解者,谓于真空之理,虽未真证,已有相似之解也。)
FROM:【三藏法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学习解说
上面讲到以佛觉为己心,然后这里是以已心来成佛,以此所经历的,若依非依,
就像在登高山一样,愈高处视野愈明了,
这个阶段称为顶地(顶加行)。

【顶位
p1026
成唯识论九卷六页云: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明相转盛,故名明增。寻思位极,故复名顶。
FROM:【法相辞典】

【顶位
  顶者,谓修四谛法所得相似之解,转复增胜,定观分明,在于煖位之上。如登山顶,观望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位。
FROM:【三藏法数】

【顶加行
  顶者谓观行转明,在煖之上。如登山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加行。(观瞩四方者,谓观四谛也。)
FROM:【三藏法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学习解说
到了这里,以佛觉为己心,以己心来成佛,这两者都是相同的,因此觉于中道,
就像一个忍事的人,既不是怀恨于心,也不是什么都忘了,而是将忍事介于中道之间,
这个阶段称为忍地(忍加行)。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学习解说
更进一步的,不处于迷和觉的两边,也不处于中道,堪称世间第一,
这个阶段称为世第一地(世第一加行)。

【世第一位
  世,即世间也。谓修四谛行,至此渐见法性,将入初果,虽未得于圣道,而于世间称为第一,故名世第一位。(初果,即须陀洹果也。)
FROM:【三藏法数】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5 23:07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6 20:19 编辑

(48楼~49用时,约1小时40)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学习解说
这里要开始讲十地。
阿难! 这个修行的善男子,于如来种中决定当得无上菩提,智慧同于如来,尽佛境界,而得法喜,
这个阶段称为欢喜地。


「佛子!若有众生深种善根,善修诸行,善集助道,善供养诸佛,善集白净法,为善知识,善摄善清净深心,立广大志,生广大解,慈悲现前,为求佛智故,为得十力故,为得大无畏故,为得佛平等法故,为救一切世间故,为净大慈悲故,为得十[2]方无余智故,为净一切佛剎无障碍故,为一念知一切三世故,为转大法轮无所畏故。佛子!菩萨起如是心,以大悲为首,智慧增上,善巧方便所摄,最上深心所持,如来力无量,善观察分别勇猛力、智力,无碍智现前、随顺自然智,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佛子!菩萨始发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如来家,无能说其种族过失,离世间趣,入出世道,得菩萨法,住菩萨处,入三世平等,于如来种中决定当得无上菩提。菩萨住如是法,名:住菩萨欢喜地,以不动相应故。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三十四〈十地品〉

【欢喜地
 (术语)十地之第一地。菩萨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成断惑证理之一分,大欢喜之位也。自此十地之间,经二大阿僧祇劫而成佛。新译仁王经下曰:「初证平等性,而生诸佛家,由初得觉悟,名为欢喜地。」观经天台疏曰:「欢喜地者,初证圣处,多生欢喜也。」
FROM:【佛学大辞典】

【十地
  ﹝出楞严经﹞
  十地者,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
  〔一、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得法喜者,谓于证得之法而生喜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离垢地〕,谓由尽佛境界,明了诸法异性而入于同,若见有同,即非离垢;同性亦灭,斯为离垢。经云: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谓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则本觉之慧光明开发。经云:净极明生,名发光地。(情见者,谓依情分别之见也。)
  〔四、焰慧地〕,谓慧明既极,则佛觉圆满;觉满则慧光发焰,如大火聚烁,破一切情见。经云: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五、难胜地〕,谓由前焰慧烁破一切情见,其同异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诸佛境界,无有能胜。经云: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六、现前地〕,谓由前同异之相既不可得,则真如净性明显现前。经云: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谓真如之境,广无边际。虽真如现前,分证则局,若尽其际,方为极到。经云:尽真如际,名远行地。(分证者,谓菩萨于真如之理,分次第而证也。)
  〔八、不动地〕,谓真如之理既尽其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经云: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谓既得真如之体,即发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经云: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而本寂不动。经云: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之海者,以其深广,无法而不容也。)
FROM:【三藏法数】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6 20:36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学习解说
由尽佛境界,明了诸法异性而入于同,同性亦灭,
到了这里已具足圆满净戒,远离烦恼垢染,
这个阶段称为离垢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何等为十?所谓:正直心、柔软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佛子!菩萨住离垢地,性自远离一切杀生,不畜刀杖,不怀怨恨,有惭有愧,仁恕具足,于一切众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萨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于他起众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杀害!性不偷盗,菩萨于自资财,常知止足,于他慈恕,不欲侵损;若物属他,起他物想,终不于此而生盗心,乃至草叶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性不邪婬,菩萨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道!性不妄语,菩萨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性不两舌,菩萨于诸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心,不将此语为破彼故而向彼说,不将彼语为破此故而向此说,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乐离间,不作离间语,不说离间语,若实、若不实。性不恶口,所谓:毒害语、麁犷语、苦他语、令他瞋恨语、现前语、不现前语、鄙恶语、庸贱语、不可乐闻语、闻者不悦语、瞋忿语、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不可爱语、不可乐语、能坏自身他身语,如是等语皆悉舍离,常作润泽语、柔软语、悦意语、可乐闻语、闻者喜悦语、善入人心语、风雅典则语、多人爱乐语、多人悦乐语、身心踊悦语。性不绮语,菩萨常乐思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是菩萨乃至戏笑尚恒思审,何况故出散乱之言!性不贪欲,菩萨于他财物、他所资用,不生贪心,不愿不求。性离瞋恚,菩萨于一切众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欢喜心、和润心、摄受心,永舍瞋恨、怨害、热恼,常思顺行,仁慈祐益。又离邪见,菩萨住于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恶戒,心见正直,[1]无诳无谄,于佛、法、僧起决定信。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三十五〈十地品〉

【离垢地
 (术语)菩萨行位十地第二之名。具清净之戒行,离烦恼之垢染,故名。唯识论九曰:「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6 21:10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学习解说
见诸众生受无量苦恼,故发大精进,倍于正法勤加修行,欲依如来智慧救度众生,令清净智慧光生起,
这个阶段称为发光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净第二地,欲入第三地,当起十种深心。何等为十?所谓:清净心、安住心、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是十心,得入第三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已,观一切有为法如实相。所谓:无常、苦、不净、不安隐,败坏、不久住,剎那生灭,非从前际生,非向后际去,非于现在住。又观此法无救、无依,与忧、与悲,苦恼同住,爱憎所系,愁慼转多,无有停积,贪、恚、痴火炽然不息,众患所缠,日夜增长,如幻不实。见如是已,于一切有为倍增厌离,趣佛智慧见佛智慧不可思议、无等无量、难得无杂、无恼无忧,至无畏城,不复退还,能救无量苦难众生。菩萨如是见如来智慧无量利益,见一切有为无量过患,则于一切众生生十种哀愍心。何等为十?所谓:见诸众生孤独无依,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贫穷困乏,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三毒火然,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诸有牢狱之所禁闭,生哀愍心;见诸众生烦恼稠林恒所覆障,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不善观察,生哀愍心;见诸众生无善法欲,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诸佛法,生哀愍心;见诸众生随生死流,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解脱方便,生哀愍心。是为十。菩萨如是见众生界无量苦恼,发大精进,作是念言:『此等众生,我应救,我应脱,我应净,我应度;应着善处,应令安住,应令欢喜,应令知见,应令调伏,应令涅槃。』菩萨如是厌离一切有为,如是愍念一切众生,知一切智智有胜利益,欲依如来智慧救度众生,作是思惟:『此诸众生堕在烦恼大苦之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济,令住究竟涅槃之乐?』便作是念:『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菩萨如是观察了知已,倍于正法勤求修习,日夜唯愿闻法、喜法、乐法、依法、随法、解法、顺法、到法、住法、行法。菩萨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财皆无吝惜,不见有物难得可重,但于能说佛法之人生难遭想。是故,菩萨于内外财,为求佛法悉能舍施。无有恭敬而不能行,无有憍慢而不能舍,无有承事而不能作,无有勤苦而不能受。若闻一句未曾闻法,生大欢喜,胜得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珍宝;若闻一偈未闻正法,生大欢喜,胜得转轮圣王位;若得一偈未曾闻法,能净菩萨行,胜得帝释梵王位住无量百千劫。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说法,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大火[1]阬,受极大苦,当以相与。』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法,净菩萨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从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亲自受取,况小火阬而不能入!然我今者为求佛法,应受一切地狱众苦,何况人中诸小苦恼!』菩萨如是发勤精进求于佛法,如其所闻观察修行。此菩萨得闻法已,摄心安住,于空闲处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三十五〈十地品〉

【发光地
  谓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则本觉之慧光明开发。经云:净极明生,名发光地。(情见者,谓依情分别之见也。)
FROM:【三藏法数】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6 21:26


明极觉满。名燄慧地。
学习解说
光明既极,佛觉圆满,这个阶段称为燄慧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第三地善清净已,欲入第四焰慧地,当修行十法明门。何等为十?所谓观察众生界、观察法界、观察世界、观察虚空界、观察识界、观察欲界、观察色界、观察无色界、观察广心信解界、观察大心信解界。菩萨以此十法明门,得入第四焰慧地。
「佛子!菩萨住此焰慧地,则能以十种智成熟法故,得彼内法,生如来家。何等为十?所谓:深心不退故;于三宝中生净信,毕竟不坏故;观诸行生灭故;观诸法自性无生故;观世间成坏故;观因业有生故;观生死涅槃故;观众生国土业故;观前际后际故;观无所有尽故。是为十。佛子!菩萨住此第四地,观内身[7]循身观,勤勇念知,除世间贪忧;观外身循身观,勤勇念知,除世间贪忧;观内外身循身观,勤勇念知,除世间贪忧;如是,观内受、外受、内外受循受观,观内心、外心、内外心循心观,观内法、外法、内外法循法观,勤勇念知,除世间贪忧。复次,此菩萨未生诸恶不善法为不生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断;已生诸恶不善法为断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断;未生诸善法为生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行;已生诸善法为住不失故,修令增广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行。(中略)菩萨修行如是功德,为不舍一切众生故,本愿所持故,大悲为首故,大慈成就故,思念一切智智故,成就庄严佛土故,成就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相好音声悉具足故,求于上上殊胜道故,随顺所闻甚深佛解脱故,思惟大智善巧方便故。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三十六〈十地品〉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6 21:44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学习解说
到了这里,一切同异,所不能至,能破一切之情见,而通达一切法,即是诸佛之境界,而无能胜之者,
这个阶段称为难胜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第四地所行道善圆满已,欲入第五难胜地,当以十种平等清净心趣入。何等为十?所谓:于过去佛法平等清净心、未来佛法平等清净心、现在佛法平等清净心、戒平等清净心、心平等清净心、除见疑悔平等清净心、道非道智平等清净心、修行智见平等清净心、于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观察平等清净心、教化一切众生平等清净心。菩萨摩诃萨以此十种平等清净心,得入菩萨第五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第五地已,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净深心故,复转求上胜道故,随顺真如故,愿力所持故,于一切众生慈愍不舍故,积集福智助道故,精勤修习不息故,出生善巧方便故,观察照明上上地故,[3]受如来护念故,念智力所持故,得不退转心。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三十六〈十地品〉

【难胜地
 (术语)菩萨行位,十地之第五。菩萨至此地能破一切之情见,通达一切之法,即是诸佛之境界,而无能胜之者,故名。菩萨璎珞本业经下曰:「佛子顺忍修道,三界无明疑见一切无不皆空,八辩功德入五明论。(中略)五论者内外方道因果鬼神,无不通达,故名难胜地。」仁王经下曰:「如实知诸谛,世间诸技艺。种种利群生,名为难胜地。」唯识论九曰:「五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6 22:49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学习解说
到了这里,无为真如本性明显现前,这个阶段称为现前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现前地,当观察十平等法。何等为十?所谓:一切法无相故平等,无体故平等,无生故平等,无[4]成故平等,本来清净故平等,无戏论故平等,无取舍故平等,寂静故平等,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有、无不二故平等。菩萨如是观一切法自性清净,随顺无违,得入第六现前地,得明利随顺忍,未得无生法忍。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复以大悲为首、大悲增上、大悲满足,观世间生灭,作是念:『世间受生皆由着我,若离此着,则无生处。』复作是念:『凡夫无智,执着于我,常求有、无,不正思惟,起于妄行,行于邪道;罪行、福行、不动行,积集增长,于诸行中植心种子,有[5]漏有取,复起后有生及老死。所谓:业为田,识为种,无明闇覆,爱水为润,我慢溉灌,见网增长,生名色芽,名色增长生五根,诸根相对生触,触对生受,受后希求生爱,爱增长生取,取增长生有;有生已,于诸趣中起五蕴身,名生;生已衰变为老,终殁为死。于老死时,生诸热恼;因热恼故,忧愁悲叹,众苦皆集。此因缘故,集无有集者,任运而灭亦无灭者。』菩萨如是随顺观察缘起之相。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于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所作业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识,与识共生四取蕴为名色,名色增长为六处,根、境、识三事和合是触,触共生有受,于受染着是爱,爱增长是取,取所起有漏业为有,从业起蕴为生,蕴熟为老,蕴坏为死;死时离别,愚迷贪恋,心胸烦闷为愁,涕泗谘嗟为叹,在五根为苦,在意地为忧,忧苦转多为恼。如是但有苦树增长,无我、无我所,无作、无受者。』复作是念:『若有作者,则有作事;若无作者,亦无作事,第一义中俱不可得。』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三十七〈十地品〉

【现前地
 (术语)菩萨乘十地之第六地。真如净性显现之位。最胜般若显现之位。楞严经八曰:「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唯识论九曰:「现前地,住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
FROM:【佛学大辞典】

【现前地
 菩萨十地之第六地名。真如本性显现之位,亦是最胜般若显现之位。
FROM:【佛学常见辞汇】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6 22:51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学习解说
真如之境,广无边际,这个阶段称为远行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远行地,当修十种方便慧起殊胜道。何等为十?所谓:虽善修空、无相、无愿三昧,而慈悲不舍众生,虽得诸佛平等法,而乐常供养佛;虽入观空智门,而勤集福德;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虽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瞋、痴烦恼焰;虽知诸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自性无二,而随心作业无量差别;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虽知诸佛法身本性无身,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虽知诸佛音声性空寂灭不可言说,而能随一切众生出种种差别清净音声;虽随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随众生意解分别,以种种相、种种时、种种劫数而修诸行。菩萨以如是十种方便慧起殊胜行,从第六地入第七地;入已,此行常现在前,名为:住第七远行地。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三十七〈十地品〉

【远行地
 (术语)菩萨十地中第七地之名。此地之菩萨住于纯无相观,远出过世间与二乘之有相行,故名。唯识论九曰:「七远行地,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6 22:53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学习解说
真如之境,广无边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
这个阶段称为不动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七地中,善修习方便慧,善清净诸道,善集助道法。大愿力所摄,如来力所加,[1]自善力所持,常念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善清净深心思觉,能成就福德智慧,大慈大悲不舍众生,入无量智道,入一切法,本来无生、无起、无相、无成、无坏、无尽、无转、无性为性,初、中、后际皆悉平等,无分别如如智之所入处,离一切心、意、识分别想,无所取着犹如虚空,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是名:得无生法忍。
「佛子!菩萨成就此忍,实时得入第八不动地,为深行菩萨难可知无差别,离一切相、一切想、一切执着,无量无边,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离诸諠诤,寂灭现前。譬如比丘,具足神通,得心自在,次第乃至入灭尽定,一切动心、忆想分别悉皆止息。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行,得无功用法,身、口、意业念务皆息,住于报行。譬如有人,梦中见身堕在大河,为欲[2]渡故,发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3]觉寤,既觉寤已,所作皆息。菩萨亦尔,见众生身在四流中,为救度故,发大勇猛,起大精进;以勇猛、精进故,至[4]不动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现前。佛子!如生梵世,欲界烦恼皆不现前;住不动地亦复如是,一切心、意、识行皆不现前。此菩萨摩诃萨,菩萨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现起,况复起于世间之心!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三十八〈十地品〉

【不动地
  谓真如之理既尽其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经云: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FROM:【三藏法数】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6 22:55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学习解说
成就四无碍辩,于十方演说一切法,善说法门,令闻者皆欢喜,
这个阶段称为善慧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无量智思量观察,欲更求转胜寂灭解脱,复修习如来智慧,入如来祕密法,观察不思议大智性,净诸陀罗尼三昧门,具广大神通,入差别世界,修力、无畏、不共法,随诸佛转法轮,不舍大悲本愿力,得入菩萨第九善慧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善慧地,如实知善不善无记法行、有漏无漏法行、世间出世间法行、思议不思议法行、定不定法行、声闻独觉法行、菩萨行法行、如来地法行、有为法行、无为法行。此菩萨以如是智慧,如实知众生心稠林、烦恼稠林、业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乐欲稠林、随眠稠林、受生稠林、习气相续稠林、三聚差别稠林。此菩萨如实知众生心种种相,所谓:杂起相、速转相、坏不坏相、无形质相、无边际相、清净相、垢无垢相、缚不缚相、幻所作相、随诸趣生相;如是百千万亿乃至无量,皆如实知。(中略)佛子!菩萨随顺如是智慧,名:住善慧地;住此地已,了知众生诸行差别,教化调伏,令得解脱。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三十八〈十地品〉

【善慧地
 (术语)菩萨十地中第九地之名。得四无碍解于十方演说一切法之位也。新译仁王经下曰:「得四无碍解。一音演一切,闻者悉欢喜,名为善慧地。」唯识论九曰:「善慧地,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6 23:27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6 23:29 编辑

(50楼~58用时,约2小时30)


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自此地名修习位。
学习解说
阿难! 从第二地到第十地,修行及功德皆圆满,也可以称为修习位(为了断除障而复修习根本之智)。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学习解说
大法智云遍注甘露之雨,这个阶段称为法云地。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十法云地;若广说者,假使无量阿僧祇劫亦不能尽。佛子!菩萨住此地,多作摩酰首罗天王,于法自在,能授众生、声闻、独觉、一切菩萨波罗蜜行,于法界中所有问难无能屈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为首、为胜,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若勤加精进,于一念顷,得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剎微尘数三昧,乃至示现尔所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所谓:若修行、若庄严、若信解、若所作、若身、若语、若光明、若诸根、若神变、若音声、若行处,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十地行相次第现前,则能趣入一切智智。譬如阿耨达池出四大河,其河流注遍阎浮提,既无尽竭,复更增长,乃至入海,令其充满。佛子!菩萨亦尔,从菩提心流出善根大愿之水,以四摄法充满众生,无有穷尽,复更增长,乃至入于一切智海,令其充满。
--- 经文节录自《八十华严》卷三十〈十地品〉

【修习位
  谓第二地至第十地菩萨,得见道已,为断除障而复修习根本之智,故名修习位。(第二地至第十地者,离垢地、发光地、燄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根本智者,即菩萨亲证本有之智也。)
FROM:【三藏法数】

【法云地
 (术语)菩萨十地之第十。大法之智云遍注甘露之雨之位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7 22:13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学习解说
如来已证入妙觉果海,得证涅槃,然而不舍众生,倒驾慈航,逆涅槃流而出。
而修到此阶段的菩萨,还有一品之无明还没断,需要再继续进取,顺行而至,才能到达妙觉,等觉妙觉即将要相交之时,这个阶段就称为等觉。

【等觉位
  经云:「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疏云:「此位将明菩萨始觉,等于如来妙觉,故先举如来,而言逆流者。盖谓如来,已先证入妙觉果海,无复进取,但惟不舍众生,倒驾慈航,逆流而出。而此菩萨,乃言顺行而至者,谓其进取未竟,方趣果海,顺流而入也。觉际入交者,菩萨始觉,与佛妙觉,分齐正齐,但顺背之不同耳。」
FROM:【佛学次第统编】

【等觉
 1.佛的别称。等是平等,觉是觉悟,诸佛的觉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觉2.大乘五十二阶位中,第五十一位,名为等觉,即十地位满,将证佛果之中间阶段,因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觉,故名等觉,又名一生补处,或金刚心菩萨。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等觉
[佛光大辞典
    ()又作等正觉。佛十号之一。即指佛。为菩萨修行至极位之称。等觉,意为等正之觉;即所遍悟之真理,与诸佛所悟菩提内容相等。(参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4639
    ()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上修行比佛略逊一筹者,称为等觉。故位于菩萨修行阶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六种性之第五。等觉又称等正觉(意为与正觉相等之觉)、有上士(妙觉佛陀称为无上士,对此,等觉则称有上士)、一生补处(意谓次一生将成佛)、金刚心(如金刚坚固之心,能摧破烦恼)、邻极。等觉菩萨成佛之前,在凡夫位时比照真理修行,此谓「入重玄门」。〔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受持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四「十明品」、四教义卷六、大乘义章卷十七末〕
    ()在日本真宗,以为得他力信心者必获往生成佛,故以此信心比拟于弥勒菩萨所起之等觉金刚心,而称为横超金刚心,并谓于此世即可入于与弥勒同等之等觉位。p6509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7 22:16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学习解说
阿难! 从干慧心至等觉阶位,这个觉始获得金刚心中的初干慧地,
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指从一开始的 干慧地--> 十信--> 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四加行--> 十地--> 等觉),最后才到达妙觉的果位,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金刚心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言菩萨之大心,坚固不能破坏如金刚也。智度论四十五曰:「一切结使烦恼所不能动,譬如金刚山,不为风所倾动。诸恶众生魔人来,不随意行,不信受其语。瞋骂谤毁,打击闭系,斫剌割截,心不变异。(中略)人来斲凿毁坏,诸虫来啮,无所亏损,是名金刚心。」教行信证三末曰:「真实心即是金刚心。」同二曰:「光明名号显因缘,开入本愿大智海,行者正受金刚心。」
又谓菩萨之最后心,等觉之位。以观心最为明利故也。四教仪四曰:「即是边际智满入重玄门,若望法云,名之为佛。望妙觉,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四教仪曰:「更断一品无明入等觉位,亦名金刚心,亦名一生补处。」四教集解曰:「所修观智,纯一坚利,喻如金刚,名金刚心。」

妙觉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曰妙觉。即佛果之无上正觉也。二乘止于自觉,无觉他之功。菩萨虽自觉觉他并行,而未圆满,独佛二觉圆满,觉体不可思议也。四教仪四曰:「金刚后心,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名真解脱。翛然无累,寂而常照,名妙觉地。」三藏法数二十六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

妙觉
[佛光大辞典]
为大乘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一,四十二位之一。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故亦为佛果之别称。又称妙觉地。为究极理想境地之表现;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妙觉位。于此位能断尽一切烦恼,智慧圆妙,觉悟涅槃之理。
天台四教仪一书说明别、圆二教妙觉位之差异,谓别教之妙觉位坐于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为钝根菩萨转无量四谛之法轮;圆教之妙觉位则以虚空为座,成就清净法身,居于常寂光土。〔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四教义卷五、卷六、法华玄义卷四下、卷五上、大乘四论玄义卷二〕 p2857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7 22:28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7 22:44 编辑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
学习解说
这种种不同的阶位,皆以金刚心来观修如幻十种深喻(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干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一切如幻化虚空想

【十喻──大乘十喻 】
  ﹝出法界次第﹞
  〔一、如幻喻〕,谓如幻师,幻作种种诸物及男女等相,体虽无实,然有幻色可见。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明幻作,迷心不了,妄执为实。修空观者,于诸幻法,心无所着,皆悉空寂,故说如幻。(空观者,谓观一切法皆空也。)
  〔二、如焰喻〕,谓无智之人,初见阳焰,妄以为水。诸烦恼法,亦复如是,无智不了,于结使中,妄计我相;智者了知虚诳不实,皆是妄想,故说如焰。(结使者,即烦恼也。谓因烦恼缠缚,驱使众生入于生死也。)
  〔三、如水中月喻〕,谓月在虚空,影现于水,诸愚小儿,见水中月,欢喜欲取;智人见之则笑,以喻无智之人,于五阴中,妄起我、我所见,执为实有;于苦法中,而生欢喜。然得道智人,愍之而笑。故说如水中月。(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者,谓于五阴中强立主宰,妄执为我也。我所者,即五阴之身等也。)
  〔四、如虚空喻〕,谓虚空但有其名,而无实体。愚人不了,执之为实。一切诸法亦复如是,空无所有。若无智之人,于虚妄中,计为实有,起彼我执。修空观者,了一切法皆无所有,故说如虚空。
  〔五、如响喻〕,谓深山幽谷,及空舍中,若语声,若击物声,随声相应,而有响生。愚人不了,以为实有。一切音声语言,亦复如是。若有智之人,了知语音无实,心不生着,故说如响。
  〔六、如干城喻〕,干城,即干闼婆城。梵语干闼婆,华言香阴。谓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高渐灭。但可眼见,而无实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若智者则能了知诸法悉皆虚假,不生执着,故说如干城。
  〔七、如梦喻〕,谓人梦中,本无实事,妄执为实,觉还自笑。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一切结使烦恼,皆是虚妄,而人不了,执之为实。若得道觉悟,乃知虚妄,亦复自笑。故说如梦。
  〔八、如影喻〕,谓影,但可见而不可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眼耳等诸根,虽有见闻觉知,求其实体,即不可得。故说如影。
  〔九、如镜中像喻〕,谓镜中之像,非镜作,非面作,非镜面和合而作,亦非无因缘作。虽非实有,然亦可见。故无智不了,执之为实,而生分别。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从因缘生,无有实体,但有名字而起分别,诳惑凡夫,生诸烦恼。若有智之人,虽复见闻,了知无实,而不执着,故说如镜中像。
  〔十、如化喻〕,谓若诸天僊得神通者,变化诸物,虽有男女等相,而无生老病死苦乐之实。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生灭,如化而成;亦无有实,如人之生,但从先世之因而有今世之身,悉皆虚假,何实之有。故说如化。
FROM:【三藏法数】

【十喻观
 (术语)大日经所说之十喻也,真言行者于修法中必修之而除执念(参见:十缘生句)
FROM:【佛学大辞典】

【十缘生句
 (名数)一、幻,幻术师所作之种种相貌也。二、阳炎,热空尘等因缘和合,于旷野之中现水相者也。三、梦,睡眠中所见之种种境界也。四、影,镜中之影像也。五、干达婆城,蜃气映日光于大海上现宫殿之相者也。六、响,深谷等中依声而生之声也。七、水月,水中所现之月影也。八、浮浪,水上所现之泡沫也。九、虚空花,眼膜于空中所见之种种花也。十、旋火轮,人以火炉旋转空中则生轮象是也。以上十缘生句,皆为从缘生无自性之义,真言行人修瑜伽时。于所现之本尊海会生着相,魔即得便,是故以此十喻观无性生而不执着也。然此十喻有三重之浅深,(参见:幻)。又演密钞据疏意,言初劫之修行者,观此中之前六喻,于第观八喻,于第三劫观十喻云。见大日经。
FROM:【佛学大辞典】

十缘生句
[佛光大辞典
    乃陈述由缘所生十物之句。出自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即:(1)幻,幻术师所作之种种相貌。(2)阳焰,热、空、尘等因缘和合,于旷野中现水相。(3)梦,睡眠中所见之种种境界。(4)影,镜中之影像。(5)干闼婆城,蜃气映日光,于大海中现宫殿之相。(6)响,深山空谷等中,依声而生之响音。(7)水月,映于水中之月影。(8)浮泡,水上所现之泡沫。(9)虚空华,依眼膜见空中种种花。(10)旋火轮,人持火炬旋转于空中所生之轮像。此皆喻诸法从因缘而生,无自性。依此十句观诸法无自性,则称十缘生句观、十缘生观、十喻观。即十种遮情之观门。
    大日经疏卷三谓此观有三重:(1)观一切法由因缘所生故空,此即空观。(2)观万法由心展开,此即心观。(3)观心与诸法非一非异,舍离凡夫之情而不可思议,此即不思议观。
    此外,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为解诸法空理亦设有十喻;维摩经卷上方便品,亦以十种事象喻人身之空无常。(参阅「譬喻」8515p689


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学习解说
于奢摩他中,用诸佛所使用的毗婆舍那来修观照,以此清净修证,渐渐逐次深入。


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学习解说
阿难! 也就是以奢摩他、三摩钵提及禅那的三种增进方法,进而才能成就五十五位真正的菩提大道。
以这样的方式来观修,名为正观;反之则为邪观。

相关及延伸阅读:
「奢摩他」和「毘婆舍那」
瑜伽师地论:[奢摩他]九种心住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止观次第实修]:九种[奢摩他],四种[毗钵舍那]~瑜伽师地论
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 解深密经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7 23:27
(59楼~62用时,约2小时30)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学习解说
当时,文殊师利菩萨就从座位上站起来,在大众中,顶礼佛足,恭敬的请教世尊:「这部经的名字为何呢? 我及众生又该如何依教奉行呢?」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这部经的名称为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白伞盖,即指藏心)无上宝印(三宝诸宝中之实宝,坚固不坏),是十方如来清净海眼;也可以称为救护亲因,因为度脱阿难及在此法会中的性比丘尼(摩登伽女),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也可以称为如来密因(如来证悟了义之果德名祕密藏,而达到此祕密藏之因行,称为密因)修证了义;也可以称为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也可以称为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一切事究竟坚固),您们应当如是依教奉行。」


【大佛顶
 (佛名)佛名,佛顶尊有多种。大佛顶其一也。(参见:佛顶尊)。【又】陀罗尼名,大佛顶尊之陀罗尼也。(参见:佛顶咒)
FROM:【佛学大辞典】

【悉怛多般怛罗
 (术语)译曰白伞盖,大佛顶咒之名也。楞严经七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同长水疏曰:「悉怛多般怛罗,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遍覆一切法,故云盖。」梵Sita%tapatra
FROM:【佛学大辞典

宝印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三宝中之法宝也,又三法印也,是诸宝中之实宝,坚固不坏,故名宝。印智度论四十七曰:「于诸法中法宝是实宝,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益。如经中说:佛语比丘:为汝说法,所说法者所谓法印,法印即是宝印,宝印即是解脱门。复次三法印名为宝印三昧。」楞严经曰:「此经名大佛顶悉怛多槃怛罗无上宝印。」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曰:「常住真如宝王大印。」
又(术语)诸佛菩萨种种之印契,美称之而云宝印。
又(印相)宝生印及菩萨印生财宝之宝形印,略称云宝印。
又(术语)印佛之种子,真言等者云宝印。乌枢瑟摩经曰:「以莽度迦木刻其印,一内木印于苏蜜烧之,及出以印印山山碎,印海海竭。」
又(譬喻)念佛之心印,坚固不坏,譬之国王之宝印也。观佛三昧经十观佛密行品云:「譬有贫人,依豪贵衣食。时有王子出游,执大宝瓶,瓶内藏王宝印。贫者诈来亲附,拏宝瓶逃走。王子觉之,使六大兵乘六黑象追之。持瓶人走入空野泽中,毒蛇自四面来,欲啮持瓶者。惶惧而东西驰走,见空泽中有一大树蓊郁,头戴宝瓶,攀树而上。时六兵疾驰至树下,贫人见而吞王宝,以手覆面。六黑象以鼻绞树倒之,贫人堕地,身体散坏,唯金印在宝瓶放光,毒蛇见光四散。佛告阿难: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宗镜录九十五有释。

密因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首楞严经之经题曰:「密事密因修证了义。」如来之果德名秘密藏,入此秘密藏之因行云密因。又密者经所说之陀罗尼,是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密,密即因也。楞严经八曰:「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同义疏八中曰:「三世果人入秘密藏,以此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行一切行,而非凡圣之所知,故名为密,密即因也。」
又佛菩萨之本地也。佛菩萨之本地,秘而人不能明,故云密印。楞严经六曰:「我灭度后,勅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主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同义疏六下曰:「真圣利物终不可测,以承佛制不妄漏泄,此圣真因唯圣自证,故云密因。未学之前不可轻说,阴有遗付者不显称也。此开临终密有表示,遗嘱弟子,如求那屈指事。」

密因
[佛光大辞典
()如来证悟了义之果德名祕密藏,而达到此祕密藏之因行,称为密因。密,乃经上所说之陀罗尼,非凡小所能知,故称密,密即因。楞严义疏卷八之二(大三九‧九三三上):「三世果人入祕密藏,以此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具一切行,而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为密。密即因也。」〔首楞严经序、大日经卷五〕
()指佛菩萨之本地。楞严义疏卷六之二(大三九‧九一四下):「真圣利物,终不可测,以承佛制,不妄漏泄,此圣真因,唯圣自证,故云密因。」〔首楞严经卷六〕 p4475

【首楞严
 定名,华译为一切事究竟坚固。
FROM:【佛学常见辞汇】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8 23:14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8 23:15 编辑


说是语已。实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罗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学习解说】
就在世尊说完经名后,阿难及一切与会大众得蒙世尊开示此大白伞盖的无上秘密及微妙义理,也听闻到了此部经究竟之实义,他们在思惟上马上就明了,以及要如何修行趣向圣位(菩提之果位)的过程,此时因而增上他们的智慧,心虑虚凝,断除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修心六品(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但后三品还在,所以是证得第二果)及断除很微细的烦恼。

【密印
 秘密的印契。印者,诸佛菩萨各有他们的本愿和弘誓,为了标志他们的本誓,故以两手十指作出种种的形相,作为他们本誓的印契;密者,其理趣非常秘密深奥之义。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密印
[佛光大辞典]
    (一)根据密教之根本教义,诸佛菩萨皆有本誓,为标示此一本誓,常以两手十指或某一特殊身势动作,显现种种相,是为本誓之印相印契,故称之为「印」;又以其所标帜之义理旨趣极为祕密深奥,故称之为「密」。大日经密印品(大一八‧三O上):「身分举动住止,应知皆是密印;舌相所转众多言说,应知皆是真言。」
    (二)于禅宗,禅徒一旦彻见本性而了悟生死迷妄之根源,师家即于契当之机缘给予印可;此种印可证明之境地乃师家与学人间直接、亲切之心印,非他人所能窥知者,故称密印。
(三)即明末清初之临济宗僧真传,号密印,故世称密印真传。(参阅「密印真传」5658)p5657

【般呾罗
 (杂名)悉怛多般怛罗Sita%tapattra之略名,白伞盖咒之梵名也。首楞严经七曰:「一向持佛般怛罗咒。」同长水疏七曰:「悉呾多般怛罗,云白伞盖,即指藏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了义
 (术语)对于不了义而言。显了分明说示究竟之实义,谓之了义。未了未尽之说,谓之不了义。了义不了义者,方便(不了义)、真实(了义)之异名也。圆觉经曰:「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又「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同略疏一曰:「了义者,决择究竟显了之说非覆相密意含隐之谭。」宝积经五十二曰:「若诸经中,有所宣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是不了义。若有宣说生死涅槃二无差别,是名了义。」大集经二十九曰:「了义经者,生死涅槃一相无二。」涅槃经曰:「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FROM:【佛学大辞典】

名目
[佛光大辞典]
法门之名称数目。又集录名目之书,亦称为名目。又名目之数,称为名数,与「法数」同义,如三界、九地等。p2846

【顿悟
 闻法即悟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禅那
 华译为思惟修,或静虑,即住心一境而冥想妙理。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圣位
[佛光大辞典]
(一)三乘人证得菩提之果位。新华严经卷二十六(大一○‧一四○上):「愿一切众生,速入圣位。」〔俱舍论卷二十四〕
(二)指断尽见惑之初果圣者。(参阅「须陀洹」5360) p5578

九品惑
[佛光大辞典]
即贪、瞋、慢、无明等四种修惑,就其粗细而分为上、中、下等九品。又作九品烦恼。总三界有欲界、四禅、四无色,共为九地。其中,欲界具有四种修惑,四禅、四无色除瞋之外尚有其余三惑。于各地复分上上乃至下下九品,九地合为八十一品,称为八十一品修惑。此通有漏、无漏二断,凡夫亦得断其中下八地七十二品;若就圣者而言,于修道位断欲界之前六品者为第二果,断欲界九品者为第三果,断尽上二界七十二品者为第四果。又每断此一品,各有无间、解脱二道;所断之障,于一一地中各有九品,故能对治之道亦有九,称为九无间道、九解脱道。无学之圣者修练根时,亦有九无间、九解脱。〔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九、俱舍论卷二十三〕 p141

【四果──声闻四果 】
  ﹝出金刚经疏﹞
  〔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心起贪爱,迷惑不了也。九品者,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
  〔四、阿罗汉果〕,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即第四果也。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四智已圆,已出三界,已证涅槃,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四智者,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FROM:【三藏法数】

【思惑
 又名修惑,三惑之一,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等之五烦恼是。思惑的品数有八十一,即欲界五趣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合共即八十一品。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思惑
  贪爱曰思,谓眼耳鼻舌身五根,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贪爱染着,迷而不觉,是名思惑。
FROM:【三藏法数】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8 23:46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9 16:19 编辑

(63楼 + 64的前用时,约1小时20)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众生微细沈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
【学习解说】
此时,阿难马上就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请教世尊:「大威德世尊! 您慈悲的音声遍及一切,善于开导众生这个很微细的沈惑,令我今日身心非常的快乐,得到很大的受益!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
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学习解说】
世尊! 如果此妙明真净妙心(真心),本来遍及一切,且乃至这世间上的大地、草、树木,以及像虫一样会蠕动的含灵众生,本具真如,即是具足如来成佛的真体,在体上是相同的,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这六道呢?
世尊! 这些六道是本来就有的? 还是因为众生最初的一念妄动所生起的呢?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婬欲。妄言行婬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
【学习解说】
世尊! 就像宝莲香比丘尼,她虽受持菩萨戒,但却私行婬欲之事,还大言不惭地说行婬既不是杀生也不是偷盗,妄说这没有因果业报,结果,就在她说完后,先在她女根的地方生起大猛火,然后于肢节开始逐渐有猛烈的大火,一节一节地燃烧,最后直接堕入无间地狱。


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学习解说】
琉璃太子是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儿子,因受不了被释迦族人毁辱与看低身份,就在他嗣王位后,便率兵消灭迦毘罗卫国的释种,因其造罪实在过于深重,于他所在之处的地面就裂开,直接下陷落入阿鼻地狱。
善星比丘出家读诵十二部经,能断欲界的烦恼,而且修成四禅功夫,妄以为傲,后因亲近恶友,又不听从世尊的教诲,还妄说无因无果,因而直接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善星
[佛光大辞典]
梵名 Sunakṣatra,巴利名 Suna-kkhatta。音译作须那呵多、须那剎多罗。又作善宿。系释尊为太子时所生之子。出家后,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禅定。后因亲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脱,认为无涅槃之法,起否定因果之邪见,且对佛陀起恶心,以生身堕于无间地狱,故称为阐提(即不成佛之意)比丘,又称四禅比丘。法华玄赞卷一末(大三四‧六七一下):「又经云:『佛有三子,一、善星,二、优婆摩耶,三、罗睺。』故涅槃云:『善星比丘,菩萨在家之子。』」〔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三〕p6160

【善星
 (传说)是佛为太子时之子。出家读诵十二部经,能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禅定,谓为真涅槃。然彼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脱,以为无涅槃之法,起因果拨无之邪见,且向佛起恶心,生堕无间地狱,因之称曰阐提比丘。阐提者,一阐提之略,不信之义,不成佛之义也,又称曰四禅比丘。涅槃经三十三曰:「善星比丘!是佛菩萨时子,出家之后受持读诵分别解说十二部经。坏欲界结,获得四禅。(中略)善星比丘虽复读诵十二部经获得四禅,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义,亲近恶友,退失四禅。失四禅已,生恶邪见。作如是言:无佛无法,无有涅槃。(中略)善男子!汝若不信如是事者,善星比丘今者在尼连禅河,可共往问。尔时如来即与迦叶往善星所,善星比丘遥见如来,见已,即生恶邪之心。以恶心故,生身陷入堕阿鼻地狱。(中略)以其宣说无因无果,无有作业。尔乃记彼永断善根,是一阐提厕下之人,地狱劫住。」楞严经八曰:「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法华玄赞一曰:「又经云:佛有三子:一善星,二优婆摩耶,三罗睺。故涅槃云:善星比丘菩萨在家之子。」
FROM:【佛学大辞典】

【琉璃王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舍卫国波斯匿之子,嗣王位,灭迦毘罗国释种,堕于地狱之始末。
FROM:【佛学大辞典】

【琉璃王
 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儿子,他嗣王位后,便率兵消灭迦毘罗卫国的释种,涅槃经叫他琉璃太子。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
【学习解说】
那么,这个地狱,是有一个固定所在的地方吗? 是自然就有的吗? 还是说是因为个人造作业力的缘故而产生的呢?  


惟垂大慈,开发童蒙。令诸一切持戒众生,闻决定义,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学习解说】
恳请世尊大慈大悲,怜恤我等智慧浅薄、所知甚少,令所有一切持戒众生,于听闻后都能够发心欢喜持戒,谨遵禁戒,令身心获得清净,无有违犯。」

童蒙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ㄊㄨㄥˊ ㄇㄥˊ, 1.年幼无知的儿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冀。」
2.知识浅陋,幼稚无知。《淮南子.齐俗》:「古者民童蒙不知东西,貌不羡乎情,而言不溢乎行。」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9 21:44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9 21:49 编辑

(64后四段 + 65 用时,约2小时10)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您这问题问得真好! 您悲悯众生欲令众生不落入邪见,现在,您要好好的仔细用心聆听,我要为您及一切众生来宣说。」
世尊继续说:「阿难! 一切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心,真净微妙,然而,因为众生的妄见(虚妄不实的见解或分别),故有妄习(妄念妄想之习惯)生起,因而现起一切的虚妄相,这个虚妄的习气有分为内分及外分。

二心
[佛光大辞典]
    (一)真心与妄心。真心即真实之心,离虚妄不实。妄心谓妄想分别之心。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O六下):「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二)定心与散心。定心即止息妄念杂虑,心住一境。散心谓心驰骋六尘。善导之观经疏卷一玄义分(大三七‧二四六中):「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p289

二心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一、真心,为众生本具之如来藏心,真净明妙,离虚妄之想者。二、妄心,为起念而分别生一切种种之境界者。楞严经曰:「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转。」
又一、定心,禅定之心也,又修定善之心也。二、散心,散乱之心也。又修散善之心也。见二善条。

二心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真心和妄心。真心是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心,真净妙明,离一切的妄想;妄心就是虚妄的心,常起妄念而生种种的境界。2.定心和散心。定心是禅定的心,也是修定善的心;散心是散乱的心,也是修散善的心。

妄见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虚妄不实之分别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南本涅槃经八曰:「为除世间诸妄见故。」俱舍论九曰:「一切妄见皆转倒摄。」大乘义章三曰:「唯心妄见,故说为妄。」

【妄见
 虚妄的见解,如我见边见等是。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妄习
 (术语)妄念妄想之习惯。
FROM:【佛学大辞典】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
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
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
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
心着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学习解说】
阿难! 什么是内分呢?
就是指众生身心内有着种种的贪爱染着之情,因而发起虚妄不实的情识(凡夫之虚妄情识,即脱离真实之认识与见解),这种情识日积月累,长时间不断地积累而不休息,就能够润业而引发未来之果报。
就像众生心里想着精致美味的佳肴,想着想着,口水也就跟着流出来了;
如果是回忆起过去所接触某个有缘的人,有的可能会生起怜悯之心,有的可能会愤恨不平,眼眶也就盈满着泪水;
如果是贪求财宝,心里很想得到或据为已有,由贪欲之情而垂涎不已,身体就会有一种光滑润泽出现;
如果是生起婬念,男女两根就会自然流出爱液。
阿难! 这些贪爱染着之情的种类虽不相同,但导致流出的结果是相同的,这种呈现既润又湿的结果是不会往上升的,自然就是往下坠了,这个就称为内分。

爱染
[佛光大辞典
由于对各种事物之贪爱而引起执着染污之心,称为爱染。与「爱欲」同义。为烦恼之异名。所谓「染」,是对世间诸种事物执着之心之总称。大智度论卷一(大二五‧六三下):「自法爱染故,毁訾他人法。」p6866

【爱染
 (术语)贪爱染着之情也。烦恼之名。智度论一曰:「自法爱染故,毁訾他人法。」同三十四曰:「爱染无门。」净住子曰:「洗除心垢,六尘爱染。」王维诗曰:「爱染日以薄,禅寂日以固。」
FROM:【佛学大辞典】

妄情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虚妄不实之情识也。唯识论一曰:「随自妄情种种计度。」顺正理论二十三曰:「又彼所说唯率妄情。」

妄情
[佛光大辞典
指凡夫之虚妄情识。亦即脱离真实之认识与见解。成唯识论卷一(大三一‧二上):「随自妄情,种种计度。」〔顺正理论卷二十三〕 p2341

情见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妄情之所见也。唯识枢要上本曰:「情见各异,禀者无依。」

爱水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自爱欲之情流出之水液。如精液者。楞严经八曰:「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中略)心着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又爱欲之烦恼,能润业而引未来之果,故譬之以水。八十华严经三十七曰:「业为田,识为种,无明闇覆,爱水为润。」

珍羞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ㄓㄣ ㄒㄧㄡ
珍奇美味的食物。《文选.左思.吴都赋》:「飞轻轩而酌绿酃,方双辔而赋珍羞。」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也作「珍馐」。

【爱涎
 (术语)由爱欲情而垂之涎也。楞严经八曰:「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
FROM:【佛学大辞典】

光润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ㄍㄨㄤ ㄖㄨㄣˋ
光滑润泽。《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光润龙变,承休无疆。」《文选.曹植.洛神赋》:「转眄流精,光润玉颜。」也作「光滑」。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
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
心持咒印,顾盻雄毅。
心欲生天,梦想飞举。
心存佛国,圣境冥现。
事善知识,自轻身命。
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学习解说】
阿难! 什么是外分呢?
就是指众生于身心外有着种种的热切仰望及追求之意,因而发起虚妄不实的妄想,这种妄想日积月累,长时间不断地积累而不休息,就能够产生一种强盛的气势。
如果心持禁戒,身体就会轻盈,内心清净;
如果心持咒印,就会产生威力,可以破除障碍;
如果想要生天成为天人,就会在梦中有飞起来的梦境;
如果心想着佛国净土,就会经常感受到有处在佛国净土的氛围;
如果侍奉追随善知识,就会重法,而不会把自己的身体性命看的很重要。
阿难! 这些妄想的种类虽不相同,但导致飞扬上升的结果是相同的,能够飞升而不沈堕,自然有所超越,往正向的发展,这个就称为外分。

渴仰
[佛光大辞典
热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与敬仰,如渴者之欲饮水。经典中常用以形容对佛、法之仰慕。中阿含卷九郁伽长者经(大一‧四七九下):「尔时,世尊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九‧四三上):「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遇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又如安乐集卷上(大四七‧四下):「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议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亦表示闻法之意,即指信前求道之心切。此外,由渴仰之念而颔首闻法,称为渴仰首,为「解脱耳」之对称。〔中阿含卷四十八牛角娑罗林经、大般涅槃经卷一、高僧法显传〕p6378

咒印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名)陀罗尼与印契也。楞严经八曰:「心持咒印,顾盻雄毅。」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0 20:30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0 20:32 编辑

(66楼  用时,约1小时50)


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
临命终时,未舍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
【学习解说】
阿难! 一切世间的众生不断地生死轮回不已,在生的时侯若随顺自己凡夫的习气,那么死后就会依照这些习气而投至不同的六道中,继续轮回。
就在临命终尚未断气之际,那时身心还没有完全舍弃暖及触受,此时,一生的善恶行为及心念就全都会显现出来,在生死交关的时侯,无论正反好坏的两种习气都会放大并交织在一起。

[国语辞典(教育部)
「暖」的异体字。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
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学习解说】
如果纯粹能保持理性思维及正观,那么神识就能够飞生天上,
倘若在生之时曾有修福修慧,也有佛法上的清净愿心,这个清净愿心就与诸佛相应,见十方佛,随愿往生十方净土。

愿心
[佛光大辞典]
有二义:()求愿之心。如求愿开悟,或求愿往生净土之心。亦指弥陀誓愿于永劫间救度一切众生所显示之大悲愿心。()为菩萨修行阶位中十信位之第十心,谓菩萨随时修行所发之种种净愿。 p6727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剎、游于四天,所去无碍。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学习解说】
如果是大部份能保持理性思维及正观,但有少部份的情绪及感情执着,是这样的话,就因为这样的情绪及执着,在飞生的过程中就不会飞得有力,神识出离时就很难飞得很远,因此就只能成为飞仙类(鬼神类)的众生,就像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及地行罗剎,这类众生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四天,来来去去无所障碍。
其中若存有善愿善心的,愿意护持佛法,或护持戒律,护持持戒的修行人,或护持佛咒,护持持咒的修行人,或护持修禅定的修行人,令修行人安住在法忍中,因此,这些鬼神众就成为佛教的护法。

飞仙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飞行空中之仙人也。楞严经八曰:「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中略)地行罗剎。」

地行罗剎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于地上行动之罗剎也。未得飞行之通者。楞严经八曰:「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乃至地行罗剎。游于四天,所去无碍。」

飞行夜叉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异类)飞行空中之夜叉神。楞严经八曰:「大力鬼王,飞行夜叉。」

保绥
解释
1.安适,安宁。 2.使得到保全,获得安定。
© 汉典


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
【学习解说】
如果理性思维正观和情绪感情执着之比例是差不多的,那么,既不会飞生也不会坠下,只会投生于人道,若是思想开朗乐观的人就比较聪慧,若是容易情绪化的人就比较愚钝。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
【学习解说】
如果情绪感情执着之比例大于理性思维正观的,那么,就会投生到畜生道,情感比较重的就会成为地上走的又长毛的动物,情感比较轻的就会成为天上飞的鸟类。

畜生
[佛光大辞典]
梵语 tiryañc,巴利语 tiracchāna。音译为底栗车。又作傍生、横生、畜生道、傍生趣。五道之一,六道之一,三恶道之一。指鸟兽虫鱼等一切动物。畜生之名乃由人畜养之意而得,主要指家畜家禽。新译称之为傍生,乃取其形不如人之直,傍横且傍行之义。傍生是无智闇钝且其本处在大海中,后转而遍于人、天及地狱等。瑜伽师地论卷四(大三○‧二九七中):「傍生趣更相残害,如羸弱者为诸强力之所杀害,由此因缘受种种苦。以不自在,他所驱驰,多被鞭挞,与彼人、天为资生具,由此因缘,具受种种极重苦恼。」
正法念处经卷十八举出畜生总共有三十四亿种,并广述其相貌、色类、行食之不同、群飞之相异、憎爱之违顺、伴行之双只、同生共游等。另据大智度论卷三十载,依畜生之住处,可分为空行、陆行、水行三种,又依昼夜可分昼行、夜行、昼夜行三类。又据大毘婆沙论卷一二○、俱舍论卷八等载,畜生、人趣共具胎、卵、湿、化等四生,其寿命或一日一夜,或如龙王等之一中劫,各有不同。〔大毘婆沙论卷一七二、立世阿毘昙论卷七、俱舍论卷十一、杂阿毘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八本〕 p4188

毛群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ㄇㄠˊ ㄑㄩㄣˊ
地上的走兽。《文选.班固.西都赋》:「毛群内阗,飞羽上覆。」《文选.左思.蜀都赋》:「毛群陆离,羽族纷泊。」唐.李善.注:「毛群,兽也。」


七情三想,沈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学习解说】
如果是七分情绪感情执着,三分理性思维正观的,那么,就会沈下水轮,生于火际之中,受气猛火,投生到饿鬼道,经常遭受到焚烧之苦,又无食无饮,就这样经历百千劫。


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
【学习解说】
如果是九分情绪感情执着,一分理性思维正观的,那么,就会直接下堕至洞火轮,身体处在狂风烈火相交的地方,情感比较轻的就会到有间地狱,情感比较重的就会到无间地狱。


纯情即沈,入阿鼻狱。
若沈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
【学习解说】
如果纯粹全部只有情绪感情执着的,那么,就是直接堕入阿鼻地狱了,
若是恶业重大的,毁谤大乘佛法,毁坏佛法禁戒,欺诈诬妄说法,贪图信徒的恭敬及供养,犯五逆(杀父母、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羯磨僧)十重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瞋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那就会辗转生于十方的阿鼻地狱。
依循所造作的恶业各自去不同的地方受报,若是众中同业的,就会在同一地受报。

诳妄
基本解释: 欺诈诬妄。
[国语辞典]

【五逆
  言五逆者
  一、杀父母 谓父母养育,恩同天地,为子者当竭力孝养奉事,以报其恩,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即堕地狱。
  二、破和合僧 谓比丘集众,行布萨时,和合作法。若后来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若以瞋恶之心,破其法事,令不和合,是为逆罪。
  三、出佛身血 谓佛是一切众生慈父,能令众生,悟明自心,出离苦趣。众生历劫供养,不能报其恩德万一,而况出其身血。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凡恶心毁坏佛像,皆即出佛身血也)。
  四、杀阿罗汉 阿罗汉为众生所应供养恭敬,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
  五、破羯磨僧 羯磨华言作法办事,谓比丘受具足戒,或行忏悔法时,当依和尚阿闍黎行羯磨法,作法成就,方为得戒。若有人见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若以恶心破其作法,令不得戒,是为逆罪。
FROM:【佛学次第统编】

【十重戒
 又名十波罗夷,即梵网经中所说的十无尽藏戒,因此种戒的戒相虽只有十种,但是已经包含了法界一切之戒,故名无尽藏戒。又因别于四十八之轻戒,故称为重,谁要是犯了,即得波罗夷罪。十重戒是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瞋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相关及延伸阅读:
内分、外分&情想二习
解析:什么是鬼?神?非人?天王?菩萨?佛?魔?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1 17:54

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
造十习因。受六交报。
【学习解说】
阿难! 所以说,以上这些都是众生自己的业力所感招而来的。
再者,关于感招未来地狱果报的十种恶习的因(十习因 = 十因十果 = 十种的业因就有十种的果报),以及六识造业所招感的恶报(六交报 - 见报、闻报、嗅报、味报、触报、思报),现在要为您们宣说如下:

十习因
[佛光大辞典
指招感未来地狱果报之十种习因。又作十习、十因十果。习,习续之义。习续前念的善、恶、无记之因,而招感后念的善、恶、无记之果,乃至习续前世善、恶、无记之因,而招感后世善、恶、无记之果。故一前一后,在前为因,在后为果。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列举出能招感未来地狱果报之十种习因,即:(1)婬习因,婬习交接,研磨不休,故有火光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气现前,二习相燃,故感受铁床铜柱八热地狱之报。(2)贪习因,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搅不止,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二习相凌,故感寒冰地狱之报。(3)慢习因,慢习交凌,发于相恃,驰流不止,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故有血河毒海融铜灌吞之报。(4)瞋习因,瞋习交冲,发于相忤,故心热发火,铸气为金,如人衔冤,杀气飞动,受此业之感故有宫割斩斫等报。(5)诈习因,诈习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故有绳木绞挍,如水浸田,草木生长,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挝棒等报。(6)诳习因,心起欺罔而不止,飞心造奸,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如尘随风扬,各无所见,故受没溺腾掷飞坠漂沦等报。(7)冤习因,冤习交嫌而起冲恨,如阴毒之人怀毒恶之心,故受业感而有投掷擒捉击射之报。(8)见习因,执己之邪见以是非其事,而产生违拒,故有勘问权诈拷讯推鞫等报。(9)枉习因,起诬谤、枉屈良善,由此业之感,故受拘押按捺迫蹙其体、沥漉其血等报。(10)讼习因,因诤讼交喧而生隐覆之心,故有业镜之火珠披露宿业对验等报。〔首楞严经会解卷十六〕p645

【十习因
  ﹝出楞严经﹞
  〔一、媱习因〕,习即数习之义。媱习因者,谓媱习交接,研磨不休,故有火光于中发动,二习交然,故有铁床铜柱八热地狱之报也。(八热者,想狱、黑绳狱、堆压狱、叫唤狱、大叫唤狱、烧炙狱、大烧炙狱、无间狱也。)
  〔二、贪习因〕,贪习因者,谓贪习之心,往来计筭,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则感于水,积风为寒,结水为冰,故有寒冰地狱之报也。(吸,入息也。)
  〔三、慢习因〕,慢习因者,谓慢习交陵,发于相恃,憍纵驰骋,流逸不止,积致恶毒,故有血河毒海灌吞之报也。
  〔四、瞋习因〕,瞋习因者,谓瞋习交冲,发于相忤,故心热发火,铸气为金,此业所感,故有宫割斩斫等报也。(铸气为金者,谓热恼不息,气忿成坚也。宫即五刑中之宫刑也。)
  〔五、诈习因〕,诈习因者,谓诈习交诱,发于相调,诈伪之心,引起不住。此业所感,故有杻械鞭杖等报也。(调者,戏也、弄也。)
  〔六、诳习因〕,诳习因者,谓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诬罔不止,其心飞扬,如风鼓尘,使人无见。故有腾掷飞坠漂沦等报也。
  〔七、冤习因〕,冤习因者,谓冤习交嫌,发于[@(/恨,如阴毒人,心怀毒恶,此业所感,故有投掷击射等报也。
  〔八、见习因〕,见习因者,谓见习交明,邪悟诸业,各执己见,互相是非,其事发于违拒,故有勘问权诈,拷讯推鞫(音菊)等报也。
  〔九、枉习因〕,枉习因者,谓枉习交加,发于诬谤,如谗贼人,逼枉良善,此业发现,故感拘押按捺,迫蹙其体,沥漉其血等报也。
  〔十、讼习因〕,讼习因者,谓诤讼交喧其事,发于隐覆,如鉴照烛,不能隐藏,故有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等报也。
FROM:【三藏法数】

【十习因
 (名数)感六果之十因也。(参见:因)
FROM:【佛学大辞典】

六报
[佛光大辞典
    指见报、闻报、嗅报、味报、触报、思报等六种果报。乃六识造业所招感之恶报,而由六根交起者。又作六交报。出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1)见报,谓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世界,亡者神识飞堕乘烟,入无间地狱。又分明见、暗见二相。(2)闻报,谓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地狱。又分开听、闭听二相。(3)嗅报,谓临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从地涌出,入无间地狱。又分通闻、塞闻二相。(4)味报,谓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燄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地狱。又分吸气、吐气二相。(5)触报,谓临终时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有出路,亡者神识见牛头狱卒、马头罗剎,手执枪矟,驱入城门,向无间地狱。又分合触、离触二相。(6)思报,谓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堕无间地狱。又分不觉、不迷二相。〔大佛顶首楞严经会解卷十六〕p1684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1 18:04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1 21:06 编辑


云何十因。
阿难。一者、婬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
如人以手自相摩触,煖相现前。
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婬,同名欲火。
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学习解说】
什么是十习因(十因十果 = 十种的业因就有十种的果报)呢?
阿难!
一. 婬习交接:
主要在于亙相磨擦,如此这般不间断地磨擦而不休息,于是就出现很大又猛烈的火光,所以有火光发动。
就像有人用自己的双手亙相摩擦而产生暖热,
和此时的淫欲习气像两把火一样亙相燃烧起来(淫欲之火),因而感招铁床铜柱八热地狱(想狱、黑绳狱、堆压狱、叫唤狱、大叫唤狱、烧炙狱、大烧炙狱、无间狱)的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观察淫欲的祸患,明了这个是会让人欲火自焚而丧失性命的,
菩萨见到淫欲就会离得远远的,就如同避开火坑一样。

铜柱地狱
[佛光大辞典]
以铜柱刑治罪人之地狱。指犯邪淫行、非处非时行、不净业等者,死后所趣生之处。据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载,铜柱高六百由旬,下有猛火,火上置铁床,床上有刀轮,轮间有铁嘴虫,铁乌在其傍。罪人命终后,令生铜柱头,猛火烧身,罪人大惊下视,见铁床上有容貌端正女子(若罪人是女,所见则为男子),心生爱着而欲投之,忽铜柱贯穿其身,铁网络颈,铁嘴虫唼食其躯,落铁床上,同时六根火起,有铁嘴虫从眼而入,从男、女根出。若罪人为污戒者,另有九亿小虫,嘴头出火,唼食其躯。如是一日一夜,须经九百亿之死生。罪毕生于鸠鸽中,复经五百世,生于龙中;再经五百身,设若出生人间,则遇妻子不贞、子女不孝等果报。过是已后,若值善知识,方闻法发菩提心。p7459

欲火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譬喻)婬欲之热情如火也。楞严经八曰:「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婬同名欲火。」大集经三十八曰:「欲火入心,犹如鬼着。」


二者、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
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二习相陵,故有咤咤、波波、罗罗、青赤白莲、寒冰、等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
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学习解说】
二. 贪习交计:
贪婪计算,主要在于由贪爱欲望之情能吸引诸物,如此这般不间断地吸揽而不休息,于是这股寒冷就日积月累,终究变成坚冰,于中冻冽。
就像有人用自己的口吸缩风气而产生冷触的感觉,
和此时的贪爱欲望习气的交亙作用更加尤甚,所以会有咤咤、波波、罗罗、青赤白莲、寒冰、等事(指寒颤声),因而感招寒冰地狱的果报(积风为寒,结水为冰)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观察贪欲的祸患,明了这个是会让人滋长恶法如同水一样的,
菩萨见到贪欲就会避开得远远的,就如同避开瘴海(指不好的地方)一样。

冻冽
【拼音】dòng liè
【解释】1.犹言寒冽。谓冰冷;极冷。
[国语辞典

相陵
1.亦作"相凌"2.谓相互侵扰。
© 汉典

波波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ㄅㄛ ㄅㄛ, 1.奔波忙碌。宋.杨万里〈二月十三日谒两庙早起〉诗:「近来事事都无味,老去波波有底忙。」元.无名氏《货旦郎.第一折》:「你把解库存活,草堂工课都耽阁,终日波波,白日休空过。」
寒颤声。《楞严经.卷八》:「二习相凌,故有咤咤、波波、囉囉。」宋.子璇《楞严经义疏注经.卷一六》:「咤、波、罗等,忍寒声也。」

八寒地狱
[佛光大辞典
    八种寒冷冰冻之地狱。诸经论所举之名称与解释各有异说:(1)据俱舍论卷十一、顺正理论卷三十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大毘婆沙论卷一七二等所举,八寒地狱为:①頞部陀(梵 Arbuda),又作頞浮陀。译为疱。谓受罪众生因严寒所逼,皮肉疱起。②尼剌部陀(梵 Nirarbuda),又作泥赖浮陀。译为疱裂。谓受罪众生因寒苦所逼,疱即拆裂。③頞哳咤(梵 Aaa),又作阿咤咤。谓受罪众生由寒苦增极,唇不能动,唯于舌中作此声。④臛臛婆(梵 Hahava),又作阿波波。谓受罪众生寒苦增极,舌不能动,唯作此臛臛之声。⑤虎虎婆(梵 Huhuva)。以上三者皆为因寒冷而发之异声。⑥嗢鉢罗(梵 Utpala),译为青莲花。谓受罪众生由寒苦增极,皮肉开拆,似青莲花。⑦鉢特摩(梵 Padma),又作波头摩。译为红莲花。谓受罪众生由寒苦增极,肉色大拆, 似红莲花。⑧摩诃鉢特摩(梵 Mahā-padma),译为大红莲花。谓受罪众生因寒苦增极,皮肉冻裂,全身变红,似大红莲花。
    (2)北本涅槃经卷十一现病品举出:阿波波、阿咤咤、阿罗罗、阿婆婆、优鉢罗、波头摩、拘物头、分陀利。前四项系表受苦众生因不胜冻寒所发之声,后四项则以四种莲花比喻受苦众生身体冻裂碎坏之相。
    (3)大智度论卷十六、翻译名义集卷七举出:頞浮陀、尼罗浮陀、阿罗罗、阿婆婆、睺睺(以上三者均表患寒之声)、沤波罗(谓此地狱之外壁似青莲花)、波头摩(罪人生于红莲花中受苦)、摩诃波头摩。
    (4)长阿含经卷十九地狱品举出十名:厚云、无云、呵呵、奈何、羊鸣、须干提、优鉢罗、拘物头、分陀利、鉢头摩。立世阿毘昙论卷一地动品亦举出十名:頞浮陀、涅浮陀、阿波波、阿咤咤、嚘吼吼、欝波缕、拘物头、苏健陀、分陀利固、波头摩。
    据俱舍论卷十一之说,八寒地狱位于阎浮洲之下,八热地狱之旁。其寿量,以頞部陀地狱众生而言,有二十斛之麻,每百年除去一麻,迨二十斛之麻悉尽,彼等方能命终;尼剌部陀以下之诸寒地狱则次第二十倍寿量。p442

贪水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贪爱之情能吸引物,又滋长恶法如水。楞严经八曰:「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贪水
[佛光大辞典
贪爱之情能吸引诸物,又能滋长恶法,故以水为喻。首楞严经卷八(大一九‧一四三下):「是故十方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p4793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1 21:04


三者、慢习交陵,发于相恃。驰流不息,如是故有腾逸奔波,积波为水。
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
二习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
菩萨见慢,如避巨溺。
【学习解说】
三.慢习交陵:
主要在于傲慢习气的自恃为高,内心高举,如此这般不间断地像流水一样驰流(奔流)而不休息,于是日增积累,渐渐就出现了汪洋大水,腾逸奔波。
就像有人用自己的口舌自舔绵味而产生水,
生前和此时的傲慢习气的交亙作用,更加尤甚,所以会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诸事,感招血河毒海灌吞的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观察傲慢的祸患,明了这个是会让人积致恶毒的,
菩萨见到傲慢就会避开得远远的,就如同避开会溺毙的大水一样。

驰流
解释: 犹奔流。
© 汉典


四者、瞋习交冲,发于相忤。忤结不息心热发火,铸气为金。如是故有刀山、铁梱、剑树、剑轮、斧钺、鎗锯。
如人衔冤,杀气飞动。
二习相击,故有宫割斩斫,剉剌槌击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瞋恚,名利刀剑。
菩萨见瞋,如避诛戮。
【学习解说】
四.瞋习交冲:
主要在于瞋恚习气的不如意之冲击,充满怨恨与对立,如此这般不间断地而不休息,心热发火,于是日积月累,有火就有了气,渐渐就出现了类似像金子般坚固的东西,创造出了有刀山、铁梱、剑树、剑轮、斧钺、鎗锯的境界。
就像有人怀着怨恨而引发杀气,
生前和此时的瞋恚习气之相撀作用,更加尤甚,所以感招了有宫割、斩斫、剉剌、槌击诸事的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观察瞋恚的祸患,明了这个是会让人创造出未来遇到利器刀剑的果报的,
菩萨见到瞋恚就会避开得远远的,就如同避开杀戮一样。

[国语辞典(教育部)
ˇ, [
违逆、不顺从。《新唐书.卷二二三.奸臣传上.李义府传》:「凡忤意者,皆中伤之。」《水浒传.第九七回》:「以此忤了蔡太师,寻他罪过。」

诛戮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ㄓㄨ ㄌㄨˋ
杀戮。《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三国演义.第九回》:「但系董卓亲属,不分老幼,悉皆诛戮。」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1 22:57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1 22:58 编辑

(67楼~70 用时,约3小时)


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绳木绞校。
如水浸田。草木生长。
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檛棒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名谗贼。
菩萨见诈,如畏豺狼。
【学习解说】
五.诈习交诱:
主要在于欺诈蒙骗的习气,诱使他人上当受骗,让自己得到好处,如此这般渐渐就创造出有绳木绞校的境界来受限。
就像自己的田里浸水,让农作物生长得快,暂时彷彿占到了好处。
生前和此时的欺诈蒙骗习气之相延作用,更加尤甚,所以感招了有杻械、枷锁、鞭杖、檛棒诸事的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观察欺诈蒙骗的祸患,明了这个是透过诡诈虚假的手段来得到好处,就像遭到盗贼抢夺财物一样,
菩萨见到欺诈蒙骗就会避开得远远的,就如同避开豺狼一样。

[法相辞典(朱芾煌)
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心怀染污,为显己德,或现亲事;或行软语;故名为诈。

奸伪
词典解释
1.亦作“姧伪”。亦作“奸伪”。亦作“姧为”。
2.诡诈虚假。
3.指诡诈虚假的人或事。

谗贼
解释
1. 诽谤中伤﹐残害良善。 2.指好诽谤中伤残害良善的人。


六者、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诬罔不止,飞心造奸。如是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
如尘随风,各无所见。
二习相加,故有没溺腾掷,飞坠漂沦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欺诳,同名劫杀。
菩萨见诳,如践蛇虺。
【学习解说】
六.诳习交欺:
主要在于欺瞒的习气,经常性的作假去欺瞒他人,内心不真实,如此这般,渐渐地就创造出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的境界来承受。
就像起风扬尘,让人看都看不清楚。
生前和此时的欺瞒习气相加,更加尤甚,所以感招了没溺、腾掷、飞坠、漂沦诸事的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观察欺瞒的祸患,就像遭到抢劫杀害一样。
菩萨见到欺瞒就会避开得远远的,就如同用脚踩踏蛇类一样。

[佛光大辞典
    梵语 śāṭhya。欺诈之意。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以种种手段迷惑他人之精神作用。据成唯识论卷六载,「诳」即为得利养而现矫德,以诡诈为性,能障不诳,以邪命为业。俱舍宗以之属小烦恼地法之一,为实有之法;唯识宗则以之属二十随烦恼之一,谓诳以贪、痴之部分为体,系由贪、痴之一分而假立者,离此二者即别无诳之相用。〔俱舍论卷二十一、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一〕p7440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ㄎㄨㄤˊ, [
说谎、欺骗。《韩非子.和氏》:「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聊斋志异.卷一一.书痴》:「心窃怨古人之诳己也。」

诬罔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ㄨ ㄨㄤˇ
毁谤冤枉。如:「不可存心诬罔他人。」

欺诳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诈欺、诳骗。

劫杀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ㄐㄧㄝˊ ㄕㄚ
抢劫杀害。如:「出外旅游,切记财不露白,以免惨遭歹徒劫杀。」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用脚踩踏。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2 17:55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2 17:57 编辑


七者。怨习交嫌,发于衔恨。如是故有飞石投沥,柙贮车槛,瓮盛囊扑。
如阴毒人,怀抱畜恶。
二习相吞,故有投掷擒捉,击射抛撮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家,名违害鬼。
菩萨见怨,如饮鸩酒。
【学习解说】
.怨习交嫌:
主要在于怨恨的习气,内心对他人怀有怨恨,积怨日久,如此这般,渐渐地就创造出有飞石(以投掷石头来杀伤人的武器)投沥(洒落的小石头)柙贮(牢笼)车槛(囚车)瓮盛(瓮的容器)囊扑(将人装入袋中扑杀的一种刑罚)的境界来承受。
就像阴毒之人,心怀毒恶,
生前和此时的怨恨习气相吞相弒,更加尤甚,所以感招了投、掷、擒、捉、击、射、抛、(抓取)诸事的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观察怨习的祸患,就像遭到违害鬼那样可怕。
菩萨见到有怨习的就会避开得远远的,就如同看到毒酒(外表是酒,但里面有毒)一样。

衔恨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ㄒㄧㄢˊ ㄏㄣˋ
含恨。《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策传》:「策昔曾诣康,康不见,使主簿接之。策尝衔恨。」《儒林外史.第一二回》:「这仇人已衔恨十年,无从下手。」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ㄌㄧˋ, [
1.滴下、洒落。《说文解字.水部》:「沥,水下滴沥也。」如:「呕心沥血」。《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动滴沥以成响,殷雷应其若惊。」《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思厚以酒沥地为誓:『若负前言,在路盗贼杀戮,在水巨浪覆舟。』」
2.过滤使渗出。如:「沥酒」。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四.境异》:「阿萨部多猎虫鹿,剖其肉,重叠之,以石压沥汁。」
[
水或酒的残汁。《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宋.欧阳修〈憎苍蝇赋〉:「杯盂残沥,砧几余腥。」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ㄒㄧㄚˊ, [
1.关兽畜的槛笼。《说文解字.木部》:「柙,槛也,所以臧虎兕也。」《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2.箱子。通「匣」。《汉书.卷一二.平帝纪》:「乙未,义陵寑神衣在柙中。」唐.颜师古.注:「柙,匮也。」
[
将犯人关在囚车押送。《管子.小匡》:「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ㄓㄨˇ, [
积藏、储蓄。《广韵.上声.语韵》:「贮,居也、积也。」如:「贮藏」、「贮存」。《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我有衣冠,而子产贮之。」宋.陆游〈冬夜读书〉诗:「茆屋三四间,充栋贮经史。」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ㄎㄢˇ
参见「门槛」条。
()ㄐㄧㄢˋ, [
1.关野兽的栅栏。《庄子.天地》:「而虎豹在囊槛,亦可以为得矣。」《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元冯昭仪传》:「熊佚出圈,攀槛欲上殿。」
2.囚车。《晋书.卷六八.纪瞻传》:「瞻觉其诈,便破槛出之,讯问使者。」
3.栏杆。《楚辞.屈原.九歌.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唐.杜牧〈阿房宫赋〉:「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ㄨㄥˋ, [
1.一种口小腹大,用来盛东西的陶器。同「瓮」。如:「酒瓮」、「水瓮」、「菜瓮」。
2.姓。如明代有瓮蕙。

囊扑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ㄋㄤˊ ㄆㄨ
将人装入袋中扑杀的一种刑罚。《资治通鉴.卷六.秦纪一.始皇帝九年》:「车裂假父,囊扑二弟,迁母于雍,残戮谏士,桀、纣之行不至于是矣!」
阴毒

阴毒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ㄧㄣ ㄉㄨˊ, 1.阴险且毒辣。如:「他可是个阴毒小人,你多多提防!」
1. 中医上泛指无热象的炎症、脓疡。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ㄗㄨㄛˊ, [
牵引。《集韵.入声.末韵》:「撮,挽也。」
()ㄗㄨㄛˇ, [
量词。计算成丛的毛发或野草等的单位。如:「一撮头发」。
()ㄗㄨㄟˋ
参见「会撮」条。
()ㄘㄨㄛ, [
1.抓取。《庄子.秋水》:「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儒林外史.第二回》:「撮了一把苦丁茶叶。」
2.聚拢。《孔子家语.卷一.始诛》:「其聚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褒荣众。」
3.摘录。《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红楼梦.第四二回》:「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
[
量词:(1) 计算容量的单位。公制一撮等于千分之一升。也称为「公撮」。(2) 计算手指抓取物的单位。如:「一撮盐」、「一撮土」。
()(又音)ㄘㄨㄛˋ
()之又音。


八者、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戒禁取,邪悟诸业,发于违拒,出生相反。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
如行路人,来往相见。
二习相交,故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同名见坑。
菩萨见诸虚妄遍执,如临毒壑。
【学习解说】
.见习交明:
这里说的是恶见的习气,主要在于对诸法真理起不正确的见解(恶见=不正见=见,有五种 - 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例如: 萨迦耶见(我见=身见,即对于五蕴假和合的身心,妄起实我、我所的迷执)戒禁取见(执行邪戒却以为是正戒),执着于自己的见解(其实是邪见)是正确的,认为其它的见解是不正确的而产生违背拒绝,因此,渐渐地就创造出有王使(天子或王侯的使者)主吏(地方官的属吏),证执文籍的境界来承受。
就像行走在路上,一来一往之间还是会遇到的。
生前和此时的恶见习气相亘相织交杂,更加尤甚,所以渐渐地感招了勘问(审问)权诈(权变狡诈)考讯(拷讯,即用刑审问)推鞫(推鞠,即审问)察访(考察探访)披究(分析研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能言善辩)的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观察恶见习气的祸患,就像掉落坑那样可怕。
菩萨见到有恶见习气的就会避开得远远的,就如同看会让人丧命的山谷一样。

《佛光大藏经.唯识藏.著述部.八识讲话外五部.唯识要义》
身见:一名我身见。就是对于五蕴假和合的身心,妄起实我、我所的迷执。普通直呼梵名,萨迦耶见

《佛光大藏经.唯识藏.著述部.唯识学探源 相宗十讲.相宗十讲-唯识三字经讲话》
萨迦耶见:什么叫做萨迦耶见呢?萨迦耶是梵语,华言为身,或为我,合之为我见,或为身见。《广五蕴论》云:「萨是败坏义,迦耶是和合积聚义。」意思就是说,这五蕴同四大的和合积聚之身,本来是无常败坏之物,而执之为一、为常、为遍、为有一实在之主宰,故名为我见

【戒禁取见
 执行邪戒却以为是正戒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戒禁取见
[佛光大辞典
戒禁取,梵语 śīla-vrata-parāmarśa。全称戒禁等取见。又称戒取见、戒盗见。为五见之一,十随眠之一,四取之一。指就戒禁(戒律、禁制)等而起之谬见,以非因为因,非道为道。如见牛狗死后生天,乃学牛狗之所为,食草噉粪,修非因非道之行,执迷此即生天解脱之因,此等妄见称为戒禁取见。〔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一、大毘婆沙论卷四十九、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七〕(参阅「十随眠」692、「五见」1450、「四取」2209p3674

王使
天子或王侯的使者。
© 汉典

主吏
秦汉郡县地方官的属吏。
© 汉典

勘问
ㄎㄢㄨㄣˋ
[重编国语辞典
解释
审问。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有什么合审的罪囚,押上勘问。」《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追问马主,捉举子到内侍省勘问。」

权诈
ㄑㄩㄢˊㄓㄚˋ
[重编国语辞典
解释
权变狡诈。《汉书.卷二三.刑法志》:「雄桀之士因势辅时,作为权诈以相倾覆。」唐.韩愈〈县斋有怀〉诗:「人情忌殊异,世路多权诈。」

拷讯
ㄎㄠˇㄒㄩㄣˋ
[重编国语辞典
解释
用刑审问。《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府尹也巴不得了结这段公案。拷讯一回,可怜崔宁和小娘子受刑不过,只得屈招了。」《水浒传》第四○回:「戴宗由他拷讯,只不肯招和梁山泊通情。」也作「拷勘」。

推鞫
1.亦作"推鞠"2.审问。
© 汉典

察访
ㄔㄚˊㄈㄤˇ
[重编国语辞典
解释
考察探访。例官员下乡察访民情。

披究
分析研究。
© 汉典

辞辩
1.能言善辩。 2.巧妙的言辞。 3.言谈﹐谈吐。
© 汉典

【恶见
 恶劣的见解,即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恶见
[佛光大辞典
()梵语 mithyā-drsti。又作不正见。略称见。为法相宗所立百法之一,属六烦恼之一。指邪恶之见解,亦即违背佛教真理之见解。据成唯识论卷六载,恶见以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恶见者多受诸苦。于俱舍论所说六随眠中之见随眠(梵 drsty-anuśaya)、五浊中之见浊,均与恶见相同。依行相之差别,恶见分为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又称五恶见;于九结中,前三见为见结(梵 drstisajyojana),则后二见为取结(梵 parāmarśa-sajyojana)。〔俱舍论卷十九、显扬圣教论卷一、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见」1099
()在净土宗,特指自力疑心。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举出贪瞋二河之譬喻,谓别解、别行、恶见之人,以虚妄之见解惑乱愿往生西方者之信心。日僧亲鸾之愚秃钞卷下谓,恶见人即指憍慢、懈怠、邪见、疑心之人。(参阅「发遣招唤」5164p4948

恶见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百法之一。六烦恼之一。指对诸法真理起不正之见解。又作不正见,或略称为「见」。《成唯识论》卷六(大正3131c)︰「云何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求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谓恶见者,多受苦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二云(大正4020c)︰「恶见不舍举者,欲实障道说言不障。邪心决彻,名之为见;见心违理,目之为恶。」其行相分为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又作五恶见)。此外,《俱舍论》所说六随眠中之见随眠(dr!s!t!y-anus/aya)、五浊中之见浊,均同于恶见。
此外,净土宗或日本净土真宗对于某些主张自力教的人的错误见解,也称为恶见。
〔参考资料〕 《俱舍论》卷十九;《显扬圣教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愚秃钞辛丑记》。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2 22:12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2 22:15 编辑

(71楼+72用时,约2小时)


九者、枉习交加,发于诬谤。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
如谗贼人,逼枉良善。
二习相排,故有押捺搥按,蹙漉衡度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谤,同名谗虎。
菩萨见枉,如遭霹雳。
【学习解说】
.枉习交加:
这里讲的是造谣中伤,主要在于对人进行诬蔑诽谤,因此,渐渐地就创造出有具有压迫性的,象是合山、合石、碾磑(利用水力启动的石磨)、耕磨的境界来承受。
就像毁谤、陷害他人,逼迫良善。
生前和此时的诬谤习气相交,更加尤甚,所以渐渐地感招了押捺(犯人按手印画押)搥按(捶打犯人,使其就范)蹙漉(将犯人放进布袋里紧迫的刑罚,使血水慢慢往下渗出)、衡度诸事的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观察诬谤习气,就像遇到谗虎那样可怕。
菩萨见到有诬谤习气的就会避开得远远的,就像怕被雷打到一样。

谗谤
1.谗毁诽谤。
© 汉典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ㄔㄢˊ, [
说别人坏话,中伤他人。《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
[
1.毁谤、陷害别人的话。《左传.哀公十六年》:「楚大子建之遇谗也,自城父奔宋。」《楚辞.屈原.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斋怒。」
2.颠倒是非、中伤别人的人。《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政不饰而宽于小人,近谗好优。」汉.王充《论衡.答佞》:「谗与佞,俱小人也。」

碾磑
利用水力启动的石磨。
© 汉典

ㄘㄨˋ
[重编国语辞典
解释
1.皱、收缩。例蹙眉、紧蹙
2.紧迫。例国势日蹙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ㄌㄨˋ, [
1.水慢慢的下渗。《战国策.楚策四》:「漉汁洒地,白汗交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滋液渗漉,何生不育。」
2.竭尽、干涸。《礼记.月令》:「是月也,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3.过滤、滤清。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五:「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十者、讼习交諠,发于藏覆。如是故有鉴见照烛。
如于日中,不能藏影。
二习相陈,故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覆藏,同名阴贼。
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学习解说】
.讼习交諠:
这里讲的是有了过失却想要隐藏,不想让别人知道,于是就和他人言辞争辩起来,因此,渐渐地就创造出有鉴见照烛的境界。
就像站在大太阳底下,都被阳光照得一清二楚,连影子都也无处隐藏。
生前和此时的讼习相交,更加尤甚,所以渐渐地感招了有恶友、业镜(在幽冥界,以此业镜鉴照众生所造之善恶业)火珠(借以显现罪业),以此来显露过去的罪业、对验诸事的果报。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观察隐藏过失的祸患,就像一个躲在阴暗角落的人一样。
菩萨见到有隐藏过失的人,那个人就像背负着高山及脚踩着大海那么辛苦。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ㄙㄨㄥˋ, [
1.争辩是非。《说文解字.言部》:「讼,争也。」如:「聚讼纷纭」。《淮南子.俶真》:「周室衰而王道废,儒墨乃始列道而议,分徒而讼。」
2.双方打官司以争论曲直。如:「诉讼」。《周礼.大司寇》:「以两造禁民讼。」汉.郑玄.注:「讼,谓以财货相告者。」
3.责备。《论语.公冶长》:「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
公开的、明白的。《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讼言诛之。」

业镜
[佛光大辞典
指照业之镜。又作净颇梨镜、净玻璃镜、业镜轮。在幽冥界,以此业镜鉴照众生所造之善恶业。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之四(大四O‧四O六下):「年三者,正、五、九月,冥界业镜,轮照南洲,若有善恶,镜中悉现。」〔大佛顶首楞严经集注卷八、释氏六帖卷一〕p6900

净玻璃镜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物名)所谓业镜是也。在阎魔厅罪人一生恶业之事实悉现前令当人见之。此净玻璃镜之名,出于伪造之十王经,不足取。谓之业镜,又称火珠,以显现罪业之说,则经论有明据。见业镜条。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3 17:35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3 18:56 编辑


云何六报。阿难。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
云何恶报从六根出。
【学习解说】
什么是六报(六交报)呢? 阿难! 这个意思就是,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感的恶报,六根交起者,由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来交亙受报。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恶报会从六根出呢? 下面一一来为您们宣说。

【六识
  ﹝出法界次第﹞
  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
  〔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但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
  〔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但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
  〔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但能嗅香,而未起分别也。
  〔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
  〔五、身识〕,谓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但能觉触,而未起分别也。
  〔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FROM:【三藏法数】


一者见报招引恶果。
此见业交,则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界。亡者神识,飞坠乘烟,入无间狱。
发明二相。一者明见,则能遍见种种恶物,生无量畏。二者暗见,寂然不见,生无量恐。
如是见火。
烧听,能为镬汤烊铜。
烧息,能为黑烟紫燄。
烧味,能为焦丸铁糜。
烧触,能为热灰炉炭。
烧心,能生星火迸洒,煽鼓空界。
【学习解说】
.见报招引恶果:
眼根是正犯(造作恶业的行为主体),其它五根则是共犯(属于正犯的参与者或帮助犯)
也就是说由眼根来造作恶业,其它五根则以不同的方式来参与或助其恶业,最后因而感招恶果而交亙受报。
因为这是由眼根发起造作恶业而带动其它五根也跟着交亙受报,所以眼根就会第一个先受果报,因此,在临命终时,亡者的眼睛就会看见猛烈的大火,充满十方界,眼睛看到大火感到非常害怕,这个时侯,亡者的神识想要用往上爬或飞升的方式来逃离,但是飞不起来(因为生前情绪感情执着比较重,可参见#第66楼),结果就直接坠下去,乘着黑烟来到了无间地狱。

到了无间地狱,这个见报会产生两种相状,一种是看得很清楚,能看到遍地都是种种恐怖恶物类的东西;另一种则是什么都看不到,静静的什么都没有,内心生起无量的恐惧。

因为之前是眼睛看到火(眼根受报),接下来就是换其它五根来受报了,
烧听,这个火烧和耳根的结合及作用,耳根就会听到大锅火烧烹煮的声音,以及熔化金属的声音,耳朵听了会感到恐惧;
烧息,这个火烧和鼻根的结合及作用,鼻根就会闻到黑烟味及紫色火焰的味道,鼻子嗅了就很不好闻;
烧味,这个火烧和舌根的结合及作用,舌根就会尝到烧焦的铁丸和熔化后的烂铁,舌头觉得味道实在是很不好;
烧触,这个火烧和身根的结合及作用,身根就会接触到热灰(被火烧剩下的灰烬)和黑黑脏脏的火炭,身体的感触就不是很舒适;
烧心,这个火烧和意根的结合及作用,意根就会感受到满天的星星像火一样在燃烧,从天空中纷纷洒落下来,这个火焰炽盛着,感觉很危险、很害怕。

镬汤
解释
1.佛经所说"十八地狱"之一。用以烹罪人。 2.喻水深火热的处境。
© 汉典

烊铜
烊铜地狱,佛教中指第18层地狱,其中的无间炼狱是最残酷的。影片《无间道》的寓意就是指背叛所有人,不相信朋友,亲人,不相信任何人的罪人死后就下到18层无间炼狱。其中有一个酷刑是将烧沸腾的铜水灌入人的口中,所以叫做“烊铜地狱”。
[搜狗百科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ㄇㄟˊ
参见「糜子」条。
()ㄇㄧˊ, [
1.浓稠的稀饭。汉.曹操〈苦寒行〉:「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水浒传.第四七回》:「那老人筛下两碗白酒,盛一碗糕糜,叫石秀吃了。」
2.姓。如三国时魏国有糜信。
[
1.耗、费。唐.韩愈〈进学解〉:「犹且月费俸钱,岁糜廪粟。」
2.毁伤。战国燕.曲武〈报燕太子书〉:「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除久久之恨,此实臣所当糜躯碎首而不避也。」
[
烂、腐败。如:「他的生活十分糜烂。」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ㄕㄢ, [
火焰炽盛。《广韵.平声.仙韵》:「煽,火盛也。」
[
1.用扇子搧火,使炽盛。《水浒传.第二四回》:「王婆只做不看见,只顾在茶局里煽风炉子,不出来问茶。」
2.以谗言或手段鼓动,挑拨人事。如:「煽动」。《晋书.卷五九.汝南王亮等传.序》:「西晋之政乱朝危,虽由时主,然而煽其风,速其祸者,咎在八王。」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3 19:57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3 19:58 编辑


二者、闻报招引恶果。
此闻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狱。
发明二相。一者开听。听种种闹,精神茅乱。二者闭听,寂无所闻,幽魄沈没。
如是闻波。
注闻,则能为责为诘。
注见,则能为雷为吼,为恶毒气。
注息,则能为雨为雾,洒诸毒虫周满身体。
注味,则能为脓为血,种种杂秽。
注触,则能为畜为鬼,为粪为尿。
注意,则能为电为雹,摧碎心魄。
【学习解说】
.闻报招引恶果:
耳根是正犯(造作恶业的行为主体),其他五根则是共犯(属于正犯的参与者或帮助犯)
也就是说由耳根来造作恶业,其他五根则以不同的方式来参与或助其恶业,最后因而感招恶果而交亙受报。
因为这是由耳根发起造作恶业而带动其他五根也跟着交亙受报,所以耳根就会第一个先受果报,因此,在临命终时,亡者的耳朵就会听见大水波涛汹涌,犹如万马奔腾,几乎快要把天空和地面全都给沈溺了,耳朵听到大水来时感到非常害怕,这个时侯,亡者的神识想要用往上爬或飞升的方式来逃离,但因为业力的缘故而只能往下降落,结果就只能乘着大水,流着流着来到了无间地狱。

到了无间地狱,这个闻报会产生两种相状,一种是听得很清楚,能听到各方传来种种吵闹喧杂的声音,听到精神快崩溃了;另一种则是什么都听不到,静静的、什么声音都没有,内心生起无量的恐惧。

这个闻报所招引的恶果有哪些呢?
注闻,这个水淹和耳根的结合及作用,耳根就会听到被责骂及责问的声音;
注见,这个水淹和眼根的结合及作用,眼根就会看到打雷及被吼叫的样子,以及毒气瀰漫在周围,会吓到心神不宁;
注息,这个水淹和鼻根的结合及作用,鼻根就会闻到雨及雾的灰朦胧气息,从空中洒落种种毒虫遍满身体,让鼻子感到很不舒服;
注味,这个水淹和舌根的结合及作用,舌根就会尝到恶心的化脓和血水,以及种种污秽不堪的东西,舌头的感触就不是很好;
注触,这个水淹和身根的结合及作用,身根就会接触到畜牲及鬼众,以及粪便和尿水之类的东西,身根的感触就不是很好;
注意,这个水淹和意根的结合及作用,意根就会感受到有很多闪电及冰雹向自己冲击而来,几乎快把心脏和魂魄给摧碎了。

ㄓㄨˋ
解释
1.灌入、倾泻。例注入、灌注、大雨如注
2.凝聚、集中。例专注、全神贯注
3.用文字解释文义。通「注」。例注释、注解
4.解释或说明的文字。通「注」。例《水经注》、《说文解字注》
5.赌博时所下的财物。例赌注、下注、孤注一掷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询问、责问。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ㄋㄨㄥˊ, [
伤口因细菌感染,组织遭其腐败分解而成的黄白色汁液。如:「化脓」、「流脓」。《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列传》:「此病疽也,内发于肠胃之间,后五日当臃肿,后八日呕脓死。」
[
腐烂。《齐民要术.卷二.水稻》:「稻曲长七八寸,陈草复起,以鎌侵水芟之,草悉脓死。」
[
肥厚。《文选.曹植.七启》:「玄熊素肤,肥豢脓肌。」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3 21:40

(73楼~75用时,约3小时10)


三者嗅报招引恶果。
此嗅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从地踊出,入无间狱。
发明二相。一者通闻,被诸恶气熏极心扰。二者塞闻,气掩不通,闷绝于地。
如是嗅气。
冲息,则能为质为履
冲见,则能为火为炬。
冲听,则能为没为溺,为洋为沸。
冲味,则能为馁为爽。
冲触,则能为绽为烂,为大肉山,有百千眼,无量咂食。
冲思,则能为灰为瘴,为飞砂沥击碎身体。
【学习解说】
.嗅报招引恶果:
鼻根是正犯(造作恶业的行为主体),其他五根则是共犯(属于正犯的参与者或帮助犯)
也就是说由鼻根来造作恶业,其他五根则以不同的方式来参与或助其恶业,最后因而感招恶果而交亙受报。
因为这是由鼻根发起造作恶业而带动其他五根也跟着交亙受报,所以鼻根就会第一个先受果报,因此,在临命终时,亡者的鼻子就会闻到毒气,由远而近,渐渐地充满及扩散,几乎闻到快窒息了,鼻子闻到毒气来时感到非常害怕,这个时侯,亡者的神识想要躲到地底下来逃离,没想到却从地面上跳出来,直接就来到了无间地狱。

到了无间地狱,这个嗅报会产生两种相状,一种是嗅得很清楚,能嗅到各方传来种种毒恶不好的味道,熏到内心扰乱不堪;另一种则是什么都嗅不到,很平静、什么味道都没有,因为鼻子被塞住了,气息不通,闷绝倒地。

这个嗅报所招引的恶果有哪些呢?
冲息,这个气逼和鼻根的结合及作用,鼻根就会闻到不好的气味,或者是气息不通;
冲见,这个气逼和眼根的结合及作用,眼根就会看到大火及火把,会吓到心神不宁;
冲听,这个气逼和耳根的结合及作用,耳根就会听到沈没及溺毙的声音,或者是汪洋大海及水煮沸的声音;
冲味,这个气逼和舌根的结合及作用,舌根就会尝到腐烂及不好的味道,舌头的感触就不是很好;
冲触,这个气逼和身根的结合及作用,身根就会感受到身体被绽开及烂掉,或是自己的身体变成一座大肉山,遭到很多只眼睛不断地在唼食;
冲思,这个气逼和意根的结合及作用,意根就会感受到灰暗及被毒气熏逼,或是被飞砂从空中四周洒落击碎身体。

[国语辞典(教育部)]
(一)ㄔㄨㄥ, [名]
交通要道。《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
[动]
1.朝向前直行。如:「冲向前方」。《后汉书.卷一七.岑彭传》:「时天风狂急,奇船逆流而上,直冲浮桥。」
2.直着向上顶。如:「怒发冲冠」。
3.突击。《战国策.齐策一》:「使轻车锐骑冲雍门。」
4.碰撞、冒犯。如:「冲撞之处,还请见谅!」
(二)ㄔㄨㄥˋ, [动]
1.因、看。如:「这件事冲你的面子就算了。」
2.向、对。如:「这座别墅北面靠山,南面冲着大海。」
[形]
1.气味强烈。如:「这烟太冲。」
2.勇猛。如:「冲劲十足。」
3.激烈、无礼。如:「他说话很冲!」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ㄐㄩˋ, [名]
1.火把。如:「火炬」、「目光如炬」。唐.杜牧〈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宋.陆游〈夜行〉诗:「路长忧炬尽,马弱畏泥深。」
2.量词。古代计算灯烛等的单位。唐.韦庄〈南邻公子〉诗:「南邻公子夜归声,数炬银灯隔竹明。」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ㄋㄟˇ, [名]
1.飢饿。如:「飢馁」。《太平广记.卷八二.吕翁》:「吾家本山东,良田数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
2.受飢饿的人。《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每有飢馑,辄载租谷于城门,赈与贫馁,不宣己惠。」
[动]
1.使受饿。《孟子.梁惠王下》:「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2.沮丧、失去勇气。如:「胜不骄,败不馁。」
3.腐烂。《论语.乡党》:「鱼馁而肉败,不食。」三国魏.何晏.集解:「鱼败曰馁。」
[形]
空、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有学饱而才馁,有才富而学贫。」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ㄓㄤˋ, [名]
山林间溼热蒸郁的毒气。大陆地区西南部山区常见。如:「瘴气」。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4 09:33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4 17:37 编辑


四者味报招引恶果。
此味业交,则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燄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狱。
发明二相。一者吸气,结成寒冰,冻裂身肉。二者吐气,飞为猛火,焦烂骨髓。
如是尝味。
历尝,则能为承为忍。
历见,则能为然金石。
历听,则能为利兵刃。
历息,则能为大铁笼,弥覆国土。
历触,则能为弓为箭为弩为射。
历思,则能为飞热铁从空雨下。
【学习解说】
.味报招引恶果:
舌根是正犯(造作恶业的行为主体),其他五根则是共犯(属于正犯的参与者或帮助犯)
也就是说由舌根来造作恶业,其他五根则以不同的方式来参与或助其恶业,最后因而感招恶果而交亙受报。
因为这是由舌根发起造作恶业而带动其他五根也跟着交亙受报,所以舌根就会第一个先受果报,因此,在临命终时,亡者就会感到是处在无量铁网之间,又有很猛烈的火燄在炽烈地燃烧着,这样的场景布满了整个世界,无处可逃,亡者的神识被挂在铁网上,透过周遭的火被燃烧着,此时身体是倒悬着,头在下,就这样进到了无间地狱。

到了无间地狱,这个嗅报会产生两种相状,一种是吸气时就吸到冰冷的空气,慢慢在体内结成寒冰,把自己的身体冻伤,肉都裂开了;另一种则是吐气时就吐出猛烈的大火来,这一把火,就把自己的身体烧得焦黑,里面的骨髓都烂掉了。

这个味报所招引的恶果有哪些呢?
历尝,这个尝味和舌根的结合及作用,舌根就会尝到不好的味道,而且正因为生前的贪图和享受美味,死后的果报就要独自承担和忍受;
历见,这个尝味和眼根的结合及作用,眼根就会看到火在燃烧在煮东西(怕火),会吓到心神不宁;
历听,这个尝味和耳根的结合及作用,耳根就会听到磨刀霍霍的声音,就是那种要把菜刀、刀子或各种利器磨到尖锐准备宰杀,因而发出霍霍的声响;
历息,这个尝味和鼻根的结合及作用,感到就像置身在空间密闭的大铁笼里,鼻子就会呼吸喘不过气来,无论在哪,这种感受遍布都是;
历触,这个尝味和身根的结合及作用,身根就会感受到身体被弓、箭、硬弓及注射器之类的东西所伤;
历思,这个尝味和意根的结合及作用,意根就会感受到有很多热铁在空中飞旋着,然后就会像下雨一样掉落在身体上。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ㄋㄨˇ, [名]
用机械力量发射的硬弓。如:「连弩」、「万弩齐发」、「剑拔弩张」。《史记.卷一○八.韩长孺传》:「且彊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文选.贾谊.过秦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4 16:12


五者触报招引恶果。
此触业交,则临终时,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复出路。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师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剎,手执鎗茅,驱入城门,向无间狱。
发明二相。一者合触,合山逼体,骨肉血溃。二者离触,刀剑触身,心肝屠裂。
如是合触。
历触,则能为道为观,为厅为案。
历见,则能为烧为爇。
历听,则能为撞为击,为剚为射。
历息,则能为括为袋,为考为缚。
历尝则能为耕为钳,为斩为截。
历思则能为坠为飞,为煎为炙。
【学习解说】
.触报招引恶果:
身根是正犯(造作恶业的行为主体),其他五根则是共犯(属于正犯的参与者或帮助犯)
也就是说由身根来造作恶业,其他五根则以不同的方式来参与或助其恶业,最后因而感招恶果而交亙受报。
因为这是由身根发起造作恶业而带动其他五根也跟着交亙受报,所以身根就会第一个先受果报,因此,在临命终时,亡者就会见到大山从四面进逼过来,没有出路可逃,亡者的神识就见到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以及人身牛头的狱卒和人身马头的狱卒手执持枪矛,就这样,亡者就被驱赶着前往无间地狱。

到了无间地狱,这个触报会产生两种相状,一种是合触,四面有大山节节进逼过来,把身体挤压到骨肉跑出来,最后只剩下血渍;另一种则是离触,刀剑触及到身体时,身体虽没事,但身体内的心肝像被屠宰一样而裂开。

这个触报所招引的恶果有哪些呢?
历触,这个合触和身根的结合及作用,则能为道为观,为厅为案
历见,这个合触和眼根的结合及作用,眼根就会看到火或在焚烧东西,会吓到心神不宁;
历听,这个合触和耳根的结合及作用,耳根就会听到碰撞及击打声,或是被刺入及射击的声音;
历息,这个合触和鼻根的结合及作用,感到就像置身在被捆束的袋子里,或是被拷打或系缚,鼻子就会呼吸喘不过气来,不得自在;
历尝,这个合触和舌根的结合及作用,舌根就会感到被犁田及被夹,或是被斩断或截断;
历思,这个合触和意根的结合及作用,意根就会感受到自己在往下坠或在天空飞,或者是被煎食或是烧烤。

马头罗剎
[佛光大辞典
指人身马头之狱卒,为冥途通往无间地狱之狱卒。楞严经卷八(大一九‧一四四下):「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师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剎,手执鎗矟,驱入城门,向无间狱。」 p4351

[国语辞典(教育部)
()(又音)ㄖㄜˋ
()之又音。
()ㄖㄨㄛˋ, [
焚烧。《左传.昭公二十七年》:「遂令攻郄氏,且爇之。」晋.杜预.注:「爇,烧也。」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ㄐㄧˊ, [
1.敲打。如:「击钟」、「击打」、「击球」、「击掌为誓」。《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金柝夜击,和门昼扃。」
2.攻打。如:「攻击」、「袭击」、「狙击」、「游击」、「追击」。《左传.僖公三十年》:「子犯请击之。」《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三月,攻下邑,拔之。还击丰,不下。」
3.碰、接触。如:「撞击」、「目击」、「触击短打」。

[国语辞典(教育部)
ˋ, [
插入。《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剚刃于爱子。」《文选.张衡.思玄赋》:「梁叟患夫黎丘兮,丁厥子而剚刃。」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ㄍㄨㄚ, [
1.捆束、收拢。《礼记.丧大记》:「括发以麻,妇人髽带麻于房中。」明.谢良《中山狼传》:「入狼于囊,遂括囊口,肩举驴上。」 
2.包含。如:「总括」、「概括」。《文选.扬雄.羽猎赋》:「野尽山穷,囊括其雌雄。」唐.白居易〈初授拾遗〉诗:「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3.搜寻、搜求。如:「搜括」。《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萧颖士传》:「奉使括遗书赵、卫间。」
[
箭末端搭扣弦的部分。同「栝」。《书经.太甲上》:「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唐.孔颖达.正义:「括,谓矢末。」《孔子家语.卷五.子路初见》:「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又音)ㄎㄨㄛˋ
()之又音。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ㄑㄧㄢˊ, [
1.一种古代的刑具。用来锁住犯人脖子的铁器。《汉书.卷六六.陈万年传》:「或私解脱钳釱,衣服不如法,辄加罪笞。」《旧唐书.卷五○.刑法志》:「又系囚之具,有枷、杻、钳、锁,皆有长短广狭之制,量罪轻重,节级用之。」
2.夹东西的用具。通「箝」。如:「火钳」、「老虎钳」。
[
1.用铁器锁住犯人的脖子。《史记.卷一○○.季布传》:「迺髡钳季布,衣褐衣,置柳车中。」《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楚人将钳我于市。」
2.闭口。通「拑」、「箝」。《庄子.田子方》:「口钳而不欲言。」《文选.潘岳.西征赋》:「假谗逆以天权,钳众口而寄坐。」
[
恶。《吕氏春秋.士容论.审时》:「小米钳而不香。」

[国语辞典(教育部)
ˋ, [
1.烧烤、烧灼。如:「炙手可热」。《诗经.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2.受熏染、陶冶。《孟子.尽心下》:「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
烤熟的肉食。《史记.卷八六.刺客传.专诸传》:「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4 17:34


六者思报招引恶果。
此思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堕无间狱。
发明二相。一者不觉,迷极则荒,奔走不息。二者不迷,觉知则苦,无量煎烧,痛深难忍。
如是邪思。
结思,则能为方为所。
结见,则能为鉴为证。
结听,则能为大合石,为冰为霜,为土为雾。
结息,则能为大火车,火船火槛。
结尝,则能为大叫唤,为悔为泣。
结触,则能为大为小,为一日中万生万死,为偃为仰。
【学习解说】
.思报招引恶果:
意根是正犯(造作恶业的行为主体),其他五根则是共犯(属于正犯的参与者或帮助犯)
也就是说由意根来造作恶业,其他五根则以不同的方式来参与或助其恶业,最后因而感招恶果而交亙受报。
因为这是由意根发起造作恶业而带动其他五根也跟着交亙受报,所以意根就会第一个先受果报,因此,在临命终时,亡者见到有恶风把国土都摧毁破坏了,亡者的神识被这股恶风吹上天空,在空中盘旋后掉落,接着又乘着恶风堕入无间地狱。

到了无间地狱,这个思报会产生两种相状,一种是不知不觉,非常迷惑而感到慌乱,于是就一直奔走而不休息;另一种虽不迷惑,但却陷入负面心念及情绪中,以此为苦,内心感到极度煎熬,像火在烧一样,深深感到痛苦而难以忍受。

这个思报所招引的恶果有哪些呢?
结思,这个邪思和意根的结合及作用,意根就会思绪纷乱,一会想这个,一会想那个,内心难以安稳下来;
结见,这个邪思和眼根的结合及作用,眼根就会看到现前起诸境界(内心所变现出来的)来作见证及证明;
结听,这个邪思和耳根的结合及作用,耳根就会感受到像大合石一样被封住,有时冰,有时霜,有时土,有时雾,厚厚一层覆盖在上面;
结息,这个邪思和鼻根的结合及作用,感到就像置身在空间密闭的火车里,或是火船,或是火鉴,鼻子就会呼吸喘不过气来;
结尝,这个邪思和舌根的结合及作用,舌根就会呼天喊地,或是懊悔,或是哭泣;
结触,这个邪思和身根的结合及作用,身根就会感受到身体变大或变小,或是一天之中经历无数次的生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或者是仰卧,或是仰望上空。


阿难。是名地狱十因六果。皆是众生迷妄所造。
【学习解说】
阿难! 以上就是地狱的十因六果,皆是由于众生迷妄造作恶业所感得的世界。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4 20:06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4 20:07 编辑

(76楼~79用时,约3小时20)


若诸众生,恶业圆造。入阿鼻狱,受无量苦,经无量劫。
【学习解说】
若有众生造作了无间地狱(阿鼻地狱)的业因,就会堕入无间地狱受无量的苦报,经无量劫。

阿鼻地狱
[佛光大辞典]
    为八热地狱之一。阿鼻,梵名 Avīci。又作阿毘地狱、阿鼻旨地狱。意译无间地狱。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观佛心品(大一五‧六六八中):「云何名阿鼻地狱?阿言无,鼻言遮;阿言无,鼻言救;阿言无间,鼻言无动;阿言极热,鼻言极恼;阿言不闲,鼻言不住。不闲不住,名阿鼻地狱。阿言大火,鼻言猛热。猛火入心,名阿鼻地狱。」
    观佛心品又谓,此地狱位于诸狱之最底层,有七重铁城、七层铁网,七重城内有剑林,下有十八鬲,周匝七重皆是刀林。有十八狱卒。阿鼻四门于门阃上有八十釜,沸铜涌出,从门漫流。众生杀父害母、骂辱六亲者,命终后堕于此狱。
    由于在阿鼻地狱受苦之众生皆不堪种种煎熬而痛苦叫唤,故此处又称阿鼻叫唤地狱。又因阿鼻之猛火烧人,而称阿鼻焦热地狱。又阿鼻地狱极广漠,非凡力所能脱出,其坚固犹如大城堡,故亦称阿鼻大城。〔长阿含经卷十九地狱品、大楼炭经卷二泥梨品、起世经卷四地狱品、俱舍论卷十一、翻译名义集卷二〕(参阅「无间地狱」6450)p4633


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则入八无间狱。
【学习解说】
六交报,虽然是由六识造业,但受果报的却是六根来受报。
六识就各造作的罪业由各自的六根来承受,如果其中有六根交起,就由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来交亙受报。
如果所造作罪业兼境兼根,那么,就是堕入八无间地狱(想狱、黑绳狱、堆压狱、叫唤狱、大叫唤狱、烧炙狱、大烧炙狱、无间狱)来受报。

【八大地狱
 (名数)八寒地狱及十六小地狱之外,有八热地狱,即八大地狱也。(参见:地狱)
FROM:【佛学大辞典】

【地狱法界
  地狱者,在地之下也。谓八寒、八热等狱,其中众生,受苦无穷,经劫无量。因作上品五逆十恶重罪,感报而生,是名地狱法界。(八寒者,頞浮陀狱、泥赖浮陀狱、阿咤咤狱、阿波波狱、呕喉狱、郁波罗狱、波头摩狱、芬陀利狱也。八热者,想狱、黑绳狱、堆压狱、叫唤狱、大叫唤狱、烧炙狱、大烧炙狱、无间狱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上品者,谓人作恶,于欲作、正作、作已,三时之中,俱不能悔也。)
FROM:【三藏法数】


身口意三,作杀盗婬。是人则入十八地狱。
【学习解说】
若是身口意三业造作杀盗婬等罪,那么,就会堕于十八地狱。

【十八地狱
 (名数)一、光就居,人居此中相见即欲斗,泥犁中无兵,而自有兵相杀伤,无步数,又不死,其人长大,且以人间三千七百五十岁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经一万岁,即人间百三十五亿岁也。二、居虚倅略,此中一苦当前二十,其人入火中赤身出而相斗,以人间七千五百岁为一日,其寿二万岁(已下之狱中苦与日年寿之倍增皆此例也)。三、桑居都,其人常被火烧。四、楼,其人常居大火铁城中。五、房卒,于大深谷之火中烂烧而不死。六、草乌卑次,于高二千里广四千里之火城烂烧而不死。七、都卢难旦,大火铁贯其人,八、不卢半呼,常在火中炮炙。九、乌竟都,寒冷冻身。十、泥卢都。十一、乌略。十二、乌满。十三、乌籍。十四、乌呼。十五、须健居。十六、末都干直呼。十七、区逋途。十八、陈莫。见十八泥梨经。
FROM:【佛学大辞典】


三业不兼,中间或为一杀一盗,是人则入三十六地狱。
【学习解说】
如果身口业三业不兼,只有其中一两个或一杀一盗,那么,就会堕于三十六地狱。


见见一根,单犯一业,是人则入一百八地狱。
【学习解说】
见见一根,六根的其中一根,单犯一业,那么,就会堕于一百八地狱。


由是众生别作别造。于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发生,非本来有。
【学习解说】
若是众生个别自己造作的,那就自己去那个地方承受果报,如果是众人共同的罪业,那就是去同一地方和同罪的众生承受果报。
这些地狱的种类,实在是由于众生的无明妄想、一念妄动所发生而造就的,并不是本来就存在的。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5 20:15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6 00:45 编辑

(80用时,约2.5小时)


复次阿难。是诸众生,非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槃,诸余杂业,历劫烧然,后还罪毕,受诸鬼形。
【学习解说】
再者,阿难! 这些堕入地狱道的众生,毁谤破坏佛所制定的戒律,违犯菩萨戒,毁谤佛说的涅槃,又造作了其它的罪业,在地狱中承受无数劫的果报才得以逐渐偿还这些重大的罪业,在地狱受报结束后,尚且还有余业及习气未尽,于是接着就投生鬼道受诸鬼形。

十种鬼
[佛光大辞典]
据楞严经卷八载,十种鬼即:(一)怪鬼,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二)魃鬼,此鬼宿因多婬,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三)魅鬼,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狐狸等精,能魅惑于人。(四)蛊毒鬼,此鬼宿因多怨,结怨在心,怀恶不舍,故受此报,假托毒类,以成其质,即蛇、虺等毒虫,能蛊于人。(五)疠鬼,此鬼宿因多瞋,心常忿恚,故受此报,遇人流年不利或体弱命衰者,即入其身,兴诸苦恼,如患疠疫、传尸(肺病)、骨蒸(虚劳内热之症)等。(六)饿鬼,此鬼宿因多慢,内无实德,空腹高心,凌人傲物,故受此报,寓气为质,不逢饮食,常困飢虚。(七)魇鬼,此鬼宿因多诳,常怀异谋,诈现有德,欺罔于人,故受此报,凭虚托暗,迷惑昏睡之人。(八)魍魉鬼,此鬼宿因邪见,妄生执着,自谓明悟,故受此报,寓山川以托其形,为木石之怪。(九)役使鬼,此鬼宿因多违法,劳心役思,常行不正,挠害无辜,故受此报,寓明显境,托以成形,而为担沙、负石、走使之类。(十)传送鬼,此鬼宿因争讼,藏覆己罪,为人所讼,故受此报,托附于人,传送吉凶福祸之言。 p491

【律仪
 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FROM:【佛学常见辞汇】


若于本因贪物为罪。是人罪毕,遇物成形,名为怪鬼。
【学习解说】
如果众生在生前,是由于贪爱欲望的习气(可参考及对应十习因的.贪习交计)而致罪,
那么,此众生在受完地狱罪报后出来,接着遇到他生前所贪爱及念念不忘的东西,就刚好结合成形为鬼,此类的鬼类众生会作怪,名为怪鬼。


贪色为罪。是人罪毕,遇风成形,名为魃鬼。
【学习解说】
如果众生在生前,是由于淫欲习气(可参考及对应十习因的.婬习交接)而致罪业,
那么,此众生在受完地狱罪报后出来,接着遇到风(如风鼓物)就刚好结合成形为鬼,此类的鬼类众生会制造旱灾,名为魃鬼。

【魃鬼
  谓此鬼宿因多婬,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
FROM:【三藏法数】

旱魃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ㄏㄢˋ ㄅㄚˊ
旱神。《诗经.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干旱之鬼曰旱魃。」

ㄅㄚˊ, [名]
[国语辞典(教育部)]
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神。《说文解字.鬼部》:「魃,旱鬼也。」《诗经.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汉.毛亨.传:「魃,旱神也。」


贪惑为罪。是人罪毕,遇畜成形,名为魅鬼。
【学习解说】
如果众生在生前,是由于诬蔑诽谤他人的习气(可参考及对应十习因的.枉习交加)致罪业,
那么,此众生在受完地狱罪报后出来,接着遇到畜牲类,就刚好结合成形为鬼,此类的鬼类众生会魅惑他人,名为魅鬼。

【魅鬼
  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狐狸等精,能魅惑人者也。
FROM:【三藏法数】


贪恨为罪。是人罪毕,遇虫成形,名蛊毒鬼。
【学习解说】
如果众生在生前,是由于怨恨结怨的习气(可参考及对应十习因的.怨习交嫌)而致罪业,
那么,此众生在受完地狱罪报后出来,接着遇到毒虫类的众生,一拍即合,就刚好结合成形为鬼,此类的鬼类众生会毒害他人,名为蛊毒鬼。

【蛊毒鬼
  谓此鬼宿因多怨,结怨在心,怀恶不舍,故受此报;假托毒类,以成其质,即蛇虺等毒虫,能蛊于人者也。
FROM:【三藏法数】


贪忆为罪。是人罪毕,遇衰成形,名为疠鬼。
【学习解说】
如果众生在生前,是由于瞋恚习气(可参考及对应十习因的.瞋习交冲)而致罪业,
那么,此众生在受完地狱罪报后出来,接着遇到流年不利或体弱运衰的众生,就刚好结合成形为鬼,此类的鬼类众生会带来种种的不顺遂,名为疠鬼。

【疠鬼
  谓此鬼宿因多瞋,心常忿恚,故受此报;遇人年灾命衰者,便入其身,兴诸苦恼,如疠疫、傅尸、骨蒸之类也。
FROM:【三藏法数】


贪傲为罪。是人罪毕,遇气成形,名为饿鬼。
【学习解说】
如果众生在生前,是由于傲慢习气(可参考及对应十习因的.慢习交陵)而致罪业,
那么,此众生在受完地狱罪报后出来,接着遇到天地中的气,因高傲内心高举,所以一拍即合,就刚好结合成形为鬼,此类的鬼类众生经常受到飢饿之苦,名为饿鬼。

【饿鬼
  谓此鬼宿因多慢,内无实德,空腹高心,陵人傲物,故受此报;寓气为质,不逢饮食,常困饥虚,是名饿鬼。
FROM:【三藏法数】


贪罔为罪。是人罪毕,遇幽为形,名为魇鬼。
【学习解说】
如果众生在生前,是由于欺瞒习气(可参考及对应十习因的.诳习交欺)而致罪业,
那么,此众生在受完地狱罪报后出来,接着遇到阴暗的地方(因内心不真实,所以一拍即合),就刚好结合成形为鬼,此类的鬼类众生会经常迷惑他人,名为魇鬼。

【魇鬼
  谓此鬼宿因多诳,常怀异谋,诈现有德,欺罔于人,故受此报;凭虚托暗,迷惑昏睡之人,是名魇鬼。
FROM:【三藏法数】


贪明为罪。是人罪毕,遇精为形,名魍魉鬼。
【学习解说】
如果众生在生前,是由于恶见的习气(可参考及对应十习因的.见习交明)而致罪业,
那么,此众生在受完地狱罪报后出来,若遇到大地山川等物,因妄生执着,自以为明悟,就刚好结合成形为鬼,名为魍魉鬼。

【魍魉鬼
  谓此鬼宿因邪见,妄生执着,自谓明悟,故受此报;寓山川以托其形,为木石之怪,是名魍魉鬼。
FROM:【三藏法数】


贪成为罪。是人罪毕,遇明为形,名役使鬼。
【学习解说】
如果众生在生前,是由于欺诈蒙骗的习气(可参考及对应十习因的.诈习交诱)而致罪业,
那么,此众生在受完地狱罪报后出来,若遇到精怪(因透过诡诈虚假的手段来得到好处,一拍即合),就刚好结合成形为鬼,名为役使鬼。

【役使鬼
  谓此鬼宿因多枉,劳心役思,常行不正,挠害无辜,故受此报;寓明显境,托以成形,而为担沙、负石、走使之类,是名役使鬼。
FROM:【三藏法数】


贪党为罪。是人罪毕,遇人为形,名传送鬼。
【学习解说】
如果众生在生前,是由于隐藏过失的习气(可参考及对应十习因的.讼习交諠)而致罪业,
那么,此众生在受完地狱罪报后出来,若遇到有同样心念习气之人,就刚好结合此人的习气心念成形为鬼,名为传送鬼。

【传送鬼
  谓此鬼宿因争讼,藏覆己罪,为人所讼,故受此报;托附于人,传送吉凶福祸之言,是名传送鬼。
FROM:【三藏法数】


阿难。是人皆以纯情坠落,业火烧干,上出为鬼。
此等皆是自妄想业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则妙圆明本无所有。
【学习解说】
阿难! 以上这些众生皆是以纯情(九情一想的业重众生 & 纯情即沈的众生,可参阅#第66楼)而坠落,在地狱受无量劫的苦报,等到重大业力以承受果报来渐渐烧干后,但还尚余一些业力和习气,于是接着就投生为鬼道众生。
这些都是众生自己无明妄想和业力结合所感招而来的,若悟菩提,自性本具清净光明圆满,再者,妄性无体,那些感招来的境界本来就是不存在的。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6 16:12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6 16:25 编辑

(81用时,约2小时15分钟)


复次阿难。鬼业既尽,则情与想二俱成空。方于世间与元负人,怨对相值。身为畜生,酬其宿债。
【学习解说】
再者,阿难! 这些鬼道的众生,在鬼道受报结束后,鬼道业力既尽,则情绪感情执着和理性思维正观的这两个方面都空掉了,这个时侯才进行下一个阶段,才得以于世间开始偿还过去生的宿债,于是接着就投生畜牲道直到偿还平衡为止。


物怪之鬼,物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枭类。
【学习解说】
怪鬼是附着在他生前所贪爱及念念不忘的东西上(可参考及对应十种鬼报的贪物为罪)
然而,万物皆有生住异灭,这是自然的规律法则,是故再怎么样的贪爱、喜欢、想占有这个东西,物终究也会有变灭的一天,物没了,这个鬼也就不能再附着上面成形为鬼,于是,此时的鬼业报已尽,但仍尚有贪爱欲望及无情义的习气余存,
接着生于世间,投生为枭类(非无想)


风魃之鬼,风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咎征。一切异类
【学习解说】
魃鬼是暂时托于风而成(可参考及对应十种鬼报的贪色为罪)
然而,风消逝了、没了,这个鬼也就没有可以依托的地方,于是,此时的鬼业报已尽,但仍尚有淫欲习气余存,
接着生于世间,投生为一种灾祸应验的动物,代表不吉祥。

咎征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ㄐㄧㄡˋ ㄓㄥ
天灾的征验。《书经.洪范》:「曰咎征,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暘若。」唐.李邕〈大唐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入自卧内,问以咎征。」


畜魅之鬼,畜死报尽,生于世间,多为狐类。
【学习解说】
魅鬼是依附于畜牲而成(可参考及对应十种鬼报的贪惑为罪)
然而,畜牲也有生老病死,这个被他所依附的畜牲一旦死亡后,这个鬼也就没有可以附着的地方,于是,此时的鬼业报已尽,但仍尚有诬蔑诽谤他人的习气余存,
接着生于世间,大多投生为狐狸类的动物。


虫蛊之鬼,蛊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毒类。
【学习解说】
蛊毒鬼是依附于毒虫而成(可参考及对应十种鬼报的贪恨为罪)
然而,这个被他所依附的毒虫一旦死亡后,这个鬼也就没有可以附着的地方,于是,此时的鬼业报已尽,但仍尚有怨恨结怨的习气余存,
接着生于世间,大多投生为毒虫类的众生。


衰疠之鬼,衰穷报尽,生于世间,多为蛔类。
【学习解说】
疠鬼是依附于毒虫而成(可参考及对应十种鬼报的贪忆为罪)
然而,这个被他所依附的毒虫一旦死亡后,这个鬼也就没有可以附着的地方,于是,此时鬼业的衰穷报已尽,但仍尚有瞋恚及衰穷习气余存,
接着生于世间,投生为蛔虫类的众生。


受气之鬼,气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食类。
【学习解说】
饿鬼是托于天地中的气而成(可参考及对应十种鬼报的贪傲为罪)
然而,这个被他所托附的气一旦消失后,这个鬼也就没有可以依托的地方,于是,此时的鬼业报已尽,但仍尚有傲慢及饿鬼习气余存,
接着生于世间,投生为虎狼狮子像这种森林之王、且是食肉的动物。


绵幽之鬼,幽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服类。
【学习解说】
魇鬼是托于阴暗之处而成(可参考及对应十种鬼报的贪罔为罪)
然而,这个被他所托附的地方一旦消失后,这个鬼也就没有可以依托的地方,于是,此时的鬼业报已尽,但仍尚有欺瞒及内心不真实的习气余存,
接着生于世间,大多投生为带有阴暗属性的动物。


和精之鬼,和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应类。
【学习解说】
魍魉鬼是托于大地山川等物而成(可参考及对应十种鬼报的贪明为罪)
然而,这个被他所托附的地方一旦消失没有了,这个鬼也就没有可以依托的地方,于是,此时的鬼业报已尽,但仍尚有恶见及自以为明悟的习气余存,
接着生于世间,大多投生为应类的众生。


明灵之鬼,明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休征。一切诸类
【学习解说】
役使鬼是附托于精怪而成(可参考及对应十种鬼报的贪成为罪)
然而,这个被他所托附的对象一旦没有了,这个鬼也就没有可以依托的地方,于是,此时的鬼业报已尽,但仍尚有欺诈蒙骗的习气余存,
接着生于世间,大多投生为代表应验吉祥的动物众生。

明灵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ㄇㄧㄥˊ ㄌㄧㄥˊ
神灵。《文选.扬雄.赵充国颂》:「明灵惟宣,戎有先灵。」《文选.左思.魏都赋》:「盖亦明灵之所酬酢,休征之所伟兆。」

休征
吉兆。
《汉书.卷一二.平帝纪.赞曰》:「休征嘉应,颂声并作。」
《文选.史岑.出师颂》:「休征自至,寿考无疆。」
© 汉典


依人之鬼,人亡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循类。
【学习解说】
传送鬼是附托于同样心念习气之人而成(可参考及对应十种鬼报的贪党为罪)
然而,这个被他所托附的对象一旦死亡了,这个鬼也就没有可以依托的地方,于是,此时的鬼业报已尽,但仍尚有藏覆己罪的习气余存,
接着生于世间,大多投生为人类的竉物。


阿难。是等皆以业火干枯,酬其宿债,傍为畜生。
此等亦皆自虚妄业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则此妄缘本无所有。
【学习解说】
阿难! 以上这些众生在鬼道受完果报后,接着投生于人间为畜牲,以此偿还过去生的宿债。
这些都是众生自己无明妄想和业力结合所感招而来的,若悟菩提,自性本具清净光明圆满,再者,妄性无体,那些感招来的境界本来就是不存在的。


如汝所言宝莲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如是恶业,本自发明。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自妄所招,还自来受。
菩提心中,皆为浮虚妄想凝结。
【学习解说】
如同您之前所提问的(#第64楼),宝莲香比丘尼、琉璃大王及善星比丘,他们造作恶业后堕入地狱承受罪报,这个罪报并不是上天降下来的,也不是地上所出现的,更不是他人施加给予的,而是由于自己一念初心妄动所招感而来的,自作自受。
菩提心中,自性本具清净光明圆满,这才是真实,其余的皆是由于如浮尘般虚妄不实的妄想所产生的。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7 23:09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7 23:11 编辑

(82用时,约2小时45分钟)


复次阿难。从是畜生酬偿先债。
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众生,还复为人,反征其剩。
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则于人中不舍人身,酬还彼力。
若无福者,还为畜生,偿彼余直。
【学习解说】
再者,阿难! 这些畜牲道的众生(债务人)生于世间,以此偿还过去生中对人类众生(债权人)的宿债,
若是有人类众生(债权人)畜牲道的众生(债务人)索债超过了原本(宿债)所应该索取的量或范围,如果有这样的情形,那么,等到这个畜牲道的众生(债务人)投生为人时,就换这个生前于畜牲道被索债超过的人向对方讨回来。
这里有两种状况:
.假设对方有学佛修行、有功德力或有修福德,那么,就还可以维持这个人身,以这个人身的能力来偿还果报。
.假设对方连一点福报都没有,也没有生而为人的福报,那么就只能投生到畜牲道去偿还果报。


阿难当知。若用钱物,或役其力,偿足自停。
如于中间,杀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
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寝。汝今应知。
【学习解说】
阿难! 在这里,您应当要知道,若是用钱、物品或劳力体力就可以偿还果报的,这类的情况就比较好些,就等到两方的欠债还债都平衡后,这两方的债权债务自然就终止,彼此再也不赊不欠了。
不过,如果在这中间有发生了杀害他的性命或吃了他的肉,结了这样重大的怨仇,那么,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就这样经历了长远的时劫,相食相诛,就如同一个轮子不停地转,处在同样或不同的六道中,有的高,有的低,怨怨相报无休止,
若要休止这样的怨怨相报,除非有修学奢摩他,或等佛出世,对此,您应当要清楚明白才是。

微尘劫
[佛光大辞典]
长远之时劫。又作大地微尘劫。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中,为表示如来成佛以来之长远,设一譬喻(大九‧四二中):「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诸善男子!于意云何?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中略)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由此可知微尘劫之长远,非一般算数可知。 p5445


彼枭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顽类。
【学习解说】
这个枭类的众生(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物怪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所带来的个性是属于顽固、愚痴、贪婪,总之就是冥顽不灵的,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个性习气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ㄨㄢˊ, [形]
1.固执、不易变化的。如:「顽固」。唐.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宋.陆游〈野饭〉诗:「堪笑此翁顽戎嗼,还山又食一番新。」
2.愚蠢无知。《书经.尧典》:「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
3.。《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桀为无道,暴戾顽贪,天下颤恐而患之。」
4.淘气、调皮。如:「顽皮」、「顽童」。
[动]
嬉戏。通「玩」。唐.姚合〈酬卢汀谏议〉诗:「杯觞引满从衣溼,墙壁书多任手顽。」宋.陈造〈田家谣〉:「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

解释
1.坚硬、鲁钝。例顽劣、顽固、冥顽不灵
2.淘气、调皮。例顽童
3.嬉戏。通「玩」。
[重编国语辞典

顽贪
解释
1.愚妄贪婪
© 汉典


彼咎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异类。
【学习解说】
这个咎征,一切异类的众生(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风魃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但出生后的长像外型会异于常人,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状况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彼狐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庸类。
【学习解说】
这个狐类的众生(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畜魅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但出生后会比较愚笨拙劣,或是有智能不足的症状,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状况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解释
1.须、必要。例无庸置疑
2.平常、普通。例平庸、庸才、庸人
3.愚笨、拙劣。例庸医、昏庸
4.功劳。例酬庸


彼毒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很类。
【学习解说】
这个毒虫类的众生(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虫蛊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但个性较为狠毒、凶暴、残戾,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习气个性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ㄏㄣˇ, [
甚、非常,表示程度高。如:「雨很快就停了。」、「他很喜欢看书。」、「这主意很好。」
[
凶暴、残戾。《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太子痤美而很。」《淮南子.主术》:「上好取而无量,下贪很而无让。」
[
纷争、争讼。《礼记.曲礼上》:「很毋求胜,分毋求多。」汉.郑玄.注:「很,阋也。谓争讼也。」
[
违逆。《国语.吴语》:「今王将很天而伐齐。」三国吴.韦昭.注:「很,违也。」


彼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微类。
【学习解说】
这个蛔虫类的众生(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衰疠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但出身较为卑贱或穷苦潦倒,或经常做些卑微之事,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状况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动]
1.隐匿。《说文解字.彳部》:「微,隐行也。」《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
2.无、没。《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
3.非、不是。《诗经.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吕氏春秋.离俗览.离俗》:「然而以理义斲削,神农黄帝犹有可非,微独舜汤。」
[形]
1.精妙幽深。《书经.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礼记.学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
2.细小。如:「细微」、「具体而微」。
3.卑贱。如:「人微言轻」、「出身寒微」。《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聊斋志异.卷一○.臙脂》:「而又念其出身微,且日登公堂,为千人所窥指。」
4.衰落。如:「衰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彊。」
5.少。《礼记.祭义》:「虽有奇邪而不治者,则微矣。」
6.昏暗不明。《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微,此日而微。」《文选.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副]
1.暗中、祕密。如:「微行」。《汉书.卷四五.伍被传》:「淮南王阴有邪谋,被数微谏。」唐.柳宗元〈童区寄传〉:「童微伺其睡,以縳背刃,力上下得绝。」
2.伺探。《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召案绾、臧,绾臧自杀。」《汉书.卷九二.游侠传.郭解传》:「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3.稍、略。如:「稍微」、「略微」。《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与承其指意而显奏之。」《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含喜微笑,窃视流眄。」
[名]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微虎。


彼食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柔类。
【学习解说】
这个食类的众生(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受气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但个性较为软弱无能,做事不能独立自主,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状况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形]
1.软弱。如:「柔弱」、「柔能克刚」。
2.温和、和顺。《管子.四时》:「解怨赦罪,通四方,然则柔风甘雨乃至。」《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柔而不犯,文而有礼。」
3.草木新生,茎叶幼嫩的样子。《诗经.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文选.曹植.美女篇》:「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动]
安抚。《礼记.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金史.卷八六.李石传》:「北俗无定居,出没不常,惟当以德柔之。」
[重编国语辞典


彼服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劳类。
【学习解说】
这个服类的众生(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绵幽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但个性容易忧心烦恼,在生活、工作上也比一般人较为操劳辛苦,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状况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1.辛勤、努力做事。例勤劳、操劳、不劳而获
2.烦扰。为请人帮忙的客套话。例偏劳、劳驾、劳烦
3.辛苦、疲累。例旅途劳顿、积劳成疾、吃苦耐劳
4.成绩、功勛。例功劳、汗马之劳
5.劳动者的简称。例劳资关系、劳资双方、劳资纠纷
6.姓。
[重编国语辞典


彼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文类。
【学习解说】
这个应类的众生(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和精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此众生擅长及爱好文学,而且生来就有写作文章的才能,以文人雅士而自居,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会跟同样状况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彼休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明类。
【学习解说】
这个休征、一切诸类的众生(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明灵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大多会从事于替神鬼办事及传达讯息的人,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状况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彼诸循伦,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达类。
【学习解说】
这个循类的众生(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依人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此众生明白及精通于人情世故(即为人处世的道理、方法和经验),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状况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1.通。例直达车、四通八达
2.到。例抵达、到达
3.实现、完成。例达成愿望
4.表明。例词不达意
5.告知。例传达、转达
6.显达、显贵。例达官贵人
7.常行不变的。例达德、达道
8.豁达、通达。例他生性豁达,一生淡泊名利,逍遥自在。
[国语辞典简编本


阿难。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
皆无始来业计颠倒,相生相杀。不遇如来,不闻正法,于尘劳中法尔轮转。此辈名为可怜愍者。
【学习解说】
阿难! 以上这些众生在畜牲道偿还果报完毕后,接着才能投生于人道,生而为人,
这一切皆是无始劫以来造业颠倒,相生相杀,没有遇到佛,也没有机会听闻佛法,于尘垢劳恼中轮回流转个不停,这样的众生名为可怜悯者。

尘劳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烦恼」之异称。意为尘垢劳恼。指凡夫为世尘所垢染而身心劳乱。宗密《圆觉经疏钞》以二义解释云︰(1)尘为六尘境界,由其境界令心起烦恼而劳倦,故称烦恼为尘劳;(2)「尘」指污心,「劳」指勤苦,烦恼能污心且令勤苦,故名。此外,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上云(大正37‧96c)︰「五欲境界,有能尘坌,劳乱众生,名曰尘劳。」
〔参考资料〕 《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梵网六十二见经》;《大方等如来藏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8 16:56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8 23:07 编辑

(2楼 + 83楼  用时,约2小时10分钟)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阿难。
彼诸众生,
【学习解说】
阿难! 再者,在六道中就属人身最为可贵,得到人身是非常不容易的,也只有在人道是比较容易修行的,只要依照佛陀教导的正法来修行,可以往生净土,终究也可以成就佛道。
然而,有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却特别执着于维持外形和追求养生长寿,修错了方向,这些众生经常游于山林之间或人烟稀少之处,有十种仙,是哪十种呢? 一一说明如下。

十行仙
[佛光大辞典]
十种仙人。又作十行僊、十种仙。彼等皆于人中鍊心,不循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十者即:(1)地行仙,食麻仁草木之实而不休息,食道圆成。(2)飞行仙,食松柏等而不休息,因草木轻,故体亦轻,飞行空中而不坠地。(3)游行仙,服丹砂而不休息,则能化骨使长寿而体固,且能化物,使贱为贵,自在游行人间化人。(4)空行仙,坚固动止而不休息,能履虚空,气精圆成。(5)天行仙,鼓天池而饮神液、固精华,年久有成,则离人欲。(6)通行仙,饮日月之精气,功久遂有异见,而通物情。(7)道行仙,坚固咒术而不休息,术法圆成。(8)照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则发用而照明境界。(9)精行仙,坚固交媾(采阴拔阳之术)而不休息,则此感彼应,吸他人之精气以固己身。(10)绝行仙,心变化木石而不休息,则一身如槁木,绝有为之功用。〔首楞严经卷八、大明三藏法数卷四十三〕p601

《佛光大藏经.净土藏.纂集部.乐邦文类外三部.乐邦文类卷三》
世人学仙者,万不得一。纵得之,亦不免轮回,为着于形神而不能舍去也。且形神者,乃真性中所现之妄想,非为真实。故寒山诗曰:「饶汝得仙人,恰似守尸鬼。」非若佛家之生死自如而无所拘也。自古得仙者,唯锺离、吕公;而学二公者,岂止千万?自予亲知闻,数亦不少,终皆死亡,埋于下土,盖平生空费心力,终无所益也。欲求长生,莫如净土。生净土者,寿数无量,其为长生也大矣。不修此法而学仙者,是舍目前之美玉,而求不可得之碔砆,岂不惑哉?


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学习解说】
依靠长期服用特殊的药饵来达到养生长寿,不过这个阶段只能在地面上行动,这类的众生就称为地行仙。

坚固
牢固不移。
《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匆匆乎其心之坚固也,空空乎其不为巧故也。」
《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此二城高峻坚固,急切攻打不下。」
[萌典

地行仙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十仙之一。以药饵得长寿,行动地上未得飞行者。楞严经八曰:「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学习解说】
依靠长期服用植物药材来达到养生长寿,到了这个阶段就可以飞行于空中,这类的众生就称为飞行仙。

【飞行仙
 (术语)楞严经所说十种仙之一。飞行于空中之仙人也。楞严经八曰:「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FROM:【佛学大辞典】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学习解说】
采用炼丹的方式,并依靠长期服用丹药来达到养生长寿,自在游行人间,这类的众生就称为游行仙。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学习解说】
采用动态的拳脚功夫和静态的气功静坐等等,以此长期来达到养生长寿,也可以让自己在空中任意行走,这类的众生就称为空行仙。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学习解说】
依靠长期津液吐纳来达到养生长寿,渐渐地让自己远离人欲,这类的众生就称为天行仙。

津液
1.水滴、液汁。唐.李白〈草创大还赠柳官廸〉诗:「相煎成苦老,消铄凝津液。」
2.中医对人体内一切液体的总称。《红楼梦》第五七回:「宝玉发热事犹小可,更觉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
[重编国语辞典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学习解说】
依靠长期吸收日月之精华来达到养生长寿,渐渐让自己能通物情,这类的众生就称为通行仙。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
【学习解说】
依靠长期持咒和禁戒来达到养生长寿,这类的众生就称为道行仙。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学习解说】
依靠长期忆念观想来达到养生长寿,进而照明境界,这类的众生就称为照行仙。


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学习解说】
依靠长期交媾来达到养生长寿,这类的众生就称为精行仙。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学习解说】
依靠长期采用变化之术来达到养生长寿,这类的众生就称为绝行仙。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鍊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学习解说】
阿难! 以上这些众生皆是在人道中修鍊身心,但却没有依照佛陀教导的正法(依止正念真如)来修行,而是把目标摆在外表的生理上(依止妄想和生灭法),专注在种种养生方法上,想要得到长寿千岁乃至万岁,但顶多也只有得到不老不病和延长寿命而已,他们大都居住在无人的深山或大海的孤岛上,这类的众生终究还是会遇到死亡的一天,仍然还是要在六道中轮回,
也就是說,他們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和坚固不休息的功夫,其实就是依止妄想和生灭法,等到死亡的那一刻來臨,仙道报已尽后,终究还是要生死轮回的。


相关及延伸阅读:
六道七趣中的十种仙人~ 引自[楞严经]卷八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1-7-19 22:10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9 22:13 编辑

(2楼 + 84楼  用时,约3小时20分钟)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
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婬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
命终之后,邻于日月。
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
【学习解说】
阿难! 上面讲的十种仙,目标所求的是在这个世间延长寿命,然而,却有些在人道的众生,是不求能常住在这个世间的,也就是指,没有特别要求长寿为目标的。

有些在这个世间的人道众生,虽然还是有淫欲心,而且对于情欲和色欲也都还做不到舍离,但在行淫方面都是正淫,不会有任何心想要攀缘夫妻之外的邪淫,而且此众生的内心是属于理性清明不放纵的。
若有修五戒善因,那么,这类的众生在命终之后,就能投生于天道,邻于日月,六欲天的第一天,名为四天王天。

六欲天
[佛光大辞典]
指欲界之六天。即:(一)四大王天(梵 Cāturmahārājakāyika-deva),又作大王天、四王天。有持国、增长、广目、多闻等四王及其所部之天众。身量为四分之一俱卢舍,以人间五十岁为一昼夜,定寿五百岁。(二)三十三天(梵 Trayastrijśa),又作忉利天。帝释天在中央,其四方各有八天,合为三十三天。身量为半俱卢舍,以人间百岁为一昼夜,定寿一千岁。(三)焰摩天(梵 Yāma),又作夜摩天、炎摩天、时分天。其主称须夜摩天(梵 Suyāma-devarāja)。身量为四分之三俱卢舍,以人间二百岁为一昼夜,定寿二千岁。(四)兜率天(梵 Tusita),又作睹史多天、兜率陀天、喜足天。其主称删兜率陀天王(梵 Sajtusita-devarāja)。身量为一俱卢舍,以人间四百岁为一昼夜,定寿四千岁。(五)化自在天(梵 Nirmāna-rati),由神通力自在变作五妙欲境而受用。又作乐变化天、无憍乐天、无贡高天、尼摩罗天。其主称善化天王(梵 Sunirmita-devarāja)。身量为一又四分之一俱卢舍,以人间八百岁为一昼夜,定寿八千岁。(六)他化自在天(梵 Paranirmita-vaśa-vartin),于他所变化之欲境自在受乐。又作他化自转天、他化乐天、化应声天、波罗尼蜜天。其主称自在天王(梵 Vaśavartti-devarāja)。身量为一俱卢舍半,以人间一千六百岁为一昼夜,定寿一万六千岁。此中四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上,故称为地居天;夜摩天以上之四天及色界诸天,住于三十三天之上方空间,故称为空居天。又此六欲天虽于欲境有三种受用之别,然犹为受欲之类,故称欲生(梵 kāmotpatti)。〔长阿含经卷二十、俱舍论卷八、卷十一、大智度论卷九、成唯识论卷五〕(参阅「三界」584) p1291

【四天王天 】
 四天王所居住的天界,在须弥山腰,六欲天之第一重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护世四天王
[佛光大辞典]
又作护国四王、四大天王、四王。即持国(东方)、增长(南方)、广目(西方)、多闻(北方)四天王。此四天王居须弥山四方之半腹,常守护佛法,护持四天下,令诸恶鬼神不得侵害众生,故称护世,又称护国。〔长阿含卷十二大会经、增一阿含经卷九、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四天王护国品」、阿育王经卷六〕p8584

澄莹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ㄔㄥˊ ㄧㄥˊ
清亮、透明。唐.吴筠〈步虚词〉一○首之一○:「澄莹含元和,气同自相亲。」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七下.滇游日记七》:「海子中央,底深数丈,水色澄莹,有琉璃光。」


于己妻房,婬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
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间顶。
如是一类,名忉利天。
【学习解说】
有些在这个世间的人道众生,虽然还是有淫欲心,而且对于情欲和色欲也都还做不到舍离,但比起上面(生于四天王天的众生)是属于比较微薄的,尽管如此,尚未体会到修行上的清净心。
若有修上品十善的业因,且修施、戒二种福业,那么,这类的众生在命终之后,就能生于天道,超于日月之上,位于须弥山顶上,欲界六天的第二天,名为忉利天。

【忉利天
  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昔有三十三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须弥山顶。四角各有八宫,中有帝释殿。帝释即天主。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四天王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三十三人,其一即帝释也。余三十二人之名,经论不载。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
FROM:【三藏法数】

【忉利天
 华译三十三天,为欲界六天中之第二重天,其宫殿在须弥山顶,天主名释提桓因,居中央,他有三十二个天臣,分居忉利天的四方,连他自己的宫殿,共成了三十三个天宫,所以叫做三十三天。此天一昼夜,人间已经一百年。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忉利天
[佛光大辞典
    梵名 Trāyastriśa,巴利名 Tāvatisa。音译多罗夜登陵舍、怛唎耶怛唎奢。又作三十三天。于佛教之宇宙观中,此天位于欲界六天之第二天,系帝释天所居之天界,位于须弥山顶;山顶四方各八天城,加上中央帝释天所止住之善见城(喜见城),共有三十三处,故称三十三天。
    据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五载此三十三天为:住善法堂天、住峰天、住山顶天、善见城天、鉢私地天、住俱咤天、杂殿天、住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树园天、险岸天、住杂险岸天、住摩尼藏天、旋行地天、金殿天、鬘影处天、住柔软地天、杂庄严天、如意地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月行天、阎摩娑罗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住轮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燄轮天、清净天等。
    此天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铢,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为一日一夜),食净抟食,有男娶女嫁之事,乃藉身身相近而以气成就阴阳,初生时,如人类六岁模样,色圆满,自有衣服。又此天具足种种妙宝,有殊胜之楼阁、台观、园林、浴池、阶道等,详载于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据俱舍论卷十一载,此天位于须弥山顶,四角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有药叉神名金刚手者,止住其中守护诸天。此外,尚记述此天境界之庄严情形,然与阿含经所述略异。
    忉利天为帝释之住处,此信仰自古即盛行于印度。传说佛陀之母摩耶夫人命终后生于此天,佛陀曾上升忉利为母说法三个月。〔杂阿含经卷十九、卷二十三、卷四十五、中阿含卷一昼度树经、卷五十五持斋经、长阿含卷三游行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七、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正法念处经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五、有部毘奈耶杂事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九、卷五十六、玄应音义卷二〕p2454


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
命终之后,于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诸人等自有光明。
如是一类,名须燄摩天。
【学习解说】
有些在这个世间的人道众生,虽然还是有淫欲心,而且对于情欲和色欲也都还做不到完全断除,只有遇到有欲望时才暂时行淫,但行淫后内心什么都不留,如空中鸟迹、镜中影像,而在这个人世间,这类的众生的生活行事是静态多于动态的。
若有修上品十善的业因,且又自能持戒,教他持戒,自利利他者,那么,这类的众生在命终之后,就能生于天道,距忉利天八万由旬之上层虚空中,依空而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这样的众生自有光明,欲界六天的第三天,名为须燄摩天。

夜摩天
[佛光大辞典
夜摩,梵名 Yāma,巴利名同。意译为善时分、善时、善分、妙善、妙时分、妙唱、唱乐等。欲界六天之第三天。又作夜磨天、焰摩天、炎摩天、苏夜摩天(梵 Suyāma,巴同)、须夜摩天、须炎天、离诤天。据正法念处经卷三十六、立世阿毘昙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五、慧苑音义卷上等所载,此天界光明赫奕,无昼夜之分,居于其中,时时刻刻受不可思议之欢乐。另据彰所知论卷上载,三十三天常与阿修罗诤斗,夜摩天却远离诤斗,故称离诤天。得生此天之众生,乃于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乐修多作,又自能持戒,教他持戒,修持自他利益者
夜摩天位于空居天之最初层,即距阎浮提十六万由旬,距忉利天八万由旬之上层虚空中;纵广八万由旬,范围包括势力地、上行地、林光明地、乘处地、游行地等三十二地。夜摩天王,称为牟修楼陀,身量五由旬,宫殿设于势力地。又有高达一万由旬之清净山、无垢山、大清净山、内像山等四大山及其他诸山,以诸多天花庄严,并有种种河池,百千园林周匝围绕:其殊胜妙乐,远非忉利天所能及。此天寿量为二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二百年。亦有男娶女嫁婚姻之事,以互相亲近,或相抱,即成阴阳和合;儿女随念之起而由膝上化生,初生即如阎浮提三、四岁之孩童。
夜摩天王之信仰,始于吠陀时代以降,此天界因系充满欢乐之光明世界,夙为印度民族所憧憬,亦为亡者所欲往生之处。其后夜摩天王逐渐演变为人死后之审判官,而成为鬼趣、地狱之主,即所谓之阎魔王,并相信其天界在天空之上层。然该信仰被引入佛教之后,乃置其位于六欲天之第三天。〔长阿含经卷十八、卷二十、卷二十一、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七至卷六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四、卷五、俱舍论卷十一、华严经探玄记卷六、W. Kirfel: Die Kosmographie der Inder〕(参阅「阎魔王」6340p3132

【夜摩天
  梵语夜摩,华言善时,亦名时分。谓其时时唱快乐故。以莲华开合,分其昼夜,此天依空而居
FROM:【三藏法数】


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
命终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
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
【学习解说】
有些在这个世间的人道众生,虽然生活上的一切时都能够处于静中,若是有夫妻淫欲的接触要来,就去暂时配合,也不会去违逆它。
若有修上品十善的业因,且又有修胜因者,那么,这类的众生在命终之后,就能生于天道,距夜摩天十六万由旬,在虚空密云之上,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名为兜率陀天。

兜率陀天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译为「兜率天」、「兜率哆天」,义译为「知足天」。

【兜率陀
 (界名)即兜率天。欲界诸天之一。其义为妙足。亦译知足。谓此天人。于五欲皆知足也。
FROM:【佛学大辞典】

兜率天
[佛光大辞典
    兜率,梵名 Tuita,巴利名 Tusita,藏名 Dga-ldan。又作都率天、兜术天、兜率陀天、兜率多天、兜师陀天、睹史多天、兜驶多天。意译知足天、妙足天、喜足天、喜乐天。与夜摩天合称为兜夜。乃欲界六天之第四天,位于夜摩天与乐变化天之间,距夜摩天十六万由旬,在虚空密云之上,纵广八万由旬。关于此天之名,立世阿毘昙论卷六谓,欢乐饱满,于其资具满足,于八圣道不生知足,故称为兜率陀天。佛地经论卷五则谓,后身菩萨于中教化,多修喜足,故称为喜足天。此天有内外两院,兜率内院乃即将成佛者(即补处菩萨)之居处,今则为弥勒菩萨之净土;弥勒现亦为补处菩萨,于此宣说佛法,若住此天满四千岁,即下生人间,成佛于龙华树下。又昔时释迦如来身为菩萨时,亦从此天下生人间而成佛。一般所传内院有四十九院,或即依据弥勒上生经之说而来,其经文谓(大一四‧四一九上):「此摩尼光回旋空中,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外院属欲界天,为天众之所居,享受欲乐。天人之寿命约四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于人间之四百年,换算之,约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但古之记数法为五十七亿六千万年。此外,此天众生,情欲动时,两相执手,即成阴阳,初生之儿如人间八岁小孩,七日成人,身长四由旬,衣长八由旬,宽四由旬,重一铢半。
又密教将此天子安在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西北方。其形像,身呈白肉色,右手屈臂,置于乳下,屈中间三指,伸小指,持未开之莲花。左手作拳印,叉腰。左右有侍女,身亦呈白肉色,右手皆持未开之莲花。种子为 仟(taṃ),三昧耶形为荷叶上之未开莲花。〔普曜经卷一、慧苑音义卷上〕p5538

【兜率陀天王
  梵语兜率陀,华言知足。以其于五欲尘境,能知足故也。谓难胜地菩萨,修行五地法门,集诸功德,多作兜率陀天王。能伏一切外道邪见,令诸众生,住实谛中,诸所作业,念佛法僧,统领天众,常令自他恒念知足,故云兜率陀天王。
FROM:【三藏法数】


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
命终之后,生越化地。
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
【学习解说】
有些在这个世间的人道众生,已经没有淫欲心了,即使夫妻的另一方有需要行淫时,这个众生也不会有愉悦或特别的觉受。
若有修上品十善的业因,且又有修修施、戒二种福业者,那么,这类的众生在命终之后,就能生于天道,生越化地,欲界六天的第五天,名为乐变化天。

【乐变化天
p1309
佛地经论五卷十八页云:乐变化天,自变化作诸乐具,以自娱乐。
FROM:【法相辞典】

【化乐天
  化乐天者,谓欲得五欲乐时,皆自变化,以相娱乐故也。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兜率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
FROM:【三藏法数】

【乐变化天
 (界名)梵名须涅蜜陀。旧译化自乐天,或化乐天。新译乐变化天,或妙变化天。欲界六天中第五重之天也。自以通力自在变作妙乐而娱乐,故名。智度论九曰:「化自乐者,自化五尘而自娱乐,故言化自乐。」佛地论五曰:「乐变化天,乐自变化,作诸乐具以自娱乐。」俱舍颂疏世品一曰:「乐变化天,于五欲境自变化故。」可洪音义一曰:「妙变化天,乐变化天王也。大智度论云:须涅蜜陀,秦言化乐天,唐言乐变化天。」然玄应师有别释。玄应音义二十三曰:「乐变化天,五孝切。但此天虽有宝女,于变化者心多爱着,于男亦尔,故以名焉。旧言化乐天,音洛,失之久矣。」即爱乐变化男女之意。
FROM:【佛学大辞典】


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
命终之后,遍能出超化无化境。
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学习解说】
有些在这个世间的人道众生,已经没有淫欲心,也没有世间凡夫心了,但生活行事上还是依照世间事,和一般凡夫众生没有什么差别,即使对方有需要行淫时,在内心上也能了然超越。
若有修上品十善的业因,且又有修胜因者,那么,这类的众生在命终之后,就能生于天道,遍能出超化无化境,欲界六天的第六天,名为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
[佛光大辞典
他化自在,梵名 Para-nirmita-vaśa-vartin,巴利名 Para-nimmita-vasa-vattin,音译作波罗尼蜜和耶越致、波罗尼蜜、波罗维摩婆奢、娑舍跋提。又译作他化乐天、他化自转天、化应声天。单称自在天、他化天、化他天,或第六天。即六欲天之第六天。此天假他所化之乐事以成己乐,故称他化自在天。大智度论卷九(大二五‧一二二上):「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即于他化之中得自在。
此天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酰首罗天,皆为娆害正法之魔王,乃四魔中之天魔,有「第六天魔王」之称。又据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载,第六天上别有纵广六千由旬之天魔宫殿。大智度论卷五(大二五‧九九中):「魔有四种(中略)。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此天位于欲界天之最高所,在距大海百二十八万由旬虚空密云之上,纵广八万由旬,与忉利天同。于此天界,有优鉢罗花等之水生花及解脱花等之陆生花。
此天有三事胜于阎浮提,即:长寿、端正、多乐。天众之寿量为一万六千岁,其一昼夜约为人间一千六百年,但亦有中夭者。其身长十六由旬或一拘卢舍半,衣长三十二由旬,广十六由旬,然重仅半铢。食自然之食。男女相视成婬,欲求子时,随念而忽化生于膝上。初生时,如人间十岁之孩童,色貌圆满,衣服自备。于诸经中,如大阿弥陀经卷上、海龙王经卷四法供养品、商主天子所问经、说无垢称经卷一序品等皆述及此天之各种庄严景象。又于大乘诸经中,华严经七处八会中之第六他化自在天宫会、般若经四处十六会中之第十会他化自在天宫说般若理趣分等,即是于此天之天宫中所宣说者。
于密教中,此天位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西北方。其形像,身呈肉色,右手直竖,手中执箭,左手屈三指,手中持弓。种子为: paj)。三昧耶形为荷叶上之弓箭。〔修行本起经卷下出家品、俱舍论卷八、卷十一、立世阿毘昙论卷六、法苑珠林卷二、卷三〕 p1540


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
自此已还,名为欲界。
【学习解说】
阿难! 以上所说的欲界六天,以行淫来说,虽然还是有两性在外表形体上的交合,同于世间人,但若以内心来说,有的却是没有交合的,
无论如何,这欲界六天,具有淫欲的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所以才名为欲界。

欲界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1.有淫欲和食欲的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天道的欲界诸天以下统称为欲界,欲天的最高天是他化自在天,以下包含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2.有淫欲和食欲的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天道的欲界诸天以下统称为欲界,欲天的最高天是魔天,以下包含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欲界
  欲有四种:一者情欲,二者色欲,三者食欲,四者婬欲。下极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梵语阿鼻,华言无间。第六他化天者,假他所化而自娱乐也。
FROM:【三藏法数】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www.ksetra.to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