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淨慧],学习《楞严经》卷第二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5 05:57
标题: 佛弟子[淨慧],学习《楞严经》卷第二的习经记录帖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金刚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楞严会上诸佛菩萨


弟子淨慧,发心学习《楞严经》
祈请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令弟子入清净光明心,看懂佛经深义及实修要点
认真写出正确的白话解说,早日增上智慧,自利利他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深深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5 06:01
~ 编辑尚未完成,此楼保留中,阿弥陀佛 ~

卷第二 内容大纲

2-1  ...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5 06:07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5 23:41 编辑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学习解说】
就在阿难和与会大众听闻世尊的开示教诲之后,个个身心从容安定,想到自己无始以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缘色声等之六尘)分别影事(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今日终于明白,就如同乳儿与慈母忽然久别重逢。

于是,个个恭敬合掌礼佛,愿继续听闻世尊开示大法,以显出身心,了知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这两种,来藉此渐渐开启众生的真如佛性。


缘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缘色声等之六尘也。楞严经二曰:「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长水之义疏曰:「悟知缘尘之心是影事。」

缘心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攀缘事物之心。圆觉经曰:「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楞严经二曰:「我悟佛现说法,现以缘心,允所瞻仰。」

【影事
 (术语)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故曰前尘影事
FROM:【佛学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5 23:46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5 23:48 编辑

(3楼 ~ 4  用时,1小时40分钟)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
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学习解说】
当时,波斯匿王起立对世尊说:「很惭愧的是,我之前未承蒙诸佛教诲,在这之前,遇到了迦旃延和毗罗胝子,他们都说这个肉身死后就断灭(指人死之后不复再生的邪见),这样就叫涅槃。
我虽有幸值遇佛出世,可是如今对此还是有些困惑的,那么,要如何才能发挥及证知此心的不生灭性呢? 」

在场的大众及诸有漏者,全都在恳切盼望听闻世尊的教导。

【断灭
 指人死之后不复再生的邪见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值佛
[佛光大辞典
()遇佛。遇值佛陀出世乃稀有而难得之事,故宗门有「值佛难」一语。(参阅「值佛难」4022
()日本曹洞宗之祖道元禅师承袭我国「默照禅」之传统,又进一步拈出「只管打坐」之说,强调坐禅时无须执着佛之形象,而直接念佛观想,放弃思量分别,只管坐禅,当下即可直证本来之自性,此亦为值佛之证验。〔正法眼藏光明章〕 p4022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
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学习解说】
世尊问大王(这边是指波斯匿王):「您目前这个肉身是如同金刚那样的常住不朽吗? 或是会逐渐变化毁坏呢?」

大王回答世尊:「我如今这个肉身,终究会渐渐产生变化及毁坏的。」

世尊问:「您现在还未曾完全有变灭,又怎么会知道有变灭呢?」

大王说:「虽然我这个无常变坏之身目前还没有完全变灭,然而,在我观察现前当下,每个念头每个念头都在不断地迁流变化,都不会有停留的时侯,就像火烧成灰烬,渐渐归于消亡,灭亡而不止息,因为这样,那必然知道这个肉身当然会跟着灭除殆尽。」

世尊说:「是的,大王! 您如今的年岁已快接近衰老,就颜容外貌而言,和您身为童子的时侯有何不同呢?」

大王说:「回想过去,记得我那时还是年幼孩子的时侯,皮肤光滑润泽,然后慢慢地长大,血气充满,可如今已到了衰老的年纪,愈来愈衰老,形色憔悴,精神昏昧,头发都白了,脸上也开始布满了皱纹,预知再不久的时间就会不在了,这怎么可以和过去年轻气盛、体力充沛的那个时侯相比拟呢?」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
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
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
沈思谛观,剎那剎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学习解说】
世尊说:「听您这么形容,应当是不会马上变化衰老的。」

大王对世尊说:「时间变化密移,我本来是不知不觉的,然而,随着寒暑迁流移动,渐渐来至于如今这个年纪,怎么说呢?
我年二十岁时,虽然那时号称年少,但其实容颜相貌已经老于原本十岁的时侯,而三十岁又比二十岁还衰老,直到了今年六十二岁,但想到五十岁那时的身体还是比较强壮的。
世尊! 我观察时间的迁流变化、流动变异,在时间上也并不只限于十年这样来观察,若是让我微细思惟,它的变动并不只一纪二纪,实在是一年一年的变化,其实也不只年变,还有一个月一个月的变化,其实也不是只有月化,还有一天一天的迁流变化....,
由此沈思,仔细地来观察检视,一念一念,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所以知道我这个肉身,终归会渐渐地变化及消灭的。」

谛观
[阿含辞典(庄春江)]
仔细地观察、检视,「谛」读作「地」,名词为「真理」,副词为「仔细地」。

剎那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华译一念,指极短的时间。经上说,一弹指之间,即已含有六十个剎那了。

颓龄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ㄊㄨㄟˊ ㄌㄧㄥˊ
衰老的年纪。晋.陶渊明〈九日闲居〉诗:「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南朝宋.谢灵运〈白石巖下径行田〉诗:「旧业横海外,芜秽积颓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6 10:18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7 01:01 编辑

(5  用时,50分钟)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
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大王:「您观察到这样的迁流及变化是没有停止的,也明白到您的肉身终究也会有灭尽的一天,您说的这些都是有生灭性的,那么,您可知您身中有不生不灭的本性吗?」

大王对世尊恭敬合掌回答:「这个我就真的不知了。」

世尊说:「如今我将指示并告知您所谓的不生不灭的本性是如何的,请问大王! 您是几岁的时侯见到恒河水呢?」

大王回答:「我记得是在我三岁的时侯,那时是母亲带我拜见耆婆天庙的路上,刚好经过此流,才知那是恒河水。」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
王言:不也,世尊。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
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大王:「如您刚才所说的,二十岁的时侯,衰老于十岁时,.....就这样年纪不断地增长,一次比一次还要衰老,如是乃至到了六十岁,不论是一天又一天的变化,一个月又一个月的变化,一年又一年的变化,也就是说,每个刹那都在不断地迁流及变化着,那么请问大王,您三岁时所见到的恒河水,后来到了十三岁又见到,其恒河水有什么不同吗?」

大王回答:「如同三岁时看到的那样,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甚至我到了如今的六十二岁,再怎么看,也是没有什么不相同的。」

世尊说:「再请问大王,您刚才还在感叹着头发白了皮肤皱了,其容貌必定皱于童年,那么,您现在观察此恒河,与您过去身为幼童之时所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吗?」

大王回答:「没有,世尊! 再怎么观察恒河水还是一样,没有什么改变。」

世尊告诉大王:「您的面容虽然皱了,但是这个见精,也就是本性未曾有皱。
会有皱的就代表是会有变化的,不会有皱的就代表不会有变化的,而有变化的自然就会有生灭,没有变化的就本来不会有生灭。
既然于中有变灭生死,那为何您刚才还引用外道末伽黎等人所说的此身死后全灭呢?」

大王听闻世尊的这番开示后,顿时解除了心中的困惑,开始信受身后舍身趣生,和当时的与会大众,个个都踊跃欢喜,是从未曾有过的。


耆婆天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天名)译曰命天。长命之天也。楞严经二曰:「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长水疏曰:「耆婆此云命,西国风俗,皆事长命天神。子生三岁,即谒彼庙,谢求得也。」此天为帝释天左右之侍卫。长阿含经曰:「释提桓因左右,常有十大天子,随从侍卫。何等为十?一名因陀罗,二名瞿夷,三名毘楼,四名毘楼婆提,五名陀罗,六名婆罗,七名耆婆,八名灵酰兔,九名物罗,十名难头。」

耆婆天
[佛光大辞典]
意为命天,即长命之天。此天为帝释天左右之侍卫。西域诸国风俗,皆事长命天神,子生三岁,即谒此天之庙,以求长命百岁。〔楞严经卷二〕 p4287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7 23:48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7 23:50 编辑

(6  用时,2小时)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学习解说】
阿难立即从座位中站起,恭敬礼佛合掌,长跪对世尊说:「世尊! 在亲自见到及听闻您的这番开示后,若如同您所说的必不生灭,既然本性不生不灭,那为何世尊在这之前却说我等辈遗失真心本性,颠倒行事呢? (相关经文可参阅卷第一,#28),我对此实在是不明白,恳请世尊慈悲洗涤我等尘劳垢染。」

见闻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目见佛,耳闻法也。法华经序品曰:「见闻若斯。」

见闻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ㄐㄧㄢˋ ㄨㄣˊ
眼睛所看见、耳朵所听到的事物。如:「游历旅行可以增广见闻。」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
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
【学习解说】
于是,世尊垂下金色的手臂,五轮指的手往下指,以此示现给阿难说:「您现在看到我母陀罗(印相、契印、密印)手,是正还是倒呢?」

阿难回答:「若以世间众生的认知而言,皆认为这是倒的,然而我却不知什么样才算是正的? 又什么样才是倒的?」

世尊告诉阿难:「若世间众生是以此为倒的,那世间人又是以什么为正的呢?」

阿难说:「世尊竖臂,兜罗绵手的手指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世尊即刻竖臂,告诉阿难:「如果以此颠倒,首尾相换来看,世间人以手臂上下的方向来判定正或倒,若是依这样来说的话,您们身与如来清净法身来相比,如来之身则称为正遍知,您们之身则称为性颠倒,
那么,依您所观察到的,您们身与佛身,称颠倒者,名字到底有哪个地方有颠倒呢?」

母陀罗
[佛光大辞典]
梵语 mudrā。又作目陀罗、母捺罗、莫捺罗。译为印相、契印、密印。略称印。即密教曼荼罗海会诸尊各标示其内证三昧之印。未成佛果之修行人与诸尊之本誓相同,皆为成就三密涉入之义,而于手上结密印,属于身口意三密中之身密。盖「印」者,即所谓标帜之义,以此方便表显诸尊内证之德。(参阅「手印」1412、「印相」2231) p2009

母陀罗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Mudra,又作母捺罗,目陀罗,慕捺罗。译曰印或封。契约之印也。以手表示之,曰结印,手印。楞严经二曰:「汝今见我母陀罗手。」梵语杂名曰:「母捺罗,封又印也。」

正遍知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amyak-sajbuddha,音译作三藐三佛陀。佛十号之一。又作三耶三佛檀、正遍智、正徧知、正遍觉、正真道、正等觉、正等正觉、正觉等、正等觉者。三藐,正之意;三,遍之意;佛陀,知、觉之意。正遍知,即真正遍知一切法。此外,梵语 samyaksajbodhi,音译作三藐三菩提,旧译作正遍知、正遍知道,新译为正等觉、正等正觉。「菩提」系就法而言,「佛陀」则就人而名;故三藐三菩提宜谓正遍知、正等觉,三藐三佛陀则应指正遍知者、正等觉者。(参阅「十号」480、「正觉」2005、「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p2001


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学习解说】
阿难和与会大众听闻世尊所说的之后,顿时愣住不知所云,目不转睛地望着世尊,个个都不知身心颠倒所在。

世尊慈悲,哀悯阿难及与会大众等,于是发出海潮音(指佛菩萨应时适机而说法的音声)普遍告知现场的与会大众:「诸位善男子! 我经常有说到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我们现在的这个色身及识心,皆是我们真如本性的一个暂时的因缘显现而已,是微妙的真心中所现的物,

为什么您们却遗失原本就有的真心,这个真心是圆满微妙光明,宝明妙性,而偏偏去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迷此想相为自身,迷此妄想为自心,

一旦迷了,那么就会决定迷惑在这个假的色身之内,见不到真实,不知色身乃至外在的山川河流虚空大地等,全都是妙明真心中之物。

就像明明有澄清数百数千那么多的大海却摒弃之,反而独独去认其中海上的一个小水泡,还以为这个小水泡就是所谓的大海了,就代表无穷无尽的大海了,如此的话,即是迷上加迷,就如同我垂手的那个譬喻,两者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如来说这样人为可怜愍者。」

海潮音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佛讲经说法或僧众诵经的声音,好像海潮之声,响亮无尽。

海潮音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佛菩萨应时适机而说法的音声︰海潮无念,不违其时。《大宝积经》卷四十〈菩萨藏会〉云(大正11‧231c)︰「如来语者易解了语,易明识语,不高大语,(中略)海潮音语,云雷音语,(中略)一切种妙成就语。」又,《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云(大正19‧110c)︰「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此乃将佛说法音声喻为海潮音者。《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大正9‧58a)︰「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为譬喻菩萨应化之音声。

【妙明
 (术语)真妙之明心,以名无漏之真智。楞严经一曰:「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FROM:【佛学大辞典】

【妙明
 妙明的真心,即无漏的真智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妙心
[佛光大辞典]
心体不可思议,故称妙心。依天台宗之判教,别教系以如来之真心为妙心,圆教则直以凡夫之妄心为妙心。〔圆觉经、天台四教仪、五灯会元卷一〕 p2843

晦昧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ㄏㄨㄟˋ ㄇㄟˋ, 1.天色阴沉、昏暗。南朝梁.吴均〈送柳吴兴竹亭集〉诗:「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2.隐晦不明、模糊不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四.滦阳续录六》:「庙祝棋道士病其晦昧,使画工以墨钩勒,遂似削圆方竹。」
3.愚昧无知。《北齐书.卷三.文襄帝纪》:「彼当嗤仆之过迷,此亦笑君之晦昧。」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8 23:47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9 00:12 编辑

(7  用时,1小时10分钟)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学习解说】
阿难承蒙世尊大悲救度及深深教诲,哭泣合掌,对世尊说:「我虽承蒙世尊如是法音,得知了微妙的光明心性,是本然就俱足一切圆满的,且常住不变的,而我现在明白到世尊所说的法音,不过,我现在还是会以攀缘心来听闻,所以不敢认为自己现在是用真如佛性的心地,因此,恳请世尊哀愍,宣示圆音(圆妙之声音,指佛语),拔除我的疑惑,以归向无上菩提。」


缘心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攀缘事物之心。圆觉经曰:「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楞严经二曰:「我悟佛现说法,现以缘心,允所瞻仰。」

圆音
[佛光大辞典]
圆妙之声音,指佛语。楞严经卷二(大一九‧一一一上):「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此外,据法华玄义释签与唯识论载,此土之众生耳根较利,释尊遂依音声,假立名、句、文等,而宣演大法,称为圆音一演;若于诸佛国土,则依光明妙香味等而为说法。〔大乘起信论、释摩诃衍论卷一〕 p5403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若您尚且还以攀缘心来听法,那么,这个法也就成了攀缘心,这样您就不能真正得到这个法。

就像有人要让您知道月亮在哪里,于是那个人就以手指头指向月亮照理说您应该看着他手指头指向的那个方向去找月亮才对,可是如果花很多时间及功夫在他的手指头上作探讨,还误认为手指头就是月亮这样一来,就表示实际上对月亮的相貌是不清楚的,甚至连手指头原本该有的相貌也都一并失去了,为什么呢? 因为以所标示的指头为月亮的缘故,并不仅仅只有失去了手指头,而且也代表不识光明与黑暗,这是为什么呢? 也就是说,即以指体为月亮的光明性,其实是对于光明黑暗二性无所了知的,而您就是如此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19 23:51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20 01:43 编辑

(8  用时,3.5小时)


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
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岂唯声分别心。
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
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
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学习解说】
如果您面对事物的态度是以分别心来分别自己喜好与否,如果喜欢的就认同及执取,如果不喜欢的就不认同及排斥,正因为如此,于是就开始向外攀缘,从外境中去抓取您所喜好的来执取,因此您就缘我说法的音声,缘这个声音来当作您的真实心性,就这样,您以为那就是您的心,倘若那真的是您的心(真心),那么,它应该是离开您所分别的音声而有自己独立的体性的,而这个独立的体性有自己的分别性,能够自行运作,而不是去抓取一个外来的东西才开始存在。

譬如有客人寄宿旅馆,只是暂时稍作停留,不会一直居住在旅馆,没多久就会离开了,然而,对于旅馆的主人来说,主人就是固定待在旅馆里,就没有所谓的来或去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所以说,若是您真实的心性,若那真的是您的心(真心),那就没有所要去的地方(从外境中去攀缘去抓取或依靠什么而形成)

也就是说,妄心若离开外尘是没有分别之性的,没有自己的体性可言;而真心就算离开外尘还是有自己独立的体性的,也能够有分别之性。

其实,并不仅仅是音声(声尘)而已,还有抓取色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所而引发的分别之性,也是如此的。

就像您当初发心跟随我出家是缘于如来三十二相,您说您是用眼睛看到的(眼根对色尘),可是万一要是有一天这个色相有所变化或不是您想象中(喜好)的那个样子,那又会如何?那您当初的那个心就不是真实的心性,是会随着外境变动而产生变化的。

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

像拘舍离外道等昧为冥谛,虽然前后知道凡万劫内的事情,但自八万劫外却是不能了知的,但他却将所见的视为万物的本源,然而,一旦离开了种种法尘就没有分别之性,也就是没有自己的体性,这样的心性,最终都是要有所归还的,那么,何来的真实的心性? 又何来的主人呢?」


分别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1.分析;辨别。
2.有(善恶等)分别的法,会导致善、恶业果报。也有解为善、恶夹杂的法。
3.分析;辨别。全句是说如果有任何的色是可恒常存在的,则修行人就不能证得智慧,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果单这么一点色也有常的、坚固的、常恒的、不变易法,这为了苦的完全灭尽之梵行生活,就不可能被了知」。

分别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法华经曰:「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发智论一曰:「法归分别,圣归涅槃。」成实论三曰:「法归分别,真人归灭。」唯识述记七末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俱舍光记二十曰:「毘婆闍(Vibhājya)名分别。」三界之心心所以虚妄之分别为自性,即妄于无我无法之上,而分别我法也,故称之为分别之惑,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慧。慈恩寺传七曰:「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能断金刚般若。」

分别
[佛光大辞典
()梵语 vikalpa。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俱舍论卷二举有三分别:()自性分别,以寻或伺之心所为体,直接认识对境之直觉作用。()计度分别,与意识相应,以慧心所为体之判断推理作用。()随念分别,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事之追想、记忆作用。六识之中,意识具足上述之三分别,故谓有分别(梵 savikalpa);前五识仅有自性分别,而无其他二分别,故谓无分别(梵 avikalpa)。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二认为三分别乃意识之作用,故谓自性分别属现在,随念分别属过去,计度分别则共通于过去与未来者。
但在大乘佛教,尤其是摄大乘论认为凡夫所起之分别,系由迷妄所产生,与真如之理并不契合,仅依分别,无法如实悟证真如之理,故凡夫之分别,乃为虚妄分别(简称妄分别)。若欲得真如,则须舍离凡夫之分别智,而依无分别智始可。亦即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超越能知与所知之对立,始可获得平等之无分别智。此无分别智分加行(准备阶段)、根本、后得三阶段,依次称为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成唯识论卷七、大毘婆沙论卷四十二、摄大乘论本卷中、显扬圣教论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
()梵语 vibhavga, vibhajya。区分、类别、分析之意。即欲分类、分析教法,而由种种立场来研究考察之意。 p1315

拘舍离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流派)Gosari,又作瞿舍梨,劬奢离。十外道之第三。译曰牛舍。饰宗记七末曰:「梵云劬奢离,或瞿舍梨,此云牛舍也,此是母名也。其母本生牛舍之中,因为名也,子名应云牛舍子也。」楞严经二曰:「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

冥谛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数论师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是为万物之本源,冥漠无谛,故曰冥谛,又云冥性。又为万物之本源,万差之诸法由此生出,故名自性,一名本性,亦云胜性。金七十论上曰:「自性者,或名胜因,或名为梵,或名众持。」百论疏上中曰:「所言冥谛者。旧云:外道修禅得五神通,前后知凡万劫内事,自八万劫外不能了知,故云冥。智度论云:觉谛者此是阴中识,外道思惟:此识为从因缘得,为不从因缘?若从因缘,因缘是何物耶?若不从者得此识,既思惟不能了知,便计此识从前冥漠处生,故称冥谛。亦名世性,一切世间以此冥谛为其本性。」楞严长水疏二上曰:「言冥谛者,或云冥性,或言自性。梵云僧伽奢萨呾罗,此云数论。立二十五谛,最初一谛名为冥谛,计以为常。第二十五名为神我,亦计为常。我思胜境,冥性却变二十三谛,为我受用。我既受用,为境缠缚,不得解脱。我若不思,冥谛不变。既无缠缚,我即解脱。名为涅槃。」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21 21:02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21 21:08 编辑

(9  用时,约6小时)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学习解说】
阿难恭敬向世尊问:「如果像我这样以攀缘的心性是需要归还的,那么,世尊之前所说的真如自性为什么就不用归还呢? 恳请世尊哀怜悲悯,为我等继续宣说。」

元心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绝待圆满之一心也。为森罗万象之元,故谓之元心。与起信论之一心同。楞严经三曰:「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徧圆,含裹十方。」

元心
[佛光大辞典]
本觉圆满之一心。此心为森罗万象之元,故称元心。即起信论所说之一心。 p1223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见我及见精明元,这两者是不同的,一个是所见之境,另一个是能见之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第二月(泛指似有非有之事物。犹如眼翳之人,望真月时,幻见二月,即以为天上有二个月),非是月影。
您应该好好的仔细聆听,如今我将要宣说真如自性是不用归还的。」

第二月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譬喻)翳眼之人见第二月,以譬物之似有非有。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麤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新译仁王经中曰:「不定相待,有无异一,如第二月。」楞严经二曰:「此见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第二月
[佛光大辞典]
泛指似有非有之事物。犹如眼翳之人,望真月时,幻见二月,即以为天上有二个月。与「空中花」等为同类用语。于佛教教理中,诸法皆无实体,而迷执之众生每每妄认地、水等四大为「自身相」,复以相续相、执取相等六粗之相为「自心相」,如是则犹如眼翳之人误认有空中花、第二月等。楞严经卷二(大一九‧一一一上):「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圆觉经、新译仁王经卷中〕 p4761


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
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
户牖之隙,则复见通。
墙宇之间,则复观壅。
分别之处,则复见缘。
顽虚之中,遍是空性。
郁孛之象,则纡昏尘。
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阿难!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大讲堂,洞开东方,早上太阳升起之际,就会见到光明照耀着;
中夜(晚间十时至午夜二时)是月亮出现的时间,有黑云及迷雾笼罩,整个呈现出光线昏暗的样子;
门窗因为有缝隙,所以才得以通达;
墙壁和屋舍之间,由于两者紧密相连,所以是堵住不通的;
分别所对之处则有所缘之相(也就是五尘之境 -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
没有形象的障碍则遍是虚空;
郁孛之象萦绕于昏尘;
雨后天晴,于空气之中更显得清新明净。」

中夜
[佛光阿含藏]
中夜(majjhima-yāma)(巴),即中夜分,又作半夜,指晚间十时至午夜二时

晦暝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ㄏㄨㄟˋ ㄇㄧㄥˊ
光线昏暗。《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上》:「震者雷也,晦暝,雷击其庙,明当绝去僭差之类也。」也作「晦蒙」、「晦冥」。

户牖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门窗

[国语辞典
堵住、阻塞不通。如:「壅塞」。
遮蔽、蒙蔽。

澄霁
[汉语网]
1.谓天色清朗。
2.指廓清。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
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
暗还黑月。
通还户牖。
壅还墙宇。
缘还分别,
顽虚还空。
郁孛还尘。
清明还霁。
【学习解说】
世尊说:「阿难! 您看这些种种的变化之相,我现在要将这些各各归还它原本来的地方,

什么是原本来之处呢? 阿难! 这些变化之相,比如说:

光明要归还给太阳,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太阳的话就不会有光明,而光明是属于太阳的,所以就要将光明归还给太阳(光明是所见之尘境,不是能见之性,因为尘境有生灭,见性本来就没有生灭,所以所见之光明是可归还的,但能见之性是不可归还的)

黑暗要归还于黑月,为什么呢? 因为黑暗是由于晚上月亮的出现,而黑暗是属于晚上月亮的,所以就要将黑暗归还给晚上月亮(黑暗是所见之尘境,不是能见之性,因为尘境有生灭,见性本来就没有生灭,所以所见之黑暗是可归还的,但能见之性是不可归还的)

通达要归还于门窗,为什么呢? 因为门窗有缝隙才会有通达,而通达是属于门窗的,所以就要将通达归还于门窗(所见之通达是可归还的,但能见之性是不可归还的)

壅塞要归还于墙宇(墙壁和屋舍之间紧密相连),为什么呢? 因为有墙宇才会有壅塞,而壅塞是属于墙宇的,所以就要将壅塞归还于墙宇(所见之壅塞是可归还的,但能见之性是不可归还的)

所缘之相要归还于分别,为什么呢? 因为有分别所对之处就有所缘之相(也就是五尘之境 -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而所缘之相是归属于分别所对之处的,所以就要将所缘之相归还于分别所对之处(所缘分别之相是可归还的,但能分别之性是不可归还的)

顽虚要归还于空,为什么呢? 因为顽虚是没有形象的障碍的,若无形象障碍则遍是虚空,而顽虚是归属于空的,所以就要将顽虚归还于空(所见之顽虚是可归还的,但能见之性是不可归还的)

(滞)(气盛貌)之象要归还于昏尘,为什么呢? 因为有尘象则见郁孛,而郁孛归属于的,所以就要将郁孛归还于昏(郁孛之象是可归还的,但能见之性是不可归还的)

清明要归还于澄霁,为什么呢? 因为有澄霁则见清净,而清明是归属于澄霁的,所以就要将清明归还于澄霁(清明之象是可归还的,但能见之性是不可归还的)。」

八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诸变化相,各还本所因处,有八种也。楞严经曰:「佛告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土*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苏轼次韵道潜留别诗曰:「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

八还辩见
[佛光大辞典]
又作八还辨见。还者,复之义。世间诸变化相,各还其本所因处,凡有八种,称为八还。辩,为分别之义;见,即能见之性。八还辩见,即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
据楞严经卷二载,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之理,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如来遂以「心」、「境」二法辨其真妄,若言「心」,则谓「今当示汝无所还地」;若言「境」,则谓「吾今各还本所因处」,用以显示「所见之境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之理,故以八种变化之相辩之。即:(一)明还日轮,以日出则明,无日则暗,是则明因于日,故复还于日。然明为所见之尘境,非能见之性。以尘境则有生灭,见性原无生灭,故所见之明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二)暗还黑月,以白月则明,黑月便暗,是则暗因黑月,故复还于黑月。故知所见之暗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若能见之性亦可还,则不暗时,无复见其明。(三)通还户牖,以有户牖,则见通,若无户牖,则不见通,是则通属户牖,故复还于户牖。故知所见之通则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若能见之性亦可还,则不通处,无复见其壅。(四)壅还墻宇,以有墻宇,则见壅,若无墻宇,则不见壅,是则壅属墻宇,故复还于墻宇。故知所见之壅则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若能见之性亦可还,则无壅处,不复见其通。(五)缘还分别,缘者,系之义。谓有分别所对之处,则有所缘之相,若无所对五尘之境,则无缘相而可分别,是则缘属分别,故复还于分别。故知所缘分别之相可还,而能分别之性不可还。若能分别之性亦可还,则不缘境时,无复知其无分别。(六)顽虚还空,顽者,无知之义。顽虚,谓无形相,顽然无有知觉。谓无形相之碍,则遍是虚空,若有形相,则不见其虚,是则顽虚即空,故复还于空。故知所见之虚则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若能见之性亦可还,则不虚时,无复见其形相。(七)郁[土*孛]还尘,郁者,滞之义。[土*孛]者,气盛貌。以有尘象,则见郁[土*孛],无尘则不见其昏滞,是则郁[土*孛]属于尘象,故复还于尘象。故知所见郁[土*孛]之象则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若能见之性亦可还,则无尘时,不复见其清明。(八)清明还霁,以澄霁则见清净,昏暗则不能见其明净,是则清明属霁,故复还于霁。故知所见清明之象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若能见之性亦可还,则不明时,无复见其昏暗。〔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法汇之一)、楞严大义今释(南怀瑾)〕 p313

【八还辩见
  ﹝出楞严经﹞
  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八还辩见者,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二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无所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所因处。此显所见之境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也。遂以八种变化之相以辩之。(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明还日轮〕,经云: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曜,而言还者,谓此讲堂,日出则明,无日则暗,是则明因于日,故复还于日也。然明是所见之尘境,非能见之性也。以尘境则有生灭,见性元无生灭。是故所见之明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明时无复见其暗矣。故曰明还日轮。
  〔二、暗还黑月〕,经云:中夜黑月,云雾晦冥,则复昏暗,而言还者,以由白月则明,黑月便暗;是则暗因黑月,故复还于黑月也。当知所见之暗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暗时无复见其明矣。故曰暗还黑月。
  〔三、通还户牖〕,经云:户牖之隙,则复见通,而言还者,以有户牖则见通,若无户牖则不见通。是则通属户牖,故复还于户牖也。当知所见之通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则不通处无复见其壅矣。故曰通还户牖。(隙者,户牖之空处也。)
  〔四、壅还墻宇〕,经云:墻宇之间,则复观壅。而言还者,以有墙宇则见壅,若无墻宇则不见壅,是则壅属墻宇,故复还于墻宇也。乃知所见之壅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无壅处不复见其通矣。故曰壅还墻宇。
  〔五、缘还分别〕,经云:分别之处则复见缘,而言还者,谓有分别所对之处,则有所缘之相,若无所对五尘之境,则无缘相而可分别。是则缘属分别,故复还于分别也。当知所缘分别之相可还,而能分别之性不可还也。若能分别之性亦可还者,则不缘境时,无复知其无分别矣。故曰缘还分别。(缘者,系也。谓心缘系色、声、香、味、触之五尘也。所对之处,即五尘之境也。)
  〔六、顽虚还空〕,顽者,无知也。顽虚者,谓无形相,顽然无有知觉也。经云:顽虚之中,遍是空性,而言还者,谓无形相之碍,则遍是虚空,若有形相则不见其虚矣。是则顽虚即空,故复还于空也。当知所见之虚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虚时无复见其形相矣。故曰顽虚还空。
  〔七、郁还尘〕,郁者,滞也。者,气盛貌。经云:郁之象则纡昏尘,而言还者,以有尘象则见郁,无尘则不见其昏滞。是则郁属于尘象,故复还于尘象也。当知所见郁之象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无尘时不复见其清明矣。故曰郁还尘。(纡者,萦也。)
  〔八、清明还霁〕,经云:澄霁歛氛,又观清净,而言还者,以澄霁则见清净,昏暗则不能见其明净矣。是则清明属霁,故复还于霁也。当知所见清明之象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明时无复见其昏暗矣。故曰清明还霁。
FROM:【三藏法数】


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
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
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
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学习解说】
世尊说:「以上是举例所见之境是可归还的,其实,世间一切所有,皆是出自于这样的道理的(意指都是要归还的)

如今您知道了这八种变化之相(所见之境)是要归还的,那么,至于见精明性(能见之性)有需要归还的吗? 又要怎么归还的呢? 又是为什么呢?

倘若见精明性需要归还,若归还于光明,那在没有光明的时侯,就不能够见到黑暗。

对所见之境来说,虽然有光明和黑暗之间对比的差别,可是对于能见之性来说,是没有差别的。

之所以要归还的,自然就不是属于自己的;若不用归还的,就表示是自己的,不然还会有谁呢?

所以说,众生都有清净光明的真心佛性,是本来就具有的,然而,却因为众生无明,一念的妄动向外攀缘,遗失了本心,就这样,于生死中不断地受苦流转,因此如来说这样的众生是令人怜悯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22 23:53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23 00:13 编辑

(10  用时,1.5小时)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学习解说】
阿难说:「听闻世尊所开示的,我虽然目前了解到能见之性是不用归还的,那么,我又要如何知道怎样才是我的能见之性呢?」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
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菴摩罗果。
诸菩萨等,见百千界,
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
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我现在问您,您目前虽然还没有证得无漏清净的果位,但是可以承藉如来的威神力而见于初禅的境界,因为这样而可以见到这样的境界而无障碍的。

对于号称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来说,他见到阎浮提就像观看手掌中的菴摩罗果那样的一目了然。

对于菩萨的境界来说,不同的菩萨阶位可以看到不同的百千世界。

对于十方如来来说,竭尽微尘那么多又数不清的清净国土,没有一个是不能够看的到的。

对于凡夫众生来说,只能透过眼根看到眼前的东西,如果距离太远或被东西阻隔,那就自然看不到了。」

阿那律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比丘名,以「天眼第一」闻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译为「阿那律陀」。

掌中菴摩罗果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譬喻)楞严经二曰:「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视掌中菴摩罗果。」以喻一目了然也。阿那律,为天眼第一。

阿那律天眼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故事)佛十大弟子中各有第一。此人为天眼第一。增一阿含经三曰:「天眼第一,见十方域,所谓阿那律比丘是。」天眼是六神通中之天眼通也。楞严经二曰:「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视掌中菴摩罗果。」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阿难说:「我和您共同来观看四天王所住的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然有种种昏暗不明的种种形像,但那些不过都是前尘分别所留下的障碍,然而,您应当要在这边要分别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他物,所以如今我将您处于见中,要开始把它厘清,什么是自己的东西,什么是外在的东西。

阿难! 您应当要好好仔细看清楚见到根源,从日月宫一个一个地看来,都是外在的东西,而不是您自己的东西,到了七金山(位于须弥山及铁围山间之七座山)周遭遍布并仔细观察,虽然有看到种种光明,但都是外在的物而不是您自己的东西,于是,再逐渐扩展开来观看,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比喻微小不足道的东西)人畜,全都是外在的物而不是您自己的东西。」

七金山
[佛光大辞典]
位于须弥山及铁围山间之七座山,其山悉由金宝所成,故有此称。七者即:(一)踰健达罗山(梵 Yugajdhara),绕须弥之山,高四万由旬。(二)伊沙驮罗山(梵 Īsādhara),绕踰健达罗,高二万由旬。(三)朅地洛迦山(梵 Khadiraka)。(四)苏达梨舍那山(梵 Sudarśana)。(五)頞湿缚羯拏山(梵 Aśvakarna)。(六)毘那怛迦山(梵 Vinataka)。(七)尼民达罗山(梵 Nimijdhara)。此七座金山,依序绕其前座,高度亦为前座之半。然长阿含经卷十八、起世经卷一等所载相异。〔瑜伽师地论卷二、大毘婆沙论卷一三三〕 p100

谛观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仔细观察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阿难说:「刚才所见的这些东西,不论距离远近都有其物性,虽然看起来是有差别及不同之处的,但同您见精清净所见的。尽管这些物类自己有其差别之处,不过若以见性来说的话,是没有差别的,此精明微妙光明的心性,就是您自己的见性。」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24 21:38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24 21:40 编辑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学习解说】
世尊说:「若见到某个物,则您也可以见到我所见到的;若是我和您同时见到某个物,就认为可以见到我所见到的,认为是一样的,名为见吾;那么,若我没有见到某物,为什么没有见到我不见之处呢? 若见不见,自然就不是您所说的不见之相;若不见我不见之地,自然不是外在的东西,又怎么不是您自己的东西呢?

再者,您如今见物之时,您既然见到物,物也见到您,体性纷杂,则您和我同时在这个世间是不成安立的。」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学习解说】
世尊说:「阿难! 若您见到的时侯,是您见到而不是我见到,而见性是周遍一切的,不是您见到又会是谁呢? 为何您要怀疑您自己原本就具有的真如自性,舍弃自己明明就有的真实自性而向外追寻呢?」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24 21:46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24 22:23 编辑

(11~12  用时,2小时)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祇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学习解说】
阿难对世尊说:「世尊! 若此见性必定是我本来具有的,那么,当我和世尊在观见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所见周遍圆满,也遍及一切娑婆国土,可是后来返还精舍后,我只有看到我们僧众所住的园庭,以及清心户堂,也看到了屋顶,我自己所能够看到的就没之前那么的广大无碍了,世尊! 我所看到是这样的,是见性本来就是如此的吗? 它的体性本来是周遍一界的,而如今在室中唯满一室,还是说此见性是缩大为小? 遇到墙壁阻隔时就会断绝看不到呢?,我现今实在不知它的义理为何,恳请世尊广大慈悲为我开敷演说。」

伽蓝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僧伽蓝摩Saghārāma之略,译曰众园。为僧众所住之园庭,寺院之通称也。见僧伽蓝摩条。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
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
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所有的事物的作用,是各属于前尘的,不应该说见性有舒张收缩。

譬如一个方形的器具,从中间可以见到方型的虚空,那么我问您,这个方型的器具中所见到的方形虚空,是固定的方型虚空吗? 还是不固定的方型虚空呢? 倘若是固定的方型虚空,那突然拿一个圆型的器具放在里面,那方形虚空就是方形虚空,形状不会因此而改变,所以虚空也不会变成圆形的。 倘若是不固定的方形虚空,既然不固定,那么在方形的器具中,应该没有方形的虚空才对。

您刚才在问不知见性的义理为何,其实它的义理就是这样的,又怎么还会存在呢?」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
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是义不然。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学习解说】
世尊又继续说:「阿难! 若您想要有一个没有方型及圆型的虚空,那就是把方型和圆型的器具拿掉就是了,虚空的体性本来就不是方型的,而不是去说把虚空那个方型的外相给去除了。

若如同您刚才所问的,您返还精舍后所见的范围格局都变窄,抬头观日之时,您岂能令见到齐于日面,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 并不是这样的。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迷己为物,因为一念心的迷惑,把自己当作六尘的缘影,而把自己给物化了,失掉了我们原本清净光明的自性,反而被物所转,失去了佛性本有的功德妙用,所以在中观大观小,若能够转掉这些外在物质的东西,则等同于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ㄉㄡˋ, [名]
1.孔穴、缝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君口中何为开狗窦?」
2.人体内某些器官或组织内部的凹陷处。如:「鼻窦」。
3.姓。如汉代有窦婴、窦宪。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25 23:43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25 23:45 编辑

(13  用时,1小时40分钟)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
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辨我身。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惟垂大慈,开发未悟。
【学习解说】
阿难对世尊说:「世尊! 若此见精必定是我微妙真实的心性,如今此微妙清净光明的本性就在我面前,此见性必定是我真实的心性,那么,我现在的这个身心又是何物呢?

而如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性无别分辨我身,若实在是我的真心令我如今得见,见性是真实的我,而身却不是我,若真的是这样,那为什么世尊之前会说物能见我呢? 恳请世尊大慈开示我所不明了之处。」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
且今与汝坐祇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着。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
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
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
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如今您所说的,见性在您面前,对您来说只是义理而不是真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

而且如今和您一起坐在精舍里的祗陀林,一同观看林园、水渠及与殿堂,上看日月星辰,前方面对着恒河,而您现在就在我师子座前,举手指明叙述这些种种物体外相,阴暗的是园林,光明的是太阳,有障碍的是墙壁,可以通达的是虚空,如是乃至微不足道的小草树木及非常微细的东西,大小虽然不一样,但这些物体都有自己的形状,没有一样不是如此的。若物体必然就是见性的话,那您现在就用您的手指来明确指出哪一个是见性?

阿难您应当要明白,若虚空是见性,既然已经成见性,那何者才是虚空呢?

若物是见性,既然已知道是见性,那何者才是物呢?

您可以微细披剥万象,分析出精明(指自性清净心中本具之绝妙明澄),清净微妙的见性,具体将这些物体指出来告诉我是如何的,让您对此能够分明而了无疑惑。」

指陈
[国语辞典(教育部)
ˇ ㄔㄣˊ
指明和叙述。如:「他在会议上指陈这次活动的得失,以便检讨改进。」《后汉书.卷六○下.蔡邕列传》:「宜披露失得,指陈政要。」

纤毫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ㄒㄧㄢ ㄏㄠˊ
比喻非常微细的事物。唐.杜甫〈夏夜叹〉诗:「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初刻拍案惊奇.卷七》:「那月色一发光明如昼,照得潞州城中,纤毫皆见。」

精明
[佛光大辞典
精,精妙;明,明白。精明,指自性清净心中本具之绝妙明澄。〔无量寿经卷下、首楞严经卷六〕 p5882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佛言:如是如是。
【学习解说】
阿难回答世尊:「我现在身处在这个大重阁讲堂之中,远远望着恒河,若往上面观看可以看到日月星辰,凡是我自己可以用手指头所指出的、凡是眼睛可以看的到的、所指向的全都是物,并没有一个叫见性的东西。
世尊! 如同世尊您所说的,何况我自己目前是有漏初学声闻,就算到了菩萨的阶位,也不能于万物象前剖析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世尊说:「是的,没错。」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26 21:25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26 21:27 编辑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学习解说】
世尊接着对阿难说:「如您所说的,没有见精是离一切物而别有自性的,更何况您所指的物之中,又有哪个不是见性呢? 如今再次告诉您,您和我同坐在祗陀林里,观望林园树木,乃至往上观看日月星辰,种种物象都是不同的,您所指出来的没有一个是称之为见性的,然而,在这些物象之中,又有哪一个不是见性所显现的呢?」


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何以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
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
佛言:如是如是。
【学习解说】
阿难说:「然而,我实际上有遍及一切来观看此祗陀林,不知在其中何者不是见性,为什么呢? 若树不是见性,又怎么可以看到树呢? 若树是见性,又怎么可以称之为树呢?
如是乃至若虚空不是见性,又怎么可以见到虚空呢? 若虚空是见性,又怎么可以称之为虚空呢? 对此,我又再继续深入思维,在这些物体万象之中,微细观察,又有哪一个不是见性呢?」

世尊说:「没错。」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
如来知其魂虑变慴。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黎,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学习解说】
于是现场的与会大众,也就是对于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的有学,听闻到世尊这么开示,突然感到茫然困惑不知其义终始,一时惊慌恐惧,失其所守。

世尊知道他们内心如此的疑惑不安,于是心生怜悯,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 如来无上法王所说的都是真实语(谓所说语、不虚妄,不变异),就如同所说的一样,不欺诳不虚妄,并非像外道末伽黎所说的四种不死矫乱论议(可参阅本经卷第十,行阴十魔第五外道),您们应当对此要好好的审谛思维,不要再如此的哀伤思慕下去了。」

无学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śaiksa。为「有学」之对称。虽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断迷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相对于此,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俱舍论卷二十四、法华玄赞卷一〕(参阅「九无学」147、「有学」2458) p5138

惶悚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ㄏㄨㄤˊ ㄙㄨㄥˇ
既惊慌又恐惧。《红楼梦.第三三回》:「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着。贾政见他惶悚,应对不似往日,原本无气的,这一来倒生了三分气。」

真语
[佛光大辞典]
真实语之义。与「真言」同。又如来随自意说,毫不妄曲,真如一实,故称真语。〔大集经卷十、大日经疏卷一〕 p4226

真语
[法相辞典(朱芾煌)]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真语者:谓所说语、不虚妄,不变异。是名真语。

实语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atya-vāda,巴利语 sacca-vāda。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指佛或修行者所说之话语。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五○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在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中,论及口之四善行时,将实语(巴 musā-vādī-veramānī,离妄语)与软语、不绮语、不两舌三者共举;同经卷十二清净经中,将实语(巴 bhūta-vādī) 与应时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等五者并举;卷十四梵动经中,则将实语与知时之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等五者共举。

末伽梨拘舍梨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人名。古代印度之「六师外道」之一。又作末伽梨憍舍利、末伽黎拘舍罗、末伽利拘赊梨子、末伽梨瞿舍梨子、末塞羯利瞿赊利子、俱舍摩劫梨子。末伽梨为姓,意译为「常行」或「普行」。拘舍梨为其母之名,意译为「牛舍」或「牛[HK894-10]」。此人初与耆那教教祖尼干陀若提子同修苦行。六年后,二人因生歧见而分离。师自行苦修而成为胜者(jina),并教化徒众。后殁于舍卫城。年寿不详。
末伽梨拘舍梨为无因论者、自然论者,主张一切苦乐善恶自然决定,悉无因缘。依《沙门果经》所载,其人之主张为︰
「无施无与,无祭祀法,亦无善恶,无善恶报,无有今世,亦无后世,无父无母,无天无化无众生,世无沙门、婆罗门、平等行者,亦无今世后世自身作证布现他人。诸言有者皆是虚妄。」
《大般涅槃经》卷十九亦云(大正12‧474c)︰
「今有大师名末伽黎拘舍离子。(中略)如是大师常为弟子说如是法,一切众生身有七分,何等为七﹖地、水、火、风、苦、乐、寿命。如是七法非化非作,不可毁害如伊师迦草,安住不动如须弥山,不舍不作犹如奶酪,各不诤讼。若苦、若乐、若善不善投之利刀,无所伤害,何以故﹖七分空中无妨碍故;命亦无害,何以故﹖无有害者及死者故。无作无受,无说无听,无有念者及以教者。常说是法,能令众生灭除一切无量重罪。」
此人之思想在孔雀王朝时代颇为盛行,后为耆那教所吸收。

不死矫乱论
[佛光大辞典]
为印度古代外道所执六十二见之一;属于计执过去而起之分别见解。即针对不死(一说为所事之天)之问题,自己并非如实了知却矫乱回答他人者。此类外道共有四种,故又称四种不死矫乱论、四不死矫乱论。即:(一)就善恶业报之问题,随一己所理解者而答覆他人。(二)就他世有无之问题,随问者之所见而答以如是如是。(三)就善不善法之问题,答以非善非恶。(四)取他人之见解而作为问题之答案。此类主张相当于外道十六宗中之「不死矫乱宗」。〔长阿含卷十四梵动经、大毘婆沙论卷一九九、大乘义章卷六〕(参阅「六十二见」1241) p969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26 22:58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26 23:00 编辑

(14~15  用时,2小时10分钟)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
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鲜。惟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学习解说】
就在这个时侯,文殊师利法王子怜悯在场的四众(指有学,小乘四果中的前三果),于是就在大众中,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合掌恭敬对世尊说:「世尊! 这些大众不明了世尊所说的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
世尊! 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性,应有所指,若不是见性的话,应无所见,如今不知正确的义理到底为何,所以他们才会因此惊慌畏怖,并不是他们过去善根不足的缘故,在此,恳请世尊大慈宣讲演说,这种种外在的物象,和清净的本性,究竟是怎么样的,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畴昔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ㄔㄡˊ ㄒㄧˊ
昔日、从前。《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一》:「虽非甲冑士,畴昔览穰苴。」宋.王迈〈简同年刁时中俊卿〉诗:「愿君在莒心,端不渝畴昔。」也作「畴日」。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文殊菩萨及与会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能缘境的见照作用,自缘其所变的相分)见缘(相分,由识所变现的外境),并所想相,如同虚空华一样本来就是没有的,此见及缘,本然就是菩提妙净明体,怎么会于中有是非是呢? 文殊菩萨! 我如今问您,就如您文殊,还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呢?」

见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见分之缘影,即相分也。楞严经二曰:「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见四分条。

虚空华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譬喻)如病眼之人,见空中如花者浮动,是名虚空华,譬事物之无实体也。楞伽经一曰:「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楞严经二曰:「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同于空华。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学习解说】
文殊师利回答世尊:「是的,世尊! 我是真文殊,没有是文殊,为什么呢? 若有是不是者,那就会有二文殊,然而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在是没有是非二相。」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学习解说】
世尊说:「此见性微妙光明,与诸空尘,也是如此的,本来都是微妙光明无上菩提清净圆满的真心,然而,众生的一念妄动,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就如同捏目所看到的第二个月亮一样,谁是真月? 谁又不是真月? 文殊菩萨! 但只有一个月亮是真实的,中间自然没有所谓的月亮非月亮,因此,是以众您如今所观见与尘,种种所想的,全皆为妄想浮尘,不能于中出是非是,这都是由于真精妙觉明性,所以能够令众生出指非指两种对立性。」

空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外道观空,则必存空相,而堕于空见,此空见尘,属于六尘中之法尘,故曰空尘。即示外道之空观为法尘而非正观也。止观五下曰:「观心推画,发一分细定,生一分空解。此是空见法尘,与心相应,何关无生?」次文曰:「即是向者,所发空尘,谓为涅槃。」

空尘
[佛光大辞典]
外道观空,必存空相而堕于空见,否定一切善恶因果,或以为诸法皆空;此空见如一切世间之事法能染污真性,故谓之尘,属于色、声等六尘中之法尘,故称空尘。亦即外道之空观为法尘而非正观。摩诃止观卷五下(大四六‧六五中):「观心推画,发一分细定,生一分空解,此是空见法尘,与心相应,何关无生。」 p3483

第二月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譬喻)翳眼之人见第二月,以譬物之似有非有。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麤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新译仁王经中曰:「不定相待,有无异一,如第二月。」楞严经二曰:「此见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第二月
[佛光大辞典]
泛指似有非有之事物。犹如眼翳之人,望真月时,幻见二月,即以为天上有二个月。与「空中花」等为同类用语。于佛教教理中,诸法皆无实体,而迷执之众生每每妄认地、水等四大为「自身相」,复以相续相、执取相等六粗之相为「自心相」,如是则犹如眼翳之人误认有空中花、第二月等。楞严经卷二(大一九‧一一一上):「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圆觉经、新译仁王经卷中〕 p4761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27 22:39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27 22:47 编辑

﹝四分﹞的相关名相解释:


【四分
 唯识宗对于心境的关系,认为由主观的识,用以了别客观的现象,可以分作四分来解释,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相分就是由识所变现的外境见分就是能缘境的见照作用,自缘其所变的相分;自证分就是证知见分者;证自证分就是自证分的内向作用,由返照的结果,证知其自证分者。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四分──赖耶四分 】
  ﹝出翻译名义﹞
  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谓第八识,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而有此四分之义焉。
  〔一、相分〕,相即形相。有三种:一、境相名相,谓此识能与根心而为境界故。二、相状名相,谓世间有为之法,皆有相状,惟是此识之所变现故。三、义相名相,即能诠教下所诠义理之相,亦是此识之所变现。故此之三相,通名相分。(根心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二、见分〕,见即照了之义。有五种:一、证见名见,即根本智见分是也。二、照烛名见,此通根心俱有照烛义故。三、能缘名见,即通内三分俱能缘故。四、念解名见,以念解所诠义理故。五、推度名见,即比量心推度一切境故。此五种见,通名见分。(根本智者,即第八识也。内三分者,即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也。)
  〔三、自证分〕,自证者,自证所具之法也。谓此识能持见分相分。以能亲证自见分,故缘于相分不谬,是名自证分。
  〔四、证自证分〕,证即能证之体,自证即所具之法。谓能持前自证分、见分、相分,即是此识之本体,以能亲证自证分,故缘见分不谬,是名证自证分。
FROM:【三藏法数】

四分
[佛光大辞典]
(一)为法相宗之教义。法相宗认为构成吾人认识作用之心识有四个分位,亦即心、心所法之认识作用共有四种分类。即:(一)相分,又作所取分。相,即相状;所缘之义。为认识之对象(客体);亦即被主体之心所认识之客体形相。可分为影像相分、本质相分二种。(二)见分,又作能取分。见,即见照;能缘之义。为认识之主体(诸识之能缘作用);亦即认识、照知相分之主体作用。(三)自证分,又作自体分。自,自体之义;证,证知之义。即自体上证知见分之作用;亦即自体能证知自己之认识活动(见分缘相分之作用)。(四)证自证分,即证知自证分之认识作用;亦即自证分之再证知。于八识中皆各具有此四分,为人类行认识作用时所必备者,例如度量一事物,应有「能量」(见分)作为尺度,亦应有「所量」(相分)作为对象,更应该有「量果」(自证分)以得知大小、长短等,而将自证分之「量果」再加以证知,则为证自证分。
上述四分说为护法所提倡,称为四分家,被视为法相宗之正义。此外,印度尚有安慧之一分说(仅立自证分),称为一分家;难陀之二分说(立见、相二分),称为二分家;陈那之三分说(立见、相、自证三分),称为三分家,合以上四说,即所谓「安难陈护一二三四」。
另就四分薰习种子而论,七转识于薰习第八识之种子时,见分薰能缘种子,称为见分薰;相分薰所缘种子,称为相分薰,二者总称用能薰。自体分薰其种子,称为自体薰、体能薰;证自证分则无能薰之势用。
此外,见、相二分称为外二分,自证、证自证二分则称为内二分;实则内二分系根据外二分之推论,外二分系为四分说之基础,其目的在证成「唯识无境」。〔成唯识论卷二、卷八、卷九、佛地经论卷三、摄大乘论释卷六、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观心觉梦钞卷上、大乘法相宗名目卷四下〕(参阅「赖耶四分」6314)
(二) 为印度古代数论学派所用以作为惑、智之分类。据金七十论卷中载,即:(一) 疑倒,又细别为五分。(二)无能,又细别为二十八分。(三)欢喜,又细别为九分。(四)成就,又细别为八分。四者合之,则共有五十分。其中,第四分之成就属于「智」相,疑倒、无能、欢喜等三分属于「惑」相,此三分又可分别配以萨埵、刺闍、答摩等三德,或喜、忧、闇等三德。又此三分与「自性谛」(第一谛)之三德相和合,由之而生出二十三之诸谛,「神我」(第二十五谛)复缘之运行,乃有三世界之轮转,此即数论学派二十五谛之要旨。数论家并据此而谓,神我若远离诸谛,即远离上记四分中之前三分,而获得第四分,则可获得解脱。 p1663

四分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唯识学用语。四分是唯识家为阐明诸识作用的各方面,根据唯识义理来区分的。四分是︰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唯识家说一切有为无为法(即宇宙万有)皆非离识别有自性。识的意义是了别,就是分别了达(也就是认识),所了别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叫作境(或事物);能了别山河大地等境的作用,叫作识或者心。能了别和所了别皆不离识,所以说是唯识。
诸识的心王心所起了别对境的作用时,其自体必定起四种差别,叫它作四分。分是分限区域的意思,即心心所发的自体生起时,皆变现似所缘和似能缘二相,所变现的似所缘相,叫它作相分(就是对境);所变现的似能缘相,叫它作见分(就是认识作用);相见二分所依的自体有证知见分的功能,叫它作自证分;证自证分有证知自证分的功能,叫它作证自证分。四分说是唯识一家独特的主张,也是唯识家精密的学说之一。
(1)相分︰「相」的意义是相状,就是境界的相状(也就是外界的事物映现在认识主观之前的相状),例如眼识缘取色境有显色、形色等相状,耳识缘取声境有合意、不合意等相状,鼻识缘取香境有香、臭等相状,舌识缘取味境有甘、辛等相状,身识缘取触境有坚、湿等相状,第六识缘取法境从而有色、心等相状,第七识缘取第八见分带我、法的相状,第八识缘取种子、五根、器界也各带其相状。
(2)见分︰「见」是照知,是说对于境相识知分别的功能,例如眼识别色、耳识别声、鼻识别香,八识见分各识对所缘境,能够各别照事明白,所以把它叫作见。
(3)自证分︰「证」是证知,所谓「自」,指前见分,见分是第三分缘外之用,体即第三分,非他物,所以叫作自;此第三分,更证知前见分的作用,所以叫作自证分。例如自知见色闻声等,即证知见分所已经分别者的作用。
(4)证自证分︰「自证」指前自证分,更确证前自证分的作用叫作证自证分,即是从自证分更起能缘的作用返照前自证分。但证知这个证自证分的作用,仍是自证分,所以第三第四两分,互为能缘所缘。
四分虽然都是识自体的作用,然而其中第三自证分是诸识的自体,相见二分所依,所以它对其余的三分,又叫作自体分。
唯识家又把心识的能缘所缘作用分作能量、所量、量果三量,量是量度,把心识正量度境相的作用,叫作能量;把被心识所量度的境相叫作所量,而量果是量度成满即量度已办的作用。把这个三量配合四分,就有四重意义︰
(1)见分缘取相分时,以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自证分为量果。
(2)自证分缘取见分时,以见分为所量,自证分为能量,证自证分为量果。
(3)证自证分缘取自证分时,以自证分为所量,证自证分为能量,还以所量自证分为量果。
(4)自证分缘取证自证分时,以证自证分为所量,自证分为能量,还以所量证自证分为量果。
由这个四重的分别看,就相分只是所量,见分通能量所量,后二分通能量所量及量果。
以上所述的四分说,是护法一派所论定。护法以前的唯识论师中,对于四分互有废立。就中安慧立自证一分说,以为依他起的诸识,只有自证分就是自体分一种,见相二分本来无体。由无始以来的虚妄熏习,在依他的自体分上,变似所缘的境相而现,叫它作相分;又变似能缘的作用而现,叫它作见分。概括说,即见相二分都是由遍计所执从自体所现的无体法,只自体分一种是依他的有体法。
其次,难陀一派,立相见二分说,就粗相说,只是见分和相分相对,认识就成立,另外不用假定自体分等作用,所以难陀等据世亲、无性两《摄论释》之说,「但立见相以为依他」,不在此二分以外更说三分四分。难陀等在见相二分之中,以见分为能变的识体,由这个识体转似外境相现,叫它作相分,所以「此相分体实在于内,不离于识」。
其次,陈那一派,折衷安慧派和难陀派,立自证、见、相三分说,以为相见二分必有所依自体,假如没有自证分,相见二分应相离而有,即成别体心外有境。所以立自证分为第三分,而以相见二分为依这个自体分而起的作用,如《成唯识论述记》说︰「护法等(等取陈那一派)云︰谓诸识体即自证分转似相见二分而生,如一蜗牛变生二角,此说识体是依他性,转似相见二分非无,亦依他起。」又说︰「若无自证,二定不生;如无头时角定非有,及无镜时面影不起。」简单说︰就是这三分都是依他的有体法,离开自证一分,相见二分不存在。
但心心所识别对境的作用,假如仔细分别,又应当有四分,所以到护法一派,更在陈那的三分说上,加第四证自证分为证知自证分的作用,所有能量必有量果,就是证知能量的作用。见分为所量,自证分为能量,假如没有证自证分,就自证分没有量果,所以应当别立证知自证分的证自证分。慈恩宗以此四分说为一宗的正义。在这里举一个譬喻,即相分如绢布等,见分如尺度等,自证分如数知其所量数的尺寸,证自证分如证明其结果的正确。然而也有就护法四分说加以非难的,说假如对于自证分立第四证自证分时,对于证自证分就也应当推定有证知它的作用而立为第五分,如此,将更立第六分第七分,循环无穷。但依护法的义旨,自证分和证自证分,是互相返照的相证作用︰自证分缘取证自证分时,即以所缘的证自证分为量果;证自证分缘取自证分时,亦即以所缘的自证分为量果。确证证自证分的即自证分。如以尺量绢布的是自证分,确证所量的结果正确的是证自证分,而证明确证不误的又是以尺量绢布,所以不须更立证明证自证分的第五分。
四分说的典据,是《佛地经论》卷三(《成唯识论》卷二所说乃引用经论),如《佛地经论》说(大正26‧303b)︰「集量论中辩心心法皆有三分︰(一)所取分,(二)能取分,(三)自证分。如是三分不一不异,第一所量,第二能量,第三量果。若细分别,要有四分其义方成,三分如前,更有第四证自证分。」又说(大正26‧303c)︰「定有见分照所照镜,有自证分通照见分、证自证分,证自证分照自证分故亦定有。」并举《密严经》「众生心二性,内外一切分,所取能取缠,见种种差别」颂(唐‧地婆诃罗、不空两译略异)为据,说四分中︰初相、见二分是外(相分似外,见分缘外,所以说是外,并非说其体是外),后自证、证自证二分是内(后二分都缘内,所以说是内),从此内外两缘各分能所,即相是所缘,见是能缘,自证是所缘,证自证是能缘,合成四分。(黄忏华)
〔参考资料〕 《成唯识论》卷二、卷八、卷九;《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卷八(本);《成唯识论枢要》卷上;《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三、卷五;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释》。

【四分
 (术语)华严大判一经为四分:一信分,二解分,三行分,四证分。见三藏法数十四。【又】法相宗立八识,八识之心王,心所,体虽各一,而分别所起之用,则有四分:一相分。是为心内所现之境,心者虑知之法,虑知之法,必有所知之法,故心生时,心之自体自转变,而现所虑所托之境,此名所虑所托之境分。相者相状,心起时,浮于心前之相貌也。二见分,见者见照。能缘为义,缘其所变相分之见照作用也,识之自体变相分,共起能缘之用,此名见分。三自证分,见分虽知相分,而见分不能自知见分,如刀不能自斩刀也,故别有知见分之用,此名自证分。是为识之自体分,彼见分非他物,即此自体缘外(相分)之用也,今自体自证知此自用之见分,故名自证分。四证自证分。自证分自证之用谁证知之,于是从自证分更起能缘之用,使证知自证,此名证自证分。而知此证自证分者为谁,知之者,即前之自证分也。自证分为证之自体,则缘外之见分与缘内之证自证分,皆得知之。以见分与证自证分,是自证分缘内外之二用,体必能知用也,兼缘二分,故不要第五分。譬之店中之货物如相分,掌柜如见分,主人如自证分,证自证分如其妇。见分缘相分而不可缘自证分,犹如掌柜能差排货物,而不能关知主人之事,自证分得缘外之见分与内之证自证分,如主人得管理掌柜与其妇,证自证分之缘自证分,如妇知夫之事。此四分古师多立三分。证自证分合于自证分,护法菩萨之正义,乃立四分。起信论所说,业转现之三识,如其次第,恰当于自证分,见分,相分之三分。然而一切诸法无一不影现于相分中,但诸识之相分,影现之相不同耳,开示之则如图。
FROM:【佛学大辞典】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3-9-28 23:41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28 23:45 编辑

(17  用时,40分钟)


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与先梵志娑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
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等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与彼自然。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学习解说】
阿难对世尊说:「世尊! 诚如法王(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之)之前所说的,我们这一念觉悟且真实的心性遍满十方法界,清净光明常住不变,体性并无生灭性,既然如此,那与过去外道出家人娑毗迦罗所说的冥谛(数论师立二十五谛,第一名冥谛,以冥谛为诸法之元初)(识阴十魔的第一个,可参阅本经卷第十),以及投灰等诸外道种姓所说的真我遍满十方,这两个之间,又有什么差别呢?

记得世尊您曾经在楞伽山为大慧(于楞伽经会上,为一会之上首)菩萨等众敷演法义,说那些外道常说的自然无因论,和您所说因缘并不是那样的境界的。如今我观照这个一念觉悟的心性,自然不是生也不是灭的,也应该是远离一切虚妄颠倒的,是有一点点类似,但事实上并不是那种的因缘与他们所说的自然的,其实我对此还是有那么一些疑惑的,恳请世尊在这方面为我们开示解说,避免我们误入错误的知见,而让我们真正能够获得真实的、微妙觉悟光明的心性。」


法王
[佛光大辞典]
梵语 dharma-rāja。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又释迦方志卷上(大五一‧九五○上):「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长阿含卷三游行经、维摩经卷上佛国品、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

湛然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清明莹澈的样子

梵志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3.指一切外道出家人。

【娑毗迦罗
  亦云劫毗罗。此云金头或云黄发,食米脐外道。应法师云:旧言食米屑也。外道修苦行,合手大指,及第三指,以物缚之。往至人家舂谷簸(补过切)米处,以彼缚指,拾取米屑。聚至掌中,随得多少,去以为食。若全粒者,即不取之。亦名(音浮)鸠行,外道拾米,如鸠行也。
FROM:【翻译名义集】

劫毗罗
[佛光阿含藏]
劫毗罗(Kapila)(巴),又作迦比罗,译为黄头、金头

冥初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数论师立二十五谛,第一名冥谛,以冥谛为诸法之元初,故谓之冥初

冥谛
[佛光大辞典]
为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中之数论哲学派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谛。又作冥性、冥初。通常多称自性谛、自性。数论学派将宇宙万有区别为二十五种谛理,而以冥谛为第一谛,为万物之本源、诸法之始,故亦称冥初。又为诸法生灭变异之根本原因,即为诸法之实性,故又称冥性、自性。〔金七十论卷上、百论疏卷上、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参阅「二十五谛」177) p4056

真我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对外道凡夫之妄我,谓涅槃之我德云真我。以涅槃所具之八自在,是真实之我故也。大藏法数十二曰:「我者自在无碍之谓也。然有妄我真我,若外道凡夫,于五蕴身强立主宰执之为我,乃是妄我。若佛所具八自在称为我者,即是真我,故名我德。」
又对佛教之俗我(即假我),谓外道凡夫所执之实我云真我。俱舍论三十曰:「故佛说正法,如牝虎衔子。执真我为有,则为见牙伤。拨俗我为无,便坏善业子。」

真我
[佛光大辞典]
意指真实之我。对外道、凡夫之妄我,而谓涅槃之我德为真我。以涅槃所具之八自在乃真实之我故。此外,法藏将「我」分为执我、慢我、习气我、随世流布我、自在我、真我等六种,而谓真我具有真如「常乐我净」之我德。〔大藏法数卷十二、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 p4201

真我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真正的我。凡夫执着五蕴假合之身为我,其实那是妄我,要像佛那样具有八大自在之我,才是真我。

大慧
[佛光大辞典]
(一)谓佛陀之大智慧。
(二)为梵语 mahāprajñā 之意译,音译摩诃般若。〔三论玄义卷六上〕(参阅「摩诃般若」6080)
(三)菩萨名,梵名 Mahāmati,音译作摩诃摩底于楞伽经会上,为一会之上首
(四)(677~744)为唐代南岳怀让之谥号。故后世又称怀让为大慧禅师。(参阅「南岳怀让」3755)
(五)(1089~1163)南宋禅僧,名宗杲。(参阅「大慧宗杲」881)
(六)(1564~1636)明代法相宗学僧。又称大惠。(参阅「大惠」858) p880

自然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又曰自尔,亦曰法尔,任运天然。言离人为之造作法之自性自然也。又言无因而自然也后者为自然外道之邪执。无量寿经下曰:「天道自然。」又曰:「无为自然。」法华玄义二之一曰:「果是任运酬善心而生,报是自然受乐。」同释签曰:「言自然者此言通用,何必外计?即任运之异名耳。」楞严经二曰:「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

自然
[佛光大辞典]
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佛典中屡用「自然」、「法尔」、「自然法尔」等语,其义概分如下:(一)就佛教表示其自身真理之立场而言,如觉悟之世界为脱离有无分别,本来空无自性,其自身独立存在,而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或如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如依自身之法则,视之为如实之表现,称为法尔。依日本净土真宗之祖亲鸾所说,舍离自心分别而悟入弥陀之法则,称为自然法尔;依本愿而救度众生者,则称为愿力自然。据无量寿经卷上载,极乐世界乃无为自然世界,往生该国土者,即受有自然虚无之身。
(二) 从佛教批判外道之立场而言,系用以否定自然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如六师外道中之末伽梨拘赊梨子、阿奢多翅舍钦婆罗等即妄执此类自然无因论,而与佛教所说之自然法尔判然有别。(参阅「自然法尔」2532、「法尔」3419) p2531

【法尔
 (术语)与自尔,法然,天然,自然同。不假他之造作其法自然也。如火之热水之湿也。宗圆记四曰:「法尔者,尔此也。谓不构造,其法自如此,犹云自然也。」
FROM:【佛学大辞典】

【法尔
 天然的、自然的、不待造作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www.ksetra.to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