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干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 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鉢盛饭往饷其母。 母得鉢饭。便以左手障饭右手抟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目连大叫悲号啼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学习解说】 所听闻到世尊的教导是这样的: 有一次,世尊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目犍连刚证得六神通,他证六神通后的第一件事,就想到要度化父母,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就用他的天眼通来观看,却见到他的亡母处于饿鬼道中,飢饿困苦,身形削瘦到皮和骨都连起来。目犍连见到他的母亲如此,内心很是悲伤哀痛,于是就用了他自己的鉢盛了一些饭,然后又用了神通将食物送往他母亲所在的地方。 她的母亲一拿到这一鉢饭,由于之前悭贪的习性,她的母亲马上就用她左手遮住这一鉢饭的左边,不令其他人可以拿到,右手就用来抓饭正要吃下去,没想到,食物都还没入口,就化成了火炭,根本就没办法吃。 目犍连见此,悲痛嚎哭不已,想帮助他母亲却莫可奈何,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用神通力很快地回到世尊所在的地方,将所发生的事具实陈述给世尊。
祇树给孤独园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给孤独长者向祇陀太子买下土地,并由祇陀太子布施树林。「给孤独长者」是须达多长者的绰号,因为他乐善好施,常常救济孤独无依的人,因此被称为给孤独长者。
目犍连 [佛光大辞典] 梵名 Maudgalyāyana,巴利名 Moggallāna。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摩诃目犍连(梵 Mahāmaudgalyāyana)、 大目犍连、大目干连、大目连、目连、目揵连、目伽略、勿伽罗、目犍连延、目犍罗夜那、没特伽罗、毛伽利耶夜那。别名拘律陀(梵 Kolita)、拘律、俱哩多、拘离迦、拘理迦、俱离多。意译天抱。被誉为神通第一。为古代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拘律陀村人,婆罗门种。生而容貌端正,自幼即与舍利弗交情甚笃,同为删闍耶(梵 Sañjaya)外道之弟子,各领徒众二百五十人。尝与舍利弗互约,先得悟解脱者必以相告,遂共竞精进修行。后舍利弗因逢佛陀弟子阿说示,而悟诸法无我之理,并告目犍连,目犍连遂率弟子一同拜谒佛陀,蒙其教化,时经一月,证得阿罗汉果。于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七舍利弗目连缘品、四分律卷三十三等均载有此事。 目犍连与舍利弗归依佛陀后,共同精进修道,遂成诸弟子中之上首,辅翼佛佗之教化,有关其事迹,于经典中时有记载。又于杂阿含经卷二十三、中阿含卷四十八牛角娑罗林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四十一等经论中,皆特称之为「神足第一」。据载,目犍连亦曾代替佛陀为众经说法。 另据盂兰盆经载,目犍连曾为救母出离饿鬼道,而于七月十五僧自恣之日供养十方大德僧众,遂为后世盂兰盆会之由来。晚年在王舍域内行乞时,惨遭嫉恨佛陀教团之婆罗门徒执杖梵志,以瓦石击死,此系佛陀涅槃前之事。佛陀于竹林精舍门边建塔吊之;又于大唐西域记卷四、卷九等,亦有记载。 此外,于密教中,目犍连系安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中尊释迦牟尼佛右方上列之第四位。其形像为沙门形,右手握拳,舒展食指,左手执袈裟之角,面稍向左,坐于赤莲华座。〔杂阿含经卷十九、卷三十四、卷四十三、中阿含卷九瞻波经、卷二十长老上尊睡眠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卷十二、卷十八、卷二十八、观无量寿经、五分律卷十六、摩诃僧祇律卷十六、十诵律卷三十七〕 p2108
【六通 】 三藏法数云: 一、天眼通 谓能见九界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 二、天耳通 谓能闻九界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名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 谓能知九界众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 四、宿命通 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一切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五、身如意通 谓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随意变现,是名身如意通。 六、漏尽通 漏尽通者,漏即五住烦恼惑也,谓如来断五住惑尽,不受二种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尽通。 FROM:【佛学次第统编】
延伸阅读:
道眼 [佛光大辞典] (一)修道而得之眼通(力)。又作天眼通。宗密之盂兰盆经疏卷下注释目连以道眼观母之生处一文中,道眼即作天眼通解,谓由证道而得,故称道眼。 (二)指观道之眼。圆觉经(大一七‧九一六上):「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 p5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