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7-17 23:11 编辑
(82楼 用时,约2小时45分钟)
复次阿难。从是畜生酬偿先债。 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众生,还复为人,反征其剩。 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则于人中不舍人身,酬还彼力。 若无福者,还为畜生,偿彼余直。 【学习解说】 再者,阿难! 这些畜牲道的众生(债务人)生于世间,以此偿还过去生中对人类众生(债权人)的宿债, 若是有人类众生(债权人)向畜牲道的众生(债务人)索债超过了原本(宿债)所应该索取的量或范围,如果有这样的情形,那么,等到这个畜牲道的众生(债务人)投生为人时,就换这个生前于畜牲道被索债超过的人向对方讨回来。 这里有两种状况: 一.假设对方有学佛修行、有功德力或有修福德,那么,就还可以维持这个人身,以这个人身的能力来偿还果报。 二.假设对方连一点福报都没有,也没有生而为人的福报,那么就只能投生到畜牲道去偿还果报。
阿难当知。若用钱物,或役其力,偿足自停。 如于中间,杀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 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寝。汝今应知。 【学习解说】 阿难! 在这里,您应当要知道,若是用钱、物品或劳力体力就可以偿还果报的,这类的情况就比较好些,就等到两方的欠债还债都平衡后,这两方的债权债务自然就终止,彼此再也不赊不欠了。 不过,如果在这中间有发生了杀害他的性命或吃了他的肉,结了这样重大的怨仇,那么,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就这样经历了长远的时劫,相食相诛,就如同一个轮子不停地转,处在同样或不同的六道中,有的高,有的低,怨怨相报无休止, 若要休止这样的怨怨相报,除非有修学奢摩他,或等佛出世,对此,您应当要清楚明白才是。
微尘劫 [佛光大辞典] 谓长远之时劫。又作大地微尘劫。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中,为表示如来成佛以来之长远,设一譬喻(大九‧四二中):「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诸善男子!于意云何?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中略)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由此可知微尘劫之长远,非一般算数可知。 p5445
彼枭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顽类。 【学习解说】 这个枭类的众生 (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物怪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所带来的个性是属于顽固、愚痴、贪婪,总之就是冥顽不灵的,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个性习气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顽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ㄨㄢˊ, [形] 1.固执、不易变化的。如:「顽固」。唐.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宋.陆游〈野饭〉诗:「堪笑此翁顽戎嗼,还山又食一番新。」 2.愚蠢无知。《书经.尧典》:「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 3.贪。《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桀为无道,暴戾顽贪,天下颤恐而患之。」 4.淘气、调皮。如:「顽皮」、「顽童」。 [动] 嬉戏。通「玩」。唐.姚合〈酬卢汀谏议〉诗:「杯觞引满从衣溼,墙壁书多任手顽。」宋.陈造〈田家谣〉:「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
顽 解释 1.坚硬、鲁钝。例顽劣、顽固、冥顽不灵 2.淘气、调皮。例顽童 3.嬉戏。通「玩」。 [重编国语辞典
顽贪 解释 1.愚妄贪婪。 © 汉典
彼咎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异类。 【学习解说】 这个咎征,一切异类的众生 (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风魃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但出生后的长像外型会异于常人,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状况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彼狐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庸类。 【学习解说】 这个狐类的众生 (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畜魅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但出生后会比较愚笨拙劣,或是有智能不足的症状,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状况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庸 解释 1.须、必要。例无庸置疑 2.平常、普通。例平庸、庸才、庸人 3.愚笨、拙劣。例庸医、昏庸 4.功劳。例酬庸
彼毒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很类。 【学习解说】 这个毒虫类的众生 (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虫蛊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但个性较为狠毒、凶暴、残戾,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习气个性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很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ㄏㄣˇ, [副 甚、非常,表示程度高。如:「雨很快就停了。」、「他很喜欢看书。」、「这主意很好。」 [形 凶暴、残戾。《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太子痤美而很。」《淮南子.主术》:「上好取而无量,下贪很而无让。」 [名 纷争、争讼。《礼记.曲礼上》:「很毋求胜,分毋求多。」汉.郑玄.注:「很,阋也。谓争讼也。」 [动 违逆。《国语.吴语》:「今王将很天而伐齐。」三国吴.韦昭.注:「很,违也。」
彼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微类。 【学习解说】 这个蛔虫类的众生 (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衰疠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但出身较为卑贱或穷苦潦倒,或经常做些卑微之事,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状况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微 [动] 1.隐匿。《说文解字.彳部》:「微,隐行也。」《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 2.无、没。《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 3.非、不是。《诗经.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吕氏春秋.离俗览.离俗》:「然而以理义斲削,神农黄帝犹有可非,微独舜汤。」 [形] 1.精妙幽深。《书经.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礼记.学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 2.细小。如:「细微」、「具体而微」。 3.卑贱。如:「人微言轻」、「出身寒微」。《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聊斋志异.卷一○.臙脂》:「而又念其出身微,且日登公堂,为千人所窥指。」 4.衰落。如:「衰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彊。」 5.少。《礼记.祭义》:「虽有奇邪而不治者,则微矣。」 6.昏暗不明。《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微,此日而微。」《文选.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副] 1.暗中、祕密。如:「微行」。《汉书.卷四五.伍被传》:「淮南王阴有邪谋,被数微谏。」唐.柳宗元〈童区寄传〉:「童微伺其睡,以縳背刃,力上下得绝。」 2.伺探。《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召案绾、臧,绾臧自杀。」《汉书.卷九二.游侠传.郭解传》:「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3.稍、略。如:「稍微」、「略微」。《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与承其指意而显奏之。」《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含喜微笑,窃视流眄。」 [名]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微虎。
彼食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柔类。 【学习解说】 这个食类的众生 (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受气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但个性较为软弱无能,做事不能独立自主,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状况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柔 [形] 1.软弱。如:「柔弱」、「柔能克刚」。 2.温和、和顺。《管子.四时》:「解怨赦罪,通四方,然则柔风甘雨乃至。」《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柔而不犯,文而有礼。」 3.草木新生,茎叶幼嫩的样子。《诗经.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文选.曹植.美女篇》:「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动] 安抚。《礼记.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金史.卷八六.李石传》:「北俗无定居,出没不常,惟当以德柔之。」 [重编国语辞典
彼服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劳类。 【学习解说】 这个服类的众生 (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绵幽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但个性容易忧心烦恼,在生活、工作上也比一般人较为操劳辛苦,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状况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劳 1.辛勤、努力做事。例勤劳、操劳、不劳而获 2.烦扰。为请人帮忙的客套话。例偏劳、劳驾、劳烦 3.辛苦、疲累。例旅途劳顿、积劳成疾、吃苦耐劳 4.成绩、功勛。例功劳、汗马之劳 5.劳动者的简称。例劳资关系、劳资双方、劳资纠纷 6.姓。 [重编国语辞典
彼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文类。 【学习解说】 这个应类的众生 (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和精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此众生擅长及爱好文学,而且生来就有写作文章的才能,以文人雅士而自居,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会跟同样状况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彼休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明类。 【学习解说】 这个休征、一切诸类的众生 (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明灵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大多会从事于替神鬼办事及传达讯息的人,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状况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彼诸循伦,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达类。 【学习解说】 这个循类的众生 (可参考及对应十种畜牲报的依人之鬼), 等到它在畜牲道偿完了宿债且在此道的业报已尽,接着生于人道中,此众生明白及精通于人情世故(即为人处世的道理、方法和经验),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众生也会经常跟同样状况的众生聚集在一起。
达 1.通。例直达车、四通八达 2.到。例抵达、到达 3.实现、完成。例达成愿望 4.表明。例词不达意 5.告知。例传达、转达 6.显达、显贵。例达官贵人 7.常行不变的。例达德、达道 8.豁达、通达。例他生性豁达,一生淡泊名利,逍遥自在。 [国语辞典简编本
阿难。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 皆无始来业计颠倒,相生相杀。不遇如来,不闻正法,于尘劳中法尔轮转。此辈名为可怜愍者。 【学习解说】 阿难! 以上这些众生在畜牲道偿还果报完毕后,接着才能投生于人道,生而为人, 这一切皆是无始劫以来造业颠倒,相生相杀,没有遇到佛,也没有机会听闻佛法,于尘垢劳恼中轮回流转个不停,这样的众生名为可怜悯者。
尘劳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烦恼」之异称。意为尘垢劳恼。指凡夫为世尘所垢染而身心劳乱。宗密《圆觉经疏钞》以二义解释云︰(1)尘为六尘境界,由其境界令心起烦恼而劳倦,故称烦恼为尘劳;(2)「尘」指污心,「劳」指勤苦,烦恼能污心且令勤苦,故名。此外,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上云(大正37‧96c)︰「五欲境界,有能尘坌,劳乱众生,名曰尘劳。」 〔参考资料〕 《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梵网六十二见经》;《大方等如来藏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