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修日志] 佛弟子净莲,〈净修口业〉一个月共修每日记录串帖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535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661

[精进勋章]

3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6:0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2 16:04 编辑

共修第二十八天,2024/05/21

1,共修功课:[行菩萨道该怎么讲话?怎么净修口业? ~ 华严经]

2,共修体会(记录时长约 1 小时 ):

家中要更换窗户的轨道和窗帘,需要从不同商家购买
家人嫌麻烦,不愿意做这类沟通的事,末学便来承担
没学习佛法前,自己挺喜欢这种世俗生活谈价格的事
过程中双方斗智斗勇,为达目的,会说妄语,讲绮语
之所以喜欢砍价,是身为女人的一种恶习气([转贴]大爱道比丘尼经与女性的84个缺点

学习佛法和正知见后,知道要改正习气
更要转化[争斗][猜忌]等心念,净修口业
这也是对末学的一次考验,要以什么样的心念来沟通呢?

购买轨道的商家是朋友介绍的一位大姐
去了其线下店铺,当面进行了沟通,讲明家中的情况、需求
大姐根据需求介绍了产品,选定产品后,要等测量完再报价
当天下午师傅就来家中完成了测量,大姐给出了最终的报价

协商价格是通过微信进行沟通的,全程非常顺利,重点是:
无需说妄语,更不用讲绮语,说实话、讲真话完全能够达成一致
在整个沟通的过程,没有争辩、没有拉扯,没有猜忌,顺畅融洽

再来讲讲购买窗帘的过程
上面还是见过面进行沟通的,而购买窗帘则是在网上直接购买的
选定商家后,通过平台线上沟通,报完尺寸需求后到了谈价环节

虽然没有见面,但交流中,也保持真诚的态度,不讲妄语、绮语
商家反复确认尺寸等细节,很负责并主动给末学折扣,减免费用
最终,非常顺利、快速的完成了这两件世俗事

由此不禁想到善知识一篇帖子的相关内容
大乘菩萨道心法次第的实修者该如何看电视和世间一切?

要如何正观来看电视或面对世间的一切呢?
其实就是要改变看电视的当下念头和习惯不是用凡夫的心念思维和状态去看电视,
而是用佛经中所教导的佛法法义的思维角度去看电视(这必须深入经藏,汲取并熟记一切大乘经典中的要义和观照法门,随时入观)
这样您在看电视的时候,就不是像凡夫一样用凡情在看电视,而是在进行大乘内观的修行
就是当下发起四无量心和四弘愿在进行观照和修行,在进行大乘法的觉察和分析
这样就不容易堕入一般的凡夫想,而能用佛法正观去观察电视的内容,观照觉察分析一切相和一切法性以及众生性
其实不仅看电视,诸如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或梦境中,如果能用佛法所教导的法义去看人间的一切和梦中境相,那就不容易堕入凡俗之中
而且,随时用佛法法义观看世间,这样您对佛法的体会就会愈来愈深入,对法义和世俗一切相以及众生性的体会就会逐渐贯通

由这件世俗之事,末学进行自我检视
是否造口业,是否习气尚存,是否随俗流转,是否生起负面心念
是否净修口业,是否能改正习气,是否能当下觉照观察,是否始终保持正向心念

自己还要清楚的明白
想入世普渡众生,必须真心发起「四无量心」和「四弘誓愿」以及成就「大乘菩提」的决心
并且至少要熟悉并熟练许多大乘经论中所教导的法义和其中所教导的观照法门,这样才能在入世学习中,不因世俗尘染的干扰和障碍而退转
想入世间,就要有能够面对世俗一切的正观和觉察能力,避免自己堕入人间情欲和世俗纷扰而无法自拔
而能在正观下观察众生性和一切相一切法性,逐渐成就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等等,也明白更圆满的普渡众生方法
不过,这当然不仅要俱备一定基础实修能力,还要熟悉各种大乘心法观照法门,这样才能真正在世俗中觉照,不然可能反堕入虚妄和欲望中

要按照善知识教导做
至少要熟悉和熟练哪些大乘经典法义和观照法门呢?
以下先提出一些给有缘的实修者参考(以下只简单介绍,请自行详阅并修学经典的全部内容),
除下面提到的少数佛经,另外请自行深入大乘经藏,学习各种法义和观行内容

要学习禅观妙门,以便行菩萨道,应该先遵守下面经文的告诫(戒):
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 楞严经

要学习观照(定),应该先明白佛法就是心法:相由心生,业随心转,万法唯心
【诸经辑要】佛法就是心法

「金刚经」系统经典:破除四相,有为观,无为观。 这应该是最基本的

「圆觉经」:三净观。经中说这也是任何想成佛的众生都需要学习的

「无量义经」:无量义观。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慈心三昧]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

「菩萨念佛三昧经」
正念诸法真实之相。是名念佛 ~ 菩萨念佛三昧经

「大宝积经」
云何为[正观]。所谓[真实思惟诸法] ~ 大宝积经

「瑜伽师地论」或「解深密经」
如何修学菩萨道? ~ 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为证「心一境性」及断喜乐。当勤修习四种作意
瑜伽师地论:[奢摩他]九种心住
瑜伽师地论:[毗钵舍那]四种慧行
[禅观实修]:不净观,慈愍观,缘起观,界差别观,数息观

「维摩诘所说经」
不二法门 ~ 维摩诘所说经
观佛实相 ~ 维摩诘所说经
『尽』、『无尽』解脱法门: 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佛藏经」
真念佛 ~ 佛藏经 鸠摩罗什译
念处&四念处 ~ 佛藏经
空名无念,是名为空,空念亦空,是名为空~ 佛藏经
第一义中无善知识无恶知识 ~ 佛藏经

「持世经」
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
学佛修行,如何能转身成就不断之念,乃至成佛 ~ 持世经
学佛修行,如何能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 ~ 持世经
学佛修行,如何能得念力 ~ 持世经

「占察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何巧说深法?
『一实境界』实修者二种观道:『唯心识观』,『真如实观』~《占察善恶业报经》——大乘菩萨道心法次第的实修者该如何看电视和世间一切?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535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661

[精进勋章]

32#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20:14: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3 20:17 编辑

共修第二十九天,2024/05/22

1,共修功课:[行菩萨道该怎么讲话?怎么净修口业? ~ 华严经]

2,共修体会(记录时长约 1 小时 ):

看完光明遍照师兄的日志,随喜师兄诚心忏悔,发心改正
末学刚刚学习完 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 占察善恶业报经
深深赞叹忏悔之法的重要性,必要性

末学忏悔,至今自己还是常常管不住身语意,戒不了贪嗔痴
总是在不断地重复犯错、知错、认错、改错,又犯错、知错、认错、改错的过程

每每对自己恨铁不成钢,忏悔后又再次犯错时
最初会非常沮丧,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可能根本就做不到

幸好有老师,有善知识的慈悲教导,幸好有师兄们相互鼓励,同愿同行
感恩佛菩萨始终给予慈悲护念,感恩清净光明净土中护法圣众慈悲护佑
末学才能坚持下来,没有放弃退缩,才能逐渐学会转化心念,勇敢面对

先来看看众生犯错时的种种心态和反应吧
1.不承认自己错,或许认知上就不觉得自己做错事,态度强硬,硬是说己是人非,这种知见上的错误,或者不认错的习气,会造成很大的业障,难以脱离恶道

2.妄语,讲一些谎言,扭曲事实,为自己脱罪,说谎也会成习惯,妄语也是堕入恶道因

3.毁谤对方或他人,反而把过错推到对方或别人身上,为自己洗刷罪名,毁谤也是堕入三恶道的因,尤其毁谤有德的人,尤其毁谤佛法僧

4.称赞自己,说自己是出于善心,说自己好心没好报,混淆是非逻辑,反到让对方觉得对不起自己,,颠倒是非,,这也是堕入三恶道的因

5.找恶人相助或拖别人下水,,这有两种情况,利用别人为自己站台,说大家都这样,加强错误一方的气焰,混淆是非,或者把过错罪恶转移目标,推到别人身上,以减轻自己罪恶,

6.装傻,故意忘记,这种不愿意面对事实的业报,就是会造成愚痴

7.转移话题,顾左右而言他,这也是一种不愿意面对现实,这会造成没有觉察力,智慧降低

8.暴怒恶口,单纯的用生气和骂脏话来压过别人

9.动手打人,用暴力解决,无理所以动手

10.自闭

这些心态和反应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以上这些都是堕入畜生,饿鬼,地狱的原因

作为佛弟子,菩萨行者应当
佛弟子应该小心谨慎观察反省自己
菩萨行者,亦应小心谨慎观察众生,思维救度之法——犯错时的种种心态和反应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一方面要以正向心念来面对,善知识教导
许多修行者容易在犯错后苦恼,不断的犯错而又不断的苦恼
其实,只要深入思维,就能明白,上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仍是一种执着表相,执着在因为欲望而犯错,又执着在犯错后悔的苦恼上
会不断的犯错和苦恼,并且执着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在佛法的「思维」修行上没有学习并且深入和契入

犯错是难免的,但是能否在错误中思维欲望和苦恼的本质,在错误中思维寻找探索解脱的出路,而不是只执着在犯与不犯
这样才是正确的解脱精神,为自己和众生在欲望与苦难中思索解脱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明白解脱苦难的真正原理,也就是法性和众生性
再者,如果有在思维微细道理上努力,思维本身这个过程,就能断除恶念和恶习,因为思考一个主题就能断除原本所想的恶念
尤其以修行佛法而进行的思维,那就是「正思维」,就能进而引起「正念」,甚至进入「正观」
所以,基本上,常「正思维」就能引起「正念」和「正观」,心念就能保持在「正念」上,就是随时「正观」,就是「正定」——看似退步是向前
修行没有什么诀窍,就是自己要实做,要多练

这些关卡,除了是自己累世的积习外
当您发心实修成佛,
佛菩萨或护法也可能会给予相对应的考验
以测试您是否真心修行,是否真心想要解脱成佛,是否真心普渡众生
是否真心求念佛往生

再者,应该多思维
多对世俗相貌做佛法的探讨思维
多对众生问题做佛法的方便解决
多对佛经法义做思维观照和运用
透过思维形成智慧法语,随时记录
养成这样的习惯,
这样形成的第八识智慧种子就不会消逝
才能累世行菩萨道不退转
而这些思维过的智慧结晶,就能利益众生
——修行过程的种种关卡

另一方面,虽然要积极面对错误,但不代表犯错误是正常的
不能以此当作可以犯错误的理由,最后变成了佛门“老油条”
多佛法初学者在没有足够闻思基础的情况下,往往会遇到一些让自己困惑的事情,听学佛时间比较久的道友讲佛法,有些自己就很受用,有些却会有种说不明白的感觉,因为对方明明说的是佛法,可是自己却听着不舒服。

到底差别在哪里呢?

观察一番,会得出下面几点不同:

1、发心不同。修行人讲法是基于大乘菩提心的基础上,为了利益众生、引导众生而宣讲佛法,讲法的同时内心是关注着众生而善巧宣讲。


而佛门老油条讲佛法的时候,不是基于菩提心,即便有些刚开口的时候是想要帮助众生,但无奈自己的习气很快就起了主导作用,以傲慢心、嫉妒心、虚荣心来讲法,不关注众生的根基意乐,只在乎自己一吐为快,满足于别人仰慕的眼光,或者说目的也就是为了得到别人认同。

2、过程不同。修行人因为有稳定的菩提心,所以对众生的观察很仔细,知道如何循循善诱,将众生引导到修行的路上来,这个过程中,看不到修行人炫耀自己的功德,因为修行人没有强烈的我执,不在意自己得到什么,只关注众生得到什么,这个过程是温和、默契的,修行人会在众生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让众生感觉到轻安自在,让众生慢慢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像慈爱的母亲温柔的托起稚嫩的婴儿一样。

佛门老油条因为没有稳定的菩提心为基础,是以强烈的我执为基础,所以在讲的过程中不关注众生的心态变化,一味讲自己的感受,炫耀自己所谓的理解,不在乎众生得到什么,众生被迫扮演听众的角色,自然会难以相应。

3、应对方式不同。修行人在讲法的过程中,如果有人质疑或者反驳,修行人会很平和的来讲解,会很睿智的来剖析,因为质疑的人也是众生,在修行人眼里没有不同,把解答疑惑当做分内之事,最后是化解掉所有的疑惑,让质疑的人对佛法更加生起信心。

佛门老油条则不同,非常敏感,因为我执是始作俑者,所以,一旦有人质疑,就会生起猛烈的嗔恨心,用激进的言语来反驳,一旦佛门老油条听到比自己有修为的人跟自己讲佛法,则会生起猛烈的嫉妒心,会伶牙俐齿的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虽然用词都好像是佛法的辞汇,但是目的就是攻击对方,以证明自己的出色。

4、对待自己态度不同。修行人随时欢迎别人来指点、提醒自己不足之处,会视对方为善知识,一旦知道自己的不足,会努力忏悔和改进。

佛门老油条喜欢被众人吹捧,喜欢被肯定,如果听到有人说自己不足,老油条会很不高兴,因为他一直构筑的虚荣楼阁有可能坍塌,所以他会毫不犹豫的进行保护,尽力回避自己的不足。

5、 是否懂得了佛法。修行人随时将所学之法用于生活实践,在生活中感悟,最后所学之法融入了自己的心相续,讲法的时候,是在讲自己的话,自己的领悟。

佛门老油条所学之法都用来说了,没有在生活中以身作则的实践,没有去改变自己,所以,讲法的时候只是靠记忆来重复所学内容,而不是源自自己的心。

6、 佛修行人是水,佛门老油条是光滑的石头。修行人随时可以吸收来自各方的善法引导,用于自己的修行。

佛门老油条有小聪明,很善于在各种场合展现自己,也会经常被一群愚痴的追随者赞美,但其内心却如石头般对善法不能吸收。

7、 结果不同。修行人不断改过自新,离自性越来越近,最终迅速证得佛果。

佛门老油条保护我执的盔甲越来越厚,离正法越来越远,最后空会在傲慢、嫉妒、虚荣、嗔恨等控制下,堕落恶趣。

初学者们,擦亮眼睛,依止亲近什么样的善知识,是你是否能够脱离轮回的关键。——
【转载】真修行者与佛门老油条的区别

末学不要当老油条,要当真修行者
末学当要小心谨慎观察反省自己
末学当要小心谨慎观察众生,思维救度之法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535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661

[精进勋章]

33#
 楼主| 发表于 2024-5-24 16:5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4 17:16 编辑

共修第三十天,2024/05/23

1,共修功课:[行菩萨道该怎么讲话?怎么净修口业? ~ 华严经]

2,共修体会(记录时长约 1 小时 ):

和同事(JJ)在食堂吃饭时,她一直在议论其他同事的一些事情
听着她对他人的批评否定,几乎都是负面评价,末学试图转移话题
希望能够不让她再继续造口业,但转移过后,她又会继续再转回来

另一位同事(QZ)来和末学讨论工作事宜,进门就是一脸愁容的抱怨
其实工作并不复杂,也不繁重,但他习惯性的要表达出自己很不容易
所以,便有了种种抱怨,有时说着说着自己就开始生气,开始头晕了

可见众生习气深重,要改正,必须从知见上、从心念上去改才能消除

针对上述这两种情况,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众生容易因为「自以为是或自以为乐的批评和抱怨而养成的习气和执念」而堕入恶道

为什么呢?因为会造成轮回的引力
说起批评和抱怨,有些人对于别人或时事,总能用自己的眼光细数出种种错误
说时义愤填膺或张牙冽齿怒骂,或自觉满意,或自以为高见而自得其乐
如果有人不认同或持不同意见,就容易转为生气,和对方争执不和
此外,诸如:支持不同政党的偏见和执念,或对时事所产生的怨念,或家族争产所产生的仇恨,或对情感的执着,或对事物的贪着和迷恋
种种恩怨或厌恶喜好的执持,都会造成轮回的引力

一方面,作为佛弟子当要:
以佛法来说,世间的一切,不论是非对错,只要有争执和怨念,僵持不下,就容易因为这种执念而日后命终堕入恶道
所以佛陀在佛经上说:诤心必定堕恶趣
因此,佛弟子虽然应该明辨是非,断恶修善,但是更应该让心量超越善恶,放下对立和执着,这样才能真正解脱轮回而成佛

因为所谓的善恶和对错或是非,还是会因为不同众生或立场不同,或不同修行次第,而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标准因此也不同
所以,各种自以为的善,可能并非真正的真善,是非对错也容易因为立场和方向不同而变样
例如:狗有狗的认知,鬼有鬼的认知,人有人的善恶认知(不同人的标准也不同),天人则有天人的标准

之所以僵持自己所认为的善恶或对错,其实只是自己以为的而已,众生会随自己的认知,因次第不同而堕入或投生到相对应的轮回中
只有不断提升高度和广度,提升至佛的观念次第,这样才能真正解脱轮回
因此,如果无法接纳各种不同的认知而更深入思维进而提升智慧,那就不可能明白众生性,也不可能提升次第而解脱成佛

佛法上真正甚深次第的真善,那是必须超越凡俗的是非对错和认知的,如果执持任何一边而起任何执念,这必定无法脱离轮回的
任何不同次第的执持善恶,都会随不同次第的善恶,而分别堕入六道中的恶道,或飞生六道中的善道,都无法真正解脱
只有真正不着两边的「不二」和「中道」才能真正的自在解脱轮回,这才是真正的清净自在

因此,虽然对于众生性和法性以及诸法万相都能明白,但却不堕入执念之中,能清净自在,光明自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和解脱
也就是能明白一切六道众生的脾气习性和因果报应原理以及一切相的法性原理,而不堕入任何一种习性和执着之中,这才能真正自在解脱——执持各自是非对错的轮回VS真正不二中道智慧的解脱

一方面,对娑婆众生当要:
至于众生邪见充斥,娑婆众生刚强难化,许多佛弟子相当担心或相当对立
关于这点,也就是您问的主题,
末学认为,这对于真正实修菩萨道的行者来说,
菩萨行者自己应该深入心法次第,实修般若深义,破除四相执着
关于这点,[大般若经]也讲了如何引导度化外道的方法,就是要学习[不二]才能逐渐做到
这对于一般人确实是不容易的,但是这就是需要实修的地方
如何在正邪对立的地方,自己觉照不二,而能平等对待众生,依照众生的根器来调教


种种乱象是不可能由外在去改变的,能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境
实证不二法,显露真性佛性,这样就能达到众生平等的状态

佛菩萨自己不也正是如此吗?
您想想佛菩萨自己又是如何去看待众生的,这样就明白了
佛菩萨对待众生的态度,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态度

所以,保持不二的心,恢复正觉,虽明辨正邪,但是不取正邪,
这样您就能从乱象中脱困,就能自在的来去,自在的引导众生
——保持不二的心,恢复正觉,虽明辨正邪,但是不取正邪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6-17 10:59 , Processed in 0.0604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