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梵网经菩萨戒》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3

[禅定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30 12:29:27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1楼共用时3小时)


21、四十八轻戒之报仇戒

佛言:“佛子!不得以瞋报瞋、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起三业口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萨无慈报仇,乃至六亲中故报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佛说:身为佛弟子不可以以怨报怨,以打报打,即使父母兄弟六亲被杀也不可以报仇,即使国主被杀也不能报仇,要知道杀生报仇有违孝道,因为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也不能畜养打骂奴婢(佣人),避免天天犯身、口、意三业,更何况是犯七逆罪(即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摩僧及转法轮僧、杀圣人(小乘是阿罗汉,大乘是地上菩萨)),所以出家菩萨如果没有慈悲心想要报仇者,就是犯轻垢罪

=============

关于报仇,除了本文讲到“杀生报生不顺孝道”,因为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之外

如果从“因果苦报的原理&罪性本空”的角度讲,报仇其实也是因为心有执着和无明(执着当下亲人和不明法界真相)

由于这样的因,所以当父母兄弟六亲被杀害后,心中就会有痛苦(苦报)

因为无明想不开想不透彻的是自己,自然就会承受无明所带来的苦
因为苦的来源就是无明执着,自己抓着不放又怎能不苦呢
所以真正不想承受苦报,就要去除自己的无明执着和自己的欲望
佛法教导众生现在承受苦报的时候
要观四相(我,人,众生,寿命)皆空,要观三轮体空
因为这样才能避免自己承受苦报的时候,又因为执着于苦而陷入无明执着中
这个无明执着又会成为下一个苦的因
所以我们要对于世间的欲望尽量减少
另外对于种种不如意的苦报要尽量看开
这就是佛法的因果道理

所以,前面说要[观空]来断除究竟苦
那就要断除一切欲望执着以及对于苦报的执着
这样才能逐渐净除第八识无明,而达到真空的境界
真正实证[罪性本空]者对于一般人所认为的苦受,是不会有任何起心动念的
因为[三轮体空](仇人,自己,之间的伤害辱骂所产生[苦]的觉受)
这才是真正明白且体证[罪性本空] ——
[解析]因果苦报的原理&罪性本空

名词解释:

【七逆】
七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即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摩僧及转法轮僧、杀圣人(小乘是阿罗汉,大乘是地上菩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业】
梵语tri^N!i-karma^N!i。<一>身口意三业。(一)身业,指身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杀生、不与取、欲邪行等为身恶业;若不杀、不盗、不淫,即为身善业。(二)口业,又作语业,指口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等为口恶业;若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则为口善业。(三)意业,指意所起之业,有善有恶,若贪欲、嗔恚、邪见等为意恶业;若不贪、不嗔、不邪见则为意善业。此外,另有非善非恶、无感果之力的无记之身口意三业。(别译杂阿含经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三、集异门足论卷六、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参见:业道)5502)
 <二>就善、恶、无记等三性分业为善业、不善业、无记业。(一)善业(梵 kus/ala-karma),指以无贪、无嗔、无痴等为因缘之业。(二)恶业(梵 akus/ala-karma),又作不善业,指以贪、嗔、痴等为因缘之业。(三)无记业(梵 avya^kr!ta-karma),非以无贪、无嗔、无痴等,亦非以贪、嗔、痴等为因缘之业。(俱舍论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九、品类足论卷五、发智论卷十一)((参见:三性)563)
 <三>又作三受业、三受报业。就苦、乐、舍三受,分业为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一)顺乐受业(梵 sukha-vedani^ya-karma),又作乐报业,指福业及顺第三静虑而受之善业。(二)顺苦受业(梵 duh!kha-vedani^ya-karma),又作苦报业,指非福业。(三)顺不苦不乐受业(梵 aduh!kha^sukha-vedani^ya-karma),又作不苦不乐报业,指能感一切处阿赖耶识之异熟业及第四静虑以上之善业。(俱舍论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九、品类足论卷五)
 <四>又作三时业、三报业。就现、次、后等三生之报,分业为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又作现报业、生报业、后报业。(一)顺现法受业(梵 dr!s!t!a-dharma-vedani^ya-karma),即此生所造,于此生成熟之业。(二)顺次生受业(梵 upapadya-vedani^ya-karma),即此生所造,于第二生成熟之业。(三)顺后次受业(梵 apara-parya^ya-vedani^ya-karma),即此生所造,于第三生以后次第成熟之业。(俱舍论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九十)
 <五>就界之上下及所感果之爱与非爱之别,分业为福业、非福业、不动业。(一)福业(梵 puN!ya-karma),招感欲界善果之业;此业能招可爱之果以益有情。(二)非福业(梵 apuN!ya-karma),又作罪业。招感欲界恶果之业;此业能招非可爱之果以损有情。(三)不动业(梵 anin~jya-karma),招感色界及无色界善果之业。又色界、无色界之业,以定力之故,初禅之业必感初禅之果,二禅之业必感二禅之果;其业与果皆不动转,故称不动业。反之,欲界之业则能为他缘所动转,故称动业。(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五、俱舍论卷十五、顺正理论卷四十)
 <六>就施、戒、修,分业为施类福业事(梵 da^na-maya-puN!ya-kriya^-vastu^ni)、戒类福业事(梵 si^la-maya-puN!ya-kriya^-vastu^ni)、修类福业事(梵 bha^vana^-maya-puN!ya-kriya^-vastu^ni)。又作三福业事(梵 tri^N!i puN!ya-kriya^-vastu^ni)、三类福业事、三性福业事。略称三福业。瑜伽师地论卷九(大三○·三一九下):“施性业者,谓若因缘,若等起,若依处,若自性。彼因缘者,谓以无贪、无嗔、无痴为因缘。彼等起者,谓无贪、无嗔、无痴俱行,能舍所施物,能起身语业思。彼依处者,谓以所施物及受者为依处。彼自性者,谓思所起,能舍所施物身业语业。如施性业,如是戒性业、修性业,随其所应应知。此中,戒性业因缘、等起如前,自性者,谓律仪所摄身语业等。依处者,谓有情、非有情数物。修性因缘者,谓三摩地因缘,即无贪、无嗔、无痴。等起者,谓彼俱行引发定思。自性者,谓三摩地。依处者,谓十方无苦无乐等有情界。”(中阿含卷十一牛粪喻经、增一阿含经卷十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
 <七>就律仪、不律仪、非律仪非不律仪等三种之别,而分业为律仪所摄业、不律仪所摄业、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业。(一)律仪所摄业,又作律仪业。有三种:别解脱律仪所摄之业、静虑等至果断律仪所摄之业、无漏律仪所摄之业。(二)不律仪所摄业,又作不律仪业。瑜伽师地论卷九列举十二种不律仪类所摄之业,即:屠羊、贩鸡、贩猪、捕鸟、罝兔、盗贼、魁脍、守狱、谗刺、断狱、缚象、咒龙。(三)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业,又作非律仪非不律仪业。除上述之律仪业及不律仪类业外,其余一切善、不善、无记业均是。(发智论卷十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参见:非律仪非不律仪)3709)
 <八>就三世,分业为过去业、未来业、现在业。(一)过去业,谓住于习气之位,或已与果,或未与果之业。(二)未来业,谓未生未灭之业。(三)现在业,谓已造已思而未谢灭之业。(发智论卷十一、俱舍论卷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九)
 <九>就三界之所系,分业为欲界系业、色界系业、无色界系业。(一)欲界系业,谓能招感欲界之异熟而堕于欲界之业。(二)色界系业,谓能招感色界之异熟而堕于色界之业。(三)无色界系业,谓能招感无色界之异熟而堕于无色界之业。(发智论卷十一、瑜伽师地论卷九、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
 <十>就学、无学、非学非无学等三种之别,分业为学业、无学业、非学非无学业。(一)学业(梵 s/aiks!a-karma),异生、非异生之学相续中之所有善业。(二)无学业(梵 as/aiks!a-karma),无学相续中之所有善业。(三)非学非无学业(梵 naivas/aiks!a-na^s/aiks!a-karma),除前二种外,其余相续中之所有善、不善、无记业均是。
 <十一>就断与非断之别,分业为见所断业、修所断业、无断业。(一)见所断业(梵 dars/ana-heya-karma),即招感恶趣之不善等之业。(二)修所断业(梵 bha^vana^-heya-karma),即招感善趣之善、不善、无记业。(三)无断业(梵 aheya-karma),即世、出世之诸无漏业。(瑜伽师地论卷九、品类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
 <十二>就身语意三业之染污情形而分业为曲业、秽业、浊业。据俱舍论卷十五载,即:(一)曲业,依谄而生之身语意三业。(二)秽业,依嗔而生之身语意三业。(三)浊业,依贪而生之身语意三业。然瑜伽师地论卷九另有异说。(发智论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七、大乘义章卷七)
 <十三>就应作、不应作、非应作非不应作等三种之别,分业为应作业(梵 yoga-vihita-karma)、不应作业(梵 ayoga-vihita-karma)、非应作非不应作业(梵 nayoga-vihita-na^yoga-vihita-karma)。俱舍论卷十七(大二九·九二上):“有说,染业名不应作,以从非理作意所生。有余师言,诸坏轨则身语意业亦不应作,谓诸所有应如是行,应如是住,应如是说,应如是著衣,应如是食等;若不如是,名不应作。由彼不合世俗礼仪,与此相翻,名应作业。有说,善业名为应作,以从如理作意所生。有余师言,诸合轨则身语意业亦名应作,俱违前二,名为第三,随其所应,二说差别。”(顺正理论卷四十三)
 <十四>就喜、忧、舍三受,分业为顺喜受业(梵 saumanasya-vedani^ya-karma)、顺忧受业(梵 daurmanasya-vedani^ya-karma)、顺舍受业(梵 upeks!a^-vedani^ya-karma)。(俱舍论卷三、俱舍论光记卷三)p638 FROM:【佛光大辞典】




22、四十八轻戒之傲慢不请法戒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聪明有智、或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福饶财七宝,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最初出家对于义理未有所解,但却自恃聪明有智慧、或者因为自身高贵、年长、出自大姓、高门、大解、富贵、财宝丰厚而心生憍慢,不向先学法师虚心请教,比如法师年少、或小姓、或卑门出身、贫穷、身根不具全,但却很有德行,能解一切经律,新学菩萨不应该看法师出身卑微而不请教法师第一义谛,这样就是犯轻垢罪

=============

由这段经文让末学想到六祖慧能讲过:“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所以修行者如果自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福饶财七宝,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或者因为法师”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诸根不具”,“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这就是分别心,就是不明白佛性平等,就是障道的因缘

所谓「我慢高山,法水不入」,真心学习和求法者,应该谦虚学习,才能见性 —— 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23、四十八轻戒之轻视众生不能法布施戒

“若佛子!佛灭度后,欲心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以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而要见好相。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而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义,轻心恶心慢心,不一一好答问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在佛灭度后,如果有心受持菩萨戒,应当在佛菩萨像前自己受戒,应当在佛前忏悔七日,如果相貌变得好看了说明已经得戒。如果没有获得好的相貌,应当继续在佛前忏悔十四日、二十一日,乃至一年,直到获得好的相貌,如果得不到好的相貌,虽然有在佛前受戒也不得戒

如果先前有在法师前受菩萨戒,不需要见到好的相貌,因为由法师师师相授的缘故,不需要见到好相,所以如果在法师前受戒立即就能得戒,只要真诚心受戒便能得戒

如果千里之内没有授戒的法师,可以在佛菩萨形像前自行受戒,但是要能见到好的相貌,如果法师自倚能解大乘经律,并与国王太子百官为善友,所以当有新学菩萨来问经义律义时,法师以轻视傲慢等恶心不好好如法答问者,就是犯轻垢罪

=============

由这段经文,让末学想到善知识常常感恩众生

末学也是因为感恩佛菩萨,感恩众生
所以做这样的事情
发心普渡众生,让自己和众生都尽快成佛
这样就是对佛菩萨最好的感恩方式
也是感恩累世父母和感恩曾经提携过我们的人的最好方式 ——
佛友精进实修报告,阶段3

为什么要感恩众生呢,其实这只要明白什么是学佛就清楚了
什么是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
所以应该感恩众生,又怎会生气呢?
如果这道理都不懂,那怎能说自己在学佛呢?
所以,学佛是透过行菩萨道普渡众生来让自己更圆满,而才能圆满众生
而不是和众生起争执,两败俱伤,结怨遗祸累世
所以,可不要一再的制造自己的怨家和债主,那就太没智慧了 ——
[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名词解释:

【好相】
(术语)妙好之异相也。谓行者感得佛身并光华等种种妙好之异相。梵网经下曰:“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即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3

[禅定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3-31 08:43:10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2楼共用时3.5小时)

24、四十八轻戒之学习邪见二乘外道俗典戒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正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不能勤学修习佛经律大乘正法、正见正性正法身等七宝,反而学习邪见二乘外道俗典等,这是断佛性种子,是障道因缘,不是行菩萨道,如果明知故做者,就是犯轻垢罪

===========

为什么说“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

其中原因是:
(小乘法)并不是终点,
只要深入经藏,就能很明白的知道,小乘的解脱最后并没有说明清楚最后的结果
这是因为小乘解脱并不是终点,只是一个化城,一个中继站,只是一个过程
所以当然小乘经中没有清楚说明最终结果,阿罗汉涅槃后呢?不知道了
这结果要由大乘经才能明白后续的修行,也就是[回小向大],转学大乘法而成佛
这才是最终的结果,这些在大乘经中都说得很清楚

我们都知道,六道轮回累劫不休,生命其实没有终结,只是不断轮回
而小乘法成就阿罗汉之后呢?没了吗?变成什么了?难道成就后就消失了?那不是断灭吗?
所以,小乘法确实只是一个过程法门,要转为学习大乘法才能知道真相和真实

佛法不是断灭法,不会由轮回不止的生命变成断灭,而是要转为学习大乘法,逐渐进入到真实的解脱状态
所以小乘不是终点,那不是真正的解脱,所以称为[有余涅槃],而不是真正的涅槃~大乘的[大般涅槃](无余涅槃) ——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名词解释:

【正性】
(术语)与圣性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见】
梵语 samyag-dr!s!t!i,巴利语 samma^-dit!t!hi。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称为正见。系八正道之一,十善之一。为“邪见”之对称。即远离或有或无之邪见,而采取持平正中之见解,如远离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之见解皆属正见。故广泛言之,凡为佛教所认可之道理,皆属正见。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七载,正见可分为二类,即:(一)有漏正见,又作世俗正见。即与意识相应之有漏善慧,系有漏有取者,故转向善趣,招未来可喜所欲之果。(二)无漏正见,又作出世间正见。即尽无生智所不摄之意识相应善慧,如八种无漏忍、有学八智、无学正见等。(杂阿含经卷二十八、顺正理论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俱舍论卷二、成实论卷十六见智品、大乘义章卷八本)p1988 FROM:【佛光大辞典】

【阿毗达磨】
梵语 abhidharma,巴利语 abhidhamma。三藏之一。又作阿毗昙、阿鼻达磨、毗昙。意译为对法、大法、无比法、向法、胜法、论。与经(梵 su^tra)、律(梵 vinaya)合称为三藏(佛教圣典之总称),故偶以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对法藏或论藏等见称。阿毗达磨原指有关教法之研究。若研究律藏者,则称为阿鼻奈耶。其后广至对于经、律二藏之论述,皆称为阿毗达磨。其成立约于西元前后,最初仅为简单归纳一些佛教名词,后却逐渐演成解释之形式。直到部派佛教时代,各个有力之部派皆成立各自之阿毗达磨,深奥繁琐之哲学式教学于是展开。
 俱舍论卷一载,胜义之阿毗达磨系以智慧对观四谛之理,而对向涅槃之最高智慧,具有慧、无漏之意义。现存之阿毗达磨,主要有上座部(巴利文)与说一切有部(以汉译为主)二类,尤以后者孕育出大乘佛教,更其有其特殊之意义。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举出阿毗达磨之七义:(一)对法(对向、对观),(二)数法,(三)伏法,(四)通法,(五)无比法,(六)大法,(七)释法。(善见律毗婆沙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分别功德论卷一、俱舍论疏卷一(神泰)、大乘义章卷一)p3641 FROM:【佛光大辞典】





25、四十八轻戒之不能善和斗诤戒

“若佛子!佛灭后,为说法主、为僧房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讼,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在佛灭度后,对待说法主、为僧房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悲心,远离争讼,善守三宝物,不要没有节制的挥霍,要如同自己的东西一样爱护,如果参与叛乱斗争随意挥霍三宝物者,就是犯轻垢罪

===========

关于诤心,佛在《月灯三昧经》中讲:
[诤心]毕定堕恶趣,虽[持禁戒]及[多闻][供养诸佛][广行施][兰若禅]等莫能救 —— [诸经辑要]佛弟子当注意诤论,[诤心]毕定堕恶趣

另外,诤心除了会堕恶道,还会引来魔扰

所以我们应当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心,远离争讼



26、四十八轻戒之独受利养戒

若佛子!先在僧房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房舍宅城邑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事事给与。若无物,应卖自身及以男女供给,所须悉以与之。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房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而先住僧独受请不差客僧,僧房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如果先住在僧房中,后来见到有菩萨比丘也进入僧房舍宅城邑国王宅舍中,乃至结夏安居或在大会中,应当主动迎来送去,提供对方饮食房舍卧具绳床等,事事给与对方提供方便,如果没有,应当卖身,也要供给对方所需

如果有施主来请僧众,僧房主应当次第(按顺序)安排客僧受请,如果先住僧独自受请不请客僧受请,则僧房主将获得无量罪,与畜生没有两样,不是出家人,不是释迦弟子,如果这样做者,犯轻垢罪


名词解释:

【夏坐】
又名坐夏,即结夏安居。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27、四十八轻戒之别受请戒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而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八福田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不可以单独接受施主的一切供养,要知道这个利养是属于十方僧众的,如果单独接受就是夺取十方僧物,就是夺取八福田中:佛、圣人、和尚(受业本师)、阇梨(受业时教授威仪的阿阇梨)、僧、父、母、病人的物品,所以单独受请者,犯轻垢罪


名词解释:

【八福田】
(名数)梵网经有八福田之目,诸师解释不同。天台戒疏下曰:“八福田者:一佛、二圣人、三和尚(受戒本师)、四阇梨(受戒时教授威仪之阿阇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诸家多用之),此中佛与圣人及僧为敬田,和尚、阇梨、父母为恩田,病人为悲田,若人向此八种能恭敬供养,慈愍惠施,则皆能生无量之福果,故曰福田。贤首之梵网经戒本疏三更举三种之异说:“八福田者,有人云:一造旷路美井、二水路桥梁、三平治险路、四孝事父母、五供养沙门、六供养病人、七救济苦厄、八设无遮大会,未见出何圣教。有云:供养三宝为三、四父母、五师僧、六贫穷、七病人、八畜生,亦未见教。贤愚经云:施五人得福无量,一知法人、二远行人、三远去人、四饥饿人、五病人,是以三宝亦为八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别请】
在众比丘中特别邀请一人来供养。若是如法的比丘,是绝对不会接受这种别请的。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别请】
指在家人于僧众之中,特别指定某僧接受供养。又由僧众中别请四人以上,称为别请众食。接受在家人之施食请待,必须以僧之腊次次第赴请(对别请而言,此称僧次请)始为正规,故受别请乃戒律上所禁止,受者即犯波逸提罪。以施食之利养属十方僧,若受别请,即是取十方僧物,故禁之。又比丘应供法行经、居士请僧福田经亦有受别请退失一果、二果、三果、四果之说。(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梵网经卷下、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十诵律卷四十八、摩诃僧祇律卷二十、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三)p2807 FROM:【佛光大辞典】




28、四十八轻戒之别请僧戒

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房问知事人。今欲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不论出家菩萨、在家菩萨,以及一切施主,如果想要请僧福田求愿时,应当先到僧房问知事(又作维那、悦众、营事、授事、任事、知院事。乃掌管诸僧杂事与庶务之职称),如果以平等心次第请僧,就能供养十方贤圣僧

然而世间众生即使单独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也不如次第请一位凡夫僧,如果单独请僧者,就是在行外道法,过去七佛(又称过去七佛。指释迦佛及其出世前所出现之佛,共有七位。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无有别请之法,这样做不顺孝道,做者就是犯轻垢罪

==========

关于26、独受利养戒;27、别受请戒;28别请僧戒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这是为了维护僧团和合

所以,不论在家出家都不能破坏僧团和合,破和合僧就是犯五逆罪

除此以外,还会“令诸众生生边夷之处及无佛法时”,详见《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弥勒!复有五缘,令诸众生生边夷之处及无佛法时。何者为五?

一者、于三宝良田不生净信;

二者、背实亏理,妄行教诫;

三者、不如理实而有教授;

四者、破和合僧,令成二部;

五者、极少乃至破二比丘,令不和合。

若永断斯业,造佛形像,则常遇佛兴,恒闻法要。—— 为什么人会出生在落后或者没有佛法的地方? 为什么有人常会被(亲)人讨厌?



名词解释:

【破和合僧】
略称破僧。即破坏和合之僧伽。为五逆罪之一。可分二种:(一)破法轮僧,立邪法以破坏听闻佛陀教法之和合僧。(二)破羯磨僧,在同一结界内,别立羯磨,以破坏僧伽之和合。(四分律卷四十六、五分律卷二十五、十诵律卷三十六)p4234 FROM:【佛光大辞典】

【七佛】
又称过去七佛。指释迦佛及其出世前所出现之佛,共有七位。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据景德传灯录卷一载,此过去七佛各举之得法偈,称七佛说偈。(长阿含大本经、增一阿含十不善品)p96 FROM:【佛光大辞典】

【知事】
又作维那、悦众、营事、授事、任事、知院事。乃掌管诸僧杂事与庶务之职称。知事负有司掌庶务,保护僧物之责,故须选顺应诸僧愿望、严持戒律、心存公正之贤者任之。据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四护持正法品载,佛说有二种人堪持僧事,守护僧物,即:(一)具八解脱之阿罗汉人,(二)须陀洹等三果之学人。又大宋僧史略卷中载,沓婆摩罗(即陀罗骠)年十六,已证阿罗汉,自请为僧知事。
 知事一职,我国又称为维那、都维那、悦众等,姚秦以来即有其制。后与上座、寺主,合称三纲,于各大寺设之,唐代以后专称为知事。禅林中,则随其事务渐繁,而分为监院、维那、典座、直岁、库头五员,其后另置都寺,改库头为副寺,而置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等六知事。(大宝积经卷五十六入胎藏会、大庄严论经卷四、摩诃僧祇律卷十四、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一、卷中三、敕修百丈清规卷三请新住持条、卷四两序进退条)p3461 FROM:【佛光大辞典】





29、四十八轻戒之邪命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故,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蛊毒,都无慈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如果以恶心或者为利养儿贩卖男女、占相解梦、做种种咒术、调和各种毒药等,这些都是没有慈悲心的恶行为,做者犯轻垢罪

===========

邪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
知见上的错误,对六道轮回真相不明白
错误知见会对修行产生影响造成障碍,而不断轮回
知见上的错误就是十恶业中的邪见

包括
[姓名学][掌纹][面相][星相命盘](紫威斗术)[鸟卦][咖啡卦][塔罗牌]...非常多
为什么佛说佛弟子不要亲近或学习这些
因为这些都是在外相上执着打转,这些都是属于妄想的范畴
由妄想产生共业,执着于外相,就会觉得真实,这和我们的肉体或人生一样
金刚经讲破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更何况这些外道术法
这些错误不究竟的思维妄想,无法究竟因果,末学看过的案例,下场大部分都很惨
优婆塞戒经~
受三归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以是因缘。失于三归。

《占察善恶业报经》
世间卜筮种种占相吉凶等事贪着乐习。若乐习者深障圣道

《佛说十地经》
舍离种种占卜吉凶邪戒者见,其见正真

《大般涅槃经》
终不瞻相手脚面目。不以抓镜芝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亦不仰观虚空星宿。

《梵网经》
不得摴蒲围棋波罗赛戏弹棋六博拍球掷石投壶八道行城。爪镜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 从佛经(佛法)上来看,算命不论收不收费都是邪命邪见邪业




30、四十八轻戒之于斋日斋月犯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缚着。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广解。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如果因为恶心的缘故,毁谤佛法僧三宝,虽然口中说空,行为却在有中,介绍在家男女相互认识等缚着之事,在六斋日、每年三斋月,作杀生、盗窃、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

以上十戒,应当如是学,敬心奉持


名词解释:

【六斋日】
又作六斋。谓每月清净持戒之六日。即白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黑月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须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印度自古传说鬼神每于此六日伺机害人,故至此等日中,遂盛行沐浴断食之风,其后佛教沿用此一行事,并谓于此六日,四天王必下降世间,探查人间之善恶。(杂阿含经卷四十、四天王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七、十诵律卷五十七)((参见:布萨)1910、“斋日”6545)p1311 FROM:【佛光大辞典】

【三长斋月】
又作三长月、三斋月、善月、神足月、神通月、神变月。指正月、五月、九月等三个月长期间持斋。过午不食,称为斋。外道有以终日不食为戒,世间之人又有饮食无度,放逸自恣者,皆不得中道。佛令比丘日中一食,清净自活,端肃身心,安禅入道,以为修行之常法。
 此等持斋之法,本无月日之数,据释氏要览卷下、四天王经等所载,言正、五、九为斋月,因天帝释及四天王等,于此月察人善恶,人当食素持斋以修善福,此亦如来之随机摄化善巧方便。(一)正月,天帝释以大宝镜,正月照南赡部洲,察人善恶。又北方毗沙门天王巡察四洲,正月在南洲,亦如镜之所照,故南洲人宜于此月食素持斋修善。(二)五月,天帝释以大宝镜,从正月照南赡部洲,二月照西瞿耶尼,三月照北郁单越,四月照东弗于逮,至五月复照此洲(南赡部洲)。北方毗沙门天王,五月亦复至南洲。(三)九月,天帝释从五月照南赡部洲,六月、七月、八月次第轮照,察余之三洲,九月又复照此洲,北方毗沙门天王亦然。据释门正统卷四载,唐代之时,三长斋之法极为盛行,在此三月,国不行刑,不杀畜类,称为断屠月、断月。(梵网经卷下、敕修百丈清规卷上祝厘章善月条、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之三)p575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3

[禅定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0:53:30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3楼共用时3.5小时)

31、四十八轻戒之不赎佛菩萨等形像及一切经律戒

佛言:“佛子!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贩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心菩萨道人,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一切经律。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佛说:佛弟子,在佛灭度后,于恶世中,如果见到外道一切恶人劫贼贩卖佛菩萨和父母形像、贩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道人,给官使或一切人作奴婢,菩萨见到这种事情应生慈悲心,以各种方便施救或者教他人用财物赎回被贩卖的佛菩萨形像、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一切经律,如果不赎者,就是犯轻垢罪

============




32、四十八轻戒之侵损众生利益及长养猫狗戒

若佛子!不得畜刀仗弓箭、贩卖轻秤小斗、因官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长养猫狸猪狗。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不可以藏刀、杖、弓箭,不可以做生意时偷斤少量,不可以依仗官位抢取他人财物,不可以养猫、狸、猪、狗,如果这样做者,就是犯轻垢罪

============

为什么佛弟子不可以畜养动物或宠物呢?或驯兽或杀害动物?

这是因为佛教讲~


1.[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指有情众生),所以禁止不平等的对待
任何动物和人类都是平等一如的,我们没有权力去剥夺它们的自由
驯兽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对待,过程中必定有贪念嗔念痴念的行为,所以应该避免

2.一般人畜养动物容易形成贪着,就是把动物变成宠物,内心养成贪爱欲念,也形成烦恼
豢养宠物容易生情生爱,形成杂染业,宠物一般比人类存活的时间短,待到老死到来时,我们会放不下.

3.依照菩萨戒,不能豢养动物. 因为,很多动物是肉食的,需要其他动物肉为食,养这些动物是间接杀生.

4.若是杀害或宠爱动物,这些众生心念和行为上的相互干扰执着都会产生因果业报,
所以应该断除杀念和爱欲,才能脱离轮回
因此,佛陀在戒律上规定真心求解脱的佛弟子(尤其出家人)不要积蓄财物和畜养动物
其实对于家人也是如此,不应该贪着爱欲,更何况动物或宠物


所以佛陀在经上对出家人说,如下

《佛遗教经》(佛垂涅盘略说教诫经)云:汝等比丘....,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卑、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

还有,佛陀在《优婆塞戒经》中也有相关教导:
在家菩萨戒畜猫狸戒第十五:「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畜猫狸,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第十六条畜养畜兽不净施戒:「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畜养象、马、羊、骆驼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未受戒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略说]佛教徒可不可以养宠物,或驯兽呢?



33、四十八轻戒之不可以占卜及参与世间娱乐游戏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观一切男女等斗,军阵兵将劫贼等斗,亦不得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伎乐之声,不得摴蒲围棋波罗赛戏弹棋六博拍毬掷石投壶八道行城,爪镜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不得作盗贼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不能以恶心观看男女、军阵、兵将、劫贼等相互争斗,也不可以听各种乐器演奏的音乐,不可以参与赌博、下围棋、掷石、射箭等,不可以爪镜(俗称圆光法。即涂药于指上,诵咒而掌上光明如镜,能现种种相,预卜人之吉凶祸福,乃佛制所禁卜筮法之一)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占卜),不可以为盗贼提供方便,以上种种事情都不可以做,如果做者就是犯轻垢罪

============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这是因为以上种种行为对于修行解脱没有任何正向作用,反而会令参与者沉溺其中障碍解脱

因此佛弟子应当正观世间种种偏离正法的事情,要多从事与正业相关的事情
正业:就是正确的行为(业就是业力的业,就是指行为)。哪些才是正确的行为呢?哪些又不是正确的行为呢?
基本上,违反五戒和十善的都不是正确行为,相反则是正业
如前三者(正知见,正思维,正语)所说,延伸出来的正确行为就是正业,相反则不是正业
「五戒」就是:戒杀,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十善」就是五戒除戒酒外的前四戒加上其他六项: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愚痴 ——
认识「八正道」和「正确的职业」


名词解释:

【牵道八道行城】
(杂名)梵网经心地品曰:“不得樗蒲,围棋,波罗塞戏,弹棋,六博,拍鞠,掷石,投壶,牵道八道行城。”明蕅益梵网合注六曰:“牵道八道行城者,纵横各八路,以棋子行之。西域戏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塞戏】
波罗塞,梵语 prasena,意译兵。又作波罗赛戏。乃模拟兵战的一种游戏。又称象马斗、双六、双陆。事物异名录玩戏章双陆条载:“双陆乃出天竺,涅槃经名为波罗塞戏。”古印度兵之组织有象兵、马兵、车兵、步兵等四兵,此游戏即拟此而作争斗,颇似我国之象棋。(梵网经卷下、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六(法藏)、菩萨戒经疏注卷八(与咸))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妓乐】
又作伎乐,或技乐,即是音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箜篌】
梵语 vi^N!a^,巴利语同。为一种古代弦乐器。又作空侯、空古、江胡。佛典中,如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大乘集菩萨学论卷六等均载有此乐器名,又如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四载,菩萨由于少食之故,脊骨羸屈犹如箜篌。印度阿摩罗婆提大塔(梵 Amara^vati^)栏楯之浮雕中,即有手抱箜篌弹奏之伎女像,敦煌千佛洞之绘画中亦出现箜篌之图像。
 据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中徐广所作之注释谓,武帝时,乐人侯调始造箜篌。隋书音乐志第十则谓箜篌乃西域所出,非华夏固有之乐器;流行于西凉、龟玆、天竺、疏勒、安国、高丽等地之箜篌,分为竖箜篌、卧箜篌、凤首箜篌等。希麟音义卷九亦谓箜篌本胡乐。又竖箜篌体曲面长,通常为二十三弦,亦有二十二、二十四、二十五弦等,置于怀中两手齐奏。卧箜篌则为七弦,形如琵琶。凤首箜篌之形如卧箜篌,而饰以凤首。(慧琳音义卷十、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希麟音义卷一、卷二、卷六、渊鉴类函卷一八九、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第一一五、当麻曼荼罗搜玄疏卷七)p5880    FROM:【佛光大辞典】

【卜筮】
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FROM:汉语词典

【爪镜】
俗称圆光法。即涂药于指上,诵咒而掌上光明如镜,能现种种相,预卜人之吉凶祸福,乃佛制所禁卜筮法之一。(梵网经心地戒品第十卷下、梵网经合注卷六)p1503 FROM:【佛光大辞典】





34、四十八轻戒之不起一念二乘外道心戒

若佛子!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系比丘。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昼夜六时读诵此戒,此戒犹如金刚,又如身上带着浮囊能安全横渡大海,又如草系比丘(喻指严守禁戒之比丘),因此应常生大乘善信,相信自己就是未来佛,诸佛是已成就佛,要这样发菩提心,还要做到念念不忘此心,反之如果生起一念二乘或外道心者,就是犯轻垢罪

============

佛经上说:信为功德母。

这是因为
心念的力量不可思议!一切(世俗、六道)都是由心念造作而产生!

佛法是心法,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根据心念的共振共鸣原理,请参阅:
[视频]:科学与佛教汇合之处
就是心念的第六识意念作用,会和第八识起交互作用,而和法界起不可思议的神通作用。
按佛经说法:佛菩萨和凡夫众生的差别就是第八识净化和堕落的差别结果。第八识有造作一切的神通功用。
也就是说:当您真心相信,心就会产生作用和功能,就会和法界的真理产生相应的共振共鸣作用,就会产生真正的功德。
其实,世俗道理也是如此。
例如:我们常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前者的大事指大善事,后者的大官是指只为名利)
这就是说:我们从小就要有远大的目标,要为民众奉献,而且相信这样做对自己和众生是好的,更要相信自己能办到
有这样的志愿和信心,才能逐渐往目标前进,最后终于达成目标
这就是坚信、信心的作用,这就是信心的功德。——
佛经中讲的种种功德是真的吗?

因此
发愿当菩萨而能真正行菩萨道的其中一个要件
就是相信自己能真的成就,要对自己有信心
这是很多佛经上都这样讲的
其实佛性本圆满,没有信心其实就是凡夫的妄念
本来就光明自在,又何来黑暗的负面思维呢
所以[没信心]本身这也是恶种子妄念,
这是无明,不懂佛性原本光明自在 ——
[略说]精进修行过程的消业现象


名词解释:

【浮囊】
渡海人所带防溺之物,渡海人若无浮囊则有溺水之忧。诸经论每以浮囊喻指戒律,谓菩萨奉持禁戒,其心坚固,犹如金刚;譬如渡海之人,护惜浮囊,惟恐命丧,丝毫不懈。(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慧琳音义卷三)p4161 FROM:【佛光大辞典】

【草系比丘】
喻指严守禁戒之比丘。草系,梵语 kus/a-vandhana。大庄严经论卷三载,有众多比丘途遇盗贼,盗贼即用草系缚其身;众比丘唯恐断杀草之生命,故不敢解缚。以此为例,比喻其守禁戒之严正。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七中):“若佛子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系比丘。”(贤愚经卷五沙弥守戒自杀品、法苑珠林卷九)p4316 FROM:【佛光大辞典】





35、四十八轻戒之不发愿戒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三宝。愿得好师同学善友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常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三宝,愿得到好师、同学、善知识,并且常常教导自己大乘经律、十发心(舍心、戒心、忍心、进心、定心、慧心、愿心、护心、喜心、顶心)、十长养心(即:慈心、悲心、喜心、舍心、施心、好语心、益心、同心、定心、慧心)、十金刚心(即觉了法性、化度众生、庄严世界、善根回向、奉侍大师、实证诸法、广行忍辱、长时修行、自行满足、令他愿满)、十地(一欢喜;二离垢;三发光;四焰慧;五难胜;六现前;七远行;八不动;九善慧;十法云),使自己心开意解,如法修行清净的佛戒,宁可舍弃身命,也不会忘失这念愿心,菩萨如果不能发愿者,就是犯轻垢罪

============

正向光明的发愿很重要,因为愿力能
让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逐渐成长 ——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佛菩萨会根据众生的愿力,而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 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所以
真正如实发起无上菩提心, 这是末学觉得最重要的
真正发心,  就能真正有动力,  也能真正得到佛菩萨的护持
真正发心,就能不退转的走在菩提路上, 接受不同阶段的考验和菩萨行 ——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名词解释:

【十地】
1、指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五个十位名十地,在此十地,渐开佛界,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故又名“十圣”。
    一、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
    二、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离一切垢,故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菩萨灭无明暗,而得三明,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故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道品,圆满具足,进而修习力无畏,不共佛法,远离懈怠,成就精进波罗蜜,使慧焰炽盛,故名“焰慧地”;
    五、极难胜地。菩萨为利益众生,外习诸技艺,内成就禅波罗蜜,极难制胜,故名“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菩萨住解脱法门,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成就般若波罗蜜,使现前差别尽泯,故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菩萨断诸业果细现形相,起殊胜行,广化众生,成就方便波罗蜜,备远行资粮,故名“远行地”;
    八、不动地。菩萨住无生忍,断诸功用,身心寂灭,犹如虚空,成就愿波罗蜜,与涅槃心,湛然不动,故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菩萨灭心相,证智自在,具足十力,于一切处非处,都清清楚楚,成就力波罗蜜,善运慧解,故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菩萨广集无量道法,增长无边福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成就智波罗蜜,有如大云,雨大法雨,故名“法云地”。
  2、指佛乘十地,即甚深难知广明智慧地、清净自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善明日幢实相海藏地、精妙金光功诸神通智德地、大轮威藏明德地、虚空内清净无垢炎光开相地、广胜法界藏明界地,普觉智藏能净无垢边无碍智通地、无边德庄严回向能照明地、毗卢舍那智海藏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金刚心】
<一>指华严经卷五十五离世间品所说之菩萨十种坚固愿心,以其坚固如金刚,故称十金刚心。即:(一)觉了法性,菩萨发大愿心,誓欲了解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之一切微妙法门,不使有任何遗余。(二)化度众生,菩萨以无上涅槃道,度脱十方无量无边一切众生,悉使出离诸趣。(三)庄严世界,菩萨谓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我当以诸佛国土最上庄严之具庄严之。(四)回向善根,菩萨以种种修行之善根,悉皆回向于无上之佛果菩提及法界众生。(五)事奉大师,菩萨以所修之善根功德,事奉供养无量无边一切诸佛,悉使周遍无所缺少。(六)实证诸法,菩萨于诸法实相之理,非实非虚,非有非无,悉皆真实证知。(七)广行忍辱,菩萨被众生呵骂,或楚挞,或被截手足、割耳鼻,如是悉皆能忍受,无有嗔恨。(八)长时修行,菩萨谓未来世劫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我当尽彼之劫,行菩萨道,教化众生,永不疲倦。(九)自行满足,菩萨建立妙行,以心为主,心体寂静,则能圆满一切功德善根,具足无上大菩提道。(十)满足他愿,菩萨自行既满,慈悲之心转更增上,故为求解脱者,教涅槃之道;为求佛法者,说大乘之法,悉使其愿心满足。
 <二>地前菩萨所修行之十种心。梵网经卷上说三十心,其中金刚心为最后之十心。从十长养心入坚修忍中,有十金刚心向果,即:(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达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无相心,(九)慧心,(十)不坏心。从此十金刚心入坚圣忍中。明代智旭之梵网经合注卷二以此十金刚心类似于圆教之十信;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上则谓十金刚即十回向。p451 FROM:【佛光大辞典】

【十长养】
<一>菩萨五十二位中,指第二十一位至第三十位之十行。于此位中,暂先长养圣胎,后入十圣位。
 <二>指菩萨为增长善根,长养圣胎所修之十种心。即十长养心。即:(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此十种心系合四无量心、四摄心与定、慧而成者,明代智旭之梵网经合注认为十长养心即十行法门。(梵网经心地品) p451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发趣心】
指地前菩萨为趣入大乘所发之十种心。略称十发趣。即:(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道昉之梵网经合注卷一,将此十心配合十波罗蜜。法藏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中,以此十心配于璎珞经等所说之十住位,谓十住乃三贤初入位之始,故称发趣。此外,亦有以十发趣即同于华严经十住品、菩萨本业经中之十住之说,然华严等之十住与此十发趣之行相恐有异。另一说谓十发趣与十金刚等皆为菩萨之阶位。(梵网经卷上、菩萨戒义疏卷上(智顗)、菩萨戒本述记卷一、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二(知周))((参见:五十二位)1044)p477 FROM:【佛光大辞典】

【开解】
(术语)了解道理也。无量寿经曰:“心中闭塞,意不开解。”贤愚经二曰:“闻佛说法,咸得开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3

[禅定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 11:30:15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4楼共用时3小时)

36、四十八轻戒之不发十三种愿戒

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
‘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
“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饮食。’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种床座。’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受三百鉾刺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味医药。’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投热铁镬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
“复作是愿:‘宁以铁锤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礼拜。’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热铁刀鉾挑其两目,终不以破戒之心视他好色。’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铁锥遍劖刺耳根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心听好音声。’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终不以破戒之心贪嗅诸香。’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终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
“复作是愿:‘宁以利斧斩斫其身,终不以破戒之心贪着好触。’
“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而菩萨若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发完十大愿以后,应当严谨持戒,然后作是愿:

宁愿将此身投入烈火、大坑、刀山中,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又作非梵行。即指淫事。行淫欲乃鄙陋之事,爱染污心,故称不净行)

还应当发愿,宁愿用热铁、罗网重重缠身,终不以破戒之身,接受信心施主供养的一切衣服

还应当发愿,宁愿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即使经历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口,食用信心施主供养的百味饮食

还应当发愿,宁愿身卧大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破戒之身,接受信心施主供养的百种床座

还应当发愿,宁愿身受三百矛刺,经历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身,接受信心施主供养的百味医药

还应当发愿,宁愿将此身投入热铁笼中,经历百劫、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接受信心施主供养的千种房舍、园林、田地等

还应当发愿,宁愿用铁锤打碎此身,从头到脚碎如微尘,终不以此破戒之身,接受信心施主的恭敬和礼拜

还应当发愿,宁愿用百千热铁尖刀挑破双眼,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视他好色

还应当发愿,宁愿用百千铁锥刺破耳根,经历一劫、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听好声音

还应当发愿,宁愿用百千刃刀割去鼻子,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嗅种种香味

还应当发愿,宁愿以百千刃刀割断舌头,终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佛陀制禁比丘啖食生之草、菜、瓜果等,必以火烧煮,或以刀、爪甲等除其皮核而后食之,称为净食)

还应当发愿,宁愿用利斧斩破身体,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着好触

还应当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成就佛道,菩萨如果不能这样发愿者,就是犯轻垢罪

===========

这段经文除了教导我们应当发十三种誓愿外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实际也是提醒我们清净持戒的重要!

正如本经也讲到宁愿舍身舍命,终不以此破戒之心接受信心施主的供养以及贪着种种觉受
因此,修行不要惧怕戒律,不要怕持戒,

怕持戒这正是愚痴的观念,修行正是要转变错误的观念,

要明白知道~戒是我们的善友,戒是我们的父母师长,

这样修行就会增上,不会变成懦弱不前的人 ——
不要怕持戒~戒是我们的善友,戒是我们的父母师长

尤其佛灭度后
现在末法正邪难分,
谁是真正善知识或清净的出家人,这难以分辨
所以依照佛经最重要
所以佛陀说[以戒为师][以经为师] ——
学佛是要让自己依据佛经而有明辨和解脱的智慧,而不是去完全相信某人

佛经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做,只有真心持戒才能与法相应:
忍渴护虫(出自《法句喻经》)

有一次,佛陀在祇园精舍说法。当时有两位新学的比丘,远在罗阅祇国,也想来见佛闻法受益。由于路途遥远,又逢久旱不雨,艳阳高照,一路上可谓是艰苦到了极点。

最难忍受的就是没有水喝,他们觉得如果一直没水喝,必然要埋骨在这异乡了。

暑气蒸蒸,苍天悠悠,他们望着望着,忽然瞥见附近的地洞中有一滩积水,大喜之下,急忙就要去喝,却忽然发现水中有很多小虫,还在游着!

其中一位比丘说:“还是喝了吧!能够活命,然后才能见佛啊!”

另外一位比丘则说:“水中有虫,喝了就是杀生,杀生就破了戒。如果不能恪守佛的戒律,即使见了佛,又能怎样呢?”于是就忍着渴不喝,最后渴死了。

死后,他的神识由于诸多善因的牵引,即刻生到忉利天,知道了自己的宿命因果,于是手捧香花,来到佛所供养佛。

那位喝了水的比丘后来也到了,并哭泣地对佛诉说一路上的炎热、干渴和辛苦。

佛说:“你们的事情,我一切都很清楚。”又指着生到忉利天的那位比丘跟他说:“和你同来的这位,如今反而比你先到祇园。你不能持守我的戒条,虽然现在见了我,你也得不到见佛的利益!”

【原文】佛在祇园说法,有新学二比丘,从罗阅祇国来,道路辽远,又值亢旱,渴乏欲死。偶见地穴中,有升余水,中多细虫,不可取饮。一人曰,且当饮之,救得我身,然后见佛。一人曰,既破佛戒,即见何益。遂忍渴而死,其神即生忉利天,自识宿命,手持香花,来供养佛。其饮水者,经日乃至,泣告其苦。佛言,我久知之。因指天人示之曰,此即与汝同来者,今先至矣。不奉我戒,虽云见我,我不见汝也。[按]佛制空缸甏【甏(beng),坛子】之类,宜覆不宜仰。何以故。诚恐仰之而积水生虫,且因用之而弃水杀虫也。盖夏秋之间,地上苟有积雨,过一两日,未有不出虫者,所出之虫,无有不干死者。故开通阴沟,使家中不积水。不以沟内泥水,灌溉花木。新受雨水,必先投炽炭于内。不以鱼肉之骨,及腥膻之物,狼藉在地,以致引诱群蚁,被人践踏。皆所以预杜杀机也。

由此可见,
戒律就像我们的师长父母,就像善知识,可以砥砺我们保护我们 —— 不要怕持戒~戒是我们的善友,戒是我们的父母师长


名词解释:

【净食】
佛陀制禁比丘啖食生之草、菜、瓜果等,必以火烧煮,或以刀、爪甲等除其皮核而后食之,称为净食。((参见:净法)4701)p4704 FROM:【佛光大辞典】

【不净行】
又作非梵行。即指淫事。行淫欲乃鄙陋之事,爱染污心,故称不净行。又与清净之梵行相背,故又称非梵行。(梵网经疏卷下)p992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3

[禅定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10:08:08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5楼共用时3小时)

37、四十八轻戒之冒难游行戒

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时于诸佛菩萨形像前,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坐。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结夏安居一一如法。若头陀时,莫入难处,若国难恶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师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毒蛇,一切难处悉不得入。若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诸难处悉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常在二时头陀(意即对衣、食、住等弃其贪著,以修炼身心。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功德)冬夏坐禅、结夏安居时,要用到杨枝、澡豆(洗涤身体、衣服等污秽所用之豆粉)、三衣、瓶、鉢、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因此菩萨行头陀以及游化四方时,要行走百千里路,而以上这十八种物品要常常随身携带

行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以及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在这二时中,也应当随身携带这十八种物品,应当像鸟的两个翅膀不可缺少一样

如果遇到布萨日(意译为长净、长养、增长、善宿、净住、长住、近住、共主、断、舍、斋、断增长,或称说戒。即同住之比丘每半月集会一处,或齐集布萨堂,请精熟律法之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戒本,以反省过去半月内之行为是否合呼戒本,若有犯戒者,则于众前忏悔,使比丘均能长住于净戒中,长养善法,增长功德。又在家信徒于六斋日受持八斋戒,亦称布萨,谓能增长善法)时,新学菩萨应当半月半月布萨诵此十重四十八轻戒,诵戒时要在诸佛菩萨形像前,一人布萨即一人诵戒,如果是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布萨也是一人诵戒,诵戒者要高座上坐,听者在下面坐,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结夏安居

行头陀时,不要进入危险的地方,比如发生国难的地方、恶心国王、土地高下、草木丛生、狮虎狼常出没的地方,水火风灾的地方,以及劫贼出没的地方,还有毒蛇经常出没的地方,这些地方都不可以去,不论是行头陀时还是结夏安居都不能去这些危险的地方,如果去者,就是犯轻垢罪(冒难游行戒:又称故入难处戒、随时头陀戒、不入难处戒。谓修苦行乃至夏坐安居,皆不得入虎穴、蛇窟等易生危难之处)

============

佛陀非常慈悲,制定的每一条戒律都是为了保护弟子们免受伤害
尤其菩萨行者更应当先学会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才能进一步利益众生

由此,想到《十诵律》中说到一起制戒因缘(摘自网络):
[原典]:“佛在舍卫国。尔时偷兰难陀比丘尼,中前着衣持钵行乞食。食后以尼师檀着左肩上,入安陀林中大坐一树下,时有蛇来入女根中。是事白佛,佛言:‘从今不听比丘尼大坐。若大坐,突吉罗。若展一脚坐,不犯。’”

[译文]:佛陀在舍卫国的时候,偷罗难陀比丘尼托钵乞食,食后到安陀林的一棵大树下安坐。正在她打坐的时候,有一条蛇爬进她的女根中。后来将这件事情告知佛陀,佛陀制戒说:“从今以后,比丘尼不得结跏趺坐,如果结跏趺坐,那就结突吉罗罪。如果是展一脚坐,那就不犯。”

名词解释:

【漉水囊】
梵语 parisra^vaN!a,巴利语 parissa^vana。音译为钵里萨罗伐拏。指用以滤水去虫之布袋。为比丘六物之一,十八物之一。又作漉水袋、滤水囊、水滤、水罗、漉水器、漉囊、滤袋。即将水滤过,用以排除虫类之器具。比丘受具足戒后,常携带此具。当澡盥时,恐水中有虫,故以漉水囊漉除之。
 有关漉水囊之制法,有种种之别,四分律卷五十二(大二二·九五四中):“不应用杂虫水,听作漉水囊。(中略)如勺形,若三角,若作撗郭,若作漉瓶。若患细虫出,听安沙囊中。”又据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十一受用有虫水学处载,滤物共有五种,即:方罗、法瓶、君持迦、酌水罗、衣角。(五分律卷二十六、十诵律卷五十七、摩诃僧祇律卷十八、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晨旦观虫)((参见:十八物)352、“六物”1274)p5825    FROM:【佛光大辞典】

【袈裟】
梵语 kas!a^ya,巴利语 kasa^ya 或 kasa^va。意译作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指缠缚于僧众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又作袈裟野、迦逻沙曳、迦沙、加沙。
 (一)颜色:袈裟之颜色在诸律中各有异说,然大抵赞同三种坏色之说,即以青、泥(皂、黑)、茜(木兰色)三种为袈裟之如法色(或谓若青、若黑、若木兰色)。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复举青、黄、赤、白、黑五方正色与绯、红、紫、绿、磂黄等五方间色为不如法色。然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舍利弗问经等更说五部衣色殊异,而以青(化地部)、黄(大众部)、赤(法藏部)、黑(说一切有部)、木兰(饮光部)五种为如法色。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三,解释袈裟为混和青等五色而染成一不正色之意,然义寂于同疏卷三谓,小乘五部各用一色,而大乘菩萨于五无所偏执,通服不正之五色。又吉藏金刚般若疏卷二、玄应音义卷十五、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等皆以袈裟之浊赤色为佛本制,所谓青、黄、木兰三色之别唯在衣上点印之异,虽为有力之传说,但似欠妥。毗尼母经卷八称,诸比丘衣色褪脱,佛听许染用十种色,此即法衣不仅一种赤血色衣之明证。
 佛教传入中国后,汉、魏时穿赤色衣(被赤衣),后来又有黑衣(缁衣)、青衣、褐色衣。唐宋以后,朝廷常赐高僧紫衣、绯衣。明朝佛教分禅(禅宗)、讲(天台、华严、法相宗)、教(又称律,从事丧仪、法事仪式)三种类别,规定禅僧穿茶褐色衣和青傧玉色袈裟,讲僧穿玉色衣和绿傧浅红色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傧浅红色袈裟,然后来一般皆著黑衣。
 (二)衣体:袈裟之材质,称为衣体或衣财。有关衣体之种类,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四举驱磨、古贝、句赊耶、钦婆罗、娑那、婆兴伽等六种,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举出居士衣、粪扫衣二种,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列七种,四分律卷三十九举出十种。此等皆以作一重为法,然若财体细薄时,亦允作数重,称为重法。大凡僧众之法衣,以避在家并外道人所用者为旨,即在异于俗。故四分律卷四十所列绣手衣、草衣、树皮衣等,为外道之法,僧众不著用;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谓上色衣不异俗人,所谓丘佉染、迦弥遮染、青染、华色等,如是等皆不著一切上色。但衣体得用紬绢与否,古有异论,道宣律师以之为非法,义净三藏反以为如法。
 (三)制法:袈裟之制法,先割截成片,而后缝缀,以标示田相为法,称为割截衣,久之亦成为袈裟之异称。割截系为既经裁作袈裟者,不能再供其他贩卖贸易之用。依之,弟子等能对衣物舍弃欲心,并去除盗人夺取之念。三衣虽皆以割截为法,若财少难办时,亦允许以外叶揲于不割截、无田相之缦衣上,称为揲叶。又安陀会之一种,特允许叠作叶,称为褶叶。
  缝法可分为马齿缝、鸟足缝二种。袈裟四周设缘,以防破损。缘内边之四隅设揲,称四揲,俗称四天王,有助贴治轻举之功用;又于左肩内面处设帖,称肩揲,以此处易藏垢腻,常洗速坏,故设之。穿帖置絇,胸前缘边作纽,以防衣脱落;关于絇、纽之位置,亦有不同之说法,就材料亦有异说,后世以象牙作圆镮,称镮,或哲那环,代替絇(钩)而置于胸前。
  (四)披著法:有通挂左右肩之通肩,与露右肩披左肩之偏袒右肩两种。于对佛及师僧修供养时偏袒右肩,若外出游行或入俗舍时,披通肩法。又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举著用法衣之五事,是亦出行之法。四分律卷十九、毗奈耶卷十等,谓僧众须整齐披三衣。五分律卷二十谓,依时宜,袈裟听许反翻披著。复有不披袈裟亦不得罪者,此有四事,如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载,一无塔寺,二无比丘僧,三有盗贼,四国君不乐道。
 (五)功德及异称:大凡袈裟为贤圣之帜,自古为佛教教团所尊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举袈裟十利,悲华经卷八、大乘悲分陀利经卷六载,佛之袈裟能成就五圣功德。袈裟复有种种异称,如福田衣,即表法衣之田弘四利益,增三善心,养法身慧命之意。以三种坏色为衣,令贪心不起,称离尘服;入道者身被此服,则烦恼折落,称消瘦衣;借喻体净无垢类芙蕖,称莲华服;三色相间共成一衣,故称间色衣。以上四者系出自金刚般若疏卷二。又袈裟被挂于身,其模样有如庄严之法幢,称胜幢衣;不为外道所破坏,而称降邪衣;不为众邪所倾,故又称幢相衣、解脱幢相衣。此外复有功德衣、无垢衣、无相衣、无上衣、解脱服、道服、出世服、慈悲衣、忍辱衣、忍铠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衣等之称。
 (六)演变:依佛本制,袈裟包括安陀会(即五条衣)、郁多罗僧(即七条衣)、僧伽梨(即九条大衣)三种,称为三衣,其制法一定。有关颜色,虽有诸说,大抵不拘颜色,而以质素为要。然后世流于华美,至用黄、赤等正色或金襕衣等,殆失本制。又搭袈裟,由于印度属热带地方,多直接用袈裟衬著其身,故印度僧团唯拥有三衣。而在中国、日本等地,则将袈裟被著在褊衫或僧服上,袈裟与衣,合称袈裟衣。尤其在日本安陀会出现种种变形,衍生五条袈裟、小五条、三绪五条袈裟、种子袈裟(或轮袈裟)、叠五条(或折五条)、络子、威仪细、铃悬之别。此外,另有平袈裟、甲袈裟、衲袈裟、远山袈裟等种别。相传金襕衣系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奉施佛者,中阿含经卷十三、贤愚经卷十二等记其事缘,然不见于诸律。(慧琳音义卷五十九、毗尼讨要卷上末、道宣律师感通录、释氏要览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十八)((参见:三衣)551、“衣体”2571)p4784 FROM:【佛光大辞典】

【布萨日】
举行布萨法之日。依经律所说,有每月二日、三日、六日等诸说,所定日期亦互有出入。至后世大多每半月举行一回,即每月十四或十五,与二十九或三十之其中两日。然现今一般寺院,布萨之日期多非依古制,有每月初一、十五举行者,有自择时日者,亦有偶而行之或全然不行者。又现今锡兰、缅甸、尼泊尔等地方,根据摩奴法典之规定,于每周举行之;西藏则于每月十四、十五、二十九、三十日行之。((参见:布萨)1910)p1911 FROM:【佛光大辞典】

【布萨】
梵语 pos!adha, upavasatha, upos!adha, upava^sa, 巴利语 uposatha 或 posatha。又作优波婆素陀、优婆娑、布萨陀婆、布洒他、布沙他、邬波婆沙、逋沙陀、褒洒陀、乌逋沙他。意译为长净、长养、增长、善宿、净住、长住、近住、共主、断、舍、斋、断增长,或称说戒。即同住之比丘每半月集会一处,或齐集布萨堂(梵 uposatha^ga^ra,即说戒堂),请精熟律法之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戒本,以反省过去半月内之行为是否合呼戒本,若有犯戒者,则于众前忏悔,使比丘均能长住于净戒中,长养善法,增长功德。又在家信徒于六斋日受持八斋戒,亦称布萨,谓能增长善法。
 布萨一制系源于印度吠陀以来之祭法,即在新月祭(梵 dars/a-ma^sa)与满月祭(梵 paurN!a-ma^sa)之前一天举行预备祭,称为布萨;祭主于此日断食,安住于清净戒法中,令身心俱净。其后传至佛陀时代,外道尼乾子等仍有集会一处,持断食等四戒之作法,佛陀亦准许于僧团中用其行事,故知佛教之布萨即依准此一风习而来。惟若依佛制,则应诵念全部之波罗提木叉,但若遇八难等诸缘,则仅诵念其中之一部分即可,故知为因应情事之缓急,说戒亦有广、略之分别。
 四分律卷五十八将布萨分为三语布萨、清净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布萨、自恣布萨等四种;五分律卷十八列举心念口言、向他说净、广略说戒、自恣布萨、和合布萨等五种;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六则举出十四日布萨、十五日布萨、和合布萨、僧布萨、众布萨、一人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布萨、净布萨、敕布萨等九种。至于布萨日之日期,诸经律各有异说。中阿含卷十四大天[木*奈]林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等以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即六斋日)行布萨。四分律卷五十八则以一日、十四日、十五日为布萨日。大智度论卷十三则以一日、八日、十四日、十六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等为布萨日。大致说来,半月中三度说戒,稍嫌过繁,后乃产生半月一回之制。又布萨及持斋之风气在我国及日本古来即颇为流行。(杂阿含经卷四十、毗尼母经卷二、四分律卷三十六、十诵律卷五十九、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法苑珠林卷八十八、玄应音义卷十四)((参见:布萨日)1911)p1910 FROM:【佛光大辞典】

【澡豆】
洗涤身体、衣服等污秽所用之豆粉。为比丘十八物之一。系由大豆、小豆、摩沙豆、豌豆、迦提婆罗草、梨频陀子等磨粉而成。故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食罢去秽条称之为“豆屑”,并谓将此豆屑与土干、牛粪混合,则称三屑净揩。比丘于斋食之后,以澡豆净手,方可执取经卷。据大威德请问经载,若不以澡豆净手而执经卷、香炉等物,死后将堕于不净地狱。又依十诵律卷三十九所说,澡豆系贮放于木桶中。(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五分律卷二十六、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十诵律卷三十八、四分律卷三十三、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三)p6255   FROM:【佛光大辞典】

【二时】
<一>时分假、实二种,即:(一)迦罗时(梵 ka^la,巴同,译为实时),指能以数量计量之时间而言。此乃戒律中所说之时间,如食时、非食时。(二)三摩耶时(梵 samaya,巴同,译为假时),指某一时间而言。如经云“一时佛在舍卫国……”,此所言之时,即指假时。(大智度论卷一)
 <二>指朝、夕二时。p208 FROM:【佛光大辞典】

【头陀】
梵语 dhu^ta,巴利语同。谓去除尘垢烦恼。苦行之一。又作杜荼、杜多、投多、偷多、尘吼多。意译为抖擞、抖胨、斗薮、修治、弃除、沙汰、浣洗、纷弹、摇振。意即对衣、食、住等弃其贪著,以修炼身心。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功德(梵 dhu^ta-guN!a)。
 对日常生活所立如下之十二种修行规定,即称十二头陀行:(一)在阿兰若处,离世人居处而住于安静之所。(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食,乞食时不分贫富之家,而沿门托钵。(四)受一食法,一日一食。(五)节量食,指不过食,即钵中只受一团饭。(六)中后不得饮浆,中食之后,不再饮浆。(七)著弊衲衣,穿著废弃布所作之褴褛衣。(八)但三衣,除三衣外,无多余之衣。(九)冢间住,住于墓地。(十)树下止。(十一)露地坐,坐于露天之地。(十二)但坐不卧,即常坐。
 行头陀,或游历诸方时,大乘比丘所常携带之十八种道具,称为头陀十八物,简称十八物。至后世,头陀行则转为巡历山野而能耐艰苦之行脚修行之意,或特指乞食之行法而言。行脚时,为防所用衣物染污而携带之盛物袋,称为头陀袋。后来埋葬死者时,挂其胸前,装盛死者旅途用具之袋,亦称为头陀袋。(十二头陀经、善见律毗婆沙卷六、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十五、慧琳音义卷四十七)p6362 FROM:【佛光大辞典】




38、四十八轻戒之乖尊卑次序戒

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而菩萨不次第坐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如法按照次第而坐,先受戒者坐在前面,后受戒者坐在后面,不论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都应当按照这个规定,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不要像外道愚痴人那样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在佛法中,一定要应当按照受戒先后而坐,菩萨如果不按照次第坐者,就是犯轻垢罪(乖尊卑次序戒,又称众生乖仪戒、坐无次第戒、尊卑次第戒、次第戒。谓座位之次第须依尊卑次序,不可乖违仪节)

=============

由此,想到下面这篇佛法故事:
先出家为师兄(摘自网络)

佛陀回乡,在王城中普洒法雨,种子入地,就会发芽生长,释种的诸王子,听了佛陀说法以后,有些竟然要跟佛陀出家。

王子当中,有的是获得父母允许的,有的父母不准许,他们相约偷偷出走,到尼拘陀树林中找到佛陀,出了家以后再说。

就这样,有七个王子要出家,跋提、阿难、阿那律均在其中。因为出家必须要剃发,他们不得不瞒着人把优波离带去。在一个树荫下,优波离为跋提王子们剃发时,眼泪就滔滔流下来,阿那律看到时,他以王子的身份责问优波离道:“你看到我们出家,应该欢喜才对,为什么要流泪?”

优波离惶悚地回答道:“阿那律王子!请您宽恕我没有礼貌,因为跋提王子待我很好,现在他和你们一同剃发出家,出家以后,一定云游四方,我就没有办法看到他,想到这里,我才情不自禁流下泪来!希望王子不要责怪才好!”

阿那律听后,很是同情,对优波离安慰道:“你不要难过,我们会帮助你的生活!”

阿那律说后,又回过头来对大家说道:“诸位王兄王弟!优波离服侍我们很久,他很勤劳、忠实,我们今后出家,自然要把他的生活安排一下。这里有一张毛毡,请你们把身上的装饰品完全除下来放在上面,我们出家后用不着这些东西,就把这些东西赠送给优波离吧!”

阿那律的话,大家都非常赞成,他们立刻把上衣珠宝都脱下来送给优波离,并且叫他返回迦毗罗卫城,而他们都去找佛陀了。

优波离此刻本想回王城去的,但他忽然转念想道:“现在如果我接受这些珠宝衣服回去王城的话,老王和释迦族中的王公大臣,一定会怪我让王子们出家而杀我,那么,我怎么能轻易地回去呢?而且,如此尊贵的王子都能舍弃世间的荣华而出家,何况像我这下贱的人,对世间还有什么可留恋呢?我应该也去找佛陀出家!”

优波离这么想后,下定决心,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一般,没有丝毫犹豫,将珠宝衣服挂在树上,任过路的人去拿,他要去出家!

他走了一程,想起他的出身,心里忽然又悲哀起来,他坐在路边流泪自语道:“我怎么有资格出家呢?他们都是王子,我是奴隶的身份,我怎能和王子一样去出家呢?”

他怨叹世间的不平等,怨恨自己的命运不幸,正哭得伤心时,忽然耳边有人问道:“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优波离抬头一看,见是舍利弗尊者,他揩拭一下眼泪,跪在舍利弗的面前问道:“尊者!您是佛陀的大弟子,您随佛陀回宫的时候,我就知道您。请问您,像我这首陀罗身份的人,不知可不可以做佛陀出家的弟子?我这样的妄想真是太大了。”

舍利弗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优波离!”

舍利弗记起佛陀以前剃发时,有一个理发师青年曾入过四禅,想就是此人,当即说道:“佛陀的教法是自由平等慈悲的。不论是否有智能,不分职业的高低,只要能遵守清净的戒律,是谁都可以做佛陀的弟子,是谁都可以出家,是谁都可以证得无上的正觉。你跟我来,佛陀一定很欢喜地允许你出家,允许你做他的弟子。”

优波离很欢喜,跟在舍利弗的身后去见佛陀,佛陀很欢喜地为他剃度,为他授具足戒。“百川河水,同流入海;四姓出家,同一释姓。”这是佛陀在法制上规定的精神,现在能由优波离的出家而实现佛陀的理想。

佛陀嘉许优波离说道:“你很有善根,我知道你将来一定能宣扬我的正法。在你来此以前,跋提王子等已先来此要求剃度出家,我虽然已允许他们做我的弟子,但他们要经过七日的修行,等他们忘记王子的身份,真正知道是我的弟子时,我才允许他们剃度,他们才会有礼貌和你见面。”

优波离感泪涕零,他过去虽然替佛陀理过发,但想不到佛陀是这么慈悲,他发愿今后要好好做佛陀的弟子,好好地跟随佛陀学习。

经过七日,佛陀叫出跋提王子等七人和大家见面,在众多师兄弟之中,他们意外见到优波离的比丘相,大家都很惊奇,都踌躇不知如何对优波离招呼才好。

佛陀威严地对他们七人说道:“你们踌躇什么呢?出家学道之法,首先就是要降伏骄慢之心,我先许可优波离出家,他先受戒,你们应该向他顶礼才是!”

跋提王子等七人,听闻佛陀说法后,都很虚心地向优波离顶礼,他们都觉得此刻出家的信心大为增强。相反地,这么一来,优波离倒反而感到拘束不安。

佛陀对他说道:“你应该以兄长的身份对待他们。”

优波离像平步青云,感动得只是向佛陀顶礼。

一个被人认为下贱的佣人,出家后的名次在他过去服侍过的王子之前,在法上能受到和诸王子同等的待遇,在当时阶级悬殊的印度社会,这是破天荒的事情。

优波离的出家,使佛陀制定的法制逐渐实现,在社会上尽管阶级悬殊,在佛法僧的教团里,却没有四姓的分别,优波离后来的成就,也没有辜负佛陀准许他出家的恩惠!

由此可知,
佛法中的真平等,不会有对立,不会有苦难,这就是平等的真义,真正的平等 —— 平等

比如,下面这个没有钱的世界
[没有「钱」的世界]
记得在一个日本的文集或小说中,提到或倡导在宇宙或法界中有个空间或世界
(佛菩萨经常会把某些能够提升众生的观念,藉由某些人而放入人类社会中,例如:书籍和电影)
那个世界没有「钱」这东西,人人都欢喜的工作和帮助他人,人人都欢喜的提供他人所需,这才是这世界的最高精神价值
因为不需要钱,当然就不需要赚钱,当然也不用为钱而苦,也就是说,想吃饭就去饭馆,免钱,任何生活所需都是如此
这样的社会当然就没有竞争或争斗或战争,没有富有和贫穷,这才是真平等,真富有
这世界的价值不需要由竞争和钱财来证明,而是由善心和布施来让彼此身心都得到满足
所以没有冲突和虚荣,没有自大自卑或高傲,没有满脸的愁苦和压力,没有自私和争夺引起的不愉快和灾难 —— 假面的正义&没有「钱」的世界

因此,佛法才是最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全心依赖的正法与保障!
也唯有佛法才能见到真平等,才能带领我们真正走向解脱!


名词解释:

【四十八轻戒】
为梵网经所说之大乘菩萨戒;系相对于“十重戒”而立之四十八种轻戒。略称四十八轻。为道俗七众所共同受持。轻戒,指为防犯轻垢罪所制定之戒条;而各种不同之经论亦有依轻垢罪之梵语 dus!kr!ta,音译为突吉罗,或意译为失意罪、恶作。此外,诸经典对于轻戒数目之记述亦不同,菩萨内戒经及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菩萨地持经卷五举出四十二种,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举出四十四种,菩萨善戒经举出五十种,优婆塞戒经卷三举出二十五种,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举出三十八种。其中,地持经、瑜伽师地论、善戒经三者所说戒相较为一致,其余则多有出入。兹依天台宗智顗大师所著菩萨戒义疏卷下四十八轻戒之命名,略释之:
 (一)不敬师友戒,又称轻慢师长戒、不敬师长戒、敬事师长戒、不得憍慢师长戒、敬事尊长戒。谓应谦卑、敬让师长、善友,见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德、同学、同行、同见等,应礼拜问讯,不生憍慢、痴嗔之心。(二)饮酒戒,又称不饮酒戒、不得饮酒戒。以饮酒能使人放逸,易生无量之过失,故制此戒。(三)食肉戒,又称不食肉戒、不得食肉戒。谓为不使大慈悲佛性之种子断绝,故不得食用一切肉类;然若身患重病,以之作为药用,则不在此限。(四)食五辛戒,又称不食五辛戒、不得食五辛戒。谓禁止食用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蕖等五种刺激性食物,以免妨碍行持修道。(五)不教悔罪戒,又称不举教忏戒、举罪教忏戒、不教悔戒、不得不教悔罪。谓有过失即应忏悔,否则益发增长其过失。(六)不供给请法戒,又称不教请法戒、住不请法戒、供师请法戒、不供给不请法戒、不得不供给请法戒。谓对于法师、同学等,应殷勤礼拜供养,供给饮食、床座、医药等一切所须,并常听闻其说法。(七)懈怠不听法戒,又称不听经律戒、不能游学戒、听法咨受戒、不听法戒、不得懈怠不听法戒。谓不应懈怠于听受经律。(八)背大向小戒,又称不背大乘戒、不得背大向小戒、背正向邪戒。谓不得违背大乘经律,反而受持小乘、外道之经律。(九)不看病戒,又称不瞻病苦戒、瞻给病人戒、不得不看病戒。谓若见病者,应予看护疗养。(十)畜(蓄)杀众生具戒,又称畜诸杀具戒、畜杀生具戒、不畜杀具戒、不得畜诸杀具戒。谓不得蓄集刀杖、弓箭、矛斧、罗网等杀生之器具,否则障阻慈悲之行。(十一)国使戒,又称通国入军戒、通国使命戒、不通国使戒、不得故作国贼戒。即禁止通敌做叛国贼。(十二)贩卖戒,又称伤慈贩卖戒、恼他贩卖戒、不恶贩卖戒、不得作贩卖戒。谓禁止营利、贩卖六畜等,否则有损慈悲之心。(十三)谤毁戒,又称无根谤人戒、无根谤毁罪、不毁良善戒、不得无根谤毁戒。系禁止虚构事端毁谤他人。(十四)放火烧戒,又称放火损烧戒、放火损生戒、不辄放火戒、放火戒、不放火损烧戒。谓不妄烧山林及一切有主之物等。(十五)僻教戒,又称法化违宗戒、不僻教授戒、不得邪僻教他戒。指应教化外道、恶人等,使其受持大乘教律。(十六)为利倒说戒,又称惜法规利戒、贪财惜法戒、无倒说法戒、倒说法戒、不得惜法规利戒。指讲经说法之时,不得为财利之故,而颠倒经律文字之真义,以免毁谤佛法僧三宝。(十七)恃势乞求戒,又称依官强乞戒、依势恶求戒、不横乞求戒、恶求戒、不得依势乞求戒。谓不得为自身财利、名誉之故,攀附权势,仗势强取他人财物。(十八)无解作师戒,又称无知为师戒、虚伪作师戒、不诈作无师戒、无所知为他师戒、不得无知解作师授戒。指未通解戒律之因缘者,不得妄作他人之师。(十九)两舌戒,又称斗谤欺贤戒、斗诤两头戒、不斗两头戒、离间语戒、不得两舌戒。谓不得造作离间他人之言语。(廿)不行放救戒,又称不能救生戒、不救存亡戒、放救报恩戒、放生戒、不得不救众生苦戒。谓见六道众生之苦,应予放生、救济之。(廿一)嗔打报仇戒,又称无慈酬怨戒、不忍违犯戒、忍受违犯戒、以嗔报戒。谓禁止怨仇报复,否则非但有伤慈悲、忍辱之心,复更冤冤相结,仇怨无穷。(廿二)憍慢不请法戒,又称慢人轻法戒、下心受法戒、憍不受法戒。谓不得自恃聪明、富贵等,而轻慢先学之法师,懈怠于从其咨受经律。(廿三)憍慢僻说戒,又称轻新求学戒、轻蔑新学戒、好心教授戒、慢心倒说戒。谓对于新学者前来咨问经义时,不得轻蔑、憍慢之。(廿四)不习学佛戒,又称怖胜顺劣戒、不专异学戒、习学异道戒。指不学习佛教正法,反而学习异学外道之教法、仪则等,即已违背出离之要道。(廿五)不善和众戒,又称善御众物戒、为主失仪戒、用三宝戒。指为众之主者,应以慈心消弭众人之斗诤,并善于守护三宝之物。(廿六)独受利养戒,又称待宾乖式戒、领宾违式戒、主客同利戒、不差僧次戒。谓若有新到之客僧,先住之旧僧不应独受利养,而应礼拜迎接,供给房舍、卧具、饮食等。(廿七)受别请戒,又称受他别请戒、不受别请戒。谓众僧若各别受请,则施主不请十方僧,如是易使施主失平等心功德。(廿八)别请僧戒,又称故别请僧戒、自别请僧戒、别请戒、不别请僧戒。谓道俗菩萨、施主等若斋请僧众,应次第而请,始不失平等心。(廿九)邪命自活戒,又称恶损生戒、邪命养生戒、不作邪命戒。即禁止不由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营生,如贩卖女色、占卜吉凶等邪命之法。(卅)不敬好时戒,又称违禁行非戒、诈亲害生戒、不作邪业戒。指于三斋月、六斋日等,应恭敬神、佛、长老,不行非法邪妄之事。(卅一)不行救赎戒,又称见厄不救戒、不救尊厄戒、救赎危苦戒。谓见有外道恶人贩卖佛菩萨像、经卷、僧尼,乃至发心修菩萨道之行人等,皆应尽力救赎。(卅二)损害众生戒,又称畜作非法戒、横取他财戒、不畜损害戒、畜非法器戒。系禁止有损慈悲之事,如贩卖刀箭等杀具、畜养猫狗、因官形势求觅钱财等六事。(卅三)邪业觉观戒,又称观听作恶戒、虚作无义戒、不行放逸戒、斗战嬉戏戒。谓斗战、嬉戏、卜筮等,有乱正道,皆非正业,故不宜观听。(卅四)暂念小乘戒,又称坚持守心戒、退菩提心戒、不念余乘戒、退心戒。谓若起一念二乘外道之心,即退失菩提心,故禁制之。(卅五)不发愿戒,又称不发大愿戒、发愿希求戒、不发誓愿戒。谓菩萨应经常愿求胜事,若不发愿,则求善之心难遂,故制此戒。(卅六)不发誓戒,又称不起十愿戒、不生自要戒、作誓自要戒、不誓坚固心戒、不发大誓戒。谓初修行者心意较弱,宜须防范,故须发十大愿,以期戒行清净;若不发十大愿,则犯此戒。(卅七)冒难游行戒,又称故入难处戒、随时头陀戒、不入难处戒。谓修苦行乃至夏坐安居,皆不得入虎穴、蛇窟等易生危难之处。(卅八)乖尊卑次序戒,又称众生乖仪戒、坐无次第戒、尊卑次第戒、次第戒。谓座位之次第须依尊卑次序,不可乖违仪节。(卅九)不修福慧戒,又称应讲不讲戒、不行利乐戒、福慧摄人戒、布施受戒。谓福、慧应并修,除建立僧房、佛塔等,尚须经常读诵、讲说经律,教化众生。(四十)拣择受戒戒,又称受戒非仪戒、摄化漏失戒、不择堪受戒、简授戒。谓不以恶心、嗔心摒弃有心受戒者,除犯七逆罪者外,皆得以导之受戒。(四一)为利作师戒,又称无德诈师戒、恶求弟子戒、具德作师戒、为利授戒。谓不得为名闻、利养之故,贪利于弟子,讹解经律,并为之授戒。(四二)为恶人说戒戒,又称非处说戒戒、说戒简人戒、言人说戒。恶人,此处指未受菩萨戒者,此种人徒然沉浮生死而未遇佛法僧三宝,与木石无异,若于正式受戒之前即预先为其说戒,则恐其将来受戒时,心念散漫轻忽,不知殷重。(四三)无惭受施戒,又称故毁禁戒戒、故违圣禁戒、不故毁犯戒、破戒受施戒。谓毁犯正戒而无惭愧心者,与畜生、木头无异,为佛法中之贼,不得受施主供养。(四四)不供养经典戒,又称不敬经律戒、不重经律戒、供养经典戒、不供养戒。谓应受持、诵读、书写、供养经典。(四五)不化众生戒,又称不化有情戒、悲心唱导戒、不教化众生戒。谓应教化一切众生,使其发菩提心,尽受三归十戒。(四六)说法不如法戒,又称说法乖仪戒、敬心说法戒。谓说法、听法皆应遵照行仪。(四七)非法制限戒,又称非法立制戒、不立恶制戒、憍慢破法戒。谓国王、百官不应妄设规定,限制三宝,破灭佛法之戒律。(四八)破法戒,又称自坏内法戒、自破内法戒、爱护正法戒、破法因缘戒、令他得损恼戒。谓僧团之内,若有犯罪者,应依内法惩治,不应向白衣外人说其罪情,令遭王法惩治;否则即犯此戒,有失护法之心。
 四十八轻戒与十重禁戒皆为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之心地法门,自过去七佛为始,乃至三世之诸佛、菩萨等,皆广为念诵,故国王、百官、群臣、比丘、比丘尼、善男信女等一切大众皆应受持,若常诵读、解说、书写,则得见千佛,生于人道、天中,生生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又违犯十重禁戒即构成波罗夷罪,据鸠摩罗什译之梵网经卷下第四十一轻戒经文记载,应于佛菩萨形像前忏悔,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礼三世千佛,若见佛来摩顶或见光见华等好相,便得灭罪,否则虽行忏悔亦无济于事。若犯四十八轻戒即构成轻垢罪,应行“对首忏悔”,便得灭罪。据明旷之梵网经疏删补卷下记载,应礼请可灭除恶罪之菩萨僧为忏悔主,专心发露忏悔。又据四分羯磨之六聚忏记载,对一人以上四人以下之修行僧秉陈事实、忏悔罪业之法,称为对首忏悔,依罪之轻重决定人数之多少。此外,四十八轻戒之受戒方式又分自誓受、师师相授二种,有关之受戒方法、规定等,皆详载于鸠摩罗什译之梵网经卷下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之经文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法藏)卷四、卷五、卷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义寂)卷下、梵网经古迹记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智周)卷四、注梵网经卷中、卷下、菩萨戒义疏钞卷下、天台菩萨戒义疏见闻卷七、天台菩萨戒义记补接钞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纪要卷二、卷三、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p1636 FROM:【佛光大辞典】

【乖尊卑次序戒】
(术语)制乖背尊卑次第序列之戒也。四十八轻戒之第三十八。佛法,坐之次第,不问老少贵贱,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此戒即诫不依此次序,坐无前后,如兵奴之法者。通于大小二乘,道俗七众。法藏名之为众坐乖仪戒,太贤谓为坐无次第戒。今依天台之名,出于梵网经,菩萨戒义疏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3

[禅定勋章]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4-4 09:32:03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6楼共用时3小时)

39、四十八轻戒之不修福慧戒

若佛子!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房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若疾病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上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斋会求福行来治生。大火所烧、大水所㵱、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亦应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报七逆八难,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瞋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读诵讲说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当说。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常常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房、山林、园田、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一切行道的地方都应当建立

菩萨应当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如果众生身患疾病、或者遇到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尚、阿阇黎去世之日,以及二十一日、二十八日、三十五日,直至四十九日,都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

如果被大火所烧,大水所漂,或遇黑风吹船舫,或遇到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也应当读诵讲说此戒律

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以及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因为如果读诵此经律,可以令身心迅速获得解脱,或者多淫、多瞋、多愚痴、身患很多疾病时,都应当读诵讲说此经律,这样能灭一切贪、瞋、痴、疾病苦,能除一切心病

新学菩萨如果不依照经文教导读诵大乘经律,就是犯轻垢罪(不修福慧戒,又称应讲不讲戒、不行利乐戒、福慧摄人戒、布施受戒。谓福、慧应并修,除建立僧房、佛塔等,尚须经常读诵、讲说经律,教化众生)

============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这是因为福报只能作为修行助缘,如果只有福报而没有出世间智慧,终不能解脱成佛

关于智慧,又分闻思修三种,即:“(一)闻慧,即由三藏十二分教或善知识处闻知,能生无漏圣慧,故称闻所成慧。此为声闻所成就。(二)思慧,即由思惟所闻所见之道理而生之无漏圣慧,为缘觉所成就。(三)修慧,乃依修习而生之无漏圣慧,为菩萨所成就。——FROM:佛光大辞典 ”

[智慧]的修学,这就是佛陀常在经上讲的修行的四或五个阶段(请见大般涅槃经和法华经...)
a.第一和二个阶段就是1.多亲近善知识,2.多[听闻佛法],多[阅读佛经],
这就是透过[听闻佛法]而增上智慧,这就是[戒][定][慧]中的[闻慧]
b.或透过[思维佛义],因为思维不同次第的佛义而增上不同阶段的智慧,
这就是[思慧],由此成就不同次第的开悟
c.透过[实修实证]和[为人演说],而逐渐实证[真实智慧],这就是[修慧]
—— [问答]浅谈开悟

因此,菩萨还应当常常发心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房、佛塔等,以及为他们读诵讲说大乘经律


名词解释:

【三慧】
闻慧、思慧、修慧。闻慧是听闻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禅定能生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慧】
梵语 tisrah! prajn~a^h!。指闻思修三慧。即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即:(一)闻慧(梵 s/rutamayi^ prajn~a^),即由三藏十二分教或善知识处闻知,能生无漏圣慧,故称闻所成慧。此为声闻所成就。(二)思慧(梵 cinta^mayi^ prajn~a^),即由思惟所闻所见之道理而生之无漏圣慧,为缘觉所成就。(三)修慧(梵 bha^vana^mayi^ prajn~a^),乃依修习而生之无漏圣慧,为菩萨所成就。
 其中,闻慧为三慧之因,众生若受持转读,究竟流布诸经藏,则生慧;依此闻慧则生思慧;依思慧则有修慧。此乃断烦恼、证得涅槃之过程,犹如依种生芽,依芽生茎,依茎转生枝叶花果。故前二慧为散智,仅为发起修慧之助缘;修慧则为定智,具有断惑证理之作用。若以大乘菩萨之阶位而言,十住位得闻慧,十行位得思慧,十回向位得修慧。另就毗昙之界系而言,欲界有闻、思二慧,因欲界为不定界,非修地,亦非离染地,若欲修时则堕思慧中,故此界无修所成慧。色界有闻、修二慧,无色界唯有修所成慧;因色、无色界是定界,是修地,亦是离染地,若欲思时已堕修中,故此二界无思所成慧。又无色界不用耳根听闻佛法,故无闻所成慧。(优婆塞戒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成实论卷十六、集异门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二、佛地经论卷一)p670 FROM:【佛光大辞典】

【八难】
<一>梵语 as!t!a^v aks!aN!a^h!,巴利语 at!t!hakkhaN!a^。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之八种障难。又作八难处、八难解法、八无暇、八不闲、八非时、八恶、八不闻时节。据长阿含卷九“十上经”、中阿含卷二十九“八难经”等载,八难即:(一)在地狱难,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地狱,长夜冥冥而受苦无间,不得见佛闻法。(二)在饿鬼难,饿鬼有三种:(1)业最重之饿鬼,长劫不闻浆水之名。(2)业次重之饿鬼,唯在人间伺求荡涤脓血粪秽。(3)业轻之饿鬼,时或一饱,加以刀杖驱逼,填河塞海,受苦无量。(三)在畜生难,畜生种类不一,亦各随因受报,或为人畜养,或居山海等处,常受鞭打杀害,或互相吞啖,受苦无穷。(四)在长寿天难,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即色界第四禅中之无想天。无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而障于见佛闻法。(五)在边地之郁单越难,郁单越,译为胜处,生此处者,其人寿千岁,命无中夭,贪著享乐而不受教化,是以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六)盲聋喑哑难,此等人虽生中国(指古印度中部摩竭陀国一带),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虽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闻法。(七)世智辩聪难,谓虽聪利,唯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八)生在佛前佛后难,谓由业重缘薄,生在佛前佛后,不得见佛闻法。
 据增一阿含经卷十六载,奉持八关斋法,可对治此八难。另据成实论卷二,则以四轮来对治八难,即:(一)住善处,可生中国。(二)依善人,可生值佛世。(三)自发正愿,可具正见。(四)宿植善根,可诸根完具。(大智度论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八、维摩经卷下香积佛品)
 <二>指行受戒、自恣等之时,若有八难事来,则听许略说自恣。八难即:王难、贼难、火难、水难、病难、人难、非人难、毒虫难。(四分律卷三十四、卷三十八)p318 FROM:【佛光大辞典】

【七逆罪】
又作七遮罪、七遮。略作七逆。乃不顺理行,能障碍受戒之七种重罪。即:(一)出佛身血,(二)杀父,(三)杀母,(四)杀和尚,(五)杀阿阇梨,(六)破羯磨转法轮僧,(七)杀圣人。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一(大四六·一八四中):“言五逆者,谓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出血。(中略)若大乘中加杀和尚及阿阇黎,以为七逆。”盖以和尚与阿阇梨为授戒师,若曾杀害者,对现前之戒师亦不生殷重心,从而不能得戒,故称遮罪。(梵网经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下(法藏))p10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报】
指三种业报,即依受报时间之别,将果报分为三种:(一)现报,现世所作之善恶业,现身即受善恶报。(二)生报,此生所作之善恶业,来生方受善恶之报。(三)后报,过去无量生中所作之善恶业,于此生受善恶报,或于未来无量生中方才受善恶报。(成实论卷八、慈悲水忏法卷中、梁高僧传卷六、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一)((参见:三业)638)p623 FROM:【佛光大辞典】




40、四十八轻戒之拣择受戒戒

佛言:“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蕑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著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若欲受戒时,师应问言:‘汝现身不作七逆罪耶?’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上、杀阿阇梨、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若具七遮,即现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尽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师语。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佛说,佛弟子与人受戒时不可以挑选对象,不论是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还是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无根、二根、黄门(为阉人,以无男根故)、奴婢,以及鬼神,全都可以受戒

应当教导他们袈裟要选择坏色,这样才能于道相应,应当全部染成青黄赤黑紫,不仅所有染衣,包括卧具也都要用坏色,衣服颜色应当与国中俗人穿的衣服有差别

如果受戒时,师父应当问受戒者:你今生是否有作过七逆罪?如果有,那么菩萨法师不能为他受戒。七逆罪是:(一)出佛身血,(二)杀父,(三)杀母,(四)杀和尚,(五)杀阿阇梨,(六)破羯磨转法轮僧,(七)杀圣人,如果有犯这七逆罪,那么现身不能得戒,其他所有人都可以受戒

出家人法:不再向以前那样礼拜国王和父母,不敬六亲,不拜鬼神,只解法师语,如果有人从百里干里来求法受戒,法师如果恶心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拣择受戒戒,又称受戒非仪戒、摄化漏失戒、不择堪受戒、简授戒。谓不以恶心、嗔心摒弃有心受戒者,除犯七逆罪者外,皆得以导之受戒)

============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

a,不拣择受戒对象这是因为平等,因为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只要众生有心向佛,便不舍任何一众生

b,关于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师语”。其中不礼拜不代表不尊重或心生傲慢,而是因为出家后以法为重,以解脱成佛为重

c,何谓[菩萨出家]?
文殊师利言。菩萨出家者。[非以自身剃发]名为[出家]。何以故。
若能发大精进为除一切众生烦恼。是名[菩萨出家]。
非以自身披着染衣名为出家。
勤断众生三毒染心是名出家。
非自持戒行名为出家。
能令毁禁安住净戒是名出家。
非以阿兰若处独坐思惟名为出家。
能于女色生死流转。以慧方便化令解脱是名出家。
非以自身守护律仪名为出家。
若能广起四无量心。安置众生是名出家。
非以自身修行善法名为出家。
能令众生增益善根是名出家。
非以自身得入涅槃名为出家。
为欲安置一切众生。入大涅槃是为出家。
非以自身除烦恼故名为出家。
勤断一切众生烦恼名为出家。
非以自能将护身心名为出家。
将护一切众生名为出家。
非以自解身心缚故名为出家。
为解一切众生身心缚故名为出家。
非以自身于生死怖畏得解脱故名为出家。
能除一切众生生死怖畏。令得脱者名为出家。
非以自乐涅槃名为出家。
勤行精进为令众生满足一切佛法故名为出家。—— 何谓[菩萨出家]? ~ 大庄严法门经



名词解释:

【黄门】
(杂名)梵语般吒阿毗昙,译为阉人,以无男根故。律有五种黄门,谓生黄门,形残黄门,妒黄门,变黄门,半月黄门。僧祇律曰:“是不能男,有于六种:一、生,谓从生不能男。二、捺破,谓妻妾生儿,共相妒嫉,小时捺破。三、割却,谓若王若大臣,取人割却男根,以备门阉。四、因他,谓因前人触故,身根生起。五、妒,谓因见他人行淫,然后身根生起。六、半月,谓半月男,半月不能男。是谓六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3

[禅定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4-5 19:27: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4-6 13:42 编辑

(本次学习:17楼共用时3小时)


41、四十八轻戒之为利作师戒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上、阿阇梨。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师不应与受戒,无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罪灭,不同七遮。而教诫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贪利弟子,而诈现解一切经律,为供养故,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故与人受戒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教化众生生起信心时,菩萨应为他人作教诫法师,当遇到想要受戒的人,应请和尚和阿阇黎(轨范师),然后问受戒者:你今生是否犯过七逆罪?如果回答有犯过七逆罪,不应与他受戒,如果回答没有便可受戒

如果有犯十戒者,应当教化众生先忏悔,然后在佛菩萨形象前,昼夜六时诵此十重四十八轻戒,礼拜三世千佛直到获得好相(妙好之异相也。谓行者感得佛身并光华等种种妙好之异相),如果没有获得好相,应当继续忏悔七日,十四、二十一日乃至一年,直到见到好相为止

获得好相者,得见佛来摩顶,还有见光、见花、见种种妙好的异相,这样便能灭罪
如果见不到这些好相,虽然有忏悔,但是此人现身不能得戒,只能得到增受戒

如果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三种羯磨法之一。首者面也,一人乃至四人之比丘对面而为说净忏悔等之羯磨也)忏悔便能灭罪,所以犯四十八轻戒不同于七逆罪,而教戒师一一解其义

教戒师应当能解一一法,如果不解大乘经律各种轻重等戒相,不解大乘经律第一义谛之理,不解习性、长养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等一切行法则不能为众生授戒

菩萨如果为名闻利养,而恶求多求,并且妄称能解一切经律,为求供养,这是自欺欺人的行为,如果这样做者,就是犯轻垢罪(为利作师戒,又称无德诈师戒、恶求弟子戒、具德作师戒、为利授戒。谓不得为名闻、利养之故,贪利于弟子,讹解经律,并为之授戒)

==============

关于为利作师戒(又称无德诈师戒、恶求弟子戒、具德作师戒、为利授戒。谓不得为名闻、利养之故,贪利于弟子,讹解经律,并为之授戒)

为什么说菩萨不能为了名闻利养而为众生授戒?

首先,
「菩萨」又叫「觉有情」,「觉」表示觉悟,「有情」的意思是有情众生
所以,「菩萨」就是觉悟的有情,并能开悟有情众生,救度众生离苦得乐 ——
「觉有情」

既然是觉有情,能开悟众生,救众生离苦得乐,那么,菩萨
行做一切善法善事如果没有慈悲心、谦卑心、菩提心〈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利众心 —— 转帖:魔考与业障魔障...及人身七毒

就不能称之为菩萨或觉有情

因此善知识慈悲分享教导:四种[非菩萨而似菩萨],和四种[真实菩萨]
(节录如下)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非菩萨而似菩萨]。何谓为四。
贪求利养而不求法。

(附注:贪求世俗财利和供养,而不知道深入菩萨法和甚深佛法)
贪求名称不求福德。
(附注:贪求世俗名声赞誉,而不知道行善布施广施方便)
贪求自乐不救众生。
(附注:贪求自己享乐,而不普渡众生)
以灭苦法乐聚徒众不乐远离。
(附注:喜好用小乘法聚集信徒,喜好杂聚不喜净心寂静)
迦叶。是为[四非菩萨而似菩萨]。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真实菩萨]。何谓为四。
能信解空亦信业报。

(附注:能明白大乘不二空义,也相信因果轮回业报)
知一切法无有吾我。而于众生起大悲心。
(附注:没有我执,也不着于顽空,而能对众生起大悲心普渡众生)
深乐涅槃而游生死。
(附注:明白真正大涅槃,不追求小乘涅槃,能不畏惧六道生死,入六道普渡众生)
所作行施皆为众生不求果报。
(附注:不论财布施或法布施都是为了众生,不是为了善业果报)
迦叶。是为[四种真实菩萨福德]。 —— 四种[非菩萨而似菩萨],和四种[真实菩萨]~大宝积经

由此可知,
能以清净念加如上之心行不求回报之诸善行则可功德无量 —— 转帖:魔考与业障魔障...及人身七毒

反之,
若以邪心妄想行诸善事则其恐为魔业必需慎之。—— 转帖:魔考与业障魔障...及人身七毒

因此,菩萨应以不求一切回报之心广为众生说法,自利利他!
菩萨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谓为四。
常尊重法恭敬法师。
随所闻法以清净心广为人说。不求一切名闻利养
知从多闻生于智慧。勤求不懈如救头然。
闻经诵持乐如说行不随言说。
迦叶。是为[菩萨四法得大智慧]。—— [诸经辑要] 为什么会[愚笨]或[退失智慧]? 如何[增长智慧]?
梵天。菩萨有四法[成就白法]。何等四。
一者[教人令信罪福]
二者[布施不求果报]。
三者[守护正法]。
四者[以智慧教诸菩萨]。
是为四。—— 如何坚定学佛信心,而不疲惫不后悔,增长善根无所恐惧,成就一切善法?
菩萨有[四法摄诸善根]。何谓为四。
在空闲处离谄曲心。
(附注:不要居住在吵闹杂染处,以免扰乱凡心,尽量静心思维佛法,远离世俗虚假苟合的心)
诸众生中行四摄法而不求报。
(附注:行菩萨道普渡众生,应该实行四摄法才能有效的利益众生,而且过程中应该不求回报)
为求法故不惜身命。
(附注: 尽财力和精力,以求解脱轮回修证成佛,对世间物质欲望和肉身生命都没有执着)
修诸善根心无厌足。
(附注:修学各种能增上学佛善根和成就佛道的方法,精进不懈没有停止和满足)
迦叶。是为[菩萨四法摄诸善根]。—— 行菩萨道,有四法可[摄诸善根]和[无量福德庄严] ~ 大宝积经

名词解释:

【八背舍】
(名数)新曰八解脱。再加八胜处十一切处,谓之三法。此三法为远离三界贪爱一具之出世间禅也。智度论二十一曰:“背舍为初门,胜处为中行,一切处为成就也,三种观足,即是观禅体成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遮罪】
(术语)大乘之七逆也。犯此七逆之一者,遮之不使受菩萨戒,故名遮罪。梵网经下曰:“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否?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受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对首】
(术语)三种羯磨法之一。首者面也,一人乃至四人之比丘对面而为说净忏悔等之羯磨也。见行事钞上五之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好相】
(术语)妙好之异相也。谓行者感得佛身并光华等种种妙好之异相。梵网经下曰:“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即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千佛】
乃指同时期出现之一千尊佛。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大九·五四下):“汝之功德,千佛(梵 buddha-sahasra)共说,不能令尽。”同经另有若干梵文写本以 buddha-s/ata-sahasra 为千佛之原语,意即百千之佛;西藏译本两处皆作 san%s-rgyas brgya-ston%,亦指百千之佛;然依经之原意应指贤劫千佛。千佛之种类,有绵亘过、现、未之拘留孙佛等贤劫千佛,另有华光佛等之过去庄严劫千佛,及日光佛等未来星宿劫千佛,于各种佛名经之中,皆有列名。((参见:星宿劫)3837、“庄严劫”4778、“贤劫千佛”6176)p736 FROM:【佛光大辞典】

【十戒】
即十种戒。大乘、小乘有各种十戒之说。<一>小乘沙弥、沙弥尼应受持之十戒。又作沙弥戒、沙弥尼戒,或勤策律仪、勤策女律仪。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香花严身,(七)不歌舞观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蓄金银财宝。
 <二>大小乘共通之十善戒。((参见:十善十恶)468)
 <三>大乘梵网经等所说之十重戒。在大乘教团中构成被放逐之重罪有:(一)杀生,(二)偷盗,(三)奸淫,(四)妄语,(五)贩酒,(六)说在家、出家之菩萨及比丘、比丘尼之罪过,(七)自赞毁他,(八)吝施,(九)不允他人谢罪,(十)毁谤佛法僧三宝等十种禁戒。此戒为天台宗圆顿戒所依用。
 <四>菩萨护他之十戒。又作十种护持、防护十愿。即:(一)禁戒,持四重禁。(二)清净戒,护持僧残。(三)善戒,持波逸提。上记三戒属于律仪戒。(四)不缺戒,令发未来禅、根本禅等禅定,不缺漏事行、性行之戒律。属于定共戒。(五)不析戒,相对析空观之道共戒而显体空观之道共戒。(六)大乘戒,自利利他双修。(七)不退戒,菩萨为度众生,以善巧方便行种种非道,而不退失禁戒。(八)随顺戒,随物之机宜,随顺道理之戒。(九)毕竟戒,究竟无上之大法。(十)具足成就波罗蜜戒,圆满一切,法无不备。上记六戒属于道共戒。(南本涅槃经卷十一、大般涅槃经义记卷五(慧远)、摩诃止观卷四上)
 <五>菩萨所念之十戒。又作大论十戒。即:(一)不缺戒,受持四重禁等性戒而无缺损毁犯,常能守护,如爱明珠。若犯净戒,如器缺损,不堪使用。(二)不破戒,持十三僧残而无破损,若有毁犯,如器破裂,不耐使用,须速补治。(三)不穿戒,持波逸提等,若有毁犯,如器物穿漏,不能受道,然犹易补治。(四)不杂戒,护持定共戒,心住禅定,不起欲念。(五)随道戒,声闻初果之人,随顺谛理,能破见惑,无所分别。(六)无著戒,二乘人见真谛理,能成圣道,于诸思惑无所染著。(七)智所赞戒,菩萨于诸世界化导众生,为智者之所赞叹。(八)自在戒,菩萨化他妙用,于诸世间而得自在无碍。(九)随定戒,菩萨随首楞严定,现诸威仪,利导众生,虽威仪变现,而任运常静。(十)具足戒,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摩诃止观卷四上、菩萨戒义疏卷上)
 <六>菩萨所持之十戒。出自旧华严经卷十二菩萨十无尽藏品。即:(一)饶益戒,又作普饶益戒,即广利益一切众生。(二)不受戒,不受外道诸戒。(三)无著戒,又作不住戒,即不求于三界受生而住。(四)安住戒,又作无悔恨戒,即不作五无间罪,永不犯一切戒,心无悔恨。(五)不诤戒,又作无违诤戒,于佛制之禁戒,心常持护,而不违犯。(六)不恼害戒,不学邪幻咒术及造方药恼害众生。(七)不杂戒,又作无杂秽戒,即不著边见,不持杂戒,一心专持出离生死之戒。(八)离邪命戒,又作无贪求戒,指菩萨不以贪求心现异相,彰己有德,但为满足出离生死法而持戒。(九)离恶戒,又作无过失戒,即一心持戒,不自贡高。(十)清净戒,又作无毁犯戒,即受持净戒而无毁犯,永断十恶,具足十善。(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华严经疏卷二十四)
 <七>菩萨所持之十戒,即:(一)不舍菩提心戒,(二)远离二乘地戒,(三)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戒,(四)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五)修一切菩萨所学戒,(六)于一切法无所得戒,(七)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八)不著一切如来身戒,(九)思惟一切法离取著戒,(十)诸根律仪戒等十种。(新华严经卷五十三、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
 <八>菩萨所持之十重戒。又作俱密之十重戒。出自无畏三藏禅要。即:(一)不应退菩提心,(二)不应舍三宝,(三)不毁三宝及三乘经典,(四)对甚深大乘经典不生疑惑,(五)令已发菩提心之众生不趣二乘,(六)末发者亦如是说法令不发二乘心,(七)对小乘及邪见人不应辄说深妙大乘,(八)不发诸邪见等法,(九)于外道前不应自说我具无上菩提之妙戒,(十)于一切众生有所损害及无利益者皆不应作、不教人作、不见作随喜。(大日经疏卷十七)((参见:十重禁戒)461)p439 FROM:【佛光大辞典】

【为利诈师戒】
(术语)四十八轻戒之第四十一。诫内无可为人师之智德,外诈为智德,为利养名闻,贪求多数之弟子者。法藏谓之无德作师戒,太贤谓之恶求弟子戒,出家二众大小乘皆制之。出菩萨戒义疏卷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十八轻戒】
为梵网经所说之大乘菩萨戒;系相对于“十重戒”而立之四十八种轻戒。略称四十八轻。为道俗七众所共同受持。轻戒,指为防犯轻垢罪所制定之戒条;而各种不同之经论亦有依轻垢罪之梵语 dus!kr!ta,音译为突吉罗,或意译为失意罪、恶作。此外,诸经典对于轻戒数目之记述亦不同,菩萨内戒经及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菩萨地持经卷五举出四十二种,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举出四十四种,菩萨善戒经举出五十种,优婆塞戒经卷三举出二十五种,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举出三十八种。其中,地持经、瑜伽师地论、善戒经三者所说戒相较为一致,其余则多有出入。兹依天台宗智顗大师所著菩萨戒义疏卷下四十八轻戒之命名,略释之:
 (一)不敬师友戒,又称轻慢师长戒、不敬师长戒、敬事师长戒、不得憍慢师长戒、敬事尊长戒。谓应谦卑、敬让师长、善友,见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德、同学、同行、同见等,应礼拜问讯,不生憍慢、痴嗔之心。(二)饮酒戒,又称不饮酒戒、不得饮酒戒。以饮酒能使人放逸,易生无量之过失,故制此戒。(三)食肉戒,又称不食肉戒、不得食肉戒。谓为不使大慈悲佛性之种子断绝,故不得食用一切肉类;然若身患重病,以之作为药用,则不在此限。(四)食五辛戒,又称不食五辛戒、不得食五辛戒。谓禁止食用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蕖等五种刺激性食物,以免妨碍行持修道。(五)不教悔罪戒,又称不举教忏戒、举罪教忏戒、不教悔戒、不得不教悔罪。谓有过失即应忏悔,否则益发增长其过失。(六)不供给请法戒,又称不教请法戒、住不请法戒、供师请法戒、不供给不请法戒、不得不供给请法戒。谓对于法师、同学等,应殷勤礼拜供养,供给饮食、床座、医药等一切所须,并常听闻其说法。(七)懈怠不听法戒,又称不听经律戒、不能游学戒、听法咨受戒、不听法戒、不得懈怠不听法戒。谓不应懈怠于听受经律。(八)背大向小戒,又称不背大乘戒、不得背大向小戒、背正向邪戒。谓不得违背大乘经律,反而受持小乘、外道之经律。(九)不看病戒,又称不瞻病苦戒、瞻给病人戒、不得不看病戒。谓若见病者,应予看护疗养。(十)畜(蓄)杀众生具戒,又称畜诸杀具戒、畜杀生具戒、不畜杀具戒、不得畜诸杀具戒。谓不得蓄集刀杖、弓箭、矛斧、罗网等杀生之器具,否则障阻慈悲之行。(十一)国使戒,又称通国入军戒、通国使命戒、不通国使戒、不得故作国贼戒。即禁止通敌做叛国贼。(十二)贩卖戒,又称伤慈贩卖戒、恼他贩卖戒、不恶贩卖戒、不得作贩卖戒。谓禁止营利、贩卖六畜等,否则有损慈悲之心。(十三)谤毁戒,又称无根谤人戒、无根谤毁罪、不毁良善戒、不得无根谤毁戒。系禁止虚构事端毁谤他人。(十四)放火烧戒,又称放火损烧戒、放火损生戒、不辄放火戒、放火戒、不放火损烧戒。谓不妄烧山林及一切有主之物等。(十五)僻教戒,又称法化违宗戒、不僻教授戒、不得邪僻教他戒。指应教化外道、恶人等,使其受持大乘教律。(十六)为利倒说戒,又称惜法规利戒、贪财惜法戒、无倒说法戒、倒说法戒、不得惜法规利戒。指讲经说法之时,不得为财利之故,而颠倒经律文字之真义,以免毁谤佛法僧三宝。(十七)恃势乞求戒,又称依官强乞戒、依势恶求戒、不横乞求戒、恶求戒、不得依势乞求戒。谓不得为自身财利、名誉之故,攀附权势,仗势强取他人财物。(十八)无解作师戒,又称无知为师戒、虚伪作师戒、不诈作无师戒、无所知为他师戒、不得无知解作师授戒。指未通解戒律之因缘者,不得妄作他人之师。(十九)两舌戒,又称斗谤欺贤戒、斗诤两头戒、不斗两头戒、离间语戒、不得两舌戒。谓不得造作离间他人之言语。(廿)不行放救戒,又称不能救生戒、不救存亡戒、放救报恩戒、放生戒、不得不救众生苦戒。谓见六道众生之苦,应予放生、救济之。(廿一)嗔打报仇戒,又称无慈酬怨戒、不忍违犯戒、忍受违犯戒、以嗔报戒。谓禁止怨仇报复,否则非但有伤慈悲、忍辱之心,复更冤冤相结,仇怨无穷。(廿二)憍慢不请法戒,又称慢人轻法戒、下心受法戒、憍不受法戒。谓不得自恃聪明、富贵等,而轻慢先学之法师,懈怠于从其咨受经律。(廿三)憍慢僻说戒,又称轻新求学戒、轻蔑新学戒、好心教授戒、慢心倒说戒。谓对于新学者前来咨问经义时,不得轻蔑、憍慢之。(廿四)不习学佛戒,又称怖胜顺劣戒、不专异学戒、习学异道戒。指不学习佛教正法,反而学习异学外道之教法、仪则等,即已违背出离之要道。(廿五)不善和众戒,又称善御众物戒、为主失仪戒、用三宝戒。指为众之主者,应以慈心消弭众人之斗诤,并善于守护三宝之物。(廿六)独受利养戒,又称待宾乖式戒、领宾违式戒、主客同利戒、不差僧次戒。谓若有新到之客僧,先住之旧僧不应独受利养,而应礼拜迎接,供给房舍、卧具、饮食等。(廿七)受别请戒,又称受他别请戒、不受别请戒。谓众僧若各别受请,则施主不请十方僧,如是易使施主失平等心功德。(廿八)别请僧戒,又称故别请僧戒、自别请僧戒、别请戒、不别请僧戒。谓道俗菩萨、施主等若斋请僧众,应次第而请,始不失平等心。(廿九)邪命自活戒,又称恶损生戒、邪命养生戒、不作邪命戒。即禁止不由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营生,如贩卖女色、占卜吉凶等邪命之法。(卅)不敬好时戒,又称违禁行非戒、诈亲害生戒、不作邪业戒。指于三斋月、六斋日等,应恭敬神、佛、长老,不行非法邪妄之事。(卅一)不行救赎戒,又称见厄不救戒、不救尊厄戒、救赎危苦戒。谓见有外道恶人贩卖佛菩萨像、经卷、僧尼,乃至发心修菩萨道之行人等,皆应尽力救赎。(卅二)损害众生戒,又称畜作非法戒、横取他财戒、不畜损害戒、畜非法器戒。系禁止有损慈悲之事,如贩卖刀箭等杀具、畜养猫狗、因官形势求觅钱财等六事。(卅三)邪业觉观戒,又称观听作恶戒、虚作无义戒、不行放逸戒、斗战嬉戏戒。谓斗战、嬉戏、卜筮等,有乱正道,皆非正业,故不宜观听。(卅四)暂念小乘戒,又称坚持守心戒、退菩提心戒、不念余乘戒、退心戒。谓若起一念二乘外道之心,即退失菩提心,故禁制之。(卅五)不发愿戒,又称不发大愿戒、发愿希求戒、不发誓愿戒。谓菩萨应经常愿求胜事,若不发愿,则求善之心难遂,故制此戒。(卅六)不发誓戒,又称不起十愿戒、不生自要戒、作誓自要戒、不誓坚固心戒、不发大誓戒。谓初修行者心意较弱,宜须防范,故须发十大愿,以期戒行清净;若不发十大愿,则犯此戒。(卅七)冒难游行戒,又称故入难处戒、随时头陀戒、不入难处戒。谓修苦行乃至夏坐安居,皆不得入虎穴、蛇窟等易生危难之处。(卅八)乖尊卑次序戒,又称众生乖仪戒、坐无次第戒、尊卑次第戒、次第戒。谓座位之次第须依尊卑次序,不可乖违仪节。(卅九)不修福慧戒,又称应讲不讲戒、不行利乐戒、福慧摄人戒、布施受戒。谓福、慧应并修,除建立僧房、佛塔等,尚须经常读诵、讲说经律,教化众生。(四十)拣择受戒戒,又称受戒非仪戒、摄化漏失戒、不择堪受戒、简授戒。谓不以恶心、嗔心摒弃有心受戒者,除犯七逆罪者外,皆得以导之受戒。(四一)为利作师戒,又称无德诈师戒、恶求弟子戒、具德作师戒、为利授戒。谓不得为名闻、利养之故,贪利于弟子,讹解经律,并为之授戒。(四二)为恶人说戒戒,又称非处说戒戒、说戒简人戒、言人说戒。恶人,此处指未受菩萨戒者,此种人徒然沉浮生死而未遇佛法僧三宝,与木石无异,若于正式受戒之前即预先为其说戒,则恐其将来受戒时,心念散漫轻忽,不知殷重。(四三)无惭受施戒,又称故毁禁戒戒、故违圣禁戒、不故毁犯戒、破戒受施戒。谓毁犯正戒而无惭愧心者,与畜生、木头无异,为佛法中之贼,不得受施主供养。(四四)不供养经典戒,又称不敬经律戒、不重经律戒、供养经典戒、不供养戒。谓应受持、诵读、书写、供养经典。(四五)不化众生戒,又称不化有情戒、悲心唱导戒、不教化众生戒。谓应教化一切众生,使其发菩提心,尽受三归十戒。(四六)说法不如法戒,又称说法乖仪戒、敬心说法戒。谓说法、听法皆应遵照行仪。(四七)非法制限戒,又称非法立制戒、不立恶制戒、憍慢破法戒。谓国王、百官不应妄设规定,限制三宝,破灭佛法之戒律。(四八)破法戒,又称自坏内法戒、自破内法戒、爱护正法戒、破法因缘戒、令他得损恼戒。谓僧团之内,若有犯罪者,应依内法惩治,不应向白衣外人说其罪情,令遭王法惩治;否则即犯此戒,有失护法之心。
 四十八轻戒与十重禁戒皆为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之心地法门,自过去七佛为始,乃至三世之诸佛、菩萨等,皆广为念诵,故国王、百官、群臣、比丘、比丘尼、善男信女等一切大众皆应受持,若常诵读、解说、书写,则得见千佛,生于人道、天中,生生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又违犯十重禁戒即构成波罗夷罪,据鸠摩罗什译之梵网经卷下第四十一轻戒经文记载,应于佛菩萨形像前忏悔,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礼三世千佛,若见佛来摩顶或见光见华等好相,便得灭罪,否则虽行忏悔亦无济于事。若犯四十八轻戒即构成轻垢罪,应行“对首忏悔”,便得灭罪。据明旷之梵网经疏删补卷下记载,应礼请可灭除恶罪之菩萨僧为忏悔主,专心发露忏悔。又据四分羯磨之六聚忏记载,对一人以上四人以下之修行僧秉陈事实、忏悔罪业之法,称为对首忏悔,依罪之轻重决定人数之多少。此外,四十八轻戒之受戒方式又分自誓受、师师相授二种,有关之受戒方法、规定等,皆详载于鸠摩罗什译之梵网经卷下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之经文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法藏)卷四、卷五、卷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义寂)卷下、梵网经古迹记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智周)卷四、注梵网经卷中、卷下、菩萨戒义疏钞卷下、天台菩萨戒义疏见闻卷七、天台菩萨戒义记补接钞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纪要卷二、卷三、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p1636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3

[禅定勋章]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4-6 13:43:52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8楼共用时3小时)



42、四十八轻戒之为恶人说戒戒

若佛子!不得为利养故,于未受菩萨戒者前、若外道恶人前说此千佛大戒。邪见人前亦不得说,除国王余一切不得说。是恶人辈不受佛戒,名为畜生。生生不见三宝,如木石无心,名为外道邪见人辈,木头无异。而菩萨于是恶人前说七佛教戒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不可以为了名闻利养,在未受菩萨戒者、比如外道、恶人面前说千佛大戒,也不能在邪见人的面前说此戒,除了国王外,其他一切人都不可以说此戒,因为这些恶人不能信受佛戒,他们生生世世见不到佛法僧三宝,如同木石一样无心,所以叫做外道、邪见的人,如果菩萨在这些恶人面前说七佛教戒,就是犯轻垢罪(为恶人说戒戒,又称非处说戒戒、说戒简人戒、言人说戒。恶人,此处指未受菩萨戒者,此种人徒然沉浮生死而未遇佛法僧三宝,与木石无异,若于正式受戒之前即预先为其说戒,则恐其将来受戒时,心念散漫轻忽,不知殷重。)

==========

关于为恶人说戒戒,这是因为“佛说应该按照次第说法,不可妄说深法”

根据佛经中的教导:(请自行深入经藏)
要弘法普渡众生,不可吝法,但是也不是可以随便乱传法,必须按照众生的根器和因缘以及实修次第,尤其不可以妄传深法
这就像对于小学生不会教导大学的课程,大学生和小学生或中学生,各自有各自的学校和教室,必须分开教育和教学 ——
辨析:佛说应该按照次第说法,不可妄说深法。佛法到底有没有秘密和密传?!
因为众生根器和福慧因缘不同
有些众生没有因缘接触和明白法的原理和深法,又或者就算听到了也不懂不信
所以,这样的众生只能先听闻一般戒律和表法和简单的法门
这就需要长期遵守戒律和遵行表法,逐渐减少世俗习气之后
才能慢慢逐渐学会反观自照,才能慢慢触及和体会心法 ——
关于降伏睡眠和贪吃
如果大家能详读法华经,就能知道:为什么之前佛陀不说法华经,后来佛陀又说法华经了呢?
这就是需要因缘,随着佛陀教育弟子的过程,弟子们逐渐成长,逐渐到了可以教授法华经的时机,
而且佛陀当场也是等到那些不信法华经的弟子都离去了,才开始讲法华经,愿意信受留下听法的,佛陀才教导
所以,这都要看众生的根器和信心以及次第,要看众生的情况,这就是要按照次第说法,不妄说深法
虽然佛菩萨普渡众生,希望众生都能尽快成佛,但是也要按步就班,按照众生根器次第,不随便说甚深法 ——
辨析:佛说应该按照次第说法,不可妄说深法。佛法到底有没有秘密和密传?!

相关阅读:先知众生善根及了彼心。随其所堪次第说法 ~《虚空藏菩萨经》




43、四十八轻戒之无惭受施戒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骂言:‘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若毁正戒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以信心出家受佛正戒,如果后来毁犯圣戒,则不可以接受一切施主供养,也不可以在国王地上行走,不可以喝国王水,犯戒者会被五千大鬼遮挡在面前,鬼说称此人为大贼,如果进入城邑、房舍,鬼常将脚印扫除,一切世人也会骂他是佛法中贼,一切众生都不愿见到他,犯戒的人与畜生和木头无异,如果犯戒者,就是犯轻垢罪(无惭受施戒,又称故毁禁戒戒、故违圣禁戒、不故毁犯戒、破戒受施戒。谓毁犯正戒而无惭愧心者,与畜生、木头无异,为佛法中之贼,不得受施主供养。)

==========

关于无惭受施戒的制定:为什么犯戒比丘不可以接受一切施主供养?

佛告比丘。
若有比丘从施主受施。若衣钵卧具饮食汤药受已。若入无量定。令彼施主得无量福得无量报。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海尚可竭尽。而此施主所得福报不可得尽。

(附注:布施给实修比丘,帮助其修行,这样福德果报无量)
迦叶当知。破戒比丘损于施主尔所福德。若受施主施已。行于恶法损他信施。
(附注:但是如果布施给破戒比丘,而让破戒比丘去行恶法,这样就会损毁信徒的福德)
迦叶如是说沙门垢。沙门过罪。沙门谄曲。沙门中贼。
(附注:所以破戒比丘是出家人中的污垢罪过恶心盗贼)
迦叶。持戒比丘应当专念。远离如是一切恶法。—— 世上有两种人可以接受信徒布施~ 大宝积经


名词解释:

【正戒】
谓佛未出世时,轮王亦教人行于不杀、不盗等十善,即此十善戒法,是名正戒。(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44、四十八轻戒之不供养经典戒

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亦应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花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常常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甚至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或者以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书写佛戒,常常以七种珍宝以及无价香花及一切杂宝作为箱囊安放经律,如果不是这样如法供养者,就是犯轻垢罪(不供养经典戒,又称不敬经律戒、不重经律戒、供养经典戒、不供养戒。谓应受持、诵读、书写、供养经典。)


名词解释:

【七宝】
梵语 sapta ratna^ni。即七种珍宝。<一>又称七珍。指世间七种珍贵之宝玉。诸经说法不一,阿弥陀经、大智度论卷十等谓七宝即:(一)金。(二)银。(三)琉璃,又作琉璃、毗琉璃、吠琉璃等。属青玉类。(四)颇梨,又作颇胝迦,意译作水精(晶)。指赤、白等之水晶。(五)车渠,又作砗磲。经常与码瑙混同,概指大蛤或白珊瑚之类。(六)赤珠,又称赤真珠。(七)码瑙,深绿色之玉,但异于后世所称之码瑙。法华经卷四则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真珠、玫瑰为七宝。(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无量寿经卷上)((参见:宝)6737)
 <二>总称转轮圣王所拥有之七种宝。即: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又称主藏宝)与主兵臣宝(将军)。(长阿含经卷三、旧华严经卷四十三)((参见:转轮圣王)6624)p12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3

[禅定勋章]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4-7 11:48:01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9楼共用时3小时)


45、四十八轻戒之不化众生戒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当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归十戒。’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是菩萨若不教化众生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常生大悲心,如果进入城邑、舍宅,见到一切众生,应当唱:你们都应当受三归(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十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香花严身,(七)不歌舞观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蓄金银财宝)

如果见到牛、马、猪、羊等一切畜生,应当对他们说:你们虽然是畜生,但也可以发菩提心

如果到山林、田野,也应当使一切众生都发菩提心,身为菩萨如果不教化众生发菩提心者,就是犯轻垢罪(不化众生戒,又称不化有情戒、悲心唱导戒、不教化众生戒。谓应教化一切众生,使其发菩提心,尽受三归十戒)

==============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应当教化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这是因为
真正如实发起无上菩提心, 这是末学觉得最重要的
真正发心,  就能真正有动力,  也能真正得到佛菩萨的护持
真正发心,就能不退转的走在菩提路上, 接受不同阶段的考验和菩萨行 ——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所以,大乘佛法的
一切都在启发众生的发心,一切都在引导众生契入光明圆满的共鸣 ——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因为
佛法就是心法,发心和发愿就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原理和方法 ——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所以大乘以信为首要,以发心发愿为首要,直接以宽广清净的心量契入光明实相,以自利利他为目的 ——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
“以发心发愿为首要”:这是愿
“以自利利他为目的”:这是行

有愿有行,愿行统一,这样才是真修行,才是真学佛!

什么是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
[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因此,发心和实际努力普渡众生的过程,其实也是增上了自己
所以,佛弟子应该努力引领众生学佛,也以此增上自己,自利利他 ——
真心求法与进阶教导

名词解释:

【十戒】
即十种戒。大乘、小乘有各种十戒之说。<一>小乘沙弥、沙弥尼应受持之十戒。又作沙弥戒、沙弥尼戒,或勤策律仪、勤策女律仪。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香花严身,(七)不歌舞观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蓄金银财宝。
 <二>大小乘共通之十善戒。((参见:十善十恶)468)
 <三>大乘梵网经等所说之十重戒。在大乘教团中构成被放逐之重罪有:(一)杀生,(二)偷盗,(三)奸淫,(四)妄语,(五)贩酒,(六)说在家、出家之菩萨及比丘、比丘尼之罪过,(七)自赞毁他,(八)吝施,(九)不允他人谢罪,(十)毁谤佛法僧三宝等十种禁戒。此戒为天台宗圆顿戒所依用。
 <四>菩萨护他之十戒。又作十种护持、防护十愿。即:(一)禁戒,持四重禁。(二)清净戒,护持僧残。(三)善戒,持波逸提。上记三戒属于律仪戒。(四)不缺戒,令发未来禅、根本禅等禅定,不缺漏事行、性行之戒律。属于定共戒。(五)不析戒,相对析空观之道共戒而显体空观之道共戒。(六)大乘戒,自利利他双修。(七)不退戒,菩萨为度众生,以善巧方便行种种非道,而不退失禁戒。(八)随顺戒,随物之机宜,随顺道理之戒。(九)毕竟戒,究竟无上之大法。(十)具足成就波罗蜜戒,圆满一切,法无不备。上记六戒属于道共戒。(南本涅槃经卷十一、大般涅槃经义记卷五(慧远)、摩诃止观卷四上)
 <五>菩萨所念之十戒。又作大论十戒。即:(一)不缺戒,受持四重禁等性戒而无缺损毁犯,常能守护,如爱明珠。若犯净戒,如器缺损,不堪使用。(二)不破戒,持十三僧残而无破损,若有毁犯,如器破裂,不耐使用,须速补治。(三)不穿戒,持波逸提等,若有毁犯,如器物穿漏,不能受道,然犹易补治。(四)不杂戒,护持定共戒,心住禅定,不起欲念。(五)随道戒,声闻初果之人,随顺谛理,能破见惑,无所分别。(六)无著戒,二乘人见真谛理,能成圣道,于诸思惑无所染著。(七)智所赞戒,菩萨于诸世界化导众生,为智者之所赞叹。(八)自在戒,菩萨化他妙用,于诸世间而得自在无碍。(九)随定戒,菩萨随首楞严定,现诸威仪,利导众生,虽威仪变现,而任运常静。(十)具足戒,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摩诃止观卷四上、菩萨戒义疏卷上)
 <六>菩萨所持之十戒。出自旧华严经卷十二菩萨十无尽藏品。即:(一)饶益戒,又作普饶益戒,即广利益一切众生。(二)不受戒,不受外道诸戒。(三)无著戒,又作不住戒,即不求于三界受生而住。(四)安住戒,又作无悔恨戒,即不作五无间罪,永不犯一切戒,心无悔恨。(五)不诤戒,又作无违诤戒,于佛制之禁戒,心常持护,而不违犯。(六)不恼害戒,不学邪幻咒术及造方药恼害众生。(七)不杂戒,又作无杂秽戒,即不著边见,不持杂戒,一心专持出离生死之戒。(八)离邪命戒,又作无贪求戒,指菩萨不以贪求心现异相,彰己有德,但为满足出离生死法而持戒。(九)离恶戒,又作无过失戒,即一心持戒,不自贡高。(十)清净戒,又作无毁犯戒,即受持净戒而无毁犯,永断十恶,具足十善。(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华严经疏卷二十四)
 <七>菩萨所持之十戒,即:(一)不舍菩提心戒,(二)远离二乘地戒,(三)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戒,(四)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五)修一切菩萨所学戒,(六)于一切法无所得戒,(七)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八)不著一切如来身戒,(九)思惟一切法离取著戒,(十)诸根律仪戒等十种。(新华严经卷五十三、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
 <八>菩萨所持之十重戒。又作俱密之十重戒。出自无畏三藏禅要。即:(一)不应退菩提心,(二)不应舍三宝,(三)不毁三宝及三乘经典,(四)对甚深大乘经典不生疑惑,(五)令已发菩提心之众生不趣二乘,(六)末发者亦如是说法令不发二乘心,(七)对小乘及邪见人不应辄说深妙大乘,(八)不发诸邪见等法,(九)于外道前不应自说我具无上菩提之妙戒,(十)于一切众生有所损害及无利益者皆不应作、不教人作、不见作随喜。(大日经疏卷十七)((参见:十重禁戒)461)p439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归】
(术语)又曰三归依,三归戒:一、归依佛,归依佛宝以为师者。二、归依法,归依法宝以为药者。三、归依僧,归依僧宝以为友者。此三归由师受之谓之三归戒。三归戒有二称:一、翻邪三归,二、重受三归,翻从来之邪信而初入佛道受三归者,谓之翻邪三归,由是每受五戒八戒等辄先受三归者,谓之重受三归。观无量寿经曰:“受持归,具足众戒。”释氏要览上曰:“五分律云:佛于鹿苑度五俱邻,人间已有六罗汉,故次为耶舍父母最先授三归依也。”而受之之意,于显教,一为表自之信心,一为乞三宝之加被。若约密教之意则表自己之信心,皆归入依合于三宝乞我与三宝入我我入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46、四十八轻戒之说法不如法戒

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贵人家,一切众中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白衣众前高座上坐。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花供养,四众听者下坐。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如事火婆罗门。其说法者若不如法,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常以大悲心教化众生,进入施主贵人家,以及为一切众生说法时不可以站立为在家人说法,应当坐在高座为在家人说法,法师和比丘同样不可以站立在地上为四众说法,应当坐在高座上,以香花供养,四众应在座下听法,如同孝顺父母和尊敬师长,说法者如果不是这样为众生说法,就是犯轻垢罪(说法不如法戒,又称说法乖仪戒、敬心说法戒。谓说法、听法皆应遵照行仪)


名词解释:

【白衣】
指俗人、在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3

[禅定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10:54:15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20楼共用时3小时)


47、四十八轻戒之非法制限戒

若佛子!皆以信心受佛戒者,若国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贵破灭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听出家行道,亦复不听造立形像佛塔经律,破三宝之罪。而故作破法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以信心受持戒律,如果国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贵,破坏佛法戒律,不支持出家行道,也不支持建造佛像佛塔经律,这种破坏三宝之罪,就是犯轻垢罪(非法制限戒,又称非法立制戒、不立恶制戒、憍慢破法戒。谓国王、百官不应妄设规定,限制三宝,破灭佛法之戒律)


名词解释:

【四部众】
(名数)又曰四众,又曰四部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法华经序品曰:“时四部众咸皆欢喜。”仁王经下曰:“一切国王四部弟子。”梁书曰:“帝幸同泰寺,升法座,为四部众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48、四十八轻戒之破法戒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为名闻利养,于国王百官前说七佛戒,横与比丘比丘尼菩萨弟子作系缚事,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应护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而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时,如三百鉾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宁自入地狱经百劫,而不用一闻恶言破佛戒之声,而况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缘,亦无孝顺之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如果原本好心(正念)出家,后被名闻利养染污,在国王百官面前说比丘比丘尼菩萨戒弟子系缚之事,这种行为如同狮子身上虫,自食狮子肉

然而,正念的佛弟子应当像保护独生子或者如同善待父母一样守持戒律,甚至当菩萨听闻外道恶人恶语毁谤佛法时,应当有如三百矛刺心、或干刀万杖打到身上一样,宁愿自己入地狱经历百劫,也不愿听闻一句毁谤佛法的音声,更何况是自己破坏佛戒?教人破坏者,都是无有孝顺心的人,这样做的人就是犯轻垢罪(破法戒,又称自坏内法戒、自破内法戒、爱护正法戒、破法因缘戒、令他得损恼戒。谓僧团之内,若有犯罪者,应依内法惩治,不应向白衣外人说其罪情,令遭王法惩治;否则即犯此戒,有失护法之心。)

===================

由破法戒,想到《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这段经文:

我般涅槃七百岁后。是魔波旬渐当沮坏我之正法。譬如猎师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复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优婆塞像优婆夷像。亦复化作须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罗汉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无漏身坏我正法。—— 魔说?佛说?魔眷?佛子? ~大般涅槃经

可见佛陀早已知道魔子魔孙要身披袈裟毁坏佛法

尤其末法时期,这种现象并不少见,那么我们该如何分辨呢?

佛在《大宝积经》中告诉(教导)我们:

若有比丘不具足[圣人十二表式]身服袈裟者。是邪法行非寂灭行

经文如下:
迦叶。汝今听我说。圣人表式有十二事。 何等十二。
迦叶。
[持戒]是圣人表式。
[禅定]是圣人表式。
[智慧]是圣人表式。
[解脱]是圣人表式。
[解脱知见]是圣人表式。
[入四圣谛]是圣人表式。
[能解十二因缘]是圣人表式。
[行四无量心]是圣人表式。
[行于四禅]是圣人表式。
[行四无色定]是圣人表式。
[入四向正定]是圣人表式。
[断一切漏]是圣人表式。
迦叶。是名[圣人十二表式]。

迦叶。若有比丘不具足[圣人十二表式]身服袈裟者。我说此比丘是邪法行非寂灭行。离佛法行不近涅槃。顺生死行为魔所钩。不度生死于正法退而行邪法。——
若有比丘不具足[圣人十二表式]身服袈裟者。是邪法行非寂灭行~大宝积经

另外
有五事,实非菩萨假名菩萨。实非沙门假名沙门。非婆罗门假名婆罗门。不得菩萨戒不中同止。
一者,恶性。
二者,护毁禁者。
三者,不得禅定示得禅相。
四者,邪命自活。
五者,见有智者生嫉诽谤。


有五事,真名菩萨。真名沙门。真名婆罗门。得菩萨戒得与同止。
一者,善性调和。
二者,治毁禁者。
三者,实得禅定不示其相。
四者,正命自活。
五者,见有智者生喜赞叹。——
[假名菩萨][假名沙门]&[真名菩萨][真名沙门] ~ 菩萨善戒经

最后,如何令正法久住、恶性比丘损减?佛陀慈悲叮咛:
受持读诵书写解说菩萨戒故,如来正法久住不灭,诸恶比丘渐就损减~菩萨善戒经

相关阅读:如何分辨末法邪师 ~ 楞严经


名词解释:

【四十八轻戒】
为梵网经所说之大乘菩萨戒;系相对于“十重戒”而立之四十八种轻戒。略称四十八轻。为道俗七众所共同受持。轻戒,指为防犯轻垢罪所制定之戒条;而各种不同之经论亦有依轻垢罪之梵语 dus!kr!ta,音译为突吉罗,或意译为失意罪、恶作。此外,诸经典对于轻戒数目之记述亦不同,菩萨内戒经及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菩萨地持经卷五举出四十二种,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举出四十四种,菩萨善戒经举出五十种,优婆塞戒经卷三举出二十五种,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举出三十八种。其中,地持经、瑜伽师地论、善戒经三者所说戒相较为一致,其余则多有出入。兹依天台宗智顗大师所著菩萨戒义疏卷下四十八轻戒之命名,略释之:
 (一)不敬师友戒,又称轻慢师长戒、不敬师长戒、敬事师长戒、不得憍慢师长戒、敬事尊长戒。谓应谦卑、敬让师长、善友,见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德、同学、同行、同见等,应礼拜问讯,不生憍慢、痴嗔之心。(二)饮酒戒,又称不饮酒戒、不得饮酒戒。以饮酒能使人放逸,易生无量之过失,故制此戒。(三)食肉戒,又称不食肉戒、不得食肉戒。谓为不使大慈悲佛性之种子断绝,故不得食用一切肉类;然若身患重病,以之作为药用,则不在此限。(四)食五辛戒,又称不食五辛戒、不得食五辛戒。谓禁止食用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蕖等五种刺激性食物,以免妨碍行持修道。(五)不教悔罪戒,又称不举教忏戒、举罪教忏戒、不教悔戒、不得不教悔罪。谓有过失即应忏悔,否则益发增长其过失。(六)不供给请法戒,又称不教请法戒、住不请法戒、供师请法戒、不供给不请法戒、不得不供给请法戒。谓对于法师、同学等,应殷勤礼拜供养,供给饮食、床座、医药等一切所须,并常听闻其说法。(七)懈怠不听法戒,又称不听经律戒、不能游学戒、听法咨受戒、不听法戒、不得懈怠不听法戒。谓不应懈怠于听受经律。(八)背大向小戒,又称不背大乘戒、不得背大向小戒、背正向邪戒。谓不得违背大乘经律,反而受持小乘、外道之经律。(九)不看病戒,又称不瞻病苦戒、瞻给病人戒、不得不看病戒。谓若见病者,应予看护疗养。(十)畜(蓄)杀众生具戒,又称畜诸杀具戒、畜杀生具戒、不畜杀具戒、不得畜诸杀具戒。谓不得蓄集刀杖、弓箭、矛斧、罗网等杀生之器具,否则障阻慈悲之行。(十一)国使戒,又称通国入军戒、通国使命戒、不通国使戒、不得故作国贼戒。即禁止通敌做叛国贼。(十二)贩卖戒,又称伤慈贩卖戒、恼他贩卖戒、不恶贩卖戒、不得作贩卖戒。谓禁止营利、贩卖六畜等,否则有损慈悲之心。(十三)谤毁戒,又称无根谤人戒、无根谤毁罪、不毁良善戒、不得无根谤毁戒。系禁止虚构事端毁谤他人。(十四)放火烧戒,又称放火损烧戒、放火损生戒、不辄放火戒、放火戒、不放火损烧戒。谓不妄烧山林及一切有主之物等。(十五)僻教戒,又称法化违宗戒、不僻教授戒、不得邪僻教他戒。指应教化外道、恶人等,使其受持大乘教律。(十六)为利倒说戒,又称惜法规利戒、贪财惜法戒、无倒说法戒、倒说法戒、不得惜法规利戒。指讲经说法之时,不得为财利之故,而颠倒经律文字之真义,以免毁谤佛法僧三宝。(十七)恃势乞求戒,又称依官强乞戒、依势恶求戒、不横乞求戒、恶求戒、不得依势乞求戒。谓不得为自身财利、名誉之故,攀附权势,仗势强取他人财物。(十八)无解作师戒,又称无知为师戒、虚伪作师戒、不诈作无师戒、无所知为他师戒、不得无知解作师授戒。指未通解戒律之因缘者,不得妄作他人之师。(十九)两舌戒,又称斗谤欺贤戒、斗诤两头戒、不斗两头戒、离间语戒、不得两舌戒。谓不得造作离间他人之言语。(廿)不行放救戒,又称不能救生戒、不救存亡戒、放救报恩戒、放生戒、不得不救众生苦戒。谓见六道众生之苦,应予放生、救济之。(廿一)嗔打报仇戒,又称无慈酬怨戒、不忍违犯戒、忍受违犯戒、以嗔报戒。谓禁止怨仇报复,否则非但有伤慈悲、忍辱之心,复更冤冤相结,仇怨无穷。(廿二)憍慢不请法戒,又称慢人轻法戒、下心受法戒、憍不受法戒。谓不得自恃聪明、富贵等,而轻慢先学之法师,懈怠于从其咨受经律。(廿三)憍慢僻说戒,又称轻新求学戒、轻蔑新学戒、好心教授戒、慢心倒说戒。谓对于新学者前来咨问经义时,不得轻蔑、憍慢之。(廿四)不习学佛戒,又称怖胜顺劣戒、不专异学戒、习学异道戒。指不学习佛教正法,反而学习异学外道之教法、仪则等,即已违背出离之要道。(廿五)不善和众戒,又称善御众物戒、为主失仪戒、用三宝戒。指为众之主者,应以慈心消弭众人之斗诤,并善于守护三宝之物。(廿六)独受利养戒,又称待宾乖式戒、领宾违式戒、主客同利戒、不差僧次戒。谓若有新到之客僧,先住之旧僧不应独受利养,而应礼拜迎接,供给房舍、卧具、饮食等。(廿七)受别请戒,又称受他别请戒、不受别请戒。谓众僧若各别受请,则施主不请十方僧,如是易使施主失平等心功德。(廿八)别请僧戒,又称故别请僧戒、自别请僧戒、别请戒、不别请僧戒。谓道俗菩萨、施主等若斋请僧众,应次第而请,始不失平等心。(廿九)邪命自活戒,又称恶损生戒、邪命养生戒、不作邪命戒。即禁止不由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营生,如贩卖女色、占卜吉凶等邪命之法。(卅)不敬好时戒,又称违禁行非戒、诈亲害生戒、不作邪业戒。指于三斋月、六斋日等,应恭敬神、佛、长老,不行非法邪妄之事。(卅一)不行救赎戒,又称见厄不救戒、不救尊厄戒、救赎危苦戒。谓见有外道恶人贩卖佛菩萨像、经卷、僧尼,乃至发心修菩萨道之行人等,皆应尽力救赎。(卅二)损害众生戒,又称畜作非法戒、横取他财戒、不畜损害戒、畜非法器戒。系禁止有损慈悲之事,如贩卖刀箭等杀具、畜养猫狗、因官形势求觅钱财等六事。(卅三)邪业觉观戒,又称观听作恶戒、虚作无义戒、不行放逸戒、斗战嬉戏戒。谓斗战、嬉戏、卜筮等,有乱正道,皆非正业,故不宜观听。(卅四)暂念小乘戒,又称坚持守心戒、退菩提心戒、不念余乘戒、退心戒。谓若起一念二乘外道之心,即退失菩提心,故禁制之。(卅五)不发愿戒,又称不发大愿戒、发愿希求戒、不发誓愿戒。谓菩萨应经常愿求胜事,若不发愿,则求善之心难遂,故制此戒。(卅六)不发誓戒,又称不起十愿戒、不生自要戒、作誓自要戒、不誓坚固心戒、不发大誓戒。谓初修行者心意较弱,宜须防范,故须发十大愿,以期戒行清净;若不发十大愿,则犯此戒。(卅七)冒难游行戒,又称故入难处戒、随时头陀戒、不入难处戒。谓修苦行乃至夏坐安居,皆不得入虎穴、蛇窟等易生危难之处。(卅八)乖尊卑次序戒,又称众生乖仪戒、坐无次第戒、尊卑次第戒、次第戒。谓座位之次第须依尊卑次序,不可乖违仪节。(卅九)不修福慧戒,又称应讲不讲戒、不行利乐戒、福慧摄人戒、布施受戒。谓福、慧应并修,除建立僧房、佛塔等,尚须经常读诵、讲说经律,教化众生。(四十)拣择受戒戒,又称受戒非仪戒、摄化漏失戒、不择堪受戒、简授戒。谓不以恶心、嗔心摒弃有心受戒者,除犯七逆罪者外,皆得以导之受戒。(四一)为利作师戒,又称无德诈师戒、恶求弟子戒、具德作师戒、为利授戒。谓不得为名闻、利养之故,贪利于弟子,讹解经律,并为之授戒。(四二)为恶人说戒戒,又称非处说戒戒、说戒简人戒、言人说戒。恶人,此处指未受菩萨戒者,此种人徒然沉浮生死而未遇佛法僧三宝,与木石无异,若于正式受戒之前即预先为其说戒,则恐其将来受戒时,心念散漫轻忽,不知殷重。(四三)无惭受施戒,又称故毁禁戒戒、故违圣禁戒、不故毁犯戒、破戒受施戒。谓毁犯正戒而无惭愧心者,与畜生、木头无异,为佛法中之贼,不得受施主供养。(四四)不供养经典戒,又称不敬经律戒、不重经律戒、供养经典戒、不供养戒。谓应受持、诵读、书写、供养经典。(四五)不化众生戒,又称不化有情戒、悲心唱导戒、不教化众生戒。谓应教化一切众生,使其发菩提心,尽受三归十戒。(四六)说法不如法戒,又称说法乖仪戒、敬心说法戒。谓说法、听法皆应遵照行仪。(四七)非法制限戒,又称非法立制戒、不立恶制戒、憍慢破法戒。谓国王、百官不应妄设规定,限制三宝,破灭佛法之戒律。(四八)破法戒,又称自坏内法戒、自破内法戒、爱护正法戒、破法因缘戒、令他得损恼戒。谓僧团之内,若有犯罪者,应依内法惩治,不应向白衣外人说其罪情,令遭王法惩治;否则即犯此戒,有失护法之心。
 四十八轻戒与十重禁戒皆为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之心地法门,自过去七佛为始,乃至三世之诸佛、菩萨等,皆广为念诵,故国王、百官、群臣、比丘、比丘尼、善男信女等一切大众皆应受持,若常诵读、解说、书写,则得见千佛,生于人道、天中,生生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又违犯十重禁戒即构成波罗夷罪,据鸠摩罗什译之梵网经卷下第四十一轻戒经文记载,应于佛菩萨形像前忏悔,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礼三世千佛,若见佛来摩顶或见光见华等好相,便得灭罪,否则虽行忏悔亦无济于事。若犯四十八轻戒即构成轻垢罪,应行“对首忏悔”,便得灭罪。据明旷之梵网经疏删补卷下记载,应礼请可灭除恶罪之菩萨僧为忏悔主,专心发露忏悔。又据四分羯磨之六聚忏记载,对一人以上四人以下之修行僧秉陈事实、忏悔罪业之法,称为对首忏悔,依罪之轻重决定人数之多少。此外,四十八轻戒之受戒方式又分自誓受、师师相授二种,有关之受戒方法、规定等,皆详载于鸠摩罗什译之梵网经卷下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之经文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法藏)卷四、卷五、卷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义寂)卷下、梵网经古迹记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智周)卷四、注梵网经卷中、卷下、菩萨戒义疏钞卷下、天台菩萨戒义疏见闻卷七、天台菩萨戒义记补接钞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纪要卷二、卷三、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p1636 FROM:【佛光大辞典】




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过去诸菩萨已诵、未来诸菩萨当诵、现在诸菩萨今诵。诸佛子谛听!此十重、四十八轻戒,三世诸佛已诵、当诵、今诵,我今亦如是诵。汝等一切大众,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萨戒者,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众生化化不绝。得见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常生人道天中。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三千学士时坐听者,闻佛自诵,心心顶戴喜跃受持。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以上就是四十八轻戒,你们应当受持,过去诸菩萨已诵此戒,未来诸菩萨当诵此戒,现在诸菩萨在诵此戒

诸佛子,请仔细听,这十重四十八轻戒,过去佛已诵,未来佛当诵,现在佛今诵,我释迦佛也是这样诵持此戒,你们一切大众,不论是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以及一切既受菩萨戒者,也应当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戒卷,流通三世,教化一切众生,令众生得见千佛授手,生生世世不堕入恶道及八个见闻佛法有障碍的地方(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而是常生人间天上,我今日在这树下简略开示过去七佛所说法戒,你们应当一心学此法戒,欢喜奉行,这时三千学士闻佛所说,都各自诵戒,心心顶戴,欢喜受持


名词解释:

【七佛】
又称过去七佛。指释迦佛及其出世前所出现之佛,共有七位。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据景德传灯录卷一载,此过去七佛各举之得法偈,称七佛说偈。(长阿含大本经、增一阿含十不善品)p96 FROM:【佛光大辞典】

【八难】
八个见闻佛法有障碍的地方和情形,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此中地狱饿鬼畜生属三恶道,因业障太重,很难见闻佛法;北俱卢洲人,福分很大,但不晓得佛法,故不能了生脱死;无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那里的人也是不能了生脱死;患了盲聋喑哑的人,自然见闻不到佛法;世智辩聪是世人仗著小聪明,不肯虚心修行,甚至还会毁谤佛法;生在佛出世前或佛涅槃后,都见不到佛和听不到佛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难】
<一>梵语 as!t!a^v aks!aN!a^h!,巴利语 at!t!hakkhaN!a^。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之八种障难。又作八难处、八难解法、八无暇、八不闲、八非时、八恶、八不闻时节。据长阿含卷九“十上经”、中阿含卷二十九“八难经”等载,八难即:(一)在地狱难,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地狱,长夜冥冥而受苦无间,不得见佛闻法。(二)在饿鬼难,饿鬼有三种:(1)业最重之饿鬼,长劫不闻浆水之名。(2)业次重之饿鬼,唯在人间伺求荡涤脓血粪秽。(3)业轻之饿鬼,时或一饱,加以刀杖驱逼,填河塞海,受苦无量。(三)在畜生难,畜生种类不一,亦各随因受报,或为人畜养,或居山海等处,常受鞭打杀害,或互相吞啖,受苦无穷。(四)在长寿天难,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即色界第四禅中之无想天。无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而障于见佛闻法。(五)在边地之郁单越难,郁单越,译为胜处,生此处者,其人寿千岁,命无中夭,贪著享乐而不受教化,是以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六)盲聋喑哑难,此等人虽生中国(指古印度中部摩竭陀国一带),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虽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闻法。(七)世智辩聪难,谓虽聪利,唯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八)生在佛前佛后难,谓由业重缘薄,生在佛前佛后,不得见佛闻法。
 据增一阿含经卷十六载,奉持八关斋法,可对治此八难。另据成实论卷二,则以四轮来对治八难,即:(一)住善处,可生中国。(二)依善人,可生值佛世。(三)自发正愿,可具正见。(四)宿植善根,可诸根完具。(大智度论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八、维摩经卷下香积佛品)
 <二>指行受戒、自恣等之时,若有八难事来,则听许略说自恣。八难即:王难、贼难、火难、水难、病难、人难、非人难、毒虫难。(四分律卷三十四、卷三十八)p318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5-4 13:02 , Processed in 0.1020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