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淨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淨慧],学习《楞严经》卷第六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20:3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1-29 20:50 编辑

(本楼用时,约1小时25)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学习解说
观世音菩萨说:「世尊! 我又因为耳根圆通法门、修证无上道的缘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无上道
[佛光大辞典
    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又为「无上道心」之略称。指愿求无上道之心。又称为菩提心。据众许摩诃帝经卷二载,叙述菩萨求无上道一事。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明得值遇弥勒而闻法,求无上道成不退转。此种求无上道之心,即称无上道心。〔出曜经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弥勒大成佛经、法华经疏(吉藏)〕(参阅「菩提心」6538p6389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
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
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
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
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学习解说
一. 由于我初证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和觉知没有隔碍,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所以我能够示现众多数不尽的面相或应化身,也能够说数不尽的秘密神咒。
其中可以示现一头、三头、五头、七头、九首、十一头,如是乃至一百零八头,千头、万头,甚至于八万四千烁迦罗(金刚、坚固)头。
或示现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零八臂,千臂、万臂,甚至于八万四千母陀罗(密印)臂。
二眼、三眼、四眼、九眼,如是乃至一百零八眼,千眼、万眼,甚至于八万四千清净(琉璃)宝眼。
或显示慈相,或威相,或以定力,或以智慧,皆是用来救护众生,令众生终究得大自在。

元心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绝待圆满之一心也。为森罗万象之元,故谓之元心。与起信论之一心同。楞严经三曰:「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徧圆,含裹十方。」

圆融
[佛光大辞典]
    (一)谓圆满融通,无所障碍。即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圆满无缺,而又为完整一体,且能交互融摄,毫无矛盾、冲突。相互隔离,各自成一单元者称「隔历」;圆融即与隔历互为一种绝对而又相对之对立关系。华严宗所谓之「行布门」,为一种由浅至深,依序渐进之修法;「圆融门」则对立于「行布门」,而谓即使处于极低之品位亦可完成究极之觉悟。此外,天台宗基于法华经所说之实相一理,而立圆融三谛、圆融三观等教义。华严宗则基于华严经所说之法界无尽缘起之说,而立事事无碍、六相圆融等教义。〔观音玄义卷上、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四教义卷六、华严五教章卷一、卷三〕(参阅「圆融门行布门」6819)
(二)(1906~1969)台湾佛教比丘尼。屏东人,俗姓李。法名法志,号圆融。民国十八年(1929)依高雄龙湖庵心安法师剃度,四十一年于白河大仙寺受具足戒。师于三十五年,晋任屏东东山禅寺首任住持,树立清规,分设职位,增建寺宇,开坛传戒,安僧尼百众,该寺遂成为一地名剎。创办三年制东山佛学院,培植女众弘法人才,并创立屏东佛教会,任理事长职。世寿六十四。p6818

《佛光大藏经.净土藏.纂集部.净土十要.净土十要第九》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论曰:行者称佛名时,作佛观时,作主伴依正余观时,修三种净业时,一心不乱时,散心称名时,以至见思浩浩,恒沙烦恼,凡此有心,皆由真如不变随缘而作,全体即是法界,故法智大师云:「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若然者,余心尚是,况念佛心乎?是故行者念佛之时,此心便是圆融清净宝觉。以此妙心念彼阿弥,则彼三身,何身不念?求彼四土,何土不生?但随功行浅深,品位高下耳。

《佛光大藏经.法华藏.注疏部.法华通义外二部.妙法莲华经通义卷第七》
秘密神咒,乃诸佛心印,从来不翻。译梵成华,有五不翻:一、秘密不翻,即神咒;二、含多义不翻,如婆伽婆;三、此方无不翻,如阎浮树;四、顺古不翻,如阿耨菩提;五、尊重不翻,如般若。此咒乃五不翻之一也。如军中之密号,但取办事,不许人知。

佛光大辞典
名相:烁迦罗
释文: 梵语 cakra,巴利语 cakka。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为金刚、坚固、轮铁等意。例如梵语之 Cakrava,乃指铁围山。又如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九中):「烁迦罗心无动转。」其烁迦罗一词,乃精进、坚固之义。又烁迦罗眼,谓金刚眼、坚固眼,即指明定正邪、辨别得失之眼。〔碧巖录第九则颂古、慧琳音义卷四十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6667

佛光大辞典
名相:母陀罗
释文: 梵语 mudr。又作目陀罗、母捺罗、莫捺罗。译为印相、契印、密印。略称印。即密教曼荼罗海会诸尊各标示其内证三昧之印。未成佛果之修行人与诸尊之本誓相同,皆为成就三密涉入之义,而于手上结密印,属于身口意三密中之身密。盖「印」者,即所谓标帜之义,以此方便表显诸尊内证之德。(参阅「手印」1412、「印相」2231)p2009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学习解说
二.  由我透过「闻、思」脱离六尘,虽听闻世间的声音,但不起妄想分别执着,能够反闻自性,不被声尘所转,所以我妙能示现任何一种形象,诵各各咒,无论是形象还是咒,都能够以无畏施诸众生,去除众生种种的怖畏,令众生获得救济而解脱。
也就是当众生处于怖畏急难中,只要众生一心称念我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能施予众生无畏,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称我为施无畏者。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ㄩㄢˊ, [名]
1.矮墙。如:「墙垣」、「断壁残垣」。《文选.潘岳.西征赋》:「临揜坎而累抃,步 毁垣以延伫。」
2.官舍。唐.皮日休〈白太傅〉诗:「清望逸内署,直声惊谏垣。」
3.城市。如:「省垣」。
4.姓。如汉代有垣恭。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at, su, mañju。分别音译作萨、苏、曼乳。意译不可思议、绝待、不能比较者。殊胜之经典,称作妙典(特指法华经);无法比较不可思议之法,称作妙法(法华经之美称);深妙不可思议之道理,称作妙理;不可思议之境界,称作妙境;依妙因妙行而得之证果(佛果),称作妙果。〔大日经疏卷一、法华玄义卷一、法华游意、法华玄赞卷一、梵语杂名、祕藏记卷末〕(参阅「十妙」608)p3580

一一
[佛光大辞典]
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ṣaṇ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

施无畏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bhaya-dāna。即拔济种种之怖畏。又作无畏舍、无畏施。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此无畏施即救度众生,为其祛除种种怖畏之意。法华经卷七普门品谓,观世音菩萨于怖畏急难中,能施无畏,故有「施无畏者」之称。盖佛菩萨以种种之威力方便,拔济狮子、虎、狼、水、火、盗贼等诸怖畏,施以安慰众生。〔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p48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23:0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1-30 22:26 编辑

(本楼用时,约40)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学习解说
一. 由我修习证得耳根圆通法门,所游十方微尘世界国土,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望悲怜哀愍予以救济。

哀愍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胜鬘经曰:「哀愍覆护我。」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宝窟上末曰:「哀者悲也,愍者慈也。」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学习解说】
二. 我得佛心,并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究竟愿),以此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并遍及法界一切六道众生,以此所求皆能如愿,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究竟
[佛光大辞典]
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毘婆沙论卷三〕 p2986

百度百科
傍及
bàng jí ㄅㄤˋ ㄐㄧˊ
傍及
推及;遍及 南朝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
© 汉典

大涅槃
[佛光大辞典]
又作大寂定、大灭度,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状态。景德传灯录卷五(大五一•二四四中):「断烦恼者,即名二乘;烦恼不生,名大涅槃。」(参阅「大寂定」1129)p1117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学习解说
世尊询问证得圆通的修行方法,我是从耳根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亡所,得正定三摩地,成就菩提,这也是最好的修行方法。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学习解说
世尊! 观世音佛赞叹我善得圆通法门,因此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这个名号。
而且,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是故,观音名遍十方法界。」

授记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梵云和伽罗Vyākaraṇa,十二部经之一。佛对发心之众生授与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0 21:02:28 | 只看该作者
(本楼用时,约45)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学习解说
当时,世尊于所坐的师子座,从其五体(右膝、左膝、右手、左手、头首)同放宝光,远远遍照十方无量一切诸佛如来及菩萨顶,彼诸佛如来也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十方无量一切诸佛如来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间的树木及水池,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在场的大众未曾遇过如此殊胜之事,一切均得金刚三昧。

师子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佛为人中之师子,故佛之所坐,总名师子座。如帝王之座谓为龙座也。智度论七曰:「是号名师子,非实师子也,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座,如今者国王坐处亦名师子座。」探玄记三曰:「总依智度论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座,又坐此座说无为师子吼法,是故亦名师子座。」又文殊菩萨以乘狮子为通例,其意亦如上所述。梵Siṁhāsana。

五体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又作五轮:一右膝,二左膝,三右手,四左手,五头首。资持记下三之二曰:「五处皆圆,故名五轮。四支及首,名为五体。轮则别指五处,体则通目一身。」

林木
[国语辞典(教育部)
林间的树木。《荀子.劝学》:「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文选.曹丕.善哉行》:「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池沼
[国语辞典(教育部)
蓄水的凹地。《文选.潘岳.闲居赋序》:「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文选.石崇.思归引序》:「有观阁池沼,多养鱼鸟家。」


实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学习解说
正当此时,百宝莲华纷纷从天上缓缓落下,青、黄、红、白,各种颜色,间杂相合,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时娑婆世界大地山河,同时都消失不见了,只有见到十方无量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处处犹如示现说法。

纷糅
[国语辞典(教育部)]
注音 ㄈㄣ ㄖㄡˇ
释义         
糅,杂合。纷糅指杂乱。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岁历绵暧,条流纷糅。」

梵呗
 (仪式)法会之声明也。呗者呗匿之略。又作婆陟、婆师。音韵屈曲升降,能契于曲,为讽咏之声,是梵土之法曲,故名梵呗。又曰呗匿。单云呗。翻作止断止息或赞叹,法事之初唱之,以止断外缘,止息内心,方堪作法事,又其偈颂多赞佛德,故云赞叹。行事钞上四曰:「说戒者坐已,维那打静,小者供养,梵呗作之。若准律文呗匿如法。出要律仪云:此郁鞞国语,翻为止断也。又云止息。由此外缘已止已断。尔时寂静,任为法事也。」法华玄赞四曰:「婆陟,此云赞叹。呗匿,讹也。」楞严经六曰:「梵呗咏歌。」梁僧传十三(经师篇论)曰:「然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弦绾,五众既与俗违,故宜以声曲为妙,原夫梵呗之起亦肇自陈思。(中略)其后居士支谦亦传梵呗三契,皆湮没不存。世有共议一章,恐或谦之余则也。唯康僧会所造泥洹梵呗于今尚传,即敬谒一契。文出双卷泥洹,故曰泥洹呗也。」(参见:呗)
FROM:【佛学大辞典】

敷奏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ㄈㄨ ㄗㄡˋ
向君王报告。《书经.舜典》:「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0 22:20: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1-30 22:26 编辑

(14 + 15楼用时,约20)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学习解说】
世尊就询问文殊师利菩萨:「这25位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他们都各自发表了最初修道证得圆通的修行方法和历程,其实,这些都并没有所谓的好坏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破迷显慧,那么,这25种法门,在我入涅槃后,后世众生若要入菩萨乘,求取无上道,那要哪一个方便法门才比较容易成就呢?」

相关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0 22:23:34 | 只看该作者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学习解说】
文殊师利菩萨奉佛慈旨,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以偈颂的方式来回答,内容如下: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味] [迟速][不同伦]

[][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 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

[]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 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 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 [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 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 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 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 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 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 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获圆通

鼻想本权机 祇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 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 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 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 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 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 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 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 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 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 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 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 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 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 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 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 [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 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 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 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 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 [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 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 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 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 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 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 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 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 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 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 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 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 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 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华 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 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 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

非是常修学 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沈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1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0 23:5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2-1 00:03 编辑

(本楼用时,约45)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
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
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学习解说】
当文殊师利菩萨以上述的偈颂来回答后,阿难和在会中的一切大众,身心了然,得到了无上智慧,对于证得无上菩提道果及成佛,就彷彿有人因事外出远行,虽然人还没回到家,但心中已明白要回家的道路要怎么走了。
在场的大众,天龙八部、有学(声闻乘的前三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二乘(声闻乘、缘觉乘),以及所有一切新发心菩萨,其约有十恒河沙之数量那么多,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小乘于初果见四圣谛之理,大乘于初地得「真无生法」,均称为法眼净),而且,摩登伽女一听到偈颂,马上就证得阿罗汉,另外还有无量的众生,因此而发起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诸佛的广大之心)

大涅槃
 成佛。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有学
 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无可修学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

二乘
 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

二乘非器
  谓佛说华严经时,一切二乘根器狭劣,不能听闻。故出现品云: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故虽在座,如聋如瞽;是名二乘非器。(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FROM:【三藏法数】

内容摘自法鼓全集 数位随身版 * 圣严法师《禅的体验‧禅的开示:
《菩萨地持经》卷一〈发菩提心品〉,对于初发心的说明,甚为详细:「菩萨初发心,是一切正愿始。」「菩萨发心,而作是言:我当求无上菩提,安立一切众生,令究竟无余涅槃及如来大智。」「初发心菩萨名为度,大乘菩提诸菩萨数。」「发是心已,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初发心是菩提根本,发是心已,见诸众生受无量苦,而起悲心,欲度脱之,是故初发心是大悲所依。」「初发心坚固,有二门善法所入:一者自利方便,发菩提心;二者他利方便,灭除众苦。」

法眼净
[佛光大辞典
梵语 dharmacaku-viśuddha指具有观见真理等诸法而无障碍、疑惑之眼。又作净法眼、清净法眼。吉藏之维摩经略疏卷四谓,小乘于初果见四圣谛之理,大乘于初地得「真无生法」,均称为法眼净。据大毘婆沙论卷六十六载,于见道以前尚未完全断惑,或断除欲界五品之惑而入见道者,生法眼净,得预流果;断除欲界第六第七品之惑者,生法眼净,得一来果;断除欲界九品乃至断除无所有处之惑者,生法眼净,证不还果。其中所说之法眼异于五眼中之法眼,五眼中之法眼,相当于大乘之法眼净,唯菩萨有之,系二乘之人所无;又小乘之法眼乃初果见四谛法者所具,而大乘之法眼则于初地得真无生法者始有。经中常载有佛陀说法,令诸长者、天人、外道等远离尘垢,证得法眼净之事迹,如杂阿含经卷十五(大二‧一O四上):「尔时,世尊说是法时,尊者憍陈如及八万诸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法华经卷七、无量寿经卷下、四分律卷三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一〕p4282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出家
 (术语)梵名波吠[-+野,A^ran!yaka出离在家之生活,修沙门之净行也。维摩经弟子品曰:「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同方便品曰:「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释氏要览上曰:「毘婆沙论云: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梵语杂名曰:「出家,波吠[-+耶。」
FROM:【佛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00:13: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2-2 00:24 编辑

(本楼用时,约1小时20)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
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学习解说】
阿难整衣服,很慎重其事的,先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心中想着要利益未来一切众生。
于是五体投地,恭敬的请教世尊:「大悲世尊! 我很庆幸自己已悟成佛的修行法门,于此修行已没有疑惑,然而,经常听闻世尊有说过,自己尚未得度而发愿先度众生者,是为菩萨发心;自己已觉悟圆满而也能令众生觉悟者,是为如来应世。虽然我自己尚未得度,但发愿要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 但是对于末劫众生来说,离佛就较为遥远了,那时邪师说法就像恒河沙之数那么多。若要摄其心入正定三摩地,要如何才能令其安立道场及远离种种的魔事呢? 才能于菩提心不退转呢?」

心迹
(术语)谓心在内而迹现于外也楞严经八曰:「六天形虽不动心迹尚交。」
FROM:【佛学大辞典】

心迹
[国语辞典(教育部)]
心意、想法。《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顾己虽自许,心迹犹未并。」

稽首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以头顶礼受礼者的脚或地(五体投地、最高礼法)。

《佛光大藏经.净土藏.注疏部.维摩经文疏二.维摩罗诘经文疏卷二十三〈观众生品〉之一》
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依何住?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此是第二番问答,正决依如来功德之力也。文殊问意,若生死有畏,劝令依如来功德,何等是如来功德也?次净名答:「当住度脱一切众生。」即是如来功德力也。所以然者,慈能与乐,即是度众生,是则初弘誓愿,愿度众生,众生无边,则功德亦无边,此即是如来功德,故《大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人,是故敬礼初发心。」

相关学习: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沈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学习解说】
当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好,非常好! 您所问的要如何安立道场及如何救护末劫众生远离魔事,我现在要为您们宣说,您们要好好仔细聆听。」
阿难及大众:「定当依教奉行。」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您常听闻我毗奈耶(戒律)中,有提到修行三个决定义,就是所谓的「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称为三无漏学(戒、定、慧三学,转凡夫有漏之身为圣者无漏道果)。」

毗尼
[阿含辞典(庄春江)
vinaya的音译,另译为「毘尼;毘奈耶;鼻奈耶」,义译为「律;调伏;灭除」,《毘尼母经》说「毘尼」包含「忏悔所犯、随顺如来所制所教、能灭七诤、令烦恼灭、舍恶见」五种意义。

毗尼
梵语毗尼,华言善治。谓能治贪瞋痴等恶也。又言调伏,谓能调练三业,制伏过非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FROM:【三藏法数】

佛光大辞典
名相:二决定义
释文: 决定,断然不易之义。楞严经卷二载,如来令阿难甄别真妄,一以审因心果觉之异同,一以审烦恼根本之生起,有二种决定义,即:()审因心果觉,阿难不知众生本具之因心即如来所证之果觉,如来所证之果觉即众生本具之因心,故如来令其谛审观察,决定知因心与果觉二者,本来不异。若能即此不异之心,而为立进修之本,则无上菩提,决定成就。()审烦恼根本,阿难不知烦恼根本,随所作业妄受生死,无解脱之时,故佛令其审观详察,决定知烦恼体性,及所作之业与所受之报,本来虚幻不实。若能穷此颠倒之源,则正行成立,无上涅槃,决定可证。p198

 (术语)梵语摩怛刺多Ma%trata%,一简别之义,简别于他法云唯。二决定之义,示决定有此法云唯。三显胜之义,示此法之显胜云唯。义林章一末曰:「梵云摩怛剌多,此翻为唯。唯有三义:一简持义。二决定义。三显胜义。」唯识述记一本曰:「唯言显其二义:一简别义。二决定义。」
FROM:【佛学大辞典】

三无漏学
[佛光大辞典
指戒、定、慧三学,在凡夫之身为有漏(有烦恼、垢染),在圣者之身则为无漏(无烦恼、清净)。故谓圣者之三学为三无漏学。楞严经卷六(大一九‧一三一下):「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参阅「三学」683p629

三无漏学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即戒定慧三学,因修之能得无漏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18#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23:46: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2-2 23:58 编辑

(本楼用时,约2小时40)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学习解说】
世尊说:「阿难! 为何我说『摄心为戒』呢?

摄心
(术语)摄散乱之心于一也。遗教经曰:「常当摄心在心。」
FROM:【佛学大辞典】

摄心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收摄心念而不外散。

《佛光大藏经.法华藏.注疏部.金光明经玄义外二部.金光明经照解卷下》
「是戒定慧」,《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名三无漏学。」《归敬仪》云:「元立三学,同倾一惑,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明喻即目,何用深思?明喻乃三,约贼唯一。如佛立戒,无境不修,戒名警策,是为戒学;安心此学,非定不行,名定学也;深思此学,为灭倒情,纵而不学,还顺生死,力励征责,名慧学也。」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婬],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学习解说】
十方世界的六道众生,若能断除婬心,也没有淫欲的行为,那么,就不会随着淫欲的心和行为而流转生死不停。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婬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学习解说】
您所要修习的正定三摩地,其根本就是要脱离尘劳(烦恼的异名,尘垢劳恼,指凡夫为世尘所垢染而身心劳乱),但若不能断除婬欲的心和行为,那就无法脱离尘劳。
即使修到有多智、或进入类似禅定的境界,但如不断婬就必定会落于魔道,修到上品的就成为魔王,修到中品的就成为魔民,修到下品的就成为魔女,那些诸魔也有各自的魔徒魔众,他们每个还自称已修成无上道果,其实他们是把自己所修成的魔境界误以为是在修佛的无上道。

三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梵音samā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三昧
[佛光大辞典]
(一)梵语 samā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ā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ādhi,三昧、等持)、三摩鉢底(梵 samā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ā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鉢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鉢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毘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毘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足*伐](梵 samā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ś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阅「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 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 p580

尘劳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烦恼之异名。贪瞋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维摩慧远疏曰:「烦恼坌污,名之为尘。彼能劳乱,说以为劳。」长水楞严疏一上曰:「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止观一曰:「尘劳即是菩提。」

尘劳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烦恼」之异称。意为尘垢劳恼指凡夫为世尘所垢染而身心劳乱。宗密《圆觉经疏钞》以二义解释云︰(1)尘为六尘境界,由其境界令心起烦恼而劳倦,故称烦恼为尘劳;(2)「尘」指污心,「劳」指勤苦,烦恼能污心且令勤苦,故名。此外,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上云(大正37‧96c)︰「五欲境界,有能尘坌,劳乱众生,名曰尘劳。」
〔参考资料〕 《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梵网六十二见经》;《大方等如来藏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

无上道
[佛光大辞典]
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又为「无上道心」之略称。指愿求无上道之心。又称为菩提心。据众许摩诃帝经卷二载,叙述菩萨求无上道一事,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明得值遇弥勒而闻法,求无上道成不退转。此种求无上道之心,即称无上道心。〔出曜经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弥勒大成佛经、法华经疏(吉藏)〕(参阅「菩提心」5200) p5073

无上道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同寿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同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法华嘉祥疏二曰:「菩提云道,无上正徧知果道也。」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婬,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学习解说】
在我(世尊)入涅槃后,末法时期,到时会有很多这类的魔民泛滥充斥在世间,他们不仅自己修习这种贪淫之邪法,他们自己还充当众生的善知识,教众生也行这类邪法,令诸众生落于爱着(随顺贪欲,迷于事)见取(迷于理,起诸邪见),进而让众生遗失通往菩提的道路。

爱见
 1.贪爱的见解。2.爱与见的二种烦恼,爱是指思惑,见是指见惑。智度论说:「烦恼有二种,一属爱,二属见」。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爱见
  随顺贪欲,是谓之爱。分别执着,是谓之见。即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贪爱染着为爱。意根对于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见,如计断计常,执有执无等为见。大概爱由任运而起,见由分别而起。又贪着五欲为爱,执着所见为见。又迷于事为爱,如贪欲瞋恚等。迷于理为见,如有无断常等。若穷究众生之所以缘起,不出此爱着见取二事。
FROM:【佛学次第统编】

爱见
[佛光大辞典]
又作见着二法、爱见二行。爱与见之并称。即对事、对理所起之烦恼。分别言之,爱系属情意上之烦恼,由于执着事事物物,故易障道。见则指执着于错误之理论导致谬见,并妨碍悟道,为理知上之烦恼。〔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维摩经疏菴罗记卷三十〕 p5459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婬]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学习解说】
您教导众生修习正定三摩地,记得要跟众生说,首要之务就是先断除心婬(断除心婬后,也就不会有婬欲的行为),这就是现在及过去一切诸佛如来世尊所说的,第一个决定(一定不变,不可更易的)清净明白的教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婬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祇名热砂。何以故?
此非饭本,砂石成故。
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婬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学习解说】
阿难! 也因此,如果不断婬而跑去修禅定,就像蒸煮砂石却妄想要煮成饭,纵使一直不间断地蒸煮了好几百千劫,也只是得到一盘热砂而已,为什么呢?
因为砂石(淫根)本来就不是作饭(佛的菩提涅槃)的材料呀!
若以婬身妄想要求佛妙果(菩提涅槃),就算误打误撞得到了妙悟(殊妙的觉悟),但这个妙悟的根本来源却是婬根,既然根本成淫,那果报必定会轮回流转于三恶道,又怎么可能会解脱生死轮回呢? 更何况是诸佛如来的菩提涅槃,那就更不可能修行得证了。
所以,一定要先断除淫欲的心和行为,然后连这个断性也无,那么,这样修行通往佛菩提涅槃的道路上才可以有所期望。

妙果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殊妙之结果,即菩提涅槃之二也,是为妙因之结果。金刚经新注曰:「既行胜因必定妙果。」

妙悟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殊妙之觉悟。唐华严经十二曰:「妙悟皆满,二行永断。」涅槃无名论曰:「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学习解说】
如我(世尊)这样所说的,就是佛说的;
若不是这样说的(或毁坏佛这样说的),就是魔王波旬所说的。


相关参考文章:
[诸经辑要]如何断除淫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22:0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2-3 22:43 编辑

(19+20楼用时,约3小时40)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学习解说】
阿难! 十方世界的六道众生,若能断除杀心,那么,就不会随之而流转生死不停。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剎]。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学习解说】
您所要修习的正定三摩地,其根本就是要脱离尘劳(烦恼的异名,尘垢劳恼,指凡夫为世尘所垢染而身心劳乱),但若不能断除杀心,那就无法脱离尘劳。
即使修到有多智、或进入类似禅定的境界,但如不断杀就必定会落于鬼神道,修到上品的就成为大力鬼,修到中品的就成为飞行夜叉或诸鬼师,修到下品的就成为地行罗剎,那些诸魔鬼神也有各自的魔徒魔众,他们每个还自称已修成无上道果,其实他们是把自己所修成的魔境界误以为是在修佛的无上道。

飞行夜叉
 (异类)飞行空中之夜叉神。楞严经八曰:「大力鬼王,飞行夜叉。」
FROM:【佛学大辞典】

鬼帅
[汉语网]
详细释义:
鬼的头目
《楞严经》卷六:“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剎。”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甄命授三》:“解下道之文官,地下鬼帅。”

地行罗剎
 (术语)于地上行动之罗剎也。未得飞行之通者。楞严经八曰:「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乃至地行罗剎。游于四天,所去无碍。」
FROM:【佛学大辞典】

地行罗剎
 在地面上行动的罗剎鬼。
FROM:【佛学常见辞汇】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
【学习解说】
在我(世尊)入涅槃后,于末法时期,到时会有很多这类的邪见鬼神及魔众魔眷泛滥充斥在世间,他们不仅自己食肉,还误导众生这样作会通往菩提道果。
阿难! 我之所以会让比丘食五净肉,那是因为那时(小乘时期)那些肉是用我的神通所化成的,不是真的肉,那些假肉本来就没有命根(寿、暖、识),而婆罗门族所居住的地理环境多为蒸溼,地上又是砂石,若要种植草菜则不易生长,所以,我是以大悲神力(为了度化刚强难化及某类根器不足的众生)来化生这些假名为肉的东西,使他们吃了这些假名为肉的东西,得到那个味道,这只是那时的权宜方便而己,
之后,逐渐引导进入大乘法,就很明确的表明佛弟子不可吃肉,这是很确定且不容许改变的。

五净肉
 五种的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我杀、自死、鸟残。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命根
 (术语)命即寿也,然据小乘有部之义,则别有非色非心之体,由过去之业而生,因而一期之间维持煖与识,名之为命,命能持煖与识,故名为根。据大乘唯识之义,则第八识之种子有住识之功能,因而一期之间使色心相续,是假名为命根,非别有命之实体也。俱舍颂疏五曰:「论云:命体即寿,既将寿释命,故命即寿。此复未了何法为寿?谓有别法持煖与识,说名为寿。」唯识述记二本曰:「命谓色心不断,是命之根也。」
FROM:【佛学大辞典】

命根
  佛教认为从生到死的一期生命有三个要素︰寿、暖、识「寿」就是寿命,维持寿命的功能谓之「命根」,从梵语jivta而来。命根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所生的。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说︰「命谓色心不断,是命之根也。」色心不断的意思是一期生命的身心活动延续不断。《俱舍论》卷五指出︰「命根体即寿,能持暖及识。」「暖」是以体温为标志的生理活动「识」是以认识为标志的心理活动。命根能维持暖和识,并以暖和识为其存在的依据。死去或被杀,称为断命根。如《敦煌变文汇录‧频婆娑王变文》︰「罗大臣近生要恶逆,谋夺国位。杀父王竟,寻起四兵,伺捕二兄,已断命根。」后来,俗语中称及其重视的人或物为命根子。如《红楼梦》第二回︰「政老爷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此命根指贾宝玉,是史老太君(贾母)最疼爱的小辈。又如秦牧《花城‧土地》︰「呵,这宝贵的土地……而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具有强烈的感情,把它当作命根子。」此指劳动者珍视的土地。(李明权)
FROM:【俗语佛源】

相关及延伸阅读:


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剎,报终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学习解说】
奈何在我(世尊)入涅槃后,有些人吃了众生肉,还自称自己是佛弟子。
您们要知道,这些食肉人就算误打误撞修到心开、或进入类似禅定的境界,但都修成了大罗剎(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剎娑,女的叫罗剎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命终之后必定沈沦生死苦海,不得出离,非佛弟子,这类的人,相杀相吞,累生累世相亘吞食,没完没了,又怎么可能能够出离三界呢?

释子
 释迦佛的弟子。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罗剎
 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剎娑,女的叫罗剎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罗剎习气
  梵语罗剎,华言速疾鬼。习气者,先世余习气分也。谓沙门宿世曾作罗剎眷属,今虽出家,在佛法中,由昔余习,见食肉者,欢喜亲近,故云罗剎习气。
FROM:【三藏法数】


相关及延伸阅读: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学习解说】
您教导众生修习正定三摩地,记得要跟众生说,第二条就是要断除杀生,这就是现在及过去一切诸佛如来世尊所说的,第二个决定(一定不变,不可更易的)清净明白的教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22:24: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0-12-3 22:41 编辑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学习解说】
阿难! 也因此,如果不断杀而跑去修禅定,就像有人把自己的耳朵给塞住,他自己高声大叫,却要让其它人听不到,这是不可能的,这个就是想要隐藏不好的,可是愈是隐藏,愈是更加显露自己的不好问题。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走在小路上,他们都不会踩踏小草了(避免伤害小草堆里的昆虫类等小众生),何况用手去拔小草呢? 所以,取诸众生血肉食之,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对众生心怀大悲呢?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奶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
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学习解说】
如果诸比丘,不穿也不使用丝绵绢帛(蚕所吐的东西)类的制品,也不穿也不使用靴履(皮靴)、裘(皮衣)、毳(鸟兽的细毛,羽绒衣服),也不吃乳(取自牛乳)、酪(以动物乳汁所制成的半凝固食品)、醍醐(制作取自牛乳),那么,这样的比丘就真正能够脱离世间,酬还宿债,不游三界,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如果穿或使用的东西源自于这些众生身上的部份,就会与这些众生形成相关牵扯的引力,就像人吃地面上所种植的百谷,脚就没办法自行离开地面而行走,而使身心受到拘束且有所侷限。所以,对于真正要从世间解脱之人,是不会穿、不使用也不会吃这类的东西的。

[国语辞典(教育部)]
, [名]
1.蚕所吐的东西,可制造绢帛。《说文解字.丝部》:「丝,蚕所吐也。」《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2.丝织品的总称。《史记.卷三○.平准书》:「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3.纤细如丝的东西。如:「雨丝」、「发丝」、「钢丝」。唐.杜甫〈雨〉诗四首之二:「江雨旧无时,天晴忽散丝。」
4.指极微的量。如:「一丝不苟」、「一丝微笑」。
5.八音之一。泛指弦乐器。如:「丝竹之乐」。《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汉.郑玄.注:「丝,琴瑟也。」
[形]
1.以丝制成的。如:「丝巾」、「丝绵」。《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2.极细微的、纤细如丝的。如:「丝毫」、「一丝不苟」、「一丝微笑」。南朝宋.鲍照〈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蚁壤漏山阿,丝泪毁金骨。」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ㄒㄩㄝ, [名]
长筒的鞋子。如:「皮靴」、「雨靴」、「马靴」。也称为「靴子」。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ㄌㄩˇ, [名]
1.鞋子。如:「草履」、「削足适履」。《庄子.让王》:「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2.脚步。如:「步履」。《聊斋志异.卷一.画壁》:「回顾,则垂髫儿,冁然竟去,履即从之。」
3.个人的行为操守。《晋书.卷六七.温峤等传.史臣曰》:「太真性履纯深,誉流邦族。」
4.领土。《左传.僖公四年》:「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晋.杜预.注:「履,所践履之界。」
5.《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兑(?)下干(?)上。表行履的礼仪之意。
6.姓。如春秋时晋国有履鞮。
[动]
1.践踏、踩。《诗经.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宋.苏轼〈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
2.实行。如:「履行」、「履约」。《礼记.表记》:「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
3.经历。《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亲履艰难者知下情,备经险易者达物伪。」《南史.卷七五.隐逸传上.宗少文传》:「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
4.居、处。《庄子.天道》:「而愚知处宜,贵践履位。」汉.刘向《新序.卷四.杂事》:「夫执国之柄,履民之上。」

靴履
词语解释
1.亦作"鞾履"。 2.靴子
© 汉典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ㄑㄧㄡˊ, [名]
1.皮衣。如:「轻裘」、「貂裘」、「皮裘」。唐.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宋.刘克庄〈苦寒行〉:「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2.姓。如宋代有裘万顷。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鸟兽的细毛。读音同「脆」。

[国语辞典(教育部)]
(二)(语音)ㄌㄠˋ, [名]
1.以动物乳汁所制成的半凝固食品。如:「奶酪」、「牛酪」。
2.以果实熬煮而成的糊状物。如:「杏仁酪」、「核桃酪」。
(一)(读音)ㄌㄨㄛˋ, [名]
以动物乳汁所制成的半凝固食品。明.张自烈《正字通.酉部》:「酪,牛马乳所造。」如:「奶酪」、「牛酪」。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一种精制的牛乳。涅槃经说:「声闻如乳,缘觉如酪。」

五味
  ﹝出涅槃经﹞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华严圆顿之教,唯被大机,不摄二乘。盖由此经最初开演,麤妙混融,故譬之以乳味也。(十二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三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论议、十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酪味〕,酪味从乳而生,以喻九部经从十二部经中而出也。谓如来第二时于鹿苑说阿含等经,接引二乘,断见、思惑,证真空理,乃从顿施渐,故譬之以酪味也。(九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三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论议也。见、思惑者,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五根对五尘起诸贪爱曰思。顿渐者,顿教、渐教也。)
  〔三、生酥味〕,生酥从酪而出,以喻九部后,而说大乘方等法也。谓如来第三时于方等会上,说楞伽、楞严诸大乘经,赞叹大法,呵责小教,令诸小乘耻小慕大,故譬之以生酥味也。(梵语楞伽,华言不可往,唯神通人,方能到也。楞严,梵语具云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
  〔四、熟酥味〕,熟酥从生酥而出,以喻方等之后,而说般若也。谓如来第四时说诸般若空慧法门,荡除二乘疑执,付之以大乘法财,令其心渐通泰,故譬之以熟酥味也。
  〔五、醍醐味〕,醍醐从熟酥而出,以喻般若之后,而说法华、涅槃也。谓如来第五时于灵山会上,说法华经,开前四味三乘之权,归于一乘圆妙之实,令诸众生咸得作佛;复说涅槃,扶戒律而谈常住之理。故譬之以醍醐味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一乘者,佛乘也。)
FROM:【三藏法数】

醍醐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饮食)五味之一。制自牛乳。味中第一,药中第一。涅槃经三曰:「醍醐者名世间第一上味。」又曰:「诸药中醍醐第一,善治众生热恼乱心。」同八曰:「云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者,纯得醍醐。」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学习解说】
如我(世尊)这样所说的,就是佛说的;
若不是这样说的(或毁坏佛这样说的),那就是魔王波旬所说的。


相关及延伸阅读:
佛弟子可以杀生吃肉或吃五辛吗? #4
佛涅槃前说:佛弟子不可吃肉 食者得罪和末法邪师乱象 (大般涅槃经) #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4-30 02:23 , Processed in 0.0991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