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佛说无量寿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11

主题

793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77

[禅定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4-4 05:3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22 10:01 编辑

                                                                                                                                                        (本楼用时约2小时)


三、介绍法藏比丘(无量寿佛)如何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


3.1 法藏比丘未出家时是国王,因听佛说法发无上菩提心而出家修行,智慧德行世间无人能及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锭光如来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次有如来名曰光远,次名月光,次名旃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须弥天冠,次名须弥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念,次名离垢,次名无著,次名龙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顶,次名不动地,次名琉璃妙华,次名琉璃金色,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种,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脱华,次名庄严光明,次名海觉神通,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离尘垢,次名舍厌意,次名宝炎,次名妙顶,次名勇立,次名功德持慧,次名蔽日月光,次名日月琉璃光,次名无上琉璃光,次名最上首,次名菩提华,次名月明,次名日光,次名华色王,次名水月光,次名除痴冥,次名度盖行,次名净信,次名善宿,次名威神,次名法慧,次名鸾音,次名师子音,次名龙音,次名处世,如此诸佛皆悉已过。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在过去久远无量数劫以前

有锭光如来出现于世,教化救度无量众生获得道果及灭度(涅槃)

然后又有光远佛,月光佛,旃檀香佛,善山王佛,须弥天冠佛,须弥等曜佛,

月色佛,正念佛,离垢佛,无著佛,龙天佛,夜光佛,安明顶佛,不动地佛,

琉璃妙华佛,琉璃金色佛,金藏佛,炎光佛,炎根佛,地种佛,月像佛,日音佛,

解脱华佛,庄严光明佛,海觉神通佛,水光佛,大香佛,离尘垢佛,舍厌意佛,宝炎佛,

妙顶佛,勇立佛,功德持慧佛,蔽日月光佛,日月琉璃光佛,无上琉璃光佛,最上首佛,

菩提华佛,月明佛,日光佛,华色王佛,水月光佛,除痴冥佛,度盖行佛,净信佛,善宿佛,

威神佛,法慧佛,鸾音佛,师子音佛,龙音佛,处世佛,有这么多佛全都出现于世教化无量众生得度


【得道】
获得道果。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灭度】
(术语)梵语Nirva%na,巴Nibba%na之译,有有余无余之二((参见:涅槃)),故皆指命终证果。无量寿经上曰:“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法华经序品曰:“佛此夜灭度如薪火灭。”遗教经曰:“世尊灭度,一何疾哉。”涅槃经二十九曰:“灭生死故,名为灭度。”肇论曰:“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行愿品钞四曰:“言涅槃者,具云般涅槃那,古译为入灭息。息即是灭故,但云入灭,或云灭度,即灭障度苦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颂赞曰:

[学习解说]:

尔时,又有一位佛出现于世,名叫世自在王如来

(如来有十种称号: )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大夫、天人师、佛、世尊

当时有位国王听到佛说法后心生欢喜,发了无上菩提心

毅然舍弃国家和王位,在世自在王如来的座下出家修行,法名叫做法藏,智慧德行世间无人能及

法藏比丘来到世自在王的住处,顶礼佛足,右绕三圈,长跪合掌,以偈诵的方式这样称扬赞叹佛:


【十号】
佛有十种尊号,即
    一、如来,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
    二、应供,应受人天的供养;
    三、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
    四、明行足,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与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等五行悉皆具足;
    五、善逝,自在好去入于涅槃。
    六、世间解,能了解一切世间的事理;
    七、无上士,至高无上之士;
    八、调御丈夫,能调御修正道的大丈夫;
    九、天人师,佛是一切天、人的导师;
    十、佛世尊,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人。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道意】
(术语)犹言道心。求无上道之心也。无量寿经上曰:“显现道意无量功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光颜巍巍, 威神无极, 如是炎明, 无与等者

[学习解说]:

佛身光明无量无边,这种殊胜的光明,世间是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光颜】
(杂语)佛之颜有光,故云光颜。无量寿经上曰:“光颜巍巍如明净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日月摩尼, 珠光焰耀, 皆悉隐蔽, 犹如聚墨

[学习解说]:

哪怕是天上的太阳和月亮或者摩尼宝珠,与佛光明相比都会被覆盖,变成像黑墨一样了


【聚墨】
(譬喻)以譬物之黑者。无量寿经上颂曰:“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焰明,无与等者。日月摩尼,众光焰耀。皆悉隐蔽,犹若聚墨。”观佛三昧海经三曰:“优婆夷中二十四人,见佛身色犹如聚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来容颜, 超世无伦, 正觉大音, 响流十方

[学习解说]:

如来的容貌远超世间所有无人能比,如来以他实修实证获得的智慧为众生演说佛法,其音声响彻十方无边世界


【正觉】
(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戒闻精进, 三昧智慧, 威德无侣, 殊胜希有

[学习解说]:

如来在持戒,多闻,精进,禅定,智慧以及威德方面,也是无人能比的,殊胜稀有难得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威德】
可畏为威,可敬为德。既有威又有德,叫做“威德”。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3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77

[禅定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08:0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6 04:28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1.5)


深谛善念, 诸佛法海, 穷深尽奥, 究其涯底

[学习解说]:

如来深入法界实相,实证诸佛智慧法海,能彻底明白佛法深奥法义


【谛】
真实不虚的道理的意思,如世俗虚妄的道理,叫做“俗谛”,涅槃寂静的道理就叫做“真谛”。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海】
(譬喻)佛法广大难测,譬之以海。维摩经佛国品曰:“当礼法海德无边。”无量寿经上曰:“深谛善念诸佛法海。”大集经五十六曰:“法山欲崩颓,法海当复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明欲怒, 世尊永无, 人雄师子, 神德无量

[学习解说]:

众生无明贪嗔痴的习气,世尊永远断除,佛于人中最雄健,好像狮子一样,佛的神妙功德无量无边


【无明】
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人雄师子】
(术语)佛之德号。佛于人中最雄健,故曰人雄与世雄,师子者譬其之雄健也。无量寿经上曰:“人雄师子,神德无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勋广大, 智慧深妙, 光明威相, 震动大千。

[学习解说]:

如来功勋广大,智慧甚深妙不可言,如来的光明和端正威严的相貌,能震动三千大千世界


【功勋】
指修行之功果、阶段。亦为对未达圆融见解之贬称。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大四七·五三二上):“辨不得,恐后人收落功勋,将为向上事。”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将修行之阶段分为向、奉、功、共功、功功等五位,称为功勋五位。此外,禅林有“功勋中兼带”一语,即指于佛道修行阶段中,虽已了达平等之理,亦不再执著于各种阶段与义理之分别,但整体而言,犹偏重于“理”之一方,故对事理圆融之兼带而言,此一阶段仍属尚未究竟透脱之修行阶段。((参见:洞山五位)3869)p1569
FROM:【佛光大辞典】

【大千】
三千大千世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愿我作佛, 齐圣法王, 过度生死, 靡不解脱,

[学习解说]:

愿我将来作佛时,能像佛一样于法自在,救助众生出离生死轮回,使他们都能解脱成佛


【法王】
(术语)佛于法自在。称曰法王。法华经譬喻品曰:“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同药王品曰:“如来是诸法之王。”维摩经佛国品曰:“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释迦方志上曰:“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于诸法得胜自在,故名法王。”【又】(职位)元世祖尊蕃僧八思巴为大宝法王西天佛子。明代因之。西藏封法王者三人。曰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皆红教喇嘛也。清代虽无法王之名号。然如青海等处有诺们罕。即法王之义。【又】(杂名)国王崇奉佛法,亦称佛王。阿育王经一曰:“八万四千塔一时俱成,王起塔已,守护佛法,时诸人民谓为阿育法王。”即其例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布施调意, 戒忍精进, 如是三昧, 智慧为上。

[学习解说]:

我要像如来一样以布施治悭贪,以持戒治破戒,以忍辱治嗔恚,以精进治懈怠,以禅定治散乱,以智慧治愚痴


【调意】
调伏意念使不起恶。如以布施治悭贪,以持戒治破戒,以忍辱治嗔恚,以精进治懈怠,以禅定治散乱,以智慧治愚痴。隋代慧远之无量寿经疏卷上(大三七·一○二上):“修施治悭,名为调意。”又曹魏康僧铠译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布施调意,戒忍精进,如是三昧,智慧为上。”p6166
FROM:【佛光大辞典】





吾誓得佛, 普行此愿, 一切恐惧, 为作大安。

[学习解说]:

我发誓一定要成佛,会广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希望能消除众生一切恐惧和苦难,让他们获得安乐




假令有佛, 百千亿万, 无量大圣, 数如恒沙,
供养一切, 斯等诸佛, 不如求道, 坚正不却。


[学习解说]:

假如有百千亿万那么多的佛和无量无边的菩萨及大声闻等,数量如恒河沙那么多
如果有人供养这无量无边的佛和菩萨大声闻等所得功德,不如一心上求佛道,发心坚固不退


【大圣】
梵语 maha^-muni,巴利语同。为对佛、菩萨及大声闻等之尊称;有别于世俗之圣人。如大圣普贤菩萨、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大圣观自在菩萨、大圣不动明王、大圣欢喜天等,概皆出于尊敬之意。(佛本行集经卷十七剃发染衣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三送使品、持心梵天所问经卷一明网菩萨品)p874
FROM:【佛光大辞典】





譬如恒沙, 诸佛世界, 复不可计, 无数刹土,
光明悉照, 遍此诸国, 如是精进, 威神难量。


[学习解说]:

诸佛世界有如恒河沙一样多,一样不可计算和无量无边
愿我光明普照一切国土,我愿精进不懈,以更多难以测量的威神利益众生




令我作佛, 国土第一, 其众奇妙, 道场超绝,
国如泥洹, 而无等双, 我当愍哀, 度脱一切。


[学习解说]:

愿我作佛时,国土超越十方一切的佛国净土
生活在那里的众生都稀奇微妙,修行道场也是独一无二,与其他佛国不同

愿我国土远离一切痛苦烦恼,只有快乐
而且不会再找到与我国土一样清净的净土
我因为哀愍这些无明轮回的众生,所以一定会度脱他们早日解脱


【泥洹】
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方来生, 心悦清净, 已至我国, 快乐安隐,
幸佛明信, 是我真证, 发愿于彼, 力精所欲。


[学习解说]:

十方众生想要往生我的国土,要心生喜悦愿生我国
已经往生到我国土的众生,一定快乐无比和安稳,因为再也不会堕入六道了
佛一定知道我是真心想利益众生才会发这样的愿,我会为之努力的




十方世尊, 智慧无碍, 常令此尊, 知我心行。
假使身止, 诸苦毒中, 我行精进, 忍终不悔。


[学习解说]:

法界十方诸佛智慧圆满无碍,知道我的心是真诚的
假如我遇到苦毒,难行难忍,我也会精进不退,忍受考验,终不后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3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77

[禅定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4-6 04:27: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7 05:39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1小时45分钟)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法藏比丘说完偈颂之后

对佛说:我发了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愿佛慈悲为我广泛演说经法,我一定如法修行

早日成就清净庄严美妙的净土,令我早日在这个世上成佛,救拔一切众生出离轮回


【无上正觉】
无上正等正觉的简称,亦即佛的觉悟。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摄取】
(术语)摄物而取之也。又佛以慈悲之光明摄救苦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观无量寿经曰:“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告阿难:“时世自在王佛,语法藏比丘:‘如所修行,庄严佛土,汝自当知。’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世尊,广为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我闻此已,当如说修行,成满所愿。’

[学习解说]:

佛又告诉阿难,自在王佛对法藏比丘说:你应当知道如何修行以及庄严佛土

法藏比丘回佛说:道理太弘大和深奥了,不是我现在能透彻清楚和明白的

唯愿世尊,为我广泛详细的演说诸佛如来净土的事,我一定依佛所说如法修行,圆满所愿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学习解说]:

这时世自在王佛知道法藏比丘见解高超,志愿深广,便为法藏比丘演说经法

举例说,如果有人用量米的斗去海里取海水,要经过无数劫才能见到海底,得到妙宝

修行人如果也能专心一意,勇猛精进,持之以恒,必然会得到佛果

连成佛都的愿望都能实现,还有什么愿望不能实现呢




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学习解说]:

于是世自在王佛为法藏比丘广泛详细的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的情况

和居住在那里的人民的善恶,还有国土的粗妙,为满足法藏比丘所求,全都展现给他知道

这时法藏比丘听佛宣说清净庄严的国土并亲眼见到后,发起无上菩提大愿

他内心寂静,没有执着,世间无人能及

然后足足用了五劫时间完成思惟,成就了无比清净庄严美妙的佛国净土


【寂静】
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难白佛:“彼佛国土,寿量几何?”
佛言:“其佛寿命四十二劫。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如是修已,诣彼佛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佛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菩萨闻已,修行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


[学习解说]:

阿难问佛:那个佛土的人寿命是多少岁

佛说:那个佛土的佛,寿命是四十二劫

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的清净庄严和至心精进修行后

来到世自在王佛的住处,绕佛三圈,顶礼合掌对佛说:世尊,我已经完成如何庄严佛土了


【摄取】
梵语 parigraha。<一>又作摄取不舍。谓阿弥陀佛摄受护念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据观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受照护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故称摄取不舍,或称摄取照护、摄护。其光明之利益,称为摄取光益。善导之观经疏定散义举出念佛众生蒙摄取利益之三缘,此谓摄取三缘。即:(一)亲缘,谓佛与众生之意志、行为(即三业)相应。(二)近缘,谓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显现于其眼前。(三)增上缘,谓众生由念佛而消除其罪障,临终时,佛与圣众迎往净土。(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智顗)、安乐集卷下、往生礼赞偈)
 <二>选择之意。谓摄物而取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p6846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菩萨闻已,修行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

[学习解说]:

佛告诉比丘:今天正是时候,你可以把你的大愿向在场大众说说

让已发菩提心的菩萨也能效仿你,修行这个法门
以及利益更多人都能发起普渡众生的大愿,利益无量无边众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3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77

[禅定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1-4-7 05:37: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8 09:26 编辑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

3.2 法藏比丘(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四十八大愿


“比丘白佛:‘唯垂听察,如我所愿,当具说之。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向佛说:请佛慈悲听察我发的大愿,我现在就说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如果有地狱,饿鬼,畜生道的话,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众生命终后如果堕入三恶道的话,我就不成佛

---------------

这是告诉我们,凡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们,都能得到阿鞞跋致(不退转)

【阿鞞跋致】
(术语)Avaivart,又作阿毗跋致,或作阿惟越致,译曰不退转。不退转成佛进路之义。是菩萨阶位之名。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则至此位。阿弥陀经曰:“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同慈恩疏曰:“阿鞞跋致者,阿之言无,鞞跋致之言退转。故大品经云:不退转故,名阿鞞跋致。(中略)是人不为诸魔所动,更无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众生如果不全都是紫磨真金色的身体,我就不成佛

---------------

这是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的众生人人平等,不会因为肤色不同而心生歧视和分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众生如果相貌有丑有俊的话,我就不成佛

---------------

这点与上面的紫磨金身类似,都是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的众生绝对是人人平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众生如果有人没有宿命通,不知道百千亿那由他诸劫的事情的话,我就不成佛

【宿命】
(术语)宿世之生命也。佛谓世人于过去世皆有生命,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饿鬼畜生,展转轮回,谓之宿命。能知宿命者,谓之宿命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众生如果没有天眼通,看不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土的话,我就不成佛

【天眼】
(术语)五眼之一。为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以色界四大所造清净之眼根前知粗细远近一切之诸色,及众生未来生死之相者。此有修得生得之二种,在人中依禅定于肉眼上彼修得净眼者,谓为修得之天眼,生于色界诸天自得此净眼者,谓为生得或报得之天眼。智度论五曰:“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种:一者从报得,二者从修得。”大乘义章二十本曰:“天趣之眼,故名天眼。”观无量寿经曰:“未得天眼,不能远观。”无量寿经下曰:“天眼通达,无量无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众生如果没有天耳通,不能听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演说佛法和不能受持的话,我就不成佛

【天耳】
(术语)为色界诸天人所有之耳根,能闻六道众生之语言及远近粗细一切之音声者。是由色界所属清净之四大而成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众生如果没有他心智通,不知道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的话,我就不成佛

【他心智】
(术语)十智之一。知他人心念之智也。离欲惑而得色界之根本禅已上,得发无智,于六通中,谓之他心通。大乘义章十五曰:“他心智者,非己之虑,称曰他心。照斯之解,名他心智。”智度论二十三曰:“他心智,缘他心有漏无漏心心数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众生如果没有神足通,不能在一念之间去往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土的话,我就不成佛

【神足】
(术语)神足通也。又曰神境智证通。略曰神境通。五通之一。(参见: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众生如果还对色身有贪恋和执着的话,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众生如果不能住于正定之聚(不退位),必定到达涅槃的话,我就不成佛

【定聚】
(术语)三聚之一。正定聚也。三乘之行人,各修其因,正得其果之位也。又名不退位。无量寿经上曰:“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不取正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灭度】
梵语 nirva^N!a,巴利语 nibba^na。谓命终证果,灭障度苦。即涅槃、圆寂、迁化之意。此谓永灭因果,开觉证果。即永远灭尽“分段、变易”等二生死,而度脱“欲、有、见、无明”等四暴流。((参见:涅槃)4149)p5507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如果光明有限量,不能照耀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土的话,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寿命如果有限量,只有百千亿那由他劫数的话,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声闻众的数量如果能计算得出来
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都修成缘觉,用百千劫的时间一同计算
若能知道具体数量的话,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众生寿命无有限量,除非本人发愿要回入娑婆普渡众生
否则如果众生不是无量无边的寿命,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众生如果听到任何不善的事情的话,我就不成佛

-----------------

可见极乐世界只有快乐,甚至连苦的音声都没有,每天听到的都是念佛念法念僧之声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如果不称扬赞叹我阿弥陀佛名号的话,我就不成佛

【咨嗟】
为感叹称赞之语。又作咨嗟。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p6297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以至诚心,信心和欢喜心念佛
如果愿往生我极乐世界的话,临终时只要称念十声佛号就能往生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不成佛
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犯了五逆罪和诽谤如来正法者是不能往生的

--------------------

这里告诉我们虽然十念可以往生,但要用至诚心,深信心,欢喜心来念佛
而且还特别提到若犯五逆罪和诽谤罪的众生不能往生,这就要先忏悔消业才行

【五逆罪】
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如果能发菩提心
广修功德,和一心发愿往生我极乐世界
临命终时,假如我不与诸菩萨众现前接引的话,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听闻我阿弥陀佛名号后,能够一心称念和广修善业培植功德
并将此功德至心回向愿往生极乐世界,如果这些众生不能如愿以偿的话,我就不成佛

【系念】
谓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之意。又作系念、悬念、悬想。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二九(大六·六八六中):“住空闲处,系念思惟先所修行。”又观无量寿经谓,众生用心观想佛时,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此外,一般俗称忧虑为悬念,称恋慕为悬想,皆为转讹之用法。(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卷三十九、大宝积经卷四十七、玄应音义卷三、慧琳音义卷三、卷九)p6671
FROM:【佛光大辞典】

【植众德本】
(杂语)积种种之功德也。法华经序品曰:“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功德能生善果,故曰德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众生如果不能成就圆满三十二相的话,我就不成佛

【三十二相】
(名数)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故起恭敬心。”佛感此相者,由于百劫之间,一一之相,积百种之福,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受敬,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三藏法数四十八谓:一、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二、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三、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四、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缦网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纬交互连络如鹅鸭者。六、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七、足跌高好相,跌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八、腨如鹿王相,腨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九、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十、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十一、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杂乱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施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十七、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并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十八、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十九、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二十一、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者。二十二、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二十三、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二十四、四牙白净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二十八、梵音深远相,梵者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顶成肉髻相,梵名鸟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见顶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见故也。此三十二相依法界次第,法界次第依智度论八十八。其他智度论四,涅槃经二十八,中阿含三十二相经所载,皆大同小异。无量义经曰:“一毫相如月旋,二净眼如明镜,三唇,四额广,五狮子臆,六掌有合缦,七指直而纤,八马阴藏,九顶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果,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软,十四内外相握,十五皮肤细软,十六细筋,十七旋发绀青,十八眉睫绀而展,十九白齿,二十面门开,二十一具千辐轮,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锁骨,二十五顶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颊,二十七四十齿,二十八胸表万字,二十九腋,三十肘长,三十一踝膝露现,三十二鹿腨肠。”亦出优婆夷净行出门经修学品。与诸本大体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3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77

[禅定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09:26: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9 04:49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1小时)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他方佛土的众生来生我国,他们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

除非这些菩萨另有打算暂时不想尽快成佛,比如地藏王菩萨发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广大誓愿

他们愿为众生披上弘誓铠甲,教众生积功累德,出离生死苦海

他们这样于十方诸佛国土广行菩萨道,普渡众生

同时供养十方诸佛如来,以及开导教化无量无边众生都安住在真正的成佛之道路上

超越以前错误的观念和行为,都能修习普贤十愿之功德,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不成佛


【一生补处】
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是最后身菩萨的别号,如现在居于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现前】
(术语)在于现在目前也。律中现前僧之语,处处散见,似指现居于眼前之僧。【又】显现于前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菩萨承继佛威神力的加持

在一顿饭的时间内,如果不能供养无量无边诸佛的话,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菩萨在诸佛面前能现出他们的福德善根,一切如意

供养诸佛时的一切供物都能一一具足,如果有缺少的话,我就不成佛


【德本】
1、与善根同义。德者善也,本者根也,众善万德之根本,叫做“德本”。无量寿经说:“消除诸漏,植众德本。”
2、指阿弥陀佛之德号,因此德号,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为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所以叫做“德本”。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菩萨如果不能演说一切智(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的话,我就不成佛


【一切智】
梵语 sarvajn~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关于其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三上):“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三○·四九八下):“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又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相之义,若依总义,则总称佛智,义同一切种智,如华严经大疏卷十六所载,如来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故称一切智。若依别义,则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此即声闻、缘觉所得之智;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乃了知“平等相即差别相”之佛智,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八下):“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中略)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大毗婆沙论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九)((参见:一切种智)19)p14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菩萨如果不能证得金刚那罗延身(意指佛、菩萨之胜身)的话,我就不成佛


【金刚那罗延身】
那罗延,梵语 na^ra^yaN!a。意指佛、菩萨之胜身。因佛、菩萨之身坚固勇猛,犹如金刚之坚硬,不为任何外物所坏;而其力强,复如那罗延天之力大无穷,故称之为金刚那罗延身。(大宝积经卷十)((参见:那罗延天)3029)p3542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辩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众生和一切万物,都庄严,清净,光明,亮丽

形象和颜色都特殊和奇特,微妙至极,无法称量

这里的众生虽然都有天眼,但是如果能清楚计算出具体数量的话,我就不成佛


【形色】
(术语)形体与色相。法华经譬喻品曰:“即遣二人形色憔悴。”无量寿经上曰:“国中人天,形色不同。”【又】谓长短方圆等形之可见于眼者。二色之一。俱舍论一曰:“形色有八,(中略)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极妙】
(杂语)善美之至极。玄理之至极。大般若理趣分曰:“极妙乐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观无量寿经曰:“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碧岩第一则评曰:“圣谛第一义是教家极妙穷玄处。”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菩萨和一些功德很少的菩萨

如果不能见到道场中树有无量光明的色彩,以及树高四百万里的话,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菩萨如果有人受持读诵经法以及为众生演说佛法,却不能证得像佛一样的辩才和智慧的话,我就不成佛


【经法】
(术语)金口之圣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无量寿经下曰:“听受经法,欢喜无量。”毗奈耶杂事四曰:“善和苾刍,作吟讽声,赞诵经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讽诵】
(仪式)扬诵经文,或偈颂谓之讽诵。无量寿经上曰:“受读经法,讽诵持说。”【又】请讽诵文,略曰讽诵。所谓讽诵愿文等是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3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77

[禅定勋章]

16#
 楼主| 发表于 2021-4-9 04:49: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10 05:5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3小时20分钟)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菩萨的智慧和辩才如果有限量的话,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土清净无垢,就像镜子一样能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诸佛世界而且清清楚楚

就像看到镜子里的自己那样清晰,如果不能这样的话,我就不成佛

-----------------

由此想到为什么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才有能力救度累世家亲眷属出离苦海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极乐世界能看到眷属分别都在哪个道里受苦,这样就能施以引导救拔出离


【国土】
一切有情的住处,有净土和秽土的分别。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从大地到虚空

所有宫殿、楼观、池流、花树等所有一切万物都是用无量珍宝和百千种香组合而成

非常庄严和奇妙,远远超过天人所拥有的一切,而且这个香味能普熏到十方无量世界

使所有闻到香味的菩萨,都能安住正法一心修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不成佛


【严饰】
(杂语)同于庄严。法华经序品曰:“严饰国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所有众生,蒙受我的光明照触身体时

他们的身心非常柔软而安详的,这种快乐一定超过天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所有众生

如果听闻我的名号不能证得无生法忍(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

和诸深总持(指忆念所闻之法而不忘失的能力)的话,我就不成佛


【无生法忍】
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总持】
1、指忆念所闻之法而不忘失的能力。
2、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这也就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3、总持有四种:
一、法总持,又名闻总持,即不忘失佛的教法;
二、义总持,即能执持佛法的义理;
三、咒总持,即菩萨依定起咒,解除众生的苦厄;
四、忍总持,即能如实的把握事实的真相。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如果有女人听闻我名号,心生欢喜和具足深深的信心

还有发大菩提心(早日修行成佛),厌恶业障重重的女身,她们命终后如果还做女人的话,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所有菩萨众

听闻我的名号,命终后往生极乐世界,并且常修梵行(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直至成佛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不成佛


【梵行】
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修梵行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所有众生

听闻我的名号,能够五体投地虔诚恭敬的礼拜,而且心生欢喜和信心具足

广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求能够自利和利他,因此天人和世人都会对此人心生尊敬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不成佛


【五体投地】
(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行】
(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众生如果想要穿衣服

只需意念想一下就能完成,并且衣服一定非常合身,自然的披在身上

如果因为各种不合心意而需要剪裁等再处理的话,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众生所享受到的快乐

如果不如那些已断尽一切烦恼的比丘的话,我就不成佛


【漏尽比丘】
断尽一切烦恼的比丘,即阿罗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见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菩萨如果想见十方无量清净庄严的诸佛国土,当时就能如愿

就会在七宝树中全都见到,就像看到镜子中的自己一样清楚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他方国土的所有菩萨,听闻我的名号,就能(因此种下一颗清净光明的种子)直至成佛

如果有五(六)根缺少不健全的话,我就不成佛


【诸根】
(术语)信勤念定慧之五根,其他一切之善根也。无量寿经曰:“诸根智慧。”慧远疏曰:“信勤念等,名为诸根。若通论之,一切善法,悉名诸根,如涅槃说。”又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无量寿经上曰:“诸根悦豫。”慧远疏曰:“眼等五根,同现喜相。”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他方国土所有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号,都能获得清净解脱三昧(指远离一切系缚之禅定)

住此三昧,能于一念间供养无量诸佛而不失定意


【清净解脱三昧】
指远离一切系缚之禅定。此三昧,为无垢清净,远离一切系缚而得自在之境地,故称清净解脱三昧。住此三昧,能于一念间供养无量诸佛而不失定意。(无量寿经卷上)p4671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发意顷】
指发起一个意念之间,形容时间之短暂。与“一念之顷”同义。p70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他方国土所有菩萨,听闻我的名号,命终后就能生到富贵有地位的家庭里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他方国土所有菩萨,听闻我的名号

能心生欢喜和广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菩萨行,具足众善万德之根本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不成佛


【德本】
1、与善根同义。德者善也,本者根也,众善万德之根本,叫做“德本”。无量寿经说:“消除诸漏,植众德本。”
2、指阿弥陀佛之德号,因此德号,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为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所以叫做“德本”。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3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77

[禅定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21-4-10 05:54: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10 05:56 编辑

(接续楼上~)                                                                                                        (17楼18楼共用时约1.5小时)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他方国土所有菩萨听闻我的名号,都能获得普等三昧(普是普遍,等是平等)

住在这种三昧中直到成佛,则能见到十方一切诸佛,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不成佛


【普等三昧】
(术语)普者普遍,等者齐等也,住此三昧则普见一切诸佛,故名普等三昧。无量寿经上曰:“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悲华经谓之遍至三昧,分陀利经谓之普至三昧,庄严经谓之普遍三摩地。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国中的菩萨随个人所愿想听什么佛法,自然就能听到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他方国土所有菩萨听闻我的名号

如果不能立即获得不退转的话,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若我成佛,他方国土所有菩萨听闻我的名号

如果不能立即获得三种忍(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和不退转的话,我就不成佛


【三忍】
1、无量寿经说往生极乐的人,听到七宝树林的声音,便得三种之忍,即一、音响忍,就树林的声音而悟非有而有的真理;二、柔顺忍,心柔智顺,对实相的道理很信顺;三、无生法忍,安住于无生的法理,而不动心。
2、指唯识论所说的三忍,即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3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77

[禅定勋章]

18#
 楼主| 发表于 2021-4-10 05:55: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11 07:44 编辑

3.3 法藏比丘以偈颂的方式再次坚固发心(四十八大愿),普渡众生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法藏比丘说完四十八大愿后,又说了下面这段偈颂




【我建超世愿, 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 誓不成等觉。】


[学习解说]:

我建立的国土超越世间一切所有,我一定要成就无上佛道

如果这个愿望不能满足和实现,我宁愿不成佛


【无上道】
(术语)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同寿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同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法华嘉祥疏二曰:“菩提云道,无上正遍知果道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我于无量劫, 不为大施主,
  普济诸贫苦, 誓不成等觉。】


[学习解说]:

我如果在无量劫中不能做众生的大施主

不能救他们出离贫穷苦困苦的境地,我宁愿不成佛


【大施主】
(术语)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无量寿经上曰:“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穷,誓不成正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我至成佛道, 名声超十方,
  究竟靡不闻, 誓不成等觉。】


[学习解说]:

我成佛时,名号会超越十方世界

如果有众生听不到我的名号的话,我宁愿不成佛




【离欲深正念, 净慧修梵行,
  志求无上尊, 为诸天人师。】


[学习解说]:

我要远离世间欲望,入佛甚深正念正知见

由清净心启发智慧,修行梵行(清净的行为)

志求早日成就佛道,做天人的导师


【离欲】
(术语)离贪欲,淫欲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四十二章经曰:“离欲寂静,是最为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念】
(术语)八圣道之一。离邪分别而念法之实性也。起信论曰:“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慧远观经疏曰:“舍相入实名为正念。”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行】
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修梵行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尊】
(术语)人天中,佛最尊胜,故号无上尊。无量寿经上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涅槃经二曰:“当念勤精进,顶礼无上尊。”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天人师】
(传说)如来十号之一。梵语曰舍多提婆摩菟舍喃Devamanus!yas/a%str!,为天与人之教师,故名天人师。智度论二曰:“复名舍多提婆摩菟舍喃。舍多秦言教师,提波言天,摩菟舍喃言人,是名天人教师。云何名天人教师?佛示导是应作是不应作,是善是不善,是人依教行,不舍道法,得烦恼解脱报,是名天人师。问曰:佛能度龙神等堕余道中生者,何独言天人师?答曰:度余道中生者少,度天人中生者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力演大光, 普照无际土,
  消除三垢冥, 明济众厄难。】


[学习解说]:

我以神通力放大光明,普照无量无边的世界

消除众生贪嗔痴三毒,帮助他们远离疾苦和灾难


【神力】
(术语)又曰神通力。神为妙用不测之义,通为通融自在之义,力为力用之义。谓不测之妙力变,融通自在也。是在定慧,为定力所生属于慧。在如来之四智五智,属于成所作智。法华经序品偈曰:“诸佛神力,智慧希有。”(参见: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垢】
(术语)三毒之异名。贪嗔痴也。无量寿经下曰:“消除三垢冥,广济众厄难。”净影疏下曰:“小乘法,化教断三毒名除三垢。”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冥】
1、幽隐、幽暗之义。
2、无知的别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开彼智慧眼, 灭此昏盲暗,
  闭塞诸恶道, 通达善趣门。】


[学习解说]:

我要开启众生的智慧,灭除他们无明妄念和无知昏暗的习气

我要封闭一切令众生堕入恶道的因,一定为他们敞开通往善道之门


【善趣】
(术语)六道之中,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为四恶趣,而人、天为二善趣。又地狱、饿鬼、畜生为三恶道,修罗、人、天为三善趣。无量寿经下曰:“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3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77

[禅定勋章]

19#
 楼主| 发表于 2021-4-11 07:43:50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约1小时10分钟)


【功祚成满足, 威曜朗十方,
  日月戢重晖, 天光隐不现。】


[学习解说]:

愿我早日修行圆满,威德光明力照耀十方无量无边世界

我的光明将会超越太阳和月亮的光明,让天上太阳月亮星星的光全都隐没不现


【重晖】
1.谓前后相继的光辉业绩。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戢】
收敛,收藏:戢翼。戢影。载戢干戈(把兵器收藏起来)。
止,停止:戢怒。戢鳞(喻蓄志待时)。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为众开法藏, 广施功德宝,
  常于大众中, 说法师子吼。】


[学习解说]:

我要为众生开示演说法性原理,广泛向众生做法布施,让他们成就无量功德

愿我常常为众生说法时,心中毫无怖畏,有如师子作吼



【法藏】
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
2、唐时高僧,本康居国(在今新疆省北部)人,武后赐号贤首,为华严宗之第三代祖。
3、(参见:法藏比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功德】
1、修行是功,身心清净是德。
2、灭除内心的愚痴是功,智慧现前是德。
3、德者得也,修行有所得,故曰功德。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师子吼】
(喻)佛在大众之中演说佛法,心中毫无怖畏,有如师子作吼。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供养一切佛, 具足众德本,
  愿慧悉成满, 得为三界雄。】


[学习解说]:

我愿以此法施利益众生的心供养一切佛,早日具足众善万德之根本

愿我早日智慧圆满,降伏一切外道魔障,成为三界中雄伟的佛



【德本】
1、与善根同义。德者善也,本者根也,众善万德之根本,叫做“德本”。无量寿经说:“消除诸漏,植众德本。”
2、指阿弥陀佛之德号,因此德号,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为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所以叫做“德本”。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界雄】
(术语)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大雄。伏一切之魔障。无量寿经上曰:“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佛无碍智, 通达靡不照,
  愿我功德力, 等此最胜尊。】


[学习解说]:

愿我拥有像佛一样自在无碍的智慧,通达法界实相以及一切法性原理

愿我早日修行圆满,功德有如佛一样殊胜


【无碍智】
自在无碍的智慧,即佛的智慧。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最胜尊】
指诸尊中之至极者。为对佛之尊称。佛成就一切智,断尽一切烦恼,于人、天等一切众生中为最胜,故称最胜尊。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愿我功德力,等此最胜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七)p5045
FROM:【佛光大辞典】





【斯愿若克果, 大千应感动,
  虚空诸天神, 当雨珍妙华。】


[学习解说]:

如果我发的四十八大愿能实现的话

三千大千世界都应当出现震动,虚空中各位天神也应当降下珍奇美妙的天花


【克果】
(术语)谓得果也。无量寿经上曰:“求道不止,会当克果。”又曰:“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文句三下曰:“果由因克。”述文赞中曰:“克者遂也,得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千】
(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法轮于大千。”无量寿经上曰:“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天神】
(天名)梵语曰泥缚多Devara%,为梵天,帝释等一切天众之总称。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众恶,天神记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语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于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满如是大愿,诚谛不虚,超出世间,深乐寂灭。】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法藏比丘说完这段偈颂,立即出现六种震动

虚空中降下天花,散落在大众身上,空中的音乐自然响起

还有赞叹的声音:(法藏比丘)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37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77

[禅定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2021-4-13 05:1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4-16 14:16 编辑

                                                                                                                       (本楼用时约3小时)

3.4 介绍法藏比丘为了圆满四十八大愿,是如何至心修行的


【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学习解说]:

佛继续说,阿难,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面前

和诸天(三界二十八天)魔梵(欲界第六天之魔王和色界之梵天王)龙神八部(在八部众中以天与龙为首)中

发了这个宏深誓愿(四十八大愿)并坚定愿心之后,他就开始专心致志成就和庄严这美妙的净土


【诸天】
指三界二十八天。(参见:二十八天)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魔梵】
欲界第六天之魔王和色界之梵天王。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龙神八部】
在八部众中以天与龙为首,所以常说天龙八部或是龙神八部。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所建设的净土是一个广阔无边,超越所有佛土且具有独特美妙的净土

这个净土永恒不变,不会衰坏也不会发生变化


【常然】
1.自然之性;常态。
2.一向如此。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在不可思议无量劫的修行中,积累和培植菩萨之无量德行

内心不生贪欲,嗔恚和加害于他人的心,也不起贪欲想、嗔恚想和害人的想法

而且对色、声、香、味、触、法(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也能做到心不执著


【兆载永劫】
(术语)兆载者数量名,永劫者,历兆载之劫数,故云永。极长之一时期,谓之劫。梵语也。无量寿经上曰:“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欲觉】
(术语)三恶觉之一。贪欲之知觉也。无量寿经上曰:“不生欲觉嗔觉害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害觉】
(术语)欲加害于他人之心。三觉之一。又八觉之一。无量寿经净影疏上曰:“害觉亦名恼觉,于他人所,念欲加害。”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尘】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外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具足忍辱力(难忍能忍),不会被修行中种种困苦所干扰和动摇

法藏比丘少欲知足,没有嗔恚愚痴等烦恼,常常处于三昧正定中,通达法性原理,于法智慧无碍


【忍力】
(术语)忍辱之力也。法华经序品曰:“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爱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没有虚妄以及曲顺人情或歪曲事实的妄心

他和颜悦色说出来的话都是出于爱护对方的心,而且常常都是先向人家问候

他勇猛精进不懈怠,一心志愿求取善法利益众生

他恭敬佛法僧三宝,侍奉师长


【虚伪】
(术语)虚妄而不真实也。楞伽经三曰:“无垢虚伪妄想习气。”无量寿经下曰:“虚伪谄曲之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谄曲】
(术语)为欺他而作娇态,曲顺人情也。无量寿经上曰:“谄曲之心,和颜爱语。”法华经曰:“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白】
即清白之法、清白业。指佛所显示之教法。又为无漏善法之总称。皆取其远离烦恼垢染之意,而称为清白。法华经序品列为七善之一。(如幻三昧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p4662
FROM:【佛光大辞典】

【庄严】
1、装饰的意思。
2、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修行时住于空、无相、无愿
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
无相(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
无愿(于一切生死法中愿求离造作之念之禅定也)之法

无作(无因缘的造作)无起(无因生果名为无起,又作无生)
观法(观想真理的方法)如幻如化,虚妄不实


【空】
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相】
1、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2、涅槃的别名,因涅槃离一切虚妄之相。涅槃经说:“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相】
<一>梵语animitta。无形相之意。为“有相”之对称。大宝积经卷五(大一一·二九上):“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另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师子吼菩萨品载,涅槃无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坏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又称无相。
 此外,赖宝之真言名目载,无相有浅略、深秘二义,即:(一)诸法之体性,如幻虚假,自性为空,一相不存,无色无形,此为浅略之无相。(二)一相之中虽具一切相,然不留一相;此非为无色无形之无相,乃系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之义,故为深秘之无相。前者表示显教遮情之意,后者为真言表德之义。另就“教”而言,可分有相教、无相教;就“行”而言,可分有相行、无相行;就“观”而言,可分有相观、无相观;就“土”而言,可分有相土、无相土。(大品般若经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六十一,百论卷上舍罪福品)((参见:有相无相)2437)
 <二>(684~762)唐代禅僧。俗姓金,世称金和上、东海大师。原为新罗王族,于新罗之群南寺出家受戒后,开元十六年(728)随入唐使航海来华。谒玄宗,住禅定寺,未久入蜀,至德纯寺,欲师事处寂,时处寂因病不得引见,然无相燃一指供养,遂得留止二年。二十四年,处寂遣人唤无相,付嘱从智诜所传之达磨衣,遂隐山中修头陀行。后应请开禅法,住成都府净众寺,化导二十年。天宝末年玄宗入蜀曾召见之,礼锡丰隆。宝应元年(762)五月,将信衣付嘱予无住,十九日坐化,世寿七十九。师于每年十二月及正月设道场说法,先引声教念佛,次说无忆、无念、莫忘三句。后世之净众宗,即指无相之法系。其传承及教旨,见于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宋高僧传卷十九、神僧传卷七、历代法宝记、景德传灯录卷四、禅学思想史卷上(忽滑谷快天)、支那净土教理史(望月信亨)、禅宗史研究(宇井伯寿))p5103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愿】
p1042显扬二卷十七页云:。无愿亦有二种。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谓由无智故,颠倒所起诸行相貌。智者:谓缘彼境,伏恶了知。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无愿解脱门】
(术语)又云无作解脱门。三解脱门之第二。于一切生死法中愿求离造作之念之禅定也。(参见:三三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作】
无因缘的造作。与无为同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起】
(术语)无生之异名。无生法忍一名无记法忍。无因生果名为无起,又作无生。无量寿经下曰:“无作无记,观法如化。”同慧远疏下曰:“无因可生,云无起。故维摩云:虽行无记而起善行,故知无起约因以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观法】
观想真理的方法。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自行六波罗蜜,教人令行。】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远离一切恶口业,说出来的话都是善语,能起到自利利他的作用

他舍弃国家和王位,杜绝钱财和色欲

不但自己修行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还教人一起修行




【无央数劫积功累德。随其生处,在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如是功德不可称说。】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在无限长的时间里积累功德

无论在何处都有无量宝藏自然显现,教化无数众生安住真正成佛之道

他或者以长者的身份,或居士,或豪门大族,或尊贵的人,或王种,或国君,或转轮王,或六欲天主,或大梵天王

常用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或房舍衣服饮食汤药),恭敬供养十方一切诸佛,所得功德不可称说,无量无边


【无央数劫】
梵语 asam!khyeya-kalpa。指无限长之时间。央,尽之意;劫,极长之时间,原为古代印度表示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佛教亦沿用之。无央数,为梵语 asan%khya(音译阿僧祇)之意译。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下):“自行六波罗蜜,教人令行,无央数劫,积功累德。”(法华经见宝塔品、灌顶经卷十二)((参见:阿僧祇)3666)p5077
FROM:【佛光大辞典】

【安立】
(术语)安置建立之义。无量寿经上曰:“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俱舍论十一曰:“安立器世间。”唯识论八曰:“安立真如。”胜鬘宝窟上末曰:“安立者,始建曰安,终成为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正真道】
(术语)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 samyaksam%bodhi之古译。无量寿经上曰:“时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又曰:“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刹帝利】
印度四姓阶级之第二,华译田主,或王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欲天】
欲界有六层的天,故名为六欲天,即: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此中四天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腰,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因依山而住,故名“地居天”,夜摩天以上,因依空而住,故名“空居天”。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事】
(名数)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也。或房舍,衣服,饮食,汤药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衣服卧具饮食医药。”无量寿经下曰:“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盂兰盆经疏上曰:“年年僧自恣日,四事供养三尊。”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口气香洁如优钵罗华,身诸毛孔出旃檀香,其香普熏无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香,缯盖幢幡庄严之具,如是等事超诸天人,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口气清香洁净,有如青莲花的芬香

身上的毛孔散发出旃檀香的味道,香气普熏无量世界

法藏比丘容貌端正,相好殊胜,手中常常会出现无尽的珍宝

比如衣服、饮食、珍妙花和香,缯盖,幢幡等庄严之具,超越一切天人

法藏比丘于一切法而能通达实相及法性原理,自在无碍,智慧无量无边


【优钵罗华】
优钵罗,梵语 utpala,巴利语 uppala。即睡莲。学名 Nymphaea tetragona,属睡莲科。又作乌钵罗花、沤钵罗花、优钵剌花、殟钵罗花。意译作青莲花。若冠青色(梵 ni^la)之形容词,则作泥庐钵罗花(梵 ni^lotpala)。法华玄赞卷一载,殟钵罗华为青莲华。玄应音义卷三称之为黛花。大日经疏卷十五谓优钵罗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形似泥庐钵罗花。依之,或系优钵罗花以青色者居多,且青色者为殊胜,故通常称为青色。   
 考之梵本,其附加赤(rakta)、青(ni^la)等形容词之语不少。梵文佛所行赞经作 rakta^tpala,法华经药王品(大九·五四下)“应以青莲花盛满末香”、妙音品(大九·五五下)“目如广大青莲华叶”等处,则使用 ni^lotpala 一语。(起世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八)(参阅“尼罗乌钵罗华”1896)p6411
FROM:【佛光大辞典】

【相好】
相,梵语 laks!aN!a,谓佛肉身所具足特殊容貌中之显而易见者,可分三十二相。好,梵语 vyan~jana,为佛肉身形貌之微细难见者,共有八十种好。两者并称,即为相好。为佛身所具之三十二相及八十种随形好。转轮圣王亦具有三十二相,然八十种好则仅佛菩萨所有。佛于过去世百大劫间,曾修相好业,故于此生成就相好。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大二五·二七四下):“若须八十随形好,何不皆名为相而别为好?答曰:相大严身。若说大者则已摄小。复次相粗而好细,众生见佛,则见其相,好则难见故。又相者余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别说。”依此则知,粗显者名相,细微者称好。又“好”在诸相之间,互相显发。释迦菩萨以其精进,而超九大劫,只经九十一劫即修习圆满相好业。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三○·五六八中):“当知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随好,菩萨若在种性地中,唯有种子依身而住;菩萨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菩萨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菩萨若在诸余上地,如是相好转胜清净;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此即得相好之次第。(长阿含经卷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乘百福庄严相经)p3900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5-4 02:21 , Processed in 0.0748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