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3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79

[禅定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8-2 16:4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4 09:17 编辑

习经缘起:

一般凡夫或一般佛弟子的状态
大都就是~不断的犯错,不断的悔恨

而佛法中比较高明的做法是

藉由练习发起慈悲心清净心光明心
而逐渐启发佛性原本就俱足的圆满功德
因此而消除习气,解脱世俗的诱惑和干扰

慈心三昧讲的很清楚,
这就是一个很简单不用勤苦的方法
如果您觉得自己习气很严重
那就选择一个最简单的净心法门
让自己的心清净,就能逐渐生起光明的力量
心有力量后, 就能逐渐稳定修行

讲了很多次了
清净光明休息室或光明心法,或慈心三昧
这一定要修持

心是根本
—— 常见的错误修行方式,和[愤怒相] 2#

另外,在末学刚刚步入佛门时,曾经梦见过弥勒菩萨
梦中末学和周边密密麻麻的游客(一个挨着一个,根本没有一点缝隙)一同低着头努力的向上爬台阶,准备攀蹬到顶峰,见见弥勒菩萨

攀登时,突然末学抬起头,看见远处的弥勒菩萨面带慈祥的笑容,笑的那么开心和欢喜,然后缓缓的向末学这边飘移过来(飘移的路径好像还有一道白色光明,因为时间太久,细节部分有些记不清了,阿弥陀佛)

末学高兴之余想和身边的人互动交流一下,可是当末学转过头来发现其他人还在低着头努力的向上爬
原来只有末学先见到了弥勒菩萨,其他人还要继续攀登到顶峰才行
末学心想自己太幸运了,不用继续辛苦的往上爬了,末学可以回家了,然后梦就醒了


再者,末学家中供奉了两尊菩萨
一尊是观世音菩萨,另一尊就是弥勒菩萨
这是因为家人很喜欢弥勒菩萨,他虽然不信佛,却很喜欢弥勒菩萨,所以一同去佛具店请回来的
末学觉得除了观世音菩萨,末学与弥勒菩萨也很有缘,所以一直都很想学习一下弥勒菩萨的慈心三昧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弟子净慧慈光,发心学习《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加持,让弟子能够认真入观,实修体会智慧的慈悲心(非世俗知见的假慈悲),借此光明的力量启发自性光明,自利利他!


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79

[禅定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8-9 10:09:43 | 只看该作者
五、修习《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的功德利益


佛子当知。此修慈者。乃至未能离于分别。未能不起我我所见。常得六种梵天之福。若舍分别。离我我所。此则名为广大之慈。先世已来。所有罪障。皆得除灭。不久当证无上菩提。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知道,凡是修慈心的人,虽然暂时未能出离分别执着之心,未能不生我(指自身)及我所(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见,也能常常获得六种梵天福报

若能出离分别执着之心,远离我及我所见,便称为广大慈,因此能消除累世所有罪障,很快便能证得无上菩提


名词解释:

【先世】
(术语)同前世。过去世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天】
1、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
2、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子。一切菩萨。皆应如是修习慈心。汝以修慈。名为慈者。
佛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得闻此修慈经者。则能销灭无始时来诸恶业障。离众病厄。为一切人之所爱敬。于其中间。或至临终。必得奉见十方诸佛。及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或得三昧。或得法忍。或得入于陀罗尼门。其心安隐。无有死畏。永离一切诸恶道苦。必生清净极乐佛国。


[学习解说]:

佛子,一切菩萨都应当如上所说这样修习慈心,你们因为修习慈心而被称为是慈者(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涅槃经说:“慈即如来,如来即慈)

佛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这部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者,能消除无始劫来一切恶业,远离一切病苦,并被一切世人所喜爱和尊敬

这样一直到临命终时,必定亲见十方诸佛,并且得佛授记,然后将获得三昧(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或将获得法忍(忍者忍许之义,今谓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即施于所观之法而忍许也),或将入于陀罗尼门(以其持善不散,持恶不生)

总之身心都会得到安稳,无有死畏(初学菩萨,虽欲运广大心,内外俱施,然有时施以财物,而于身命顾惜,不能自舍,是名死畏),远离一切恶道苦受,命终必定往生清净极乐国土,与佛菩萨为眷属!


名词解释:

【慈】
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涅槃经说:“慈即如来,如来即慈。”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死畏】
谓初学菩萨,虽欲运广大心,内外俱施,然有时施以财物,而于身命顾惜,不能自舍,是名死畏。(内外施者,内则身命等,外则财物等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忍】
(术语)忍者忍许之义,今谓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即施于所观之法而忍许也。依此忍许而离惑明理之智决定,谓之法智。故忍为断惑之位,属于因,智为证理之位,属于果。小乘之见道信忍欲界苦谛之理,谓之苦法忍,乃至信忍道谛之理,谓之道法忍。又大乘之菩萨于初地之见道信忍无生之理,谓之无生法忍,其他尚有种种之法忍。大经慧远疏曰:“心安法名之为忍。”又生法二忍之一。忍耐自风雨寒暑饥渴等非情法来之苦难,亦云法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忍】
1、对佛所说之法信受不疑。
2、三忍之一。(参见:三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
(术语)梵音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得三昧性】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怠,则身心寂静,定性现前,不为世相之所变迁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陀罗尼门】
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以其持善不散,持恶不生也。盖菩萨以总持之法,随顺一切众生言音,开导正信,令其灭诸恶心,而行一切善法,是为菩萨陀罗尼门。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佛子。譬如有人。于三界中。盛满七宝。日以三时。奉施如来。尽于一劫。其人功德。应知亦尔。何况有能修习之者。假使无量诸佛如来于一劫中。说其功德。犹不能尽。佛说此经已。弥勒菩萨摩诃萨。及十方国土。诸来梵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学习解说]:

佛子,譬如有人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装满七宝,然后每天在晨朝,日中,和黄昏供养诸佛,这样侍奉如来满足一劫者,所得功德必定无量无边,何况还能修习慈心者,假使诸佛如来用一劫时间演说这些功德之事,都无法说得完

佛说完这部《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后,弥勒菩萨摩诃萨及十方国土诸梵众,都心生大欢喜,信受奉行!


名词解释:

【三时】
(名数)晨朝,日中,黄昏也。【又】谓正像末之三时。佛灭后,正法行时为正法,正法后,似法行时为像法,像法之法渐灭时为末法。此三时之年限,经说不同。(参见:正像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篇学习完毕
感恩佛菩萨 感恩善知识 感恩护法圣众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79

[禅定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8-9 10:02:42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13楼~14楼共用时约2.5小时)

又如梦中见种种物。梦心分别。谓为实事。及至觉时。了无所在。
应知诸法皆亦复然。如瞖目者。于净空中。见种种物。谓之为有。其人后得阿伽陀药。治眼瞖尽。 所见之物。悉皆随灭。
如是众生。以有身见及边见故。而有我想。若得智慧药。灭除此见。所有我想。亦随止息。
是故我应如是修慈。如从梦觉。离我我所。


[学习解说]:

又比如梦中所见的种种事物,内心随之而分别执着,甚至以为梦中的事物是真实存在的,但是醒来发现根本没有都是虚幻的假象

然而诸法也是这样(都是缘起性空)的,如同眼疾的病人在明净的虚空中看见种种事物以为真的存在,后来服用阿伽陀药(又称不死药、丸药。此药灵奇,价值无量,服之能普去众疾),当眼疾被治愈后,发现先前所见的种种事物全都消失不见了

所以以上这些众生都是因为有了身见(于身执实我之邪见)和边见(或断见或常见偏于一边之恶见,谓之边见。又起身见,其后边所起断常之恶),进而产生了我想(思惟有实我之妄想),如果众生都能服用佛法智慧之药,便能灭除这些邪见,就能止息一切妄想

因此我们也应当如是这样修习慈心,好比人从梦中醒来一样,彻底远离我(指自身)及我所(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

名词解释:

【我我所】
我,指自身;我所(梵 mama-ka^ra),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故有此名。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二五·二九五上):“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著五众为我,然后著外物为我所。”
 又执著有实我之妄情,称为我见;执著僮仆、住宅等为我所属之妄情,则称我所见。五见中之萨迦耶见即包含此二见。(注维摩经卷二、维摩义记卷一末(慧远)、圆觉经钞卷九)((参见:五见)1099)p2939 FROM:【佛光大辞典】

【我想】
(术语)思惟有实我之妄想。维摩经问疾品曰:“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边见】
(术语)五见之一。或断见或常见偏于一边之恶见,谓之边见。又起身见,其后边所起断常之恶(参见:,名为边见。见五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身见】
(术语)五见之一,于身执实我之邪见也。梵云萨迦耶达利瑟致Satkayadrs!t!i,萨婆多宗译曰有身见,经部宗译曰怀身见,又译伪身见,大乘作移转身见,又作不实移转身见。常略之而云身见,皆是就所缘之法谓为身见也。若就能缘之迷情,则云我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伽陀药】
阿伽陀,梵语 agada。又作阿揭陀、阿竭陀。原意为健康、长生不死、无病、普去、无价,后转用作药物名称,尤指解毒药而言。阿伽陀药又称不死药、丸药。此药灵奇,价值无量,服之能普去众疾。于陀罗尼集经卷八详载其制法。(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八莲华顶阿伽陀品、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五)p3617 FROM:【佛光大辞典】

【阿伽陀】
(饮食)一作阿揭陀Agada,药名。译曰普去,无价,无病,或作不死药,丸药。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阿竭陀药,又言竭陀,或云阿伽陀。梵言讹转也,此云丸药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阿揭陀药,阿云普,竭陀云去。言投此药,普去众疾。又阿言无,竭陀云价,谓此药功高,价直无量。”慧苑音义上曰:“阿无也,揭陀病也,服此药已,更无有病,故为名耳。”止观一之五曰:“阿伽陀药,功兼诸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瞖】
古同“翳”(a.眼角膜上所生的障蔽视线的白斑;b.眼生白内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79

[禅定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8-8 11:4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8 21:16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层共用时约3小时)


复应观察。彼诸所有一切微尘。一一尘中。皆有三世诸佛国土。是诸国土。最极清净。超过于前所有佛国。三世诸佛三世众生。及以三世庄严之事。皆悉具足。三世劫数入于一念一一念中。三世诸佛。坐一切处。普现一切众生之前。或入禅定。或说妙法。或飡美食。或饮甘露。一一佛前。三世菩萨。及阿罗汉。围绕而坐。三世快乐。充满其身。亦自见身。在诸佛所。受于如是三世安乐。

[学习解说]:

还应当观察所有一切微尘中的每一粒尘里面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国土,这些国土极为清净,超过前面所有诸佛国土

在这每一粒尘里,三世诸佛,三世众生,三世庄严(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云庄严)全都具足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劫数能入一念中,念念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遍布一切处,无有障碍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普现一切众生前,或入禅定,或演说妙法,或食用美食

一一诸佛面前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菩萨及阿罗汉围绕在身边,受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快乐,身心安详喜乐。又见自身也在诸佛住所,受于如上所说的三世快乐

(学习笔记:这段观想用了比较长的时间,因为是三世身,这个之前没有练习过,所以有些陌生,需要慢慢做慢慢体会和融入)                                                                                                                                                                                                        
名词解释:

【普现】
谓如来三昧,一切世界于一心中,不简巨细,皆悉能现,是名普现。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一切处】
梵语 kr!tsna-a^yatana。有二义:(一)遍处、不论何处之谓。以通于十方无有障碍,故称一切处。(二)禅定之名。又作遍处。以总合万有所观之境周遍一切处,计有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十种,称十一切处、十遍处。(中阿含卷六十例经、法界次第卷下)p14 FROM:【佛光大辞典】

【庄严】
(术语)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云庄严。又以恶事积身亦云庄严。阿弥陀经曰:“功德庄严。”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观无量寿经曰:“以诸恶业而自庄严。”辅行一之一曰:“一心三谛为所庄严,一心三观为能庄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依身】
指吾人之肉体。吾人之肉身为心及心之作用所依靠之处所,故称依身。“依”有积集、依止之义,亦即身为众生之依处及眼、耳等之依处,又为智、定等生起之所依。(俱舍论卷十、卷二十六、翻译名义集卷六) p3056 FROM:【佛光大辞典】





复应想念。一一念中。我三世身。各持无量上好供具。而以供养一切诸佛。菩萨声闻。及以施与众生之类。于一一念。从其身出种种香云。云中复有无量宝盖。庄严绮饰。弥覆一切诸佛如来菩萨声闻。及以六趣众生之上。其云复雨天之甘露及坚黑牛头栴檀香末。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波头摩花。拘物头花。芬陀利花。妙香花。妙意花。皆从空中。缤纷而坠。电光烈曜。如日舒景。雷音震动。闻者悦豫。一切诸佛菩萨声闻。及诸众生。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四威仪中。其身恒受最上安乐。

[学习解说]:

然后还应当观想,我(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身都各自持无量上好供具供养一切诸佛,菩萨,声闻,以及布施一切众生

并从身上飘出种种香云(香烟为云形),云中有无量宝盖(系伞之美称,即指七宝严饰之天盖)悬在一切诸佛如来菩萨声闻以及六道众生的上方

种种香云还遍洒天之甘露以及香末,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波头摩花,拘物头花,芬陀利花,妙香花,妙意花,都纷纷从空中飘落而下,空中电光闪耀,雷声震动,令所有听闻者都心生喜悦

一切诸佛,菩萨,声闻,以及大众行住坐卧都将在无上安乐中度过


名词解释:

【四威仪】
是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的仪则,亦即须谨慎日常的起居动作,以保持严肃和庄重。四威仪者:行、住、坐、卧。要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宝盖】
系伞之美称,即指七宝严饰之天盖。悬于佛菩萨或戒师等之高座上,作为庄严具。据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所载,毗耶离城有长者之子宝精,与五百长者子,持七宝盖往诣佛所。
 此外,古代建筑中,如经幢、石塔之顶上,有雕刻精细如伞状之盖,亦称宝盖,又称华盖。(菩萨本行经卷中、普曜经卷五)((参见:盖)5910)p6759 FROM:【佛光大辞典】

【香云】
(杂名)香烟为云形者。最胜王经六曰:“所有种种香云香盖,皆是金光明最胜王威神之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子。譬如比丘。入遍处定。于一切物。皆作地解水火风解。以如是解。摄持其心。修慈之人。亦复如是以慈胜解。庄严摄持。

[学习解说]:

佛子,比如比丘入遍处定(遍处者,谓于遍满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心心法,是名遍处,遍满者其量广大周普无边),能凭依定力于一切事物作地水火风解(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因为能解其义理而能收摄身心获得清净

修习慈心的人也应当这样去“思惟事物之理”而了知其义,进而心开意解,庄严摄持深入慈心


名词解释:

【解】
<一>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系与“信”、“证”相对之词,例如“十解”相对于“十行”、“十住”。此外,作领知之义者,称为领解;作信知之义者,称为信解;作心意开悟之义者,称为悟解、了解、开解;作印持审决之义者,称为胜解、慧解;作义推之义者,则称义解。
<二>呈申之意。本为下属对上司所呈之文书,后世则不限于官方所用。于日本。一般神社、寺院亦采用之。及后,不论公私,自下向上呈出之申文皆逐渐采用解之形式,称为解状、解文。p5599 FROM:【佛光大辞典】

【遍处】
于禅定获得自在之瑜伽师,凭依定力,以四大等为所缘,使之随欲自在变化。所谓遍者,广大无量之义。        《藏汉佛学词典》FROM:【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V1.1】

【遍处】
遍处者,谓于遍满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心心法,是名遍处,遍满者其量广大周普无边。此复十种,谓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无边空处、无边识处,皆悉遍满。问何故于遍处建立地等?答由此遍处观所依能依色皆遍满故,若于此中不建立地等。遍处者,即离所依大种亦不能观青等所造色为遍满相,是故为观所依能依皆悉遍满建立地等,余随所应如解脱中说,谓无边空处等。
当知此中依解脱故造修,由胜处故起方便,由遍处故成满,若于彼得成满,即于解脱究竟。
遍处作何业谓善能成办解脱所缘?遍满流布故。 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胜解】
梵语 adhimoks!a,巴利语 adhimutti。又作信解。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别境之一。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然有关胜解一语,各家之解释互异,说一切有部与俱舍宗谓胜解为十大地法之一,能与一切心所相应,即于一切心品遍起。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即不论是与非、邪与正,皆能审决,为此心所之作用。如心对境时,其为花、为月,心即印可其为花、月,故一切心品必定有此心所。然唯识宗则以其为五别境之一,不能遍于一切心所。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云何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豫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由斯胜解非遍行摄。有说心等取自境时无拘碍,故皆有胜解,彼说非理。”此谓胜解于决定之境审决时,始能称其为胜解。若于犹豫之境,心存疑问,无法审决,则无胜解,故非遍行。
 又上座部主张胜解即“决定”,而与“智相”无别。说一切有部则以“印可”为胜解之别作用,谓“印可”乃经由胜解以衍生之另一作用,故异于胜解或智相等;而“智相”之外别有其体。大毗婆沙论卷一○一谓择灭乃无为解脱之自性,胜解为有为解脱之自性。(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卷二十八)p4867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轮体空】
布施之时,能体达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皆悉本空,摧破执著之相,称为三轮体空。(一)施空,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既知无我,则无希望福报之心,称为施空。(二)受空,既体达本无能施之人,亦无他人为受施者,故不起慢想,称为受空。(三)施物空,物即资财珍宝等物,能体达一切皆空,则虽有所施,亦视为空,故不起贪想,称为施物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上)((参见:三轮相)680)p681 FROM:【佛光大辞典】

【十遍处定】
﹝出法界次第﹞智度论云:八背舍为初门,八胜处为中行,遍一切处为成就。谓三种观具足,禅体始得成就。此定谓之遍一切处者,从所观境遍满得名也。(八背舍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三净背舍身作证、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无所有处背舍、七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八灭受想背舍也。八胜处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五青胜处、六黄胜处、七赤胜处、八白胜处也。)
[一、青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青色,使遍一切处皆青,故名青遍一切处定。
[二、黄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黄色,使遍一切处皆黄,故名黄遍一切处定。
[三、赤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赤色,使遍一切处皆赤,故名赤遍一切处定。
[四、白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白色,使遍一切处皆白,故名白遍一切处定。
[五、地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地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地遍一切处定。
[六、水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水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水遍一切处定。
[七、火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火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火遍一切处定。
[八、风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风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风遍一切处定。
[九、空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空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空遍一切处定。
[十、识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识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识遍一切处定。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复应思惟。我今所与众生安乐。但唯是想。如幻如化。譬如幻师作所幻事。我亦如是。与诸众生种种安乐。又如幻物无有自性。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本来无有我我所性。又如渴鹿。于阳焰中。妄生水想。勤苦奔逐。我心行慈。当知亦尔。又如阳焰。水不可得。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我性。

[学习解说]:

还应当观想,我今日所与众生种种安乐如幻(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如化(举凡神仙之通力、天龙之业力,及以禁咒、禅定等变现诸物者,皆称为化。此等化事化物,皆空而无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化物般之无实),譬如幻师变幻的事物都是假象

我也是这样,我所与众生的种种安乐,也如同幻师变物一样无有自性,皆是缘起性空

一切众生也是一样,无有我(我者,谓自身)及我所(我所者,为身外之事物)

又如同饥渴的小鹿,将炎阳光下产生的水蒸气当做水,因此而妄想追逐

我对众生常生慈爱之心也是一样,如同这阳焰并非是水的道理,一切诸法无有我性,不应心生分别与执着


名词解释:

【阳焰】
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大乘十喻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行慈境界】
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令安隐,是为行慈境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我我所】
(术语)我者,谓自身;我所者,为身外之事物。是为我所有,故名我所。智度论三十一曰:“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著五众(五蕴之身),为我,然后著外物为我所。”注维摩经二:“肇曰:我身之妙主,我所自我之外,身及国财妻子万物尽我所也。什曰:离我众生空,离我所法空也。”慧远维摩经疏一末曰:“约报名我,外境是其我家所有,名为我所。”圆觉经钞九曰:“我谓正报,我所谓依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幻】
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幻,梵语 ma^ya^。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大智度论卷六)((参见:十喻)470、“幻”1390)p2345 FROM:【佛光大辞典】

【如化】
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化,梵语 nirmita,又作变化、变化事、等变化。举凡神仙之通力、天龙之业力,及以禁咒、禅定等变现诸物者,皆称为化。此等化事化物,皆空而无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化物般之无实。((参见:十喻)470)p2345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79

[禅定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8-7 10:4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7 10:4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复应想念。如是一切宝幢幡盖。衣服等物。所有微尘。光明朗曜。出过于日。柔软细滑。如触天身。所出之香。如牛头栴檀。其色清净。如毗琉璃宝。一切物像。皆于中现。又应想念。彼诸如来一一如来身之微尘。柔软光色。转加殊胜。比前微尘。逾百千倍。

[学习解说]:

然后还应当观想,这些宝幢(又称法幢。即庄严佛菩萨之旗帜,常以诸宝严饰)幡盖(用树皮、叶、竹、绢等所造之幡,名为幡盖)衣服等物件,包括微尘都光明闪耀,超过日月之光,而且质地柔软细滑,犹如碰触天衣一样软滑

所散发的香气犹如牛头栴檀(又称赤栴檀。栴檀为香树名,出自牛头山,故曰牛头栴檀),色泽清净犹如琉璃,能将一切物像都显现在琉璃中

然后还应当观想,每一位如来身上的微尘都非常柔软,不论色泽还是光亮都更胜一筹,超越其他微尘百千倍


名词解释:

【牛头栴檀】
(植物)又称赤栴檀。栴檀为香树名,出自牛头山,故曰牛头栴檀。名义集三曰:“正法会经云:此洲有山名曰高山,高山之峰多有牛头栴檀,以此山峰状如牛头于此峰中生栴檀树,故名牛头。华严云:摩罗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头,若以涂身,设入火坑火不能烧。大论云:除摩梨山无出栴檀香。”智度论十八曰:“除摩黎山一切无出栴檀木。”西域记十曰:“国南海滨有秣刺耶山,崇崖峻岭洞谷深涧,其中则有白檀树。栴檀你婆树,树类白檀,不可以别。唯于盛夏登高远瞻,其有大蛇萦者,于是知之。犹其木性凉冷,故蛇盘也。既见已射箭为记,冬蛰之后,方乃采伐。”观佛三昧海经一谓:“牛头栴檀,生伊兰丛中,牙茎枝叶,如阎浮提竹笋。仲秋月满,卒从地生,成栴檀树。众人皆闻牛头栴檀上妙之香。”梵Gos/i^rs!aka-candan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宝幢】
<一>又称法幢。即庄严佛菩萨之旗帜,常以诸宝严饰。据大日经疏卷五载,幢上置如意珠,故称宝幢。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缦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诸经要集卷四)
<二>司音乐之天神。据弥勒上生经载,兜率天宫有五大神,第一大神名为宝幢,能自其身雨七宝,散于宫墙内,一一宝珠化成乐器,悬处于虚空,不鼓而自鸣。(观无量寿经)
<三>乃指宝幢如来。p6759 FROM:【佛光大辞典】

【幡盖】
(物名)幡与盖也。齐书曰:“禁民间华伪杂物,不得用红色为幡盖。”岑参诗曰:“焚香如云屯,幡盖珊珊垂。”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幡】
一种窄长垂直挂著的旗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盖】
<一>梵语 a^varaN!a,覆障之义。指烦恼,因烦恼覆障善心,故称为盖。有五种,即:贪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合称五盖。((参见:五盖)1194)
<二>梵语 chattra,巴利语 chatta。乃遮日防雨之伞。又称伞盖、笠盖、宝盖、圆盖、花盖。用树皮、叶、竹、绢等所造之幡,名为幡盖。
印度位处热带,彼国人日间在屋外时,多以盖遮日。盖,依形状可分二种,一般多见柄附于内部中央者,亦有柄附于外面上部之悬盖,称天盖。后世作圆筒形丝帛制品,高悬于佛座或高座之上,而成为佛殿之庄严具。(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释氏要览卷中、无缘慈悲集卷上)p5910    FROM:【佛光大辞典】





复应观察。我所思念。一切众生。性空无我。如梦如幻。如阳焰如眩瞖。一切诸佛亦复如是。自性皆空本无有我。凡夫无智。于彼妄执。有我自性。是故不能解脱生死。

[学习解说]:

还应当观察我所观想的一切众生,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无我(无有实我)

(学习笔记:这里讲的性空无我指的是“这个肉体或观念中的我”,然而佛性不空,因为佛性是真我

【「我有二种。一者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
善说法者。唯说实有法我。法性实有。如实见故不名恶见。
外道亦说。实有补特伽罗我。
补特伽罗非实有性。虚妄见故名为恶见。」

说明如下:

【我有二种。一者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
这是说:「我」有两种,
第一种叫作「法我」,「法我」意义很深远,可以依照不同次第做不同深浅的解说,稍候再说明
第二种叫作「自我」或「假我」,「补特伽罗」就是指「有情众生」,就是指轮回中的正报主体,依报则是客体
例如:人就是主体,就是正报,车子房子就是客体,就是依报。「补特伽罗我」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自我」,
就是『有情众生所认为的自己』,而这通常就是指自己这个肉体或观念中的我。】)

如梦(梦中之事)如幻(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如阳焰(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如眩瞖(眼睛昏花,视物不明)

(学习笔记:【这种虚幻就像在梦中,你想吃梦中的烤肉,或正在吃,醒来,梦中的肉和我都是假的,而且梦中吃肉的想法也是因迷而生,也是虚幻 】—— 「真我」与「假我」)

不单单一切众生性空无我,甚至连一切诸佛也是一样的自性皆空本无有我,只是凡夫众生无有智慧,所以才会心存妄执(谓违背缘起之理,而迷妄的执著实我、实法或假名言相。亦即显现我执、法执之相),以为实在有个真实的我,因此而无法解脱生死轮回之苦

(学习笔记:众生以假为真,妄以为四大假合的五蕴之身是我

【其实「自我」(不论肉体或观念上的我)没有真实性(这是从根本和究竟上来说),
因为「自我」是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执着虚妄下而形成观念见解上的我,以及因念而投生成为肉体这个我
但是,除了人道和畜生道,鬼道或天道并不是以肉身为身体,而是意念身,
所以,「我」这个身体,从不断「六道轮回」的过程看来,「我」和「身体」以及「观念」都是虚幻变异的,
而且就是因为不能认清轮回真相,不知道法界的法性原理,不明白佛性,因妄念执着假象的我和客尘而轮回,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


名词解释:

【妄执】
谓违背缘起之理,而迷妄的执著实我、实法或假名言相。亦即显现我执、法执之相。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七上):“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又(大三二,五五七中):“计我、我所种种妄执。”
 依唯识宗所说,我执、法执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二种:(一)分别起之我执与法执,系受邪教及邪师等说之影响,由后天而起,乃吾人经验上的意识现象之领域,故此类妄执易断。(二)俱生起之我执与法执,乃吾人生起分别意识以前本来具有者,即无始以来,为执著我、法之虚妄所薰习而与生俱来者,此乃真正之妄执。
 俱生起之我执与法执其“相续”分为间断、无间断二种。前者属现象的意识作用之第六意识,后者属于较第六意识更微细之第七末那识,故末那识为妄执之根源,亦即其当体。末那识最显著之作用,系以阿赖耶识之见分为对象,于见分生起我相及自心相,以此执著实我、实法。其本质为我痴、我见、我爱、我慢等。又于末那识所起之我执与法执极微细而难断,若多修习殊胜之生空观、法空观则能断除。p2340 FROM:【佛光大辞典】

【自性】
1、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
2、指自己之本性,亦即人人本来具有之佛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眩瞖】
1.眼睛昏花,视物不明。 2.昏愦;迷乱。

【阳焰】
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大乘十喻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幻】
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幻,梵语 ma^ya^。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大智度论卷六)((参见:十喻)470、“幻”1390)p2345 FROM:【佛光大辞典】

【性空】
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我】
1、无有实我。
2、忘却自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我】
梵语 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 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主张所有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观无我者,称为无我观。无我系佛教根本教义之一,于三法印中,即有“无我印”。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二种:(一)有情(生者)不外是由五取蕴(即构成凡夫生存的物心两面之五要素)假和合而成,别无真实之生命主体可言,称为人无我,又称我空。(二)一切万法皆依因缘(各种条件)而生(假成立者),其存在本来即无独自、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
 此外,尚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据阿含经典之说,一切万法之存在皆赖于各种条件之相互依存,此依存关系一旦有所变化,即产生幻灭、无常之现象;由于无常,故为苦;由于苦而不得自在,故为无我。
 (二)说一切有部主张“我空法有”,即一方面认为“人无我”,另一方面又主张构成存在之要素各有其自性,故不说“法无我”。
 (三)据成实论之说,五蕴中并无实在之自我,准此而观人无我者,称为人空观;又五蕴之法尽是无常,并无实在之自性,准此而观法无我者,称为法空观。
 (四)一般言之,大乘佛教主张二无我,即我法二空(人法二空),然唯识宗依“三性说”而立“三无我”之说。即:(1)“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乃情有理无者,非为实在之我相,故称无相无我。(2)“依他起”之似我似法乃如幻假有者,异于被执之我相,故称异相无我。(3)“圆成实”之自相乃由无我(识之实性)所显之真如,故称自相无我。(杂阿含经卷一至卷三、卷十、大品般若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九、卷十、俱舍论卷二十九、卷三十、成实论卷三、卷十二、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辩中边论卷中、唯识二十论)((参见:人法二空)256、“我空法有”2941)p5087 FROM:【佛光大辞典】





复应观察。一切诸法。体相微细。皆悉空寂。凡夫之人。以自分别。生诸境界。自分别中。还自系缚。乃至未了心之自性。齐尔许时。如在梦中。妄着诸境。

[学习解说]:

还应当观察,一切诸法(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体相(体和相。实质为体;差别为相)微细,皆悉空寂(无诸相曰空,无起灭曰寂)

然而凡夫众生因为迷于虚妄而产生种种外境,进而分别执着,致使身心烦恼,不断被“外界事物所束缚而失去自由,长时流转于生死之中”,始终无法认识清楚真心自性(即佛性),始终犹如在梦中被各种虚幻的梦境所转


名词解释:

【系缚】
梵语 bandhana,巴利语同。拘束之意。又作结缚。指众生之身心为烦恼、妄想或外界事物所束缚而失去自由,长时流转于生死之中。据长阿含卷八众集经所载,系缚众生之身心者有四,即贪欲、嗔恚、戒盗、我见等四烦恼。此外,印度数论学派立有自性缚、布施缚、变异缚等三种系缚。(鞞婆沙论卷二、金七十论卷中、大藏法数卷二十)((参见:四缚)1839、“系”6670)p6671 FROM:【佛光大辞典】

【分别】
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是。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分别】
<一>梵语 vikalpa。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俱舍论卷二举有三分别:(一)自性分别,以寻或伺之心所为体,直接认识对境之直觉作用。(二)计度分别,与意识相应,以慧心所为体之判断推理作用。(三)随念分别,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事之追想、记忆作用。六识之中,意识具足上述之三分别,故谓有分别(梵 savikalpa);前五识仅有自性分别,而无其他二分别,故谓无分别(梵 avikalpa)。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认为三分别乃意识之作用,故谓自性分别属现在,随念分别属过去,计度分别则共通于过去与未来者。
 但在大乘佛教,尤其是摄大乘论认为凡夫所起之分别,系由迷妄所产生,与真如之理并不契合,仅依分别,无法如实悟证真如之理,故凡夫之分别,乃为虚妄分别(简称妄分别)。若欲得真如,则须舍离凡夫之分别智,而依无分别智始可。亦即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超越能知与所知之对立,始可获得平等之无分别智。此无分别智分加行(准备阶段)、根本、后得三阶段,依次称为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成唯识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摄大乘论本卷中、显扬圣教论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
 <二>梵语 vibhan%ga, vibhajya。区分、类别、分析之意。即欲分类、分析教法,而由种种立场来研究考察之意。p1315 FROM:【佛光大辞典】

【空寂】
(术语)无诸相曰空,无起灭曰寂。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心地观经一曰:“今者三界大导师,座上跏趺入三昧。独处凝然空寂舍,身心不动如须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法】
梵语 sarva-dharma^h!。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理趣经、俱舍论卷六)p6302 FROM:【佛光大辞典】

【诸法】
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体相】
体与相之并称。本质不变而为差别现象之所依者谓之体,依于体而外现之差别现象谓之相。盖体者,为一、绝对、无限、真常之法性;而相者,则为非一、相对、有限、非常之法相。
 法相宗与法性宗对体、相之说法各异。法相宗谓于能依之相外,另有所依之体;即于依他起之万有之相外,另有圆成实之真如为所依之体,如草木之外,尚有所依之大地存在。法性宗则谓能依之相乃所依之体,而赅通依他起之万有之相者,即圆成实之真体。p6931 FROM:【佛光大辞典】

【体相】
体和相。实质为体;差别为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复应观察。一切三界皆悉是空。空不碍空。我今慈心。犹为狭小。
又应思念。如一切众生及以诸佛。性空无我。当知我身亦复如是。一切国土亦唯想念。作是解已。


[学习解说]:

还应当观察,一切三界(色界、欲界、无色界)皆悉为空(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

还应当观想一切众生及诸佛全都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无我(无有实我),而且我的身体也是如此,包括一切国土必须也要这样去观想和解义

(学习笔记:空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没有

【有时听人讲:一切法皆是佛法,何必执着要持戒呢?或者说反正无我,我也没有,众生也没有,吃肉也白吃,没关系的。看佛经如何讲吧: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第三百七十一卷~第三百八十卷)   

佛言:“善现,于汝意云何?于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中,有性、无性为可得不?”

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于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中,有性、无性俱不可得。”

佛言:“善现,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中,有性、无性俱不可得,云何汝今可为是问: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者,

则应无色,亦无受、想、行、识;应无眼处,
亦无耳、鼻、舌、身、意处;应无色处,
亦无声、香、味、触、法处;应无眼界,
亦无耳、鼻、舌、身、意界;应无色界,
亦无声、香、味、触、法界;应无眼识界,
亦无耳、鼻、舌、身、意识界;应无眼触,
亦无耳、鼻、舌、身、意触;
应无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亦无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
应无地界,亦无水、火、风、空、识界;
应无因缘,亦无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应无无明,亦无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
应无布施波罗蜜多,亦无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应无内空,亦无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应无四念住,亦无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应无苦圣谛,亦无集、灭、道圣谛;
应无四静虑,亦无四无量、四无色定;应无八解脱,亦无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
应无一切三摩地门,亦无一切陀罗尼门;
应无空解脱门,亦无无相、无愿解脱门;
应无极喜地,亦无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应无五眼,亦无六神通;
应无佛十力,亦无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应无大慈,亦无大悲、大喜、大舍;
应无无忘失法,亦无恒住舍性;应无一切智,亦无道相智、一切相智;
应无预流果,亦无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
应无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亦无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应无佛,亦无法、僧;
应无道,亦无果;
应无杂染,亦无清净;
应无行,亦无得、无现观,乃至一切法皆应是无?”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我于是法无惑无疑,然当来世有苾刍等或求声闻乘、或求独觉乘、或求菩萨摩诃萨乘,彼作是说:
佛说一切法皆以无性为其自性,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者,谁染?谁净?谁缚?谁解?彼于染、净及于缚、解不了知故,破戒、破见、破威仪、破净命,由破戒、见、威仪、净命,当堕地狱、傍生、鬼界受诸剧苦,轮回生死难得解脱。我观未来当有如是可怖畏事,故问如来、应、正等觉如是深义,然我于此无惑无疑。”

佛言:“善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于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中,有性、无性俱不可得,不应于此执有无性。”】 —— 一切法皆空是否就不应当持戒了?)


名词解释:

【空】
梵语 s/u^nya。与“有”相对。音译为舜若。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等,此一思想即称空。亦即谓事物之虚幻不实,或理体之空寂明净。自佛陀时代开始即有此思想,尤以大乘佛教为然,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经系统之根本思想。
 空可大别为人空与法空两者。人空,意谓人类自己无其实体或自我之存在;法空,则谓一切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缘而产生,故亦无实体存在。天台大师智顗与嘉祥大师吉藏皆以小乘佛教所说之空,系观察分析一切事物而入空,故称析空观。相对于此,大乘佛教则针对小乘佛教之析空观而另立体空观,即观一切存在事物的理法之当体即是空之法。
 又小乘仅见“空”,而不见“不空”,故被称为“但空”。大乘则不仅见及一切存在悉为空,且兼及不空之一面,故称“不但空”、“中道空”。盖作一切法皆空之观者,称为空观。空非虚无(偏空),观空就是发现真实之价值,故真空就是妙有。反之,将“空”视为虚无,则称为恶取空。兹列举诸家所作空之分类如下:
 (一)二空:(1)依中论卷四观邪见品及成唯识论卷一等说,分为人空与法空。人空,意谓在有情个体之中无实我之存在,故人空又称我空、众生空、生空、人无我等。法空,意谓由因缘所生之一切法无实体之存在,故又称法无我。小乘说人空而不说法空,大乘则主张人法二空(又作人法二无我、我法二空)。(2)依成实论卷十身见品之说,分为析空与体空。析空,意谓将存在之事物分析至最后不可得时,则为空。体空,则意谓一切存在之本身即是空,故不须分析,当体即空。小乘与成实宗主张析空,大乘则主张体空。(3)依三论玄义之说,分为但空与不但空。但空,意谓仅偏于空而不知空之真义与妙有之境。不但空,意谓了知空之真义与承认妙有之境的中道空,此乃自观一切法无自性而获得之空。
 (二)三空:(1)依辩中边论卷中及显扬圣教论卷十五等,法相宗认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中之每一性均有空义,故谓之三空。即凡夫所妄执之境为遍计所执性,该性本来空无,此即“无性空”。而由因缘所生之法即依他起性,与遍计所执性不同而非完全“无”,然亦非如众生妄情所认为之“有”,此即“异性空”。至于真如为圆成实性,系由观人、法二空所显之自性,此为“自性空”。(2)依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一之说,指人空、法空、俱空(人、法二空)等三空。
 (三)四空:大集经卷五十四及大品般若经卷五等所说,指法法相空(法相空)、无法无法相空(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自法相空)与他法他法相空(他法相空)等四空。
 (四)六空:(1)内空,谓眼、耳等六内处(六根)为空,又作受者空、能食空。(2)外空,谓色、声等六外处(六境)皆空,又作所受空、所食空。(3)内外空,又作身空、自身空。(4)空空,谓所观之空亦是空,故又称能照空。(5)大空,十方世界为空,又作身所住处空。(6)第一义空,在诸法之外,无有所谓实相之自性,亦作胜义空、真实空、真境空。语出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六。
 (五)七空:(1)相空,谓诸法之自相与共相均空,又作自相空。(2)性自性空,谓诸法之自性即空,又作自性空。(3)行空,谓五蕴远离我及我所,而由因缘所生。(4)无行空,谓五蕴之中未曾有涅槃,又作不行空。(5)一切法离言说空,谓一切法无法以言语形容而为空。(6)第一义圣智大空,由果位圣智所见之第一义空。(7)彼彼空,谓你我彼此互为空,一般所说的“无”即相当于此空,为浅义之空。语出四卷本楞伽经卷一。
 (六)十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散坏空、本性空、无际空、胜义空、空空等十种。其中,有为空,谓有为法即空。无为空,谓无为法即涅槃为空。散坏空,谓因缘假和合之物,终将离散与破坏,又作散空。本性空,谓自性为空,又作性空。无际空,谓无始以来存在之一切法皆属空,又作无始空、无前后空。语出大毗婆沙论卷八。
 (七)十一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等十一种。其中,无所有空,谓由于一切法无自性,无法求得,故亦作不可得空。语出北本涅槃经卷十六。
 (八)十六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等十六种。其中,毕竟空,谓诸法毕竟是空之穷极空。无散空,谓积集之善根不会散失,然并非执于善根之空,又作不舍离空、不舍空。相空,谓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皆为空。一切法空,谓一切佛法为空。无性空,谓由于人、法二空,故不可执著任何一物。无性自性空,谓无性与自性皆空。语出辩中边论卷上。
 (九)十八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等十八种。其中,诸法空,谓一切诸法皆空。无法空,谓过去、未来诸法皆空。有法空,谓现在诸法皆空。语出大品般若经卷三、大集经卷五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此外,尚有十二空、十四空、十九空、二十空等诸种分类,而以十八空为著。
 我国在魏晋时代虽已传译道行、放光等诸般若经典,而尚未译出中论等论著,加以当时清谈之风极盛,故多有附会老庄思想以阐释般若经所说之毕竟无所得空,惟立论有失“空”之实义。据出三藏记集卷八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载,当时成立之本无异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等,皆系以上记之“格义”方式宣说般若性空之宗派。(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四、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智度论卷三十八、菩提心论、十八空论、大乘义章卷一至卷四、维摩经义记卷三、华严法界观门、中观论疏卷二末)((参见:本体)1983、“空有论争”3473)p3467 FROM:【佛光大辞典】

【狭小想】
p0945 如想自性中说。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想自性】
p1229 瑜伽五十三卷十五页云:问:何等是想自性?答:此亦六种。如前应知。又想有六。一、有相想,二、无相想,三、狭小想,四、广大想,五、无量想,六、无所有想。又略有二。一、世间想,二、出世想。狭小想者:谓欲缠想。广大想者:谓色缠想。无量想者:谓空识无边处缠想。无所有想者:谓无所有处缠想。即此一切、名有相想。无相想者:谓有顶想、及一切出世间学无学想。又一切想、皆能了相。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色空无碍】
谓色之体,全是真空;真空之体,不异于色。若色是实色,即碍于空;空是断空,即碍于色。今既色是幻色,故不碍空;空是真空,故不碍色。故云色空无碍。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色即是空(梵yad ru^pam! sa^ s/u^nyata^、ru^pam!s/u^nyata^,藏gzugs ston%-pah!o)】

‘色’是指有形质的一切万物。此万物为因缘所生,并非本来实有,因此其当体是空。此谓之‘色即是空’。

此语原为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名句,其文云(大正8·848c)︰‘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谓‘色’是因缘所生之法,无定实之自性。无定实之自性,故为幻有,非实有。既为幻有,即是空;空之本身即是色。受、想、行、识同此。因此,五蕴色心之法,即是空。

‘色空相即’之理趣,在佛教中的小乘诸派及大乘中的唯识学派皆不曾论及。亦即小乘以蕴中无人我为蕴空,而不是蕴自性空;又如灰灭之际,系以色心灭为空,而非色即空。唯识大乘则认为缘生依他的‘色’,不能说是‘空’;而遍计所执的‘空’,不能说是‘有’。

又,法藏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中,曾就二乘对色空之二疑及菩萨的三疑,加以阐释。其次又建立色空相望之三义。即︰(1)相违义︰空中无色,色中无空,以空害色,以色害空。(2)不相碍义︰若此色为幻色,则不碍空;若此空为真空,则不妨色。(3)相作义︰此幻色之全体若非空,则不成幻色;真空之全体若非色,则不成真空。亦即依色即空而有色,依空即色而有空。然后法藏又约观行而释,谓观色即空,则为止行;观空即色为观行;而色空无二,一念顿现为止观俱行。

◎附︰印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记》(摘录)

佛明五蕴皆空,首拈色蕴为例。色与空的关系,本经用不异、即是四字来说明。不异即不离义,无差别义。色离于空,色即不成;空离于色,空亦不显。色空、空色二不相离,故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有人听了,以为空是没有,色是有,今虽说二不相离而实是各别的,空仍是空,色仍是色。为除此种计执,所以佛接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表示空色二不相离,而且相即。

佛法作如是说,有其特殊意义。印度的一分学者,以为涅槃与生死,烦恼与菩提,是不相同的两回事,离了生死才能证得涅槃,离了烦恼才能获得菩提。生死和烦恼是世间杂染法,涅槃、菩提是出世清净法,染净不同,何得相即?这种见地,是从他们的宗教体验而得来。宗教体验,世间的一般宗教,如耶、回、印度教等,也都有他们的体验,如上帝、真宰、梵我等。若说他们都是骗人的,决不尽然,他们确是从某种体验,适应环境文化而表现出来的。不过体验的境地,有浅深,有真伪。佛法的目的,在使人净除内心上的错误──烦恼,体验真理,得到解脱──涅槃。一分学者依佛所说去持戒修定净除烦恼,体验得‘超越’现象的,以此为涅槃。于是,以为世间和涅槃,是不同性质的。在修行的时候,对于世间法,也总是远离它,放身山林中去,不肯入世作度生的事业。这种偏于自了的超越境,是不究竟的,所以被斥为沈空滞寂者。真正的涅槃空寂,是要在宇宙万有中,不离宇宙万有而即是宇宙万有的。因此,修行也不同,即于世间利生事业中去体验真理,净化自己。古德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觉悟即在世间法而了达出世法,由此大乘能入世度生,悲智双运。有所得的小乘,体验到偏于‘超越’的,于是必然地走入厌离世间的道路。龙树菩萨在《智论》里,讲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时,即以《中论》生死涅槃无别去解说。大乘的体验,不妨说是‘内在’的。论到宗教的体验,有人以为这是一种神秘经验,既称为神秘的,此中境界就不是常人所能了解。因之,经验的是否正确,也无从确论。现见世间一般宗教,他们依所经验到而建立的神、本体等,各不相同,如耶教的上帝,印度教的梵我,所见不同,将何以定是非?依佛法,这是可判别的,一方面要能洗尽一切情见,不混入日常的计执;一方面要能贯彻现象而无所碍,真俗二谛无碍的中道,即保证了佛法的究竟无上。佛法是贯彻现象与本体,也是贯通宗教与哲学,甚至通得过科学的,所以有人说佛法是科学而哲学的宗教。

从理论上说,色(一切法也如此)是因果法,凡是依于因缘条件而有的,就必归于空。如把因果法看成是有实自性的,即不成其为因果了。因法的自性实有,即应法法本来如是,不应再藉因缘而后生起;若必仗因缘而能生起,那法的自性必不可得。由此,一切果法都是从因缘生。从因缘生,果法体性即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故佛说一切法毕竟空。反之,果法从因缘有,从果法的作用形态又不即是因缘,可从因缘条件有,虽有而非实有,故佛说一切法缘起有。可知色与空,是一事的不同说明︰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常人于此不了解,以为空是没有,不能现起一切有?不知诸法若是不空,不空应自性有,即一切法不能生。这样,有应永远是有,无应永远是无。但诸法并不如此,有可以变而为无,无的也可由因缘而现为有,一切法的生灭与有无,都由于无自性毕竟空而得成立。性空──无不变性、无独立性、无实在性,所以一切可现为有,故龙树菩萨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本经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说明此空色不相碍而相成的道理。经中接着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是说︰不但从色的现象说︰色不异空,乃至空即是色,若从受的现象上说︰也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的。想与行识,都应作如此说。空是一切法普遍而根本的真理,大至宇宙,小至微尘,无不如此,即无不是缘起无自性的。能在一法达法性空,即能于一切法上通达了。

[参考资料] 《华严注法界观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梵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五〈实际品〉;《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霍韬晦《佛学》(上)第五章;中村元(等)编《空》(《佛教思想》{6}、{7})。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79

[禅定勋章]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8-6 08:0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6 17:4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佛子。是修慈者。若在如是众生之中。见一众生于已有违。心缘于此。不生爱念。则应以智慧。深自观察。我往世中。定于此人。作重业障。以是因故。还于今日。 障我菩提。我若于此人。不生欢喜。则于余一切众生之处。皆亦不应。而作饶益。
何以故。以无始时来在生死中。无一众生非于过去。曾害我者。若于此众生。不生怜愍。于余一切。当亦复然。我今普于一切众生。皆行饶益。是故于此。决当慈念。复应思惟。瞋恚因缘。能令众生。堕于地狱。若怀怨结。后必生在毒蛇之中。


[学习解说]:

佛子(指佛弟子、佛教信者),这些修慈心的人,如果在众生中见到一个众生与自己相违背,并且自己无法对对方生起爱乐心时,应当用智慧深入观察累世以来自己一定与此人有过怨结,所以今日才会有此障碍。而且如果自己对他生不起来欢喜心,那么对其他众生也同样无法生起欢喜心,可是如果连欢喜心都生不起来,如何能够利益众生呢

为什么要这样观照?因为无始(指距今极久远的时间)以来,在无数个生死轮回过程中,没有一个众生未曾伤害过我们,如果我们对这个众生不能心生怜悯,那么对其他众生同样也不能心生怜悯,可是我们既然要普利一切众生,必须要发起慈悲众生的心

还应当这样去思惟:嗔恚能令众生堕入地狱,如果自心中的怨结始终无法释怀,那么死后便会投生为毒蛇,不可不慎


名词解释:

【观照】
即以智慧来观察事、理诸法,而照见明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始】
1、无有元始。诸法皆由因缘生,因上有因,因因无始,如是辗转推究,一切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云无始。
2、指距今极久远的时间。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饶益】
<一>予人法益之意。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
<二>富裕、丰足之意。为娑婆世界东南方之世界名称。华严经卷十二如来名号品(大一○·五九下):“诸佛子!此娑婆世界东南方,次有世界,名为饶益。如来与彼,或名现光明。”p6884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子】
梵语 buddha-putra,巴利语 buddha-putta。<一>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梵网经卷下)
<二>指佛教徒受大乘菩萨戒者。(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
<三>指佛弟子、佛教信者。
<四>指一切众生。众生常依顺佛,佛之忆念众生,亦犹如父母之于子女;且众生本具成佛之性,故称众生为佛子。(法华文句卷九)p2611 FROM:【佛光大辞典】





若我来世。受斯报者。当令彼人。深快其意。故应舍离所有瞋恚怨结之心。
我若多瞋。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瞋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瞋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多瞋众生。在在生中。所受之身。恶毒充满。故应修习慈愍之心。永远离于瞋恚怨结。平等平等。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学习解说]:

如果来世我真的遭受毒蛇的果报,岂不是对方正想看到的吗?所以更应该尽快清除所有嗔恚怨结的负面心念

我如果还心怀嗔心并结下很多怨结,十方诸佛便会这样想:这个人为什么一边发愿上求菩提,一边还要心生嗔恚与众生结怨呢

要知道,此人心怀嗔心的愚痴行为,连自己都无法救赎,自己还在苦恼中无法解脱,怎能去救度一切众生呢

要知道啊,嗔心重的人来世的投生去处充满恶毒,所以应当修慈心,慈悲怜悯众生,始终保持远离嗔恚避免与众生结怨

应当以一颗平等之心,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学习笔记: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为什么众生难能生起平等之心?

那是因为对立不平等

佛法中的真平等,不会有对立,不会有苦难,这就是平等的真义,真正的平等
—— 平等

名词解释:

【多嗔】
(术语)多嗔恚之心者。天台四教仪集注中曰:“多嗔众生慈悲观。”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怨结】
(术语)怨恨之心,结而不解也。唐华严经六十八曰:“于有恩人反加杀害,于无恩处常怀怨结。”心地观经六曰:“能损自他互为怨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若如是思惟。离瞋结已。次应想念。十方诸佛。与诸菩萨声闻大众俱来。入我诸佛国土宫殿之中。是诸如来身量大小。过人一倍。具诸相好。端正香洁。以天衣服。 庄严其身。各各坐于千叶莲花师子之座。一一无量众所围绕。覆以宝盖。悬众宝幡。种种璎珞。周匝垂布。有天乐器。不鼓自鸣。其音和雅。闻者喜悦。香风徐动。 吹诸宝树。幢幡盖网。璎珞等物。出妙音声歌赞如来种种功德。黄金为器。七宝庄严。其器光明。犹如日月。所有香气。如坚黑栴檀。甘露满中。而以供养。诸佛菩萨及声闻众。其诸菩萨阿罗汉等。皆于如来最上法中。游戏快乐。

[学习解说]:

如果通过智慧观察远离嗔心之后,接着应当观想十方诸佛与诸菩萨、声闻大众全都来到诸佛国土宫殿中

诸佛如来的身高是普通人一倍那么高,具有极好的相貌(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清净庄严端正香洁

诸佛穿的是非常庄严的天衣,坐在千叶莲花狮子座上,每个莲花座的周边都有无量大众围绕着

狮子座上有七宝装饰的天盖,还悬挂着各种漂亮的璎珞,空中还有自然演奏的乐器,音声和雅清净,令听闻者都心生喜悦

带有香气的微风栩栩吹动,宝树、幢幡、璎珞等各种饰物都发出赞叹如来功德的美妙音声

宫殿中的器具都是黄金所制,器具散发的光明犹如日月一样光明,香气犹如坚黑栴檀,器具中盛满甘露,用以供养诸佛菩萨及声闻大众

来到诸佛宫殿中的诸菩萨及阿罗汉等,都在如来的无上妙法中娱乐嬉戏


名词解释:

【最上法门】
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一切无量名句所诠法义,无不含摄,于诸经中,最胜最上,故名最上法门。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宝盖】
系伞之美称,即指七宝严饰之天盖。悬于佛菩萨或戒师等之高座上,作为庄严具。据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所载,毗耶离城有长者之子宝精,与五百长者子,持七宝盖往诣佛所。
此外,古代建筑中,如经幢、石塔之顶上,有雕刻精细如伞状之盖,亦称宝盖,又称华盖。(菩萨本行经卷中、普曜经卷五)((参见:盖)5910)p6759 FROM:【佛光大辞典】

【宝盖】
(物名)饰以宝玉之天盖,佛菩萨及讲师读师之高座上所悬者。维摩经佛国品曰:“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精,与五百长者子,持七宝盖,来诣佛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相好】
相,梵语 laks!aN!a,谓佛肉身所具足特殊容貌中之显而易见者,可分三十二相。好,梵语 vyan~jana,为佛肉身形貌之微细难见者,共有八十种好。两者并称,即为相好。为佛身所具之三十二相及八十种随形好。转轮圣王亦具有三十二相,然八十种好则仅佛菩萨所有。佛于过去世百大劫间,曾修相好业,故于此生成就相好。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大二五·二七四下):“若须八十随形好,何不皆名为相而别为好?答曰:相大严身。若说大者则已摄小。复次相粗而好细,众生见佛,则见其相,好则难见故。又相者余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别说。”依此则知,粗显者名相,细微者称好。又“好”在诸相之间,互相显发。释迦菩萨以其精进,而超九大劫,只经九十一劫即修习圆满相好业。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三○·五六八中):“当知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随好,菩萨若在种性地中,唯有种子依身而住;菩萨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菩萨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菩萨若在诸余上地,如是相好转胜清净;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此即得相好之次第。(长阿含经卷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乘百福庄严相经)p3900  FROM:【佛光大辞典】

【相好】
极好的相貌。一切菩萨修满了三大阿僧祇劫之后,还要再修各种的相好,修了一百种福,才能成就一种的相好,这是在成佛之前修的,要种得相好满足了,才可以成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天衣】
<一>天人之衣。据长阿含经卷二十载,四天王衣重半两,忉利天衣重六铢。即谓天人之衣重量甚轻之意。
<二>指羽衣。往生要集卷中引度诸佛境界经(大八四·六三上)云:“若于十方世界微尘等诸佛及声闻众,施百味饮食、微妙天衣,日日不废,满恒沙劫。”此所谓之天衣,即指羽衣。p1348 FROM:【佛光大辞典】





复应想念。一切众生。皆于诸佛座前而坐。佛为演说修慈之行。如我今时之所修习。言音美妙。悦可其心。令诸众生。获最上乐。譬如有人。得甘露浆。而以洗沐。 息除劳苦。形神休畅。此亦如是。以法沾心。灭诸烦恼。身心寂静。永得安乐。

[学习解说]:

然后应当观想一切众生都端坐在诸佛座前,佛为大家演说修习慈心的方法,如同我今日听闻修习慈心的方法

佛为大家说法的音声清美,言辞柔软微妙,能令听者心生愉悦,获得无上快乐

这好比有人得到甘露,然后用甘露沐浴,消除各种劳累和苦痛,身心得到舒畅

听佛闻法也是这样,法水入心,能灭除各种烦恼,获得身心清净,永远住于安乐中


名词解释:

【美妙语】
谓佛所说法,言辞柔软,嘉美微妙,令人乐闻,故名美妙语。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甘露】
(饮食)梵语Amr!ta阿密哩多。译言甘露。异名天酒。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光明文句五曰:“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注维摩经七:“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药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苏陀味,旧经中作须陀饮,此云天甘露食也。”正法念经九曰:“甘露为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79

[禅定勋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23-8-5 09:39: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9 10:1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四、慈心的具体观照法


佛子。若诸菩萨。修习慈心。应在空闲寂静之处。以清净信。摄诸心法。观察其身上下支节。皆微尘聚。地水火风。和合所成。复应思惟。即彼一一微尘之内。皆有虚空。是诸虚空。莫不悉以容受为相。又应想念。彼诸微尘。清净明彻外如瑠璃。内如紫金。庄严妙好。柔软芬馥。

[学习解说]:

佛子,若有菩萨修习慈心,应在空闲寂静(闲静而适于比丘等修行之场所),以绝对清净的信心,融入佛心,收摄凡心

然后观察身体所有支节皆是微尘聚集,皆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

还应当这样思惟,每一粒微尘里面都有虚空,虚空与虚空之间彼此相互容受

还应当观想这些微尘清净明亮清澈,从外面看犹如琉璃,内看犹如紫金,庄严妙好,柔软芬馥


名词解释:

【想念】
(术语)思想念虑。观无量寿经曰:“当起想念,正坐西面,谛观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想念贪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大】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诸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又如植物的枝干是坚性的地大;体内的水分是湿性的水大;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以发育是暖性的火大;吸收碳气吐出氧气是动性的风大。如再以星球为例,星球表面的山石大地,是坚性的地大;掘地得泉,是湿性的水大;其内部的岩浆,是暖性的火大;星球与星球间互相吸引是动性的风大。由于四大遍及于一切物质现象之中,所以佛经称之为“四大种所造诸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微尘】
梵语 aN!u-raja 或 aN!u-rajas,巴利语同。音译阿拏、阿耨。单称微、尘。即眼根所取最微细之色量。极微,为俱舍论卷十、卷十二所说色法存在之最小单位。以一极微为中心,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极微而成一团者,即称微尘。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合七微尘为一金尘,合七金尘为一水尘。此外,诸经论亦每以“微尘”比喻量极小、以“微尘数”比喻数极多。(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分别功德品、大智度论卷七十、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参见:极微)5479)p5445 FROM:【佛光大辞典】

【空闲处】
(杂名)阿兰若Aran!ya之译。去聚落三百乃至六百步。闲静而适于比丘等修行之场所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慈心】
(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复应观察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一一众生所有支节。一一支节。所有微尘。皆亦如是。若诸菩萨。于自他身一切众生。作于如是决定解已。
复应想念自身微尘。一一尘中。皆有佛国。其中宫殿。瑠璃所成。白银为门。黄金为柱。广博崇丽。光影洞彻。宝堂间列。宝墙围绕。宝阁宝楼。处处分布。其中各有诸天宝床。重茵绮褥。敷置其上。


[学习解说]:

还应当观察一切世界所有众生,每一众生身上所有支节都是微尘所聚,清净明亮且清澈,外如琉璃,内如紫金,庄严妙好,柔软芬馥

如果菩萨能够信解并如实这样观察的话,接着应当继续观想,自身每一粒微尘中皆有佛国净土,国中宫殿由琉璃建造而成,门用是银,柱子是黄金,高大宽广而华丽

国中处处都是明亮通透,七宝殿堂有序排列,周边是宝墙围绕,七宝阁楼处处分布,每个阁楼中都有一张宝床,上面铺着华丽的褥垫


名词解释:

【堂】
梵语 pra^sa^da, layana。即殿宇之义。又称殿堂。即指供安置佛像、讲经或修行等用途之建筑物。与塔共为构成伽蓝之主体,殿堂与塔庙,合称堂塔。印度建造各种堂宇,如佛殿、大堂、布萨堂等名,散见于各经律。我国堂宇出现于诸种文献者甚多;或依安置之本尊而命名,如法王殿、释迦堂、阎魔堂等;或供法会、修行等用途,如戒坛堂、赞佛堂、讲堂等;或依位置及形状而命名,如中堂、本堂等;或安置祖像及遗骨,如舍利殿、开山堂等;亦有供日常生活者,如斋堂、茶堂等。至于形状,除较特殊者外,多为正方形、长方形。(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九、四分律卷三十五、洛阳伽蓝记卷一至卷五)p4450 FROM:【佛光大辞典】

【解】
<一>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系与“信”、“证”相对之词,例如“十解”相对于“十行”、“十住”。此外,作领知之义者,称为领解;作信知之义者,称为信解;作心意开悟之义者,称为悟解、了解、开解;作印持审决之义者,称为胜解、慧解;作义推之义者,则称义解。
<二>呈申之意。本为下属对上司所呈之文书,后世则不限于官方所用。于日本。一般神社、寺院亦采用之。及后,不论公私,自下向上呈出之申文皆逐渐采用解之形式,称为解状、解文。p5599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有无量上好园苑。围绕庄严。其园苑中。皆有浴池。悉以七宝而为提岸。黄金栏楯四面周匝。清泉长流引注其中。香末为泥。金沙间错。八功德水。弥满澄净。波头摩花。优钵罗花。拘物头花。分陀利花。菡萏开敷。周布其上。其池四边。多诸宝树。真珠为花。光色滋荣。其果成熟。香味具足。于诸树下。置天宝座。一一座前。宝器行列。甘露美食。莫不充满。

[学习解说]:

国中还有无量上好的庭园围绕着楼阁,庭园里面皆有浴池,提岸都是由七宝建造,栏杆是用的黄金围绕一周,清凉的泉水注入池中,池底香末为泥,金沙交错,清澈明净的八功德水(一者澄净、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注满水池,水面上争相开敷波头摩花(红莲华),优钵罗花(青莲花),拘物头花(赤莲花),分陀利花(白莲花)

水池四边是各种宝树,花是真珠,色泽光艳,宝树生长繁茂,成熟的果实香味具足,宝树下面都有安置一个宝座,一一宝座面前摆有七宝器具盛满的各种甘露与美食


名词解释:

【宝座】
(物名)珍宝之座床也。见法华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八功德水】
(术语)极乐之池中及须弥山与七金山之内海,皆盈满八功德水。无量寿经上曰:“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称赞净土经曰:“何等名为八功德水?一者澄净、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俱舍论十一曰:“妙高为初,轮围最后,中间八海。前七名内七中皆具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饮已不伤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复应想念。如是一切诸佛国土。青绀琉璃。以为其地。众妙七宝。绮错庄严。是诸土中。所有微尘。清净细妙。如天上宝。其光晃曜。如盛明日。其色美好如阎浮檀金。香气氛氲如乌罗伽栴檀。质性柔软如迦旃延衣。触着于身能生悦乐。

[学习解说]:

还应当观想一切佛国净土,地面是黑里透红的琉璃,众多妙宝交错庄严。
这些国土中所有微尘都是清净美妙细微的,犹如天上的宝贝,光明晃耀时犹如明亮的太阳,色彩缤纷美好,犹如阎浮檀金(其色赤黄,带紫焰气),香气犹如旃檀木,质地柔软犹如迦旃延(佛十大弟子中,论议第一之摩诃迦旃延子)身上穿的衣服,触到身上便能令人生起欢喜之心,充满快乐


名词解释:

【迦旃延】
(人名)Ka%tya%yana,佛十大弟子中,论议第一之摩诃迦旃延子Maha%-Ka%tya%yani-putra,又云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那,迦多衍尼子,迦底耶夜那,迦多演尼子,迦[疊*毛]延,迦[疊*毛]延尼子等。译曰剪剃种,扇绳,好肩等。婆罗门姓十姓之一。以姓为名。慧琳音义二十七曰:“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多衍那,此云大剪剔种男。剪剔,婆罗门姓也。”嘉祥维摩经疏二曰:“迦旃延即其姓,此云好肩。”不思议境界经上曰:“迦底耶夜那(旧名迦旃延者)。”法华文句一下曰:“摩诃迦旃延,此翻为文饰,亦肩乘。人云:字误,应言扇绳,亦好肩,亦名柯罗。柯罗,此翻思胜,皆从姓为名。”同记曰:“言文饰者,善赞咏故。言扇绳者,若作肩乘。二字并误。以其生时父已亡世,此儿碍母不得再嫁,如扇系绳。”俱舍论神泰记一曰:“迦多衍尼子,旧云迦[疊*毛]延,讹也。”慧苑音义下曰:“迦旃,一宗之姓氏也。延,此云胤也。言此尊者是彼种族之后胤耳。”俱舍论光记一曰:“迦多衍尼子者。迦多,名剪剃。衍,名为种。尼,是女声。此人是剪剃种女生,从母姓为名,故名迦多衍尼子,是婆罗门十姓中一姓也。此剪剃种,西方贵族,(中略)若言迦多衍那。迦多衍,如前释。那,是男声,从父为名也。”法华玄赞一曰:“梵云摩诃迦多衍那,云迦旃延,亦讹也。大般若云大迦多衍那,此云大剪剃种男。剪剃种者,是婆罗门姓也。”【又】天神名。涅槃经七曰:“为欲供养天神,故入天祠。所谓梵天,大自在天,违陀天,迦旃延天。”【又】外道名。十外道之第七。译曰算数,饰宗记七本曰:“宗虽有六,而有七人也。第一不兰迦叶,(中略)第七迦旃延。”注曰:“梵云迦多衍那,此云算数也。上古有仙,常念算数,因为名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氛氲】
①阴阳二气聚合之状:天地氛氲。 ②繁盛的样子: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花气氛氲。

【阎浮檀金】
(杂名)Jambunadasuvarn!a,又作炎浮檀金,阎浮那提金,阎浮那陀金,剡浮那他金。金名。其色赤黄,带紫焰气。阎浮为树名。檀或那提,译曰河。阎浮树下有河,曰阎浮檀。此河中出金曰阎浮檀金。即阎浮河金也。智度论三十五曰:“此洲上有树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为阎浮檀金。”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赡部捺陀金,或作剡浮那他金,旧云阎浮檀金。名一也。(中略)那他此言江亦云海也。”大日经疏五曰:“郁金即是阎浮金色。”法华经授记品曰:“阎浮那提金光如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乌洛迦栴檀】
(植物)Uragacandana,香木名。慧苑音义下曰:‘乌洛迦者西域蛇名,其蛇常患毒热,据此香树,以身绕之,毒热便息,故因名也。或曰:此蛇最毒,螫人必死。唯以栴檀,能治,故以为名耳。’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作是观已。即应想念。从此东方。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皆来入我诸佛国土宫殿之中。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彼诸世界。所有众生。皆亦如是。

[学习解说]:

如是这样观照后,还应当立即观照从此处东方一切世界所有众生全都来到诸佛国土宫殿中,还有东、西、南、北四方,以及上方、下方所有世界所有众生全都来到宫殿中

名词解释:

【四维】
梵语 catasro vidis/ah!。指东南(梵 pu^rva-daks!iN!a^)、西南(梵 daks!iN!a-pas/cima^)、西北(梵 pas/cimottara^)、东北(梵 uttara-pu^rva^)四隅。为东西南北四方之隅角。一般系以四维加四方,称为八方;若再加上、下二方,则合称十方。(中阿含卷二十一说处经、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二见佛品、无量寿经卷下、大宝积经卷七十三、大智度论卷三、卷六)p1827  FROM:【佛光大辞典】





又应想念。如是六道一切众生。皆同威仪。色相相似。其身柔软常有香气。丈夫之相。具足庄严。离诸苦恼。受天快乐。是诸众生。
若须衣服庄严之具。即时往诣劫波树下。随其所须。应念而得。种种众具以为严好。譬如他化自在之天。
复有香风从八方来。其风触身。令心适悦。有诸乐器。无人抚击。随风回动。出妙音声。
是诸众生或在宫殿。或游园苑。或有食于诸天美食。或执宝器。而饮甘露。或有坐于莲花之台。身佩璎珞。两边垂下。财宝充满。众具备足。随其所好。种种欢娱。 面目熙怡。身心悦怿。体常无病。盛年好色。不老不死。功德势力。皆同一类。无有为人之所使者。悉能摧灭淫怒愚痴。当证菩提。究竟安乐。


[学习解说]:

还应当观想如是六道一切众生全都威仪具足,相貌与佛土众生相似,身体不但柔软而且还常常散发出一种香气,还具有丈夫相(勇进正道修行不退者),各各都表现出一种威严和庄重,远离一切苦恼,享受诸天的快乐

如果想要穿上衣服,只要往劫波树下一站,衣服自动披在身上,随各自所需,应念而得,如同他化自在天(此天为快乐,不要自己乐具变现,下天化作,假他之乐事,自在游戏,故曰他化自在)的众生

这里还有带有香气的微风从八方吹来,微风触到身体能令身心感到舒悦,还有各种乐器不需要人去击打,微风吹过去便能发出美妙的音声

生活在这里的众生有的待在宫殿,有的在庭园游玩,有的在享用各种美食,有的手执宝器畅饮甘露,有的坐在莲花台上,身上佩戴璎珞,垂在两边,金银财宝更是丰盈充足不会缺少

大家随其所好,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都面带喜悦,身心欢愉,而且身体常年都不会出现病症,他们气色旺盛丰美,不会老也不会死,在这里不会被人使唤,所以能催灭淫欲、愤怒、愚痴的习气,因此必当证得无上菩提,获得究竟安乐


名词解释:

【他化自在天】
(天名)略名他化天,欲界六天之第六,故称为第六天。此天为快乐,不要自己乐具变现,下天化作,假他之乐事,自在游戏,故曰他化自在。梵名娑舍跋提Paranirmitavas/avartina,此天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醯首罗天,皆为害正法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也。佛成道时,来试障害者,亦此天魔也。或言第六天上别有魔之宫殿,魔王住之,非他化天王也。智度论九曰:“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他化自在天,于他化中得自在故。”智度论五曰:“魔有四种,(中略)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佛祖统纪二曰:“诸经云:魔波旬在六欲顶,别有宫殿。今因果经乃为自在天王,如此则当第六天。有此两异,盖是译者用义之不同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众具自在】
p0980 世亲释九卷十四页云:众具自在者:谓于食等十种众具,随其所欲,如意能得。如有颂言:诸菩萨思惟,若净若不净,        一切成美妙。皆由意自在。无性释九卷八页云:众具自在者:谓饮食等诸资生具,随意所乐,能积集故。众具资财、其义是一。由施波罗蜜多圆满故者:谓由法施无畏施财施圆满;如其所应、得此果故。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色相】
(杂语)谓色身之相貌现于外而可见者。华严经一曰:“无边色相,圆满光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丈夫】
(术语)勇健之人。勇进正道修行不退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威仪】
<一>威严之态度。谓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即习称之行、住、坐、卧四威仪。又于佛门中,出家之比丘、比丘尼,戒律甚多,且异于在家众,而有“三千威仪,八万律仪”和“僧有三千威仪、六万细行,尼有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等之说。一般谓戒重威仪轻,若广义解之,则制教之戒无非皆亦威仪之义,例如二百五十戒中,唯四重禁为戒分,余之僧残等总为威仪分。又如离性罪称之为具足戒,其余之遮戒则属威仪,皆可为证。(菩萨善戒经卷五、大比丘三千威仪经,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八宗纲要卷上)((参见:四威仪)1728)p377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79

[禅定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23-8-4 08:55:26 | 只看该作者
三、世尊告诸大众不经勤苦而能速证佛菩提的方法是修习慈心

佛子。若有众生。为求菩提。而修诸行。愿常安乐者。应修慈心以自调伏。
如是修习。于念念中。常具修行六波罗蜜。速能逮及诸忍之地。速得圆满无上正觉。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最上功德。庄严其身。 尽于未来。常住安乐。亦能除灭。一切众生无始已来诸业重障。


[学习解说]:

佛子,如果有众生为求无上菩提而修诸行,并且希望身心常常住于安乐者,应当修习慈心,以便调伏妄心妄念

能这样修习慈心的行者,将于念念之间具足六波罗蜜,能迅速达到诸忍辱地,迅速圆满无上正觉(即佛的觉悟)

具足十力(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三十二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八十种好(为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八十种好相),以最上功德庄严身,直到将来常常住于安乐中,还能除灭一切众生无始劫来诸业障


名词解释:

【无始】
(术语)一切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有始,如今生从前世之因缘而有,前世亦从前世而有,如是展转推究,故众生及法之元始不可得,故云无始。胜鬘宝窟中末曰:“摄论云:无始即是显因也,若有始则无因,以有始则有初,初则无因,以其无始则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显佛法是因缘义。”梵语杂名曰:“无始,阿努婆嚩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八十种好】
梵语 as/i^ty-anuvyan~jana^ni。为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八十种好相。又称八十随形好、八十随好、八十微妙种好、八十种小相、众好八十章。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殊胜容貌形相中,显著易见者有三十二种,称为三十二相;微细隐密难见者有八十种,称为八十种好。两者亦合称相好。转轮圣王亦能具足三十二相,而八十种好则唯佛、菩萨始能具足。
 又有关八十种好之顺序与名称,异说纷纭。据大般若经卷三八一载,八十种好指:(一)指爪狭长,薄润光洁。(二)手足之指圆而纤长、柔软。(三)手足各等无差,诸指间皆充密。(四)手足光泽红润。(五)筋骨隐而不现。(六)两踝俱隐。(七)行步直进,威仪和穆如龙象王。(八)行步威容齐肃如狮子王。(九)行步安平犹如牛王。(十)进止仪雅宛如鹅王。(十一)回顾必皆右旋如龙象王之举身随转。(十二)肢节均匀圆妙。(十三)骨节交结犹若龙盘。(十四)膝轮圆满。(十五)隐处之纹妙好清净。(十六)身肢润滑洁净。(十七)身容敦肃无畏。(十八)身肢健壮。(十九)身体安康圆满。(廿)身相犹如仙王,周匝端严光净。(廿一)身之周匝圆光,恒自照耀。(廿二)腹形方正、庄严。(廿三)脐深右旋。(廿四)脐厚不凹不凸。(廿五)皮肤无疥癣。(廿六)手掌柔软,足下安平。(廿七)手纹深长明直。(廿八)唇色光润丹晖,(廿九)面门不长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严。(卅)舌相软薄广长。(卅一)声音威远清澈。(卅二)音韵美妙如深谷响。(卅三)鼻高且直,其孔不现。(卅四)齿方整鲜白。(卅五)牙圆白光洁锋利。(卅六)眼净青白分明。(卅七)眼相修广。(卅八)眼睫齐整稠密。(卅九)双眉长而细软。(四十)双眉呈绀琉璃色。(四一)眉高显形如初月。(四二)耳厚广大修长轮埵成就。(四三)两耳齐平,离众过失。(四四)容仪令见者皆生爱敬。(四五)额广平正。(四六)身威严具足。(四七)发修长绀青,密而不白。(四八)发香洁细润。(四九)发齐不交杂。(五十)发不断落。(五一)发光滑殊妙,尘垢不著。(五二)身体坚固充实。(五三)身体长大端直。(五四)诸窍清净圆好。(五五)身力殊胜无与等者。(五六)身相众所乐观。(五七)面如秋满月。(五八)颜貌舒泰。(五九)面貌光泽无有颦蹙。(六十)身皮清净无垢,常无臭秽。(六一)诸毛孔常出妙香。(六二)面门常出最上殊胜香。(六三)相周圆妙好。(六四)身毛绀青光净。(六五)法音随众,应理无差。(六六)顶相无能见者。(六七)手足指网分明。(六八)行时其足离地。(六九)自持不待他卫。(七十)威德摄一切。(七一)音声不卑不亢,随众生意。(七二)随诸有情,乐为说法。(七三)一音演说正法,随有情类各令得解。(七四)说法依次第,循因缘。(七五)观有情,赞善毁恶而无爱憎。(七六)所为先观后作,具足轨范。(七七)相好,有情无能观尽。(七八)顶骨坚实圆满。(七九)颜容常少不老。(八十)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即卍字)。p268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十二相】
(名数)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故起恭敬心。”佛感此相者,由于百劫之间,一一之相,积百种之福,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受敬,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三藏法数四十八谓:一、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二、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三、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四、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缦网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纬交互连络如鹅鸭者。六、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七、足跌高好相,跌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八、腨如鹿王相,腨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九、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十、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十一、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杂乱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施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十七、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并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十八、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十九、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二十一、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者。二十二、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二十三、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二十四、四牙白净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二十八、梵音深远相,梵者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顶成肉髻相,梵名鸟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见顶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见故也。此三十二相依法界次第,法界次第依智度论八十八。其他智度论四,涅槃经二十八,中阿含三十二相经所载,皆大同小异。无量义经曰:“一毫相如月旋,二净眼如明镜,三唇,四额广,五狮子臆,六掌有合缦,七指直而纤,八马阴藏,九顶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果,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软,十四内外相握,十五皮肤细软,十六细筋,十七旋发绀青,十八眉睫绀而展,十九白齿,二十面门开,二十一具千辐轮,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锁骨,二十五顶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颊,二十七四十齿,二十八胸表万字,二十九腋,三十肘长,三十一踝膝露现,三十二鹿腨肠。”亦出优婆夷净行出门经修学品。与诸本大体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八不共法】
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
 <一>佛之十八不共法。全称十八不共佛法。(一)出自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1)诸佛身无失,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故于身无失。(2)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之谓。(3)念无失,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4)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5)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摄心住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6)无不知己舍心,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7)欲无减,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8)精进无减,佛之身心精进满足,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9)念无减,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10)慧无减,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无碍故,于慧无缺减。(11)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著,具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一切烦恼之习悉尽无余,即于解脱无缺减。(12)解脱知见无减,佛知见诸解脱相,了了无闇障。(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以上三项,乃佛造作身、口、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后随智慧而行,故无过失,皆能利益众生。(16)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17)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18)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上三者谓佛之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达无碍。
 (二)即指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等十八种法。此十八种乃诸佛初成道时,于尽智位所修得之法,为余之圣者所无。即唯佛独得十力,除诸惑习气;得四无所畏,说法无怖畏;得三念住,不生欢戚心;得大悲,缘一切有情,得明三苦之行相。十力为: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偏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四无所畏为: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三念住为:于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恭敬听闻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
 (三)有余师所说佛之十八不共法。大智度论卷二十六举:一切智、功德无量、大悲、智慧中自在、定中自在、变化自在、记别无量、记别不虚、言无失、智慧无减、常施舍行、常观众生、不失念、无烦恼习、无有能如法出其失、无能见顶、足下柔软、得神通波罗蜜故,转众生心令欢喜得度。大抵此不共法皆以智慧为义。另外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之四十不共法品说佛四十不共法,卷十一说四十四不共法,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出佛一百四十不共法。(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十七)
 <二>菩萨之十八不共法。出自宝雨经卷四。即:(一)行施不随他教。(二)持戒不随他教。(三)修忍不随他教。(四)精进不随他教。(五)静虑不随他教。(六)般若不随他教。(七)行于摄事,能摄一切有情。(八)能解回向。(九)方便善巧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复能示现于最上乘而得出离。(十)不退大乘。(十一)善能示现于生死涅槃,而得安乐,言音善巧能随世俗。(十二)智为前导,虽现前起种种受生,而无所作,离诸过失。(十三)具足十善身语意业。(十四)为摄诸有情,恒不舍离,常能忍受一切苦蕴。(十五)能为示现一切世间之所爱乐。(十六)虽于众多苦恼愚夫及声闻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宝坚固清净庄严。(十七)若受一切法王位时,以缯及水系灌其顶。(十八)能不舍离诸佛正法示现悕求。又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出菩萨十不共之说,与宝雨经所载雷同。奋迅王问经卷下亦出菩萨十八不共法,亦有不少与前载相通者。(自在王菩萨经卷下、华严经疏卷五十二、大乘义章卷十六)p350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无所畏】
梵语 catva^ri vais/a^radya^ni,巴利语 catta^ri vesa^rajja^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梵 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梵 sarva-dharma^bhisam!bodhi-vais/a^radya),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梵 sarva^srava-ks!aya-jn~a^na-vais/a^radya),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梵 antara^yika-dharma^nanyatha^tva-nis/cita-vya^karaN!a-vais/a^radya),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梵 sarva-sam!pad-adhigama^ya nairya^N!ika-pratipat-tatha^tva-vais/a^radya),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二>菩萨之四无所畏(梵 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梵 dha^rani^-s/rutodgrahaN!a^rtha-nirdes/a-vais/a^radya),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梵 naira^tmya^dhigama^tpara-vihet!hana^-nimitta-samuda^ca^ra-sahaja^nadhigaterya^patha-trikarma-paris/uddha-maha^-raks!a-sam!panna-vais/a^radya),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梵 sadodgr!hi^ta-dharma^vismaraN!a-prajn~opa^ya-nis!t!ha^gata-sattva-nista^raN!a-prasa^da-sam!dars/ana-s/ubha^nantara^yika-vais/a^radya),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梵 sarva-jn~ata^-citta^sam!pramos!a^nya-ya^na^nirya^N!a-sam!pu^rN!a-vas/ita^-sarva-pra^ka^ra-sattva^rtha-sam!pra^paN!a-vais/a^radya),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大乘宝雨经卷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p177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力】
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正觉】
无上正等正觉的简称,亦即佛的觉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波罗蜜】
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FROM:【佛光大辞典】

【忍地】
(术语)无生法忍之悟地位也。大集经九曰:“是人不久得忍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79

[禅定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23-8-4 08:5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4 09:05 编辑

4 世尊称赞弥勒菩萨,因为怜悯众生故能善问,自利利他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弥勒。汝于我所。常有所问。今所问义。最顺我心。
汝今哀愍诸天及人一切世间。无量众生。多所利益。多所安乐。故能问我如是之义。
吾当为汝。分别演说。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


[学习解说]:

世尊对弥勒菩萨摩诃萨说:善哉,弥勒,你常常请教我问题,但是今日所问的问题最顺我的心意

你今日因为慈悲哀愍诸天及一切世间无量众生,为令他们得到法益,令他们内心充满安乐,故能问出自利利他的好问题

我现在就为你们分别演说,诸菩萨为什么能在无上智慧中做到只用很少的功力,甚至不经勤苦,便能快速证得佛菩提


学习笔记:关于善问
佛说世上两种人非常稀有~大般涅槃经

复有二人。
一[善问难]。
(善于发问)
二[善能答]。
(善于答问)
善问难者汝身是也。善能答者谓[如来]也。

善男子。因是[善问]即得转于无上法轮。能枯十二因缘大树。能度无边生死大河。能与魔王波旬共战。能摧波旬所立胜幢。


名词解释:

【菩提】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79

[禅定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23-8-4 08:53: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4 08:58 编辑

3 弥勒菩萨请问世尊如何不经勤苦而能速证佛菩提

世尊。我今欲于如来应正等觉。少有所问。唯愿慈哀。为我宣说。
世尊。菩萨云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少用功力。安乐无倦。而能速证广大佛法。
菩萨云何。在生死中。不受无量众苦逼迫。于诸佛法速得圆满。

[学习解说]:

世尊,我也希望能拥有像如来一样的无上正智

惟愿世尊慈悲哀愍,为我们宣说,菩萨如何能在无上智慧中做到只用很少的功力且不经勤苦,便能快速证得广大佛法

菩萨如何能在生死苦海中不受无量众苦所逼迫,能在诸佛法中快速证得智慧圆满


名词解释: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odhi,巴利语 anuttara-samma^sambodhi 之音译。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译为“无上正真道意”。
 又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uddha,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指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一般译为“无上正等觉者”。此系佛陀之尊称。又可省略阿耨多罗,而仅作三藐三佛陀,或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等。(大智度论卷二、卷八十五、往生论注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二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参见:正遍知)2001、“正觉”2005)p3674  FROM:【佛光大辞典】

【正等觉】
(术语)称诸佛无上之正智而曰正等觉。觉者觉知诸法之智也。其智无邪曰正,无偏曰等。七佛经曰:“毗婆尸佛应正等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5-21 17:40 , Processed in 0.09686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