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83

[禅定勋章]

91#
 楼主| 发表于 2023-9-22 08:5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22 08:55 编辑

4、什么是真正的供养法?

云何名为供养于法。
善男子。若能供养十二部经。名供养法。


[学习解说]:

什么是供养法?以及如何供养法?

善男子,如果有人能供养十二部经(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这样叫做供养法


名词解释:

【十二部经】
梵语 dva^das/a^n%ga-buddha-vacana。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一)契经(梵 su^tra,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二)应颂(梵 geya,音译祇夜),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三)记别(梵 vya^karaN!a,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所作之证言。(四)讽颂(梵 ga^tha^,音译伽陀),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五)自说(梵 uda^na,音译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六)因缘(梵 nida^na,音译尼陀那),记载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七)譬喻(梵 avada^na,音译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说法义。(八)本事(梵 itivr!ttaka,音译伊帝曰多伽),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或开卷语有“佛如是说”之经亦属此。(九)本生(梵 ja^taka,音译阇陀伽),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十)方广(梵 vaipulya,音译毗佛略),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十一)希法(梵 adbhuta-dharma,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十二)论议(梵 upades/a,音译优波提舍),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或谓除因缘、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以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印顺))p344 FROM:【佛光大辞典】




云何供养十二部经。
若能至心信乐受持读诵解说。如说而行。既自为已复劝人行。是名供养十二部经。


[学习解说]:

如何供养十二部经?
如果有人能至心信乐受持读诵解说十二部经,并且如法实修,不但自己如说而行,还能劝导他人这样实修,这就是供养十二部经



若能书写十二部经。既书写已种种供养如供养佛。唯除洗浴。

若有供养受持读诵如是经者。是则名为供养法也。供养法时如供养佛。

又复有法 谓菩萨一根。辟支佛人三根三谛。若信是者名供养法。


[学习解说]:

如果有书写十二部经者,写完之后还能如同供养诸佛那样供养十二部经
这些供养、受持、读诵、十二部经者,就是在供养法

另外如果能相信佛以菩萨、声闻、独觉三乘方便利益众生,则是供养法


名词解释:

【三乘人】
声闻乘、独觉乘此二为小乘,菩萨乘则为大乘。《藏传佛教萨迦派》刘立千著FROM:【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V1.1】

【一根】
<一>又作一机。指耳根。阎浮提众生虽六根具足,然以耳根最锐利,闻法易入,能圆通无上道,故有“一根”之称。
<二>谓某一种根性。即受同一种教之根器。
<三>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中之任何一根。p63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谛】
指三种真理。据天台宗,诸法实相之真理分为空、假、中三谛。此系据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与仁王般若经卷上二谛品而来。智顗于法华玄义卷一上、卷二下,摩诃止观卷一下、卷三上、卷五上等所说者,为:(一)空谛,又作真谛、无谛。诸法本空,众生不了,执之为实而生妄见。若以空观对治之,则执情自忘,情忘即能离于诸相,了悟真空之理。(二)假谛,又作俗谛、有谛。诸法虽即本空,然因缘聚时则历历宛然,于空中立一切法,故称假谛。(三)中谛,又作中道第一义谛。以中观观之,诸法本来不离二边、不即二边、非真非俗、即真即俗,清净洞彻,圆融无碍,故称中谛。
 三谛虽为化法四教中之别、圆二教所说,但别教之三谛有各种称法,如隔历三谛、历别三谛、次第三谛、不融三谛、别相三谛、逦迤三谛等。即三谛为各个独立之真理,其中空、假二谛系就现象而言,中谛则就本体而论,故前二谛较劣,后一谛最为殊胜。相对于此,圆教三谛亦有多种名称,如圆融三谛(又称三谛圆融)、一境三谛、不次第三谛、非纵非横三谛、不思议三谛等。然三谛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互融,形成即空、即假、即中之三谛。观此三谛之真理,有所谓三观,即圆教之中,观圆融三谛之三谛圆融观,而认众生一念中具足圆融三谛,称为一心三观。
 天台宗又就别入通、圆入通、别教、圆入别、圆教等五种修行阶段之别,而论究三谛之深浅,即:(一)别入通,又作别接通,指通教之人接入别教之机者。此等人听闻非有漏非无漏之说,遂以有漏为俗谛,以无漏为真谛,以非有漏非无漏为中道。故知其所谓之中道系从通教所说之真俗二谛来领悟中谛,此即为“但中”,仅具“双非”而无“双照”之意义。(二)圆入通,又作圆接通,即通教之人接入圆教之机者。此等人所了解之真俗二谛与别入通无异,然听闻非漏非无漏之说时,兼具双非、双照之义,故知其所领悟之中道异于别入通之人,而为一种“不但中”之中道。(三)别教,此等人以有为假谛,以空为真谛,以非有非空为中道,故知其所谓之中道亦为“但中”。(四)圆入别,又作圆接别,即别教之人接入圆教之机者。此等人所了解之二谛与前记三类人无异,然其所领悟之中道为具足一切佛法之“不但中”。(五)圆教,此等人非但了解中道具足一切佛法,且了解其所领悟之真谛俗谛亦皆具足佛法,三谛圆融,一即三,三即一,于五种人之中最为殊胜。
 此外,三谛之真理,若因应凡夫之心(情)而作各种说法者,称为随情说。若对十信以上之菩萨,说空、假二谛为情,说中谛为悟智者,称为随情智说。若对十住以上之菩萨,则说为真智所照之不思议三谛者,称为随智说。(金光明经文句卷二、卷四、卷五、观音玄义卷四、摩诃止观卷七上)((参见:一心三观)23)p684 FROM:【佛光大辞典】

【辟支佛】
梵语 pratyeka-buddha 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载,有二义:(一)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先世因缘),自以智慧得道。(二)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慧苑音义卷上)((参见:缘觉)6132)p5613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根】
<一>又作三辈。众生之根性有上、中、下三等,称为三根。据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载,犹如卉木丛林及诸药草中,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有中根中茎中枝中叶,有大根大茎大枝大叶,其上中下随树之大小而各有所受。上根者(又作利根),根性伶俐,速发智解,堪忍耐难行,能证妙果;中根次之,下根(又作钝根)最劣。摩诃止观卷六下(大四六·七九中):“下根断惑尽,方能出假,佛于法华中破其取涅槃心,劝发无上道,起方便慧。(中略)中根者断见惑已,生死少宽,思任运断。(中略)上根者初心闻慧即能体达见思即空。”(大智度论卷五十四、法华玄论卷九、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六之三、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下)
<二>全称三不善根。即贪、嗔、痴等三烦恼。((参见:三不善根)530)
<三>全称三无漏根。即二十二根中之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参见:三无漏根)629)p599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83

[禅定勋章]

92#
 楼主| 发表于 2023-9-22 08:56:34 | 只看该作者
5、什么是真正的供养僧?

若有供养发菩提心受持戒者出家之人。向须陀洹至阿罗汉果。名供养僧。

若有人能如是供养佛法僧宝。当知是人终不远离十方如来。常与诸佛行住坐卧。
善男子。若有人能如说多少供养如是三福田者。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多受利益。


[学习解说]:

如果有供养已经发菩提心并且清净持戒的出家人
并且由须陀洹(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证得阿罗汉果(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者,叫做供养僧

如果有人能像上面这样如法供养佛法僧三宝者
应当知道此人永远都不会远离十方如来,此人常常与诸佛如来亲近

善男子,如果有人能这样如法供养三种福田的人,应当知道此人在无量世中将获得很多利益


名词解释:

【阿罗汉】
梵语 arhat,巴利语 arahant。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称罗汉、啰呵。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皆作狭义之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广义言之,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
 据成唯识论卷三载,阿罗汉通摄三乘之无学果位,故为佛之异名,亦即如来十号之一。另据俱舍论卷二十四举出,阿罗汉乃声闻四果(四沙门果)之一,为小乘之极果。可分为二种,即:(一)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者。(二)阿罗汉果,指断尽一切烦恼,得尽智而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证入此果位者,四智圆融无碍而无法可学,故称无学、无学果、无学位;若再完成无学正见乃至无学正定之八圣道,以及无学解脱、无学正智等十种无漏法,则称为十无学支。
 关于阿罗汉之语义,据大智度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七本、翻译名义集卷一、卷二等举出杀贼、不生、应供三义,称为阿罗汉三义,为自古以来最常见之说。即:(一)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二)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三)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梵语 arhan,为梵语 arhat(阿罗汉)之单数主格,意译受供养、受尊敬,故上述三义中,以应供一义较为适切。此外,慧远于大乘义章卷二十末亦以应化一切众生、断尽诸惑等四义解释阿罗汉。又善见律毗婆沙卷四则举出打坏三界车辐、远离一切恶业、无覆藏等五种阿罗汉之释义。
 另就阿罗汉之种类而论,声闻四果中之阿罗汉,依其根性利钝之差别,可分为六种。据杂阿毗昙心论卷五、俱舍论卷二十五等所举,即:(一)退法阿罗汉,又作退相阿罗汉,指遭遇小恶缘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二)思法阿罗汉,又作死相阿罗汉,指由于忧惧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三)护法阿罗汉,又作守相阿罗汉,指能守护而不致退失果位者。(四)安住法阿罗汉,又作住相阿罗汉,指不退亦不进,而安住于果位者。(五)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六)不动法阿罗汉,又作不坏相阿罗汉,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
 上述六种阿罗汉中,前五种为钝根者,故得时解脱或时爱心解脱,而后者系属利根者,故得不时解脱或不动心解脱。详言之,倘若能遇善因缘而得入定之解脱,称为时解脱;随时可入定,而无须等待某种特定因缘之解脱,称为不时解脱。又善护自己所得之阿罗汉果,并解脱烦恼者,称为时爱心解脱;不再由于烦恼而退失果位之解脱者,称为不动心解脱。此外,不动法阿罗汉以其利根之形成,又分为两种,即:(一)本来生就不动种性者,称为不退法阿罗汉、不退相阿罗汉。(二)由精进修行而达不动法者,称为不动法阿罗汉。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为七种阿罗汉。若再加缘觉、佛,则总称九种阿罗汉,又称为九无学。
 另据中阿含经卷三十、成实论卷一等所举,以慧解脱、俱解脱取代缘觉、佛,而形成另一种九无学。其中,藉智慧力以解脱烦恼之阿罗汉,称为慧解脱阿罗汉。若得灭尽定,而于心、智慧两方面悉皆解脱之阿罗汉,则称俱解脱阿罗汉。此二者再加无疑解脱阿罗汉(在俱解脱中通达一切文义,而得四无碍解者),则成三种阿罗汉。(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卷四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八、弥勒上生经、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十四、甘露味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四、法华义记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末、法华义疏卷一、大日经疏卷一、翻梵语卷一、玄应音义卷八)((参见:九无学)147、“六种性”1302、“四向四果”1683)p3692 FROM:【佛光大辞典】

【须陀洹】
梵语 srota-a^panna,巴利语 sota^panna。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全称须陀般那。又作须氀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閦囊、窣路多阿半那。旧译作入流、至流、逆流。新译作预流。入流,意指初入圣者之流;逆流,谓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之流。又初证圣果者,预入圣道之法流,故称预流。须陀洹分因果二位,自入“见道”初心至第十五心之间,为趣向须陀洹果之因位,称须陀洹向;“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而对于前之向位则称须陀洹果,为声闻乘四圣位中之正果初位。又依五教章通路记卷五十,将预流果之人分为三类,即:(一)现般预流,乃三界“修惑”皆断尽,得“无学果”证般涅槃者。此属利根之机。(二)现进预流,由进修而断欲界“修惑”之前六品乃至九品,证“一来果”,并证“不还果”者。属中根之机。(三)受生预流,指于一、二生或七返人天往来受生者。属于根器较钝者。(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六、俱舍论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华严五教章卷三)((参见:四向四果)1683、“预流果”5701)p5360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供养三宝是不为难。在家供养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如法供养三宝并不困难,在家人如法供养三宝很难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和障碍的缘故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83

[禅定勋章]

93#
 楼主| 发表于 2023-9-23 10:48:38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93楼用时约3小时)


优婆塞戒经卷第四

六波罗蜜品第十八

一、如何供养六波罗蜜


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说供养六方。六方即是六波罗蜜。是人则能增长财命。如是之人有何等相。

佛言。善男子。若能不惜一切财物。常于他人作利益事。
念于布施乐行布施。随有随施不问多少。
当行施时于身财物不生轻想。净施不择持戒毁戒。
赞叹布施见行布施欢喜不妒。见有求者心则悦乐。
起迎礼拜施床命坐。前人咨问若不咨问。辄为赞叹布施之果。
见恐怖者能为救护。处饥馑世乐施饮食。
虽作是施不为果报。不求恩报施。
不诳众生。能赞三宝所有功德。
不以斗称杂余异贱欺诳于人。不乐酒博贪欲之心。
常修惭羞愧耻之德。虽复巨富心不放逸。多行惠施不生憍慢。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施波罗蜜。


(参考阅读:如何供养六波罗蜜~优婆塞戒经)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您先前说过应当供养六方
六方代表的是六波罗蜜,因此能增长财命,那么供养六波罗蜜者具有哪些相貌呢

佛说:善男子,能做到不贪恋和不吝惜一切财物的人;常常做利益他人的事情
常常想着布施众生,而且喜欢布施的人;尽己所能随缘尽力广行布施不论多少的人

布施时对于所施之物不生轻视想,能够清净平等布施,心不分别受者是否持戒或毁戒的人
赞叹布施者,见到布施的人心不嫉妒,反生欢喜的人;见到乞求者,能心生喜悦,广种福田的人

见到被恐怖笼罩的人能发心救护;遭遇饥馑年代也能乐于布施饮食的人
虽然做了很多布施,但不是为了求得任何果报

从不欺骗众生,能够常常赞叹佛法僧三宝功德的人
不缺斤少两欺骗他人,不饮酒、不赌博,没有贪欲之心的人

常修惭愧心,虽然有很多财富但心不放逸,广行布施,不生骄慢
善男子,具有以上相貌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供养布施波罗蜜



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常修软心不作罪过。设误作者常生愧悔。
信是罪业得恶果报。所修善事心生欢喜。于小罪中生极重想。设其作已恐怖忧悔。
终不打骂嗔恼众生。先意语言。言辄柔软。见众生已生爱念心。知恩报恩。心不悭吝不诳众生。
如法求财乐作福德。所作功德常以化人。见穷苦者身代受之。常修慈心怜愍一切。
见作恶者能为遮护。见作善者赞德说果。复以身力往营佐之。身不自由令他自在。
常修远离嗔恚之心。或时暂起觉生愧悔。实语软语。远离两舌及无义语。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戒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能清净身口意三业,常修柔软心,不造作恶业,如误造恶业,应惭愧忏悔
应当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时应当心生欢喜,勿以恶小而为之,对于小罪也能生重罪想
从不打骂恼怒众生,并且总是用柔软语先于众生说话,见到一切众生都能生爱念心,知恩图报,对众生从不吝啬不欺诳
如法求取财物,常修福德之事,所作功德常常教化他人,见到贫穷的人能感同身受,常修慈心怜悯一切众生
见到作恶的人能为对方遮护,见到行善的人能随喜赞叹并为对方解说善的果报,还会身体力行一同行善利益众生
常常修习远离嗔恚心,常修实语(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软语(温顺而适人情之柔语),远离两舌(即搬弄是非,离间他人,为十恶业之一)及无义语(没有意义的言语)
善男子,具有以上相貌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供养持戒波罗蜜


名词解释:

【软语】
“粗语”之对称。温顺而适人情之柔语。禅苑清规卷三首座条(卍续一一一·四四七上):“凡是堂中一切不如法事,于粥前以软语曰众,言须简当。”p6316 FROM:【佛光大辞典】

【实语】
梵语 satya-va^da,巴利语 sacca-va^da。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指佛或修行者所说之话语。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五○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在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中,论及口之四善行时,将实语(巴 musa^-va^di^-verama^N!i^,离妄语)与软语、不绮语、不两舌三者共举;同经卷十二清净经中,将实语(巴 bhu^ta-va^di^) 与应时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等五者并举;卷十四梵动经中,则将实语与知时之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等五者共举。
 显密二教于此说法略有不同,在显教中,谓所说称于实,又如言起行,其言行能相应者为实语;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大三五·二二九下):“如言起行,故云实语。”密教则以说真如之言为实语,即释摩诃衍论卷二所说五种语中之第五种如义语;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七九中):“真言,梵曰漫怛攞,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别译杂阿含经卷四、卷十四、正法念处经卷五十四、大宝积经卷七十九、大方等大集经卷十)p5790 FROM:【佛光大辞典】

【两舌】
即搬弄是非,离间他人,为十恶业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义语】
没有意义的言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若人能净身口意业。众生设以大恶事加。乃至不生一念嗔心。终不恶报。
若来悔谢即时受之。见众生时心常欢喜。见作恶者生怜愍心。赞叹忍果呵责嗔恚。说嗔果报多有苦毒。
修施忍时先及怨家。正观五阴众缘合和。若和合成何故生嗔。深观嗔恚乃是未来无量恶道受苦因缘。
若暂生嗔则生惭愧恐怖悔心。见他忍胜不生妒嫉。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忍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能清净身口意三业,即使被众生以大的恶事加害,也不会心生一念嗔心
如果对方前来悔过谢罪,当时就能接受歉意,见到一切众生常常心生欢喜,见到作恶众生常生怜悯心
常常赞叹忍辱的殊胜果报,呵责嗔恚的恶果报,为众生解说嗔恚所带来的种种苦受
修习忍辱时,能够正观五阴(色,受,想,行,识)和合,既然是累世今生因缘和合而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要生嗔恚心呢,所以应当深入观察嗔恚心是造成未来无量苦受的因缘
因此应当停止嗔恚心,当生惭愧忏悔及恐怖心,见到他人修习忍辱胜过自己,也不会心生嫉妒
善男子,具有以上相貌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供养忍辱波罗蜜


名词解释:

【五阴】
(术语)新译曰蕴。旧译曰阴。净影之说,如大乘义章八本所谓“积集名阴。阴积多法故。”是与新译蕴之义同。天台之说,如止观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是阴有荫覆与阴积之二义。(参见:蕴)。色,受,想,行,识,五法之名义,新旧皆同。(参见:五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苦毒】
(术语)苦身毒身者。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若有人能不作懈怠。不受不贪坐卧等乐。
如作大事功德力时。及营小事心亦如是。凡所作业要令毕竟。作时不观饥渴寒热。
时与非时不轻自身。大事未讫不生悔心。作既终讫自庆能办。
赞叹精进所得果报。如法得财用皆以理。见邪进者为说恶果。
善教众生令修精进。所作未竟不中休息。修善法时不随他语。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进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能做到修行不懈怠,不贪恋不享受舒适卧具的快乐
不论做大功德事或小功德事都能心不懈怠,所做一切事情都有始有终
做佛事时不会被饥渴寒热等外境影响而分心,任何时候都不轻视自己
大事在未完成时不生后悔心,完成之后应该庆幸自己也能做到
常常赞叹精进所获得的殊胜果报,常为外道行精进的人解说所得的恶果报
并且善于教导众生改行正精进,任何事情只要做了就不会中断,不会中场休息
善男子,具有以上相貌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供养精进波罗蜜



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乐处空闲若窟若山树林空舍。不乐愦闹贪着卧具。不乐听说世间之事。不乐贪欲嗔恚愚痴。先语软语常乐出家。教化众生。
所有烦恼轻微软薄离恶觉观。见怨修慈乐说定报。
心若逸乱生怖愧悔。见邪定者为说罪过。善化众生置正定中。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禅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清净身口意,喜欢在空闲处净修,远离愦闹处,不贪恋舒适的卧具,不喜探听世间俗事,不贪不嗔不痴
常乐出家,总是以柔软语先与众生交流,教化众生令生正见
远离恶见,保持正念觉观,见到有怨仇的人能生慈心,并为他们解说禅定(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的殊胜果报
如果心念散乱能生惭愧怖畏心,见到修邪定的人能为他们解说邪定带来的罪报,善于教化众生改行正定
善男子,具有以上相貌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供养禅定波罗蜜


名词解释:

【禅定】
<一>禅,为梵语 dhya^na 之音译;定,为梵语 sama^dhi 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 dhya^na 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参见:定)3171、“禅”6451)
<二>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参见:坐禅)2838)p6463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悉学一切世间之事。
于贪嗔痴心不贪乐。不狂不乱怜愍众生。善能供养父母师长和上长老耆旧有德。修不放逸先语软语不诳众生。
能分别说邪道正道及善恶报。常乐寂静出家修道。
能以世事用教众生。见学胜已不生妒心。
自胜他人不生憍慢。受苦不忧受乐不喜。
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般若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清净身口意,学习一切世间的事情
心不贪着或不执着世间一切贪嗔痴的事情,不会散心杂念,常能怜悯世间众生
常常供养父母、师长、和尚、年长有德行的人
修行从不放逸,能够以柔软语先开口与众生交谈,不欺诳众生
能善分辨及为众生解说正道与邪道及善恶果报,常常喜欢在寂静处净心修道
能随顺众生根器次第,以世事教化引导众生,见到胜过自己的人从不生嫉妒心
自己胜过他人也不会心生骄慢,受苦时心不忧恼,受乐时心不喜悦
善男子,具有以上相貌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则能供养般若波罗蜜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83

[禅定勋章]

94#
 楼主| 发表于 2023-9-24 11:28:27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9楼~95楼用时约3小时)

二、修习六(方)波罗蜜时要分别需要注意四事

善男子。一一方中各有四事。施方四者。
一者调伏众生。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若人于财不生悭惜。亦不分别怨亲之相时与非时。是人则能调伏众生。
于财不惜故能行施。是故得离悭吝之恶。是名离对。
欲施施时施已欢喜不生悔心。是故未来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
能令他人离于饥渴苦切之恼。故名利他。


[学习解说]:

(注:上一段的经文内容讲的是世尊说应当供养六方,六方代表的是六波罗蜜)

世尊继续对善生说:善男子,六方中分别各有四事
布施时需要注意的四事:一调伏众生;二离对;三自利;四利他
如果有人对于财物不生悭贪和吝啬心,布施时任何时候都不分别执着,能做到怨亲平等,这样的人能调伏众生
因为不吝啬财物,能广行布施,因此能远离悭贪吝啬带来的恶果报,这叫做离对
准备布施时和已经布施后都能心生欢喜不后悔,这样将来就能感召人天快乐乃至无上快乐的果报,这叫做自利
通过布施令他人也能远离饥渴等种种苦恼,这叫做利他



戒方四者。
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庄严菩提者。优婆塞戒至菩萨戒。能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地根基。是名庄严。
既受戒已复得远离恶戒无戒。是名离对。
受持戒已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
既受戒已施诸众生无恐无畏咸令一切离苦获安是名利他。


[学习解说]:

持戒需要注意的四事:一庄严菩提;二离对;三自利;四利他
受持优婆塞戒以及受持菩萨戒者,是成就无上菩提的初地(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根基,所以净心持戒的过程叫做庄严菩提
既然有持戒守戒,便不会受持恶戒以及无戒(自始未受戒者,称为无戒),这叫做离对
受持戒律后,便能感得人天快乐乃至无上快乐的果报,这叫做自利
自己受持戒律以后,还能令众生消除恐惧,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叫做利他


名词解释:

【无戒】
依法领纳戒体,称为受戒;受戒后毁坏戒体,称为破戒;自始未受戒者,称为无戒。无戒之僧,称为名字比丘(梵 sam!jn~a^-bhiks!u)。(十诵律卷一、俱舍论卷十五)p5087 FROM:【佛光大辞典】

【初地】
(术语)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参见:十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忍方四者。
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庄严菩提者。因忍故得修善。修善故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
既修忍已。能离嗔恶。是名离对。
忍因缘故。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
忍因缘故。人生喜心善心调心。是名利他。


[学习解说]:

忍辱需要注意的四事:一庄严菩提;二离对;三自利;四利他
因为忍辱而获得善业,因为修善而获得初地(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乃至无上菩提,这叫做庄严菩提
既然已修忍辱,便能远离嗔恚的恶业,这叫做离对
因为有修忍辱的缘故,便能感得人天快乐乃至无上快乐的果报,这叫做自利
因为有修忍辱的缘故,进而生起欢喜心、善念心,调伏众生妄念之心,这叫作利他



进方四者。
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庄严菩提者。因精进故得修善。修善法故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
修善法时离恶懈怠。是名离对。
因是善法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
教众生修善令离恶法。是名利他。


[学习解说]:

精进需要注意的四事:一庄严菩提;二离对;三自利;四利他
因为精进而获得善业,因为修善而获得初地(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乃至无上菩提,这叫做庄严菩提
精进修行时,便能远离懈怠,这叫做离对
因为精进修行获得善法的缘故,便能感得人天快乐乃至无上快乐的果报,这叫做自利
教导众生精进修行,进而获得善法远离恶法,这叫作利他



禅方四者。
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庄严菩提者。
因修如是禅定力故。获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
因是禅定修无量善离恶觉观。是名离对。
修舍摩他因缘力故。常乐寂静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
断诸众生贪欲嗔恚狂痴之心。是名利他。


[学习解说]:

禅定需要注意的四事:一庄严菩提;二离对;三自利;四利他
因为修习禅定(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力的缘故,而能获得初地(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乃至无上菩提,这叫做庄严菩提
因为心念清净不散乱,而能修习无量善法,提起觉性远离恶法,这叫做离对
因为修习奢摩他(译曰止、寂静、能灭等。摄心住于缘,离散乱也)的缘故,常乐寂静(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处,因此获得人天快乐乃至无上快乐的果报,这叫做自利
帮助一切众生断除贪嗔痴,这叫做利他


名词解释:

【寂静】
<一>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六门教授习定论、往生论)
<二>指涅槃之寂灭无相。无生即寂,无灭即静;涅槃境界远离诸苦,湛然常住,无生无灭,故称为寂静。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就有余依及无余依地各说四种寂静。(一)有余依中:(1)苦寂静,谓永尽诸漏,及断除后有之众苦,而得当来不生之法。(2)烦恼寂静,谓断除一切之烦恼,而得毕竟不生之法。(3)不损恼有情寂静,谓永断烦恼,不造诸恶,修习诸善。(4)舍寂静,谓恒住于“舍”性之中,不喜不忧,安住于正念正知。(二)无余依中:(1)数教寂静,谓诸数及言教等并息。(2)一切依寂静,谓有余依中虽有施设依乃至后边依等八依,今于此境界中总断离此等诸依。(3)依依苦寂静,谓依准前述之八依,永灭除众生之苦。(4)依依苦生疑虑寂静,依准前述之八依,苦之疑虑不生。(法蕴足论卷四、卷六、般若灯论卷二、十八空论、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瑜伽论记卷二十四)p4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奢摩他】
(术语)S/amatha,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禅定七名之一。译曰止、寂静、能灭等。摄心住于缘,离散乱也。大乘义章十三曰:“奢摩他,此翻名止。摄心住缘。目之止。”慧琳音义十八曰:“奢摩他,唐云止。”慧苑音义上曰:“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静。谓正定离沉掉也。”圆觉略疏三曰:“奢摩他,此翻云止,定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若准涅槃经释,即名能灭、能调、寂静、远离、及能清等。”了义灯五本曰:“奢摩他,此云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禅定】
<一>禅,为梵语 dhya^na 之音译;定,为梵语 sama^dhi 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 dhya^na 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参见:定)3171、“禅”6451)
<二>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参见:坐禅)2838)p6463 FROM:【佛光大辞典】




智方四者。
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庄严菩提者。因修智慧获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
修智慧故远离无明。令诸烦恼不得自在。是名离对。
除烦恼障及智慧障。是名自利。
教化众生令得调伏。是名利他。


[学习解说]:

智慧需要注意的四事:一庄严菩提;二离对;三自利;四利他
因为有修出世间智慧的缘故,而能获得初地(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乃至无上菩提,这叫做庄严菩提
因为拥有出世间智,远离各种无明执着与烦恼,这叫做离对
因为智慧能照破黑暗,能破除种种烦恼与业障,叫做自利
若能以智慧教化众生断恶修善,叫做利他


名词解释:

【智慧】
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83

[禅定勋章]

95#
 楼主| 发表于 2023-9-24 11:3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25 14:53 编辑

(~接续楼上,95楼~96楼用时约2.5小时)

三、说有六波罗蜜是正确的,说有四波罗蜜者是不正确的


善男子。或有说言。离戒无忍。离智无定。是故说有四波罗蜜。
若能忍恶不还报者。即名为戒。
若修禅定心不放逸。即是智慧。是故戒即是忍。慧即是定。
离慧无定。离定无慧。是故慧即是定。定即是慧。
离戒无进。离进无戒。是故戒即精进。精进即戒。
离施无进。离进无施。是故施即精进。精进即施。故知无有六波罗蜜者。


[学习解说]:

善男子,或者有人说:离开持戒无有忍辱,离开智慧无有禅定,因此说有四波罗蜜
如果有人能忍辱一切恶事不讨报,这就是持戒;如果修习禅定心不散乱不放逸,这就是智慧
因此他们认为持戒就是忍辱,智慧就是禅定
认为没有智慧就不会有禅定,没有禅定也不会有智慧,因此智慧就是禅定,禅定就是智慧
认为不能清净持戒就无法精进修行,不能精进修行就无法清净持戒,因此持戒就是精进,精进就是持戒
认为不能广行布施就无法精进修行,不能精进修行就无法广行布施,因此布施就是精进,精进就是布施
所以这些人认为没有六波罗蜜


是义不然。何以故。
智慧是因布施是果。精进是因持戒是果。三昧是因忍辱是果。
然因与果不得为一。是故应有六波罗蜜。

若有说言。戒即是忍忍即是戒。是义不然。何以故。
戒从他得忍不如是。有不受戒而能忍恶。为众修善忍无数苦。无量世中代诸众生。受大苦恼心不悔退。是故离戒应有忍辱。


[学习解说]:

其实不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智慧是因,布施是果;精进是因,受戒是果;禅定是因,忍辱是果
所以因和果不是一个,因此应该有六波罗蜜

如果说受戒就是忍辱,忍辱就是受戒,这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呢,因为戒是从他而得,忍辱则不是;比如未受戒者也能以忍辱心对待诸恶事,也能为众生忍受无数苦,在无量世中代众生消业,虽然遭受大苦恼,但却不生后悔心,也不会退失发心,因此即使不受戒也能修忍辱



善男子。三昧即是舍摩他也。智慧即是毗婆舍那。
舍摩他名缘一不乱。毗婆舍那名能分别。是故我于十二部经说定慧异。当知定有六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三昧(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是舍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是毗婆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
因为舍摩他是“止息一切杂念”,毗婆舍那是“观察或观见事理”
因此我在十二部经中说过定和慧有差异,并非是一个,因此应当知道有六波罗蜜


名词解释:

【定慧】
禅定和智慧,亦即三学中之二学。收摄散乱的心意为“定”;观察照了一切的事理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奢摩他】
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智慧】
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钵舍那】
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来所以最初先说檀波罗蜜。为调众生施时离贪。
是故次说尸波罗蜜。施时能忍舍离之心。
是故次说忍波罗蜜。施时心乐不观时节。
是故次说进波罗蜜。施时心一无有乱相。
是故次说定波罗蜜。施时不为受生死乐。
是故次说智波罗蜜。


[学习解说]:

如来世尊最初教导众生先修布施波罗蜜,是为了调伏众生在布施时能够舍离贪心
然后又教导持戒波罗蜜,是为了调伏众生布施时能够忍辱舍离之心
然后又教导忍辱波罗蜜,是为了调伏众生布施时或布施后等任何时候都能心生欢喜的布施
然后又教导精进波罗蜜,是为了调伏众生布施时心念专一,不是为了求得任何果报而布施
然后又教导禅定波罗蜜,是为了调伏众生布施时不是为了求世间快乐,最后教导智慧波罗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83

[禅定勋章]

96#
 楼主| 发表于 2023-9-25 05:3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25 14:54 编辑

四、什么是波罗蜜?

善男子。云何名为波罗蜜耶。
施时不求内外果报。不观福田及非福田。施一切财心不吝惜不择时节。是故名为施波罗蜜
乃至小罪虽为身命尚不毁犯。是故名为戒波罗蜜
乃至恶人来割其身忍而不嗔。是故名为忍波罗蜜
三月之中一偈赞佛不休不息。是故名为进波罗蜜。
具足获得金刚三昧。是故名为禅波罗蜜
善男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具足成就六波罗蜜。是故名为智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什么是波罗蜜?
布施时不求任何回报;布施时心不分别福田或非福田;心不吝啬、不分时间能够布施一切财物,这叫做布施波罗蜜
即使为了保全身命,哪怕要犯极小的罪业也不去毁犯,这叫做持戒波罗蜜
即使被恶人切割身体也能忍受不生嗔心,这叫做忍辱波罗蜜
三个月内用一偈称赞佛功德,中间不做休息,这叫做精进波罗蜜
具足获得金刚三昧(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这叫做禅定波罗蜜
善男子,直到获得无上正等正觉时,便能具足成就六波罗蜜,这叫做智慧波罗蜜


名词解释:

【一偈】
(杂语)规定字数句数,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见偈字下。涅槃经二十二曰:“一偈之力,尚能如是。”法华经法师品曰:“妙法华经,一偈一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三昧】
<一>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一二·五○九中):“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得金刚三昧,安住是中,悉能破散一切诸法。”(楞严经卷六、大日经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七)
<二>日本游方僧。曾入唐。籍贯不详。又称三昧。根据唐代段成式撰之酉阳杂俎卷三及续酉阳杂俎卷二所载,师来唐后,转赴中印度,见诸寺多画玄奘之麻屩及匙箸,每斋日膜拜。并游那烂陀寺。归唐后,元和十三年(818),与蜀僧广升诣峨眉山。其他事迹及寂年世寿均不详。为日本文献上所记录最初之入竺者。或谓师别号为法道。(入竺日本僧金刚三昧传考)p3534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有二。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能净六波罗蜜是不为难。在家能净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人净心修习六波罗蜜并不困难,在家人净心修习六波罗蜜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障碍的缘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83

[禅定勋章]

9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5 05:40: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26 09:47 编辑

杂品第十九

一、已修六波罗蜜的菩萨,能做哪些利益众生的事?


善生言。世尊。菩萨已修六波罗蜜。能为众生作何等事。
善男子。如是菩萨能拔沉没苦海众生。

善男子。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
是故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时。要作自利及利益他。

善男子。若人乐施。
一切怨仇悉生亲想。不自在者皆得自在。信施因果信戒因果。是人则得成就施果。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已修六波罗蜜的菩萨,能做哪些利益众生的事?
佛回答说:善男子,已修六波罗蜜的菩萨,能救拔轮回中沉没苦海的众生

善男子,菩萨如果悭贪法食(指以法为食,长养慧命,亦称法食),不能法布施众生,要知道此人将在无量世中遭受愚痴和贫穷的果报
因此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时,既要自利、也要利他

善男子,布施时如果能将一切怨仇当作亲人想,如果能令所有不自在的人获得自在,如果能相信布施、持戒的因果,此人则能成就布施的果报


名词解释:

【法食】
其义有三:(一)指如法之食物。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大四○·一○五上):“次释名者,增一云:‘如来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二)指日中之食。为四食时之一。三世诸佛均以午时为食时,称为法食时,过午则为非食时。释氏要览卷上(大五四·二七四上):“毗罗三昧经云:‘佛为法慧菩萨说四食时:一旦时,为天食;二午时,为法食。’”(三)指以法为食,长养慧命,亦称法食。p3376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有人说言施即是意。
所以者何。意是施根故。是义不然。
何以故。施即五阴。
所以者何。由身口意具足施故。
布施若为自利他利及自他利。则具五阴。
如是布施。即能庄严菩提之道。远离烦恼多财巨富。名施正果。
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名施余果。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人说布施是由意
(意谓“思量”。即周遍思惟之心理作用。如将之作为认识机能之依据,则称意根,为六根之一)促成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些人认为意是布施的根源,其实这样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布施是由五蕴促成的,也就是说布施时是由色、受、想、行、识共同促成的
布施时如果能自利利他,则具足五蕴:色、受、想、行、识
这样(具足色受想行识)的布施才能够庄严菩提道,能够远离烦恼、具足财富,这叫做布施的正果
(乃依过去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又作正报)
这样(具足色受想行识)的布施还能获得长寿,能得好的色身以及安乐和“善巧说法”的余报


名词解释:

【辩才】
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正果】
<一>谓修道而有所证悟。又作证果。果者,取其结实之义。正果,乃谓学佛证得之果,有别于外道之盲修瞎炼,故谓之正。((参见:证果)6702)
<二>特指有情之身。乃依过去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又作正报。((参见:依正二报)3054)p1992 FROM:【佛光大辞典】

【意】
梵语 manas。音译作末那。意谓“思量”。即周遍思惟之心理作用。如将之作为认识机能之依据,则称意根,为六根之一。于十二处中,称为意处;于十八界中,称为意界。依六识家之见,心、意、识三者同体异名。依八识家而言,心即指阿赖耶识,意指末那识,而识则指前五识(眼、耳、鼻、舌、身等识)兼及意识。(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二、俱舍论卷一、卷四、摄大乘论本卷一)((参见:意识)5449)p5445 FROM:【佛光大辞典】

【五蕴】
梵语 pan~ca-skandha,巴利语 pan~ca khandha^。又作五阴、五众、五聚。三科之一。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一)色蕴(梵 ru^pa-skandha),即一切色法之类聚。(二)受蕴(梵 vedana^-skandha),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三)想蕴(梵 sam!jn~a^-skandha),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四)行蕴(梵 sam!ska^ra-skandha),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五)识蕴(梵 vijn~a^na-skandha),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五蕴系总一切有为法之大别,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总类聚有为之七十二法为五蕴,唯识家则立百法,合有为之九十四法摄为五蕴,皆不包括无为法。
 五蕴通有漏、无漏及善、不善、无记三性,故诸论中亦以各种名称说明其种别,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等,在五蕴之中,特以属于有漏者名为五取蕴。大乘义章卷八本更就有漏、无漏及三性,总立九种,即:(一)生得善阴,(二)方便善阴,(三)无漏善阴,(四)不善五阴,(五)秽污五阴,(六)报生五阴,(七)威仪五阴,(八)工巧五阴,(九)变化五阴。其中前三者为善,第四为不善,后五者为无记;又第三属无漏,其余均属有漏。又摩诃止观卷五上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等,亦各出其说。
 小乘多数派别由对五蕴之分析,得出“人无我”之结论,主张“人我”为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大乘学说不仅否认五蕴和合体(人我)之真实性,亦否认五蕴本身之真实性,进而发展“法无我”之理论。(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九、般若心经、集异门足论卷十一、俱舍论卷一、卷二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显扬圣教论卷五、顺正理论卷一、卷二)p1212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83

[禅定勋章]

98#
 楼主| 发表于 2023-9-26 09:48:33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增补97楼内容+学习98楼~99楼用时约3小时)


二、布施有三种殊胜的果报

施果三种。
有胜财故获得胜果。有田胜故获得胜果。施主胜故获得胜果。
向须陀洹至后身菩萨乃至成佛。是名胜田。施如是田故得胜果。
若有施物具足妙好色香味触。是名财胜。以是物施故得胜果。
若有施主信心淳浓施戒闻慧则得胜果。


[学习解说]:

有三种布施的果报:
一种是因为财胜(所施之物殊胜)而获得好的果报
一种是因为田胜(受者殊胜)而获得好的果报
一种是因为施主胜(施者殊胜)而获得好的果报

田胜指的是由须陀洹(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到后身菩萨(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再到成佛,布施这样的修行人叫做田胜,布施者本人也能获得殊胜的果报

财胜指的是所布施的财物微妙上好而且色、香、味、触具足,这叫做财胜,用这样的财物布施便能获得殊胜的果报

施主胜指的是布施的人信心深厚,能广行布施,清净持戒,广闻经论获得智慧,这样便能获得殊胜的果报


名词解释:

【闻慧】
(术语)三慧之一。由闻教法而生之慧解也。大乘义章十曰:“受教名闻,生解名为闻慧。”【又】闻信教法名为闻,思惟法理名为慧。法华玄义一曰:“今使闻慧兼修义观双举。”同十曰:“教门为信行人,又成闻义。观门为法行人,又成慧义。闻慧具足,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生补处】
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是最后身菩萨的别号,如现在居于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须陀洹】
梵语 srota-a^panna,巴利语 sota^panna。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全称须陀般那。又作须氀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閦囊、窣路多阿半那。旧译作入流、至流、逆流。新译作预流。入流,意指初入圣者之流;逆流,谓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之流。又初证圣果者,预入圣道之法流,故称预流。须陀洹分因果二位,自入“见道”初心至第十五心之间,为趣向须陀洹果之因位,称须陀洹向;“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而对于前之向位则称须陀洹果,为声闻乘四圣位中之正果初位。又依五教章通路记卷五十,将预流果之人分为三类,即:(一)现般预流,乃三界“修惑”皆断尽,得“无学果”证般涅槃者。此属利根之机。(二)现进预流,由进修而断欲界“修惑”之前六品乃至九品,证“一来果”,并证“不还果”者。属中根之机。(三)受生预流,指于一、二生或七返人天往来受生者。属于根器较钝者。(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六、俱舍论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华严五教章卷三)((参见:四向四果)1683、“预流果”5701)p5360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轮体空】
就布施言,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名“三轮体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83

[禅定勋章]

99#
 楼主| 发表于 2023-9-26 09:49:27 | 只看该作者
三、智者布施有五种相貌

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种。
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

善男子。至心施者得何等果。
若至心施者。是人则得多财饶宝金银琉璃车渠马瑙真珠珊瑚。象马牛羊田宅奴婢多饶眷属。至心施者得如是果。

自手施者得何等果。
自手施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得已能用。自手施者得如是报。

信心施者得何等果。
信心施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常为父母兄弟宗亲一切众生之所爱念。信心施者加如是报。

时节施者得何等果。
时节施者。所得果报如上所说。所须之物随时而得。时节施者兼如是果。

如法财施得何等果。
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
若好色施。以是因缘。是人获得微妙上色。
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称远闻。
若以味施。是人因是众乐见闻。既见闻已生爱重心。
若好触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触。受者受已。则能获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智慧的人在布施时有五种相貌:
一至心布施;二亲手布施;三具足信心布施;四时节布施;五所施之物都是如理如法而得的

善男子,至心布施的人将获得丰厚的财宝,将拥有很多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真珠珊瑚等宝贝,以及象马牛羊田宅奴婢等很多眷属,这是至心布施的果报

亲手布施的人也将获得丰厚的财宝,拥有很多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真珠珊瑚等宝贝,以及象马牛羊田宅奴婢等很多眷属,而且能随意支配这些财物,这是亲手布施的果报

具足信心的施主也将获得丰厚的财宝,拥有很多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真珠珊瑚等宝贝,以及象马牛羊田宅奴婢等很多眷属,而且常被父母兄弟宗亲和一切众生爱念,这是具足信心布施的果报

时节布施的人也将获得丰厚的财宝,拥有很多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真珠珊瑚等宝贝,以及象马牛羊田宅奴婢等很多眷属,而且需要的财物随时都能得到,这是时节布施的果报

如法取财而布施的人也将获得丰厚的财宝,拥有很多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真珠珊瑚等宝贝,以及象马牛羊田宅奴婢等很多眷属,而且不会遭受国王、盗贼、水灾、火灾所侵扰

若是布施上好的物品,施者也将获得好的色身
若是用香来布施,施者将获好名声,而且名扬万里的果报
若是布施味道美妙的食物,施者将被众人亲近、喜欢和爱戴
若是布施柔软等舒服的衣服床铺等,施者将获得长寿、好的色身以及安乐和“善巧说法”的果报


名词解释:

【触】
<一>梵语 spars/a,巴利语 phassa。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地法、七十五法之一,唯识宗视为五遍行、百法之一。指境(对象)、根(感官及其机能)、识(认识)三者和合时所产生之精神作用;亦即指主观与客观接触之感觉而言。
 此时之根、境、识各分为六种,则触亦有六触(六触身,身为复数之意)。例如由眼根、色境、眼识三者和合而产生之触为眼触,如由耳、鼻、舌、身、意产生耳触乃至意触。此为说一切有部所立三和合生触之义,即根、境、识和合时,能生其他心所。经量部则唯以根、境、识三者和合名为触,无有别体,名三和成触。
 于六触中,前五触所依之根为有对(二物有相互为障之性质),故称有对触。第六触之意触,以名(增语)为对象,故称增语触;此增语触对第<二>项中所说之以身根为对象之所触而言,此为能触。
 又随染净等相应法之别而有八种触,即与无漏相应之明触、与染污相应之无明触、与有漏善及无覆无记相应之非明非无明触,及无明触中与爱相应之爱触、与恚相应之恚触,以及随受之不同而产生乐受之顺乐受触、生苦受之顺苦受触、生不苦不乐受之顺不苦不乐受触。
 此外,十二缘起之第六支为触,又称触支,有部依分位缘起释为婴儿期之“触”。即于婴儿期根、境、识三者和合而未了知苦乐差别之位。(杂阿含经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俱舍论卷四、卷九、卷十、大乘义章卷四)
 <二>梵语 spras!t!avya,巴利语 phot!t!habba。五境之一,十二触之一,十八界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被触之对象,故亦译为“所触”。指身根感觉之对象,即所触之对境,称为触境,乃五境、六境之一。共有十一触:即地、水、火、风四大种,与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其中四大种为能造之触,后七种为所造之触。(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俱舍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品类足论卷一)p6802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有人说言。施于塔像不得寿命色力安辩。无受者故。是义不然。
何以故。有信心故。施主信心而行布施。是故应得如是五报。

善男子。譬如比丘修集慈心。如是慈心实无受学。而亦获得无量果报。施塔像等亦应如是得五果报。
善男子。如人种谷终不生苽。施于塔像亦复如是。以福田故得种种果。是故我说田得果报物得果报主得果报。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说布施塔像不能获得长寿、好的色身以及安乐和“善巧说法”的果报,说因为没有受者的缘故,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施者在布施时具足信心的缘故,施主因为信而布施,所以应当获得寿命色力安乐和辩才这五种果报

善男子,譬如比丘修习慈心,修习慈心无需受者也能获得无量果报,布施塔像也是这样,所以布施塔像也能获得五种果报

善男子,又比如有人种的是五谷,那就不可能收获的是瓜果,布施塔像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说有人因为田胜而获得果报;有人因为物胜而获得果报;有人因为施主胜而获得果报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801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283

[禅定勋章]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3-9-27 09:09:54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100楼~104楼用时约3小时)


四、菩萨修布施为的是利益众生

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
法施则得财法二报。财施唯还得财宝报。

菩萨修行如是二施。为二事故。
一令众生远离苦恼。二令众生心得调伏。


[学习解说]:

善男子,布施有两种,一种是法布施;一种是财物布施
法布施者能获得财和法两种果报,财布施者只能获得财宝一种果报

菩萨修行财法两种布施,为的是:
一令众生远离苦恼;二令众生调伏妄心


名词解释:

【法施】
梵语 dharma-des/ana^,巴利语 dhamma-desana^。指宣说教法,利益众生。为二施之一,三施之一。又作说教、说法、说经、谈义、劝化。与“唱导”同义。(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四、法华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一)((参见:布施)1901、“说法”5922)p3366 FROM:【佛光大辞典】

【法施】
梵语 dharma-des/ana^,巴利语 dhamma-desana^。指宣说教法,利益众生。为二施之一,三施之一。又作说教、说法、说经、谈义、劝化。与“唱导”同义。(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四、法华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一)((参见:布施)1901、“说法”5922)p3366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5-22 01:22 , Processed in 0.0799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