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2

[禅定勋章]

31#
 楼主| 发表于 2023-8-24 10:00:22 | 只看该作者
5、从厌多闻厌思惟来看区别

善男子。声闻之人厌于多闻。缘觉之人厌于思惟。
佛于是二心无疲厌。故名为佛。


[学习解说]:

善男子,声闻乘的众生厌恶多闻;缘觉乘的众生厌恶思惟;

而佛对于多闻和思惟两个都不会心生疲厌,所以称为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2

[禅定勋章]

32#
 楼主| 发表于 2023-8-24 10:0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4 10:13 编辑

6、从智、行清净与否来看区别

善男子。譬如净物置之净器。表里俱净。
声闻缘觉智虽清净。而器不净。如来不尔智器俱净。是故名佛。

善男子。净有二种。一者智净。二者行净。
声闻缘觉虽有净智。行不清净。如来世尊智行俱净。是故名佛。


[学习解说]:

善男子,比如在一个干净的容器里装着干净的物品,表里如一,里外都是干净的
而声闻和缘觉乘的众生,智慧虽然清净,但是“器”不清净,而如来两个都是清净的,所以称为佛

善男子,净有两种:一种是智净;一种是行净
声闻缘觉虽然有清净的智慧,但是所行并不清净
而如来世尊不论智慧还是行都是清净的,所以称为佛


名词解释:

【智净】
谓菩萨善知世间、出世间之法,得清净智,无有挂碍,是名智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行净】
行净者,谓持心律己,廉公洁白,所行如言,皆无玷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器】
<一>原为一切用具之总称,即可供容盛物品或使用之具;于佛教经典中,常用以喻指堪受教法或善能弘法之机根,故又称为根器。准此,接受佛法而信受之人,称为法器、道器。受戒而遵守者,称为戒器。反之,不堪为法器、道器之人,皆称为非器。非器有五类:(一)邪见而无信者。(二)诽谤真理,沽名钓誉者。(三)执著文字而背道者。(四)行为鄙劣者。(五)住于方便法门而不知真义者。以上五种人称为五人非器;于说法受戒时,将此五人简别而摒弃之,称为简器。
<二>为器世间之略称。指有情所依处之山河、大地等之世界。((参见:器世间)6209)p6209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2

[禅定勋章]

33#
 楼主| 发表于 2023-8-24 10:03:26 | 只看该作者
7、从所行有边、无边来看区别

善男子。声闻缘觉其行有边。如来世尊其行无边。是故名佛。

[学习解说]:

善男子,声闻缘觉所行有边;

如来世尊所行无边,所以称为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2

[禅定勋章]

34#
 楼主| 发表于 2023-8-24 10:0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4 10:12 编辑

8、从智因、智果来看区别

善男子。如来世尊能于一念破坏二障。
一者智障。二者解脱障。是故名佛。
如来具足智因智果。是故名佛。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来世尊能于一念破除两种障碍

一是智障(指执著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

二是解脱障(障碍圣者进入灭尽定,使不得俱解脱),所以称为佛

如来具足智因智果(谓修习一切智慧为因,能证三乘及以佛果,是名智因智果),所以称为佛

名词解释:

【二障】
(名数)烦恼障,智障也。新译为烦恼障,所知障。贪嗔痴等诸惑,各有二用:一者发业润生而缚有情,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由此而障涅槃寂静之理,名为烦恼障。扰恼有情之身心,故名烦恼,烦恼能障涅槃,故名障。此烦恼障由我执而生。二者一切贪嗔痴等诸惑,为愚痴迷闇,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及实性(真如),盖其用能障可以了知事相实性之菩提妙智也。名障此妙智之愚痴迷闇,名为智障,亦名为知障,障碍所知之境而不使现,故云所知障。障碍能知之智而不使生,故云智障。此所智障由法执而生。此二障,一体二用,事物之用迷于和合之事边者,名烦恼障。事物之体迷于如幻之理边者,名所知障。小乘谓此为染污无知,不染污无知,胜鬘经于五住地中分别之,以见等四住地为所知障,以第五无明住地为智障。二乘但断烦恼障,而证涅槃,菩萨兼断所知障,亦不得菩提,此二障有宽狭。烦恼障所在处必有所知障。而所知障所在处,烦恼障未必随之。盖烦恼障局于不善与有覆无记,而所知障亦通于无覆无记。且烦恼障粗显而易知,故示其头数,如十惑乃至一百二十八等是也。所知障行相难知,且随所知之法,而其数无数,故经论中不示其头数。唯识论九曰:“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又】一烦恼障,即同上。二解脱障,解脱者灭尽定之异名也,灭尽定者心念都灭,离一切之障碍,是名解脱,即八解脱中之第八解脱是也。因而障圣者入灭尽定者之法,谓之解脱障。其法即不染污无知之一种也,利根之不还及阿罗汉,以离其解脱障,而得入于灭尽定也。俱舍论二十五曰:“谓唯依慧离烦恼障者,立慧解脱。依兼得定离解脱障者,立俱解脱。”【又】一、理障,邪见等之理惑障正知见也。二、事障,贪等之事惑相续生死而障涅槃也。圆觉经曰:“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相续生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所知障】
梵语 jn~eya^varaN!a。指执著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又作智障、智碍。为二障之一,“烦恼障”之对称。谓众生由于根本无明惑,遂迷昧于所知之境界,覆蔽法性而成中道种智之障碍,故称智碍。
 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大乘起信论、俱舍论光记卷一等载,不染污无知即所知障。成唯识论卷九、佛地经论卷七等皆谓,所知障是以执著遍计所执诸法之萨迦耶见为上首,谓所有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诸法,其所发业与所得之果,悉摄于此中,皆以法执及无明为根本,故此障但与不善、无记二心相应,凡烦恼障中必含摄此障。
 另据菩萨地持经卷九谓,染污所知障者有皮、肤、骨等三种,欢喜住能断皮障,无开发无相住能断肤障,如来住能断骨障。若于一切障清净,则断此三住之智障。(解深密经卷四、入楞伽经卷八化品,成唯识论卷十、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下、卷下之上、华严五教章卷三)p3248 FROM:【佛光大辞典】

【解脱障】
梵语 vimukty-a^varaN!a。又作定障。“烦恼障”或“根本障”之对称。二障之一。障碍圣者进入灭尽定,使不得俱解脱,故称解脱障。其体为不染污无知之一种。(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三、俱舍论卷二十五、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p5605 FROM:【佛光大辞典】

【智因智果】
。(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2

[禅定勋章]

3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4 10:05: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4 15:32 编辑

9、从身力、心力来看区别

善男子。如来出言无二无谬亦无虚妄。智慧无碍乐说亦尔。
具足因智时智相智。无有覆藏不须守护无能说过。
悉知一切众生烦恼。起结因缘灭结因缘。世间八法所不能污。有大怜愍救拔苦恼。
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身心二力悉皆满足。


云何身力具足。善男子。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曰善见。
其城纵广满十万里。宫室百万。诸天一千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有六。

夏三月时。释提桓因欲往波利质多林中欢娱受乐。
由乾陀山有一香象。名伊罗钵那。具足七头。帝释发念象知即来。善见城中所有诸天。处其头上旋行而往。

其林去城五十由延。是象身力出胜一切香象身力。
正使和合如是香象一万八千。其力唯敌佛一节力。是故身力出胜一切众生之力。

世界无边众生亦尔。如来心力亦复无边。
是故如来独得名佛。非二乘人名为佛也。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来说的话无有两样、无有错误、无有虚妄,因为如来智慧无边,无有障碍
如来具足因智、时智、相智(指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三所说之四智。即:因智、时智、相智、说智。此四智乃佛所得之不共智)
如来悉知一切众生的烦恼来自于哪里,结束或消灭在哪里,如来不会被世间八法(利、无利、名闻、不名闻、论议、无论议、苦、乐)所染污

如来能心生大怜悯发心普度众生离苦得乐,如来具足十力(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

具足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具足大悲三念(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三念住)

具足身力(谓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和心力(谓菩萨知诸众生性欲,能一其心而顺化之,是名心力)全部满足

(善生问世尊):如何具足身力?
(世尊回答说):善男子,在须弥山的绝顶处有座善见城
此城长和宽各有十万里,宫室有百万个,诸天共有一千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

夏三月(指结夏安居之制。亦称结制。每年四月十六日即为结夏之始。七月十五日结束,谓之解夏或解制)时,帝释前往波利质多林中欢乐
由乾陀山中有一头香象,名叫伊罗钵那,共有七个头
帝释念头一生,香象便马上来到帝释身边,在善见城中所有诸天上面,旋转而行
林子与城相隔五十由延,伊罗钵那的身力胜过一切香象的身力
然而即使将一万八千香象合在一起的力量,也不如佛一节指头的力量,因此佛的身力胜过一切众生之力

世界无边,众生无边,如来心力更是无量无边
所以如来独有佛的称号,并不是所有二乘人也可以叫做佛


名词解释:

【大悲三念住】
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
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
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
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三念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所畏】
梵语 catva^ri vais/a^radya^ni,巴利语 catta^ri vesa^rajja^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梵 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梵 sarva-dharma^bhisam!bodhi-vais/a^radya),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梵 sarva^srava-ks!aya-jn~a^na-vais/a^radya),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梵 antara^yika-dharma^nanyatha^tva-nis/cita-vya^karaN!a-vais/a^radya),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梵 sarva-sam!pad-adhigama^ya nairya^N!ika-pratipat-tatha^tva-vais/a^radya),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二>菩萨之四无所畏(梵 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梵 dha^rani^-s/rutodgrahaN!a^rtha-nirdes/a-vais/a^radya),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梵 naira^tmya^dhigama^tpara-vihet!hana^-nimitta-samuda^ca^ra-sahaja^nadhigaterya^patha-trikarma-paris/uddha-maha^-raks!a-sam!panna-vais/a^radya),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梵 sadodgr!hi^ta-dharma^vismaraN!a-prajn~opa^ya-nis!t!ha^gata-sattva-nista^raN!a-prasa^da-sam!dars/ana-s/ubha^nantara^yika-vais/a^radya),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梵 sarva-jn~ata^-citta^sam!pramos!a^nya-ya^na^nirya^N!a-sam!pu^rN!a-vas/ita^-sarva-pra^ka^ra-sattva^rtha-sam!pra^paN!a-vais/a^radya),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大乘宝雨经卷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p177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力】
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心力】
谓菩萨知诸众生性欲,能一其心而顺化之,是名心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力】
谓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八法】
<一>地、水、火、风等四大,与色、香、味、触等四微,总称为八法。(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谓眼耳鼻舌身等,称为地大。如发毛爪齿、皮肉筋骨者,皆归于地。(二)水大,水以润湿为性,如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三)火大,火以燥热为性,谓身中暖气称为火大。(四)风大,风以转动为性,谓出入息及身动转称为风大。(五)色微,谓眼所见种种诸色,以其微细,故称色微。(六)香微,谓鼻所嗅种种诸香,以其微细,故称香微。(七)味微,谓舌所尝种种诸味,以其微细,故称味微。(八)触微,谓身体所觉种种诸触,以其微细,故称触微。(圆觉经)
 <二>乃指世间八法。即:利、无利、名闻、不名闻、论议、无论议、苦、乐。(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九、阴持入经)
 <三>指八正道之略称,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参见:八正道)280)p287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智】
梵语 catva^ri jn~a^na^ni。指四种智慧。<一>佛果之四智。全称四智心品。为唯识宗所立。即将有漏的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前五识转变为四种无漏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于密教中,加上法界体性智,合为五智,除法界体性智表示中央大日如来之外,以其余四智表示四方四佛之智。就金刚界而言,大圆镜智表示东方阿閦佛,平等性智表示南方宝生佛,妙观察智表示西方阿弥陀佛,成所作智表示北方不空成就佛。就胎藏界而言,大圆镜智表示东方宝幢佛,平等性智表示南方开敷华佛,妙观察智表示西方无量寿佛,成所作智表示北方天鼓雷音佛。大日经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一下):“正方四叶是如来四智。”(成唯识论卷十、百法问答钞卷八)((参见:四智心品)1771)
 <二>菩萨观唯识无境之四智。乃唯识宗为破外道余乘之执于实我实法而立。摄大乘论卷中、成唯识论卷七等载,即:(一)相违识相智,谓观境随人、天、鬼、畜等业力不同而变现不同之相,故境非实有。(二)无所缘识智,谓观所生之识皆缘于过去、未来、梦等非实之境,一切境界皆心所变,故观唯识无境。(三)自应无倒智,谓观境若为实,则一切凡夫皆为圣,以本来证悟心外之境自然成就而无颠倒;然凡夫尚须藉外境功用始得解脱,故境非实有。(四)随三智转智,谓随三智观转境相之智。三智为:(1)随自在者智转智,谓已证得心自在者,能随心转变外境。(2)随观察者智转智,谓得胜定而修法观者,观一境而众相显现,境若实有,则不能如此。(3)随无分别智转智,谓起证实之无分别智时,一切境相皆不现前。由此三智得观唯识无境。菩萨成就上述之四智时,于唯识之理决定悟入而证无心外实境。(摄大乘论释卷四(无性)、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末、观心觉梦钞卷上)
 <三>罗汉四智。乃二乘、无学圣人内证四谛之智。据胜鬘经一乘章、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等载,即:(一)我生已尽,指断尽未来苦果,乃断集之智。(二)梵行已立,指修道而成满无漏之圣道,乃修道之智。(三)所作已辨(办),指断障证灭之功成,乃证灭之智。(四)不受后有,指无学圣人已尽生死惑业,不受后世苦果,乃断苦之智。(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大乘义章卷十九“四智义”、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五下)
 <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所说之四智。即:(一)道慧,知一道之智。(二)道种慧,道有无量差别,能一一通达此无量道之智。(三)一切智,知一切法寂灭一相之空智。(四)一切种智,知一切法一相寂灭,并识一切法种种行类差别,为有空双照之实智。天台以此四智依次配于法华经之“开、示、悟、入佛知见”之说。(法华文句卷十一)((参见:开示悟入)5305)
 <五>胜论外道所立之四智。依智之性类而分为四:(一)犹豫智,谓虽不犹豫法体为一,然对多体之诸法则生疑念,以此疑念所起之智,称为犹豫智。(二)审决智,谓以犹豫智对多体之诸法所产生之审决智用。(三)邪智,又作暗决断,即错误决断之智。(四)正智,又作无颠倒,谓无颠倒之智。(胜宗十句义论)
 <六>指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三所说之四智。即:因智、时智、相智、说智。此四智乃佛所得之不共智。
 <七>指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四种。又作四谛智,为十智中之四种。((参见:十智)472)p1769 FROM:【佛光大辞典】

【相智】
指小乘之苦、集、灭、道等四谛之总相智。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卷一下载,声闻人厌苦心切,急于求证果,故闻说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等四谛之法时,便欢喜修此相智,而不乐修缘觉之十二因缘法发悟,故声闻仅断除现行之见思烦恼,而超越分段生死苦海,然却未能断除无明别惑,亦未能超越变异生死。又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一载,谓缘诸法相之智,或缘一切法体相之智,称为相智,亦即尽智。此外,又为菩萨十地中,第六地所具七智之一。或指以世间之事相为对象之俗智。(四阿鋡暮抄解卷上、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四本)p3909 FROM:【佛光大辞典】

【灭尽定】
梵语 nirodha-sama^patti。又作灭受想定、灭尽三昧。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灭尽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于无心位之定。与无想定并称二无心定,然无想定为异生凡夫所得,此定则为佛及俱解脱之阿罗汉远离定障所得,即以现法涅槃之胜解力而修入者。圣者远离无所有处之烦恼,其定之境地可喻为无余涅槃之寂静;故为入无心寂静之乐者,乃依修此定,即可生无色界之第四有顶天。诸宗派对此定有各种异说,如说一切有部主张此定别有实体;但经量部、唯识宗等不认其为实法,唯于心、心所不转之分位假立此定,唯识宗且以为在此定中未断灭阿赖耶识;分别论者则谓,入此定之圣者,其想与受已灭,然仍有细心未灭。
 另据宗镜录卷五十五所举,灭尽定与无想定有四种不同:(一)证得者之异,即灭尽定为佛、罗汉所证出世间之定;无想定则为凡夫、外道所证世间之定。(二)祈愿之异,即灭尽定者唯求出世功德;无想定者则求世间乐果。(三)感果与不感果之异,即灭尽定为无漏业,不感三界生死果报;无想定则为有漏业,能感无想天果报。(四)灭识之异,即灭尽定能灭除第六识,兼能灭第七识之染分;无想定仅灭除第六识分别之见,其他诸邪见尚未能断尽。(中阿含经卷五十八、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二)((参见:无想定)5124)p5509 FROM:【佛光大辞典】

【彼岸】
梵语波罗,华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之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山王】
谓十山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故称十山王。用以比喻十地菩萨之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据华严大疏卷四十四列举十山王,而喻之为宝山,即:(一)雪山王(梵 Hima^laya-girira^ja),此山中具诸药草,能治众病,取之无尽;比喻欢喜地菩萨之圣智法药,用之不竭,以破无明,超前之行位。(二)香山王(梵 Gandhama^dana-girira^ja),此山中遍满一切诸香;比喻离垢地菩萨之戒行威仪,功德妙香,遍薰一切。(三)鞞陀梨山王(梵 Vaidhari),鞞陀梨,意为“种种持”;此山由纯宝所成,持有种种之宝;比喻发光地菩萨,无论禅定、神通、解脱等诸法,皆可贵如宝。(四)神仙山王,此山多神仙居止;比喻焰慧地之菩萨,超出世间,而得大自在。(五)由乾陀山王(梵 Yugam!dhara),由乾陀,意为“持双”;此山由纯宝所成,诸夜叉王皆住其中;比喻难胜地菩萨之如意神通之善巧自在。(六)马耳山王(梵 As/vakarN!a)此山由纯宝所成,亦盛产一切诸果;比喻现前地之菩萨,自理体起诸妙用,化导众生,以证声闻之果。(七)尼民陀罗山王(梵 Nemindhara),尼民陀罗,意为“持边”;此山由纯宝所成,大力龙神皆住其中;比喻远行地菩萨之力方便智慧,化诸众生,使证缘觉果。(八)斫迦罗山王(梵 Cakrava^d!a),斫迦罗,意为“轮围”;此山由纯宝所成,金刚轮所围,诸自在仙皆住其中;比喻不动地菩萨之无功用道,得心自在,化诸菩萨众。(九)计度末底山王(梵 Ketumati),计度末底,意为“幢慧”;此山由纯宝所成,大威德之阿修罗王皆住其中;比喻善慧地菩萨之善巧摄众生,大力智行。(十)须弥卢山王(梵 Sumeru),须弥卢,意为“妙高”;此山由纯宝所成,大威德天皆住其中;比喻法云地之菩萨,具足如来之力,成就无畏,以不共法为众宣说,问答无尽。(无量寿经卷下)p37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见城】
(界名)又曰喜见城。帝释天之宫城也。在须弥山之绝顶。优婆塞戒经一曰:“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善见,其城纵广满十万里。”俱舍论十一曰:“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中略)是天帝释所都大城。”颂疏十一曰:“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亦名喜见城也),(参见:者称善也。”见喜见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安居】
(行事)Vars!a,印度僧徒,两期三月间禁外出而致力坐禅修学,是名两安居。异名为坐夏,坐腊等。始此谓之结夏,解此谓之解夏。业疏四曰:“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其安居之因由,(参见:布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结夏】
指结夏安居之制。亦称结制。每年四月十六日即为结夏之始。七月十五日结束,谓之解夏或解制。《禅苑清规》卷二云(卍续111·887上)︰‘行脚人欲就处所结夏,须于半日前挂撘,所贵茶汤、人事不至仓卒。’关于其仪节,《敕修百丈清规》卷七〈结制礼仪〉条有详细的记载。又,结夏修行时,众僧所设的供养食,称为‘结夏斋’;结制时书示有茶点之挂牌,称为‘结夏茶牓’;向护法的土地神及守护诸堂的诸天善神,祈愿结制安居圆满完成的念诵,称为‘结夏念诵’。

此外,结夏期间的中间日,称为‘半夏’。半夏之前的一个半月,称为‘前半夏’,之后的一个半月称为‘后半夏’。参与结夏安居者,未到解夏之时,即中途退出者,谓之‘破夏’。

◎附一︰王景琳〈结夏安居〉(摘录自《中国古代僧尼生活》)

夏安居从夏季的第一个月开始,时间为九旬,这是根据印度历法而定的。印度历法将一年分为三季,如果用中国古代历法换算,自十二月十六日到四月十五日是春季,四月十六日到八月十五日是夏季,八月十六日到十二月十五日为冬季。安居期在印度是九十天,正好相当于中国农历的夏季三个月。所以,汉化寺院的夏安居期也就定在夏季三个月,从四月十六日到七月十五日的这一段时间了。

佛教规定夏季为安居期,与佛教的教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印度夏季有三个月的雨期,这一段时间正是万物萌发生长的时期。为了避免僧尼外出时会在无意之中伤害了草木小虫,犯了‘杀生’大戒,违背了佛教大慈大悲的根本精神,所以,佛教规定僧尼在雨期必须居于精舍,不得外出,这样,既可防止伤生破戒,又可使僧尼有一个专心讲经修道的机会。

安居开始的时间一般是四月十六日,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果安居在四月十六日开始不了,也可向后推延。由此,安居又有所谓‘前安居’、‘中安居’、‘后安居’三种。四月十六日开始的安居称为‘前安居’,四月十七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间开始的安居称为‘中安居’,五月十六日开始的安居称为‘后安居’。但无论如何,安居期不能少于九十天,故安居的开始日期也不能超过五月十六日。因为印度的夏季从四月十六日到八月十五日是四个月,而安居期只需要三个月,所以,在四月十六日到五月十六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哪一天开始安居,都能在八月十五日以前到九十天,都能与夏安居的时间相符。不过,寺院一般都以前安居为原则,中后安居只是一种对不能按时开始安居的补救。

安居生活虽然极为单调、闭塞、寂寞,但进入安居时举行的仪式却很隆重。四月十五日,也就是夏安居的前一天,寺里一早就挂出了‘安居’的牌示。这一天,整个寺院都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知客知会维那及各寮堂负责人,忙着开列僧众名号、戒腊,并登记造册。知事则忙于清点人数。法堂(或斋堂)里香灯师正在为所有的僧众铺设蒲团。法堂正中上首,早已摆好一张方桌,上面供着释迦牟尼的小像一尊,或者供着写有‘安居会上,中天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牌位。佛像左边,准备了住持之座。前廊下桌子上,则摆上了韦驮天像。堂中央的小桌上,摆着筹盘、空盘。另外,在佛像、韦驮像、住持座前也都放置了一枚大筹,等着行佛时用。为了不致在第二天安居仪式上出现混乱,十五日这一天寺内还要专门请住持招集僧众讲习礼仪,使大家熟悉安居仪式的各项程序。

四月十六日一早,安居期开始。安居仪式的第一项内容,就是到大殿拜佛。早粥后,随着三声大钟长鸣,僧众便齐集大殿烧香、拜佛。先由维那领着众人唱道︰‘释迦如来,结夏安居’,众僧随声而和。维那拈香,拜佛之后归位,僧众则齐声唱颂〈安居文〉︰‘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依某某寺僧伽蓝大界内,夏三月结制安居。’连唱三遍,再齐诵〈大悲咒〉三遍,然后绕佛,绕佛归位念偈咒,向佛祖表心迹︰‘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唵,钵啰末怜陀宁页娑婆诃。’这段偈语要三唱三和。唱和完毕,紧接着跪念〈怡山文〉,再起立结赞︰
‘安居期结,道体先成,殷勤发愿猛修行。经论作规绳,戒律圆明,顿登法王身。欢喜地菩萨摩诃萨(三次称举)。’

复唱回向偈︰
‘结夏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赞声即落,众僧应齐向释迦佛三拜,再回到法堂。拜佛仪式是寺院进入安居期的序曲,它标志着寺院安居的开始。

僧众回到法堂,即正式开始进行安居修行。安居期内,朝暮课诵仍照常进行,其余时间,安禅的僧人照例坐禅,不坐禅的僧人便以念佛为常课。每日早粥后上殿,念《楞严经》中〈势至圆通章〉一遍,〈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一遍,念佛号五百声。小食(禅家早晨所吃的点心)后,念《十六观经》中〈杂想观章〉一遍,〈往生咒〉三遍,佛号五百声,礼阿弥陀佛十二拜。午饭后念《大忏悔文》,佛号五百声。晚课照常。黄昏后,再念《十六观经》中〈上品上生章〉一遍,〈往生咒〉三遍,念佛号千声,拜阿弥陀佛十二拜。

安居期内,寺院中不但要每日按时诵经念佛号,还有讲经、讲律、讲论的习俗。一般情况下,经、律、论都由住持主讲,有时则由住持委托他人代讲。讲课地点设在法堂。

寺院在安居期还多设有安居规约。安居规约要比平素寺规更细,如在讲课期间,僧人破了根本大戒、喝酒、与人争吵、诋毁讲法、诋毁法师或同学,都要被赶出寺院;倘有僧人不与众人共同上堂、三次不到或偷看其他书籍、打瞌睡、不用心听讲等等,都要被赶出讲堂或受罚。

这样的安居生活经过三个月九十天,到七月十五日结束,这就是所谓‘解夏’。‘解夏’也像‘结夏’一样,举行一番类似的仪式,要由住持向全寺僧众正式宣布‘安居结束’。

[参考资料] 《敕修百丈清规》卷七〈节腊章〉;《禅苑清规》卷三〈监院〉、卷五〈僧堂内煎点〉。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三十三天】
梵名 Tra^yastrim!s/at-deva。六欲天之一。又作忉利天。于佛教之宇宙观中,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之须弥山顶上,四面各为八万由旬,山顶之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刚手药叉神守护此天。中央之宫殿(善见城)为帝释天所住,城外周围有四苑,是诸天众游乐之处。城之东北有圆生树,花开妙香薰远,城之西南有善法堂,诸天众群聚于此,评论法理。四方各有八城,加中央一城,合为三十三天城。据正法念经卷二十五载,佛母摩耶夫人命终后登入此天,佛乃至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三十三天及焰摩天之信仰,早于印度吠陀时代即已盛行。(长阿含经卷十八、佛地经论卷五、大智度论卷九、俱舍论卷十一)((参见:忉利天)1930)p512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2

[禅定勋章]

36#
 楼主| 发表于 2023-8-24 10:06: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4 10:09 编辑

10、从其他广大发心等方面来看区别

以是义故。名无上师。名大丈夫。人中香象师子龙王调御示导。
名大船师。名大医师。大牛之王。人中牛王。名净莲花。无师独觉。为诸众生之眼目也。
是大施主。是大沙门。大婆罗门。寂静持戒勤行精进。到于彼岸获得解脱。
善男子。声闻缘觉虽有菩提都无是事。是故名佛。


[学习解说]:

因此,佛又叫无上师,又叫大丈夫,能调御示导一切众生
佛又叫大船师(末学注:能度众生过生死流),又叫大医师(末学注:能医众生四万八千烦恼病),又叫净莲花,佛无师独觉,是诸众生的眼目
佛是大施主(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大沙门(为对佛陀之尊称。佛陀系沙门中之最伟大者,故称大沙门)
大婆罗门(婆罗门为四姓之上首,译为净行种。舍世染而专修净行之种族也。佛非婆罗门种。而为大净行者,亦称为大婆罗门)
寂静(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持戒,勤行精进,到于彼岸(指不生不灭之涅槃),最终获得解脱

善男子,声闻和缘觉虽然也有菩提,但都没有以上这些事,所以不能叫做佛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分别如是三种菩提。是不为难。在家分别。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证得以上三种菩提并不是难事,在家人想要证得以上三种菩提却很困难
为什么这么难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障碍的缘故


名词解释:

【彼岸】
梵语波罗,华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之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静】
<一>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六门教授习定论、往生论)
 <二>指涅槃之寂灭无相。无生即寂,无灭即静;涅槃境界远离诸苦,湛然常住,无生无灭,故称为寂静。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就有余依及无余依地各说四种寂静。(一)有余依中:(1)苦寂静,谓永尽诸漏,及断除后有之众苦,而得当来不生之法。(2)烦恼寂静,谓断除一切之烦恼,而得毕竟不生之法。(3)不损恼有情寂静,谓永断烦恼,不造诸恶,修习诸善。(4)舍寂静,谓恒住于“舍”性之中,不喜不忧,安住于正念正知。(二)无余依中:(1)数教寂静,谓诸数及言教等并息。(2)一切依寂静,谓有余依中虽有施设依乃至后边依等八依,今于此境界中总断离此等诸依。(3)依依苦寂静,谓依准前述之八依,永灭除众生之苦。(4)依依苦生疑虑寂静,依准前述之八依,苦之疑虑不生。(法蕴足论卷四、卷六、般若灯论卷二、十八空论、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瑜伽论记卷二十四)p4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大婆罗门】
(术语)婆罗门为四姓之上首,译为净行种。舍世染而专修净行之种族也。佛非婆罗门种。而为大净行者,亦称为大婆罗门。涅槃经十八曰:“如来名大沙门大婆罗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沙门】
梵语 maha^-s/ramaN!a,巴利语 maha^-samaN!a。为对佛陀之尊称。佛陀系沙门中之最伟大者,故称大沙门。又对沙弥或外道之出家者而言,佛教之比丘较为伟大,故亦称大沙门。(四分律卷三十三)p793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施主】
(术语)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无量寿经上曰:“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穷,誓不成正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2

[禅定勋章]

37#
 楼主| 发表于 2023-8-25 09:05:10 | 只看该作者
(37楼用时约3.5小时)


修三十二相业品第六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身力何时成就。
佛言。善男子。初修三十二相业时。

善男子。菩萨修集如是业时得名菩萨。
兼得二定。一菩提定。二者有定。
复有二定。一者知宿命定。二者生正法因定。

善男子。菩萨从修三十二相业。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其中间多闻无厌。
菩萨摩诃萨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为围绕。修心五十具心五十。是则名为百种福德。


[学习解说]:

善生问佛说:世尊,菩萨身力何时才能成就
佛说:善男子,初修三十二相(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业的时候
善男子,菩萨修集三十二相业时,可以称为菩萨

还要兼得两种定:
一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定;
二有定

还有两种定:
一知宿命(过去世之命运。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若能知此情状,称为宿命通。凡夫不知宿命,故常憍慢,不畏造恶果报,不精进于万善)定;
二生正法因(法因即法尘也。谓摩诃迦叶等,因观世间六尘变坏,悟法性空,遂修灭尽定,以灭意根,受想不起,妙法开明,消灭诸漏,得无生灭,遂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善男子,菩萨从修三十二相业时直到成就无上菩提,从始至终都不会厌恶多闻
菩萨摩诃萨修一一相时,会以百种福德(又作百思庄严、百福德庄严。百福,即百思。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载,离杀乃至正见之十业道,每业道各有五思(如离杀业道有)离杀思、劝导思、赞美思、随喜思、回向思,合为五十思,菩萨造作一相之业时,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次起一思以牵引彼相,后更起五十思以圆满彼相,此即百福庄严)而围绕,修心五十,具心五十,这样才称为百种福德


名词解释:

【法因】
法因即法尘也。谓摩诃迦叶等,因观世间六尘变坏,悟法性空,遂修灭尽定,以灭意根,受想不起,妙法开明,消灭诸漏,得无生灭,遂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法因为上。(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饮光。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出入息尽,而证此定也。诸漏者,谓由一切烦恼漏落生死也。从憍陈那至迦叶,是于六尘悟入圆通。)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宿命】
过去世之命运。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若能知此情状,称为宿命通。凡夫不知宿命,故常憍慢,不畏造恶果报,不精进于万善。(恒水经、无垢称经卷二、平等觉经卷四、法苑珠林卷二十六)((参见:宿世)4509、“宿住随念智证通”4509)p4510 FROM:【佛光大辞典】

【百福庄严】
梵语 s/ata-puN!ya-vicitrita。如来之三十二相,一一皆以百福庄严。又作百思庄严、百福德庄严。百福,即百思。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载,离杀乃至正见之十业道,每业道各有五思(如离杀业道有)离杀思、劝导思、赞美思、随喜思、回向思,合为五十思,菩萨造作一相之业时,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次起一思以牵引彼相,后更起五十思以圆满彼相,此即百福庄严。同卷又载有数种五十思之说︰(一)十业道各有下、中、上、上胜、上极等五品之思,合为五十思。(二)十业道各有加行净、根本净、后起净、非寻所害、念摄受等五思,合为五十思。(三)缘三十二相,于各相起五十刹那的未曾习之思,相续而转,此为五十思。
 关于一福之量,诸说有异。据俱舍论卷十八载︰(一)除菩萨外,其余一切有情所修行之富乐果业,即一福之量。(二)世界将成之时,一切有情招感大千土之业增上力,即一福之量。(三)唯佛得知一福之量。此外,三十二相之异熟业须经百大劫方修习圆满,唯释迦菩萨极精进,故能超越九劫,于九十一劫成就三十二相。(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四、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智度论卷四、法苑珠林卷九)((参见:百大劫)2491)2498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 FROM:【佛光大辞典】

【知宿命无漏智力】
谓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故名知宿命无漏智力。(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十二相】
梵语 dva^trim!s/an maha^-purus!a-laks!aN!a^ni,巴利语 dvattim!sa maha^-purisa-lakkhaN!a^ni。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一切世间所有福德。不及如来一毛功德。如来一切毛孔功德。不如一好功德。聚合八十种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一切相功德不如白毫相功德。白毫功德复不得及无见顶相。

[学习解说]:

善男子,一切世间所有福德,不及如来一毛孔功德
如来一切毛孔功德,不如一种好功德
集合八十种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
一切相功德,不如白毫相(为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世尊在两眉之间有柔软细泽之白毫,引之则长一寻(或谓初生时长五尺,成道时长一丈五尺),放之则右旋宛转,犹如旋螺,鲜白光净,一似真珠,如日之正中,能放光明,称为白毫光)功德
白毫功德又不及无见顶相(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


名词解释:

【白毫相】
梵语 u^rN!a-laks!ana,巴利语 uN!N!a-lakkhaN!a。又作毫眉、毫相、白毛相、眉间白毫相、白毫庄严面相、白毫毛光相、眉间白毫光相、眉间毫相、额上毫相功德满足相、眉间生毛洁白右萦相、眉间白毛长好右旋相、眉间白毫软白兜罗绵相。为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世尊在两眉之间有柔软细泽之白毫,引之则长一寻(或谓初生时长五尺,成道时长一丈五尺),放之则右旋宛转,犹如旋螺,鲜白光净,一似真珠,如日之正中,能放光明,称为白毫光。众生若遇其光,可消除业障、身心安乐。据无上依经卷下之说,此妙相系佛于因位时,见善众生修习戒、定、慧三学,而称扬赞叹之,遂感得此相,表示除却百亿那由佗恒河沙劫生死罪之德。又观佛三昧海经卷一、卷二观相品谓,如来有无量之相好,然以此相为诸相中之最殊胜者。
 此外,具有此相者,不限于佛陀,最著名者,如观无量寿经所载,无量寿佛眉间之白毫如五须弥山,见其相者,自然得见八万四千之相好。另如菩萨像之中亦有白毫相,且有于其两眉间镶入白玉、水晶,以表此相者。(长阿含经卷一、大般若经卷三八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法华义疏卷三(嘉祥)、华严探玄记卷三)((参见:三十二相)507)p2093 FROM:【佛光大辞典】

【无见顶相】
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为梵语 us!N!i^s!as/iraskata^(肉髻相)之意译。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优婆塞戒经卷一(大二四、一○四○上):“得无见顶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是故获得无见顶相。”(观无量寿经、楞严经卷七)((参见:八十种好)268)p5088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常于无量劫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至心勤作一切善业。是故如来成就具足无量功德。是三十二相即是大悲之果报也。转轮圣王虽有是相。相不明了具足成就。

是相业体即身口意业。修是业时非于天中北郁单曰。唯在三方男子之身。非女人身也。
菩萨摩诃萨修是业已。名为满三阿僧祇劫。次第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常常发心于无量劫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事
菩萨至诚勤恳为众生修一切善业,所以如来成就并且具足了无量功德,三十二相就是菩萨大悲心的果报
转轮圣王虽然也具有三十二相,但转轮圣王的三十二相不明了而且不具足

三十二相的体是身口意业
菩萨摩诃萨修习三十二业相具足圆满后,称为满足三大阿僧祇劫,然后将获得无上智慧


名词解释:

【北郁单越】
(杂名)Uttarakuru,又曰北郁怛越,四大洲之一。郁单越洲在须弥山之北方。,故曰北。(参见:郁多罗究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燃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迦葉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
善男子。我于往昔释迦牟尼佛所。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是心已供养无量恒沙诸佛。种诸善根。修道持戒精进多闻。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是三十二相业已。了了自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其业虽定。修时次第不必定耶。


[学习解说]:

善男子,从前我跟随宝顶佛修行,满足了第一大阿僧祇劫
之后跟随燃灯佛修行,满足了第二大阿僧祇劫;又跟随迦葉佛修行,满足了第三大阿僧祇劫

善男子,我跟随释迦牟尼佛修行,开始发无上菩提心,发心之后又供养无量恒河沙诸佛,广种善根,持戒清净,多闻精进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习三十二业相具足圆满后,能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将来定能获得无上菩提,就如同观察手中的菴摩罗果一样,成就佛果的业虽然是一定的,但是修行时的次第不是一定的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2

[禅定勋章]

38#
 楼主| 发表于 2023-8-26 07:3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6 23:15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3.5小时)


或有人言。如来先得牛王眼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乐以善眼和视众生。
是故先得牛王眼相。次得余相。

或有说言。如来先得八梵音相。余次第得。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恒以软语先语实语教化众生。是故先得八梵音相。

或有说言。如来先得无见顶相。余次第得。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师长诸佛菩萨头顶礼拜破憍慢故。是故先得无见顶相。

或有说言。如来先得白毫毛相。余次第得。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不诳一切诸众生故。是故先得眉间毫相。


[学习解说]:

(注: 上面说到菩萨修习三十二业相圆满后,能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将来定能获得无上菩提,就如同观察手中的菴摩罗果一样,知道成就佛果的业是一定的,但是修行时的次第不是一定的)

比如有人说,如来先获得牛王眼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
为什么先获得牛王眼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喜欢以善眼观察众生
所以应该先获得牛王眼相,然后再次第获得其他相

或者有人说,如来先获得八梵音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然后再按照次第获得其他相
为什么先获得八梵音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始终以柔软语,真实语(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教化众生,所以应该先获得八梵音相

或者有人说,如来先获得无见顶相(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肉髻相之意译。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然后再按照次第获得其他相
为什么先获得无见顶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供养师长和恭敬顶礼诸佛菩萨,以此破除骄慢的习气,所以应当先获得无见顶相

或者有人说,如来先获得白毫毛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然后再按照次第获得其他相
为什么先获得白毫毛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从不欺诳一切众生(欺诈之意。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以种种手段迷惑他人之精神作用),所以应当先获得眉间毫相


名词解释:

【三十二相】
梵语 dva^trim!s/an maha^-purus!a-laks!aN!a^ni,巴利语 dvattim!sa maha^-purisa-lakkhaN!a^ni。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
(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
(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
(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
(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
(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
(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
(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
(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
(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
(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
(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
(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
(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
(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
(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
(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
(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
(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
(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
(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
(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
(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
(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
(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
(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
(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
(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
(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
(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
(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
(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
(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
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实语】
梵语 satya-va^da,巴利语 sacca-va^da。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指佛或修行者所说之话语。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五○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在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中,论及口之四善行时,将实语(巴 musa^-va^di^-verama^N!i^,离妄语)与软语、不绮语、不两舌三者共举;同经卷十二清净经中,将实语(巴 bhu^ta-va^di^) 与应时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等五者并举;卷十四梵动经中,则将实语与知时之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等五者共举。
 显密二教于此说法略有不同,在显教中,谓所说称于实,又如言起行,其言行能相应者为实语;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大三五·二二九下):“如言起行,故云实语。”密教则以说真如之言为实语,即释摩诃衍论卷二所说五种语中之第五种如义语;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七九中):“真言,梵曰漫怛攞,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别译杂阿含经卷四、卷十四、正法念处经卷五十四、大宝积经卷七十九、大方等大集经卷十)p5790 FROM:【佛光大辞典】

【无见顶相】
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为梵语 us!N!i^s!as/iraskata^(肉髻相)之意译。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优婆塞戒经卷一(大二四、一○四○上):“得无见顶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是故获得无见顶相。”(观无量寿经、楞严经卷七)((参见:八十种好)268)p5088 FROM:【佛光大辞典】

【诳】
梵语 s/a^t!hya。欺诈之意。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以种种手段迷惑他人之精神作用。据成唯识论卷六载,“诳”即为得利养而现矫德,以诡诈为性,能障不诳,以邪命为业。俱舍宗以之属小烦恼地法之一,为实有之法;唯识宗则以之属二十随烦恼之一,谓诳以贪、痴之部分为体,系由贪、痴之一分而假立者,离此二者即别无诳之相用。(俱舍论卷二十一、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一、成唯识论述记卷六)p5919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除佛世尊余无能说如是相业。
善男子。或复有人次第说言。如来先得足下平相。余次第得。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布施持戒。修集道时其心不动。是故先得足下平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足下轮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父母师长善友。如法拥护一切众生。是故次得手足轮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纤长指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至心受持第一第四优婆塞戒。是故次得。纤长指相足跟长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佣满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善受师长父母善友所教敕故。是故次得身佣满相。


[学习解说]:

善男子,除佛世尊外,其他人都不能圆满获得这些相业
善男子,或者有人按照次第说,如来先获得足下平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再获得其他相
为什么说先获得足下平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广行布施、持戒,且心坚固不会动摇,所以应当先获得足下平相

获得足下平相后,接着获得足下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供养父母、师长、善友,如理如法护念一切众生,所以应当次第获得手足轮相

获得手足轮相后,接着获得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在行菩萨道时,至诚心受持第一第四优婆塞戒,所以应当次第获得纤长指相

获得纤长指相后,接着获得身佣满相(身端直相,身形正直无伛曲者)
这是因为如来在行菩萨道时,欢喜接受师长父母善友的教导,所以应当次第获得身佣满相



得是相已次得手足合网缦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以四摄法摄众生故。是故次得手足网缦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手足柔软胜余身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以手摩洗师长父母身。除去垢秽香油涂之。是故次得手足软相。

得是相已次得身毛上向靡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化众生。令修施戒一切善法。是故次得毛上靡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鹿王腨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至心听法至心说法。为坏生死诸过咎故。是故次得鹿王腨相。


[学习解说]:

获得身佣满相后,接着获得手足合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在行菩萨道时,常以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摄受众生的缘故,所以应当次第获得手足网缦相

获得手足网缦相后,接着获得手足柔软胜余身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常以手摩洗师长父母身体的缘故,为他们先除去身心污垢,再涂抹香油,所以应当次第获得手足柔软胜余身相

获得手足柔软胜余身相后,接着获得身毛上向靡相(身上发毛,由头至足都向右旋,其色绀青柔润)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常常教化众生,令众生广修布施和持戒以及一切善法,所以应当次第获得毛上靡相

获得毛上靡相后,接着获得鹿王腨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能以至诚心听法和说法,为了清除生死过患,所以应当次第获得鹿王腨相


名词解释:

【三十二相】
如来应化之身,具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
〔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奁,力盐切。奁底者,即盒底也。)
〔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三、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人也。
〔四、手足柔软相〕,谓手足极妙柔软,胜余身分也。
〔五、手足缦网相〕,谓手指中间,缦网交合,文同绮画,犹如鹅王之足也。
〔六、足跟满足相〕,跟,足踵也。谓足之踵,圆满具足也。
〔七、足趺高好相〕,谓足之趺,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种种庄饰,妙好圆满也。(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八、腨如鹿王相〕(腨,时兖切),腨,股肉也。腨如鹿王相者,谓足腨渐次纤圆,如彼鹿王之腨,纤好第一也。
〔九、手过膝相〕,谓双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过膝也。
〔十、马阴藏相〕,谓阴相藏密,犹如马阴,不可见也。
〔十一、身纵广相〕,谓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也。
〔十二、毛孔生青色相〕,谓身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乱,右旋上向,青色柔软也。
〔十三、身毛上靡相〕,谓身诸毫毛,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
〔十四、身金色相〕,谓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也。
〔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谓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
〔十六、皮肤细滑相〕,谓皮肤细腻滑泽,不受尘水,不停蚊蚋。
〔十七、七处平满相〕,谓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也。
〔十八、两腋满相〕,谓左右两腋,平满而不窊也。(窊,鸟瓜切,不满貌。)
〔十九、身如师子相〕,谓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师子王也。
〔二十、身端直相〕,谓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也。(伛,委羽切,不伸也。)
〔二十一、肩圆满相〕,谓两肩圆满而丰腴也。
〔二十二、四十齿相〕,谓常人但有三十六齿,唯佛具足四十齿也。
〔二十三、齿白齐密相〕,谓四十齿皆白净齐密,根复深固也。
〔二十四、四牙白净相〕,谓四牙最白而大,莹洁鲜净也。
〔二十五、颊车如师子相〕,谓两颊车隆满如师子王也。
〔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谓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
〔二十七广长舌相〕,谓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而至于发际也。
〔二十八、梵音深远相〕,谓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也。
〔二十九、眼色如金精相〕,谓眼目清净明莹,如金色精也。
〔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睫,目旁毛也。谓眼睫殊胜如牛王也。
〔三十一、眉间白毫相〕,谓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如兜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也。(梵语兜罗绵,华言细香。)
〔三十二、顶肉髻成相〕,谓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无见顶相,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皆不能见故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摘自:网络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方圆相。如尼拘陀树王。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施一切众生病药。是故次得身方圆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手过膝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终不欺诳一切贤圣父母师长善友知识。是故次得手过膝相。

得是相已次得象王马王藏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见怖畏者能为救护。心生惭愧不说他过善覆人罪。是故次得象马藏相。

得是相已次得软身一一孔中一毛生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亲近智者乐闻乐论。闻已乐修。乐治道路除去棘刺。是故次得皮肤柔软一一孔中一毛生相。


[学习解说]:

获得鹿王腨相后,接着获得身方圆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常常布施医药给一切众生,所以应当次第获得身方圆相

得到身方圆相后,接着获得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在行菩萨道时,自始至终不欺诳所有贤圣、父母、师长、善友或善知识,所以应当次第获得手过膝相

得到手过膝相后,接着获得象王马王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救度众生远离怖畏,常生惭愧之心,从不说他人的过失,所以次第获得象王马王藏相

得到象王马王藏相后,接着获得软身一一孔中一毛生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亲近有智慧的人,喜欢听法和讨论法义,并且如法实修,乐于修理道路,去除棘刺,所以次第获得软身一一孔中一毛生相


名词解释:

【三十二相】
一、顶上肉髻相: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
二、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右旋而卷收,常放光明。
三、睫如牛王相:眼睫毛整齐如牛王一般而美丽。
四、目色绀青相:佛眼绀青,如青莲花一样澄美。
五、两颊隆满相:两颊隆满如狮子颊。
六、常得上味相:佛口常得诸味中的最上等味道。
七、舌广而长相:舌头广长薄软,伸张开来可覆至发际。
八、声如梵王相:梵音洪亮圆满,如天鼓响。
九、四十牙齿相:具有四十颗牙齿,整齐而美丽。
十、牙齿紧密相:各个牙齿都是不粗不细,齿间紧密而没有一丝缝隙。
十一、牙齿齐白相:牙齿颜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
十二、上身如狮相:上半身如狮子王,行、住、坐、卧等姿容威武端严。
十三、身形端直相:身体端直挺拔。
十四、身广长等相:双手平举时,其宽度与身高相等。
十五、身色金黄相:身体及手足均为金黄色。
十六、身放光明相:身上四面放出各有一丈的光芒。
十七、一孔一毛相:一毛孔生一毛,青色不杂乱,皆出微妙香气。
十八、身毛上靡相:身上发毛,由头至足都向右旋,其色绀青柔润。
十九、两肩圆满相: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
二十、两腋充满相: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
二十一、七处隆满相:双手、双足、双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
二十二、皮肤润泽相: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
二十三、手指细长相:两手指、两足趾皆纤长端直。
二十四、手足柔软相:两手、两足皆柔软。
二十五、指间缦网相:手指、足趾间皆有缦网相交互连络的纹样。
二十六、垂手过膝相:站立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
二十七、象马阴藏相:男根密隐于体内,如大象、马阴之相。
二十八、股如鹿王相:股骨如鹿王之纤圆。
二十九、足跟高满相:足背高高隆起圆满。
三十、足跟广平相:足跟圆满广平。
三十一、足下安平相:足底平直柔软,紧密接触地面。
三十二、足下轮形相:足下生轮,轮有千辐。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金色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施众生房舍卧具饮食灯明。是故次得金色身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七处满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可嗔之处不生嗔心。乐施众生随意所须。是故次得七处满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缺骨满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善能分别善不善相。言无错谬不说无义。可受之法口常宣说。不可受者不妄宣传。是故次得缺骨满相。

得是相已次得二相。一者上身。二者颊车。皆如师子。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中自无两舌教他不为。是故次得如是二相。


[学习解说]:

得到软身一一孔中一毛生相后,接着获得身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常常布施众生房舍卧具饮食灯明,所以次第获得金色身相

得到金色身相后,接着获得七处满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即便身处嗔恨的外境也不会心生嗔心,乐于布施众生一切所需,所以次第获得七处满相

得到七处满相后,接着获得缺骨满相
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善能分别善与不善相,不说无意义的话,所说无有错谬,常为众生次第宣说能接受的佛法,对于众生不能接受的佛法不会轻易宣说,所以应当次第获得缺骨满相

得到缺骨满相后,接着获得两种相:
一上身 (如来全不强词逼凌他人,感得上身平正端严之相)
二颊车 (即双颊丰隆之相,犹如师(狮)子王之颊)
这是因为菩萨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从不犯两舌的口业,不教众生佛法外于解脱无关的东西,所以次第获得上身和颊车皆如师子相


名词解释:

【上身如狮子相】
如来全不强词逼凌他人,感得上身平正端严之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之一。        《藏汉佛学词典》FROM:【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V1.1】

【颊车如师子相】
为佛及转轮圣王所具足三十二相之一。即双颊丰隆之相,犹如师(狮)子王之颊。((参见:三十二相)507)p636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2

[禅定勋章]

39#
 楼主| 发表于 2023-8-27 08:58:48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40楼用时约3小时)


得是相已次得三相。一四十齿。二白净相。三齐密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以十善法教化众生。众生受已心生欢喜。常乐称扬他人功德。是故次得如是三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四牙白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修欲界慈乐思善法。是故次得四牙白相。

得是相已次得味中最上味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不待求已然后方施。是故次得味中上味相。

得是相已次得二相。一者肉髻。二广长舌。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至心受持十善法教兼化众生。是故次得如是二相。


[学习解说]:

次第获得上身、颊车皆如师子相后,接着获得三种相:
一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
二白净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
三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
为什么能获得这三种相呢,这是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常以十善法(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教化众生,看到众生如法受持十善业后,又心生欢喜,而且如来还常常称扬他人功德,因此获得这了三种相

获得这三种相后,接着获得四牙白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
为什么能获得四牙白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常常思惟善法和修习慈心,因此获得了四牙白相

获得四牙白相后,接着获得味中最上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
为什么能获得味中最上味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广施众生,因此获得了味中上味相

获得味中上味相后,接着获得两种相:
一者肉髻(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
二广长舌(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
为什么能获得肉髻、长舌两种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不但自己至诚受持十善法,而且还能将十善法教导众生,因此获得了味中上味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


名词解释:

【十善业】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或称十善业道。摘自:百度百科




得是相已次得梵音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自不恶口教他不为。是故次得梵音声相。

得是相已次得牛王绀色目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等以慈善视怨亲故。是故次得牛王目相。

得是相已次得白毫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宣说正法实法不虚。是故次得白毫光相。

得是相已次得无见顶相。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是故获得无见顶相。


[学习解说]:

获得肉髻、长舌两种相后,接着又获得梵音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
为什么能获得肉髻、长舌两种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从不恶口,而且还教导他人也不犯恶口,所以次第获得了梵音声相

获得梵音声相后,接着获得牛王绀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
为什么能获得牛王绀色目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一视同仁的以平等心和慈心对待怨敌和亲人,所以次第获得了牛王绀色目相

获得牛王绀色目相后,接着获得白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
为什么能获得白毫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为众生宣讲正法,此法真实不虚,因此次第获得了白毫光相

获得白毫光相后,接着获得无见顶相(谓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无见顶相,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皆不能见故)
为什么能获得无见顶相呢,因为如来行菩萨道时,在无量世中叩头顶礼一切圣贤、师长和父母,尊重赞叹和恭敬供养他们,所以次第获得了无见顶相


名词解释:

【怨亲平等】
对怨敌和亲人,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无有厚此薄彼的分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怨亲平等】
又作冤亲平等。谓以大慈悲为本,对于怨敌,心无憎恨;对于所爱,亦无执著,而以平等、爱怜之心接待众人。依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二(大三○·四六二下):“先于一亲一怨一中庸所,发起胜解,于此三品,由平等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俱行作意,欲与其乐。”又俱舍论卷二十九(大二九·一五○下):“诸有情类平等,平等无有亲怨。”另景德传灯录卷五载,六祖慧能入寂后,盗者欲夺六祖之首供养,后被官府捕得,未即加刑,先至曹溪问六祖之上足令韬应如何处置,令韬答(大五一·二三六下):“若以国法论,理须诛夷;但以佛教慈悲,冤亲平等。况彼求欲供养,罪可恕矣!”(佛所行赞卷一、大智度论卷二十)p3811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修如是业。是不为难。在家之人。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修三十二相业不是难事,在家人修三十二相业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障碍缠缚的缘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主题

794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792

[禅定勋章]

40#
 楼主| 发表于 2023-8-27 08:59: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29 09:45 编辑

优婆塞戒经卷第二

发愿品第七

一、善发无上大愿者,能修三十二相业


善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业谁能作耶。
佛言。善男子。智者能作。
世尊。云何名智者。
善男子。若能善发无上大愿。是名智者。


[学习解说]:

善生对佛说:世尊,这三十二相业谁能修?
佛回答:善男子,有智慧的人能修
善生又问佛: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有智慧呢
佛回答:善发无上大愿的人,称为有智慧


名字解释:

【智者】
<一>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法华经药草喻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语,即表此意。((参见:一切智者)16)
<二>天台智顗大师之德号。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从智顗受菩萨戒,赐“智者”德号。(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参见:智顗)5038)p5025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已。身口意等所作善业。
愿为众生将来得果一切共之。菩萨摩诃萨常亲近佛声闻缘觉善知识等。供养恭敬咨问深法受持不失。
作是愿言。我今亲近诸佛声闻缘觉善友。宁无量世受大苦恼。不于菩提生退转心。


[学习解说]:

菩萨摩诃萨发无上菩提心后,身口意皆修善业
并发愿为众生修行证果,然后再回向众生修行圆满

菩萨摩诃萨常常亲近佛、声闻、缘觉和善知识
并且恭敬供养,然后请教深法,认真领受于心,忆而不忘

菩萨摩诃萨常常这样发愿:
今日有幸亲近诸佛、声闻、缘觉和善知识,宁可在无量世受大苦恼,也不退转菩提发心


名字解释:

【后生】
即未来之生。相对于“前生”、“今生”。又作来世、来生、后世。佛教立三世因果轮回转生,以今生为前生之后生,而今生之苦乐多由前生之业因,后生之苦乐亦由今生之善恶业所造,故对今生之造业须谨慎行之,特别于净土门期望证悟佛果者,更不可造次。(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胜鬘经如来真实义功德章、往生礼赞偈)p3803 FROM:【佛光大辞典】

【受持】
梵语 udgrahaN!a。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可分三方面:(一)受持戒律,无论出家、在家者,一旦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即须誓愿持守,不得有违。(二)受持经典,乃十种法行、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即受学经典之际,发净信解,以恭敬心阅读,并须时时讽诵、忆念。又信受佛之教法,称受持佛语;信受某部经典,如信受法华经,称受持法华。于日本日莲宗,谓行者于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之经题、受持法华经之际,立即可由凡夫身转为佛身,称为受持妙法成佛,略称受持成佛。(三)受持三衣,据释氏要览卷上载,僧众得受三衣后,须依法于适当之时、地穿著,如入聚落、听法等,得著大衣;于净处、习诵等,得著七条衣;于任何处所,得著五条衣。(妙法莲华经普贤劝发品、陀罗尼品、胜鬘宝窟卷上本、得度略作法、从容录第三则)p3106 FROM:【佛光大辞典】




众生若以恶心打骂毁辱我身。愿我因是更增慈心不生恶念。

愿我后生在在处处。不受女身无根二根奴婢之身。
复愿令我身有自在力为他给使。不令他人有自在力而驱使我。

愿令我身诸根具足远离恶友。不生恶国边裔之处。常生豪姓色力殊特财宝自在。
得好念心自在之心。心得勇健。凡有所说闻者乐受。离诸障碍无有放逸。离身口意一切恶业。
常为众生作大利益。为利众生不贪身命。不为身命而造恶业。


[学习解说]:

如果众生恶心相向,打我骂我侮辱我
愿我能因此对众生生起慈心,不生恶念

愿我生生世世所生之处,不受女人身,不做无根(无男女之根者)或二根的人,不做奴婢

愿我拥有自在的身力,虽然服务和教化于众生,但不被众生所驱使

愿我具足一切善根,远离恶友,不生恶国和边地处,常生富贵家,具足色力和财力

拥有好心和自在之心,心得勇健后,所说的每一句话,人人都能欢喜接受,令其离各种障碍,避免放逸,还有一切身口意的恶业

愿常为众生作大利益事,为利益众生不惜牺牲生命,终不会为了维持身命而造作恶业


名词解释:

【身命】
(杂语)吾身与吾寿命也。身者以四大为体,命者以寿暖识为体。法华经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根】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 FROM:【佛光大辞典】

【自在】
梵语 i^s/vara(音译伊湿伐罗), vas/ita^,巴利语 issara。又作无碍、纵任。即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做任何事均无障碍。此为诸佛及上位菩萨所具之功德,故佛亦称为自在人。菩萨所具之自在力,有下列不同种类:
 (一)二种自在,据华严经疏卷六所载:(1)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之圆融自在。(2)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自在现身说法,化导众生。
 (二)四种自在,据辩中边论卷上、大乘庄严经论卷五载,指第八不动地以上菩萨所具之自在力:(1)无分别自在,谓舍弃一切功用之行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分别之想而得自在。(2)刹土自在,又作净土自在。谓能自由生于各种国土而令诸国土清净。(3)智自在,谓至第九善慧地即得无碍智,于说法教化任运自在。(4)业自在,谓至第十法云地即无烦恼业缚,更无障碍。又自在王菩萨经卷上亦列有四种自在:(1)戒自在,谓由修行具足戒而诸戒具足,所愿皆成。(2)神通自在,谓具足眼通、耳通等五通而所欲无碍。(3)智自在,谓具足阴智、性智等五智而无滞自在。(4)慧自在,谓修得义无碍智、法无碍智等四无碍智,能通晓诸法,诠释经典之章句。
 (三)五种自在,据大宝积经卷六十八遍净天授记品所载:(1)寿命自在,谓菩萨虽已成就法身之慧命,了无生、死、夭、寿,然为度脱有情,遂以诸方便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而无有挂碍。(2)生自在,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而去、住无碍。(3)业自在,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通,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作之利他行业皆胜任无碍。(4)觉观自在,觉,即粗心;观,即细心。菩萨化导有情,虽有思惟,然远离散乱,随愿度脱而平等无碍。
 (四)八种自在,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所载,如来法身具足八自在,即:(1)能示现一身为多身,(2)示现一尘身而充满大千世界,(3)大身轻举远到,(4)于一土而化现无数不同之身,(5)眼、耳、鼻、舌、身之功用互通,(6)得一切法而如无法想,(7)说一偈义而经无量劫,(8)身遍诸处而犹如虚空。
 (五)十种自在,据旧华严经卷二十六“十地品”载:(1)命自在(梵 a^yur-vas/ita^),又作寿命自在、寿自在。谓菩萨于长劫中住持寿命,化益众生无穷。(2)心自在(梵 ceto-vas/ita^),谓出生阿僧祇三昧而入于深智。(3)财自在(梵 paris!ka^ra-vas/ita^),又作资具自在、众聚自在、庄严自在、物自在。谓菩萨以大庄严来庄严一切国土。(4)业自在(梵 karma-vas/ita^),谓菩萨于诸业得大自在,而随时受报。(5)生自在(梵 upapatti-vas/ita^),又作受生自在。谓菩萨自在受生于一切国土。(6)愿自在(梵 praN!idha^na-vas/ita^),谓菩萨随所愿于随时随处成就菩提。(7)信解自在(梵 adhimukti-vas/ita^),又作解脱自在、信自在、胜解自在。谓菩萨于一切世界能见诸佛充满。(8)如意自在(梵 r!ddhi-vas/ita^),又作神力自在、神变自在。谓菩萨能示现一切大神变。(9)智自在(梵 jn~a^na-vas/ita^),谓菩萨于念念中,示现觉悟如来之十力无所畏。(10)法自在(梵 dharma-vas/ita^),谓菩萨示现无量无边之法门。
 行六波罗蜜可成就十种自在,即行法施、无畏施、财施,可顺次成满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持戒行能成满业自在、生自在;精进行能成满愿自在;忍辱、安受、通达等三忍行能成满信解自在;静虑行能成满如意自在;般若行能成满智自在、法自在。
 十自在于诸经典中,其名称与顺序略异。如旧华严经卷三十九离世间品,列举众生自在、刹自在、法自在、身自在、愿自在、境界自在、智自在、通自在、神力自在、力自在等十种自在,各自在中又分十种自在,遂成百种自在。(新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三、法集经卷三、宝雨经卷四、梁译摄大乘论卷下、显扬圣教论卷八、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华严经疏卷四十七)p251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根】
(杂语)无男女之根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根】
<一>利根与钝根。(一)利根又作上根,谓根性锐利,速证妙果者。(二)钝根又作下根,乃根性迟钝难开悟者。(无量寿经卷下)
<二>正根与扶根。(一)正根又作胜义根,乃五根之本体,四大种所造之净色法,非凡夫二乘之所见,非现量所得,然有发识取境之用。(二)扶根又作扶尘根、浮尘根,乃外形可见之眼等五根。此根唯为正根之依处,虚假不实,无发识取境之用。
<三>男根与女根。即男女起色欲之处。(楞严经卷九、俱舍论卷三、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p208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5-4 12:22 , Processed in 0.0756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