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156

主题

513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111

[精进勋章]

14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6 12:43:0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光明心&光明想

====================================

(二)《中阿含经卷第二十 长寿王品念身经第十》(用时 1 小时 以上

-- [经文] --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鸯祇国中,与大比丘众俱,往诣阿惒那揵尼住处。

[末学解说]

我是这样听闻的:

那时,佛陀游行于鸯祇国中,与大比丘(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又对于沙弥而总称比丘为大)众一共,前往到阿惒那揵尼的住处。

注解:
【大比丘】:(术语)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又对于沙弥而总称比丘为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尔时,世尊过夜平旦,著衣持钵,入阿惒那而行乞食;

食讫,中后收举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檀著于肩上,往诣一林。

入彼林中,至一树下,敷尼师檀,结跏趺坐。

[末学解说]

当时,世尊过夜平旦,穿著佛衣手持钵,进入阿惒那而行乞食;

中食后,收拾好衣钵,洗干净手足,以尼师檀(即坐卧时敷在地上、床上或卧具上的长方形布)著于肩上,前往至一林。

进入彼林中,来到一树下,敷好尼师檀(即坐卧时敷在地上、床上或卧具上的长方形布),结跏趺坐(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略有二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做“吉祥坐”)。

注解:
【尼师坛】:比丘六物之一。即坐卧时敷在地上、床上或卧具上的长方形布。乃坐具之梵语音译,又作尼师但那、尼师但娜、[宁*页]史娜曩。意译又作敷具、坐衣、随坐衣、衬卧衣,略称具。《五分律》卷九载,为护身、护衣、护僧之床褥,故制之。《十诵律》卷十八称,未敷尼师坛不得坐卧于大众之卧具上。

其颜色与三衣相同,可用青、黑、木兰三色。若以新布裁制,可作二层或三层。取旧布缝制者,可作四层。新作尼师坛时,须取旧者之坚好处缝贴在中央或四边。另依《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六载,尼师但那之颜色,或青,或泥,或赤。

其大小亦因律典不同而有异,然以长为佛陀二■手、广一■手半为本制。依《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四载,佛一■手等于二尺四寸。又若比丘之躯体大于常人,其所持用之尼师坛亦可增广。依《十诵律》卷十八、《摩诃僧祇律》卷二、《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六等所载,可增一■手。《四分律》卷十九称,可加半■手。

中古以来,南海诸僧以尼师坛为礼拜之用具,中国、日本皆承此风,道宣、义净诸师曾痛加斥责。如《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载(大正54·221a)︰
‘礼拜敷其坐具,五天所不见行。致敬起为三礼,四部罔窥其事。凡为礼者拜敷法式,如别章所陈。其坐具法,割截为之,必须复作,制令安叶。度量不暇详悉。其所须者,但拟眠卧之时护他毡席。若用他物,新故并须安替。如其己物,故则不须。勿令污染亏损信施。非为礼拜。南海诸僧,人持一布,长三五尺,叠若食巾,礼拜用替膝头,行时撘在肩上。西国苾刍来见,咸皆莞尔而笑也。’

然而,此制至今仍被沿用,而于礼佛或礼拜师长时敷用尼师坛。且有一定规制。玆略述如下︰

(1)捧具︰具竖折八层,再横折二次,从外边看有十六层,里边四层;平捧胸前,具口朝右,左右食、中指在上,余三指在具下。

(2)持具︰大姆指在具上,小指在具外,余三指在具中间,具一折,内稍短,具平贴脐上二寸许处。

(3)持具合掌︰用左手三指在具内挑着,右手五指在外并于左掌作合掌状。惟掌与身体成垂直,位于脐上二寸许。

(4)持具问讯︰先合掌,右手自外在左手下压衣及具问讯,抬起时,右手三指入具中,两手齐举具平眉,放下。

(5)随具一拜︰具不展开,先合掌,弯腰,以右手食中指夹具前上角,将具自右向左横放地上一折,同时跪下。以左手食、中指夹具左前角拜下。起时以右手食、中指夹具。如顶礼起立,左手三指插入合掌问讯。此多用在对人礼拜。

(6)问讯展具︰亦称展侍者具。展成四分之一。先合掌弯腰,左手三指稍翘起,右手自具里方中间插入,以姆、食指执具左边第二条边,左手姆、食指拿左边第三、四两条边,向左右拉开。平放地上,拜后起具,以右手中、食二指夹具前右角,收左手,以右手撑起随具带起。大众拜佛时多用此种展具。

(7)展半具︰左手稍覆掌,右手自里向外在具中间插入,执左边第三条边,左手拿第四条边(最外边)拉开放下,拜后起具,以右手中指自具中央部位钩起。

展半具用在一寺之主,或大法会主坛者拜佛,故多另由侍者展具。侍者捧具站左方,住持问讯上香时,侍者展具,以左手执具右边最内外二角,右手执折处拉开,成半具横状,铺下。

(8)展全具︰亦称展大具,右手中、食指夹具前角,左手抽出,仅以左无名指插入挑具,右手将具右边撩起,左右手分执两角拉开,铺下时同时脱鞋,踏具边,站在佛相右边先出右脚,左边先出左脚。拜后起具时,仍以右中指钩具前缘中央起。

(9)放一字具︰右中、食指夹具前角,左手自中部再一折,左右手姆、食指在具上,平放面前。起具时,以右姆、食指夹具右前角起。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结跏趺坐】: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略有二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做“吉祥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众多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共论此事:

“诸贤,世尊甚奇!甚特!

修习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

善具善行,在一心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得眼、有目,见第一义。”

[末学解说]

此时,众多比丘在中食(斋食之异名。以当日中而食故也。过午则不许食一毫之食)后,聚集坐于讲堂,共同讨论此事:

“诸位圣贤,世尊真是神奇!真是特别!

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

善具善行,在一心(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能够得眼、有目,见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

注解:
【中食】:(术语)斋食之异名。以当日中而食故也。过午则不许食一毫之食。释氏要览上曰:“僧祇律云:时食谓时得食,非时不得食。今言中食,以天中日午时得食,当日午故言中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一心】: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世尊在于宴坐,以净天耳出过于人,闻诸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共论此事:

“诸贤,世尊甚奇!甚特!修习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善具善行,在一心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得眼、有目,见第一义。”

世尊闻已,则于晡时从宴坐起,往诣讲堂比丘众前,敷座而坐。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正在宴坐(安身正坐之意,指坐禅。又为“坐禅”之代名词),以清净天耳(为色界诸天人所有之耳根,能闻六道众生之语言及远近粗细一切之音声者。是由色界所属清净之四大而成也)超越于人,闻知诸比丘在中食后,聚集坐于讲堂,共同讨论此事:

“诸位圣贤,世尊真是神奇!真是特别!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善具善行,在一心(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能够得眼、有目,见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

世尊闻后,则于晡(日加申时也。申时即下午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间)时,从宴坐(安身正坐之意,指坐禅。又为“坐禅”之代名词)起,来到讲堂众比丘前,敷座而坐。

注解:
【宴坐】:又作燕坐。安身正坐之意,指坐禅。又为“坐禅”之代名词。((参见:燕坐)6266)p4085FROM:【佛光大辞典】

【天耳】:(术语)为色界诸天人所有之耳根,能闻六道众生之语言及远近粗细一切之音声者。是由色界所属清净之四大而成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一心】: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晡】:奔谟切。日加申时也。FROM:【祖庭事苑】——申时,即下午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间(百度)

-- [经文]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向共论何事耶?以何事故集坐讲堂?”

[末学解说]

此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你等在一共讨论什么事呢?是因什么事的缘故而聚集坐于讲堂(说法讲经之堂舍)呢?”

注解:
【讲堂】:(堂塔)说法讲经之堂舍。无量寿经下曰:“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大众班定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定道教演畅妙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时,诸比丘白曰:“世尊,我等诸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共论此事:

‘诸贤,世尊甚奇!甚特!修习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善具善行,在一心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得眼、有目,见第一义。’

世尊,我等向共论如此事,以此事故,集坐讲堂。”

[末学解说]

这时,诸比丘回答说:“世尊,我等诸比丘在中食(斋食之异名。以当日中而食故也。过午则不许食一毫之食)后,聚集坐于讲堂,在共同讨论此事:

“诸位圣贤,世尊真是神奇!真是特别!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善具善行,在一心(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能够得眼、有目,见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

世尊,我等一共讨论此事,因此事的缘故而聚集坐于讲堂。”

注解:
【中食】:(术语)斋食之异名。以当日中而食故也。过午则不许食一毫之食。释氏要览上曰:“僧祇律云:时食谓时得食,非时不得食。今言中食,以天中日午时得食,当日午故言中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一心】: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末学以自己次第思维其重点:

修习念身,有大果报,能够见第一义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第一义]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第一义]?

【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第一义】:(术语)以名究竟之真理,是为最上,故云第一。深有理由,故云义,圣智之自觉也。大乘义章一曰:“第一是其显胜之目,所以名义。”中论疏三本曰:“以其最上莫过,故称第一。深有所以,目之为义。”胜鬘宝窟上末曰:“理极莫过,名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为义。”法华义疏四曰:“第一义者,一实之道,理极无过为第一。深有所以,称为义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第一义,谓诸法一相义也。”楞伽经二曰:“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碧岩第一则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第一义】:佛教称彻底圆满的真理为“第一义”。《胜鬘宝窟》卷上之末:“理极莫过,名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为义。”《楞伽经》卷二:“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一:“第一义者,亦名真谛,第一是其显圣之目,所以名义。”唐诗中屡见此词,如李颀《题神力师院》诗:“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后多用“第一义”指某家某派最高最深的理义。如《明儒学案》卷十八引罗洪先《论学书》:“力行是孔门第一义。”(纯一)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第一义]在很多佛经上都有谈到,例如[维摩诘经]讲[不二法]
[大般涅槃经]上说[中道]就是[第一义],就是[佛性],就是[究竟实义]
[佛性]就是[首楞严三昧]——[六根清净][净觉随顺][第一义]怎么修呢?如何检讨自己的[贪嗔痴][财色名食睡]?

二、[第一义]怎么修?
我们都知道教育非常重要
因为从小的观念,会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成什么样的人
所以一般人不会不认同这个道理

而我们知道要让一个人有正确的观念以便有正确美好的未来
这就要从心性的教育和培养开始
所以心性才是一切的根本,这就是教育成人的道理

同样的,佛陀在楞严经1-5卷就是教导我们这个道理,这是教育成佛的道理
从根本去认识和解决,这就是佛法讲的实义
不是从根本去认识和解决,这就是方便法,方便义,第二义
所以楞严经讲的初心第一决定义,就是认识成佛的因地,也就是根本,也就是佛性
所以如果能够当下体悟佛性,就能不历僧祇获法身
不过这个并不容易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般人生病或生气,(或者饥饿,或者欲睡....)
您是当下能显露佛性清净而清净报身,还是堕入病苦和怒气中而呈现苦报身呢?
明白这问题就知道当下佛性显露并不容易了
不过还是可以练习的,所以
佛陀在圆觉经讲了三种净观
透过佛陀讲的许多方法可以逐渐显露佛性智慧——[略说]无量义,第一义,方便义
如[圆觉经]所说,这三种方法都是契入实义的方便法,
由这三种方法,大家就可逐渐实修直到实证[不二]

以初浅的[奢摩他]来说
这是学习让自己静心的方法,
一般来说就是人或心念先离开问题处,
让自己有时间或空间运用平常练习[奢摩他]的方式来保持稳定
例如夫妻吵架,先离开现场,运用平常实修取静的方式来平息自己
方式例如静坐或念佛或打木鱼
所以,以初浅的[奢摩他]来说,这并没有觉照,这是取静而定
但是在佛经中更高深的[奢摩他]就并非如此,这边先不做讨论

以初浅的[三摩钵提]来说
这就是学习让自己[转念]的方法,让自己做[正向观照]
让自己转到好的观念和想法和氛围上
例如,夫妻吵架的时候,可以做慈心三昧观照,或观想佛光普照

以[禅那]来说
就是当下心念放下对立两边的执着,就是[不二]
例如,工作上遇到不如意,或夫妻有口角,种种心念上的分别执着
自己要能面对而放下心中对两边的执着
这必须要平常多学习实相义佛经,多思维实相义,多思维体会人生
这样才能在生活中的每个当下都拿出来运用
就是随时入实相义思维,而不执着两边
这就是当下面对问题,当下觉照
老实说,这确实不容易,
但是还是要练习,而且不是做不到,多练习逐渐就会进步,就会清晰

如[圆觉经]所说,以上三种都可练习,或先单独练习一种或两
——[略说]以三净观消除习气

[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 首楞严三昧经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3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111

[精进勋章]

142#
 楼主| 发表于 2024-4-27 18:4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28 18:18 编辑

学习光明心&光明想

====================================

(二)《中阿含经卷第二十 长寿王品念身经第十》(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

“云何我说修习念身,分别广布,得大果报?”

[末学解说]

世尊再告诉诸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说:

“为什么我说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分别广布,能够获得大果报呢?”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时,诸比丘白世尊曰:

“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惟愿说之,我等闻已,得广知义。”

[末学解说]

这时,诸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对世尊说:

“世尊为法本(法性之异名,法性为万法之本,故名法本)!世尊为法主(意谓佛法之主。原系对佛之敬称,后转为说法之主)!法由世尊,惟愿您进行演说,令我等闻知后,能得以广知义理。”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本】:(术语)法性之异名,法性为万法之本,故名法本。往生论上曰:“随顺法性不乖法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主】:<一>意谓佛法之主。原系对佛之敬称,后转为说法之主。中阿含卷四十九大空经(大一·七三九中):“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日本近代称各佛教宗派首领为法主(或管长、门主)。(杂阿含经卷一、胜鬘宝窟卷中末)
 <二>南北朝时的僧官之一。一般仅管某一寺院之事务。如宋孝武帝召沙门道猷入内殿说法,敕为新安寺法主;又敕法瑗为湘宫寺法主(梁高僧传卷七道猷传、卷八法瑗传、佛祖统纪卷三十六)
 <三>法会之主持人。p3341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便告曰:

“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其义。”

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末学解说]

佛陀便告诉诸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说:

“你等认真来听!好好思维,我来为你等分别其中义理。”

此时,诸比丘接受佛陀教导,认真听。

-- [经文] --

佛言:“云何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佛陀说:“什么是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呢?

就是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者,行(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则能了知行,住(一切行蕴发生以后,未灭以前,刹那相续,辗转存在。为不相应行之一)则能了知住,坐(四威仪之一,即端身正坐的仪表外相)则能了知坐,卧(出家众的睡眠法。四威仪之一。即指右胁而卧,枕右手,舒左手,两足相累,正念思惟的眠卧法)则能了知卧,眠(又称睡眠。心所之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身心昏昧沉重之精神作用)则能了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随其身行(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行】:(术语)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大乘义章三本曰:“内心涉境,说名为行。”俱舍论曰:“行名造作。”大乘义章八曰:“起作名行。”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玄义三下曰:“夫行名进趣,非智不进。”【又】从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也。大乘义章二曰:“有为集起,目之为行。”俱舍颂疏一曰:“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若于造作,或约迁流余四蕴,亦名为行。”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住】:一切行蕴发生以后,未灭以前,刹那相续,辗转存在。为不相应行之一。        《佛学词典》

【坐】:四威仪之一,即端身正坐的仪表外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卧】:出家众的睡眠法。四威仪之一。即指右胁而卧,枕右手,舒左手,两足相累,正念思惟的眠卧法。诸经律于此多所记载,如《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五云(大正22·507a)︰
‘佛言︰从今已后,当如是卧。云何卧?不听饿鬼卧,不听阿修罗卧 ,不听贪欲人卧。若仰向者阿修罗卧,覆地者饿鬼卧,左胁卧者贪欲人卧。(中略)当正思惟业,至中夜乃卧,以右胁着下如师子王卧,累两脚,合口,舌柱上齶,枕右手,舒左手顺身上,不舍念慧思惟起想,不得眠至日出,至后夜当起正坐思惟己业。若夜恶眠不自觉转者无罪,若老病、若右胁有痈疮无罪。比丘卧法应如是。’

《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云︰卧有五事,即(1)当头首向佛,(2)不得卧视佛,(3)不得双伸两足,(4)不得向壁卧,亦不得伏卧,(5)不得竖两膝、叠两足。又,《十诵律》卷四十五等,记载不得卧于灯明中,且说无病者不得白昼卧。此外,《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五说卧时,应先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无常。其他诸律也说卧时当住正思惟、念六念等。

密教之卧时作法等,则异于上述诸说。如《金刚顶义诀》卷上云(大正39·809a)︰‘若寝息时,想入金刚三昧,谓心寂静如入涅槃,当想自身为五智印相而光焰围绕,然后随意寝息也。’此外,藏密中之‘梦观成就法’(明行道六成就法之一),即为睡眠时之修行法。

至于卧具,梵语作s/ayana^sana(巴saya-na^sana),又译敷具。《南海寄归传》卷二〈衣食所须〉云(大正54·213a)︰‘作褥之法有其两种,或缝之作袋,贮毛在中;或可用丝织成,即是氍毹之类。其褥样阔二肘、长四肘,厚薄随时。自乞乃遮,他施无罪。全不许用,大事严科。’又,依《四分律》卷七所说,僧尼之卧具禁用蚕锦、羊毛。若作新卧具,应使之得耐用六年,若于六年以内故舍旧卧具,制新卧具者,犯舍堕罪。[参考资料]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之四;《桧尾护摩略钞》;《乳味钞》卷十九;《作法集》。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眠】:梵语 middha。又称睡眠。心所之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身心昏昧沉重之精神作用。(成唯识论卷七、大乘义章卷二)p4192  FROM:【佛光大辞典】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比丘三衣之一。为三衣中之最大者,故称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为入王宫聚落时衣)及诸衣钵(衣指袈裟,钵是出家人用来盛放施主供养食物的应器,二者都是出家人重要的法物,并可作为师承的信证,衣钵的授受即代表著心法的授受),行住坐卧(即四威仪。乃人类生活起居之四种基本动作,引申为日常之生活举止。佛教为诫比丘、比丘尼慎其行状,令勿放逸懈怠,故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以规定行、住、坐、卧之仪则)、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随其身行(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僧伽梨】:(衣服)Sam%gha%ti,比丘三衣之一。新称僧伽胝,僧伽致,僧伽鸱,僧伽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译为复衣。其义译有种种之名。为三衣中之最大者,故称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为入王宫聚落时衣。有三品之不同。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二长一短,为下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为中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短,为上品。西域记二曰:“僧伽胝,旧曰僧伽梨,讹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僧伽梨,此音讹也,应云僧伽致,或云僧伽胝。译云合,或云重,谓割之合成,又重作也。此一衣必割截成,余二衣或割不割。若法密部、说诸有部等多则不割。若圣辨部、大众部等则割截之。若不割者直安帖角及以[巾*句]纽而已。”寄归传二曰:“僧伽胝,译为复衣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衣钵】:衣指袈裟,钵是出家人用来盛放施主供养食物的应器,二者都是出家人重要的法物,并可作为师承的信证,衣钵的授受即代表著心法的授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行住坐卧】:即四威仪。乃人类生活起居之四种基本动作,引申为日常之生活举止。佛教为诫比丘、比丘尼慎其行状,令勿放逸懈怠,故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以规定行、住、坐、卧之仪则。((参见:四威仪)1728)p2554 FROM:【佛光大辞典】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什么是比丘修习念身呢?

1.“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2.“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以自己次第思维上述这两点,是要树立正确的知见,即正见
比如:“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正见]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正见?
正(知)见:就是正确的知见和观念见解。什么才是正确知见呢?什么不是正知见呢?
依照不同修行阶段的不同修行次第(层次)来说,就是能从恶(道)转善(道),由凡入圣,最后能真正解脱六道轮回的才称为「正知见」
所以,如果是外道修行和外道观念,不能究竟解脱,那就不是正知见,更不用说一般凡夫俗见和世俗见解了
当然,违反世俗人间法律的也都算是错误知见和行为,因为人属于三善道之一,违犯人间法律基本就是堕入三恶道的果报
又例如:不认为十恶业是恶的观念,或喜好十种恶业,这些也是错误的知见,都不是正知见
例如认为杀生吃肉无关紧要,这就不是正知见,或认为没有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这也不是正知见,
或认为没有佛菩萨,或认为不需要修行,或认为学佛是迷信,这些观念也都不是正知见
——认识「八正道」和「正确的职业」

二、如何修行正见?
云何[正见]。
若见出世不起[我见][众生][寿命][养育][士夫][断见][常见][有见][无见]。
亦复不起[善]与[不善][无记]等见。乃至不起生死涅槃二相之见。是名[正见]。
——[行菩萨道]如何修行[八正道]? ~ 大方等大集经
菩萨摩诃萨得正见安住正见。为断一切见故行道。为断一切诸见故安住于道。乃至断涅槃见佛见。
何以故。
持世。一切诸见皆名为邪。乃至涅槃见佛见。破坏一切贪着诸见故。名为[正见]。
又无诸见无取诸见。不念不贪着不缘不行不分别一切诸见。是名[正见]。

以是[正见]为见何等。见一切世间虚妄颠倒为诸见所缚。如是见时。名为[安住断一切见]。于是正见亦不念不见不贪着分别乃至涅槃见佛见。为不起一切见故行。

云何名为[正见]。
一切法寂灭。念相不生不灭同于涅槃。如是亦不念不分别是一切法。不念不分别不现在前。不正不邪不取不舍。是名[出世间正见]。

何故名为[出世间正见]。
是人不得世间。不得出世间。度世间已无所分别。是故名为[出世间正见]。

[正见]者如知见世间。出世间亦如是。是人不复分别是[世间]是[出世间]。断诸忆想分别。名为[出世间正见]。
是人不见邪不见正断一切心所念。名为[正见]。

又[正见]者。于诸法中更无差别。是故说名[正见]。
又[正见]者。如实知诸邪见义。
又[正见]者。观诸邪见即是平等。
是名[菩萨摩诃萨安住正见]。——如何行大乘菩萨八正道 ~ 持世经

三、要树立正见
学习正确的知见和观念,随时保持正观
这样就能改善自己的身心情况,甚至改变家庭和社会以及一切众生
——错误观念的负面影响与正观的重要性
「世论」并不符合「圆满的佛知见」
佛弟子应该自己深入经藏和实修,才能真正明白,才能契入佛道
——辨正:「世论」与「佛知见」
如果我们修行了,就应该把这些观念导正才行,可别让自己和众生又堕入错误的观念.
纵使自己无法分辨,那也应该降低世俗杂染,多深入经藏,
这样才能逐渐以佛法正见取代凡夫俗见
——世俗的颠倒知见和观念,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沉沦和堕落
学佛就是转变知见,用佛法的知见来转换原本的错误知见
这样就能逐渐放下执着,就能迈向解脱之路——如何放下欲望和仇恨?如何解脱非人干扰?~转念,正观,解脱
当下具备正确的知见观念,并且随时保持正观,让身心清净光明,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如果修行人或佛弟子当下不能正观,而随着世俗团团转,那要如何解脱呢——随时正观清净光明,当下身心自在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3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111

[精进勋章]

143#
 楼主| 发表于 2024-4-28 19:2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29 10:35 编辑

学习光明心&光明想

====================================

(二)《中阿含经卷第二十 长寿王品念身经第十》(用时 3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犹木工师、木工弟子,彼持墨绳,用絣于木,则以利斧斫治令直;

如是比丘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生起恶念、不善念,以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念来对治断除消灭停止。犹如木工师傅、木工弟子,拿着墨绳,捆住木头,以利斧修整令其直;

像这样比丘生起恶念、不善念,以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念来对治断除消灭停止,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法】:(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齿齿相著,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犹二力士捉一羸人,处处旋捉,自在打锻;

如是比丘齿齿相著,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齿齿相扣,舌逼上腭,以心来对治心,治断灭止。犹如二个力士捉拿一名弱力之人,处处旋捉,自在打锻;

像这样比丘齿齿相扣,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

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念入息立即便知念入息,念出息立即便知念出息,入息长立即便知入息长,出息长立即便知出息长,入息短立即便知入息短,出息短立即便知出息短;

学习一切身息入,学习一切身息出,学习止身而行息入,学习止口而行息出,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抟,水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

如是比丘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离生喜乐(为三界九地之一。即色界之初禅天。盖三界共分九地,即欲界一地,色界与无色界各四地;故色界之初禅天即为九地中之第二地。于初禅天,已远离欲界之欲、恶不善法,而生喜乐,故称离生喜乐地),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如工浴人器盛澡豆(洗涤身体、衣服等污秽所用之豆粉。为比丘十八物之一。系由大豆、小豆、摩沙豆、豌豆、迦提婆罗草、梨频陀子等磨粉而成),水和成团,水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

像这样比丘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离生喜乐地】:为三界九地之一。即色界之初禅天。盖三界共分九地,即欲界一地,色界与无色界各四地;故色界之初禅天即为九地中之第二地。于初禅天,已远离欲界之欲、恶不善法,而生喜乐,故称离生喜乐地。杂阿含经卷十七(大二·一二三上):“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集异门论卷五、俱舍论卷十二、俱舍颂疏卷十)((参见:九地)132)p6713 FROM:【佛光大辞典】

【澡豆】:洗涤身体、衣服等污秽所用之豆粉。为比丘十八物之一。系由大豆、小豆、摩沙豆、豌豆、迦提婆罗草、梨频陀子等磨粉而成。故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食罢去秽条称之为“豆屑”,并谓将此豆屑与土干、牛粪混合,则称三屑净揩。比丘于斋食之后,以澡豆净手,方可执取经卷。据大威德请问经载,若不以澡豆净手而执经卷、香炉等物,死后将堕于不净地狱。又依十诵律卷三十九所说,澡豆系贮放于木桶中。(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五分律卷二十六、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十诵律卷三十八、四分律卷三十三、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三)p6255  FROM:【佛光大辞典】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

犹如山泉,极净澄清,充满盈流,四方水来,无缘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盈流于外,渍山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

如是比丘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

犹如山泉,极净澄清,充满盈流,四方水来,无缘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盈流于外,渍山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

像这样比丘定生喜乐(谓前喜乐,因定依定,定所建立。由定势力,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现;故说此名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定生喜乐】:瑜伽三十三卷十页云:所言定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为因,由此为缘,无间所生;故名定生。言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求义,又于喜中未见过失,有欣有喜。一切寻伺,初静虑地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远离故;能对治彼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所随逐故;名有喜乐。
  二解 法蕴足论六卷四页云:定生喜乐者:云何定?谓寻伺寂静者,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总名为定。云何喜?谓寻伺寂静者,心欣极欣广说乃至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云何乐?谓寻伺寂静者,已断身重性心重性,广说乃至身调柔性心调柔性,总名为乐。云何定生喜乐,谓前喜乐,因定依定,定所建立。由定势力,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现;故说此名定生喜乐。
  三解 大毗婆沙论八十卷十八页云:定生者:问:初静虑,亦有定;何故唯说第二静虑,名定生耶?答:第二静虑,等持增盛,胜妙清净,过初静虑;是故偏说。复次第二静虑,定所引发,定所长养,初静虑后现在前故;名为定生。非如初静虑,非定所引发,非定所长养,欲界心后现在前故;不名定生。复次初静虑心,有定,不定;有内门转,有外门转;有缘内事,有缘外事。第二静虑,心多在定,多唯内门转,唯缘内事;故名定生,复次第二静虑,灭语言本。语言本者:谓寻与伺。如契经说:要寻伺已,能发语言。非不寻伺。第二静虑,寻伺已灭,无语言本;故说定生。复次第二静虑,名圣默然;故名定生。如契经说:佛告目连,汝等勿轻第二静虑。此是圣者默然法故。由如是等种种因缘,定生唯在第二静虑。喜乐者:喜、谓喜根。乐、谓轻安乐。复次喜,受蕴摄。乐,行蕴摄。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

犹青莲华,红、赤、白莲,水生水长,在于水底,根茎华叶,悉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

如是比丘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

犹如青莲华,红、赤、白莲,水生水长,在于水底,根茎华叶,悉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

像这样比丘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

犹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从头至足,于此身体无处不覆;

如是比丘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指无疑净信之心、远离烦恼之无垢心、自性清净之心)意解(谓依意识而了解也)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

犹如有一人,身披七肘衣或八肘衣,从头至足,于此身体没有不覆盖的;

像这样比丘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指无疑净信之心、远离烦恼之无垢心、自性清净之心)意解(谓依意识而了解也)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意解】:(术语)谓依意识而了解也。八十华严十四曰:“观其意解与同事。”深密经一曰:“唯除种种意解,别异意解,变异意解。”行事钞上曰:“意解不同,心相各别。”资持记上四之一曰:“意解即所见也。”【又】意之解脱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漏尽意解。”又注曰:“漏尽,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得解脱,成阿罗汉也。”同慧远疏一曰:“内除爱染,名为漏尽;得无学智,名为意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净心】:指无疑净信之心、远离烦恼之无垢心、自性清净之心。又金刚经(大八·七四九下):“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即指无执著之心。(中阿含经卷四十一、胜鬘宝窟卷上本)p4668  FROM:【佛光大辞典】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前后亦然,如后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

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暗之所覆,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前后亦然,如后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

像这样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暗之所覆,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观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犹如有人,坐观卧人,卧观坐人;

如是比丘观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观相(谓闻思修慧所思惟诸法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犹如有人,坐观卧人,卧观坐人;

像这样比丘观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观相】:瑜伽十一卷二十二页云:云何观相?谓闻思修慧所思惟诸法相。二解  瑜伽三十一卷八页云:云何观相?谓有二种。一、所缘相,二、因缘相。所缘相者:谓毗钵舍那品所知事同分影像。由此所缘,令慧观察。因缘相者:谓依毗钵舍那所熏习心,为令后时毗钵舍那、皆清净故;修习内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髄、涎、痰、小便。

犹以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大麦、小麦、大小麻豆、菘菁芥子;

如是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髄、涎、痰、小便,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内容超过回帖长度。不得不中截一块)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五停心观中,有观自身、他身不净之观法,称为不净观)充满,就是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髄、涎、痰、小便。

犹如以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能够很清晰的看见分辨,哪些是稻、粟种、大麦、小麦、大小麻豆、菘菁芥子;

像这样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髄、涎、痰、小便,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五停心观中,有观自身、他身不净之观法,称为不净观。((参见:七种不净)114)p991FROM:【佛光大辞典】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佛陀继续解说,什么是比丘修习念身呢?

1.“如是比丘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2."如是比丘齿齿相著,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3."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4."如是比丘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5."如是比丘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6."如是比丘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7."如是比丘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8."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暗之所覆...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9."如是比丘观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10."如是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髄、涎、痰、小便...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以上都是比丘修习念身的不同方法,分别有各自的角度、途径、方式......
可由善法,由心,由出入息,由离生喜乐、定生喜乐、无生喜乐,清净心,光明心,观相、观见不净来修习
众生可依据自身的根器、次第、因缘等来进行选择
比如,观相、观见不净,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就是一种由观照进行修习方法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观照法]的相关内容

一、小乘的观照法
关于小乘的观照法,大家只要深入经藏就会知道不外如下

例如:苦观,不净观,白骨观,无常观,无我观,空观,观五阴虚妄...

之前讲过,小乘的观法都建立在苦和负面思维上
因为种种苦难,所以才求解脱之法

所以就有苦观,观照诸苦,以此厌离世间,以此明白世间不实,以求解脱

观自身不净,以断除对自我的贪着,观世间不净,以断除对世间和情欲的追逐

观白骨(这中间有好几个细部过程,请参阅瑜伽师地论),以断除对男欢女爱的迷恋

观世间无常,以断除对世间的执着

观诸法无我,观空(身空,世间空,一切空),以破除身心障碍

这一切都以自己为出发点,断除一切障碍自己的诱惑

所以小乘法以戒律为首重,以断除一切杂染,成就自身解脱为目的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二、大乘的观照法
观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观佛像佛相,观佛菩萨光明,观佛国净土,观法界光明,观一切众生光明圆满,观光明不二实相,观常乐我净
(可参阅[观无量寿佛经],[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观普贤行法经],[大般涅槃经],[华严经]...)
一切都在启发众生的发心,一切都在引导众生契入光明圆满的共鸣
因为大乘不可思议,难懂难信,所以大乘以信为首要,以发心发愿为首要,直接以宽广清净的心量契入光明实相,以自利利他为目的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三、种种观照法

1.毘婆舍那
「毘婆舍那」就是「观」
透过「奢摩他」修止而得身心轻安,然后在内观「三摩地」定中,正思维种种心念影像,观察甚深义解,舍离凡夫心念和贪着的表相,
在「三摩地」定中万相所明白的义理中,能正思维且最细思维和正分别择取,并且最广泛思维和观察觉察心念忍乐慧见观的种种细微道理
例如:「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三忍,世俗欲乐或法乐,世俗慧或解脱慧和佛慧,世俗见和佛法各种知见,以及种种观照法门
能做到这样,叫作菩萨行者能善修「毘钵舍那」观照
——「奢摩他」和「毘婆舍那」
如果我们能正观这个当下(这就是[止][观]的[观]),深入止观的功夫(就是深入当下寂静和觉照的功夫)——[止观初探]正视心识作用,由观照心念探讨"楞严经: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多修习「毘婆舍那」观行资粮的人,就是在加行的时候常喜欢读诵经论,用心思维三藏典籍,
对于一切法的个别相貌或共有相貌,反覆不断的观察。若以此法超越凡俗而入圣道,则称为「毘婆舍那」行者
——「奢摩他」和「毘婆舍那」

2.三摩钵提
三摩钵提,就是观想忆念,就是观出形象,
只要静坐念佛拜佛持咒诵经中,有加入观想忆念佛菩萨形象和佛国净土都算在内
佛经中很多讲三昧的经典其实都是三摩钵提,观无量寿经也是,
初修就是观想忆念,成就后就是神通幻化利益众生
所以三摩钵提是幻化诸有的法门, 也就是神通法门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3.三种大乘净观
[圆觉经]所教导的三种大乘净观成佛法门
[奢摩他](这就是止静),[三摩钵提](这就是观想),[禅那](这就是觉义,不二)
这全部都是转念的法门,透过三种不同方式,达到转化或破除妄念的目的

第一种,就是置心一处(取静),(这只是最初浅的奢摩他,其实甚深的奢摩他如同禅那)
例如,持名念佛,或观鼻(不做生灭义理观照,只是置心一处,不做观想)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安静的地方(通俗一般来说就是安静的地方打坐),
比较熟悉后,地方吵不吵闹是没差别的(随处一刹那的时间都能运用,不限定要坐)

再者,就是透过观想忆想,转妄心为清净心,讲白一点就是幻想,这也是神通法
例如,观无量寿经中的观想法,或者慈心三昧的修法,或者所谓光明定,
又或者诵经随闻入观(观想置身法会现场)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闭起眼睛,又或者先观像来加强印象,熟练后张开眼睛也没问题
场地姿势也没有限制,随处都行

另外,就是思维觉观义理,破除世俗虚妄(两边对立虚妄)
这是指观照佛经上讲的种种不同次第法义,观照生灭空有对立两边,以破除妄心
例如,最初浅的就是观照呼吸数息生灭两边不着,
甚深的义理例如,甚深四谛,甚深十二缘起,不二法,第一义谛,
又或者随文入观,思维[心经][般若经]等经的法义
初学者可取佛经上的一四句偈,随时观照日常生活中心态执着的对立两边
这没有场地时间任何一切限制,基本上就是张开眼觉观,开放式的状态下保持觉性


所以这些基本上都要熟悉佛经内容,才能正确且随时的练习观想或觉照实义
因此,熟读佛经,深入经藏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对于法门和义理才能融会贯通

以上透过这些净观的方法来达到禅定的状态,
这时候妄心消除,佛性的圆满功德就会逐渐显露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因为佛心显露,所以当下业障逐渐清净
所以就能让身心转为清净,原本身心的业障痛苦就会逐渐消失
所以常保持清净心就能让自己身心状态保持健康

讲了这么多,让我们用上面的案例来稍微说明一下
例如,
生气的时候,佛陀教导我们觉察没有来者与受者,
这属于义理的觉察,这样就能破除生气的妄心,
当然方法不只一种,上述三种类别的种种方法都可以
例如,念佛也行,光明定也行...

对于冷热问题可以修学[光明定],或者[观照生灭]破除冷热,也可以[置心一处修习止静]

蚊子叮咬(痒)的时候可以修学[慈心三昧],[光明定]也行

肚子饿的时候可以采用[奢摩他]的方式让烦恼[止静],
这时候烦恼业障就会止息,就不会感到饥饿

男女欲望来的时候,急忙烦躁的时候,担心害怕的时候,口欲来的时候,购物欲来的时候,
修止静或观想都行或者思维生灭虚幻

意见冲突的时候,修慈悲观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

生病的时候,太亮太吵睡不着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闻到臭味的时候,闻到美食的时候
这些念佛持咒或光明定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都行

看到美女俊男的时候,被毁谤或称赞的时候,为钱愁苦烦恼的时候,
遇到灾难的时候,为了婚姻生子苦恼的时候,
这些可以思维观照佛经讲的六道轮回法界真相的法义

昏沉的时候,修[光明定]或者[慈心三昧],浮躁的时候,修[止静]

被鬼神非人干扰的时候,这应该[观照实义]或者[慈悲观][慈心三昧]或者[光明定]都行

拥有神通的时候,享受轻安快乐的时候,自以为实证的时候
这些应该[观照实相义],以破除贪着

以上这些状态只要多练习,就会由浅入深,
觉观的能力就会逐渐变好,不容易堕入迷惑执着之中
日常生活就能逐渐随时保持在(或近于)禅定觉照的状态

基本上原理和行法就是如此,
至于佛弟子自己的领会和运用有多深
这就要看个人因缘根器和业障深浅影响的不同了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4.禅观
禅观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这需要按照[根器]和[次第]来逐渐提升,才不会有错误
一般人需要透过一些初学方便,
1.让观照的时候生理呈现正确的状态
2.让观照更有效率
然后逐渐的增上禅观次第

禅观是会影响生理状态的
您的状况是因为您的心境没有达到您所观照义理的次第
而且生理状态没有适当的禅观次第引导
所以潜意识的用了错误的生理运作
您在思维义理的时候,心境没有达到那个层次
而惯性的生理错误的过于集中在脑部运作,所以才会气冲脑
所以心念是很重要的

您的问题有两个方式可以改善
1.先调整心境,
至高的禅是以心为主,而不是思维,思维是还在不明白的次第
您因为侧重思维义理,所以才会气冲脑,
所以真正的禅不是坐出来的也不是想出来的
真正的禅在于佛心,清净心,慈悲心,光明心
在于佛性

2.运用[方便次第]调整[生理次第],
您思维义理现观“一切法无自性”的时候应该要放下自我,放轻松
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的往下吐气,藉由往下吐气的时候放下身心
让身心状态放松,
其实这种方法很多,例如慈心三昧观照法界光明,而不要集中在自己身上
这就是要舍掉自己,让自己和法界融合,
这样的心量和观照就不会因为侧重自己而生理产生问题

所以佛经上的三昧观照都是有原理和次第的
为什么要回向法界,为什么要发广大心,这都是有心理和生理的意义和影响的
——[案例说明]禅观实修的案例解说

5.心法观照
想要去除尘染妄想,只要透过不断的练习心法,逐渐用正念取代妄念
随时用心法观照各种次第的佛心,而取代凡夫妄心,这样就能逐渐显露真心佛性


所以,这边讲出了~佛法最重要法门就是心法,就是正观,正确的心法观照
必须要依照个人次第情况,随时练习不同次第的心法观照,
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妄想,显露真心

其实这种做[佛心观照]的佛法是非常科学的
以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冥想],这已经运用在许多专业领域的教学课程当中

例如,登山者的训练,他们不可能每次都上高山训练,必须在平地就做好训练
其中很重要的训练课程就是[冥想],必须[冥想]自己在高山上,然后抵御各种恶劣的情况
又例如登入月球的太空人,或者飞行驾驶人员也都要做一定的[冥想]课程,
以帮助他们进入各种可能面临的情境氛围中,以便虚拟的适应和解决各种问题
这种[冥想]的教学方式,又被称作为[虚拟情境教学]
其实这就是佛法讲的[观想][观照],这也是[三昧禅定]和[神通]的基础
——[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慈观
明白众生的根器和执着,知道他们尚未能明白世间苦和学习佛法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就像知道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就像对无知的小孩不会生气一样,只有疼惜爱惜,身心自在

悲观
明白众生苦,知道他们还无法明白世间苦,执着于欲乐烦恼,所以在苦的轮回中,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因为同情众生苦不忍苛责,只有耐性和更大的愿力来帮助众生

喜观
明白众生皆是佛菩萨示现,种种众生相,令我们自己烦恼转为菩提,只有心存感恩欢喜

以上三种是大乘观法,学佛要在道理上能够明白,然后转念安住,这样念佛持咒会比只用嘴巴还有用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遇到这些问题往往先要忍耐,就是修忍辱
佛弟子忍辱之前依靠的就是六度中的戒律
更之前我们靠六度的布施来消除执着

然后透过戒律,我们知道不可以起贪瞋痴,
所以戒律能制止我们犯错

但是,守戒的过程中还是很难受,
所以这时候是透过六度中的忍辱来克制

接下来呢,就是透过禅定的训练来超越忍辱的痛苦

然后再透过对法界六道轮回和因果原理的了解,知道真相自然就不会有贪瞋痴,这就是智慧

末学之前说过,佛法都是有方法和原理的
这就是六度的方法和原理

本篇所讲的就是具有阶段性智慧观照次第的三昧禅定心法观照

这个阶段的心法修持,有几个要降服的重点
例如:
以心法观修降服病痛进而降服四大崩解的生死问题,
以心法观修降服对睡眠的执着和打瞌睡昏沉问题,
以心法观修降服气候冷热对身体的影响,
以心法观修降服嗅觉的感受,例如有人吸烟,或臭味,或刺鼻的香水味
以心法观修降服电视对凡夫心的影响
以心法观修降服对钱财美色名声饮食的影响
——[必修]以心法观照降服病痛和睡眠等生忍问题&六度的方法和原理
我们要排除各种妄心,解脱轮回,也和上面讲的各种专业训练的[冥想]一样
我们必须利用时间学习各种心法观照,让自己熟练,
以便真正面对的时候能保持在正观(佛心状态)当中,
而不堕入轮回的各种因子当中,例如:生气,恐惧,贪婪...


因此,不论是您提到您想学习的慈悲心,或是末学提到的各种佛心的修行观照
这必须靠我们平常就多练习观照冥想,例如,多看慈悲的故事,或多去容易引起慈悲心的场合,
让我们的八识田中多种下这些慈悲种子,这样我们就能随时运用这些种子做观想,

就是经常回忆这些慈悲故事,让自己进入情境当中,
然后运用[四正勤]进入观想中,让自己的慈悲心逐渐扩大,
这样八识田中的慈悲种子就会不断增长


所以,心法观照的道理就是如此,可以让我们八识田转为清净而毕竟成佛
因此,末学才会不断的提出心法观照的重要性
基本的练习方法,就是末学常讲的那篇帖子~[光明心的导引]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这种心法观想完全不需要任何花费,而且只要您会运用,任何时机都可练习
所以讲老实话,真正会学佛是不需要花什么大钱的
因为透过心法观照就能逐渐显露佛性,显露佛性就能俱足一切功德
所以,以心法观照为基础,然后不论念佛持咒或诵经,就更能具备真实功德

讲到这里,相信您一定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慈悲心观照冥想方法
例如,之前末学曾经说过
如果有人因为念佛,或持咒,或诵经,或参加法会,或看到佛像,突然感动流泪
不论任何情况,只要您因为佛法而感动,甚至生活上任何感动的事情
这些都能利用来练习[慈悲观照],而且以[四正勤]的原则入[冥想],让这种心境扩大增长

这就是心法的实际观照修学,任何心法入观都是如此,可以举一反三——[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相关内容
奢摩他(止静),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观照)

[止观次第实修]: 九种[奢摩他],四种[毗钵舍那] ~ 瑜伽师地论

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 解深密经

[慈心三昧]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禅观实修]:[不净观],[慈愍观],[缘起观],[界差别观],[数息观] ~ 瑜伽师地论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3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111

[精进勋章]

14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12:45: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3 10:01 编辑

学习光明心&光明想

====================================

(二)《中阿含经卷第二十 长寿王品念身经第十》(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犹如有瓶,中空无水,正安著地,若人持水来泻瓶中。于比丘意云何?彼瓶如是当受水不?”

比丘答曰:“受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空无水,正安著地,是故必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


[末学解说]

“如果有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梵志(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不正确树立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游行(历游诸处也)少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必定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空无念身的缘故。犹如有个瓶,瓶中空无水,正面安放于地上,如果人持水来泻于瓶中。你对此怎么想呢?那个空瓶能够接受水进入吗?”

比丘回答:“可以接受,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瓶是空的,无水,正面安放于地上,所以一定可以接受水进入。像这样,如果沙门、梵志不正确树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必定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空无念身的缘故。”

注解: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志】: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3、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游行】:(术语)历游诸处也。即行脚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渐渐游行,遇向本国。”释氏要览下曰:“毗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三识轻,四识重,五于别解脱经善知通塞,能持能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波旬】:(异类)Ma%ra-papi^ya%n,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义林章六本曰:“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恶魔波旬号名双举。”玄应音义六曰:“言魔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恶者,谓有恶意成就恶法也。或云恶魔波旬,存二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魔波旬,具足梵云祢嚩摩罗波稗旬Devama%raPa%piyas(N.ag.m.Pa%piya%n)。祢嚩云天,摩罗云障碍,波稗旬云罪恶,谓此类报生天宫,性劝人造恶,令退善根,不令生离欲界也。”(参见:波旬)。旬者[(句-口)@目]之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犹如有瓶,水满其中,正安著地,若人持水来泻瓶中。于比丘意云何?彼瓶如是复受水不?”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瓶水满,正安著地,是故不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有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末学解说]

“如果有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梵志(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正确树立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游行(历游诸处也)无量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始终都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的缘故。犹如有个瓶,水冲满其中,正面安放于地上,如果有人持水来泻瓶中。你对此怎么想呢?那个瓶能够再接受水进入吗?”

比丘回答:“不能接受,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那个瓶里水已经满了,正面安放于地上,所以不能再接受水进入瓶中了。像这样,如果沙门、梵志,有正确树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当被魔波旬伺机求其便时,始终都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的缘故。”

注解: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志】: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3、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游行】:(术语)历游诸处也。即行脚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渐渐游行,遇向本国。”释氏要览下曰:“毗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三识轻,四识重,五于别解脱经善知通塞,能持能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波旬】:(异类)Ma%ra-papi^ya%n,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义林章六本曰:“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恶魔波旬号名双举。”玄应音义六曰:“言魔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恶者,谓有恶意成就恶法也。或云恶魔波旬,存二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魔波旬,具足梵云祢嚩摩罗波稗旬Devama%raPa%piyas(N.ag.m.Pa%piya%n)。祢嚩云天,摩罗云障碍,波稗旬云罪恶,谓此类报生天宫,性劝人造恶,令退善根,不令生离欲界也。”(参见:波旬)。旬者[(句-口)@目]之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犹如力士,以大重石掷淖泥中。于比丘意云何?泥为受不?”

比丘答曰:“受也,世尊。”

“所以者何?泥淖石重,是故必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
          
[末学解说]

“如果有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梵志(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不正确树立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游行(历游诸处也)少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必定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空无念身的缘故。犹如力士,以大重石掷淖泥中。你对此怎么想呢?泥可以接受大重石落入吗?”

比丘回答:“可以接受,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泥淖石重,所以必定可以接受。像这样,如果沙门、梵志不正确树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必定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空无念身的缘故。

注解: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志】: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3、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游行】:(术语)历游诸处也。即行脚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渐渐游行,遇向本国。”释氏要览下曰:“毗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三识轻,四识重,五于别解脱经善知通塞,能持能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波旬】:(异类)Ma%ra-papi^ya%n,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义林章六本曰:“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恶魔波旬号名双举。”玄应音义六曰:“言魔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恶者,谓有恶意成就恶法也。或云恶魔波旬,存二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魔波旬,具足梵云祢嚩摩罗波稗旬Devama%raPa%piyas(N.ag.m.Pa%piya%n)。祢嚩云天,摩罗云障碍,波稗旬云罪恶,谓此类报生天宫,性劝人造恶,令退善根,不令生离欲界也。”(参见:波旬)。旬者[(句-口)@目]之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犹如力士,以轻毛毱掷平户扇。于比丘意云何?彼为受不?”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毛毱轻阐,户扇平立,是故不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末学解说]

“如果有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梵志(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正立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游行(历游诸处也)无量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始终都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的缘故。犹如力士,以很轻的毛毱掷平户扇。你对此怎么想呢?彼能够接受吗?”

比丘回答:“不能接受,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毛毱轻阐,户扇平立,所以不能接受。像这样,如果沙门、梵志,有正确树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当被魔波旬伺机求其便时,始终都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的缘故。

注解: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志】: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3、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游行】:(术语)历游诸处也。即行脚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渐渐游行,遇向本国。”释氏要览下曰:“毗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三识轻,四识重,五于别解脱经善知通塞,能持能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波旬】:(异类)Ma%ra-papi^ya%n,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义林章六本曰:“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恶魔波旬号名双举。”玄应音义六曰:“言魔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恶者,谓有恶意成就恶法也。或云恶魔波旬,存二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魔波旬,具足梵云祢嚩摩罗波稗旬Devama%raPa%piyas(N.ag.m.Pa%piya%n)。祢嚩云天,摩罗云障碍,波稗旬云罪恶,谓此类报生天宫,性劝人造恶,令退善根,不令生离欲界也。”(参见:波旬)。旬者[(句-口)@目]之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犹人求火,以槁木为母,以燥钻钻。于比丘意云何?彼人如是为得火不?”

比丘答曰:“得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以燥钻钻于槁木,是故必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
          
[末学解说]

“如果有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梵志(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不正确树立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游行(历游诸处也)少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必定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空无念身的缘故。犹如有人求火,以槁木为母,以燥钻钻。你对此怎么想呢?那人这样能获得火吗?”

比丘回答:“可以获得,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以燥钻钻于槁木,所以必定能够获得。像这样,如果有沙门、梵志不正确树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必定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空无念身的缘故。

注解: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志】: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3、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游行】:(术语)历游诸处也。即行脚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渐渐游行,遇向本国。”释氏要览下曰:“毗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三识轻,四识重,五于别解脱经善知通塞,能持能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波旬】:(异类)Ma%ra-papi^ya%n,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义林章六本曰:“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恶魔波旬号名双举。”玄应音义六曰:“言魔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恶者,谓有恶意成就恶法也。或云恶魔波旬,存二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魔波旬,具足梵云祢嚩摩罗波稗旬Devama%raPa%piyas(N.ag.m.Pa%piya%n)。祢嚩云天,摩罗云障碍,波稗旬云罪恶,谓此类报生天宫,性劝人造恶,令退善根,不令生离欲界也。”(参见:波旬)。旬者[(句-口)@目]之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犹人求火,以湿木为母,以湿钻钻。于比丘意云何?彼人如是,为得火不?”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以湿钻钻于湿木,是故不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末学解说]

“如果有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梵志(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正确树立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游行(历游诸处也)无量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始终都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的缘故。犹如有人求火,以湿木为母,以湿钻钻。你对此怎么想呢?那人像这样能够获得火吗?”

比丘回答:“不能获得,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以湿钻钻于湿木,所以不能获得。像这样,如果沙门、梵志正确树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当被魔波旬伺机求其便时,始终都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的缘故。”

注解: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志】: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3、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游行】:(术语)历游诸处也。即行脚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渐渐游行,遇向本国。”释氏要览下曰:“毗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三识轻,四识重,五于别解脱经善知通塞,能持能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波旬】:(异类)Ma%ra-papi^ya%n,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义林章六本曰:“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恶魔波旬号名双举。”玄应音义六曰:“言魔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恶者,谓有恶意成就恶法也。或云恶魔波旬,存二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魔波旬,具足梵云祢嚩摩罗波稗旬Devama%raPa%piyas(N.ag.m.Pa%piya%n)。祢嚩云天,摩罗云障碍,波稗旬云罪恶,谓此类报生天宫,性劝人造恶,令退善根,不令生离欲界也。”(参见:波旬)。旬者[(句-口)@目]之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上述佛经内容的重点是讲:
修习念身的重要性,正立念身与不正立念身的不同
佛陀以譬喻的方式来解说,帮助众生更加容易理解
比如
如果不正立念身,便如同瓶空无水,当外来水要进入时,很容易就可以进入——魔波旬就可以伺机求其便
如果能正立念身,便如同瓶中满水,当外来水要进入时,根本就不可能进入——魔波旬不可能伺机求其便

如果不正立念身,便如同以枯木求火,很容易着火——魔波旬就可以伺机求其便
如果能正立念身,便如果以湿木求火,不可能着火——魔波旬不可能伺机求其便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破魔]的相关内容

一、着魔的种种情况及现象
魔有外魔和内魔
内魔是指心魔,外魔就是着魔或成魔的众生(执着深浅不同,魔的次第就不同)
魔其实是指错误的观念和执着
心魔就是内心有错误的观念和执着,就是贪瞋痴
外魔就是内心有错误观念和执着的众生,就是因为贪瞋痴执着过深而成魔的众生
魔扰就是外魔干扰,又或者因为自己的贪瞋痴心念而干扰自己
魔障是指自己心中错误观念对自己造成的障碍(也包含召引外魔而障碍自己)
——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必读]世间常见各种着魔现象,与修行过程的身心变化 ~ 楞严经(50阴魔的前30种魔境)

二、着魔的原因
修行人如果执着梦境,就像执着禅定中的幻境,或执着神通
只会逐渐被非人鬼神或天魔所利用而着魔
——执着自以为的预梦,易堕入魔扰
一般来说,会着魔,或有魔扰,或被附体,大概有下面几种原因

1.
修行中,因为自己负面的心态或心念或欲望而陷入魔障(心魔),因此而感召外魔
所以,修行要逐渐放下一切,才不会因为累世负面习气而感召魔扰
不修行就无法解脱,但是,修行的过程也是有凶险的,全在自己的心念是否正确

2.
因为累世恶因,尤其是杀业(因财或感情...),因为因果报应而感召报复
这种通常会被折磨的很惨,可能出现严重的业障病(癌症肿瘤或各种怪病)
或者精神病(例如:忧郁症躁郁症)而导致自杀,或被附体,或意外受伤,最后弄得家破人亡

3.
喜欢到处跑各种神庙或半夜出游,而吸引非人鬼神的亲近
这种也是一般人出现魔扰或着魔的常见原因
通常会出现幻听,或看到奇异现象,弄得魂不守舍,或甚至被附体,或病死
或变成鬼神利用的工具而成为神棍,这要看哪类鬼神而定

4.
碰巧遇到找麻烦的恶意非人鬼神,例如:租屋或旅游,
又因为自己平常没有行善积德,没有护法护持,往往就会受到干扰
如果严重,也会有刚刚讲过的情况
——着魔的原因和现象
心有贪瞋痴就会产生心魔,有心魔就容易召引外魔而形成自己与魔之间的共业干扰
所以,魔扰其实是自己召惹的,是因为自己的心魔(贪瞋痴)而召引外魔
就是自己内心犯了贪瞋痴三毒或七情六欲或恶念或邪念或贪欲而物以类聚,因此召引非人鬼神或魔
又或者因为自己累世干坏事,因为贪瞋痴杀盗淫,对不起众生,而召引报复和非人鬼神扰
——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其实大部分人着魔不是因为学佛才着魔的
1.而是因为累世业障和接触外道
2.至于学佛上的着魔,那是要修禅定阶段才会碰到,
3.又或者因为发心不正或初学无知而接触附佛外道,自己成为魔子魔孙

很多受到一些精魅鬼怪干扰,这是累世造恶,业障的关系
或接触外道,不守戒律,喜欢神通,也常会有鬼神干扰的情况

这种着鬼神精怪魔扰的情况深浅各有不同,情况很多,
在以前的帖子或回帖中,末学已经讲了很多,这边先暂且省略了

大致上都是医院检查说没病,但是身体有各种不舒服的现象和干扰
畏光怕人群神经质,精神状况很差,可能出现各种怪异疾病,
甚至被附体行为怪异...这种很复杂...

另外如果学佛了,因为贪着尘染,不守戒律,或喜好神通感应,也会引发非人附体干扰,
这在楞严经卷九-卷十,讲了50种魔境,请参考下面经文


[必读]世间常见各种着魔现象,与修行过程的身心变化 ~ 楞严经(50阴魔的前30种魔境)

色受想阴(色受想蕴)三十魔~ [楞严经]原文与白话

着上面这种魔扰,都是因为自己贪着境界或某些欲望,所以和非人魔鬼一拍即合
因此,这些人不会觉得自己着魔了,反而觉得自己成就了
所以开始招揽信徒,成为一派之尊


总之,修行戒定慧,一定要遵守戒律,然后要学习正确的禅定方式,这样才不会着魔——[问答]修行佛法中或修行禅定中着魔是怎么一回事?
修行如果不先守戒而先修禅定,大都走火入魔
所谓的走火并不是指练气功上的岔气,岔气只是气功影响身体的问题
虽然也很严重,如果没有经过正确处理,时间一久可能容易永久瘫痪
但是所谓的走火入魔是指心念没有达到佛家不二的状态,而
1.堕入邪道和魔道,这是自己成邪成魔
2.遭受非人鬼神干扰附体,这是被干扰

一般人修行都想走捷径或找最高深的
但是,末法时期众生根器太差,欲望杂染沉重
这样的人如果一开始就想学禅定,大都入魔
——[问答]走火入魔
魔扰其实是修行的必经过程,
1.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阴暗面,如果不谨慎,就容易召引外魔干扰
2.只要修行次第逐渐增上,魔宫震动,就会有天魔想要障碍修行人
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的过程也是有一大堆天魔来干扰和障
碍——修行的必经过程:魔考魔扰魔障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修行过程一定会出现魔扰问题呢?
这是因为,修行逐渐增上,一定就会由表法和表相阶段迈入禅定阶段,或进入心法次第
由表相修行逐渐进入到心法阶段,由观照自心而逐渐契入禅定,这是必经的过程
这时候,累世在第八识中细微的无明习气,就会在生活中或观照中或修行中现行
虽然粗的习气在生活中可以透过戒律来约束,但是,终究要面对更细微的习气和考验

因此,如果修行者没有这方面概念和知识,没有看过佛经中的教导,没有注意,没有觉察
就容易因为生活中种种欲望诱惑或不如意或干扰,而让自己堕入贪瞋痴妄念中,而陷入自己的心魔障碍中
如果没有尽速觉察,藉由平日老实修行的定力而恢复正观和清净
就容易由自己的心魔而召引外在的外魔,而产生更大的干扰和魔
障——修行的必经过程:魔考魔扰魔障

三、破魔的方法
所谓破魔,这是要用清净心光明心无染心不二心,而不是用对立心,
一般人都会用对立的心态,这是最常见的误解
因为高傲我慢反而会着魔的,这在楞严经50阴魔讲的很清楚,

因此破魔一样是要用心法,要用佛心
所以同样是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着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无上菩提心
——您懂咒吗? 请看[观世音菩萨]谈[陀罗尼相貌]
想要消除魔扰或魔障,其实很简单
就是先消除自己的贪瞋痴,消除自己的杂念妄想,这样就能消除干扰和障碍
就是心经上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只要排除妄想,就能消除一切苦厄,就这么简单
所以,不要造恶业,就不会有种种干扰和魔障,这就是很简单又复杂的因果原理

但是,为什么一般众生总是会遇到魔扰又无法排除呢?
就是因为众生贪瞋痴和七情六欲或种种负面情绪深重,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念或邪念或妄想和杂念
又加上因果报应和有冤仇的非人鬼神(或纯找麻烦的)找上门,这样就容易受到干扰,或自己召引魔扰

所以,上面知道了着魔和魔扰的原因后,要如何真正消除魔扰呢?
首先要断除恶因,这样就不会再造新的恶果,断除恶业,就能避免恶果上门
再者,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对于过去所造的恶业,要忏悔不再犯,并沟通寻求原谅与和平解决
最后,要行善修定,广结善缘就能得到众多助缘,就能得到正向非人鬼神护法和佛菩萨的帮助
修定就是落实照见五蕴皆空,就是透过实修禅观,以正确的观念来观照,培养正定力,这样就能断除妄念,就能破除魔扰和魔障

至于实际的观修应该如何呢?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想任何非人鬼神和魔,不要想任何俗事或亲友,心念不要堕入贪瞋痴和七情六欲
总之,就是内心要如如不动,不论看到或听到或感觉或碰触到什么,都不理不管,都不着相
放下对自己肉体的贪着,心境应该保持清净光明平等慈悲,不贪不着,融入法界光明深处,这样就超越魔力的范围

初学者可透过念佛持咒和忆想佛菩萨来保持正念
禅观者可学习禅定的方法或观照正确法义来保持正观
因为魔就是错误的观念和执着,只要我们保持正观,这样就不会有心魔,也不会受到外魔干扰
所以,只要我们放开心胸,融入浩瀚无垠的法界光明,这样自然就能破除魔扰
因为魔就是执着,是有局限的,只要您能超越,不要挂碍自己的肉体,魔就无能为力
因此,只要随时保持正念正观,这样就能消除自己的妄想习气,就不会召引外魔,就不会有魔扰

总之,道理很简单,只要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
所以,破除魔扰其实很简单,不是吗?
——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应该以[四正勤]排除万难和所有妄念,尽速恢复内心的清净,更进而增上正念
然后观察自己最近是否有不如法的心念和行为,是否犯戒,尽速修正

最好,修行者平常就应该要有实修定课,而且必须加深工夫
最好定力越高越好,而且要增上对[实相义]的了解,这样就能尽快除障
所以,平日实修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一定工夫,遇到考验通常一考就倒

修行就是如此,不是开玩笑的,而且往往一进入心法观修或禅修禅定的阶段,考验就会来
其实,不同的次第或修行阶段,就有不同的考验
考验其实很多种,例如:
初学者可能考钱财的执着,能不能布施,或考荤素问题,或考信心,或考梦中能不能念佛

不过,只要逐渐实修,后来就会遇到魔扰(魔考)的问题
这和您是修净土或修禅或修密无关,这是指修行上的定和观的问题
不管是修哪个宗派都是相同的,只要进入心法次第,就会遇到定观的问题,就会遇到魔扰的问题
就算您是念佛的,只要念佛逐渐增上次第,修行逐渐触及定观的阶段,这就会遇到魔扰的问题
所以,佛陀才会教导[楞严经],告诉佛子如何观察魔障和破除魔扰
所以,佛陀在经中也明白指出,只要修三摩地(三昧,禅定),就要学楞严经咒,才能破除魔障
——修行的必经过程:魔考魔扰魔障
过程中,本来就会逐渐看到您自己潜藏的一切正面和负面的心态
这些[第八识]中的负面心态种子显露,相由心生,妄心产生妄相
就会形成身体的种种障碍和念头的种种妄念
所以就会身体不舒服,或内心产生负面的思维和念头而烦闷
这就是一般精进修行过程中的[消业现象]或[重业轻报]或[魔考]或[磨难]


所以,逐渐深入心法,我们自己就能逐渐明白一切[佛心正念]和[妄心妄念]
也能明白修行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过程中的一切现象

所以知道这个原理和现象后

遇到这些事情,不论是心里的恐惧害怕,或者反应在身体上的不适
这都是习气显露的[消业现象]或[重业轻报]或[魔考]或[磨难]
这些都是自己的妄心妄念所成,都是虚妄

所以,知道这个原理后,平心静气念佛,用正念光明来转化就行了
不用感到担忧或害怕,这只是一种自然的现象罢了
这不仅是心法修持的经历阶段
而且是任何修持都会经历的阶段,
因为任何修持最终都会进入心法修持
任何修持最后都将逐渐面对自己的心魔和破除一切外魔

末学文章说的很清楚,可是您看的很模糊,或者说您还没静下心来用心看
(这点末学说过很多次,大家要把文章多看几次,不要急躁,慢慢就会明白)

修行的过程都会逐渐真实面对一切善恶,美丑,光明和黑暗
当您修持光明心法的过程,您也会看到您心中的一切善恶美丑光明黑暗种种对立
开心或恐惧只是您心中的幻象

就像昨天以前的种种记忆,也仅仅是心中的记忆,是虚幻不真实的
当您活在今天,难道昨天以前吃的饭,今天能饱吗?
昨天的美味或害怕,对今天来说是真实的吗?
人活在种种的幻象中,只是人们自己不自觉


修行的过程就是让我们破除这些幻象,

不论是昨天吃的东西,或者存在心中的记忆,不论是欢喜或恐惧,都是虚妄的
光明心法就是让我们逐渐认清这个事实,逐渐面对自己的真心佛性
真正逐渐断除一切恐惧,而逐渐成佛
——[略说]心法修持过程的现象和原理~[消业现象][重业轻报][魔考][磨难]
魔并不可怕
其实,魔只是六道众生之一,只是观念错误的一般众生,所以并不可怕
只要怀慈悲平等心,清净光明遍照,就能破除一切错误观念和障碍

问题在于众生自己担心害怕的错误习气先产生了,这样就会相由心生,堕入魔扰
修行会有问题,都在于彼此心念是否正确,读经就是用来了解知见观念是否正确,
实修者应该弄清楚这点,不要因为读经而害怕,多读才能增长智慧

所以,观念要正确,要有清净光明心,要有慈悲平等心, 排除担心害怕的习气
或者随时提醒和加强自己对众生()的慈悲平等心,发起大爱就能破除执障
这样就能避免自己的负面心念而引起干扰

破魔很简单,
魔的起源就是内心错误的观念,相由心生,因此产生魔扰.
所以端正自心就能破魔,这也是相由心生的因果,就这么简单
因为心念也是虚妄, 正心就能破除种种妄心的因果

简单说,妄心就会产生有为的妄心因果,
所以只要正心和真心就能破除魔境,
因为真心无际无量,魔无法测,魔扰就会消失,就像光明一现,黑暗即除

所以,请每天念[心经],每天进入[清净光明休息室][光明法坛],修融入光明法界的清净光明心
这用意是加强[清净光明念],避免例如:因为品读[楞严经]时期正念不足而害怕,就像有些初学者读[地藏经]也会害怕
这些都是因为[知见不正][发心不足],所以修行要按照次第增上,才不会因为担忧害怕而坏事
——初学者勿谈魔,应该多念佛想佛,多念清净光明慈悲平等
1.欲望的诱惑
非人鬼神通常会用世俗种种欲望来诱惑修行人
让修行人不想修行或厌倦修行,堕落于世俗享乐
然后吸食修行人的精气,直到没有利用价值
所以,只要贪着欲望和执着,那就是有问题的

2.生气或经常忧虑或疑心
让修行人生气或怀疑,而失去正定和智慧,进而离开善知识或舍弃修行
然后进行上述的欲望诱惑,吸食精气,直到没有利用价值
所以,只要是让您生气或怀疑而远离清净光明的修行
那就应该好好反思,自己应该正受到干扰和误导

3.恐怖的声音或现象或梦靥
非人鬼神大都会用恐怖的声音或现象去干扰一般人
让人疑神疑鬼而陷入恐惧中,进而进行更强烈的干扰或附体
其实,为人只要端正,多行善,保持正念,这样就不容易受到干扰
所以,遇到这些怪异的声音或现象,不要害怕
应该保持安定,专心念佛回向众生清净自在解脱,这样就不会有事
而且应该及时断杀吃素,行善布施,这样才能转化

4.可能诸事不顺,夫妻吵架,家庭纷争,或发生意外伤害,或罹患怪病
这种大都是因果报应的鬼神干扰,所以通常会干扰事业和家庭以及夫妻关系
也会造成种种意外伤害,或各种治不好的怪病,最后弄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这种要透过忏悔和修行,才能逐渐改善

5.非人鬼神或魔,为了障碍修行人
通常也可能会合并上述各种现象来干扰修行人
不过,只要按照戒定慧老实修行,就能逐渐突破各种障碍干扰和困难
——着魔的原因和现象



相关内容
如何不被女人迷惑,除却魔扰 ~ 妙法莲华经 普贤菩萨劝发品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3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111

[精进勋章]

145#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10:47: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1 10:47 编辑

学习光明心&光明想

====================================

(二)《中阿含经卷第二十 长寿王品念身经第十》(用时 1 小时 40 分钟 以上

-- [经文] --

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当知有十八德。云何十八?

比丘者,能忍饥渴、寒热、蚊虻、蝇蚤、风日所逼,恶声、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诸疾,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可乐,皆能堪耐。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一德。

复次,比丘堪耐不乐,若生不乐,心终不著。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二德。

复次,比丘堪耐恐怖,若生恐怖,心终不著。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三德。

[末学解说]

这样修习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这样广布者,应当知道有十八种德(由行正道而得之意)。是哪十八种呢?

比丘者,能够忍受饥渴、寒热、蚊虻、蝇蚤、风日所逼,恶声、捶杖也都能忍受,身遇诸疾,极为苦痛,至命欲绝,种种不可乐,全都能够忍耐。这样修习念身,这样广布者,是为第一德。

再有,比丘能够忍耐不乐,如果生起不乐,心始终不著。这样修习念身、这样广布者,是为第二德。

再有,比丘能够忍耐恐怖,如果生起恐怖,心始终不著。这样修习念身、这样广布者,是为第三德。

注解: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德】:由行正道而得之意,引申为利益、幸福等意。功德、福德、道德等则为一般之成语。德指已得正道而无失,道指已得(德)而及于他人。佛果之功德分为智德(菩提,即完成智)与断德(涅槃,即完全绝灭烦恼)二种,或智、断、恩(依愿力救度众生)三德。佛菩萨之德性分为悲德(利他)与智德(自利)。又与生俱有之真实本性,称为性德;反之,依后天修行而得之德,称为修德。性德与修德,即合称二德。大涅槃则具有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之一的胜论学派,立十句义之第二为德句义(存在的属性之范畴),亦为二十四德之一。数论学派亦作三德之说。((参见:三德)668)p6006 FROM:【佛光大辞典】

【功德】: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FROM:【佛光大辞典】

【恐怖】:梵语 bhaya。“何者应恐怖?”此一问题在南传经典增支部Ⅱ之Ⅰ中即说是现世之罪(如偷盗他人之物而受王之刑法)。“吾人应恐怖现世之罪报;吾人该恐怖罪报,应养成恐怖罪报之习性,如此,才能从一切罪报中解脱。”上述经义教吾人欲避免犯罪,须预先考虑罪报之恐怖。其后之大乘佛教则认为:罪乃无法避免者,犯罪之后,恐怖之感即接踵而至,若非请求诸佛摄受其恐怖,或将自己绝对投入于一特定人格者之怀抱,令自己进入无我之境界,此外则别无拔除恐怖之法。上述思想之起源,系从藉坐禅修行进入无畏(梵 abhaya)境界之结果而产生。推究原因而言,恐怖乃因愚痴心而生起;心有挂碍,执有我法而患得患失,即无往而不恐怖。经中说恐怖有五种:(一)恶名畏,(二)不活畏,(三)死畏,(四)恶道畏,(五)大众威德畏。((参见:五怖畏)1110)p4105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比丘生三恶念——欲念、恚念、害念,若生三恶念,心终不著。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四德。

复次,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五至第八德。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生起三恶念——欲念、恚念、害念,如果生起这三种恶念,心始终不著。这样修习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这样广布者,是为第四德。

再有,比丘离欲(离贪欲,淫欲也)、离恶不善之法(烦恼欲因所生种种恶不善法,即身恶行语恶行等。持杖持刀斗讼诤竞谄诳诈伪起妄语等。由断彼故;说名为离恶不善法)直到获得第四禅(色界四禅天中之第四天,也就是色界之最高处)成就(为“得”之一种。即已得而现在相续不失之意)游。这样修习念身、这样广布者,是为第五至第八德。

注解:
【离欲】:(术语)离贪欲,淫欲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四十二章经曰:“离欲寂静,是最为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离恶不善法】:瑜伽三十三卷十三页云:离恶不善法者:烦恼欲因所生种种恶不善法,即身恶行语恶行等。持杖持刀斗讼诤竞谄诳诈伪起妄语等。由断彼故;说名为离恶不善法。
二解  法蕴足论五卷十七页云:云何恶不善法?谓五盖。即贪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云何贪欲盖?谓于诸欲,诸贪等贪,执藏防护,坚著爱乐,迷闷耽嗜,遍耽嗜,内缚悕求,耽湎苦集,贪类贪生,总名贪欲。如是贪欲,覆心蔽心障心缠心隐心映心里心盖心;故名为盖。盖即贪欲,故名贪欲盖。云何嗔恚盖?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欲为扰恼,已嗔恚,当嗔恚,现嗔恚;乐为过患,极为过患;意极愤恚;于诸有情,各相违戾;欲为过患,已为过患,当为过患,现为过患;总名嗔恚。如是嗔恚,覆心蔽心乃至里心盖心;故名为盖。盖即嗔恚,故名嗔恚盖。云何惛沉睡眠盖?谓身重性,心重性,身无堪任性,心无堪任性,身惛沈性,心惛沈性,[夢-夕+登]瞢愦闷,总名惛沈。染污心品所有眠梦,不能任持心昧略性;总名睡眠。如是所说惛沉睡眠,覆心蔽心乃至里心盖心;故名为盖。盖即惛沉睡眠,故名惛沉睡眠盖。云何掉举恶作盖?谓心不寂静掉举、等掉举,心掉举性,总名掉举。染污心品所有心变,心懊,心悔,我恶作,恶作性,总名恶作。如是所说掉举恶作,覆心蔽心乃至里心盖心;总名为盖。盖即掉举恶作,故名掉举恶作盖。云何疑盖?谓于佛法僧、及苦集灭道,生起疑惑,二分二路,犹豫,疑箭,不决定,不究竟,不审决,非已一趣,非当一趣,非现一趣;总说为疑。如是疑性,覆心蔽心乃至里心盖心,故名为盖。盖即是疑,故名疑盖。云何离恶不善法?谓于如是恶不善法,远离,极远离,空不可得;故名离恶不善法。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第四禅】:色界四禅天中之第四天,也就是色界之最高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成就】:<一>梵语 samanva^gama,巴利语 samanna^gama。为“得”之一种。即已得而现在相续不失之意。乃说一切有部之教义,然有部之论师亦有持异说者。于俱舍论卷四载,“成就”与“获”均属于“得”之一种。未得或已失而今得,称为获;已得而至今相续不失,则称为成就。然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七则以得、获、成就等三者异声而同义。另据同论卷一六二载,得与成就之差别有“未得而得名得,已得而得名成就”、“初得而得名得,得已不断名成就”等七说。(顺正理论卷十二、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参见:得)4548)
  <二>梵语 sam!panna,巴利语同。具足、所有、支配之意,即具足七宝或戒、定、慧等,且于此自在,是谓成就。或为完成志愿之意。密教以此为悉地(梵 sidhi)之意译。(中阿含卷五成就戒经、长阿含经卷十八转轮圣王品、阿弥陀经、俱舍论卷四)
  <三>即印度名著 Sa^dhaN!a^。本书之副题为 Realization of Life(生命之实现)。近代印度文学家、思想家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撰。系辑录其于一九一三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多次之演讲稿而成书。本书内容包括有:个人与宇宙之关系、灵魂之意识、恶之问题、自之我问题、美之实现、无限者之实现等八篇。主要阐示:(一)西方都市文化产生“他”与“我”、人与自然之对立;而印度文化则产生人与自然融合一体之意识。现象界虽然呈现千形百状,然真理唯有一个;吾人只要体悟其一,即悟一切。(二)人生之悲剧,系由于以有限之条件,欲升达无限世界之结果,故须实践奥义书中“舍离一切乃可获得一切”之真理;佛陀所说之舍弃自我,即如油灯之舍油而照明;所谓解脱,无非是从无知与贪欲之中脱离而出。文中充满复兴印度精神之热情与理论。(A. Chakravarty, Macmillan: A Tagore Reader, 1961、タゴ─ル生诞百年祭记念论文集)p2928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比丘三结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而得苦际。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九德。

复次,比丘三结已尽,淫怒痴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一往来已而得苦际。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十德。

复次,比丘五下分结尽,生于彼间,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十一德。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三结(又作初果三结。结,即见惑,众生由此见惑结缚,不能出离生死。声闻之人断尽此惑,即证初果须陀洹,故称初果三结)已尽,证得须陀洹(是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入流是初入圣人之流的意思,预流是预入圣者之流的意思),不堕入恶法,坚定趣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极受七有(一切有可分为七类。即:(一)地狱有,又作不可有。(二)畜生有,又作傍生有。(三)饿鬼有,又称鬼界有。(四)人有。(五)天有。(六)业有,又作行有。(七)中有。此七种称为有,乃因地狱等五趣,依果报存在之义而为有;业有,乃彼果报之因,故称有;中有,则为趣彼果之方便,故称有),天上人间七次往来后而得苦际(苦报的终点,亦即最后一次受生死的身体)。这样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为第九德。

再有,比丘三结已尽,淫怒痴薄,得一次往来天上人间,一往来后而得苦际(苦报的终点,亦即最后一次受生死的身体)。这样修习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这样广布者,是为第十德。

再有,比丘五下分结(指顺益下分界之五种结惑。乃对五上分结而立五下分结。全称五顺下分结。略称五下结、五下。即三界中之下分界(欲界)之五种结惑,系缚众生,令其不得超脱其界。五下分结即:(一)欲贪,于顺情境上生起贪著之心而无有厌足。(二)嗔恚,于违情境上生起嗔恨之心而不自已。(三)有身见,于名(心)、色(色身)、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妄计为身,执著我见。(四)戒禁取见,取执非理无道之邪戒。(五)疑,迷心乖理,狐疑不决,由此疑惑而迷真逐妄,背觉合尘)尽,生于彼间,便般涅槃(译为入灭。常略曰涅槃),获得不退法,不再还于此世。这样修习念身、这样广布者,是为第十一德。

注解:
【三结】:梵语 tri^N!i sam!yojana^ni,巴利语 ti^N!i sam!yojana^ni。又作初果三结。结,即见惑,众生由此见惑结缚,不能出离生死。声闻之人断尽此惑,即证初果须陀洹,故称初果三结。即:(一)有身见结(梵 satka^yadr!s!t!i-sam!yojana),谓众生于五阴等法中,妄计为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此乃三三摩地近障法中之空近障,亦为六十二见趣之根本。因诸见趣为余烦恼之根本,余烦恼为业之本,诸业又为异熟果之本;依异熟果,则一切善、不善、无记法皆得生长,故当断之。(二)戒禁取结(梵 s/i^lavratapara^mars/a-sam!yojana),指行邪戒。乃三三摩地近障法中之无愿近障,如外道之人,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如持鸡戒、狗戒等。(三)疑结(梵 vicikitsa^-sam!yojana),即怀疑正理,迷心背理,不能深信正法。乃三三摩地近障法中之无相近障。以上三结为见惑中之最甚者,故为见惑之总称,能断此三结,则证预流果,得不堕法,定趣菩提。(增一阿含经卷十六、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六、大乘义章卷五末)p631 FROM:【佛光大辞典】

【须陀洹】:旧译为入流,新译为预流,是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入流是初入圣人之流的意思,预流是预入圣者之流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觉】:(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有】:一切有可分为七类。即:(一)地狱有,又作不可有。(二)畜生有,又作傍生有。(三)饿鬼有,又称鬼界有。(四)人有。(五)天有。(六)业有,又作行有。(七)中有。此七种称为有,乃因地狱等五趣,依果报存在之义而为有;业有,乃彼果报之因,故称有;中有,则为趣彼果之方便,故称有。(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大毗婆沙论卷六十)p96FROM:【佛光大辞典】

【苦际】:苦报的终点,亦即最后一次受生死的身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下分结】:梵语 pan~ca-a^varabha^gi^ya-sam!yojana^ni。指顺益下分界之五种结惑。乃对五上分结而立五下分结。全称五顺下分结。略称五下结、五下。即三界中之下分界(欲界)之五种结惑,系缚众生,令其不得超脱其界。五下分结即:(一)欲贪,于顺情境上生起贪著之心而无有厌足。(二)嗔恚,于违情境上生起嗔恨之心而不自已。(三)有身见,于名(心)、色(色身)、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妄计为身,执著我见。(四)戒禁取见,取执非理无道之邪戒。(五)疑,迷心乖理,狐疑不决,由此疑惑而迷真逐妄,背觉合尘。
 欲界众生由于上述之欲贪与嗔恚二结,遂不得超离欲界,若有能超离者,由有身见等后三结,终亦还下于欲界,故偏立此五种,称为顺下分结。五顺下分结以三十一事为自性,所谓欲贪与嗔恚各为欲界五部之所断,故有十事;有身见为三界见苦所断,故有三事;戒禁取见为三界各见苦、见道所断,故有六事;疑为三界各四部之所断,故有十二事,总成三十一事。(杂阿含经卷三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顺正理论卷五十四、大乘义章卷五末)((参见:五部)1154)p1055FROM:【佛光大辞典】

【般涅槃】:(术语)译为入灭。常略曰涅槃。(参见:涅槃)。俱舍光记二十三曰:“梵云般涅槃。槃,此云圆。涅槃,此云寂。”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若有息解脱,离色得无色,如其像定身作证成就游,而以慧观知漏、断漏。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十二德。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如果有息解脱,离色得无色,如其像定身(谓二乘因修无漏净禅,得证此身,故名定身。(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净禅者,谓因修禅定,能断诸漏,漏即三界烦恼,既无烦恼,心则清净,故名无漏净禅也。))作证成就游,而以智慧观照,知漏(漏,为烦恼之意)、断漏(即断绝烦恼)。这样修习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这样广布者,是为第十二德。

注解:
【定身】:谓二乘因修无漏净禅,得证此身,故名定身。(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净禅者,谓因修禅定,能断诸漏,漏即三界烦恼,既无烦恼,心则清净,故名无漏净禅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断漏】:即断绝烦恼。漏,为烦恼之意。p656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比丘如意足、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

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十三至第十八德。

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当知有此十八功德。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如意足(又名四神足,原系四种禅定,谓修此四者,则能如意开发神通。一、欲如意足,谓修道趣果的欲望增进;二、念如意足,谓念念一心,住于正理;三、进如意足,谓精进直前,功无间断;四、慧如意足,谓真照离妄,心不散乱)、天耳(为色界诸天人所有之耳根,能闻六道众生之语言及远近粗细一切之音声者。是由色界所属清净之四大而成也)、他心智(十智之一,即能知他人心想的智,在六通中,叫做“他心通”)、宿命智(知宿命之智也)、生死智,种种烦恼已尽,证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谓以智慧断除无明惑业之缚,而得解脱,故名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

生已尽,梵行(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修梵行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这样修习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这样广布者,是为第十三至第十八德。

这样修习念身、这样广布者,应当知道有此十八种功德。  

注解:
【如意足】:(术语)(参见:四如意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原系四种禅定,谓修此四者,则能如意开发神通。
  一、欲如意足,谓修道趣果的欲望增进;
  二、念如意足,谓念念一心,住于正理;
  三、进如意足,谓精进直前,功无间断;
  四、慧如意足,谓真照离妄,心不散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天耳】:(术语)为色界诸天人所有之耳根,能闻六道众生之语言及远近粗细一切之音声者。是由色界所属清净之四大而成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他心智】:十智之一,即能知他人心想的智,在六通中,叫做“他心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宿命智】:(术语)知宿命之智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慧解脱】:谓以智慧断除无明惑业之缚,而得解脱,故名慧解脱。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梵行】: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修梵行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末学解说]

佛陀这样解说,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行)。

注解:
【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行。经文末尾均有“欢喜奉行”、“信受奉行”等字样。往生论注卷下(大四○·八四四上):“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p3135 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修习念身能有十八种功德,分别是:
能忍饥渴、寒热、蚊虻、蝇蚤、风日所逼,恶声、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诸疾,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可乐,皆能堪耐
堪耐不乐,若生不乐,心终不著
堪耐恐怖,若生恐怖,心终不著
比丘生三恶念——欲念、恚念、害念,若生三恶念,心终不著
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
三结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而得苦际
三结已尽,淫怒痴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一往来已而得苦际
五下分结尽,生于彼间,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
若有息解脱,离色得无色,如其像定身作证成就游,而以慧观知漏、断漏
如意足、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其中讲到,修习念身可以令心始终不执着,能够堪忍
饥渴、寒热、蚊虻、蝇蚤、风日所逼,“恶声、捶杖”,“身遇诸疾,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可乐”,“恐怖”,“三恶念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忍]的相关内容

一、修持[忍]非常重要
从学习基础心法观照开始,例如光明心法
后来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考验
这些考验是来自于众生自己累世非光明面心念的反作用力

这些问题中
有些是与人相处间的内心问题,有些是身体感受的问题
这些问题叫做生忍,就是来自众生和外界产生感受的忍
就是三忍(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中的第一个

遇到这些问题往往先要忍耐,就是修忍辱——[必修]以心法观照降服病痛和睡眠等生忍问题&六度的方法和原理

在佛经故事宽恕行忍的龙后的【省思】中
学习佛陀的慈悲,以宽容的心来待人接物,不为贪、瞋、痴的烦恼所束缚,我们的心便能时刻自在、光明、清净;心量广大,宽容慈忍,放下执着计较的心,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佛经故事忍者大力用后的【省思】中
经云:“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在面对人生种种顺逆境界时,唯有一个“忍”字,方能止心不动,也唯有平静的心水,方能澄映万物,不被物转,作自己真正的主人。

在佛经故事忍辱最胜后的【省思】中
《佛遗教经》云:“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忍辱是十方诸佛菩萨所共行、所赞叹,若日常生活中,面对一切顺逆境界都能忍辱,不论称、讥、毁、誉、利、衰、苦、乐都能如如不动,如此,自然能化除种种障碍,广结善缘,诸事成就。

在佛经故事忍恶无瞋现大威德力后的【省思】中
《四十二章经》云:“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面临逆境,当有人恶意来侵害时,千万不要与之相应,当下要忍耐下来。起恶害人之人,自然会有其果报;能行忍且不把苦痛当作苦受来看的人,必是有德行的人,不但能成就修行,亦能从中得大福报。佛说:“忍者无恶,必为人尊。”我们应谨记在心,依此处世、修行,如此必能离苦得乐,趋吉避凶。

二、要学会用[安忍心]、[法忍心]
修行的过程难免遇到生活上苦难或佛法上的考验
对于一些考验和教导, 如果不能以法忍心通过考核
而反却生起厌烦心懈怠心悲苦心叛逆心或恶心
相由心生,由这些负面心态就会牵动累世恶业因缘而卷起累世因果
那就可能使自己因此而堕入苦报现前的状态

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您可以选择信任和安忍来度过难关
但也可能选择怀疑和放纵而堕入困境——[心法解析]修行不退转的关键:安忍心

烦躁来的时候不要因为畏惧而退转功课,应该要用[法忍心]去面对
应该在烦躁当中逐渐净心凝聚专注力,观察烦躁也是虚妄然后平静下来
这样修行才会进步,不要遇到什么事都想退,要发起勇猛心面对才是
修行的原理和目的就是
透过这些大量的数量和时程,透过这个过程,让自己逐渐能达到清净心的状态,逐渐提升心力念力定力耐力稳定力
所以过程中面临任何困难和烦躁,都要净心静心面对,观察破除
这过程就是在修练法忍心法忍力——[案例说明]精进实修(这等同闭关)过程,不应该心存畏惧

三、修行忍辱的功德
善男子。菩萨如是修行诸法已。
复有十三种观修行[羼提波罗蜜]得大利益。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何等十三。


一者忍行。堪忍诸恼能证一切诸法空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二者忍行。不见有我为他害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三者忍行。不见众生有怨亲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四者忍行。不见自他身可损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五者忍行。闻毁赞叹心常不动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六者忍行。能断烦恼诸结使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七者忍行。能断瞋恨诸结使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八者忍行。能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九者忍行。能离恶道生梵天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十者忍行。能过一切损害境界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十一者忍行。能得尽智无生智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十二者忍行。能降一切恶魔诸境界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十三者忍行。能见如来无量功德庄严身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善男子。是名菩萨十三种观修[羼提波罗蜜]得大利益。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即以偈颂赞叹[忍辱波罗蜜]。重说偈言。

 若欲为众生  作诸归依处   
 令生无畏心  忍辱最第一 

 能行忍辱者  见者皆欢喜 
 怨家舍毒心  皆生亲友想 
 
一切诸如来  成就平等心   
 众生所归依  皆由行忍故 
 是故诸佛子  欲求无上道 
 为物作依止  当坚固忍辱 

 菩萨若欲住  一切佛菩提 
 当观诸法空  众生不可得 
 如是行忍行  能具佛功德 
 是故诸菩萨  常应修忍辱 
 
菩萨若修忍  当远离二边   
 不见自他身  能有损益者 

 如来大慈悲  赞叹如是观 
 是故诸菩萨  常应修忍辱 
 若欲得尽智  灭诸使烦恼 
 不怯弱修忍  常无分别心 
 如是观诸法  成忍波罗蜜 
 是故诸菩萨  常应修忍辱 
 菩萨欲庄严  如来相好身   
 复生梵世界  出离诸魔道 
 乐行忍辱行  一切皆成就 
 是故诸菩萨  应坚固忍辱 

 忍辱力最上  诸行无过者 
 一切诸功德  住在忍行中   
 四魔力难敌  忍力能除灭 
 是故诸菩萨  常应修忍辱
——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波罗蜜的功德~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四、[诸经辑要]如何修行忍辱?
佛弟子忍辱之前依靠的就是六度中的戒律
更之前我们靠六度的布施来消除执着

然后透过戒律,我们知道不可以起贪瞋痴,
所以戒律能制止我们犯错

但是,守戒的过程中还是很难受,
所以这时候是透过六度中的忍辱来克制

接下来呢,就是透过禅定的训练来超越忍辱的痛苦

然后再透过对法界六道轮回和因果原理的了解,知道真相自然就不会有贪瞋痴,这就是智慧

末学之前说过,佛法都是有方法和原理的
这就是六度的方法和原理

本篇所讲的就是具有阶段性智慧观照次第的三昧禅定心法观照
这个阶段的心法修持,有几个要降服的重点
例如:
以心法观修降服病痛进而降服四大崩解的生死问题,
以心法观修降服对睡眠的执着和打瞌睡昏沉问题,
以心法观修降服气候冷热对身体的影响,
以心法观修降服嗅觉的感受,例如有人吸烟,或臭味,或刺鼻的香水味
以心法观修降服电视对凡夫心的影响
以心法观修降服对钱财美色名声饮食的影响
——[必修]以心法观照降服病痛和睡眠等生忍问题&六度的方法和原理

相关内容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忍 ~ 华严经离世间品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3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111

[精进勋章]

146#
 楼主| 发表于 2024-5-1 14:5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3 10:00 编辑

学习[诸经辑要]若真佛弟子,请依教奉行,必能超越困难,成就修行而不退转

====================================================================

(一)[思益梵天所问经]如何坚定学佛信心,而不疲惫不后悔,增长善根无所恐惧,成就一切善法?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以上

-- [经文] --

尔时世尊。赞思益梵天。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如此之事。汝今谛听。善思念之。

(思益梵天)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称赞思益梵天(思益者梵天之名)。善哉善哉。能问如来这样的事。你现金认真听。好好思维。

(思益梵天)回答:好的,世尊。愿乐欲闻。

注解:
【思益梵天所问经】:(经名)四卷,秦罗什译。思益者梵天之名,说大乘之实义而破小乘之偏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告思益梵天。菩萨有四法。[坚固其心][而不疲倦]。何等四。

一者[于诸众生起大悲心]。

二者[精进不懈]。


三者[信解生死如梦]。


四者[正思量佛之智慧]。


菩萨有此四法。坚固其心而不疲倦。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思益梵天(思益者梵天之名)。菩萨有四种法。能够[坚固(如树之根株不能拔者云坚,从他物不变原态者云固。谓心念之不变不动也)其心][而不疲倦]。是哪四种呢。

一是[对诸众生生起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

二是[精进(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不懈怠]。

三是[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生死如梦]。

四是[正确思量(思虑量度事理也)佛之智慧]。

菩萨有这四种法。能够坚固其心而不疲倦。

注解:
【坚固】:(术语)如树之根株不能拔者云坚,从他物不变原态者云固。谓心念之不变不动也。法华经曰:“妙光教化今坚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悲心】:(术语)起信论所说三心之一。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论曰:“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精进】:梵语 vi^rya,巴利语 viriya。音译作毗梨耶、毗离耶。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为十一善心所之一。又精进为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之一。另精进亦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
 关于精进与精进波罗蜜之别,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据优婆塞戒经卷七毗梨耶波罗蜜品、大智度论卷十六等所举,精进乃指世间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进;精进波罗蜜则指菩萨为证佛道之精进。
 就精进之种类而论,诸经论中亦有多说,玆列举如下:(一)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六种精进,即:增减、增上、舍障、入真、转依、大利。同论另将三乘之精进配以上、中、下三品,即:声闻之精进为下品,缘觉之精进为中品,菩萨之精进则属上品;又以声闻、缘觉二乘小利之精进为下觉,菩萨大利之精进为上觉。(二)据大智度论卷十六将菩萨之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二种:精进虽为心数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称身精进,如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勤修外事为身精进,内自专精为心精进;粗之精进为身精进,细之精进为心精进;为福德之精进为身精进,为智慧之精进为心精进等。(三)据大方广十轮经卷八精进相品举出世间、出世间二种精进。世间精进乃勤修布施、持戒等诸有漏业;出世间精进则勤修灭一切烦恼、惑障等诸无漏业。此外,成唯识论卷九举出被甲(被甲则勇)、摄善(修行善法)、利乐(利益众生)等三种精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举出勤勇、加行、不下难坏无足等三种精进。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弘誓、发行、无下、不动、无厌等五种精进。旧华严经卷二十四举出不转、不舍、不染、不坏、不厌倦、广大、无边、猛利、无等等、救一切众生等十种精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精进品亦举出自性、一切、难行、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此世他世乐、清净等九种精进。
 次就精进之功德利益而论,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七种,即:(一)得现法乐住,(二)得世间法,(三)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六)得解脱,(七)得菩提。又菩萨地持经卷二力品,亦举出四种精进之功德力。
 又一般慎身心、断酒肉之精进,称为精进洁斋。(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六度集经卷六、法华经序品、大宝积经卷四十五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维摩经卷上、持世经卷三、卷四、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七、诸法集要经卷八精进品、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卷一四二、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p5883FROM:【佛光大辞典】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思量】:(术语)思虑量度事理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梵天。菩萨有四法。[所言决定][而不中悔]。何等四。
一者[决定说][诸法无我]。

二者[决定说][诸生处无可乐者]。


三者[决定常赞大乘]。


四者[决定说][罪福业不失]。
(附注:就是因果不虚)

是为四。

[末学解说]

梵天(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菩萨有四种法。能够[所言决定(谓事定而无动也)][而不中悔(指中途后悔。即对一度所得之信仰动摇,而于中途后悔,并破弃之)]。是哪四种呢。

一是[决定说][诸法无我(谓一切有为、无为法中,并无“我”之实体。即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相互依存,无实体性。有为法虽有作用,然不常住;无为法虽常住,然无作用)]。

二是[决定说][诸生处没有可欣乐]。

三是[决定常赞叹大乘(译作大乘。大,简小之称。乘,运载之义。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

四是[决定说][罪福(罪与福。五逆十恶等是罪,五戒十善等是福。罪有苦报,福有乐果)业不失]。(附注:就是因果不虚)

就是这四种法。

注解:
【梵天】:1、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2、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决定】:(术语)谓事定而无动也。无量寿经上曰:“决定必成无上正觉。”胜鬘经宝窟上末曰:“决定谓信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中悔】:指中途后悔。即对一度所得之信仰动摇,而于中途后悔,并破弃之。p1023FROM:【佛光大辞典】

【诸法无我】:谓一切有为、无为法中,并无“我”之实体。即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相互依存,无实体性。有为法虽有作用,然不常住;无为法虽常住,然无作用。又诸法无我为三法印之一,称为诸法无我印,略称无我印。所谓三法印乃佛法之重要教义,判断佛法之是否究竟即以此三者来印证之。(胜天王般若经卷三、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二、大智度论卷二十二)p6305FROM:【佛光大辞典】

【大乘】:梵语摩诃衍,译作大乘。大,简小之称。乘,运载之义。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罪福】:罪与福。五逆十恶等是罪,五戒十善等是福。罪有苦报,福有乐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梵天。菩萨有四法。[增长善根]。何等为四。

一者[持戒]。

二者[多闻]。


三者[布施]。


四者[出家]。


是为四。

[末学解说]

梵天(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菩萨有四种法。能够[增长善根(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是哪四种呢。

一是[持戒(受持佛所制的戒律)]。

二是[多闻(多闻法文而受持也)]。

三是[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

四是[出家(出离在家之生活,修沙门之净行也)]。

就是这四种法。

注解:
【梵天】:1、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2、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根】:(术语)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大集经十七曰:“善根者,所谓欲善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持戒】:受持佛所制的戒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多闻】:(术语)多闻法文而受持也。维摩经菩萨品曰:“多闻是道场,如闻是行故。”圆觉经曰:“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布施】:(术语)梵语曰檀那Da%na,译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为惠者布施也。”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韩非显学篇曰:“上征敛于富人,而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堕也。”淮南子道应训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又齐俗训曰:“为义者,布施而德。”论衡定贤篇曰:“使谷食如水火,虽贪吝之人,越境而布施矣。”法界次第曰:“檀那秦言布施。”无量寿经曰:“布恩施惠。”大乘义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惙己惠人目之为施。”维摩经佛国品曰:“布施是菩萨净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出家】:(术语)梵名波吠你野,A^ran!yaka出离在家之生活,修沙门之净行也。维摩经弟子品曰:“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同方便品曰:“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释氏要览上曰:“毗婆沙论云: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梵语杂名曰:“出家,波吠你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梵天。菩萨有四法。[无所恐畏][威仪不转]。何等四。

一者[失利]。

二者[恶名]。


三者[毁辱]。


四者[苦恼]。


是为四。
(附注:对于上述四种逼迫要能[无所恐畏][威仪不转])

[末学解说]

梵天(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菩萨有四种法。能够[无所恐畏][威仪(坐作进退有威德有仪则者)不转]。是哪四种呢。

一是[失利]。

二是[恶名]。

三是[毁辱]。

四是[苦恼(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

就是这四种法。
(附注:对于上述四种逼迫要能[无所恐畏][威仪不转])

注解:
【梵天】:1、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2、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威仪】:(术语)坐作进退有威德有仪则者。法华经序品曰:“又见具戒,威仪无缺。”观无量寿经曰:“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戒疏一下曰:“行善所及,各有宪章,名威仪也。威谓容仪可观,仪谓轨度格物。”左传曰:“有威可畏谓之威,有仪可则谓之仪。”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苦恼】:(术语)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无量寿经下曰:“贪恚愚痴,苦恼之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梵天。菩萨有四法[成就白法]。何等四。

一者[教人令信罪福]。

二者[布施不求果报]。


三者[守护正法]。


四者[以智慧教诸菩萨]。


是为四。

[末学解说]

梵天(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菩萨有四种法能够[成就白法(指清净之善法。与“黑法(邪恶杂染之法)”相对)]。是哪四种呢。

一是[教导众生令其相信罪福(罪与福。五逆十恶等是罪,五戒十善等是福。罪有苦报,福有乐果)]。

二是[布施不求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

三是[守护正法(真正之道法也)]。

四是[以智慧教导诸菩萨]。

就是这四种法。

注解:
【梵天】:1、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2、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白法】:<一>指清净之善法。与“黑法(邪恶杂染之法)”相对。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一三·三六三上):“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中略)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又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三一·八四七下):“愚不信白法,邪见及憍慢,过去谤法障,执著不了义,著供养恭敬,唯见于邪法。”此系以佛所说之正法为白法,外道所说之法为黑法。故若至末世之际,佛之一切教法皆灭尽之时,则称为“白法隐滞”。又若就“业”而言,一切法可分为黑法、白法、非黑白法。据梁译摄大乘论卷十一、卷十三载,烦恼之不善法为黑法,有漏(漏,即烦恼之异称)之善法为白法,无漏之善法则为非黑白法,亦即丝毫不杂染任何黑法或白法之第一义谛。
 又“二种白法”指惭与愧。谓此二者能使诸行光洁,救度众生,故称白法。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四十四载:(一)惭白法,谓内自羞惭,不敢作恶。(二)愧白法,谓内自惶愧,发露罪瑕,更不敢作。故谓佛道之修行者应修持白法而舍弃黑法,即应修习善法,止息恶行。
 此外,“四种白法”指欲白法、行白法、满足功德白法、证白法。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一谓,修菩萨行者,当习一切白净善法,远离四趣(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趣)之黑法。故修菩萨行者应修习:(一)欲白法,闻佛正教,心生乐欲而不暂舍。(二)行白法,勤行六度之行,唯在利益世间一切众生而不求自身果报。(三)满足功德白法,精进勇猛,遍修众行,令诸功德圆满具足。(四)证白法,净行已成,功德已圆,得证悟佛果。(北本涅槃经卷十九、品类足论卷六、俱舍论卷十六)((参见:黑法)5383)
 <二>指表白之作法。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三(大四○·二五上):“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业。”p2088FROM:【佛光大辞典】

【罪福】:罪与福。五逆十恶等是罪,五戒十善等是福。罪有苦报,福有乐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法】:(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梵天。菩萨有四法。[善知从一地至一地]。何等四。
(附注:就是明白次第修法)

一者[久殖善根]。

二者[离诸过咎]。


三者[善知方便回向]。


四者[勤行精进]。


是为四。

[末学解说]

梵天(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菩萨有四种法。能够[善知从一地((譬喻)以地譬众生之佛性。一切之草木种子皆依地而生,一切之善根功德皆依一佛性而生也)至一地]。是哪四种呢。
(附注:就是明白次第修法)

一是[久殖善根(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

二是[离诸过咎]。

三是[善知方便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

四是[勤行精进(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

就是这四种法。

注解:
【梵天】:1、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2、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地】:(譬喻)以地譬众生之佛性。一切之草木种子皆依地而生,一切之善根功德皆依一佛性而生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一地所生。”文句七上曰:“地,实相也。究竟非二,故名一。”法华义疏八曰:“一相谓一实相,合一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根】:(术语)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大集经十七曰:“善根者,所谓欲善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精进】:梵语 vi^rya,巴利语 viriya。音译作毗梨耶、毗离耶。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为十一善心所之一。又精进为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之一。另精进亦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
 关于精进与精进波罗蜜之别,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据优婆塞戒经卷七毗梨耶波罗蜜品、大智度论卷十六等所举,精进乃指世间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进;精进波罗蜜则指菩萨为证佛道之精进。
 就精进之种类而论,诸经论中亦有多说,玆列举如下:(一)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六种精进,即:增减、增上、舍障、入真、转依、大利。同论另将三乘之精进配以上、中、下三品,即:声闻之精进为下品,缘觉之精进为中品,菩萨之精进则属上品;又以声闻、缘觉二乘小利之精进为下觉,菩萨大利之精进为上觉。(二)据大智度论卷十六将菩萨之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二种:精进虽为心数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称身精进,如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勤修外事为身精进,内自专精为心精进;粗之精进为身精进,细之精进为心精进;为福德之精进为身精进,为智慧之精进为心精进等。(三)据大方广十轮经卷八精进相品举出世间、出世间二种精进。世间精进乃勤修布施、持戒等诸有漏业;出世间精进则勤修灭一切烦恼、惑障等诸无漏业。此外,成唯识论卷九举出被甲(被甲则勇)、摄善(修行善法)、利乐(利益众生)等三种精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举出勤勇、加行、不下难坏无足等三种精进。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弘誓、发行、无下、不动、无厌等五种精进。旧华严经卷二十四举出不转、不舍、不染、不坏、不厌倦、广大、无边、猛利、无等等、救一切众生等十种精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精进品亦举出自性、一切、难行、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此世他世乐、清净等九种精进。
 次就精进之功德利益而论,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七种,即:(一)得现法乐住,(二)得世间法,(三)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六)得解脱,(七)得菩提。又菩萨地持经卷二力品,亦举出四种精进之功德力。
 又一般慎身心、断酒肉之精进,称为精进洁斋。(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六度集经卷六、法华经序品、大宝积经卷四十五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维摩经卷上、持世经卷三、卷四、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七、诸法集要经卷八精进品、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卷一四二、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p5883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能够坚定学佛信心的四种方法——“[于诸众生起大悲心]。[精进不懈]。[信解生死如梦]。[正思量佛之智慧]。
能够学佛不疲惫不后悔四种方法——“[决定说][诸法无我]。[决定说][诸生处无可乐者]。[决定常赞大乘]。[决定说][罪福业不失]。
能够增长善根的四种方法——“[持戒]。[多闻]。[布施]。[出家]。
能够面对以下情况无所恐惧的四种方法——“[失利]。[恶名]。[毁辱]。[苦恼]。
能够成就一切善法的四种方法——“[教人令信罪福]。[布施不求果报]。[守护正法]。[以智慧教诸菩萨]。
能够明白次第修行的四种方法——“[久殖善根]。[离诸过咎]。[善知方便回向]。[勤行精进]。
在学佛修行的过程种,上述的每一项都非常重要,深深感恩佛菩萨慈悲教导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信心的作用
“所谓「信为功德母」”,这是因为:
「相信和信心」能让众生或修行者与正法相应,以此逐渐修行显露真心佛性而成就真正功德
反之,如果不信或退失信心,那就是由原本或退回被累世所累积的第八识恶种子习气所主宰
——  迷信、愚信、智信、真实信

二、退转的原因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修行被打回原形?
其实,那是因为根本就不明白原理,也就是内心的实际修行没有达到表相的真正成就
与其说被打回原形,其实是本质上没有达到真正的修行,也就是说不明白修行的细节原理,不明白法性和众生性和物性
也就是说,修行者应该改为心法修持,在心境上去思维体会种种细微的原理(不论是佛法或欲望或苦的感受)
这样不论在理上或本体上或表相上才能真正的改善和提升,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总要开始并持续努力就会真正改善
——看似退步是向前

三、善根应由善心善念来修
要把[凡夫习惯的负面思考]转成[正向光明的思维]
这样业报就会转变,人生就会改善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全看念头好坏驱使行为造作而成就不同的业报
所以我们对于任何事情应该存好心存好念
用善心善念就可以转变以前愚痴的业报——[转念]~学习用[光明心]和[善念]转变[恶业果报]
将一切善心行为和作为转向最伟大的目标,不要自私的执着于自己执着于小我
因为将思维转向弘远的大目标,所以就不会执着在自己身上,就不会因为执着自我而痛苦
心量开阔就会自由自在,心量开阔就能广结善缘得到众多的帮助
——[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四、无畏的方法
这必须要我们自己先练习清净慈悲光明心,
逐渐就能以清净佛性本体看待众生,无惧一切,
而且能启发众生原本光明佛性,这样一切众生对我们自然就能欢喜接受

自己对于众生没有敌意和恐惧,而能以清净慈悲光明影响众生
这样众生自然就会受到我们的影响
所以先消除错误的认知, 才能真正解脱轮回, 走向光明

因此,以[清净心][慈悲心][光明心]念佛,自然无所畏惧
——知见错误,所以有[喜怒哀乐][爱欲][恐惧][害怕],所以轮回
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只要自己保持冷静,净心观察,就能知道原理,就能解决问题
而且,每个人的「第八识」都有不可思议神通,如果你陷入负面思维,就会产生负面的结果
如果能净心启发自性妙心,显露佛性,也能产生正向不可思议的光明效果,所以,一切都是心想生,这就是佛法
——非人鬼神干扰与忧郁担心害怕恐惧等负面心念的原理

五、修善之法
众生之所以会堕入六道轮回,那是因为执着于世俗,而有种种的喜、怒、哀、乐、忧、虑、愁、苦
正因为喜、怒、哀、乐、忧、虑、愁、苦的念头来自于心,
所以,想要超越,就要藉由「心法」的修持来修正心念,去除或转化这些负面或执着的念头,就能逐渐超越世俗和六道轮回

心法的用意和功用,就在于:
让众生远离俗念、凡念、杂念、妄念、欲念、贪念、瞋念、苦念,而转为清净、平等、光明、自在、慈悲、圆满、无碍的正念
这就是常说的「转念」。

「转念」的方法通常有4个步骤,就是所谓的「四正勤」
1.如果有负面念头,就当下放空念头、断除负面念头
2.如果没有负面念头,就继续保持
3.如果没有正面念头,那就应该生起正面念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微笑来让自己保持开心,这也能让别人开心。
4.如果已经有了正面念头,那就应该让正念持续增广。
例如藉由微笑而感染他人,或闭眼冥想深呼吸,让开心增广到宇宙深处,并进而引发其他正念,例如:清净、光明、慈悲、平等。

除了上面的4个步骤,在转念过程的心法的方法上,也有两个方向,那就是「定」「慧」的观照
也就是「解深密经」讲的「奢摩他」和「毗婆奢那」的修行
——「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
例如,多阅读思维佛经,或多看论坛上有益的帖子
让自己的观念能够进化,破除迷惑,这就是智慧上的成长
观念弄通了,自然就不再执着,
就能影响思想和行为,不再造做恶业,不再争执,不再因为执着而忿忿不平
这样自然就逐渐消除业障
——[问答]如何快速消业?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所以修行的实修重点在于
忏悔心,清净心,光明心,慈悲心,欢喜心的如实印证,如此实证佛性本体
——[超度众生]和[功德回向]的内涵和原理

六、修行的次第
一般来说,普通一般人,还是要按照一般的国家教育制度和考试循序渐进,这点大家都能理解无庸置疑
不过,在修行上,许多人可能就不这么理性,而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简单说明几点)

1.大家都以为自己够聪明,想要直接学习瞬间超越的最高法门
其实,修行的道理虽有深浅,而且依据众生的因缘根器而有不同法门,但是真实的真相,并没有瞬间能成就的最高法门
虽然义理有深浅,能当下明白就叫作「顿」,不能当下明白而要慢慢修行后才能明白叫「渐」
不过,不论是明白道理上的「顿」「渐」,或根器资质上的「利」「钝」
修行者各自心中的污秽和杂染,都要自己逐渐清除,才能逐渐成就,所以没有瞬间成就的最高法门
这也就是「楞严经」中所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也就是说:理可顿悟,但是事须渐除
换句话说:能明白是一回事,能不能根除习气而恢复自性,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修行没有最高最好的法门,只有依照众生根器和因缘而最合适个别众生的法门
而那些号称有瞬间最高法门的,大都是以修行名义骗取信徒财色的假行者或已经偏差而堕入魔道的修行者,不可不慎

2.不懂修行的正邪和方向,而胡乱吞枣,分不清楚什么是「世俗法」「外道法」以及「民间信仰」和「佛法」
例如:拜神(分不清楚神鬼天人罗汉菩萨佛),通灵,占卜,风水,算命(不论看面相手相或生辰八字或紫微斗数或姓名学)
因为上面这些外相执著和错误的修行知见(称为邪见),就很容易引来外道鬼神的附着和干扰
所以,许多人可能糊里糊涂的跑了几年,耗尽钱财和精神,却跑出一身病来

3.不明白修行的次第和方法,无法在过程中超越而增上次第,修行多年或一辈子,总是又回到表法执著上,没有任何进展
例如:修行了一辈子,到老了,反而放不下脸上的化妆和头发上的染色和装扮,更放不下身体的病痛和世俗的烦恼
也因为次第无法增上,所以粗俗的业障无法消除,而会一再累积而现前

4.把修行道理用来检视别人,而不是用来修行自己,喜欢与人争辩或教训他人,以显示自己知道理有修行
却不知道:「小品般若经云:诤论即是魔事」,「月灯三昧经云:诤心毕定堕恶趣」

5.看了书或听闻一些教法而知道了一些佛法知见,就以为自己是在修行,或以为自己已经有修行,
却不知道「听闻」和「实修」是两回事,而且「实证」更是另外一回事

透过上面的说明,我们知道,修行有一定的次第方法和原理,要逐渐检视自己的情况,按照次第实修增上,才容易进步

青原禅师将修证的历程分成三个阶段:「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

一般的修行,初学的时候大都要有个外表(外相表相)的依据,这就称为「表法」
例如:朝拜身外的佛像,读诵佛经,或嘴里唸唸有词的称唸佛号和佛咒
而且都会说这些修行有无量功德,以此来摄受众生学佛修行
这个阶段就是所谓的「见山是山」的阶段,就是把山当山,把佛像当佛

而后,就会教导修行者要以「心」念佛,不要执著表相,来得到内心真正的安定
这就是「见山不是山」的阶段,佛像不再是佛,而只是表相,心中的佛才是真佛
所以,不论在何处都能念佛和拜佛,因为佛在心中

再接下来,虽然世人都执著表相,但是表相更容易在世俗中显示存在感
虽然表相的存在不代表真正的真实,但是,表相可以是真实的表相体现
所以,为了世俗众生,需要有「佛像」和「佛经」以及「极乐世界」,来摄受众生和显示佛法的存在
这就到了「见山又是山」的境界

此外,自古以来,也流传着下面这句「凡夫修行成佛变化过程的纲领口诀」:
「练精化气;练气化形;练形化神;练神还虚;练虚还实;练实还真;练真还用;练用还圆。」

这句话,虽然在某些阶段像是「道家」的口诀,而且前面几句常见于修道人的典籍
不过,以佛法来看,前面阶段虽不究竟,但是,这也显示初学阶段的生理和心念现象
(至于究竟不究竟,这要看从什么角度来看,由初学者来看,就是不究竟,由佛菩萨来看,就是方便运用或单纯的原理特性)
而且整句来看,更深入的看,是符合佛教某些说法和教化的
例如:所谓「心」「意」「识」(第八识和第七识以及前六识)的修行观念,或十度波罗蜜的「方便」「力」「愿」「智」度

再者,同样的一句话,如果能用佛法的甚深教义去省思,那就能看到佛法的道理,就能见性(看到真实的原理特性)
如果用凡夫思维或外道邪见的观念去看,就算是佛经,那也会被曲解,所以才有谤经或错解的情况

所以,如果能明白质能互变的道理,和佛法的观行或甚深「心」「意」「识」原理
上述所说的「气」「形」「神」「虚」「实」「真」「用」「圆」则都在佛菩萨的变化中,都可用在普渡众生上,
又或者都是实修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种种变化原理,例如:
「练精化气;练气化形;练形化神;练神还虚」,这些是前六识的作用,对佛菩萨来说,则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的圆满和运用
「练精化气」,关于「气」,这是无庸置疑的,只要有练气功的人,都能知道气的存在
(末学自己年轻的时候已体会过,后来体会佛法精神意念观行的神妙更凌驾气功之上,就不再对气功有兴趣)
「气」可以用加持上,让初学佛弟子恢复健康。「形」可用在形象的神通变化上来教化众生,又或者修行上的「三摩钵提」观行上
「神」则是由形象改为意念的观行修持。「神」转「虚」是指意念转空,破除意念的虚妄,这就是「空」法
「虚」转「实」就是破空,回到见山又是山,不过这个实还不是实际运用,只是由空转实。「实」转「真」可说是回到「真心」
「真」转「用」就是由真心变化转为大量实际运用的菩萨「方便度波罗蜜」「力度波罗蜜」「愿度波罗蜜」来普渡众生
「用」还「圆」就是菩萨普渡众生而圆满。

所以,有句话说:不是由人的学历和权势来显示人的高度,而是由智慧(讲出来的话是否能说明整个道理,解除众生疑惑)
因此,是不是外道或邪见,这要由思想观念上来看,而不是表相和穿着或发量
——修行的次第原理:「见山是山...」,「...练用还圆」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3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111

[精进勋章]

147#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4:58: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3 10:00 编辑

学习[诸经辑要]若真佛弟子,请依教奉行,必能超越困难,成就修行而不退转

====================================================================

(二)菩萨有四法, [于诸佛法,得不退转]&[不断佛种] ~ 思益梵天所问经用时 1 小时   以上

-- [经文] --

梵天。菩萨有四法。 [于诸佛法][得不退转]。何等四。

一者[受无量生死](附注:为了普渡众生,所以投生六道)

二者[供养无量诸佛]

三者[修行无量慈心]

四者[信解无量佛慧](附注:法门无量誓愿学,并且深入法义)

是为四。

[末学解说]

梵天(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菩萨有四种法。能够 [于诸佛法][得不退转]。是哪四种呢。

一是[受无量生死]。

二是[供养无量诸佛]。

三是[修行无量慈心]。

四是[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无量佛慧(诸佛平等之大慧,即一切种智。无上正觉也)]。

就是这四种法。

注解:
【梵天】:1、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2、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慧】:(术语)诸佛平等之大慧,即一切种智。无上正觉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无量寿经下曰:“佛慧无边际。”维摩经菩萨品曰:“趣向佛慧,起于宴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梵天。菩萨有四法。 [不断佛种]。何等四。

一者[不退本愿](附注:佛弟子可以诸佛菩萨本愿为自己本愿,然后付诸实行,很多佛菩萨也都是如此成佛的,请见大悲莲华经)

二者[言必施行]

三者[大欲精进]


四者[深心行于佛道]
(附注:深心也是上品上生极乐世界的条件之一,请见观无量寿经)

是为菩萨有四法不断佛种。

[末学解说]

梵天(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菩萨有四种法。能够[不断佛种(指成佛之种子。即佛性,为得佛果之因。因有四种:(一)众生本来具足之佛性,即缘起之理、中道之理、诸法性空之理等。(二)烦恼,维摩经卷中谓烦恼之外别无菩提,故一切错误之见解及烦恼,均是佛种。(三)菩提心,无菩提心之因,即不得佛果。(四)称名或闻名,依此因则能成佛)]。是哪四种呢。

一是[不退本愿(本为因之义,元于因地立此愿,今日得其果,故对于果而曰本愿。又本为根之义,根本之誓愿也。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也。唯以此愿为根本,故曰本愿)]。

二是[言必施行]。

三是[大欲精进(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

四是[深心(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行于佛道]。

这些为菩萨有四法不断佛种(指成佛之种子。即佛性,为得佛果之因。因有四种:(一)众生本来具足之佛性,即缘起之理、中道之理、诸法性空之理等。(二)烦恼,维摩经卷中谓烦恼之外别无菩提,故一切错误之见解及烦恼,均是佛种。(三)菩提心,无菩提心之因,即不得佛果。(四)称名或闻名,依此因则能成佛)。

注解:
【梵天】:1、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2、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种】:<一>梵语 buddha-vam!s/a,巴利语 buddha-vam!sa。佛之种族、佛之系统。印度婆罗门教徒说四姓差别,以夸示其出身与系统;然佛弟子则皆由同一佛法而生,不问其种姓、家系,悉称佛子,其动机在喝破佛弟子之自觉。广义言之,凡信佛法者,皆称佛子;就系统之义而言,亦称为佛种、释种子。(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大乘入楞伽经卷五、法华经卷二譬喻品、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如来藏品、佛性论卷二、大乘庄严经论卷七)
 <二>指成佛之种子。即佛性,为得佛果之因。因有四种:(一)众生本来具足之佛性,即缘起之理、中道之理、诸法性空之理等。(二)烦恼,维摩经卷中谓烦恼之外别无菩提,故一切错误之见解及烦恼,均是佛种。(三)菩提心,无菩提心之因,即不得佛果。(四)称名或闻名,依此因则能成佛。(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华手经卷二发心品、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四法品”、法华文句(会本)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一)p2744FROM:【佛光大辞典】

【本愿】:(术语)本为因之义,元于因地立此愿,今日得其果,故对于果而曰本愿。又本为根之义,根本之誓愿也。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也。唯以此愿为根本,故曰本愿。如阿弥陀如来之四十八愿,药师如来之十二愿是也。无量寿经上曰:“皆是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同下曰:“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住生论曰:“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十住毗婆沙论三曰:“一切去来今佛,威力功德智慧无量深法,等无差别,但随诸佛本愿因缘或有寿命无量,或有见者即得必定,闻名者亦得必定者。”法华经譬喻品曰:“以本愿故,说三乘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心】: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p4658 FROM:【佛光大辞典】

【精进】:梵语 vi^rya,巴利语 viriya。音译作毗梨耶、毗离耶。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为十一善心所之一。又精进为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之一。另精进亦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
 关于精进与精进波罗蜜之别,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据优婆塞戒经卷七毗梨耶波罗蜜品、大智度论卷十六等所举,精进乃指世间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进;精进波罗蜜则指菩萨为证佛道之精进。
 就精进之种类而论,诸经论中亦有多说,玆列举如下:(一)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六种精进,即:增减、增上、舍障、入真、转依、大利。同论另将三乘之精进配以上、中、下三品,即:声闻之精进为下品,缘觉之精进为中品,菩萨之精进则属上品;又以声闻、缘觉二乘小利之精进为下觉,菩萨大利之精进为上觉。(二)据大智度论卷十六将菩萨之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二种:精进虽为心数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称身精进,如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勤修外事为身精进,内自专精为心精进;粗之精进为身精进,细之精进为心精进;为福德之精进为身精进,为智慧之精进为心精进等。(三)据大方广十轮经卷八精进相品举出世间、出世间二种精进。世间精进乃勤修布施、持戒等诸有漏业;出世间精进则勤修灭一切烦恼、惑障等诸无漏业。此外,成唯识论卷九举出被甲(被甲则勇)、摄善(修行善法)、利乐(利益众生)等三种精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举出勤勇、加行、不下难坏无足等三种精进。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弘誓、发行、无下、不动、无厌等五种精进。旧华严经卷二十四举出不转、不舍、不染、不坏、不厌倦、广大、无边、猛利、无等等、救一切众生等十种精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精进品亦举出自性、一切、难行、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此世他世乐、清净等九种精进。
 次就精进之功德利益而论,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七种,即:(一)得现法乐住,(二)得世间法,(三)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六)得解脱,(七)得菩提。又菩萨地持经卷二力品,亦举出四种精进之功德力。
 又一般慎身心、断酒肉之精进,称为精进洁斋。(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六度集经卷六、法华经序品、大宝积经卷四十五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维摩经卷上、持世经卷三、卷四、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七、诸法集要经卷八精进品、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卷一四二、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p5883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能够[于诸佛法,得不退转]的四种方法——“[受无量生死]。[供养无量诸佛]。[修行无量慈心]。[信解无量佛慧]
能够[不断佛种] 的四种方法——“[不退本愿]。[言必施行]。[大欲精进]。[深心行于佛道]

其中在[于诸佛法,得不退转]的四种方法中,均提到了“无量”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无量]的相关内容

一、对于数量等表相的错解
有些修行上的初学者喜欢计较修行的数量,却不知道数量只是修行前期的引导
其实,数量并不是心,修行是修「心」,心念的清净才是真正的修行
虽然修行定课的数量能引导和训练心境,但是不应该长久如此而堕入表相执着中
真正的实修者应该反观自照,观察自心,不能让数量和表相取代了真心而本末倒置
若过度执着表相或表法,很明显就是不明白法性(法的原理特性),也就是连「思维」的修行阶段都不足够
所以,这样的修行者大都在表相修行上卯足了劲,不过,因为不能真正入心而得清净,也就是不明白心法,
因此,表法修行者虽然事倍功半,但是定力和理解力的修行次第上,是比不上心法修持者的
而这并不是不公平,而是心法修持者过去世就已经有了心法修行的因缘,也少执着,所以今生和表法初学者当然也有所差异
当然,这也不是说表法不重要(以前说过,表相能显示存在,但却不代表真相),这只是显示不同的修行次第和过程,而在此只是说明——看似退步是向前

二、为何会有无量义呢?
因为众生心念和心量的差别,所以对于同一名相和佛法的领悟就不同
所以才有无量义 —— [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众生根器不同,所以对佛经涵义的了解程度就不同,而产生无量义—— [浅谈]学佛解经和实修的关系
就是众生无量,众生心的差别也无量,无量差别的众生心,对佛经、佛法、佛陀说法而有不同无量解,产生无量义 —— 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以学佛来说,
就算人人同样都学佛,也会因为众生根器(智慧)次第和累世因缘不同,而对同样的经文或法门产生有所差异的认识和解释
有些可能相信,有些可能怀疑甚至毁谤
就算都相信,信解的次第也可能不同,也可能执着自己次第所能信解的认知和修行方式,甚至诋毁其他法门或修行者
就算都实修学习,也会因为不同的信解和实修方式与心念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修行次第成果,甚至误入或堕入魔道
这些情况就是「无量义经」讲的「无量义」,
也就是说,佛陀同样的一句话,众生却因为各自根器次第不同,而产生各种不同的信解和不同的修行次第结果 —— 学佛者的迷信与智信
佛陀所有说法只有说一义,,就是要众生能入实相
但是因为众生根器不同,所以产生无量义(详见,无量义经)
不是法有问题或是法有分别,,而是众生的分别执着 —— [略说]只要念佛就好?一门深入?一经通经经通?(初学佛弟子的种种分别执着)

三、作为实修者、菩萨行者当要
如何做到让一切众生都能领受法音呢? 如何以一语而能摄受一切众生呢?
答案就在于心法
其实佛法的重点就在于心法,一切表法和行法都是为了让众生能契入心法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如此才能破除文字相,而领受一切文字,运用一切文字  —— [浅谈]学佛解经和实修的关系
以「菩萨行者」来说,
自己要明白「法性」原理,明白「无量义」,明白修行和法门的深浅「次第」,明白「众生性」
这样才能判定众生根器,才能依照次第说法」—— 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如「无量义经」所说:众生无量,无量众生心,因为众生心量次第差别,所以产生无量义。
也因此普渡众生要依照众生次第,所以佛经说:要依照次第修行、依照次第说法。——辨析:数珠念佛不能越过母珠?!

许多修行上的初学者,或心量狭隘的修行者,总是喜欢询问或寻求最简单容易的法门
其实,烦恼无尽,法门当然就无量,烦恼不同,对治的法门就不同,烦恼有深浅,法门当然也有深浅
所以,哪来一个最简单容易又能对治一切众生一切烦恼和不同深浅的究竟法门呢?
就算有这种法门,或一般人以为就是「念佛法门」,但是,其实,就算是法门的表相表法相同,
但是实修过程中,随着修行者次第深浅的不同,其中法门的心法和深浅次第也是不同的
必定会随着修行者的根器因缘和次第,而存在不同的根本心法,或甚至表法的
所以,同样是「念佛」,有「持名」,或「忆念」,或「观相」,或「观想」,或「实相」等种种不同方法和心法
又例如:不同佛菩萨虽有各自本愿和法门,但是,对于不同众生和烦恼以及一切法和法性原理都是能通达的,所以能普渡众生
因此,如果真正想成佛,那么必定要明白一切众生性和烦恼,就要明白一切法和法性,
那么就要发起「法门无量誓愿学」,不应该再有所排斥——「四弘誓愿」的法性原理内涵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3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111

[精进勋章]

148#
 楼主| 发表于 2024-5-3 14:2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4 14:30 编辑

学习[诸经辑要]若真佛弟子,请依教奉行,必能超越困难,成就修行而不退转

====================================================================

(三)在家菩萨成就三法, 得不退转~ 大宝积经用时 1 小时 30分钟  以上

-- [经文] --

在家菩萨成就三法。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三。

(1)
父母不信令其住信。 (附注:让父母信佛)

父母毁戒劝令住戒。 (附注:让父母守戒)

父母悭贪劝令住舍。 (附注:让父母布施舍贪)

赞叹无上正等菩提。为他说法。 (附注:赞叹成佛,为父母说佛法)

是为[第一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末学解说]

在家菩萨(指在家学佛受持菩萨戒的人。如维摩居士不存梵仪而修佛道者。但受五戒八戒或十善戒)成就三法。能够证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是哪三种呢。

父母不信佛,引导令其信佛。

父母毁犯戒律,劝导令其守戒。

父母悭贪,劝导令其布施舍贪。

赞叹无上正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即是觉)。为其演说佛法。

这就是第一种方法能够证得不退转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

注解:
【在家菩萨】:指在家学佛受持菩萨戒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菩萨】:(术语)如维摩居士不存梵仪而修佛道者。但受五戒八戒或十善戒。优婆塞戒经三曰:“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正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即是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常化诸众生,心不生疲惓;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参见:三菩提)631)p507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2)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

知[可供养][不可供养]。 [可供养者]而供养之。若[不可者]即不供养。然于彼所修习慈心。

由成如是[第二法故。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末学解说]

再有迦叶(亦称摩诃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第一”著称。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之不现,故亦名饮光。在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之初祖。生平修头陀行,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僧伽梨衣)。在家菩萨(指在家学佛受持菩萨戒的人。如维摩居士不存梵仪而修佛道者。但受五戒八戒或十善戒)。

了知[可供养]者与[不可供养]者。 对[可供养者]进行供养。如是[不可者]则不进行供养。然后于[可供养者]处修习慈心(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

由上述修行,便是第二种方法能够证得不退转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

注解:
【迦叶】:亦称摩诃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第一”著称。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之不现,故亦名饮光。在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之初祖。生平修头陀行,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僧伽梨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菩萨】:指在家学佛受持菩萨戒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慈心】:(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常化诸众生,心不生疲惓;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参见:三菩提)631)p507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3)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勤苦积财。不令虚费无令散失。不浪与他宜坚举置

而于[净戒]沙门婆罗门诸众生所。平等施之。与同法者无所障碍。

由成如是[第三法故。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末学解说]

再有迦叶(亦称摩诃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第一”著称。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之不现,故亦名饮光。在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之初祖。生平修头陀行,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僧伽梨衣)。在家菩萨(指在家学佛受持菩萨戒的人。如维摩居士不存梵仪而修佛道者。但受五戒八戒或十善戒)勤苦积累财富。不令浪费,无令散失。不用于其他无用之处。

而是用于有清净戒行的沙门、婆罗门等诸众生之处。平等布施。与同法(同行法者)者没有障碍。

由上述修行,便是第三种方法能够证得不退转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

注解:
【迦叶】:亦称摩诃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第一”著称。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之不现,故亦名饮光。在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之初祖。生平修头陀行,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僧伽梨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菩萨】:指在家学佛受持菩萨戒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净戒】:<一>指清净之戒行。法华经序品(大九·四下):“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
 <二>于密教,为金刚界法所采用十七种杂供养之一。即戒波罗蜜,为六度之一,行六度以表供养,称为六种供养,摄于十七种杂供养中。若依印契之名,称为香身契。香身,即以香涂身,能消除热恼,有清凉之作用;戒有防非止恶之德,义同涂香,故以涂香为净戒。印相为三昧耶涂香。(莲华部心仪轨、略出念诵经卷四)p4699FROM:【佛光大辞典】

【同法】:(杂语)同行法者。行持钞下四曰:“同法义重。”【又】(术语)因明之例语,同喻上有宗与因二种之同义,对于宗之同边,谓之同品,对于因之同边,谓之同法,例如立无常之宗,同喻之瓶上无常之义名同品,所作之义名同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常化诸众生,心不生疲惓;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参见:三菩提)631)p5073 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在家菩萨证得不退转于无上正等正觉的三种方法
一是为父母说佛法,引导父母家人信佛、守戒、布施舍贪
二是了知[可供养][不可供养],对[可供养者]供养,并于此修习慈心
三是勤苦积累财富。不令浪费,无令散失。不用于其他无用之处,而是用于有清净戒行的沙门、婆罗门等诸众生之处。平等布施。与同行法者没有障碍。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相关内容

一、引导父母家人的方法
为人子女和晚辈,应该和善劝诫
凡夫俗子智慧和福报都不圆满
若用强硬手段很容易误入歧途而且招引恶友或恶鬼神
所以,应该自己坚守戒律,以[慈悲心]和[清净心]来劝导众生
很多人以为自己用强硬手段或叫骂的方式就是为对方好,就以为自己是对的
其实这是自己颠倒了,是自己愚痴,是自己不明白有智慧的方法

父母不善,不代表您用强硬的手段就能劝化
何况您是晚辈,父母骂您的时候您都不愿意接受了
何况父母受到子女的强硬口气,难道就能接受吗
现在末法,平辈或长辈的劝说一般人都不理会了,何况对于晚辈的强硬手段
再者,或者您只会强硬的手段呢,而不能做到温和劝导,
这就是您的不圆满啰,是您自己脾气不好智慧不足
所以应该加强自己的能力才对

佛弟子应该要相信慈悲柔和能度化众生,
这样才能增上修行真正逐渐增长智慧而能普渡众生成佛
而不是什么都要用吵架争辩或武力来达成
这样只会引发黑业和召引恶鬼神,自己堕入魔道而不自知——[问答]如何劝化父母?
先讲因果报应和功德福报!
众生都有趋吉避凶之心,所以讲因果报应和如何获得功德福报,这就是最好的方便

很多经典都有讲「皈依」后可以消除多少业障、得到多少功德福报以及善神护法的护持,
例如:「地藏经」也有教导信奉「地藏菩萨」的功德利益,「普门品」则详述念「观世音菩萨」的好处
「阿弥陀经」则介绍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的功德利益,这些都是劝人皈依学佛或学经念佛的诱因。
佛经中讲的「皈依的功德与利益」转载于后

可以尽量鼓励父母去皈依、受五戒,这些听「出家法师」讲因果和持戒道理,比你自己讲还有用。
有些事情,该由别人或出家法师去说比较快又容易(身为子女容易讲不听或不好说),这样也是方便

所以,让父母有信任并追随的出家法师,这样会比较方便
不用自己一直讲,可以让父母多听多看出家法师的录音或录影或弘法电视
这样比自己说还有用(当然,对于实修者来说,演说能力也是要加强的,也要能劝化家人才行)

不过,也不用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要先让父母成为基本的佛弟子,
让父母愿意信佛念佛、愿意皈依三宝,愿意去佛寺佛七,愿意求生西方净土,这样就行了,
吃素方面,如果一开始无法全素,可以先从蛋奶素开始,进食前都要念佛供养超度
就是还可以吃蛋和奶,只要蛋不要吃太多还算可以(从食安和因果来说,蛋奶都有问题,还是少吃为妙)
如果没办法每天吃素,就从初一、十五或六斋日、十斋日开始
(这些当然都是以初学者来说,不要太勉强初学者。而对于真正的实修者,当然都要严谨持戒的)
——皈依的功德利益,&如何劝父母和家人皈依学?
生老病死,成住坏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不论物质世间和凡夫心念,都是虚幻不实,不断的变异
只有学习佛法,藉由断恶修善,逐渐深入明白法界实相
明白[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依教奉行,深入实修,逐渐观照自心,恢复佛性,
这样才能逐渐解脱轮回之苦


所以,首先要对人生和生命的真相,有些基础的认识和了解
了解后才容易发起真心去学习,也才容易由实修中的体会增加信心
认识清楚了,才容易自动自发的去做,才甘愿做
不然就会像一般初学者的情况,很懈怠
尤其丈夫或妻子,和家人可能根本没意愿修行
这样就算勉强去做,也没有诚心诚意,这样就不会有太大效果
佛经上说,修行要至心要诚心要甘愿
不然就算一点点的业障也无法消除
——[建议初学必读]~认识生老病死和法界真相,以及改变命运的原理和方法
应该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他,同事 这四个法门来摄受家人,这样才是行菩萨道
1.布施给先生一个微笑,布施给先生一个礼物,布施给先生一个理性的沟通,或给钱都行
2.爱语(不是情爱话)就是不要恶口不要说难听的话,要善护念众生,不要恶口结恶缘
3.利他就是要先照顾好家人,凡事要想到家人的感受,不能因为学佛就只按照自己的意思,只念佛诵经却忘记照顾家人
4.同事就是家人要一起共事,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不要因为学佛就觉得和家人共处很厌烦,处处格格不入

藉由以上四种方法,培养自己和众生的善缘,这样家人就会同意自己学佛,这样才能度化众生
——家人不学佛,又障碍自己,该怎么办? ~ 菩萨四摄法
只要您随时保持佛心,相随心转,慈眉善目,这样就能摄受家人一起学佛
其他众生看到您也会认同您赞叹您,您自然就会广结善缘,增长福慧
修行先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样才能逐渐引导家人一起学佛

末法时期很多女人没做好这点,以至于和家人闹翻天
这其实都走错了方向,堕入魔障

这样一意孤行,心怀对立甚至怨恨
[华严经]上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生],难怪障碍横生
这样不仅度不了自己,也让家人对学佛起反感,
造成众生不信佛法和毁谤佛法,这样不是徒增罪过吗
——学佛应该循循善诱,切忌和家人起争执

相关内容
[诸经辑要]家人喜欢杀生,邪淫,偷盗,喝酒...,该怎么办?(如何让家人远离十恶业)

二、关于[供养]

1.哪些为[可供养者]呢?
佛许可何种人可受供养和高座说法? ~ 佛藏经

于我法中。为求福德涅槃道故。应当供养供给[如法比丘] ~ 大方等大集经

2.什么是最好的供养?是真供养呢?
能够自度或度他的一切佛法都是对佛菩萨最好的供养
帮助自己成佛,也帮助众生成佛,这一切相关的精进都是最好的供养
任何精进佛事的奉献身心都是最好供养

佛菩萨早已经成就,不需要这些供养
佛菩萨自己从初修时期就不断供养众生和诸佛菩萨
供养是让我们学佛成佛的方法
供养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1.因为慈悲众生,2.因为舍离物欲

所以佛菩萨才是真正供养众生的人
因为佛菩萨用佛法普渡众生,才是真正的供养者
我们凡夫只是学习佛法,学习供养当中而已

所以,真正让自己成佛,也让众生成佛,才是真供养

您如果您没钱或环境上限制
发起无上心,愿意恢复自己佛性,也帮助众生恢复佛性
用清净慈悲心发起光明心,融合诸佛慈悲光明愿力,遍照一切众生都光明自在
这样就是最好供养
真心的慈悲和光明就能感染众生也恢复光明自性
让自己和众生恢复佛性光明,这就是最好供养 ——法门实修帖276楼

相关内容
云何『法供养』『最上法供养』~ 维摩诘所说经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何谓法供养?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3.如何供养诸佛,供养三宝,六波罗蜜呢?

如何供养诸佛,具足善根,得真知识,能得一切种智?云何[方便力]?[得道]?~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如何供养三宝?(注意:不如外道烧酥大麦而供养之) ~ 优婆塞戒经

如何供养六波罗蜜~优婆塞戒经

三、在家佛弟子应该如何分配和运用财物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四分。一分应供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余一分藏积拟用。如是四事汝能作不。
. . . . . .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如是四处不应寄付汝能离不。
若人施已生于悔心。若劫他物持以布施。是人未来虽得财物常秏不集。

若恼眷属得物以施。是人未来虽得大报身常病苦。

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如是施者名无怜愍不知恩报。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在家佛弟子应该如何分配和运用财物?

对于财物应树立正确的心念
拥有财物通常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象征着地位和权势或能力
在人类社会中,大都用财物来证明自己的地位和权势以及价值,用以压迫他人,显示自己的能力和尊贵
老实说,这是人性的误区和盲点,人类无法真正文明的根源
其实,真正文明的人可以不用这样「活」,相关文章请参考「不用『钱』的世界」

只要我们深入的观察和反省,就可以明白:不论拥有多少的财物,其实都胜不过内心的满足
例如:当一个人感情出问题的时候,或被咒骂,或与人冲突后,这时候吃什么可能都是食不知味或觉得难吃的
相反,当一个人身心愉快的时候,欢笑的时候,或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吃什么都是香的
由此可知「精神凌驾物质之上」,人应该在精神上提升,而不是把精神寄托于物质之上(这是本末倒置,弄错了方向)
所以,就算拥有金山银山能随意挥霍,如果没有家人和亲友陪伴,可能也是人生乏味的
因此,日夜为钱财奔走而无法经营家庭生活,牺牲了健康和家人,这样真有幸福可言?

其实,『常微笑就能带给人快乐和满足,微笑能引发众生之间善性的交流,增上精神的愉悦,能营造真正的幸福』。
『知足能避免堕入物欲的深坑,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更能启发精神内涵』。
所以古人说:「知足常乐」,真正的幸福是在于当下的点点滴滴,当下的用心体会万物和生活
『当下用心感动,就会幸福』,而不是把精力和时间都花在金钱和物质的追求上,这样可能老了才发现一场空
所以,『再多的财物都胜不过内心的满足』,『真心的感动胜过一切物质享受』。

因此,聪明的人应该把时间用在当下的真心互动营造幸福,而不是把精力和时间都花在物质金钱表相的追求上
因为,那只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互动减少,亲友逐渐远离,健康和精神品质下降,身心更疲累和空虚

人类社会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而不知道满足,这种物欲的狂性,造成自私和掠夺的心态,造成尊卑和压迫
不仅造成社会不均,以及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也造成种种纷争,甚至引起战争
这才是真正贫富差距和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如果不能回归精神修养而得到满足,这种情况只会不断的恶性循环
而因为这样的恶性,娑婆世界就成了五浊恶世,恶性众生也难以摆脱轮回之苦
只有舍贪修行,才能逐渐摆脱物欲,使精神逐渐恢复清净,得以飞生天界或往生净土,继续修行迈向解脱
——再多的财物都胜不过内心的满足
当一般人把自己的精力甚至一生都用在追求世俗名利地位,修行者则更在乎自己的心念和精神修养
因为,人生追求名利过程中的种种辛酸经历,或一般人经营人生过程的种种酸甜苦辣,
都可能令人的心念和性格变成阴暗或扭曲,这将会严重的影响来生,可能因此堕入三恶道
就算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也只能算是符合善道的心念和精神标准,而依照念力继续在善道中轮回

而只有明白和相信轮回真相的人,才会学习在人生中纠正和看管以及调整自己的心念,逐渐迈向解脱之路
所以,以佛法的宇宙法界观来看,不论是心念阴暗容易堕入恶道的众生,或正向进取而能保持在正道上,或有多伟大的世俗成就
如果没有相信因果轮回和解脱轮回的佛法,那么,不论今生或过去世是正或邪,众生往往只是不断的浮沉交替和轮回
所以佛经上说,应该把握生为人的时候,并认识学习解脱轮回的佛法,这样才有机会真正解脱六道轮
——假面的正义&没有「钱」的世界
凡夫[贪财畏苦],[爱美厌丑],[顺来沉溺],[逆来悲苦]
心随境转无法转境,因此沉沦于六道轮回虚妄之中

真实修者,不着两边,顺逆善恶,明白深义,皆利成就
——您懂修行吗? [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3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111

[精进勋章]

149#
 楼主| 发表于 2024-5-4 10:34: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4 12:01 编辑

学习[诸经辑要]若真佛弟子,请依教奉行,必能超越困难,成就修行而不退转

====================================================================

(四)行菩萨道,四种[退失]和[不退]菩提心,[增长]或[减损]善法的方法~大宝积经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以上

-- [经文] --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法失菩提心]。何谓为四。


欺诳师长,已受经法,而不恭敬。


无疑悔处,令他疑悔。
(附注:本来佛弟子没有疑问的地方,却讲出各种谬论让大家对佛法产生怀疑)


求大乘者诃骂诽谤广其恶名。
(附注:这就是毁谤大乘行者)


以谄曲心与人从事。
(附注:与人相处总是怀着虚假的心,事情都是别有目的,为了某种利益)


迦叶。是为[菩萨四法失菩提心]。

[末学解说]

再有,迦叶(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

菩萨有四种情况会退失菩提心(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是哪四种呢?

欺诳师长,已领受经法(金口之圣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然而却不恭敬。

本来无疑悔(疑念与后悔)处,却令他人产生疑悔。

对求大乘(译作大乘。大,简小之称。乘,运载之义。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者进行诃骂、诽谤,广其恶名。

以谄曲(为欺瞒他人而故作娇态,曲顺人情)心对待他人,做种种事。

迦叶(亦称摩诃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第一”著称。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之不现,故亦名饮光。在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之初祖。生平修头陀行,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僧伽梨衣)。这些就是[菩萨四法失菩提心]

注解:
【梵天】:1、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2、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心】:(术语)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日经疏一曰:“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经法】:(术语)金口之圣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无量寿经下曰:“听受经法,欢喜无量。”毗奈耶杂事四曰:“善和苾刍,作吟讽声,赞诵经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疑悔】:有二义:(一)疑念与后悔。弥沙塞五分戒本(大二二·一九七下):“若比丘故令比丘生疑悔作是念,令彼比丘乃至少时恼,波逸提。”(二)失望。妙法莲华经卷五踊出品(大九·四一上):“勿得有疑悔,佛智叵思议。”p5843
FROM:【佛光大辞典】

【大乘】:梵语摩诃衍,译作大乘。大,简小之称。乘,运载之义。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谄曲】:梵语 van%ka, kuhana。为欺瞒他人而故作娇态,曲顺人情。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又对物无所执著,称为无谄曲。金七十论卷上(大五四·一二五一上):“尼夜摩亦五:一不杀,二不盗,三实语,四梵行,五无谄曲。”(无量寿经卷上、菩萨地持经卷五、十住毗婆沙论卷八、十地经论卷二)p6167FROM:【佛光大辞典】

【迦叶】:亦称摩诃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第一”著称。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之不现,故亦名饮光。在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之初祖。生平修头陀行,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僧伽梨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法。 [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场自然现前]。何谓为四。


失命因缘不以妄语何况戏笑。
(附注:对于众生的慧命和因缘,能以正法方便善巧诱导众生学习增上正法,不妄语不戏笑 )


常以[直心]与人从事离诸谄曲。
(附注:[直心]请参阅
http://www.ksetra.to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56)

于诸菩萨生世尊想。能于四方称扬其名。
(附注: 能像尊敬佛一样的尊敬大乘菩萨行者,并且宣扬大乘菩萨行者的威名,如此尊敬大乘)

自不爱乐诸小乘法。所化众生皆悉令住无上菩提。
(附注:学习大乘法,不喜小乘法,也劝化众生追求大乘无上菩提,不求小乘涅槃)

迦叶。是为[菩萨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场自然现前]。

[末学解说]

再有,迦叶(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

菩萨有四种方法。能够世世不退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场(成道的地方)自然现前。是哪四种呢?

对于失命因缘不会妄语(说虚假不真实的话),何况是戏笑。

常以[直心(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对待他人,做种种事,远离种种谄曲(为欺瞒他人而故作娇态,曲顺人情)。

对待诸菩萨生起世尊想。能于四方称扬其名。

自己不爱乐种种小乘法(宣说四谛或十二因缘的道理的经典,如四部阿含经是)。引导教化众生,全都令其住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

迦叶(亦称摩诃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第一”著称。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之不现,故亦名饮光。在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之初祖。生平修头陀行,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僧伽梨衣)。这些就是[菩萨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场自然现前]

注解:
【梵天】:1、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2、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道场】:1、群众学道的场所。2、佛寺。3、成道的地方。4、供养佛的地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慧命】:(术语)法身以智慧为寿命。智慧之命夭伤,则法身之体亡失。盖慧为法身之寿命,故曰慧命。四教仪曰:“末代凡夫于佛法中起断灭见,夭伤慧命,亡失法身。”【又】尊称比丘曰慧命。博闻强识,以慧为命之义也。又曰慧寿。新译曰具寿。犹言慧命须菩提等。行事钞下三曰:“毗尼母云:下座指上座为尊者,上座指下座为慧命。”胜鬘宝窟中本曰:“慧命者,以广大甚深之慧为命故,名慧命也。如经言慧命须菩提,慧命舍利弗也。”资持记下三之二曰:“慧命谓博闻强识以慧为命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妄语】:说虚假不真实的话。妄语有大妄语和小妄语的分别,大妄语是未得圣道而说我已得圣道,或者说我有功夫受天龙神鬼的供养等等;小妄语就是一切不真实的说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直心】: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诸经论广用此语,各处用例所诠指之旨趣虽有出入,然皆本其“正直无虚假”之意,而随各处经文大旨广申弘义。如维摩经中所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菩萨净土”,即指其不虚假;另如大乘起信论,以直心为十信成就菩萨所发三种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之一,即视之为正念真如妙法之心,而与观无量寿经所说之“至诚心”含意相同;六十华严卷二十三以之为清净纯一、专心企求佛道之“菩提心”;六祖坛经以之为自性显露之心;日本净土真宗则视之为“他力之信心”,即对弥陀本愿救度力的真实信赖、毫无犹豫疑滞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华严经疏卷十八、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参见:三心)532)p3458FROM:【佛光大辞典】

【谄曲】:梵语 van%ka, kuhana。为欺瞒他人而故作娇态,曲顺人情。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又对物无所执著,称为无谄曲。金七十论卷上(大五四·一二五一上):“尼夜摩亦五:一不杀,二不盗,三实语,四梵行,五无谄曲。”(无量寿经卷上、菩萨地持经卷五、十住毗婆沙论卷八、十地经论卷二)p6167FROM:【佛光大辞典】

【小乘法】:宣说四谛或十二因缘的道理的经典,如四部阿含经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常化诸众生,心不生疲惓;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参见:三菩提)631)p507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法。 [所生善法灭不增长]。何谓为四。


以憍慢心读诵修学[路伽耶]经。

(附注:以傲慢心读诵修学世论经典外道书)

贪利养心诣诸[檀越]。
(附注: [檀越]就是施主,怀着贪求利养的心去接触信徒施主)

增毁菩萨。
(附注:毁谤大乘菩萨行者)

所未闻经违逆不信。
(附注:这点很重要,下段佛陀有说明正确心态)

迦叶。是为[菩萨四法所生善法灭不增长]。
(附注:
【路迦耶底迦】
(流派)Loka%yatika,又作路柯耶胝柯,路伽耶,路伽耶陀。译作顺世。
四卷楞伽经谓之恶论,七卷楞伽经谓之世论。外道之名。随顺世间之凡情,计执是常是有等者。
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嘉祥法华义疏十曰:「路伽耶陀者,旧云是恶解义。
(中略)注经云:路伽耶陀者,如此方礼仪名教儒墨之流也。
(中略)又言:路伽耶陀,翻为世间行。 」
慧琳音义十五曰:「路伽耶经,梵语,此名恶论义,正梵音云路伽耶底伽。此则顺世外道,随顺世间凡情所说,执计之法是常是有等。 」
法华玄赞九曰:「路伽耶陀者,先云恶答对人,正言路伽也底迦,云顺世外道。」
真谛译天亲摄论释二曰:「路柯耶胝柯说,世间一切因,唯有宿作。」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末学解说]

再有,迦叶(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

菩萨有四种情况。会令所生善法消灭而不增长。是哪四种呢?

以憍慢(自大高傲的心理)心读诵修学[路伽耶(译作顺世。四卷楞伽经谓之恶论,七卷楞伽经谓之世论。外道之名。随顺世间之凡情,计执是常是有等者)]经。

贪着利养(以利益保养身体)心而去找诸[檀越(谓施主也。越为施之功德,已越贫穷海之义也)]。

增毁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

对所未闻经,不遵循不相信。

迦叶(亦称摩诃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第一”著称。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之不现,故亦名饮光。在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之初祖。生平修头陀行,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僧伽梨衣)。这些就是[菩萨四法所生善法灭不增长]。

注解:
【梵天】:1、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2、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憍慢】:自大高傲的心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路伽耶】:(流派)路伽耶陀之略。(参见:路迦耶底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路迦耶底迦】:(流派)Loka%yatika,又作路柯耶胝柯,路伽耶,路伽耶陀。译作顺世。四卷楞伽经谓之恶论,七卷楞伽经谓之世论。外道之名。随顺世间之凡情,计执是常是有等者。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嘉祥法华义疏十曰:“路伽耶陀者,旧云是恶解义。(中略)注经云:路伽耶陀者,如此方礼仪名教儒墨之流也。(中略)又言:路伽耶陀,翻为世间行。”慧琳音义十五曰:“路伽耶经,梵语,此名恶论义,正梵音云路伽耶底伽。此则顺世外道,随顺世间凡情所说,执计之法是常是有等。”法华玄赞九曰:“路伽耶陀者,先云恶答对人,正言路伽也底迦,云顺世外道。”真谛译天亲摄论释二曰:“路柯耶胝柯说,世间一切因,唯有宿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利养】:以利益保养身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檀越】:(术语)Da%napati,谓施主也。越为施之功德,已越贫穷海之义也。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言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由行檀舍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资持记曰:“檀越,亦云檀那,并讹略也。义净三藏云:具云陀那钵底,此翻施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法。 [所生善法增长不失]。何谓为四。


舍离邪法求正经典[六波罗蜜]菩萨法藏。心无憍慢于诸众生谦卑下下。

(附注:远离外道知见,不求外道典籍,学习正信佛陀经典大乘六波罗蜜菩萨法门,心不骄傲谦和卑下)

如法得施知量知足。离诸邪命安住圣种。
(附注:如法知量知足接受信徒供养,远离种种邪知邪见,安住佛法正道)

不出他人罪过虚实不求人短。
(附注:不论真假,都不宣扬别人的罪过和短处)

若于诸法心不通达作如是念。佛法无量随众所乐而为演说。唯佛所知非我所解。以佛为证不生违逆。
(附注:这点很重要,佛陀在此教导了正确的观念)

迦叶。是为[菩萨四法所生善法增长不失]。

[末学解说]

再有,迦叶(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

菩萨有四种方法。能够令所生善法增长不退失。是哪四种呢?

舍离邪法(邪僻之道也),求取正经典[六波罗蜜(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菩萨法藏(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心无憍慢自大高傲的心理,对于诸众生谦卑下下。

如法(契合于佛所说的教法)获得布施,知量知足。远离种种邪命(指不以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生活。全称邪活命。比丘如为得衣食资具而说法,即称为邪命说法),安住圣种(意即圣贤之种子。佛陀入灭之后,弟子次第嗣继其法,犹如植物之种子相传不绝,故以为喻)。

不宣扬他人罪过虚实,不求他人短处。

如果对诸法心不通达时,应当这样想。佛法无量随众所乐而为演说。唯有佛能所知而非我能所解。要以佛为证,不生违逆。

迦叶(亦称摩诃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第一”著称。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之不现,故亦名饮光。在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之初祖。生平修头陀行,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僧伽梨衣)。这些就是[菩萨四法所生善法增长不失]

注解:
【梵天】:1、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2、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邪法】:(术语)邪僻之道也。唐华严经十二曰:“若能了邪法如实不颠倒。”俱舍论十二曰:“邪法萦缠,嗔毒增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波罗蜜】:(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藏】: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2、唐时高僧,本康居国(在今新疆省北部)人,武后赐号贤首,为华严宗之第三代祖。   3、(参见:法藏比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憍慢】:自大高傲的心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法】:契合于佛所说的教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邪命】:梵语 mithya-ji^va,巴利语 miccha^-ji^va。八邪行之一。指不以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生活。全称邪活命。比丘如为得衣食资具而说法,即称为邪命说法。大智度论卷三载有四种邪命食,即:(一)下口食,谓种植田园,调合汤药,以求衣食。(二)仰口食,谓仰观星宿、风雨,以术数之学求衣食。(三)方口食,谓曲媚权门,阿谀富豪,巧言而求食。(四)维口食,谓研习咒术、卜算吉凶以求衣食。又同书卷十九则说邪命有五种,而称五种邪命(又称五邪),即为得财物而行如下五事:(一)以诈欺表现奇特之异相,(二)夸耀自己之功德,(三)占吉凶,(四)高声威吓,(五)称赞供养者。摩诃僧祇律卷七亦列举身邪命、口邪命、身口邪命等三种邪命。
 印度外道中有称邪命外道者,即指佛世之尼乾子外道。“尼乾子”旧译“邪命”,实应翻作“离系”,佛教贬称之为邪命、无惭。此外,邪命外道又可作为当时外道修行者之总称。(长阿含经卷十四、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五、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七十三、成实论卷十二、俱舍论卷八、俱舍释论卷六、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大乘义章卷十、摩诃止观卷七)((参见:阿时缚迦派)3655)p3033FROM:【佛光大辞典】

【圣种】:<一>意即圣贤之种子。佛陀入灭之后,弟子次第嗣继其法,犹如植物之种子相传不绝,故以为喻。此系以圣人之种引伸为佛教之命脉。(俱舍论卷二十二)
 <二>于菩萨修行之四十二阶位中,可大别为六种种性,“圣种性”即六种中之一者,即指十地之菩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下之本)((参见:十地)419、“菩萨阶位”5221)p5586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行菩萨道,四种

[退失]菩提心的情况——“欺诳师长,已受经法,而不恭敬。无疑悔处,令他疑悔。求大乘者诃骂诽谤广其恶名。以谄曲心与人从事。

[不退]菩提心的方法——“失命因缘不以妄语何况戏笑。常以[直心]与人从事离诸谄曲。于诸菩萨生世尊想。能于四方称扬其名。自不爱乐诸小乘法。所化众生皆悉令住无上菩提。

[减损]善法的情况——“以憍慢心读诵修学[路伽耶]经。贪利养心诣诸[檀越]。增毁菩萨。所未闻经违逆不信。

[增长]善法的方法——“舍离邪法求正经典[六波罗蜜]菩萨法藏。心无憍慢于诸众生谦卑下下。如法得施知量知足。离诸邪命安住圣种。不出他人罪过虚实不求人短。若于诸法心不通达作如是念。佛法无量随众所乐而为演说。唯佛所知非我所解。以佛为证不生违逆。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菩提心?

【菩提心】:(术语)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日经疏一曰:“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心】:梵语 bo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求往生净土者,亦须发菩提心。无量寿经卷下谓,三辈往生之人皆应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之体性,大日经卷一住心品谓,如实知自心,即为菩提。即以本有之自性清净心为菩提心。
 菩提心依种种缘而发,据菩萨地持经卷一载,发菩提心有四种缘,以如是四种缘为增上缘,欣乐佛之大智而发心,即:(一)见闻诸佛菩萨之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二)虽未见神变,但闻说菩提及菩萨藏。(三)虽不闻法,但自见法灭之相,故护持正法。(四)不见法灭之相,但见浊世众生为烦恼所扰,而难得发心。另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发心品载有四缘:(一)思惟诸佛,(二)观身之过患,(三)慈愍众生,(四)求最胜之果。无量寿经宗要以“四弘誓愿”作菩提心,且将之分为随事发心(由具体之事项而发)与顺理发心(由普通之真理而发)二种。大乘义章卷九对发心立三种之别:(一)相发心,见生死与涅槃之相,遂厌生死,发心求涅槃。(二)息相发心,知生死之本性寂灭,与涅槃无异;离差别相,始起平等之心。(三)真发心,知菩提之本性为自心,菩提即心、心即菩提,而归于自己之本心。摩诃止观卷一上谓,藏教、通教、别教,乃至圆教之菩萨各因推量生灭、无生、无量、无作之四谛理而发心,故称推理发心。大乘起信论则说信成就发心、解行发心、证发心等三种发心,于信成就发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亦作三种发心。密宗主张,发心为阿字五转之一,复基于“菩提心论”行愿、胜义、三摩地等三种菩提心,而说四种发心:(一)信心,指对于求无上菩提毫无疑惑之心。以其为万行之基础,故又称白净信心。(二)大悲心,发白净信心后更立四弘誓愿。亦作行愿心、行愿菩提心。(三)胜义心,于诸教中选择殊胜之真实。亦作深般若心、胜义菩提心。(四)大菩提心,决定舍劣择胜之际,十方诸佛即现眼前证知,诸魔见此则退怯不前。亦作三摩地菩提心。以上四心虽一度区分,但本为一体,以至佛果间无须臾或离,此是为自行化他、世间出世间修诸尊之三密所得者,故称有相菩提心;然以本来有相即无相,如虚空离一切相,故与无相菩提心相契。
 于日本净土宗,源空著选择本愿念佛集,以为菩提心是杂行,而加以废斥。基于此理,净土宗镇西派区分为圣道门与净土门之菩提心,且谓菩提心为总安心、三心为别安心,而主张不应排斥发菩提心。另外,净土宗西山派区分为行门与观门之菩提心,主张废前者,后者即是“三心”。净土真宗则分为自力菩提心与他力菩提心,其中佛以本愿誓与众生信乐,即真实之信心为愿作佛心(愿成佛之自利之心)、度众生心(济度一切众生之利他之心),故称他力菩提心、净土大菩提心。(大品般若经卷九、旧华严经卷九、优婆塞戒经卷一、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大日经疏卷一、卷十四、摩诃止观卷一下)p5200FROM:【佛光大辞典】

综上,菩提心是求真道之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本有之自性清净心

二、为何要发起菩提心?

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佛光大辞典】

真正如实发起无上菩提心, 这是末学觉得最重要的
真正发心,  就能真正有动力,  也能真正得到佛菩萨的护持
真正发心,就能不退转的走在菩提路上, 接受不同阶段的考验和菩萨行——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是时,梵志复白大王:‘
是道清净,应当一心具足愿求。
是道无浊,心清净故。
是道正直,无谄曲故。
是道鲜白,离烦恼故。
是道广大,无障阂故。
是道含受,多思惟故。
是道无畏,不行诸恶故。
是道大富,行檀波罗蜜故。
是道清净,行尸罗波罗蜜故。
是道无我,行羼提波罗蜜故。
是道不住,行毗梨耶波罗蜜故。
是道不乱,行禅波罗蜜故。
是道善择,行般若波罗蜜故。
是道乃是真实智慧之所至处,行大慈故。
是道不退,行大悲故。
是道欢喜,行大喜故。
是道坚牢,行大舍故。
是道无刺棘,常远离欲恚恼觉故。
是道安隐,心无障阂故。
是道无贼,分别色、声、香、味、触故。
是道坏魔,善分别阴、入、界故。
是道离魔,断诸结故。
是道妙胜,离声闻、缘觉所思惟故。
是道遍满,一切诸佛所受持故。
是道珍宝,一切智慧故。
是道明净,智慧光明无障阂故。
是道善说,为善知识之所护故。
是道平等,断爱憎故。
是道无尘,离恚秽忿怒故。
是道善趣,离一切不善故。
大王!是道如是,能到安乐之处乃至涅槃,是故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出自[大悲莲华经](悲华经)经卷第二~大施品第三之一)】(感恩焰光明师兄分享)

三、如何发起菩提心?

发菩提心 ~ 引自[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毕竟成就十二法者,乃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十种发菩提心因缘,十种观众生而起大悲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何谓 发大乘菩提心? ~ 思益梵天所问经

发菩提心&光明普眼法门 ~  大方广佛华严经

四、什么是善法?

【善法】:(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法】:梵语 kus/ala^ dharma^h!。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大二四·三八二下):“国界人民,日见增长,善法无损。”(往生要集卷中)p4883FROM:【佛光大辞典】

【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五、[必修]五戒十善

在基础精进实修的修行阶段
五戒十善是根本,这一定要尽快圆满,才能免去修行过程中干扰和障碍

所以一定要
[断杀][吃素](尽量晚上不外出,以免不小心撞伤或踏死众生,也避免邪恶非人鬼神干扰)
[戒盗](除了偷盗,请注意一些公家的小东西可能平常随意拿走或放入自己口袋,或占用公物)
[戒酒](1.断除贪着,2.以免丧失自制力而犯错酿灾,或引发非人鬼神干扰)
[尽量禁口,默念佛号](避免四种[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口业)
[远离外道和恶友](才能断除世俗[贪][嗔][痴],才能断除[邪见]和非人鬼神干扰)
避免引起夫妻正淫以外的一切行为

或许您们之中有人已经发心好好修行,但是却还没落实上述要点
这就会有干扰和障碍,会有累世宿业果报现前,边修边漏,难以圆满

六、三学

【三学】:戒学、定学、慧学。戒即禁戒,律藏之所诠,能防止人们造作一切身口意的恶业;定即禅定,经藏之所诠,能使人们静虑澄心;慧即智慧,论藏之所诠,能使人们发现真理而断愚痴。修此三学,可以由戒得定,由定发慧,最终获得无漏道果,所以三学又名为“三无漏学”。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学佛要学习的是[戒][定][慧]
[戒]就是例如不能生气,不能和众生结恶缘
不然会有因果报应,会很麻烦
所以一定要守戒,
可是有时候很难把持,那该怎么办
那就是要修定


[定]就是自己能随时念佛持咒或入观照而不受影响,自在安定
所以平常要多念佛持咒拜佛诵经,这样就会得定
所以每天最好都能实修定课,
例如,每天念[心经]和[大悲咒]各21-108遍,或[念佛][持短咒]1-3万,或拜佛108-300拜
这样修行就会越来越好,会增长定力和功德
就能解决日常任何问题
不过有时候定力还没养成,那该怎么办呢?
就是要修慧


[慧]就是因为有智慧,所以对于世间的各种事情,
都能知道原因和原理,能明白因果,能明白事情原委
因为知道因缘果,不被事相迷惑,
所以就不会产生误会,也不会乱生气,
就不会怪罪众生,而能体谅众生,
甚至知道解决的方法,而能开导众生
这就是智慧的殊胜
——[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众生都需要靠[戒][定][慧]的修持来帮助自己解脱六道轮回的束缚

慧的修持就是正确观念和知见的培养,并且让正确的知见和观念深深刻入脑海,取代错误知见和观念
定的修持就是让心念保持清净自在安定,不会堕入错误的情绪中
戒的修持就是规范自己,避免让自己接触或堕入容易引发错误情绪和观念的环境——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七、六度

【六度】:(名数)初五度如前。第六智慧,分别真理也,此六度为万行之总体。前五为福行,后一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断惑证理,渡生死海也。
                                             六
              度
              │
    ┌───────────────────────────┐
    6     5     4    3     2     1
    般   禅   精   忍   持    布
    若   定   进   辱   戒    施
    │    │    │    │     │   │
   ┌┴┐     ┌┴┐    ┌┴┐   ┌┴┐     ┌┴┐   ┌┴┐
   一法生 意口身 求修断 无法生 饶摄律 无法财
   切空空 定定定 化精精 生忍忍 益善仪 畏施施
   智智智     精进进 法   有法戒 施
   智       进   忍   情戒
                   戒
   └┬┘     └┬┘    └┬┘   └┬┘    └┬┘     └┬┘
     │     │     │   │    │     │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愚   散   懈   嗔   毁   悭
    痴   乱   怠   恚   犯   贪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弟子忍辱之前依靠的就是六度中的戒律
更之前我们靠六度的布施来消除执着

然后透过戒律,我们知道不可以起贪瞋痴,
所以戒律能制止我们犯错

但是,守戒的过程中还是很难受,
所以这时候是透过六度中的忍辱来克制

接下来呢,就是透过禅定的训练来超越忍辱的痛苦

然后再透过对法界六道轮回和因果原理的了解,知道真相自然就不会有贪瞋痴,这就是智慧

末学之前说过,佛法都是有方法和原理的
这就是六度的方法和原理
——[必修]以心法观照降服病痛和睡眠等生忍问题&六度的方法和原理
学佛修行的过程,我们必须透过一些方法来引导

例如,[布施],放生,施食来培养慈悲心,同理心,舍离心,欢喜心,感恩心
透过[戒律]和学习[忍辱],来断除上述讲的批斗挑拨种种负面的心念和行为
透过[精进]实修~念佛,持咒,拜佛,和[三昧(禅定)]观修,
来熟悉心识作用的运作和控制,增长专心和[定力],破除负面心念
透过读诵佛经,学习法义,明白法界真相,增长[智慧],破除执着,
次第增上清净慈悲平等光明心,而逐渐恢复佛性成佛

这就是[大乘佛教][菩萨道][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过程——[略说]心法实修的过程 ~ 六度波罗蜜&四无量心&四弘誓愿&四摄法  

相关内容
菩萨行者,如何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波罗蜜? ~ 思益梵天所问经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3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111

[精进勋章]

150#
 楼主| 发表于 2024-5-5 14:33: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6 09:29 编辑

学习[诸经辑要]若真佛弟子,请依教奉行,必能超越困难,成就修行而不退转

====================================================================

(五)菩萨因何退转菩提之心? 又如何不退转? ~ 大般涅槃经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以上

-- [经文] --

菩萨摩诃萨有十三法则便退转。何等十三。
(附注: 有十三件事情会让菩萨摩诃萨退转, 这也是我们行菩萨道该注意的)
一者[心不信]。
(附注:对佛法或甚深佛法不相信, 故佛经说信为功德母)

二者[不作心]。
(附注:没有实际普渡众生的行动作为, 执着于安住空想)

三者[疑心]。
(附注: 因为多疑, 所以对甚深佛法或不能明白的佛法产生疑惑)

四者[悋惜身财]。
(附注:对身体性命和财产太过执着,就是对世间尘染放不下)

五者[于涅槃中生大怖畏。云何乃令众生永灭]。
(附注: 对于不二法没有体会, 做不到金刚经讲的无住生心, 所以对于行菩萨道的远大目标产生恐惧心, 例如四弘愿)

六者[心不堪忍]。
(附注: 心不堪忍受种种痛苦, 修行菩萨道必定要在三忍上逐渐增上, 1.对一切有情众生和外在环境的忍, 例如众生的打骂,例如气候变化冷热, 2.对一切法能精进学习,能安忍,能不懈怠,3. 对前两者的忍,进步到[忍][不忍]不二的状态)

七者[心不调柔]。
(附注: 就是心太过刚强, 刚强是指执着太深重, 另可指应该修柔和心, 这在普渡众生行菩萨道是一定要的, 就是法华经讲的柔和忍辱心)

八者[愁恼]。
(附注: 心没有放在修行上, 多为世俗而忧愁烦恼, 例如,烦恼金钱,车,房,妻,儿,女,事业,病苦,生死)

九者[不乐]。
(附注:不能随时保持欢喜心, 所以四无量心的真实修持很重要, 要随时观照佛法,让自己产生法喜, 例如,随时想到今生能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解脱轮回苦, 这样当下就会快乐)

十者[放逸]。
(附注: 贪着世俗享乐, 所以对修学佛法不精进)

十一者[自轻己身]。
(附注:轻视自己,认为行菩萨道普渡众生太困难,认为自己做不到, 这在许多佛经都有提到这点)

十二者[自见烦恼无能坏者]。
(附注:看到自己有烦恼,可是却没有对治消除烦恼的方法, 或认为自己无法破除烦恼, 这两点很常见, 一者,没有方法,不知道方法, 二者,众生多悲观或者情绪太过执着,整个情绪都挂碍在负面思维上,认为自己做不到)

十三者[不乐进趣菩提之法]。
(附注: 这点也很常见, 对于学习佛法没有进取心, 找种种理由搪塞, 以致[法门无量誓愿学]常常只是口号)

善男子。是名十三法。令诸菩萨退转菩提。

[末学解说]

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三种情况会令其退转。是哪十三种呢。

一是心不相信佛法。
(附注:对佛法或甚深佛法不相信, 故佛经说信为功德母)

二是不作实修实证

三是对佛法心有怀疑(此为心所有法中的根本烦恼心所之一.对真理怀疑不定,曰疑)。

四是对身体财物不舍,悋惜。

五是对于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生起大怖畏(恐惧害怕之意)。如何乃令众生永灭]。

六是心不能堪忍(梵语娑婆,华译为堪忍,是不堪忍受的痛苦都甘心的忍受的意思)。

七是心不随顺柔和。

八是心有忧愁烦恼。云何

九是心不喜乐。

十是心有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

十一是轻视自己,不自信。

十二是自己看到烦却但无法破除。

十三是不乐于修行菩提之法。

善男子。这些情况名为十三法。会令诸菩萨退转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

注解: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疑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根本烦恼心所之一.对真理怀疑不定,曰疑。《成唯识论》曰:“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所谓谛理,即指苦、集、灭、道四圣谛。对谛理犹豫不信,故障蔽不疑的善品,此即其业用。见《成唯识论》卷六。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怖畏】:梵语 vibhi^s!aN!a。恐惧害怕之意。依六十华严经卷三十四,未悟真理之众生有五种怖畏(恐怖):(一)不活畏,生活不安,常积资财。(二)恶名畏,恐他人讥谤而名誉受损。(三)死畏,畏惧命之将终。(四)恶道畏,又作恶趣畏。恐惧堕入地狱、饿鬼等恶趣。(五)大众威德畏,又作怯众畏。无自信而怯于出现大众之前等。若远离此五怖畏,称为五离怖畏。
 有学、无学之圣者,有小怖畏,而无大怖畏;佛则完全离怖畏。此外,虽有布施钱财之心,然担心布施后财物即将减少者,称为怖畏施,乃八施之一。((参见:五怖畏)1110)p3224FROM:【佛光大辞典】

【堪忍】:梵语娑婆,华译为堪忍,是不堪忍受的痛苦都甘心的忍受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有六法坏菩提心。何等为六。

一者[悋法]。

(附注:吝啬说法和宣扬佛法, 或私藏佛经中的法门, 不乐于宣说)

二者[于诸众生起不善心]。

三者[亲近恶友]。


四者[不勤精进]。


五者[自大憍慢]。


六者[营务世业]。
(附注:乐于经营世间事业, 花太少时间在修行上, 世俗杂染太多)

如是六法则能破坏菩提之心。

[末学解说]

还有六种情况会破坏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是哪六种呢。

一是吝啬宣扬佛法。

二是对于诸众生生起不善(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名为不善。五逆十恶是也。是在现在损害自他,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故为不善)心。

三是亲近恶友(由五种相、建立恶友。一、无羞耻。二、有邪见。三、有懈怠。四、有邪行。五、性怯劣。当知与此五相相违,五种妙相、立善说者,及与善友。诸有朋畴、引导令作非利益事,名为恶友。若于放逸,或于恶行,或于下劣诸善功德,而相劝励;应知是类、总名恶友)。

四是不勤于精进(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

五是自大憍慢(自大高傲的心理)。

六是经营忙于世间事业。

这些便是六法,则能破坏菩提之心。

注解: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善】:(杂语)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名为不善。五逆十恶是也。是在现在损害自他,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故为不善。如三途之苦果,彼虽在现在损害身心,然更无为之招未来世之损害者,故非不善。唯识论五曰:“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大乘义章七曰:“恶法违损,称曰不善。”胜鬘宝窟上末曰:“十恶破戒违理,名为不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友】:瑜伽六十四卷十七页云:由五种相、建立恶友。一、无羞耻。二、有邪见。三、有懈怠。四、有邪行。五、性怯劣。当知与此五相相违,五种妙相、立善说者,及与善友。
二解  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诸有朋畴、引导令作非利益事,名为恶友。
三解  瑜伽九十九卷十八页云:恶友性相、广说应知如声闻地、及菩萨地。又略说者;若于放逸,或于恶行,或于下劣诸善功德,而相劝励;应知是类、总名恶友。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精进】:(术语)又曰勤。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唯识论六曰:“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辅行二曰:“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慈恩上生经疏下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华严大疏五曰:“精进,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维摩经佛国品曰:“精进是菩萨净土。”案汉书,召属县长吏,选精进掾史。注:精明而进趣也。此为精进二字之出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憍慢】:自大高傲的心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有人得闻诸佛世尊是人天师。于众生中最上无比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法眼明了见法无碍。能度众生于大苦海。

闻已即复发大誓愿。如其世间有如是人。我亦当得以是因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或复为他之所教诲发菩提心。


或闻菩萨阿僧祇劫修行苦行。然后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闻已思惟。我今不堪如是苦行。云何能得。是故有退。

(附注:这段就是说,对于行菩萨道的长远过程产生恐惧退心, 无法吃苦)

[末学解说]

善男子。有人得闻诸佛世尊是人天师。佛陀在众生中最上无比,胜于声闻辟支佛等。其法眼明了,见法无碍。能度众生于大苦海((譬喻)谓六道生死之苦也)。

闻知后立即复发大誓愿。如若世间有这样的人。我也当得以此因缘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心。

或再为他之所教诲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或闻知菩萨阿僧祇劫修行苦行(很艰苦的修行方法)。然后才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闻知后思惟。我现今不能堪忍这样的苦行。如何能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产生退转之心。

注解:
【大苦海】:(譬喻)谓六道生死之苦也。智度论五曰:“没大苦海不自觉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苦行】:很艰苦的修行方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复有五法退菩提心。何等为五。

一者[乐在外道出家]。
(附注: 这要先真正明白佛法讲的什么是真出家,可参阅维摩诘经)

二者[不修大慈之心]。 (附注: 经上说有大智慧才叫做大慈)

三者[好求法师过恶]。 (附注: 这点也要注意, 多花时间在宣扬经论, 这样自然能纠正一切过恶)

四者[常乐处在生死]。 (附注: 这是指没有觉察力,不知道随时保持觉醒, 生活上念头时常堕入欲望轮回中)

五者[不憙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 (附注: 这点再再说明必须要深入经藏, 绝不能用[一经通经经通]或[一门深入死读一经]来障碍自己)

是名五法退菩提心。

[末学解说]

善男子。还有五种情况会退失菩提心。是哪五种呢。

一是乐于在外道(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出家。

二是不修习大慈(伟大的慈心)之心。

三是喜好挑法师的过错毛病。

四是常喜乐处在生死(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

五是不喜欢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一切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叫做十二部经,又叫做十二分教)。

这些名为五法,会退失菩提心。

注解:
【外道】:(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慈】:伟大的慈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死】:(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二部经】:一切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叫做十二部经,又叫做十二分教。
  一、长行,以散文直说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类长,故称长行。
  二、重颂,既宣说于前,更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颂。
  三、孤起,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四、因缘,述说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五、本事,是载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六、本生,是载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七、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的经文。
  八、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
  九、论议,指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
  十、无问自说,如阿弥陀经,系无人发问而佛自说的。
  十一、方广,谓佛说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文。
  十二、记别或授记,是记佛为菩萨或声闻授成佛时名号的记别。
此十二部中,只有长行、重颂与孤起颂是经文的格式,其余九种都是依照经文中所载之别事而立名。又小乘经中无自说、方等、授记三类,故仅有九部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有二法退菩提心。何等为二。

一者[贪乐五欲]。


二者[不能恭敬尊重三宝]。


以如是等众因缘故退菩提心。


[末学解说]

还有二种情况会退失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是哪两种呢。

一是贪乐五欲(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的心,故名五欲。财欲、色欲、名欲、饮食欲、睡眠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著而不舍。(二)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著,不能出离三界。(三)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著而无厌。(四)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著而不知止息。(五)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著睡眠而无厌)。

二是不能恭敬尊重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

以上就是因众因缘而退失菩提心。

注解: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欲】:1、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的心,故名五欲。
  2、财欲、色欲、名欲、饮食欲、睡眠欲。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欲】:梵语 pan~ca ka^ma^h!,巴利语 pan~ca ka^ma^。<一>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著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即:(一)色欲(梵 ru^pa-ka^ma),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二)声欲(梵 s/abda-ka^ma),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三)香欲(梵 gandha-ka^ma),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著无厌。(四)味欲(梵 rasa-ka^ma),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五)触欲(梵 spras!t!avya-ka^ma),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著无厌。又相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称色界、无色界之五欲为“净洁五欲”。(佛遗教经、大智度论卷十七、卷三十七、摩诃止观卷四下)
 <二>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著而不舍。(二)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著,不能出离三界。(三)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著而无厌。(四)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著而不知止息。(五)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著睡眠而无厌。(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七、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p1149FROM:【佛光大辞典】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会令菩萨退转菩提心的种种情况

1.十三种情况:[心不信]。[不作心]。[疑心]。[悋惜身财]。[于涅槃中生大怖畏。云何乃令众生永灭]。[心不堪忍]。[心不调柔]。[愁恼]。[不乐]。[放逸]。[自轻己身]。[自见烦恼无能坏者]。[不乐进趣菩提之法]。

2.六种情况:[悋法]。[于诸众生起不善心]。[亲近恶友]。[不勤精进]。[自大憍慢]。[营务世业]。

3.一种情况:我今不堪如是苦行。云何能得。是故有退。

4.五种情况:[乐在外道出家]。[不修大慈之心]。[好求法师过恶]。 [常乐处在生死]。 五者[不憙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

5.两种情况:[贪乐五欲]。[不能恭敬尊重三宝]。
上述这些情况,都是作为佛弟子、实修者应当注意的地方
其中“[于涅槃中生大怖畏]”,“[自轻己身]”,“我今不堪如是苦行。云何能得
都是在讲对于行菩萨道的远大目标,长远过程产生恐惧心,认为行菩萨道普渡众生太困难,认为自己做不到
不禁想到前几日与友人沟通,她说自己读了楞严经后最大的感触是:这辈子自己肯定是没戏了,差得太远了

由此,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信心,不仅仅是指对佛法的信心,对佛菩萨的信心
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信心,对自己能够实现成佛的远大目标,能够做到普渡众生的信心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相关内容

一、心法的修持不一定要以苦来修
心法的修行不一定要以苦来修,苦可以是表法和表相,例如佛陀累世菩萨行以身布施供养众生
但是,也可以不用苦来修,例如:「慈心三昧」,或「光明定」,或「香积佛」的香积饭,又或者最简单的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净土」
不论表相如何,以「大乘心法」来说,「内在的观行」一定是慈悲、清净、光明、圆满、欢喜、喜乐的,
就是逐渐回到「佛性」本体,就是「大般涅槃经」讲的:(真)常(真)乐(真)我(真)净。
——以「法性原理」和「众生性」来看『苦行』的真假与可否

二、看似退步是向前
举例来说,许多修行者容易在犯错后苦恼,不断的犯错而又不断的苦恼
其实,只要深入思维,就能明白,上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仍是一种执着表相,执着在因为欲望而犯错,又执着在犯错后悔的苦恼上
会不断的犯错和苦恼,并且执着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在佛法的「思维」修行上没有学习并且深入和契入

犯错是难免的,但是能否在错误中思维欲望和苦恼的本质,在错误中思维寻找探索解脱的出路,而不是只执着在犯与不犯
这样才是正确的解脱精神,为自己和众生在欲望与苦难中思索解脱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明白解脱苦难的真正原理,也就是法性和众生性
再者,如果有在思维微细道理上努力,思维本身这个过程,就能断除恶念和恶习,因为思考一个主题就能断除原本所想的恶念
尤其以修行佛法而进行的思维,那就是「正思维」,就能进而引起「正念」,甚至进入「正观」
所以,基本上,常「正思维」就能引起「正念」和「正观」,心念就能保持在「正念」上,就是随时「正观」,就是「正定」

常见许多修行者在修行表相上很用功,不过,久了却也无法在表相上保持用功,
这就是因为没有晋升到心法次第的实修,也就是里子没有增上次第,表相上的执着就无法长久
如果真正契入心法实修,生活点滴上都清净自在,表相上也不会造成执着或困难的
而之所以不断的犯错和苦恼,这正是因为没有去思考物性和法性的本质,所以才会在相上颠颠倒倒
如果能逐渐思维法理和本质,自然就能脱离表相而得清净自在,也不会被欲望所引诱,或被犯错所苦恼
这才是真正的深入佛法,而不是在表相上打转,若在表相上打转,看似修行,其实是两回事,更可能误导众生和曲解佛法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修行被打回原形?
其实,那是因为根本就不明白原理,也就是内心的实际修行没有达到表相的真正成就
与其说被打回原形,其实是本质上没有达到真正的修行,也就是说不明白修行的细节原理,不明白法性和众生性和物性
也就是说,修行者应该改为心法修持,在心境上去思维体会种种细微的原理(不论是佛法或欲望或苦的感受)
这样不论在理上或本体上或表相上才能真正的改善和提升,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总要开始并持续努力就会真正改善
——看似退步是向前

三、成佛要靠自己修行
只要一心向善、学佛成佛,不论世界如何变化
一切相、遭遇、逆缘、讥谤、苦受、危机,都可以成为学佛成佛的助缘、踏脚石和转机
关键就在于当下的心态是否正确,是否契入佛心,还是随凡夫心随波逐流
如果每个当下都能勉力正念观照,误会就能化解,碰撞也会转为平和,事事都会变成好事
相反,如果随凡夫心起贪嗔痴慢疑,那么也势必结恶缘或牵引累世恶缘业力,恶果也就近在眼前了
也就是,正确的修行者,心中应该学习舍弃一切恶念(负面思维、不光明的念头)
这样就必定能成为学佛成佛的助力,一切都会化险为夷,都会回归清净与光明,痛苦也会转为安乐
自己也就能真正逐渐契入佛性本心,真正学佛成佛了
——一心向善、学佛成佛,才能缔造你我双赢的美好未来
成佛则是要靠自己修行,靠自己消除贪嗔痴,佛菩萨只能引导和教导,没办法代替众生修行和成佛
自己的贪嗔痴和妄念,就是要靠自己学习消除
只有靠自己转念和认清法界实相,逐渐消除贪嗔痴,这样才能成佛
这才是科学,这才是真正的原理,真正的原理在佛经中都有说明
想成佛,就是要靠自己实修,清除第八识中的妄念种子,这样才能成佛
能不能成佛,靠的是众生自己要转念,要转邪为正,要消除妄念和习气,要纠正错误的认知和观念
而不是靠佛菩萨的神通就能成佛的,如果可以,那大家都不用修行,都让佛菩萨超度成佛就好了,还要那么麻烦吗?
所以,真实上就是不可能靠神通成佛,
想成佛必须靠智慧解脱,就是自己在知见观念和实力上提升,恢复到佛性的状态
这过程就必须靠自己实修来消除妄念和习气,如此让佛性显露,就能逐渐成菩萨,最后成佛——超度和成佛是两回事

四、做就对了
试问,农夫刚播种就能收成吗
当然不行
所以修行也是如此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修行也是如此,要问自己做了多少,做了多久,实修才能逐渐转变业障
修行不是自己每天念经却不知道经文中实做的道理
修行若不能转变自己和众生的观念,而成为光明的互动,那就是还不懂什么是修行

这些都是要靠自己去做,而不是等别人来做
自己做,自己就是行菩萨道的人间菩萨——让自己成为真正的人间菩萨
修行就是要严格的自我要求,要严以律己,透过这样的过程,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
就算到时候没能完成,也只是降低次第罢了,没有对不起自己,
但是,往往在过程中不断进步,反而就达成了,所以,目标要远才能走远


所以,要先把标准定高,心量大,才有发展、发挥的可能;相反,心量要是狭隘,那也做不了什么大事了

以下制定案例提供参考:
(下面是以基础实修次第来设定,所以只提供少数经典)
(读者可以依照下面制定的时间为标准,视自己情况调整)

1.学习「功德门」相关佛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诵经:每天1-3遍,持续1-2星期。习经:一星期以内完成)
大悲心陀罗尼经(诵经:每天1遍,持续1-2星期。习经:1-2星期以内完成)
佛说阿弥陀经(诵经:每天1-3遍,持续1-2星期。习经:一星期以内完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诵经:每天1-3遍,持续1-2星期。习经:一星期以内完成)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诵经:每天1-3遍,持续1-2星期。习经:一星期以内完成)
地藏菩萨本愿经(诵经:每天1-3遍,持续1个月。习经:2星期以内完成)
[佛说无量寿经](康僧凯本)(诵经:每天1-3遍,持续1个月。习经:2星期以内完成)

2.学习「戒行门」相关佛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诵经:每天1-3遍,持续1星期。习经:3天以内完成)
优婆塞戒经(诵经:每天1-2小时,持续1个月。习经:1个月以内完成)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经:每天1-3遍,持续1-2星期。习经:一星期以内完成)
菩萨善戒经(诵经:每天1-2小时,持续1个月。习经:1个月以内完成)

3.学习「观行门」及「智慧门」相关的佛经
楞严经6-9卷或1-10卷(诵经:每天1-2小时,持续1个月。习经:1个月以内完成)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诵经:每天1-3遍,持续1-2星期。习经:一星期以内完成)
悲华经(诵经:每天1-2小时,持续2-3星期。习经:2-3星期以内完成)
无量义经(诵经:每天1-3遍,持续1-2星期。习经:一星期以内完成)
观无量寿经(诵经:每天1-3遍,持续1-2星期。习经:1-2星期以内完成)
普贤行愿品(诵经:每天1-3遍,持续1-2星期。习经:一星期以内完成)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诵经:每天1-3遍,持续1-2星期。习经:1-2星期以内完成)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诵经:每天3-21遍,持续1-2星期。习经:一星期以内完成)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诵经:每天1-3遍,持续1-2星期。习经:一星期以内完成)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诵经:每天1遍,持续2星期。习经:2星期以内完成)
——订定自己的年度修行课程规划表
"先发大愿,先构思行菩萨道普渡众生的蓝图,先学习付出"
这种处处为了利益众生的菩萨行为,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困境
因为佛菩萨会根据众生的愿力,而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不能真正发起大愿和落实菩萨道的人,只好让因果业报去磨难这些人
直到他们慢慢明白~"慈悲愿力才能改变苦报的因果业力"

所以,1[放下虚幻的人生执着],以及2[发起无上的光明愿力]
这才能真正解脱困苦,不然若是为了生活的困难,这容易迷上加迷
先是苦迷,后来改变了有钱了是乐迷,轮回不已——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以我自己来说,没有事情是难的,好事就做
就算自己还不熟练,自己就先做当练习,佛菩萨和众生也都会帮你
如果你真心做,法界的善和光明就会与你同在
自己真这样做,那才是引领众生的第一人

事情都要自己亲身体会,做了,你才会融入那个实际和心境!才会真懂其中道理!
——好事、正确的事,做就对了
佛法也是如此,浩瀚如海,必须自己深入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渐明白箇中滋味和道理
听了多少,看了多少,学习理解了多少,实践了多少,体会了多少,能讲解多少,逐渐无止尽的循环增上,才能逐渐通达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努力实践,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学佛修行解脱成佛也是如此,必须自己累生累世不断努力实修,才能逐渐迈向解脱成佛之路!——为什么佛经读不懂?就算懂,也有深浅次第不同程度差别?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5-25 06:37 , Processed in 0.11612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