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淨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淨慧],学习《楞严经》卷第一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21#
 楼主| 发表于 2023-9-10 23:45: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0 23:58 编辑

(19楼 ~ 21  用时,3小时)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有种种颠倒(违反真理的见解),由此善业恶业可生苦乐果,就如同恶叉聚一样,落地则多聚于一处。大多数的修行人之所以不能够成就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甚至于走偏成为外道、诸天魔王或魔眷属,这都是由于不明白两种根本而错乱修行、盲修瞎炼,这就像想要把一盘沙煮成美味可口的佳肴,就算煮了极为甚长久远的时间,到最后还是一盘沙,不可能变成佳肴,因为它的本质本来就是沙。


云何二种。阿难,
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者。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学习解说】
阿难! 那么,所谓的两种根本是指什么呢?

1. 无始生死根本:
众生从无始劫以来流转生死,由于迷失本性,而随顺生死之流。这个生死根本,其实就像您如今与大多数的众生都是用攀缘心为自性(诸法各自有其不改变不生灭的自性,故一切现象的本体或一切心相的性体,故称之)

2.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
一切有情众生皆有清净光明的本然佛性,也是无始劫以来就本有的,然而,由于众生的一念妄动,这一念的妄动就能生起种种缘,妄想既然有所攀缘,则善恶已分,善恶既然已分,那么,厌恶喜爱就会由此而生起,就会产生种种因果业报,这全都是攀缘心所致的,因此而遗失了本有的真如佛性。
由于众生遗失了这个本自清净光明圆满的真如佛性,即使再怎么努力修行,却不认识自己的佛性,因而不知不觉地堕入六道轮回流转生死受苦。」


颠倒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违反真理的见解

颠倒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谓违背常道、不顺应正理。《法华经》卷五云(大正9‧43a)︰「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又云(大正9‧43c)︰「为凡夫颠倒,实在而言灭。」又,不契当事理真相之误谬见解,亦称颠倒。颠倒之见,略称为「倒见」或「倒」,用于指称妄想、虚妄,《往生论注》卷上云(大正40‧826b)︰「颠倒善果,能坏梵行。」(大正40‧827c)「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又云(大正40‧828a)︰「哀哉众生,缔此三界,颠倒不净。」
关于「颠倒」的种类,诸经论分之为二颠倒、三颠倒、四颠倒、七颠倒、八颠倒、十颠倒、十二颠倒等,兹略述如下︰
(1)二颠倒︰指「众生颠倒」与「世界颠倒」。语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1}众生颠倒,谓众生不明自性,逐妄迷真,随顺妄惑而造妄业。由此妄业展转相生,轮转三界,不能返妄归真。{2}世界颠倒,「世」者,以三世迁流为义,即指时间;「界」者,以四方分位为义,即指空间;涵盖此时间、空间者,名为世界。众生迷失真性,而念念迁流,住妄境界,起诸倒见,即名世界颠倒。
(2)三颠倒︰即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语出《阴持入经》卷上、《大集法门经》卷下、《七处三观经》、《大品般若经》卷十一、南本《涅槃经》卷二等。诸家释此三倒义,所说不同,今依毗婆闍婆提(分别说部)所说,谓心与心所法,「体」虽同时,「用」有先后,故分想、心、见三种。先起想倒,次生心倒、见倒。即初起微想,于无常法思之为常,名为想倒。次重起心,缘前所想,取着定有,名为心倒。后见成就,于所取中,执见分明,说为见倒。
(3)四颠倒︰即「执无常为常、执苦为乐、执不净为净、执无我为我」等四颠倒,通常略称为常、乐、我、净四倒。广出于各宗经论。今依《俱舍论》之说,谓边见中唯取常见,名为常倒;见取见中计取乐净,名为乐倒、净倒;有身见中唯取我见,名为我倒。此四倒有时节、相、处所之别。即︰常倒是将无常之时计为常,故为时节而立;我倒是将无我计为我,故由相而立;净、乐倒是将不净处与苦处计为净与乐,故由处所而立。
(4)七颠倒︰即合并前述之三颠倒与四颠倒。语出《瑜伽师地论》卷八等。
(5)八颠倒︰即前述四颠倒及其反面之「计常为无常、计乐为苦、计我为无我、计净为不净」等四颠倒之合称。前四倒系因迷于生死有为之法,故名「有为倒」,后四倒系因迷于涅槃无为之法,故名「无为倒」。或谓前四倒是将有为无常生灭之法,转计为「无为常住」,故从「所计」而言,是为「无为倒」,后四倒亦从其「所计」而称为「有为倒」。即前者为凡夫、外道「妄执世间有为法」之转倒;后者是声闻、缘觉二乘不得大乘之知见,而「转倒无为涅槃之四德」之谬见。
(6)十颠倒︰即常、乐、我、净四颠倒,加上贪、瞋、痴、过去因、未来果、现在因果等六颠倒。语出圆测之《仁王经疏》卷下。
(7)十二颠倒︰《大集法门经》卷上谓四颠倒又个别具有想、心、见等三颠倒,故总为十二颠倒。

业种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善恶业之可生苦乐果者。犹如世间之种子。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止观四上曰:「业种虽久,久不败亡。」

恶叉聚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植物)恶叉者,果实名。形似无食子,落地则多聚于一处,故云恶叉聚。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唯识论二曰:「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同述记曰:「恶叉形,如无食子,落在地时,多为聚故,以为喻也。」同演秘曰:「恶叉聚者,于一聚中,法尔而有多品类也。西域有之,人以为染,并取其油。」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恶叉树名。其子形如无食子,彼国多聚以卖之,如此间杏人,故喻也。」(梵Rudraakṣa今之金刚子)。

尘劫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即尘点劫也。楞严经一曰:「纵经尘劫,终不能得。」见尘点劫条。

尘点劫
[佛光大辞典
尘,指微尘;劫,为极大之时限。尘点劫,为譬喻时间甚长久远之词。略称尘劫。

攀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心不独起,必有所对之境,攀缘于彼而起。恰如老人之攀杖而起,谓之攀缘。又心忽彼忽此,驰回外界之事物,如猿攀木枝,忽在彼处,忽在此处,谓之攀缘。常略之以缘之一字而说之。心为能缘,境为所缘,心涉于境,谓之缘。楞伽经一曰:「法佛者离攀缘,攀缘离一切所作根量相灭。」楞严经一曰:「诸众生以攀缘为自性。」维摩经问疾品曰:「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中略)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

攀缘
[佛光大辞典
梵语 ālambana。攀取缘虑之意。指心执着于某一对象之作用。众生之妄想缘取三界诸法,此乃一切烦恼之根源。盖凡夫之人,妄想微动即攀缘诸法;妄想既有所攀缘,则善恶已分;善恶既分,则憎爱并炽;由是,内烦众结,外生万疾;此皆攀缘作用所致者。〔维摩经卷中问疾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摩诃止观卷五上〕p6665

自性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诸法各自有其不改变不生灭的自性,故一切现象的本体或一切心相的性体,叫做自性

二种根本
[佛光大辞典
指无始生死根本、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据楞严经卷一载:()无始生死根本,谓众生经无穷劫,流转生死,求其初始,实不可得,但迷失本性,即随生死,故称无始。生死根本,指攀缘之心,即用攀缘之心为自性。()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谓性净理体,虚融寂灭,不迁不变,无始无终,故称无始菩提涅槃;以其不染烦恼,不涉生死,故称元清净体,即菩提涅槃清净之根本。 p231

识精
[佛光大辞典
众生之真心,识知精明,称为识精。宗镜录卷三(大四八四三中):「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圆觉经〕 p6701

魂神精识
[佛光大辞典
指众生之心识,亦泛指人之神识或物之精。又作精神、精灵、精识、魂神。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六上):「改形易道,所受寿命或长或短,魂神精识,自然趣之。」又首楞严经卷一所谓之(大一九八下):「识精元明,能生诸缘。」与首楞严经义疏注经卷一之二之解释(大三九八三七下):「第八耶于诸识中最极微细,名为识精。」则指第八识而言。
盖此类魂神、精灵、魂魄、识精等用语,早为我国古代经典所用,如淮南子之「天气云魂,地气为魄。」春秋左氏传之「心精灵,是谓魂魄。」仪礼注疏之「出入之气谓之魂,耳目聪明谓之魄,死者魂神去则魄离。」此外,古代又称阳气为魂,阴气为魄,二气和合为人,故有人死则魂魄升天之说。
佛教经典传译之时,常借此类用语泛指精神、心识;或作为身心之异名,而统称精神与形体。如诸经要集卷十九(大五四一七八下):「魂是灵,魄是尸,故礼以初亡之时,以己所着之衣,将向尸魄之上,以魂外出故,将衣唤魂,魂识己衣,寻衣归魄。若魂归于魄,则尸口纩动;若魂不归于魄,则口纩不动。以理而言,故云招魂,不言唤魄。」
此外,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九之一谓,主肝为魂,主肺为魄。该书云(大三九九四九中):「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中略)主肝曰魂,主肺曰魄,主脾为意,主肾为志,主心为精神,根身种子,皆为第八所执受故。」故谓若肝、肺、心、肾、脾等五脏俱伤,则五神亦去。〔首楞严经卷九〕 p5950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22#
 楼主| 发表于 2023-9-11 21:48: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1 21:50 编辑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
阿难言见。
佛言,汝何所见。
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
佛言:汝将谁见。
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阿难说:「阿难! 您如今想要知道奢摩他的修学之路,发愿解脱生死轮回,那么,我现在问您。」

世尊马上举起他的金色臂,弯曲他的五轮指,问阿难:「您现在有看到了吗?

阿难回答:「有看到了!

世尊问:「您看到了什么呢?

阿难说:「我见到世尊您举臂屈指,成为光明拳,照耀我的心目。」

世尊问:「是怎么看到的? 又您和谁有看到呢?

阿难回答:「我和大众都是用眼睛看到的。」

世尊问阿难:「您现在回答我,我现在屈指为光明拳,照耀您心目,而您是用眼睛看到的,那么,当您看到光明拳照耀时,您是以何为心呢?

阿难回答:「世尊您现在询问心在哪里,而我现在在思惟时的这颗心在推研穷究、追寻探求,所以,这个能够推研的,我就把它视为心了。」

世尊马上对阿难斥责说:「阿难! 这不是您的心!

阿难顿时一脸错愕不已,退回到座位合掌起立对世尊说:「如果这个不是我的心,那什么才是我的心呢?

世尊告诉阿难说:「您刚才所说的那只不过是您前尘(妄心前现之六尘境)的虚妄相想,迷惑您的真性(不妄不变之真实本性。乃吾人本具之心体),由您无始劫以来至于今生,认贼为子(把盗贼当作儿子。比喻视妄想为真实),遗失了原本常住不变的真心,因此而受到轮回流转。」


心目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也。得见色境者,五后之意识与眼识相依而成之,故曰心目。又爱憎所见之境等,独由于五后之意识也。楞严经一曰:「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色相故,心生爱乐。」

矍然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ㄐㄩㄝˊ ㄖㄢˊ
惊视的样子。《文选.班固.东都赋》:「主人之辞未穷,西都宾矍然失容,逡巡降阶。」《三国演义.第四四回》:「权矍然起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所惧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誓不两立!』」

前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前尘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过去的事情。

真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不妄云真,不变云性。是吾人本具之心体也。楞严经一曰:「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真性
[佛光大辞典
不妄不变之真实本性。乃吾人本具之心体。佛教主张吾人所具之真性与佛菩萨之真性本无二致。〔楞严经卷一〕 p4214

真性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

认贼为子
ㄖㄣˋ ㄗㄟˊ ㄨㄟˊ ㄗˇ
把盗贼当作儿子。比喻视妄想为真实。《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大方广修多罗了义经.卷下》:「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认贼为子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譬喻)认自家之妄想,为真正之悟见,以是譬之。楞严经一曰:「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圆觉经曰:「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23#
 楼主| 发表于 2023-9-11 22:04:33 | 只看该作者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
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学习解说】
阿难对世尊说:「世尊! 世尊您宠爱我,而我也是以这颗心来仰慕世尊您的三十二相,所以我才发心跟随着您出家,而我这颗心并不只是发心要供养世尊您,甚至遍历数不尽的国土,都是以这颗心来发心侍奉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心,行所有一切难行法事的,就算谤法或永退善根,也是由于这颗心的,可是世尊您如今却说这不是我的心,我就真的就不知道什么是我的心了,那就如同土木毫无生气般,一旦离开这样的觉知(感受而知道),那就再也没有了,为何世尊说这个不是我的心呢?  我实在是感到惊惶畏怖呀!

就在当时的与会大众,他们同时也对此感到疑惑不解,个个都在恳盼世尊慈悲为大众开示,解除疑惑


承事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1.听从、侍奉。
2.听从、事奉。

觉知
[阿含辞典(庄春江)
感受而知道(如「看到」、「听到」等);觉察而知道;体会。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24#
 楼主| 发表于 2023-9-11 23:46: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5 22:50 编辑

(22楼 ~ 24  用时,3小时10分钟)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
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学习解说】
世尊准备要开示阿难及与会大众时,也想要令他们的心入于无生法忍(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道理上)的境界,世尊在师子座(佛所坐的地方)阿难(佛为嘱累大法,摩弟子之顶)

对他们开始教导:「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无生法忍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简称无生忍,即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道理上。

无生法忍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nutpattika-dharma-ksānti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为三忍之一,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无生法忍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略云无生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于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宝积经二十六曰:「无生法忍者,一切诸法无生无灭忍故。」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无生忍,同上不起法忍,法忍即慧性耳。见法无生,心智寂灭,堪受不退,故名无生法忍也。」智度论七十三曰:「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菩萨,是名阿鞞跋致。」

无生法忍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又称无生忍。指对无生之法理的认知。即彻底认知空、实相之真理而安住之。亦即对「一切法不生不灭」之理,能够确切地掌握之谓。此处之「忍」,是「确认」、「确知」之意。

师子座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师子就是狮子,佛是人中师子,所以佛所坐的地方,或床或地,都叫做师子座。

摩顶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佛为嘱累大法,摩弟子之顶,或为授记摩顶。法华经嘱累品曰:「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阿难说:「阿难! 若所有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小小微不足道的东西,如果想要探求其根源,全都是有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的,纵使是广大的虚空也是有名称相貌的,何况是清净妙净明心,(本来具足之性质、事物之实体(即自性)、对相状而言之自体、众生之素质(种性)等。即受外界影响亦不改变之本质)一切心,而自无体,

但若是您还是要这么的坚持,起种种分别妄想,寻求推度思惟等等,而从中所明白到的,以为那个就是您的心,若是如此,那么,这个心必然应该远离种种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另有全性,就像您如今听从我所说的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对于心接触外境,就算灭除了这部份,而在内心守住清净寂静,那还是会有法尘(意识之所缘者)分别的影事(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出现。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询问、责问

根元
[阿含辞典(庄春江)
同「根源」。

体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物之实质为体,体之无改为性,体即性也。

体性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体是本体,性是本性。体与性,同体而异名。

体性
[佛光大辞典
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若就理之法门而言,佛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俱舍论卷十三(大二九‧七一上):「体性是善,犹如良药。」 p6930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本性、本质之意,即指本来具足,不受外在影响而改变的体质。「相」、「修」之对称。《大智度论》卷三十一云(大正25292b)︰「性名自有,不待因缘。若待因缘则是作法,不名为性。」同书卷三十二亦云(大正25298b)︰「法性者,法名涅槃,不可坏,不可戏论法。性名本分种,如黄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银性,如是一切世间法中皆有涅槃性。」又,《大乘庄严经论》卷一〈种性品〉云(大正31594c)︰「问︰若尔,云何名性﹖答︰功德度义故。度者,出生功德义。由此道理,是故名性。」此等皆谓不待其他因缘,无始法尔即有的本分因种,乃名为性。

[佛光大辞典
梵语 prakrti,巴利语 pakati。与「相」、「修」相对。有不变之义。指本来具足之性质、事物之实体(即自性)、对相状而言之自体、众生之素质(种性)等即受外界影响亦不改变之本质

觉观
[佛光大辞典
新译作寻伺。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若持续作用,则身心劳损,正念旁落,故又为随烦恼之一。依此觉观之有无,能判别定心之浅深。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大二‧一五○上):「有觉、有观,名为口行。」又觉与观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维摩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大智度论卷二十三、往生要集卷中本〕 p6801

见闻觉知
[佛光大辞典
乃心识接触外境之总称。即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二上):「如来五眼,以菩提心毕竟净故;以一切种观一切法,了了见闻觉知,无所罣碍,能持如是金刚印。」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二载,依见闻觉知之别,言说有依见言说、依闻言说、依觉言说、依知言说四种。〔杂阿含经卷十三、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一、大智度论卷四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六、成唯识论述记卷八〕 p3003

法尘
[佛光大辞典
()六尘之一。指为意识所缘之诸法。经中常将烦恼比喻为尘垢,因此等诸法能染污情识,故称法尘。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九上):「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又法尘相当于十二处中之法处,十八界中之法界。或指使人起执着心之现象。(参阅「六境」1298
()修行者执着于佛法,而生起迷妄心,此佛法于其人,亦称为法尘。碧巖录第八十三则(大四八‧二○九上):「殊不知宗师家说话,绝意识,绝情量,绝生死,绝法尘,入正位,更不存一法。」 p3417

法尘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六尘之一,法尘是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吾人日常动作,虽已过去,而前尘影事,忆念不忘,即是法尘的作用。

法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六尘之一。一切之法,为意识之所缘者谓之法尘。在十二处中,谓之法处,在十八界中谓之法界,于根境相对之语,则曰法境。楞严经一曰:「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闭,犹为分别影事。」行宗记二下曰:「法尘一界,兼通色心。」

影事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故曰前尘影事。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学习解说】
我并不是呵斥您所执着的不是真心,而是您对于心是不断在那边反覆细细地分析思索,是这样的,若是远离前尘(妄心前现之六尘境)后而有分别性,那才是您真正的心;若是分别性,离开尘境而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那么那个就是前尘分别影事,尘境不是常住不变的,若是起了变化而消灭时,这个心就没有所依靠的,这个心也就根本不存在了,既然心不存在,则您法身就等 同于断灭,那又有谁在修证无生法忍呢?

前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前尘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过去的事情。

无体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无实之体性也,又无实体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25#
 楼主| 发表于 2023-9-12 22:0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2 22:07 编辑

(25  用时,1小时)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学习解说】
就在听闻世尊的开示后,阿难和与会大众个个都沈默不出声,觉得彷彿失却了什么。

世尊继续说:「阿难! 世间一切所有的修行人,就算修成了九次第定(次第无间所修的九种禅定,即色界的四禅定﹝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无色界的四处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以及灭受想次第定)(可参照本经卷第九),但是仍然不能得到漏尽证得阿罗汉果,这都是执着于这个会导致生死的妄想而以为是真实的,就像您虽然多闻第一,也是如此的,所以至今尚未能够证得圣果。」


九次第定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次第无间所修的九种禅定。又称无间禅或鍊禅。即色界的四禅定(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无色界的四处(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以及灭受想次第定。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
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
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学习解说】
阿难听了世尊所开示的,又再度的悲泣不已,五体投地,长跪合掌,对着世尊说:「自从我跟随世尊及发心出家以来,经常想着只要倚仗世尊的威德神力,以为世尊会惠施予我三味的,这样自己修行就不需要那么辛苦了,如今想想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人和自己的身心是无法替代的,

如今遗失自己本来的真如心性,身虽出家修行,可是心却不入道,这就像穷子舍父逃逝(以此比喻众生不知将来必可成佛,因妄想邪念之覆盖,以致流转于迷界,无法自觉。禅门引用此语,批评愚人远离自己本性,而向外境求佛法)的譬喻一样,

而我是直到现在才知道,虽然自己有多闻,若藉此却无实修实证及反观自心,那就跟没听闻的是相同道理的。 如同有人说这个食物如何如何,再怎么说,那人若是不吃,那也没办法让他吃饱的。」

阿难再继续说:「世尊! 我如今和与会大众被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所缠,这是由于不明白寂常心性,因此,在此恳请世尊哀怜悲悯我等无所依怙,继续开示此殊妙光明心性,来开启我等正道修学的视野。」


威神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nubhā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p3770

本心
[佛光大辞典
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又作本身。六祖坛经(大四八‧三四九上):「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卍续一一○‧四二一上):「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1950

本心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自己本来的心。

舍父逃逝
[佛光大辞典
与出自法华经信解品中「长者穷子」之譬喻同义。据传,有一富有长者之子,不知将会继承父亲之财产而离开家园,迷失于他乡,以致穷困乞食;以此比喻众生不知将来必可成佛,因妄想邪念之覆盖,以致流转于迷界,无法自觉。禅门引用此语,批评愚人远离自己本性,而向外境求佛法 p4591

穷露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名)贫穷而无恃怙之覆育者。露为露出之义。楞严经一曰:「惟愿如来哀愍穷露。」

二障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瞋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槃之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众生有无明邪见,无明邪见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因而障碍菩提之业,故名所知障。2.事障和理障。贪、瞋、痴等烦恼能使生死相续,障大涅槃,名事障;邪见能碍正知见,障大菩提,名理障。

道眼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修道而得之眼也。又观道之眼也。佛开解梵志阿颰经曰:「道眼观知可度者。」圆觉经曰:「分别邪正能于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楞严经曰:「发妙明心,开我道眼。」注曰:「真妄显现,决择分明,曰道眼。」苏轼诗曰:「道眼已入不二门。」

道眼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能见正道的眼。2.观道之眼。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26#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22:29: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3 22:30 编辑

(26 用时,1小时35分钟)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剎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学习解说】
此时,世尊从胸卍字(即「卍」形,在古印度时,代表吉祥之标帜,含有功德圆满之意)涌出百宝光明,其光晃昱,有上百、上千色那么多,而且,十方无量数不尽的诸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佛土各个如来顶,接着回旋到阿难及各个与会大众。

世尊告诉阿难说:「如今我要为您们建立大法幢(比喻佛法如幢),也令十方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微妙秘密,恢复自性清净光明,得清净眼。」

万字
[佛光阿含藏
即「卍」形,在古印度时,代表吉祥之标帜,含有功德圆满之意。巴利本无此记载。

万字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佛胸前有一卍字,此卍字乃是吉祥的标志

宝剎
[佛光大辞典
()佛土之敬称。剎,梵语为 ksetra,意为土田,如大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等皆谓佛土有七宝庄严,故称宝剎。亦有称宝国、宝界者。〔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下、净土论卷上(迦才)〕
()佛寺、佛塔之美称。法苑珠林卷五十五(大五三‧七○七中):「破邪外道,坚持正国,伽蓝、精舍,宝剎相望,讲会传经,德音盈耳。」 p6750

法幢
[佛光大辞典
其义有二:()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后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为说法道场之标帜。宣扬大法之际,将幢幡建于道场门前,此称为法幢、法旆。禅宗又转其意,将演法开畅,称为建法幢。今各寺之安居结制,亦称建法幢。〔无量寿经卷上、首楞严经卷一、祖庭事苑卷七、碧巖录第二十一则〕 p3421

微密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微妙秘密也。涅槃经三曰:「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大日经六曰:「吾当一切说微密最稀有诸佛之秘要。」


阿难,汝先答我 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学习解说】
世尊对阿难说:阿难! 您先回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是因什么而有的? 是如何成拳的? 您又是用什么见到的呢?

阿难回答:「这个光明拳是由世尊全体阎浮檀金(在阎浮树旁河中出产的金沙),赤色光耀如同宝山,清净所生起的,因清净故有光明相。而我实际是以眼睛所见到的,见到世尊的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所以有了拳相。」

世尊告诉阿难:「我如今也实言告诉您,很多智者在教导众生的时侯,大都会举譬喻来让众生破迷开慧,令其智慧能够增上,是这样的。我现在也举个例子来说,阿难! 譬如我拳,如果没有我的手,就不成我拳;如果没有您的眼睛,也就不成您的见,那么,以您的眼根来比喻我拳的道理,这两者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阿难回答:「是的,世尊! 如果没有我眼,也就不构成我见,以我眼根来比喻如来拳的道理,这两者是类似的。」

阎浮檀金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最上等的金子。在阎浮树旁河中出产的金沙,相传是地球上最高贵的黄金。

阎浮檀金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音译又作阎浮捺陀、阎浮那提、剡浮那他等。「阎浮捺陀」,意谓流经阎浮树间的河流。「阎浮檀金」系指产于阎浮捺陀河流中的沙金。《慧苑音义》卷上云(大正54436c)︰
「阎浮檀金,具正云染部捺陀,此是西域河名,其河近阎浮捺陀树,其金出彼河中,此则河因树以立称,金由河以得名;或曰阎浮[HK3233-5]汁点物成金,因流入河,染石成此阎浮檀金,其色赤黄兼带紫燄气。」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
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您说这两者是类似的,其实并不见得,为什么呢? 就像对于一个没有手的人,根本就不可能会有拳头的,而对于一个盲人而言,并不是看不到就完全什么都看不到的,又是为什么呢?
您可以在路上找盲人来询问,问盲人看到了什么? 而盲人一定会来回答您他眼前看到的只有黑暗,再也没有其他的了,所以由此来看,盲人眼前看到的就是黑暗,既然看到黑暗,在看见这方面又有何损失呢?

阿难说:「这些盲人眼前看到的只有黑暗,这样又怎么说是看见呢?

世尊告诉阿难:「这些盲人的眼睛没办法正常运作使用,唯有看到黑暗而已。 现在做一个假设,当盲人和和视力正常的人,他们同样都处在暗室中,这两者所看到的黑暗,有没有什么差别呢?

阿难回答:「世尊! 盲人和视力正常的人,他们在暗室里只会看到黑暗,这两者所看到的黑暗,其实是不太有差别的。」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
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
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
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阿难! 若盲人眼前看到的尽是黑暗,但若有一天眼睛突然被治好了,眼睛就这样可以看见了,可以看到眼前的种种色相,名眼见者,

那么,对于视力正常的人处在暗室,眼前看到的也同样尽是黑暗,假设这时突然把灯打开,也可以看到眼前的种种色相,应该名为灯见,

若是灯见者,灯能有见,自然不名为灯,再者灯见,是灯在见,与您又有什么关联呢?

所以应当知道,灯能辅助及显示出种种色相,可是能够用来见到的,是透过眼而不是灯;眼能显示出种种色相,可是能够用来见性的,是透过心而不是眼。」

显色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眼识对境的色境中,显然可见的色。「形色」的对称。俱舍家谓显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等十二种。此中,云,是指龙气。烟,是指火气。尘,是指风吹细土。雾,是指地之水气蒸腾。光,是指日焰。明,是指月、星、火药、宝珠、电等诸焰。影,是指障碍光明之后所见之余色。闇,是指全不能见。此中,青、黄、赤、白等四者为本色,其余皆系在其差别上所建立者。又,此十二种皆为实色,有各别之极微。
唯识家在前述十二种中加上「空一显色」(天空中的琉璃色),合为十三种。并谓其中唯青、黄、赤、白等四者是实色,其余皆为假色。唯有眼识所缘者是实色,其余皆为五俱意识所缘。
此外,《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另加一[HK3835-12]色(无物之空处色),而合为「十四显色」。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学习解说】
阿难和与会大众虽然听闻世尊的这段开示,顿时全都默然不出声,其实心里对此还是不太明白的,他们很期盼世尊能够再加以仔细说明及开示,于是,个个都在等侯世尊的悲心教诲。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9-14 19:58:17 | 只看该作者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
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学习解说】
就在当时,世尊舒展如兜罗棉(兜罗绵为兜罗树所生之绵,如柳絮。又佛八十种相好之一,即手足柔软似兜罗绵)网相光手,张开五轮指,教诲阿难及与会大众,
对他们说:「记得我当初成道的时侯,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众及您们四众,其中有说到,大多数众生之所以不能成就菩提或阿罗汉,皆是由于受到客尘烦恼(烦恼非心性本有之物,乃由外缘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心性,犹如尘埃之污染万物,故称为尘)所误,您们(阿若多五比丘等)在当时是因什么开悟,而成就如今的圣果呢?


兜罗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物名)Tūla,又作妒罗、堵罗、蠹罗。译曰杨华、絮、野蚕茧、绵。常曰兜罗绵、兜罗毦。又树名。慧琳音义三曰:「堵罗绵,细绵絮也。沙门道宣注四分戒经云:草木花絮也。蒲台花,柳花,白杨,白叠花等絮是也。取细耎义。」同六十四曰:「兜罗贮,草木花絮,木绵也。」饰宗记六末曰:「兜罗者,草木花絮之总名也。」俱舍光记十一曰:「妒罗,是树名。绵从树果中出,名妒罗绵,如言柳絮。」瑜伽伦记八上曰:「野蚕茧,名妒罗绵。」

兜罗
[佛光大辞典
梵语 tūla,巴利语同。又作堵罗、妒罗、蠹罗、兜罗绵、兜罗贮。意译绵、细绵。乃总称草木所生之花絮。种类颇多,四分律卷十九列举白杨树华、杨柳华、蒲台三种;五分律卷九列举柳华、白杨华、蒲梨华、睒婆华等四种;十诵律卷十八列举柳华、白杨华、阿鸠罗华、波鸠罗华、鸠舍罗华、间闍华、波波闍华、杂摩华等八种。惟俱舍论光记卷十一、翻译名义集卷七等,均以兜罗为树名,谓兜罗绵为兜罗树所生之绵,如柳絮。又佛八十种相好之一,即手足柔软似兜罗绵。〔大般若经卷三一一众喻品、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九、俱舍论卷十一、摩诃止观卷五上、慧琳音义卷六十四〕 p4389

阿若多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人名)比丘名。译曰无知。见阿若憍陈如。楞严经一曰:「阿若多五比丘等。」

客尘烦恼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能染污心性之无明等外来烦恼。为「自性清净」之对称。也单称客尘。盖烦恼非心性本有之物,乃由外缘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心性,犹如尘埃之污染万物,故称为尘。《胜鬘经》〈自性清净章〉云(大正12‧222b)︰「此自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剎那品〉云(大正16‧619c)︰「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如上所述,皆谓众生之心本来自性清净,然因客尘烦恼所染污而不净。这种说法在如来藏系之大乘诸经论内,广被唱导。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
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暘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佛言如是。
【学习解说】
那时,憍陈那当场就从座位中站起来,对世尊说:「我今长老,于大众中,唯独得解名,是因为悟得客尘二字而成就圣果的,世尊! 譬如旅客投宿在旅馆中食宿,等到食宿完毕后就整理好自己的行李,出发到其他地方去了,也就没有继续安住在这旅馆了,然而,若是这家旅馆的主人,自然就没有要去(前往)的地方了。

所以,以这样来思维,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固定居住者就称为客人,如果是固定居住者就称为主人。

没有固定居住者称之为客人,这个可以举个譬喻来说,像雨雪过后初晴时,整个大地环境都变的很清新,阳光照射穿过窗户隙缝中,其间的光流,可以清楚看见空中所有的灰尘现起在摇动着,不论灰尘怎么样的晃动,虚空仍然好好的安住在那里,不受其影响,

因此,我就是透过这样来思维,澄寂不动的称为虚空,会摇动不安定的称为灰尘,以摇动者,名之为尘的意思。」

世尊说:「是的,没错。」


俶装
[国语辞典(教育部)
整理行装。《文选.张衡.思玄赋》:「占既吉而无悔兮,简元辰而俶装。」《陈书.卷一九.虞荔传》:「必愿使尔俶装,且为出都之计。」

新霁
[国语辞典(教育部)
雨雪后初晴。宋.苏轼〈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其韵答之〉诗:「寒更报新霁,皎月悬半破。」《红楼梦.第三七回》:「前夕新霁,月色如洗。」

客尘二义
[佛光大辞典
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举客字与尘字,具有下列之义,即:()客义,谓见、思等惑皆由众生不明外尘之境,而生种种妄想,若以智慧观察惑体本空,则法性之理自然彰显,惑亦无从生起。()尘义,谓微细之惑能染污清净真性;犹如窗隙光流时,诸尘现起,此亦能乱虚空澄寂之性,然若以智慧光照,明了惑本空无,则空理现前,尘亦无有。(参阅「客尘」3774p3775

客尘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kasmāt-kleśa。又作客尘烦恼。即烦恼之义,此系相对于「自性清净」一词而立者。所谓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吾人之心性,犹如尘埃之染污万物,故称为尘。以佛法真理而言,人性本即清净无染,一无尘垢,然因外境现象纷沓,导致对境生迷而心生烦恼。注维摩经卷五(大三八三七八中):「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
又以「尘」之一词,本为色体之极微细者,故以之喻客尘烦恼如尘埃般微小却无所不在,遍布三千大千世界,修道者需祛除此客尘方能成圣果。最胜王经卷一如来寿量品(大一六七上):「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来无去。」此一说法,于小乘部派时代,即为分别论者所主张,其后大乘佛教承袭此一思想,尤以如来藏系等大乘诸经论特重之,而强调众生之心本为自性清净之如来藏,后受外境之流转所染,遂衍生客尘烦恼。例如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九下):「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中略)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暘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即谓一切动摇不住之物皆为客尘,而非实身实境,然凡愚之人则必以动者为实有之身,以动者为实有之境,遂于终始之间,念念随其生灭,一味颠倒行事,遗失真性。既失其真,反认客尘为自身,遂于轮回之中自取流转。
此外,佛性论卷四列举一切客尘烦恼凡有九种,即:随眠贪欲烦恼、随眠瞋、随眠痴、贪瞋痴等极重上心惑、无明住地、见谛所灭、修习所灭、不净地、净地惑。〔楞伽经卷七、维摩经卷中、大毘婆沙论卷四〕 p3774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76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010

[持戒勋章]

28#
 楼主| 发表于 2023-9-14 23:36: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3-9-15 00:48 编辑

(3楼内容整理 + 27楼 + 28  用时,3小时35分钟)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
谓阿难言:汝今何见。
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
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
佛言:谁动谁静。
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
佛言如是。
【学习解说】
世尊于大众中,弯曲五轮指,弯曲了又张开,张开后又弯曲,

问阿难说: 「您现在有看到了什么?」

阿难回答: 「我见到世尊百宝轮掌(百宝为贵重之称,轮掌者佛之手足中心各有一千辐轮相),在大众中做开合的动作。」

世尊告诉阿难:「您见到我的手在大众中做开合的动作,那么,是我的手有开有合? 还是您见性有开有合呢?」

阿难说:「世尊宝手在大众中开合,我见世尊手自开合,不是我见性有开有合。」

世尊问:「谁动谁静?」

阿难说:「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也没有谁为无住。」

世尊说:「是的,没错。」


百宝轮掌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百宝为贵重之称,轮掌者佛之手足中心各有一千辐轮相,故云。

见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禅家之常语,彻见自心之佛性也。达磨之悟性论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黄檗传心法要曰:「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血脉论曰:「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日本永平道元法语谓:「见性者,佛性也,万法之实想也,众生之心性是也。此性渡于有情非情,普于凡夫贤圣,都无所住。故无住之性,虽在于有情,而不住于有情;虽在于恶,而不住于恶;虽在于色,而不住于色;虽在于形,而不住于形;不住于一切,故云无住之性。又此性非色、非有、非无、非住、非明、非无明、非烦恼、非菩提,全无实性,觉之名为见性也。众生迷此性故,轮回于六道。诸佛觉此性故,不受六道之苦。」

见性
[佛光大辞典]
指彻见自心之佛性。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四八‧三八六中):「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景德传灯录卷六中邑洪恩条、续传灯录卷十九胜因崇恺条〕(参阅「见性成佛」2994) p2994

【见性成佛
 见性是见到一切众生普具的佛性,此性即佛,名为佛性,见自佛性者,当下与诸佛无异,禅家名之为见性成佛。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实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
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
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
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
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佛言如是。
【学习解说】
世尊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到阿难的右边,阿难就转头向右边看,接着,世尊又放一光在阿难左边,阿难又转头向左边看。

世尊问阿难:「您的头如今为何转动呢?

阿难回答:「我见到世尊发出妙宝光来到我的左右,所以才左右观看,头也就跟着转动了。」

世尊又问:「您看着佛光而左右动头,那是您的头在动? 还是您的见性在动呢?

阿难回答:「世尊! 是我的头自己跟着佛光而转动,而我见性并没有所谓的止,也没有谁在摇动。」

世尊说:「是的,没错。」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泊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学习解说】
于是,世尊告诉与会大众:「若有众生,以摇动者称之为尘,以没有固定居住者称之为客,您们看阿难的头在那边自己动来动去的,尽管如此,对于见性来说是无所动的,再者,您们看我的手自己在那边做开合的动作,但对于见性来说却是无开合的。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您们如今却是以会摇动的为身,以会变动的为境呢? 从始到终,念念攀缘及随逐虚妄生灭的事物,遗失了真性(不妄不变之真实本性。乃吾人本具之心体),颠倒行事,性心(全称自性清净心。即众生本有之心,自性清净,离一切妄染)失真,认物为己,因此让自己不断地轮回生死受苦流转。」


真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不妄云真,不变云性。是吾人本具之心体也。楞严经一曰:「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真性
[佛光大辞典
不妄不变之真实本性。乃吾人本具之心体。佛教主张吾人所具之真性与佛菩萨之真性本无二致。〔楞严经卷一〕 p4214

真性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

颠倒
[佛光大辞典
梵语 viparīta,或 viparyāsa。略作倒。谓违背常道、正理,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对于颠倒妄见之分类,诸经论所说有异。()二颠倒,即:(1)众生颠倒,众生不知真理,为烦恼所迷惑。(2)世界颠倒,众生迷失真性,住妄境界起诸倒见。所说出自首楞严经卷七、大明三藏法数卷八等。
()三颠倒,又作三倒,即:(1)想颠倒,对于对象错误之想法。(2)见颠倒,错误之见解。(3)心颠倒,具有上述二种颠倒之心之自体即虚妄。所说出自阴持入经卷上、大集法门经卷下、大品般若经卷十一、七处三观经等。
()四颠倒,又作四倒,即:(1)有为之四颠倒,凡夫不知此世(迷界)之真实相,而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不净为净,以无我为我。(2)无为之四颠倒,声闻、缘觉虽对有为之四颠倒具有正见,然却误以为悟境是灭尽之世界,故不知悟界(涅槃)乃常、乐、我、净者。以上八种妄见合称八颠倒,或八倒。所说出自南本涅槃经卷二、卷七、大毘婆沙论卷一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乘义章卷五末等。
()七颠倒,指想倒、见倒、心倒、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不净净倒、于无我我倒等七者。乃上记三颠倒与四颠倒之合称。所说出自瑜伽师地论卷八、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三等。
此外,圆测于仁王经疏卷下列举常、乐、我、净等四颠倒,及贪、瞋、痴、过去因、未来果、现在因果等六颠倒,合为十颠倒。并主张以「四念处观」灭除四颠倒,以三善根观灭除贪等三毒,而以三世观灭除过、现、未三世之执着。又大集法门经卷上谓,有为之四颠倒,复个别具有想、心、见等三颠倒,总为十二颠倒。〔六十华严经卷十、法华经卷六、无量寿经卷下、俱舍论卷十九、往生论注卷上、慧琳音义卷十五〕 p6731

性心
[佛光大辞典
全称自性清净心。即众生本有之心,自性清净,离一切妄染。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一上):「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参阅「自性清净心」2525p3228

性心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性即圆明之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是也。楞严经一曰:「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又禅宗往往以性心与心性颠倒通用。见心性条。

性心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又名心性。心性本来不二,不过有真妄、动静、昏明的不同。性就是本性,也就是未动心前的心,它譬如水;心就是心念,也叫妄心、幻心,包括各种感受、印象、思维、认识等思想现象,它譬如波。水与波同是溼性,本来不异,但波是动相,水是静相,波动则昏乱,水清则月现,这样水与波又是不一。所以心与性是不一不异。

(...卷第一已完成,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4-30 02:35 , Processed in 0.0760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