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云经》:菩萨复有十法。名善说法。能令众生信受 
 [节录编辑][白话解说]:首楞严三昧
 
 
 佛弟子常会问:为什么自己说佛法,家人或亲友却总是不听?
 其实,修行佛法有「次第差别」,佛法有「当说」、「不当说」与「如何说」、「如法说」、「次第说」!
 例如:
 
 众生根机未熟,根机下劣,精进微少;若有为说微妙甚深大乘正法,说听二人俱获大罪,亦为违逆一切诸佛 
 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毀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本篇,由下面经文,发心落实「菩萨道」的行者可学习如何为众生说法,如何引导众生
 此外,佛弟子也可反观自己:
 为什么自己得不到佛菩萨或善知识的更深教导?是不是自己也犯了下面的问题?
 
 原文之后,另白话解说提供参考
 
 祝福慧增上 身心安祥
 阿弥陀佛
 
 ===============
 原经文如下:
 ===============
 No.658[No.659]
 宝云经卷第三
 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译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善说法。能令众生信受。何等为十。
 1.堪任法器者而为说法。
 2.称其根性而为说法。
 3.不为讥呵者说法。
 4.不为外道异见者说法。
 5.不为憍慢无诚心者说法。
 6.不为无信心者说法。
 7.不为谄诳伪者说法。
 8.不为求活命者说法。
 9.不为求利养悭贪嫉妒者说法。
 10.不为颠狂愚痴聋哑者说法。
 
 善男子。菩萨以何因故不作法悭。己所得法悉与众生令他信解。不为师匠秘而不说。
 菩萨终不于众生起不慈愍心。亦不外于众生。但不任法器者则入舍心。
 
 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而此众生若不为说者当为谁说。
 
 佛言。
 有信心者我当为说。
 善根成熟堪任法器者当为说之。
 于过去佛种诸善根。
 心不谄曲无虚伪者。
 亦非幻惑诈现威仪者。
 不求名闻为利养者。
 常为善知识之所守护者。
 有智闻之能随信解者。
 诸根利者。
 闻法能行勤精进者。
 能随顺佛教者。
 若有如是善男子等。诸佛菩萨而为说法。
 
 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善能说法。令众生信受。
 
 ===========================
 解说如下:
 ===========================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善说法。能令众生信受。何等为十。
 (菩萨有十种法门,名叫「善说法」,因为善于说法,所以能让众生相信和接受)
 
 1.堪任法器者而为说法。
 (「堪任法器」可以有几种涵义:
 A.按照「次第说法」来说,就是只对符合次第的众生说合适次第的佛法,就是要「按照次第说法」,不符合次第就不说
 B.「堪任法器」是指「法水能入」,除了上面所说的次第因素,还有就是「因缘」和「能信」,「信」为功德母
 所以,能信又符合次第才说
 C.「法器」也被称为承继大任者,所以,真正发起无上菩提心才能对这种人说「甚深法」)
 
 2.称其根性而为说法。
 (「称其根性」,称是衡量、符合,就是看众生的「根器」和「心性」,如果是小乘根器,就说小乘法,如果是大乘根器,就说大乘法
 「心性」就是看其「发心」和「性、欲」,「性、欲」就是指根性、习性和欲望,就是根据众生的习气和欲望来适应和矫正
 如上所说,符合小乘的心量和根性,就用小乘法,符合大乘的心量和根性,就用大乘法)
 
 3.不为讥呵者说法。
 (「讥呵者」就是讥讽嘲笑者,因为这种人根本不信,心量狭小且心怀敌对,而且还在负面心态的毁谤嘲笑兴头上
 就算为他说法,也必定不被接受、或反激起他更大的恶心,而使说法者和佛法遭受他更大的污辱和毀谤,甚至引起争斗
 佛法以和为贵,佛法是无诤法,不强求,也不引起争斗,佛说:「诤心必堕恶趣」,所以不为这种人说法)
 
 4.不为外道异见者说法。
 (因为「外道邪见行者」和「执著世论知见者」已经先入为主的接受「外道思想」或「世俗观念」,以邪见或世俗为欲乐
 同样,按照上述所说,这些人不符合次第和根器与因缘,他们的心念和行为都已经被外道和世论严重污染
 所以,如果没有合适的因缘,就算对这些人说正法,也不能扭转他的观念,而且可能还因此让他怀疑或毀谤佛法而徒增恶业)
 
 5.不为憍慢无诚心者说法。
 (娇贵傲慢者因为自大、自以为尊贵,所以对于佛法和说法者没有尊敬、恭敬的态度,自满则法水不入,所以这「不如法」
 而且这种人如果自尊心受损,也大都无法承受,可能激起其怀疑、毀谤或伤害、损坏佛教和说法者的心念和行为
 再者,无诚心者就是没有真心想要学佛,许多人卖弄法语或恶心踢馆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地位或能力,无心学习、实修佛法
 从原理来说,不论是否有真心,都会呈现相应的相貌、现象、态度、作法、行为,就是都有其内在心念原理和外表相貌行为的相关性
 因此,如果真有诚心、真心、求法学法的心,就会有相应的外在表现,反之,行为傲慢者也正反应其傲慢心和没有求法的真心
 所以,真正的智者由这些外在表相,就能知道众生的心、性、欲,就能知道众生的心念、习性、欲求,而能断定谁该说、谁不该说)
 
 6.不为无信心者说法。
 (这就是之前所说的没有真正信心,「信为功德母」,有信心,法水才能入,而且往往能超越次第,这才有说法的道理,
 就像,「法华经」中,留下的诸弟子因为能信佛陀,所以才能听受法华大法,那些不能信的,就退席了
 因此,如果对方不信或信根不足、不能领受深法,那又何必多费唇舌而反遭受讥讽或毀谤呢?所以,不对「无信心者」说法)
 
 7.不为谄诳伪者说法。
 (就是不对「谄媚、诳语、虚伪」的人说法,这些人居心不正、托大妄语、行为狡诈、别有用心,不能真心和信心领受佛法或深法
 但是,这不是说佛菩萨就不救度他解脱轮回或没有办法,而是要另寻机会或运用方便,以别种方式让他反省和自觉并修正)
 
 8.不为求活命者说法。
 (这种人因为堕入世俗生死中,只是为了活命,不是为了学佛和学法,所以,无法明白所说佛法的真义
 这就是次第问题,对于这种次第的人,佛法中可用「布施」来摄受他,先用「布施」和他「结善缘」
 先照顾他的「胃」、救他的「命」,你才能笼络他的「心」,心亲近信受了,才能逐渐为他说合适次第的方便法
 所以,对于这些种种不为说法的人,不是佛菩萨没办法,而是「不应该先说法」,而应该先用其他方式或方便法来改变或引导
 因为这些都叫「不应机、不对机」,不应「说法」的机,所以就不该说法,而是该用其他方便
 就像,他想要毛笔,你给他锄头,这就叫不应机、不对机,所以,智者要让众生开悟,那也要看情况,要视众生「心、性、欲」而定)
 
 9.不为求利养悭贪嫉妒者说法。
 (有人把佛法或佛教当作吃饭的工具,骗取信徒供养,又或者贪心吝啬又只贪求功德,又或者对于有才能的人或弘法者心怀忌妒
 像这些都没有真心修行的人,心术不正,都不该为这些人说法,以免佛法成了这些人的工具
 简单说,就是对佛教佛法没有真心、信心,也不是真心想实修,尤其又心术不正的人,就不该说)
 
 10.不为颠狂愚痴聋哑者说法。
 (这是指有特殊重度疾病和深重业障的人,这样的人正受严重的因果报应,神智不清楚或有听觉和沟通的障碍,所以不合适为之说法
 这大都等其重报罪尽,或能够忏悔、或有善心、善根显露的時候,才为说法)
 
 善男子。菩萨以何因故不作法悭。己所得法悉与众生令他信解。不为师匠秘而不说。
 菩萨终不于众生起不慈愍心。亦不外于众生。但不任法器者则入舍心。
 
 (「法悭」就是吝于说法,就是只希望自己知道、或怕教导后别人胜己,而藏法或吝于说法,这叫「法悭」
 真正的菩萨不会「法悭」,而是希望把所知道的所有佛法和法门教导给众生,令众生能真信和了解
 菩萨不会为了变成「师匠」、怕失去地位和权威而私藏法门,菩萨不会对众生不慈悲怜悯,也不会舍弃众生
 但是,对于不符合次第、不堪担任法器的众生,菩萨则入舍心而不会为他说法
 菩萨虽不法悭,但是,说与不说都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下面则是问「可为说的」有哪些众生)
 
 
 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而此众生若不为说者当为谁说。
 (如果上面这样的众生不该为他说佛法,该为怎样的众生说呢?怎样的众生才应该为他说佛法呢?)
 
 佛言。
 
 1.有信心者我当为说。
 (信为功德母,有信心则可为说,不过,这也是要看众生根器,根器利钝或修行次第深浅,都会影响对于不同次第佛法的信心)
 
 2.善根成熟堪任法器者当为说之。
 (「善根成熟」是指恶性逐渐消除而显露善性,能断恶修善,所以,则可依照其次第而为说适当的佛法
 不过,修行有次第,「善根成熟」也是有分次第,「堪任法器」也是要看何种次第法器
 如果是可堪任佛教弘法法器的人,则可适当调教逐渐增上,而后可为说深法)
 
 3.于过去佛种诸善根。
 (如果这人显露出种种善根,这样的人就是在过去世已经累积佛种、曾信佛行善,则可为说合适次第的佛法)
 
 4.心不谄曲无虚伪者。亦非幻惑诈现威仪者。
 (心术不正、虚伪,对佛法别有居心和用心的人,就不该为这样的人说法,相反若有真心,则可为说)
 (利用佛法、用神幻来迷惑众生,骗取权威和信任的,这样的人也不该说,相反则可为说)
 
 5.不求名闻为利养者。
 (有人把佛法当作获得名声和利益供养的工具,这样的人就不该为他说法,相反则可为说)
 
 6.常为善知识之所守护者。
 (常跟随善知识学习佛法而受到善知识护念的人,这样的人受过薰陶和教导,因缘和根器都会合适,会相信也会谦卑反省
 不过,这些弟子中当然也有根器的差别,说法当然还是要依据其根器次第差别来说法)
 
 7.有智闻之能随信解者。
 (有智慧能听懂的,听后能相信和了解的,则可为说合适次第的佛法
 这也是要按照众生的次第,依照众生的智慧情况,说合适众生次第的佛法,这样才容易信解)
 
 8.诸根利者。
 (智慧根器聪利者,这大都有宿世久修因缘,所以今生较有修行和佛法上的智慧
 对于利根者,可随其今生的修行次第而逐渐增上教导,因为根器聪利,所以,修行增上的速度较快)
 
 9.闻法能行勤精进者。
 (听了佛法之后能勤劳修行、精进不懈怠的人,能实修也代表听闻佛法有信心,也代表善根因缘俱足
 另外,如果法门过深,听闻后无法相信而精进修行,那就不该说,所以,说法要符合众生次第)
 
 10.能随顺佛教者。
 (能随顺佛教的人,代表本身心量宽广、理性不激进或偏激、也不执著,所以能以宽广的心采纳而学习
 另外,同样道理,符合次第,才能让众生随顺教导,不符合次第,众生就不容易相信和随顺)
 
 若有如是善男子等。诸佛菩萨而为说法。
 
 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善能说法」。令众生信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