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文版] 伏瞋除障 受忏有智

[复制链接]

3973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727

[布施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18 20:32: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佛陀往昔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这一天,世尊着衣持钵,进到城中乞食,食毕,清净双足,带着坐具,在林中找了一个闲静的地方,在树下盘腿而坐,摄心安禅静虑。

    而同时,在耆陀精舍中,有二位比丘在僧团中决断事时,因忿怒之故互相诤论,到最后,其中一人忍住不再开口,但另一个人则因瞋火炽盛无法控制自己,依然不断地大声诤论。之后,这位瞋恚炽盛的比丘意识到自己的过失,来到那位比丘面前,请求忏悔,但是对方却不肯接受。

    如来当时于禅定中,以超越人耳之天耳通,远远地听到精舍中吵杂的声音,于是从座而起,回到精舍,在众僧前敷座而坐。佛陀问众比丘:“佛今早着衣持钵,进城乞食,之后到林中静坐的时候,听到了比丘们议论的声音,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呢?”

    比丘禀告佛陀:“世尊!耆陀精舍里有二位比丘,在僧断事时,因忿怒而起纷诤。其中一位比丘,默然忍受,另一位比丘却因为瞋恚仍然不断地议论。之后,原先瞋恚的比丘,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向那位比丘忏悔,可是当初默忍的比丘却不接受忏悔。”

    佛对比丘们开示:“为什么如此愚痴而不接受他人的忏悔呢?比丘们!你们要知道,过去忉利天主释提桓因在善法堂时,曾经教示诸天众:‘瞋火之力能够烧诸善根,就像用瓢器舀取酥油以利油灯燃烧,但是当火苗转为炽盛时反而烧到了瓢器本身。如果能够保持心平静,不怀怒气,瞋火自然熄灭,又怎么烧得到自己呢?不要像水中漩涡一样不断无穷尽地团团转,就像生气的时候,虽然没有恶口辱骂别人,但是偏偏用其他行为去触恼对方,这样也不好。不要特别去触恼他人,而是要调整安伏自己的身心状态,这才是对自己有益的作为。

    心中不怀瞋恨恼害,就是贤圣之人,亦是贤圣之弟子,这样的人我们应当要乐于亲近并且向他们学习。只要心中有瞋恚,就会障碍如山,如果愿意对自己的瞋恼多花一点努力去对治,就像以辔头制住恶马一般,这样的人就是在落实善行。’ ”

    佛陀告诉在座的比丘们:“释提桓因处于天王之位,于天中诸事自在,尚且能够修行忍辱、赞叹行忍辱之人,更何况你们身为比丘,剃发出家,又怎么能不行忍辱,赞叹忍辱之法呢?”

    比丘们听了佛的开示之后,莫不欢喜奉行佛的教诲。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二(三十七)》



省思

    戒经云:“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最。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忿怒心起时,如同无形的双头刃,不但刺伤对方,也将刺伤自己。所以佛陀以“调伏于身已,于己即有利。无瞋无害者,彼即是贤圣”教诫弟子。修行就是从这里开始提升──净化三业、修忍辱行,止住身、口、意的造作。以无我之心遍行一切善法,就是转凡成圣的第一步。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6-2 16:08 , Processed in 0.0883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