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略说]以三净观消除习气 
 作者:首楞严三昧
 
 
 引用:
 
 顶礼师兄!《圆觉经》上讲“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我现在也知道身心是幻化的,没有自性可得,但是我并没有离也没有觉,碰到境界我还是会执着、计较,这是不是就是习气啊?
 学佛是不是就是要一遍遍得练习放下直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末学说明如下
 
 是的
 
 您这个问题虽然表相上好像是老生常谈的初浅问题
 但是事实上是很深入很棒的问题
 
 能真正深入学习实相义的人不多
 因为一般人只想福报或往生,没有真正明白实修的心念和习气问题
 所以能真正有所体会的也不多
 能这样问到细节问题的也不多
 您能问这个问题,这就代表您自己有老实去检讨和体会
 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做不到
 能有这样发现的人不多,也不容易
 所以末学做这些说明来赞叹您
 
 根据您的问题,
 末学以[圆觉经]讲的[三净观](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
 来做实修运用的简单说明,以及说明三者的差别
 这样让大家更明白~佛经上的这些名相如何运用在实修上
 用这些方法来消除您所谓习气的问题
 
 如[圆觉经]所说,这三种方法都是契入实义的方便法,
 由这三种方法,大家就可逐渐实修直到实证[不二]
 
 以初浅的[奢摩他]来说
 这是学习让自己静心的方法,
 一般来说就是人或心念先离开问题处,
 让自己有时间或空间运用平常练习[奢摩他]的方式来保持稳定
 例如夫妻吵架,先离开现场,运用平常实修取静的方式来平息自己
 方式例如静坐或念佛或打木鱼
 所以,以初浅的[奢摩他]来说,这并没有觉照,这是取静而定
 但是在佛经中更高深的[奢摩他]就并非如此,这边先不做讨论
 
 以初浅的[三摩钵提]来说
 这就是学习让自己[转念]的方法,让自己做[正向观照]
 让自己转到好的观念和想法和氛围上
 例如,夫妻吵架的时候,可以做慈心三昧观照,或观想佛光普照
 
 以[禅那]来说
 就是当下心念放下对立两边的执着,就是[不二]
 例如,工作上遇到不如意,或夫妻有口角,种种心念上的分别执着
 自己要能面对而放下心中对两边的执着
 这必须要平常多学习实相义佛经,多思维实相义,多思维体会人生
 这样才能在生活中的每个当下都拿出来运用
 就是随时入实相义思维,而不执着两边
 这就是当下面对问题,当下觉照
 老实说,这确实不容易,
 但是还是要练习,而且不是做不到,多练习逐渐就会进步,就会清晰
 
 如[圆觉经]所说,以上三种都可练习,或先单独练习一种或两种
 
 以上简单说明
 
 祝福慧增上 身心安祥
 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