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愚痴凡夫的特征]看看我们自己是吗? ~ 瑜伽师地论 
 [节录编辑][白话解说]: 首楞严三昧
 
 
 (原文节录如下,并略作排版和编号)
 
 [愚夫]有四种相。
 一[不作善作]。 (附注:不做好事,[作]通[做])
 二[作于恶作]。 (附注:经常做坏事)
 三[二种杂作]。 (附注:善恶参杂也是愚痴的象征)
 四[虽复一向作于善作而于善作不如实知]。
 (附注:虽然常做好事,但是不明白善恶和解脱轮回的详细道理)
 
 又有四种愚夫之相。
 一[不决定慧]。 (附注:即[决定不慧],就是没有智慧)
 二[邪决定慧]。 (附注:即[决定邪慧],就是充满邪见思想)
 三[不起加行]。 (附注:不知道修行解脱轮回,[加行]就是入正道增上修行)
 四[所作奸诈]。 (附注:行为做事奸诈狡猾)
 
 又有四种愚夫之相。
 一[非处欢喜]。 (附注:即欢喜非处,就是说对于正法佛法不知道欢喜,反而喜欢世俗欲乐男欢女爱)
 二[非处愁忧]。 (附注:即愁忧非处,就是整天烦恼忧愁于世俗欲望)
 三[决定艰辛]。 (附注:因为不知道学习佛法解脱轮回,所以必定过着辛苦烦恼的生活)
 四[先不观察]。 (附注:做事情没有观察力,凡事欠缺审慎思维查察)
 
 又有四种愚夫之相。
 一[邪思构]。 (附注:常用错误或邪恶的思维去思考事情)
 二[邪发起]。 (附注:常生起错误和邪恶的心念和想法)
 三[设施功劳多分无果]。 (附注:做事情经常花了很多工夫却没有成果)
 四[由此因缘多生愁叹。又诸愚夫多分少福运业薄劣]。
 (附注:一事无成,经常哀怨感叹人生,福报少,家产事业也薄弱下劣)
 
 复次有二种愚夫之相。何等为二。
 一者[于所应求不如实知]。
 二者[非所应求而反生起]。
 
 何等名为[是所应求]。
 所谓涅槃诸行永灭。而诸愚夫于当来世诸行不生。都无乐欲。于诸行生。唯有欣乐。由是因缘于所应求及诸行生所有众苦。不如实知。
 (附注:解脱轮回才是众生所应该做的,可是愚痴凡夫却对解脱没有兴趣,或不努力,反而只对世俗欲乐有兴趣,所以众生对于解脱乐和世俗苦不能有深入的了解)
 
 何等名为[非所应求而反生起]。
 [非所求]者。谓[老病死]。 [非爱合会]。 [所爱别离]。 [所欲匮乏愁叹忧苦]。 [种种热恼]。彼于如是诸行生起。反生欣乐。于生为本一切行中。深起乐着。于生为本所有诸业。造作积集。由是因缘于有生苦及生为本老病死等众苦差别。不得解脱。如是名为[非所应求而反生起]。
 (附注:对于生老病死等等不应该追求的[世间苦]却心生向往勤于追求,所以无法解脱)
 
 复次诸[外道辈]。略有[五种愚夫之相]。由彼相故堕愚夫数。谓
 1.诸外道性聪慧者。犹尚不免怀[聪慧慢]。况非聪慧。是名[第一愚夫之相]。
 2.又诸外道多为[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二愚夫之相]。
 3.又诸外道若诸圣者为说正法正教正诫。即便[违逆呵骂毁呰]。是名[第三愚夫之相]。
 4.又诸外道[憙自陈说][似正法论]。或开示他。是名[第四愚夫之相]。
 5.又诸外道虽为如来如来弟子之所降伏。亦知如来所说法律是真善说。知自法律是妄恶说。然由[我慢]增上力故。都[不信受]。乃至[不集观察因缘]。是名[第五愚夫之相]。
 
 复次[世间愚夫]略有[二种愚夫之相]
 一,乐习行能引自他[无义利行]。
 二,于四处不得善巧。
 
 当知能引[无义利行]有四种相。
 云何为四。谓能生起四种苦故。
 一[他差别苦]。
 二[内差别苦]。
 三[时差别苦]。
 四[身差别苦]。
 
 [他差别苦]者。
 或有疫厉谓[非人]作。或有灾害。谓[人]所作。或有已遭。或恐当遭于所未遭而生怖畏。
 如是名为[由他增上所生众苦]。
 (附注:1.由非人造成的疾病,2.或由人造成的灾难,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恐惧害怕所生的痛苦)
 
 [内差别苦]者。
 谓[界相违]疾病因缘。名为[灾患]。
 (附注:因为不明白世间和出世间道理,心不清净不透彻而容易产生种种疾病等灾患)
 [所爱变坏][所欲匮乏]生染恼心。名为[扰恼]。
 (附注:所爱的变异或损坏,所求的缺乏短少,因此产生烦恼,例如,钱财事业妻儿)
 如是名为[由内增上所生众苦]。
 此复如前应知。或有已所遭苦。或恐当遭生怖畏苦。
 (附注:和上一项苦一样,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恐惧害怕而产生痛苦)
 
 [时差别苦]者。
 谓即如是诸品类苦过去已有。未来当有。现在今有。
 如是总名[时差别苦]。
 (附注:就是这些苦,不论[过去][现在][未来]都会一直发生,所以称为[时差别苦])
 
 [身差别苦]者。
 谓自习行邪行为因。能令己苦。由是因缘。他虽正行亦能令苦。
 如是名为[身差别苦]。
 (附注:因为过去的邪恶行为,虽然现在已经改过,但是仍然受到习气的困扰之苦)
 
 当知此中前三名。为唯能引[自][无义利行]。后一名为亦能引[他][无义利行]。
 
 云何[四处不得善巧]。
 谓于[诸界][诸处][缘起处][非处]中。皆不了达。与上相违。当知即是聪慧二相。
 (附注:因为没有智慧,没有通达世事,所以处处都产生错误,处处碰壁)
 
 复次愚位有五。若于中转堕愚夫数。何等为五。
 一[不获得俱生慧故]。 (附注:生来就没智慧)
 二[不获得从闻他音缘生慧故]。 (附注:无法透过听闻得到智慧)
 三[不获得真圣慧故]。 (附注:无法得到真正圣者的智慧)
 四[愚痴缠所缠缚故]。 (附注:愚笨和执着的障碍,所以愚痴)
 五[彼随眠所随缚故]。 (附注:睡眠的障碍,所以愚痴)
 
 
 祝福慧增上 身心安祥
 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