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1小时)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善财童子踊跃无量,一切菩萨皆大欢喜。如来赞言:“善哉!善哉!”
[学习解说]:这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在如来前,宣说此[普贤广大愿王]的清净偈颂之后,善财童子感受到无量踊跃的欢喜(闻法欢喜),一切菩萨也都皆大欢喜。佛陀也赞叹说:「很好!很好!」
★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 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 弥勒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 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刹海极微尘数诸菩萨摩诃萨众; 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并诸人天一切世主、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学习解说]:这时,佛陀和各位圣者大菩萨演说如是(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详见词解①)【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殊胜法门时,
文殊师利菩萨是上首(上首,即大众之中位居最上者。详见词解②)菩萨,还有其他的大菩萨以及发大乘心成熟的六千名比丘。
弥勒菩萨为上首(位居最上者之)菩萨,(现在我们所处的)贤劫(指三劫之现在住劫。贤,梵语 bhadra(跋陀),又译作善;劫,梵语 kalpa(劫波)之略称,又译作时分。即千佛贤圣出世之时分。全称现在贤劫。谓现在之二十增减住劫中,有千佛贤圣出世化导,故称为贤劫,又称善劫、现劫。与“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合称三劫。详见词解③)中的一切诸大菩萨;
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菩萨,以及一生补处(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是最后身菩萨的别号,如现在居于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详见词解④)住灌顶位(即将承继佛位的位置。灌顶的意思见词解⑤)诸大菩萨,以及其余十方种种世界普遍来集会的一切如刹海极微尘数(那么多数量的)大菩萨们;
大智舍利弗尊者(佛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摩诃目犍连(佛陀神通第一的大弟子)等而为上首菩萨,之诸大声闻行者以及人间或天上的一切君主、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听闻佛所说,内心都大欢喜,信受并切实奉行如来所说的法。
[词解]:
①【如是】<一>为六成就中之信成就。通常置于一经之首,例如“如是我闻”中之“如是”,乃表示深信此经所记载者,皆系佛陀亲口所说之教法。((参见:六成就)1266)
<二>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例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所举之“十如是”,即是一例。十如是,谓诸法实相具有十种如是,即:(一)如是相,(二)如是性,(三)如是体,(四)如是力,(五)如是作,(六)如是因,(七)如是缘,(八)如是果,(九)如是报,(十)如是本末究竟等。此于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三下,有详细之解释。((参见:十如是)427)
<三>为对他人印可证明之语。亦即对他人之所说所解,加以肯定、赞成之意。例如“如是如是”一语。p2366
FROM:【佛光大辞典】
②【上首】梵语 pramukha,巴利语 pamukha。<一>即大众之中位居最上者。于佛世时即有此称,上首一词散见于各汉译经典中。后于禅林里,间以“首座”代称上首,而其推重之意不变。(大品般若经卷四金刚品、观无量寿经、法华论卷上)
<二>指诸法门中最上之法。例如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二,将“厌离一切法三昧、超过一切法三昧”等十五种三昧称为一切三昧中之上首,复将“观诸法性陀罗尼门、发菩提心陀罗尼门”等五十三陀罗尼门称为一切陀罗尼门之上首。(法华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五、大日经疏卷十二)
<三>指佛弟子优波离。梵名 Upa^li,意译化生,或译上首,以其持律第一,为众纪纲,故称上首。如来入灭后,其与五百圣人于毕钵罗窟内,结集毗奈耶藏。(付法藏因缘经卷一)p717
FROM:【佛光大辞典】
③【贤劫】梵语 bhadrakalpa。音译[颱-台+(盋-皿)]陀劫、陂陀劫、波陀劫。指三劫之现在住劫。贤,梵语 bhadra(跋陀),又译作善;劫,梵语 kalpa(劫波)之略称,又译作时分。即千佛贤圣出世之时分。全称现在贤劫。谓现在之二十增减住劫中,有千佛贤圣出世化导,故称为贤劫,又称善劫、现劫。与“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合称三劫。
悲华经卷五对贤劫一语有所解释(大三·一九九下):“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中略)何因缘故劫名善贤?是大劫中多有贪欲、嗔恚、愚痴、憍慢众生,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于世。”又据贤劫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千佛因缘经等载,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释迦、弥勒以下,直至楼至等千佛,次第于贤劫中兴出。
关于贤劫之时量,于诸经论中各有异说:(一)据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卷上、三弥勒经疏、瑜伽论劫章颂等载,一增劫一减劫,是为一中劫;而住劫二十劫为贤劫之量。(二)据元晓之弥勒上生经宗要载,据传六十四劫为一大劫,此乃贤劫之量。(三)据唐代遁伦之瑜伽论记卷一下载,亦有主张百千大劫之长时为贤劫者。然上记说法以第一说为通说。(长阿含经卷一、大悲经卷三、俱舍论卷十二、大智度论卷三十八、法华经文句卷八下)((参见:劫)2811)p6174
FROM:【佛光大辞典】
④【一生补处】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是最后身菩萨的别号,如现在居于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⑤【灌顶】灌顶分金刚界为五部,胎藏为三部。五部者事业灌顶、秘印灌顶、心授灌顶、光明灌顶、甘露灌顶也。三部者,事业灌顶、秘印灌顶、心授灌顶也。
一、事业灌顶 即具支灌顶、传法灌顶,即阿阇黎为弟子建立灌顶曼荼罗,缘坛之支分,悉备行广大之供养,而授与灌顶也。因此须视弟子之资力丰富者而行之,故又名具支灌顶,又即传法之灌顶也。此又分三:
一、结缘灌顶 密教非器不传,此为结缘,不择是器非器,乃至强迫入曼荼罗,使投华而结佛因缘之作法,以其华所附着之尊,为结缘之佛菩萨等。
二、学法灌顶 又名受明灌顶,阿阇黎为深信密教之弟子,特建曼荼罗,引入使投华,授与其所得本尊之三密,而使修学修行之作法也。
三、传法灌顶 阿阇黎鉴知其弟子,于三密之法门,修学修行,堪绍师位,特建曼荼罗,引入使投华,而授以阿阇黎之职位,令法久住,佛种不断之作法也。
此中结缘学法,通于道俗,传法限于僧人。
二、秘印灌顶 又名手印灌顶,又即许可灌顶。弟子虽信心坚固,深信乐真言行,而资力乏,不能具办缘坛之支分,使备少供养,而授与本尊之秘印,以行灌顶之法。
三、心授灌顶 又谓以心灌顶、秘密灌顶、心想灌顶、瑜只灌顶,师资皆三昧耶成就之人所作之法也。故于弟子之净菩提心上,建立曼荼罗,而行灌顶。此之灌顶,无需心外之曼荼罗也,不择时方而行之。
四、光明灌顶 诸佛菩萨放光明以加持行者是也。
五、甘露灌顶 以部主之真言,加持香水而灌洒是也。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此次学习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暂时完成。
此经的境界很深奥,文字上可能不是很难,但要真正有所体验体悟,必须要真正一步一脚印的实修才能达成,末学当好好努力、依教奉行。
深深感恩佛菩萨,感恩师长们,感恩护法,感恩众生。
以此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都清净自在解脱!】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