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文版] 阿难为佛侍者因缘(一)

[复制链接]

3929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2577

[布施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3-5 16:1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法时,常随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当时,世尊想要一位侍者,憍陈如等诸弟子都观察到佛的心意,于是憍陈如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长跪向佛禀白:「我希望能够就近服侍佛,为您持衣捧钵,恳请世尊垂悯,慈悲应允。」佛告诉他:「你年老体弱,还须他人服侍,我怎么忍心让你来侍奉我?」憍陈如知道佛不听许,向佛顶礼后就回到座位。接着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及诸弟子五百人等,次第请求服侍佛陀,但是佛都未答应。

这时,阿那律试着观察佛的想法,他观见佛陀希望由阿难担任侍者,诸大弟子也同时都观察到佛的志意。舍利弗与目犍连就到阿难面前,对他说:「世尊希望请你担任侍者;你有善妙利益,大众中只有你得到佛的认可,你应当速往佛所,向佛请求成为侍者。」贤者阿难见到诸上座来劝说,旋即起座合掌说:「世尊德高望重,智慧深远,我若亲近、侍奉佛,担心会招来罪过,带来祸殃。」舍利弗等人就说:「我们都观察到,世尊一心一意希望由你担任侍者,而且世尊深知人的性情与才能,他知道你足以堪任侍者,所以留意于你,你应该尽速向佛禀白求为侍者。」

贤者阿难听后,思惟此事,再度合掌禀告诸上座:「如果世尊能够答应我三个心愿,我才能答应担任佛的侍者。第一、世尊穿过的衣,勿令我穿着;第二、世尊食用后的食物,勿令我食;第三、若有人求见佛,随我裁量安排。」舍利弗等人就将阿难的请求,详细地向世尊报告。世尊告诉舍利弗等人:「诸位弟子!阿难之所以要求不穿我穿过的衣服,是因为他考虑深远,唯恐有些弟子会心生嫉妒,以为:「国王、大臣以及檀越施主,供养佛昂贵细软的衣裳;阿难就是贪爱这些,才请求服侍佛陀。」再者,阿难要求不食我食用后的食物,是因为担忧有些人产生如此的心念:「如来钵中吃剩的食物,一定是世间所没有的甘美百味;阿难就是因为贪吃而来亲近佛。」另外,阿难要求自行裁量安排求见者,是因为考虑诸弟子及外道求见,有的会向佛问难、不知时节进退,或许会打扰佛;而阿难身为侍者,应当观察时节进退、考虑饮食是否适宜、是否有益健康。每件事情都要掌握好分寸,这是他思考深远,担心未做好会招来过患,所以才事先要求此三愿。而且阿难不但今日如此请求,即使是过去世侍奉我时,也是如此善知时节进退。」

舍利弗进一步问佛:「不知道过去世阿难侍奉于佛,是如何善知时节进退?」佛告诉舍利弗:「你们要用心谛听!我当为你们宣说。」「是的,世尊!我们必定善听。」

佛告诉舍利弗:在过去无数无量阿僧祇劫时,有位大国王统领南阎浮提八万四千小国、八十亿村落,国王所住的城市叫做婆楼施舍。城中,有一位尼拘楼陀婆罗门,非常聪明、学问渊博,天分卓越,国王非常尊敬、拥戴他,并请他担任国师;八万四千小国的国王,也都遥相敬慕,仰望其处,从四方各地远来献贡,并派遣使者咨询承事,就像侍奉国王一般。所以尼拘楼陀婆罗门富可敌国,然而却一直没有子息可以继承家业,令他行住坐卧之间愁苦不已,不知要用什么方法才可以求得一子。为此,他祷告祭祀梵天、天帝四王、摩酰跋罗,以及其它的天神、日月星宿、山河树神种种神灵。就这样虔诚积福,经过十二年,他的大夫人有了身孕;聪明的女子,能够预知自己所怀的是男儿,当她告诉尼拘楼陀时,他听了非常欢喜,随即命令家中其它的夫人、婢女,都来照顾大夫人的生活起居,饮食要非常精细、床褥要极其柔软,所有供给都要恰当称心,不违逆她的心意。

就这样,大夫人怀胎满十个月,生下一名男儿,全身紫金色,头发绀青色,容貌端正超乎常人,在世间人相中希有难见。尼拘楼陀婆罗门见后,喜不自胜,立即召请相师们前来为儿子看相。相师仔细观看后,赞叹此儿相好希有,福德广大,深得天下人的敬仰,如同子女依赖母亲一般。尼拘楼陀一听大为欢喜,就请相师为儿子取名字。当时,印度取名字有两种方式:一是依照出生时的星象,一是依照特殊的变化现象。相师问:「大夫人怀孕以来,有什么奇特的变化吗?」尼拘楼陀回答:「这孩子的母亲,向来嫉恶如仇,性情不柔顺,缺乏慈悲与智慧;但是怀孕以后,性情大为改变,不仅怜悯苦难的人,如同母亲慈爱自己的孩子,更喜好布施,没有一点吝惜。」相师听后欢喜地说:「这是此儿志向使然,应当为他取名摩诃阇迦樊(汉译为大施)。」

婆罗门子渐渐长大,尼拘楼陀非常疼爱他,特别为他建造适合三时的宫殿,冬暖夏凉,春秋两季不冷不热,并安排歌舞乐妓随侍娱乐。婆罗门子很聪明,喜好学习各种学问,能诵持世间俗典,通达十八部书,文章读诵通畅流利并善解义理,学习各种技艺无不精通。有一天,大施告诉父亲:「我久处深宫,想要出门游历。」尼拘楼陀随即命令官员:「我儿大施欲外出游行,当令大众扫洒街道,清除不净,树立各种幢幡、散花烧香来庄严道路,令一切环境清净光洁。」当一切施设准备妥当,大施便乘着七宝严饰的大白象,一路上叩钟鸣鼓、歌舞伎乐,千车万马,前后导行,车队从宽敞的皇家大道,直往城门而去。国内的百姓或在楼阁上,或在道路两旁,争相观看,无有厌足,人人都说:「真是奇妙!看他的威严相好,就像梵天一样!」一行人辗转前行,看见一些乞丐穿着破烂的衣服,拿着破碗,卑微地乞求:「请分给我一点东西吧。」大施见后好奇地问:「你们为什么如此辛苦?」有的人回答:「我没有父母、兄弟、妻儿,贫穷孤独,无依无靠。」有的人说:「我一直生病,不能工作,无法养活自己。」又有人说:「我很不幸,屡遭灾难以致家破人亡,负债累累,被生活所逼迫,却无人救济,只好行乞以保全性命。」大施听后,心酸悲叹地离开。

一行人继续前行,遇见屠夫们正在剥割牲畜的皮、割下肉来斗秤买卖。大施就问:「你们在做什么?」屠夫们纷纷说:「从我们的祖父辈以来就以屠杀为业,若不作此事,就无法养活自己。」大施感叹不已地离去。接着,又见到农夫们正用犁耕地,从土里翻出小虫,却被蛤蟆吞食,又有蛇来吃掉蛤蟆,不久又飞来一只孔雀,啄食了那只蛇。大施就问农夫们:「你们在做什么?」农夫们回答:「我们耕地播种,谷子成熟后,就能收割谷子以养活自己,还能缴纳捐税给国家。」大施听后不禁叹息而离去。

接着,又看见许多猎师张着网子用来捕捉禽兽;不久,就看见各种禽兽堕到网中挣扎,却无法逃脱,交相悲鸣呼唤,恐惧万分。大施就问猎师们:「为何要这么做?」猎师们共相回答:「我们就靠打猎为生,若不这么做,就无法生存。」大施听了心酸感伤地离去。再往前走,见到渔夫们正张罗设网捕到许多鱼,任由鱼儿在地上的网子里跳跃挣扎。大施就问:「何以如此?」渔夫们纷纷上前回答:「从祖父辈以来,没有其它的生计,唯有仰赖捕鱼、买卖以换取粮食、衣物。」大施心生悲悯,想着:「这些人都是由于贫穷缺乏衣食的缘故,才从事这些行业。杀害众生之时,或许欢喜惬意,但寿命终了之后,必当堕入三涂恶道,从黑暗再堕入黑暗,这能够埋怨谁呢?」于是他回驾回到宫中,常常想起这些众生的苦,内心就忧愁不乐。后来,大施去请求父亲答应他一个愿望。父亲说:「随你所求,我都不会违背你的意愿。」大施告诉父亲:「前几天出游,看见百姓们为了求取衣食,劳累身心,杀生欺诳,造作种种恶业,我很怜悯、不忍心,想要布施救济他们。希望父亲垂恩,布施仓库中的财宝,让我能随心所欲的布施救济百姓。」他的父亲说:「我积聚财宝都是为了你,这是你的心愿,我又怎么舍得不答应?」

大施得到父亲的允许,即刻令人宣告人民:「摩诃阇迦樊准备设大施会,有所求的人都可以来领取。」宣布完毕后,所有沙门、婆罗门、贫穷负债、孤苦生病的人,从各个城市而来,前后相继,络绎不绝。这些人当中,有的从一百里、二三百里,甚至千里之外赶来,还有的从三千、五千,乃至一万里外而来,他们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大施无不满足他们的愿望,需要衣物的就给予衣服,需要粮食就施给食物,需要金银七宝、车马骑乘、田园六畜,都按需求者之意布施。

如此经过一段时日,仓库中的财物已送出三分之二。那时负责管理仓库的人就去禀告大施之父:「自从大施广行布施以来,仓库中的财物已布施出三分之二;每当各国国王派遣使者来时,都需要互相赠送,但愿您审慎思考此事,希望日后勿责备我未事先告知。」大施之父听后,暗自心想:「我爱此儿,不忍违逆他的心意,我宁愿耗尽宝藏,岂可中断他广行布施?」又经一段时日,仓库所剩的财物又用掉三分之二。管理仓库的人再次禀告:「上次所剩的宝物,又用掉三分之二。诸王的信使都须礼尚往来,这件事需要让您知道,如今宝藏接近耗尽,希望您再深思此事。」大施之父告诉管理者:「我爱儿深厚,从未当面违逆他的心意。你可善巧方便,借故推脱,当他来索求财物时,你就假装不在,让剩余的宝物留存一段时日。」于是管理人就关闭仓库门窗,并往他处游行。

这时,有些乞丐来向大施乞求,大施带领着他们就来找宝物,但管理人不在,大施到处寻觅,大费周章才找到他,虽然寻得宝物,却不符合他们的需求。大施心想:「这位小官员怎敢不遵从我意?应是父亲的心意使然,况且为人之子,也不应耗尽父母的财物,现今仓库中的财物确已所剩无几。」他接着想:「我要如何才能得到更多的财宝,以满足我布施救济的心愿?」他就问众人:「在这世间上要经营哪种事业,才能获得财物,而且用之不尽?」有人说:「多种五谷,整修田圃,就能获得很多财物。」有人说:「饲养牲畜随时繁衍,就可以得到很多财宝。」也有人说:「只要不畏艰难,出远门经商,就能得到最多的财宝。」又有人说:「唯有入大海采取珍宝,最能够得到用之不尽的财物。」大施心想:「耕种谷物、饲养牲畜、出远门买卖,这些既不适合我,又得不到多少财富。只有入海采宝的办法最可行。我当努力办成此事。」大施立即去禀告父母:「我现在打算到大海寻找珍宝,用来广行布施,救济贫穷的百姓,恳请父母听许我实现志愿。」(待续)


典故摘自:《贤愚经.卷第八.大施抒海品第三十五》




省思

一切众生皆怖畏于苦,欲求喜乐,却不明白人生之苦,是由于起惑、造业所致。若能听闻佛法,了达因缘果报之理,并且如法修行,清净三业,必能修善积福。进一步效法故事中的大施,以无我、利他的精神,广行财施、法施、无畏施,精进落实菩萨愿行,济拔众生离苦得乐,成就布施波罗蜜的圆满功德。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4-29 17:02 , Processed in 0.0674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